语言与性别差异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概述

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概述

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概述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界的不断和实践,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概述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核心主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展望。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旨在揭示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和理解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多个层面。

研究语言性别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性别角色、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对于促进语言政策的公正性和语言教育的平等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已经涉及诸多领域,包括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

相关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语言性别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也开始这一领域,积极推动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发展。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类语料库、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等。

在进行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时,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文献综述是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的重要手段。

案例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特定群体或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

调查研究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来探讨语言性别差异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方面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例如,女性更倾向于使用礼貌用语和情感表达,而男性更倾向于使用粗俗语和强调权威。

男性和女性在语言理解方面也存在差异,女性更容易理解情感丰富的语言表达,而男性则更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和简洁性。

然而,这些差异并不绝对,也会受到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尽管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

部分研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的限制,需要进一步验证。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如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新兴的语言现象和交流方式也为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交际中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

交际中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

交际中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摘要: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语言使用者出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考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现象。

性别差异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

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交际等方面探讨了在英语语言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性别差异,并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理解英语语言中性别差异现象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因素的关系,对于提高我们的英语语言应用及交际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产生原因一、英语语言的性别差异语言的性别差异是指男女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时表现出来的使用特点的差异,它经常导致各种性别变体的形成,英语语言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以及话语模式等几个方面。

(一)语音语调的差异女性发音比较清晰、准确,倾向于标准、规范的发音方式。

而男性发音则比较随意、粗糙,倾向于使用非标准的语音形式。

在音调方面女性更喜欢使用升调说话且语调起伏变化较多,而男性则常用降调或平调。

为了表现委婉、礼貌或是对答案的不确定,女性说话时多用升调,回答问题时也常用表示疑问、征询的升调。

而男性则常用降调来回答问题,且语调平缓,以表达其坚决、果断和强势的态度。

(二)词汇的差异在用词方面,女子更喜欢用副词、形容词和语助词等一些强势词语。

比如so,much,horridly,most,very,quite,excessively,vastly等。

而对于色彩词使用,女性比男性要略胜一筹,爱美的天性决定了女性擅长采用复杂、精确的色彩词语来描述所接触的事物,而男性对于所接触事物的细心程度远不如女性,因此经常使用简单色彩词语。

俗语俚语、脏话粗话、黄色玩笑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出自男性之口,女性很少使用。

(三)句法的差异在句法上,女性喜欢使用附加疑问句、反意疑问句和委婉修饰语来表达个人的观点,一方面希望听话人同意她们的观点,另一方面语气的不确定又减弱了她们意见的力量,缓和了语气的强硬无礼,同时也是一种礼貌的说法。

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

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

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性别差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对于性别在各方面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兴趣。

语言作为最基本的人类交流方式,也受到了性别差异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词汇运用在词汇运用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更倾向于使用与权力、竞争和实质事物相关的词汇,而女性则更偏好使用与情感、关系和人际互动相关的词汇。

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角色和传统性别观念有关,男性被期望扮演更具竞争力和领导力的角色,而女性则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

二、语法结构在语法结构方面,性别差异也有所体现。

研究发现,女性在语法结构上更注重细节和语言的连贯性,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

这种差异可能与大脑的认知处理方式有关,女性更注重细节和整体的联系,而男性则更追求逻辑和直接的表达方式。

三、语言风格在语言风格方面,男性和女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更倾向于使用直接、断言的语言风格,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使用含蓄、间接的语言风格。

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文化中对性别角色的期待有关,男性被期望更加果断和坚决,女性则被期望更加温柔和圆滑。

四、沟通方式性别差异还会在沟通方式上产生明显的表现。

男性更倾向于进行竞争性的对话,注重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控制对话的节奏,而女性则更注重合作性的对话,重视共识和谦逊的表达方式。

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角色和性别社会化有关,男性被期望在沟通中展现自信和权威,女性则被期望更具合作性和社交性。

总结起来,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存在明显的表现。

在词汇运用、语法结构、语言风格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表现倾向。

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文化角色的期待、认知差异和性别社会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深入了解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对于实现更有效的性别平等和促进性别意识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性别语言研究综述

性别语言研究综述

性别语言研究综述性别语言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研究点。

对国内外的性别语言研究做一回顾,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语言与性别相关研究的框架, 并在一定程度上探讨该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思路。

标签:性别语言;性别差异;社会语言学引言性别语言历来是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们感兴趣的课题。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和西方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前一直呈零散状态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鼎盛时期。

本文试图对国内外性别语言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视角。

一、国外相关研究在西方,有关论述女子言语表达特点的最早文献要追溯到17世纪中。

早期性别语言研究集中在少数民族部落的语言。

1665年,Robin fort所著的Histories Nature Morale desiles Antilles一书,可算是“性别语言”比较早的研究文献了。

该书记载了欧洲人初到小安地列斯群岛时,惊奇地发现当地加勒比印第安人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语言(孙汝建,1997 :187)。

但是语言和性别问题真正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是在20世纪初。

最早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应首推丹麦语言学家Jespersen。

她于1922年在其著作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一书的题为“The woman”的整整一章中描述了公认的女子话语特征。

但是这一时期对性别语言的研究算不上系统,只是零碎的讨论或个人的观察和体会。

到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与女权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性别语言广泛系统的研究。

学者们运用社会语言学的一些观点和理论探讨女性言语的特点。

70年代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如Lakoff (1975)、Labov (1972; 1975)、Trudgill (1974)、Zimmerman & West (1975)以及Thorne & Henley (1975)等把性别语言的研究又推进了一步。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初探语言与性别的关系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初探语言与性别的关系
关 键 词 : 音 词 汇 句 法 性别 歧 视 语
众 所 周 知 ,男 人 和 女 人 生 理
男性 和 女性 使 用 的不 同语 言 , 并 且 认 为 女 性 更 倾 向 于 使 用 委 婉
语 ; 而 另 一 方 面 ,epr n 12 ) Jses (9 2 e 流 露 了 他 对 女 性 的偏 见 , 他 认 为
三 . 汇 方面 的性 别 差 异 词
面进一 步阐释 了不 同性 别在使 用 语 言方 面的差异 , : 音 , 即 语 词汇 ,
研究 ,语 言数据 和资 料不仅 局限 于英语 , 包括 了汉语 , 也 德语 和 日 语。到 目前 为止 , 语言和性别 的研
句法, 性别歧视 ,
比从前更 高 的地 位后 ,她们 开始 要求 更 多和 男性 一 样 的权 力 , 包
括语 言 。受 到 西 方 国家 的影 响 , 许 多其他 国家 的语 言学 家们也 把更 多 的视 线 关 注 到 了语 言 和 性 别 的
度变窄 , 慢速度 , 而能够使 听 减 从 众感 受到她语 言的权威性 和独 断 性。最后她成功 了 , 的演讲方式 她 成为 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
上 , 因 为 她 的 声 音 与 英 国 首 相 的 地 位 不 相 匹 配 ,建 议 她 的 音 调 宽
化差 异 的影 响 ,异性 交流 中经 常 出现 困惑 的地方 。 语 言与性 别之 间的关 系 主要 涉 及到结构 ,词汇 和具体 使用 之
间 的联 系 学 家 的 关 注 。 本 文 一 方 面 陈 述 了 目前 的 相 关 研 究 ,同 时 也 从 以下 的 四个 方
这 一现 象的研究 可 以追 溯到 2 世 0 纪初, 丹麦著名语 言学家Jsesn epr e (9 2 在他 的著作“ ag ae I 12 ) L nug : t s

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

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9No.2思考与言说一语言使用存在的性别差异首先,从发音方面来看,男子的发音形式不如女子纯正,而且女子的语调起伏多变。

一方面是由于生理方面的差别,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女子比男人更具有地位意识,认为标准英语是与说话人的社会地位高相关联的,使用更多的标准语就说明自己向往高的地位。

女子的语调起伏多变从生理方面来讲,是由于女性感情易于外露,情绪易于波动,因此常常用一些抑扬起伏的语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而社会角色要求男性成员本身具备更多理性的色彩,情绪外在化常被认为是一个男性成员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表现。

所以,男子的语调听上去往往显得就事论事、四平八稳;女子话语则显得活波多变、丰富多彩。

其次,在用词方面,女子喜欢用强势词语。

例如so、much、quite、vastly等。

在色彩词的使用上,男子经常使用简单色彩词语,女性多采用复杂色彩词语。

就色彩语码而言,女性有一种天然自成的认知优势。

她们拥有一个数量更大、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的色彩词库。

俗语、俚语、脏话、粗话、黄色玩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为男子说话的专利,女性很少使用。

第三,在句法层面上,女性喜欢用反意疑问句、委婉修饰语和语气词来表达个人观点,除了在问候语中,男性一般很少使用反意疑问句。

他们的话语率直刻板,多用祈使句。

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子英语礼貌客气、委婉含蓄的特点。

第四,在话语模式层面上,女性使用话语语气词或楔语形式,而且习惯于频频在自己的话语中插入的D’yaknowwhat?之类的问句形式,期待对方对此做出反响,并且经常采用“Thisisreallyinteresting”评述类语句引起对方的注意。

男性与女性在倾听对方说话期间,除了使用点头等肢体语言外,均使用backchanneling(一种表达强化或增强语气的词),但表达的意味却有差异。

这种词语比如“uh-huh,year,really?”等等。

女性使用“yeah,uh-hub”的回应只表示自己对该话题的关心,但男性使用它们却表示对某个观点或看法的认同。

国内近三年性别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近三年性别语言研究综述

2012年第04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4,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4期)Total No .304收稿日期:2012—01—10作者简介:李萌萌(1973—),女,安徽无为人。

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国内近三年性别语言研究综述李萌萌(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洛阳471023)摘要:中国性别语言研究在近些年取得了不少进步,文中对国内近三年的性别语言研究成果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并指出性别语言研究还需不断壮大研究队伍。

关键词:性别语言;综述;国内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4—0139—02一、性别语言言语风格差异研究(一)语音及语调性别差异1.语音、语调方面的性别差异从生理上,女性发音的语调通常比男性高,但男性的音域要比女性宽广。

男性发音洪亮,女性的音量较小。

从标准发音来看,女性的发音通常较为标准,清晰,而男性较为含糊。

女性说话语速通常比男性快,男性在交谈中言语停顿次数多于女性。

女性说话时喜欢使用升调,即使是在使用陈述句时,也会在句子中使用升调,女性的语调变化丰富且具有表现力;男性说话多用降调,语调变化少,多通过语调声音表现出说话人的坚定和明确。

2.语言的标准性根据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语言学家大都认为女性的语言比男性的语言更接近标准语言,语言学家Labov 和Trudgill 的调查分析也都发现不论处在什么社会阶层,女性的发音总要比男性的发音更接近于标准发音和标准变体。

(二)词汇和语用女性在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比较文雅含蓄,而男性的语言则显得直率粗俗。

女性喜欢用提问来推动谈话的进展,男性说话时喜欢中途打断以控制话题,甚至争夺发言权,研究人员发现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夸张性的、强调性词语来表达瞬间的情感,目的是希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对于这类夸张性词语不能单纯按字面意思去理解。

性别语言差异原因分析

性别语言差异原因分析

性别语言差异原因分析第21卷第3期2006年9月洛阳大学JOURNALOFLUOYANGUNIVERSITYV01.2lNo.3Sep.2006性别语言差异原因分析郝红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留学生部,广东广州510420)摘要:性别语言学属于社会语言学的一部分.通过对性别语言的分析,综述众多语言学家的观点,探求语言差异形成的原因.关键词:性别语言;女性语体;语音;词汇;语法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13X(2006)03—0039—02一,性别语言及其表现性别语言是指语言中,同标准系统相对而言由性别差异造成的变体.在大多数研究中,常常将"性别语言"等同于"女性语言",用来指称女性语言的特点,又称为"女性语体".性别语言作为语言的社会变体,很早就为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关注.1933年,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一书中,描写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雅那印第安人男女在说明同一现象时使用不同词语的情景.概括地说,性别语言差异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语音差异.从生理上看,男女发音器官的构造不同决定了男女语音物理特征的不同.一般来说,女子的声带较短,较薄,较紧,所以,女子的声波音频较高,声音显得尖而细;而男子的声带较长,较厚,较松,发音时声波的音频低,声音显得低沉,浑厚,呈现"阳刚之气".从心理上讲,女性更愿意接近标准语,力求语音清悠;而男性则宁可保留土气,显得更随意,以此表示豪爽. 2.词汇差异.由于性别意识的影响,女性的心理比较含蓄,委婉,在词汇选择上趋于保守,对于那些传统观念不便表达的词,更多地采用婉转的说法.比如:说"怀孕"为"有喜了"或"有了".在英语中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女性语体表现出如下特征:①常用闪避词,如:Iguess等.②常用强化词以加强语意效果,如:absolutely等.③更多地使用礼貌语言,如:please等.④使用的颜色词名称比男子要多.⑤喜欢用charming等修饰词表示"好极了".⑥使用不同的感叹词.如:男子常用damn;而妇女常用ohdear等等..3.语法差异.与女性气质相适应的是女性较多使用谨慎,稳重,婉转的句式,还有一些女性专用格式.比如:好+形容词.例:好好吃;我的+某些名词.例:我的天呀!英语中,一般说来,女子的言语比男子客气一些,通常会使用一些婉转的句式,不完全句式和一些复合祈使句.如:男:Imustgo.女:I'mafraidit'stimeformetobegoing.二,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关于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语言学家提出了如下假说."禁忌说".20世纪初,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性别语言可能是语言禁忌的结果.比如,非洲的祖鲁人中,一个妇女不能说她公公和公公的弟兄的名字,违者将被处死."教育逆反说".这一学说强调性别语言源于儿童对学校环境所作的不同反应.比如,小学中,女教师占多数,男孩更有可能比女孩对教育制度采取否定反应,从而拒绝使用标准语."社会声望说".语言成为社会声望的象征,女性倾向于使用较规范,标准,体现其地位的语言形式;而男子的社会地位一般用他的职业,收入和能力来衡量,在语言和服饰等方面不太重视."气质说".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在儿童时期,对男人和女人如何讲话就有不同的社会规范.概括来看,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生理原因.男女的先天生理差异决定了收稿日期:2006—05—27作者简介:赫红艳(1973一),女,河南鹤壁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40?洛阳大学2006"男女有别".从语言能力的发展来说,女性大脑左半球比男性成熟得早,所以,女孩从一开始就比男孩说话更流利,更有感情色彩.语音实验证明,男女语音在共振峰上有很大区别,语音调质也因性别而异.女性在语音上追求文雅,规范,爱用升调,调型变化富有表情;而男性多用降调,调型很少变化.2.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礼教有不少关于男女有别的规定,其中包括对男女语言教育的规定.如:《礼记?内则》上说:"能言,男唯女俞"."唯之声直,俞之声婉,故以为男女有别".封建妇德核心的"三从四德"中专有一德为"妇言",要求妇女在言语上必须谦卑,自称时须再降一等,用"奴,妾,奴家,小女子"等称谓.更有甚者,由于妇女被剥夺读书的权利,在某些地方,方块汉字被认为是"男字",与此相对则产生了"女书".例如,我国湖南江永县发现了一种妇女专用的菱形汉字"女书",从现已发掘整理出的近20万字的"女书"内容看,大多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妇女的苦难生活,是性别语言在书面语中的体现.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和社会对男女儿童的谈话方式也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对男孩的谈话较粗放,斥责,威胁的语句较多;而对女孩的谈话温和,常用商量,开导的语气.并且,儿童在进行角色认同时,也会对男女儿童语言表达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3.社会心理的差异.从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来看,长期以来,大多数妇女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弱者的心态表现在言语上自然比较踌躇,委婉,讲究礼节的家庭更是从小就教育女孩子要温文尔雅.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使得多数妇女无从发挥她们的才能,只得依靠她们的仪表谈吐博得人们的欢心,使得她们对言语标志更加敏感,以通过言语来表现女性的柔媚之美.男女各自的"潜在声望"标准也促使男女语言有所差异.一般而言,语言的标准形式是社会声望最高的,非标准语言形式则与地位低下相联系.但由于非标准形式和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特点,如粗鲁,顽强联系在一起,所以,被看成是可取的男子气概特征,从而具有"潜在声望".一些有地位的男人不惜放弃标准形式而采取非标准形式,以期获得标志男子气概的"潜在声望";而女子则追求标准形式,以期获得较高社会地位.但当某些非标准形式能标志女性气质时,女性也会放弃使用标准形式.参考文献:[1]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8]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9]史金波.奇特的女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CommentonLinguisticsofGenderDistinctionHA0Hong.yan(ForeignStudentDepartment,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y,Guangzhou510420,China)ABSTRACT:Thelinguisticsofgenderdistinctionbelongstothepartofthesociallinguistics. Thisarticle,bythewayofcomparisonbetweenthepronunciation,vocabularyandgrammarmadeorusedi nthelanguagesbymalesandfemales,pastandpresent,homeandabroad,summarizestheviewsofvariouslingui stsandattempts toprobethereasonsfortheformationofthelanguagedifferences.KEYWORDS:linguisticsofgenderdistinction;femalecolloquialism;language;vocabular y;grammar(责任编辑:杜燕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3 ( 上半月刊)
文化研究
语言与性别差异研究综述
□ 李凡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00083)
摘 要 近 30 年来, 西方对于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性别差异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本文对于性别差 异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将几种理论大致分为两类, 即二元论和多元论, 并且从其发man, Zimmerman 和 West 等 人 对 语 言 差 异 作 了 进一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侧重于语言交际中的动态使用现象 - -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真实的自然话语作为语料,并利用了现 代 的 科 学 手 段 。因 此,这 种 学 说 更 具 有 科 学 性 和 说 服 力 。他 们 认 为 性 别言语差异是男性优势地位与女性劣势地位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这种理论没有认识到女性作为一个群体的相对独立性, 她们有 可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的语言风格,或战略性地选择使用男性 的语言风格。
(2)80 年代的文化差异论 在 男 性 优 势 论 或 女 性 缺 陷 论 之 后 出 现 了 文 化 差 异 论 。这 种 观 点 认为, 由于男女成长于不同的亚文化背景下和不同的社会化过程, 而 在 使 用 语 言 上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差 异 。与 男 性 优 势 论 或 女 性 缺 陷 论 所 不同的是, 这种观点既对女性语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也不否定男 性的语言风格, 而是承认两者存在差异。 Maltz 和 Borker(1982)是文化差异论的代表。他们从社会语言亚 文化的角度对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男性 交际以竞争为主,女性交际以合作为主, 认为男女儿童时期在各自 同 性 群 体 当 中 习 得 了 不 同 的 交 际 风 格 (王 烈 琴,2003:54)。 古德温(Goodwin,1980) 调查发现儿童时期的男孩女孩群体就表 现出了不同的语言风格。男孩群体具有鲜明的等级制,男孩倾向于 使用祈使句。女孩群体则强调平等观念,女孩更多地使用表示建议 的句子。 坦嫩(Tannen,1990)认为, 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按照社会 的 要 求 和 期 望 培 养 了 与 各 自 社 会 角 色 相 符 合 的 讲 话 特 点 。男 人 的 地 位意识较强, 表现出了竞争的倾向。女子讲话则注重与对方保持良 好关系, 表现出合作和交流的倾向。坦嫩认为很难完全改变男女彼 此不同的语言习惯,但人们可以通过相互了解和学习异性之间的语 言习惯,减少或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 这 种 看 法 与 莱 考 夫 的 观 点 存 在 根 本 的 区 别 。莱 考 夫 认 为 女 性 的 讲话风格本质上存在缺陷,这是男人统治女人的结果。而文化差异 论者却认为女性的讲话风格并非是缺陷,而是由于男女生活于不同 的亚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因此,差异论的学说得到了许多从事语言 与性别研究的学者和广大女性的接受和肯定,并且被广泛用来解释 男女之间言语交际中的种种问题。
主要原因。 Lakoff(1975)对 于 语 言 与 性 别 的 研 究 产 生 了 重 大 突 破 。他 认 为 男
性的语言风格给予说话者权威, 女性的语言本质上不如男性语言优 越,女性无权享用男性的“权势语言风格”;语言反映社会规约, 只要 存在社会地位和权势上的不平等就无法消除语言上的不平等。
关键词 性别 差异 语言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7894( 2007) 03- 155- 01
1. 引言 人按性别可分为自然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Sex 属于生 理 范 畴,在 所 有 社 会 里 它 是 区 分 角 色 、规 约 、期 望 的 基 础 。 正 是 这 些 角 色 、规 约 期 望 构 成 了 gender 这 一 社 会 概 念,它 是 生 理 性 别 的 社 会 构 成 物 。 (Eckert,1996:117)。 笔 者 在 此 讨 论 的 是 社 会 性 别 。 语言的性别差异很早就为语言学家所注意, 但只是一些零散的 研究, 直到 1922 年丹麦语言学家 Jespersen 发表了 Language: Its Na- 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才开始了真正的语言性 别 差 异 研 究 , 他 的观点起初很流行, 但在 60 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受到重新评价 和批评,这也推动了社会语言学家对性别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自此 产生了几种不同的理论, 如男性优势论或女性缺陷论, 文化差异论, 礼貌论, 建构论。在此笔者将其归为两大类, 即二元论和多元论。 2. 二元论 (1)70 年代的女性缺陷论或男性优势论 这种理论认为两性关系中存在的等级关系是产生性别差异的
化背景中进行的, 研究对象并不具有普遍性,得出的结论未必适合 我国的国情。我们应当收集自己国家的特定背景下的语料, 关注本 土文化和人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社团规约惯例对不同男女群体使
用语言的影响, 使其向本土化方向发展,并把语言与性别研究应用 实际,帮助和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而造成的误 解或交流不畅。
纵观语言与性别差异研究的发展, 我们还看到, 这一理论的发 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理论的更新 、方 法 论 的 突 破 将 给 这 门 课 题 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我们应该学以致用, 通过理论的学习帮助人 们建立一个和谐的男女平等的社会。
参考文献: [1]Eckert.The Matrix of Language: Contemporary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Westview Press, 1996:116- 137. [2]Fishman, Pamela. Interaction: Language, Gender and Society. Cambridge, MA: N. [3]Holmes, Janet. Women, Men and Politeness .New York: Longman, 1995. [4]West,C. and Zimmerman, D. Language, Gender and Society.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3.102- 117. [5]王 烈 琴.论 性 别 语 言 研 究 的 现 状 及 发 展 前 景 .西 安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2003 (4).
但由于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英美社会的上层白人中,研究范围 的局限性也决定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3)90 年代的礼貌论 霍 姆 斯(Holmes,1995)借 用 Brown 和 Levinson 的 礼 貌 理 论 对 新 西兰白人语言的性别差异做了分析和解释。他认为,女人在语言交 际中比男人更多地使用积极礼貌策略, 男性倾向于注重话语的指示 功能而女人则更多地注意谈话的社会功能。 霍姆斯的这一观点与文化差异论的观点相近, 但仍然没有突破 二元论的瓶颈, 仍然是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性别模式。男性与女性的 言语行为不仅仅存在差异,而在差异之中还存在不平等。这些理论 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出来的特定产物, 他们只是研究语言 方面的差异而没有研究性别的理论, 把性别视为既定的决定语言的 因素, 因此是刻板僵化静止的理论。 3. 多元论 近几年一些语言学家提出了新的学说, 竭力反对把男女两性截 然 对 立, 他 们 甚 至 认 为 性 别 角 色 是 可 以 转 换 的 。 卡 梅 伦(Cameron, 1995:39)认 为 ,“ 支 配 论 和 差 异 论 代 表 了 女 权 运 动 的 不 同 时 期 。支 配 论是女权主义者的反抗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女性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 遭 受 的 压 迫;而 差 异 论 则 代 表 了 女 权 主 义 者 的 欢 庆 时 期,反 映 了 她 们 要 求 恢 复 和 重 新 评 价 女 性 独 有 文 化 传 统 的 呼 声 ”(Cameron,1996: 45)。 他认为性别特征决定语言特征。人们由于自己所处的社团不 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必须以此调整自己语言的这种观点更 为符合社会语言学的要求, 他们不是在研究男女产生以后的不同的 语言特点, 而是这种社会团体如何产生了男性和女性, 才导致了他 们的不同的语言特点。 建构论者把性别看成是一个行为要素的组合集,而不是将行为 本身视为性别直接产生的结果,所以这种多元的理论比二元论更为 本质和科学, 他不再是片面、孤立、静止的去看问题, 而是更加全面、 联 系 、发 展 的 看 问 题 。 4. 结语 我们看到了语言与性别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呈现多元化、 动 态 化 、的 趋 势 发 展 。 从 中 可 得 到 如 下 启 示 。 西方的语言与性别差异的研究是在西方国家的特定的社会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