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金融监管论文

次贷危机金融监管论文

一、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出现的原因

产生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市场的环境有十分紧密的练习。从2001

年开始,为了不断刺激居民的消费,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基准

利率从6.5%下调到了1%,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4年6月,在这几年

的时间内美国的金融市场一直都保持一种十分宽松的状态,金融市场也十

分活跃,其中的房地产以及证券市场的价格大幅度增加,而且当时美国金

融市场中对次贷的各种限制措施并没有积极严格的执行,因此很多在银行

的信用等级较低的人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贷款,从而在美国有了自己的住房。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的利率也开始逐渐提升,在美国社会

中出现了很多还不起银行贷款的人,最终也只好将自己的财产抵押给银行,在信贷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将居民抵押而来的各种财产转变

成为基金进行出售,将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转移。但是在信贷环境不好的

情况下,房价会面临下跌的危险,银行要将居民抵押而来的房屋进行转卖

是比较困难的。到2006年时,美国的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的房屋不好

出售,也不能通过抵押获得更多的贷款,当这种情况大规模地出现的时候,就出现了次贷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出现,不仅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带来

的了重创,对世界上的很多其他国家的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十分严重

的影响。于美国市场而言,次级抵押贷款机构面临着破产,股市出现了剧

烈的振荡,各种投资基金也被迫关闭,对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震荡。美国的次贷危机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因此我国

的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从中汲取经验,与我国的金融环境发

展状况进行结合,加强金融监管。综合分析起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出现的

原因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实施了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的利率连续

下调,但是投资者的一直保持一种比较乐观的情绪,投资在热情十分高,

使得资金的供需之间都十分契合,因此促进了银行的贷款行为的成功。当金融市场中的流动资金开始释放,并且大部分的资金都向房地产市场倾斜时,很多人都开始转而向房地产投资,尽管在当时的环境中看来,低级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水平比优质住房抵押贷款要高出很多,但是当时的美国市场上房价有一直上涨的趋势,投资者也十分看好房价的上涨,因此当时的次贷的拖欠率并不高,美国金融机构一向都十分苛刻,但是在巨额的利润面前还是降低了防范意识,对于原来的一些放贷标准也有所降低,才导致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的出现。另外,由于当时美国市场中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已经出现并且在放贷机构之间流动,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有一定的分担,这也导致了美国金融市场中的信贷规模的扩张。此外,在美国的金融机构方面,也有一定的原因,美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一开始就对贷款机构的操作行为、贷款质量以及规模的监管力度不够,对贷款机构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程度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披露以及警示,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作用下,放出贷款的机构开始大量放贷,对于一些并不满足信贷标准的客户也进行了放贷,最终导致整个次贷规模出现了非理性增长的问题。在证券市场上,相应的监管部门对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等次贷产品的约束程度也不够,导致次贷危机在金融市场上不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的失职对于次贷危机的出现有不可避免的责任,如果在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积极加强对金融监管的力度,从而可以加强对各种风险的转移,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以及资产泡沫的发展。次贷危机的出现,正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中不断累积出来的各种资本泡沫引起的,出现泡沫的源头正是由于资产的流动性过剩。

二、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策略探讨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出现的原因可以看出,金融监管不力是导致次贷危

机出现的重要原因,加强金融监管,有助于加强对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

各种风险的防范,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一)加强金融监管观念的转变

加强金融监管时,最重要的是要对金融监管观念进行转变。在新的时

代背景下,金融行业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时的观念已经不再适用,必须要

针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金融监管过程中的风险类型等,对风险进行积极

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应该要实现从单纯追求成本控制向实现全面内部控制

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将成本控制作为一个

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的控制固然重要,但是金融行业的内

部控制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除了对成本进行控制,还要对现金流、物流、人力等众多方面进行控制,金融行业管理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对于传统

的单纯追求成本控制的理念应该要及时转变,以金融行业发展的全局着手,加强内部控制。其次,应该从经验性金融监管决策向科学性金融监管决策

转变。在现代经济环境下,金融监管成为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融行业的金融监管决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金融行业的金融监管决策是否合理也会影响金融行业全体人员对金融

监管决策的重视程度,从而会影响金融监管决策的有效性,因此在金融行

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金融监管传统的依靠经验进行金融监管

向科学、客观金融监管决策理念的转变,为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

范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还应该要积极加强对监管人才的培养,人才和

技术才是促进企业利益累积的重要因素,原有的金融监管观念已经不适应

当前的时展,金融行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现代金融行业进行金融监管时,针对传统的监管

方式和理念,应该要向实现综合效益的方向转变,同时加强对各种资本运

营的重视程度,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对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次贷危机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美国的房价持续走低而且美国的

利率一直上涨造成的,但是根本原因是美国的资金供应方对于信贷的门槛

降低,并且对于风险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一次你导致需求方借贷

过度,反复进行各种抵押融资造成的,这种金融危机出现的风险通过证券

化的方式可以分散,但是这些风险并没有完全消失,一旦外界的条件具备

了就有可能会出现风险,而且这种证券化的渠道也变得十分广泛。有学者

认为,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如果我国的房地

产价格出现了较大的逆转,则这种潜在的问题也会暴露出来,我国的很多

银行面临的危机会比次贷危机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我国的金融市场的

发展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的防范以及相关

的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避免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出现与美国市场一样的

状况。首先应该要积极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各种信

用门槛,防止一些不合格的用户进行贷款。我国在2007年时颁布了一部

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

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其中对于购房贷款进行了相应的

规定,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加强对住房消费过程中的信贷管理的相关法律

法规文件的控制,表明我国的相关的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住房按揭贷款

市场的风险,监管层也积极加强了信贷风险的管理。其次,在金融行业的

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完善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风险的防范法律制度。近

年来我国金融行业改革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就是金融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对于交易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的防范都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交易结构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在监管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对

资产证券化的各个参与主体进行统一的管理,对风险管理要求进行确定,

从而强调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隔离以及风险揭示问题的处理,对于金融机

构而言,应该要积极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机制,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过

程中,建立内部风险机制,可以借鉴国外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对金融金融机构筹资的方式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安排

金融机构筹资过程中,金融机构筹资方式和渠道对金融机构筹资效率

有很大影响,如果对于筹资的渠道和方式选择不当,就很可能会带来金融

机构筹资风险。一些贷款机构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要对各种金融机构筹

资渠道和方式进行安排,采用适当的金融机构筹资策略,尽量长久地满足

的金融机构的资产需求,与此同时,贷款的用户应该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

情况,制定合适的还款计划,保证能按时还款。此外,在各种金融机构筹

资的过程中,要先考虑债务金融机构筹资,然后进行股权金融机构筹资,

可以保证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范能力,增强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

预防能力,减少企业金融机构筹资过程中的风险。与此同时,还应该要积

极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的流动性。金融机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要积

极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加强对各种资产的管理以及运用,在对各种资产进

行周转时应该要尽量缩短周期,提高盈利的水平。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地降

低企业筹资过程中的风险程度。

(四)加强监管成本意识

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之后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时的监管机制实际上是功

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一种混合,监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横向与

纵向的网状监管模式,这种模式下的监管工作很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出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金融监管的各个机构之间的协

调。美国的次贷危机给我们很大的警示,即中国必须要加强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显得十分迫切,应该要加强金融监管的成本意识的建立,考虑到进行金融监管工作时增加的成本费用以及应该要采取何种措施对成本的数量进行控制。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凌驾于“一行三会”之上的机构的建立,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权利对金融监管调谐的职责进行确定,并且对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监管时的工作进行落实。三、结语

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这项金融行业的危机出现之后对美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损害和影响,而且这种危害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次贷危机金融监管论文

次贷危机金融监管论文 一、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出现的原因 产生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市场的环境有十分紧密的练习。从2001 年开始,为了不断刺激居民的消费,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基准 利率从6.5%下调到了1%,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4年6月,在这几年 的时间内美国的金融市场一直都保持一种十分宽松的状态,金融市场也十 分活跃,其中的房地产以及证券市场的价格大幅度增加,而且当时美国金 融市场中对次贷的各种限制措施并没有积极严格的执行,因此很多在银行 的信用等级较低的人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贷款,从而在美国有了自己的住房。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的利率也开始逐渐提升,在美国社会 中出现了很多还不起银行贷款的人,最终也只好将自己的财产抵押给银行,在信贷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将居民抵押而来的各种财产转变 成为基金进行出售,将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转移。但是在信贷环境不好的 情况下,房价会面临下跌的危险,银行要将居民抵押而来的房屋进行转卖 是比较困难的。到2006年时,美国的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的房屋不好 出售,也不能通过抵押获得更多的贷款,当这种情况大规模地出现的时候,就出现了次贷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出现,不仅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带来 的了重创,对世界上的很多其他国家的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十分严重 的影响。于美国市场而言,次级抵押贷款机构面临着破产,股市出现了剧 烈的振荡,各种投资基金也被迫关闭,对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震荡。美国的次贷危机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因此我国 的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从中汲取经验,与我国的金融环境发 展状况进行结合,加强金融监管。综合分析起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出现的 原因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实施了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的利率连续 下调,但是投资者的一直保持一种比较乐观的情绪,投资在热情十分高,

金融论文:次贷危机视角下的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视角下的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欧美发达国家在危机中遭受重创。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以审视危机的机会: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事关一国金融业的稳定,在加快金融创新、推进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一、透过次贷危机认识金融创新 (一)金融创新。什么是创新?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指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或引进新事物的活动。据此我们可以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或引进新事物的活动。广义上的金融创新主要指金融制度、金融产品、金融管理、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创新,狭义上指金融产品创新,本文的金融创新主要指金融产品创新。

(二)引起次贷危机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因素。次贷危机从房地产市场发展到债务市场再到证券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危机的快速演变与传递过程无不与美国过度金融创新息息相关。金融创新产品主要是指金融衍生产品,《货币战争》中说“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债务,它们是债务的打包、债务的集合、债务的集装箱”,也就是说金融衍生产品是在基础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经过组合设计技术衍生出更为复杂的二代产品,三代……n代产品的过程,在次贷危机中它主要表现为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衍生出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又以MBS为基础资产进一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其中,又衍生出大量个性化的“担保债务凭证”(CDO)。这一过程还可继续衍生,并产生“CDO平方”、“CDO立方”等产品。随着基础金融产品一代代的衍生,风险和收益也在上个基础上呈现出几倍到几十倍地放大,由此可见金融衍生品具有复杂性和高杠杆性的特点。正是高杠杠性使衍生产品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具有高杠杠性收益成倍放大,这时如监管不足,金融机构疯狂逐利,滥用金融创新工具大量设计衍生产品。根据美国财政部对次贷担保债务凭证(CDO)市场的统计,2005年CDO市场总值为1510亿元,2006年CDO市场总值为3100亿美元,而2007年

次贷危机论文

次贷危机 11班_101011109_严颀 首先我解释一下什么叫次贷危机,在美国贷款是分两种:第一种是标准贷款(一般)是指全部满足银行要求,收入中高且稳定,有一部分的存款的人贷款,为一般贷款。另一种,就是综上所述的次级贷款,是美国政府为了避免911后经济受到威胁,提出的新型贷款,将那些原本不足以达到贷款标准的人们,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以及存款的前提下,让他们付首付,然后为他们贷款,用他们仅有的存款再交给cdo们。之后在提高贷款金额,导致次级贷款的人,每月换不起贷款,从而抵押他们的房子,导致有成百上千的人无家可归,他们的房子变成了,一座座只是房子的房子。当一个以标准贷款的人购房后,他的邻居们的房子,都在贬值,自己的房子并随之贬值,原本自己房子300,000美元,自己每月要还贷款,一下子成了90,000,从而以不愿意在还贷款,导致美国金融陷入危机。 美国受到911的影响后,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主席格林斯潘将利率下降到了1%,2001年至2004年,利率降到了历史低点。所以导致很多的投资者放弃了和银行合作,于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和资金,投资经理们不得不选择高风险的投资策略,大幅提高杠杆水平,或者收购高风险的资产,次贷及其相关衍生产品自然受到热捧。而美国政府寄希望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拉动经济增长,于是将信贷机构放宽贷款条件,使成千上万的美国原本经济实力达不到标准的人们,实现了自己买房梦。为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实施次贷衍生产品等高杠杆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国证券公司平均的总财务杠杆(总资产/股东权益)超过20倍,而净财务杠杆((总资产-低风险资产)/有形股东权益)达到15倍左右。投行杠杆更高,以贝尔斯登为例,其总杠杆率、净杠杆率分别为30倍和16倍。高杠杆虽然提高了资本回报率,却也对风险的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金融机构低估了风险,导致拨备额不足,就使单一业务的风险在20倍、甚至30倍的杠杆作用下,放大至整个集团,并且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将这种风险迅速传染给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 再有了一定的房主提供自己的前提下,CDO、CDS们想要更多的利益,同时主席格林斯潘时代的低息政策而繁荣了好几年,因为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各个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将资金贷给一些资质比较差的借款人。这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是相比于正常贷款和优质贷款来说的。同时,因为房屋贷款一般都需要15-30年的偿还期,在这些偿还期内,现金流可以准确的预计,但是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持有的这些债券流动性又比较差。为了提高流动性,一些金融机构就把次贷开发成一种金融产品,也就是所谓的CDO。这些CDO的标的就是房屋次贷。这些机构从商业银行等购入次级贷款,然后开发成CDO再卖个其他投资者和机构。同时,为了对冲CDO的风险,又开发了CDS这一风险更高的产品。当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下行时,一些次级贷款的借款人开始违约,次贷收不回来,CDO大量亏损,CDS也开始面临损失。又因为这些产品被持有的实在太多太广泛,因此为了弥补损失,持有这些产品的机构开始抛售,又降低了这些产品的价格,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持有CDO和CDS,产品的流动性基本丧失,这些产品相当于一张废纸。因此,持有这些产品最多的机构,亏损愈严重。而正是美国的几大投资银行大量持有了这些产品。同时,他们在金融市场上影响力很大,很多机构由于投资者都与他们发生交易,如果这几大投资银行倒闭,那么与他们发生交易的机构也将面临巨大亏损,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恐慌。 总结一下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重大缺陷,没有及时跟上金

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

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 引言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然而,在2007 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全球金融体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揭示出金融监管存在的严重缺陷。本文将探讨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以及对未来金融监管的启示。 1. 次贷危机背景 次贷危机是2007年到2008年期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是美国 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导致大量次贷违约,引发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各大金融机构因为持有大量次贷债券而陷入了困境,部分机构甚至面临破产。此次危机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2. 金融监管失效的原因 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监管漏洞 在次贷危机之前,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风险和潜在问题。监管机构在填补金融监管漏洞方面存在不足,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2)监管跨国化不足 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跨国化的不足。金融机构的全球化运作使得其跨国监 管成为迫切的需求,但现有监管机构和监管框架并未能完全适应这种变革。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信息交换渠道,导致监管局面的单边主义和割裂性。 (3)监管政策不合理 次贷危机揭示了一些监管政策的脆弱性和不合理性。例如,美国政府过度鼓励 低收入家庭购房,导致了过度扩张的次贷市场。而一些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无法有效遏制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散。 3. 对金融监管的反思 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对金融监管的重要启示和反思:

(1)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在组织结构上更加独立,摆脱政府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客 观和科学地履行监管职责。同时,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 (2)加强监管的跨国合作和信息共享 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跨国化的紧迫性。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建立 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形成监管的合力。跨国监管机构应该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风险,避免监管割裂和单边主义。 (3)加强监管政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该更加科学和公正,充分考虑市场的健康稳定和投资 者的合法权益。监管政策的制定应该以长远的稳定为导向,避免在短期利益面前盲目追求。监管政策应该注重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的建立,及早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结论 次贷危机是对全球金融监管的严峻考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通过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加强监管的跨国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监管政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次贷危机对金融监管制度的启示

次贷危机对金融监管制度的启示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次贷问题引发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许多国 家的金融系统几乎崩溃。这场危机使得各国政府重新审视和加强金融监管制度,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本文将分析次贷危机对于金融监管制度的启示,以及对于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监管制度的启示 次贷危机让人们认识到,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会因为某种原因,例如次贷危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定来防止未来的风险和危机。 次贷危机暴露了一些金融监管制度问题,例如市场风险测量和资本管理等方面。因此,许多国家在次贷危机后,努力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定的金融体系。 在危机期间,美国次贷市场的监管体系显示出了明显的不足之处。监管机构的 职责和监督并不能避免错误的的判断或者不良贷款。监管机构和相关当局由于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导致了金融乱象。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良好的资本充足监管和有效的市场监管,是保持金融稳定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监管机构不能对金融机构的交易和风险进行充分监管和控制,再加之对市场的精准监督空缺,这将导致金融不稳定性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 二、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次贷危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全球股票价格下跌,信用危机和 金融机构倒闭等问题。许多国家的经济也在此期间遭受了重创。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的影响很大,并且有很大的复杂性。

由此有几个初步的启示:首先,金融市场的复杂性表明,危机时期金融机构的身份定位和行为陈述是必要的。其次,重要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必要的。第三,对于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在其表述和疑义方面必须透明,并需要保证风险和潜在的估价问题得到可靠的评估。 另外,次贷危机也让人们意识到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机构的风险不再受限于本地市场,而是波及到全球。此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析和控制需要整合跨国数据,以便掌握全球市场动态。因此,跨国金融监管,在减缓危机周期的感召下,应特别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应对全球金融形势的变化。 三、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次贷危机的发生引起了对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体系的深刻反思,许多国家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以应对危机。因此,次贷危机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对未来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意识和警惕性。 次贷危机的发生加剧了对自由市场的信仰的反思,反思的内容围绕两个方面。首先,市场的自动管理模型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因为市场的失灵会导致重大影响。次贷危机的发生表明,在需要监管的时候,国家的干预是有必要的。其次,次贷危机加强了对市场活动的透明度的要求。当市场运作不可预测和不透明时,市场就失去了自发自控功能。因此,用于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方法的增强,以促进市场透明度,以及揭示和控制潜在的悬空风险,逐渐成为一个普遍接受的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次贷危机让人们意识到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全球化,以及市场透明度等问题。因此,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以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和安全的金融环境。以此来支撑一个更加健康的市场经济发展。

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改革

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改革 为了解析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改革,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美国的次贷房屋贷款爆发的金融危机。这些房屋 贷款是给信用状况不佳的人发放的,被称为次贷。在房地产市场 泡沫破裂后,这些次贷变得不值钱,使得美国金融机构陷入危机。 过去,金融市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和控制,但 这种监管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美国财政部颁布《金融现代化法案》之前,监管机构通常是各自为政的原则,其中重要的机构是 美国国会,美国联邦银行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 2008年,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许多机构受到冲击并面临巨大 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改善 监管制度,并提升金融稳定性。相应地,金融监管改革显得至关 重要。 监管机构的缺陷是引发了次贷危机,因为繁琐的规定和监管程 序被视为是-种拦路虎。被质疑的是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责任和 措施中存在的不充分和滞后。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监管缺陷导 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金融经济极度混乱。 针对这一情况,国际社会提出一些相应的改革方案,目的是提 高金融监管水平,对控制和抑制金融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

改革包括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宏观审慎是指政府和央行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提高全系统对经济宏观风险的抵御和缓冲能力,以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微观审慎是指对某个具体金融机构或部门进行监管,从而解决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最初,这些改革被视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一次革命。尽管金融监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但监管变得更加繁琐,规则更加具体这种趋势也促使监管机构逐渐成为金融企业内部运作的内容。这种趋势导致监管机构内部的规则变得更加复杂和具体,变得更加强悍,成为金融行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总的来说,金融监管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随着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持续关注这些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关于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论文报告: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一、次贷危机背景与原因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三、应对策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四、应对策略——提升金融监管水平 五、应对策略——创新金融工具与服务 一、次贷危机背景与原因 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在2007年末爆发,之后波及全球金融 市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次贷危机的背景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及次级贷款的滥发。房地产市场泡沫是由于2000年后美联储的降息政策,令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化,购 房者不断增加,购房需求增加,而供应量没有跟上,造成了房价飙升,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的泡沫。 而次级贷款是美国银行业在把风险割裂、转移、分散的过程中,将高风险的次级贷款制成证券化,然后以优质债权为担保销往各地,形成“薄薄的一层担保物”模式。当房地产泡沫从2006 年开始破灭,次级贷款开始出现大量违约,引起金融风暴。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金融市场波动: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猝灾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股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动的影响。2008年,中国股市遭受了一轮较为严重的暴跌,全年累计下跌近50%。 2. 产品信誉度下降:次贷危机成为了各种金融产品风险暴露的导火线,令投资者对于金融产品的信誉度出现了下降。这也对于未来产品的创新和推广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创新金融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 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次贷危机还引发了全球经贸体系的深刻调整,各国政府对于贸易和外资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而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这就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4. 金融监管的深化: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不够严格和完善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加大了金融监管的力度,严格落实各项政策要求,以减少风险,并保持经济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5. 国际合作的采取:次贷危机也让国家和国际机构意识到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特点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中国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体系的构建,为保障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应对策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金融危机是金融监管立法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复苏和金融体系的逐步稳定,在后危机时代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主要任务开始由采取短期政策措施以遏制危机蔓延和深化转向金融监管立法制度改革,以此修复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根本性缺陷。此次危机暴露出以往的金融监管存在的固有弊端,比如,一是既有共识的片面性错误。 危机爆发前各国绝对相信金融市场的自我稳定机制;二是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忽视。金融机构间的关联性和框架建设则往往容易被忽视;三是影子银行和金融创新的监管空白。 一般认为,对冲基金、私募资金、抵押贷款经济公司等所谓的影子银行具有较高的抵御风险能力,因此,此类金融机构常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四是法律底线的不断失守。纵然有部分金融监管法律但是该法律没有组成严格有序的监管体系,反而不断放松对金融监管的要求,没能及时预防问题的爆发。 美英及欧盟三大经济体先后颁布多项金融监管立法改革方案,反映出各经济体在金融监管立法改革方面的不同态度和利益诉求,折射出后危机时代下国际金融监管立法改革的新动向,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提供了深度思考的机会。本文以次贷危机的爆发为研究切入点,从挖掘次贷危机的背后成因及此次次贷危机折射出的金融监管制度的漏洞,着重考察各国在危机后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动向,以阐明当前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监管法律方面做出的努力及发展趋势。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在阐述此次次贷危机发生背景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危机发生的法律原因,进而从法律原因中看出主要为金融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存有漏洞,而这正是导致危机爆发的核心原因;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阐述部分,在综览危机后各主要金融中心改革措施后,得出各国改革的一般趋势,主要从四个方面的改革趋势进行分析,即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大而不倒政策、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化趋势,通过最近改革的方向来系统分析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主流思想体系;第三部分回归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鉴于目前国家正下大力气集中努力把上海打造为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与世界发展潮流接轨,本文就以上海为例分析我国建设金融中心存在的问题,及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因地制宜的制定出适合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监管法规,这也是本次研究的落脚点和实践点,紧跟国际金融业发展方向,这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本研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依法顺利进行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金融经济及金融监管论文

金融经济及金融监管论文 1我国金融经济周期的实证分析 金融经济周期是一项宏观经济问题,2008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在其影响下,我国金融经济周期也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在此就以次贷危机为例,对我国金融经济[1]周期进行实证分析。 1.1次贷危机中我国的金融经济周期 早在2007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就已经初现端倪,并且很快影响到了我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国际金融机构资产情况开始一步步恶化,再加上我国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因此国内金融市场紧缩现象十分严重,例如我国的证券市场就受到了严重干扰,2007年10月16日,我国最高的上证指数是6124.04点,到了2008年10月28日,股市严重回落,我国最高的上证指数为1664.93点,跌幅高达70%以上,股市市值严重缩水,公允值持续降低的问题影响到了很多上市企业及其股东,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过热”现象,到了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呈现“大衰退”现象,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国企业景气指数如表1所示。与经济下行相比,证券市场下行周期提早了8个月,并且与经济波动幅度相比,证券市场的波动幅度严重加大,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我国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的干扰,2009年时大力防范股市崩盘,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在2009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就呼吁股民进行投资。

1.2我国2009年以后的金融经济周期 为了有效应对次贷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2008年年底,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有所放宽,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实体经济,刺激证券市场,2008年年底,我国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到了2009年1月,我国金融市场率先回升,2009年8月4日,我国证券市场最高上证指数提高了3478点,而此时的实体经济仍然处于低迷状态,金融市场的反弹,帮助实体经济逐渐站稳,2011年全年中,我国的股市一直不是十分乐观,而实体经济在2011年上半年出现了通货膨胀,2011年10月之后实体经济开始回落,与实体经济相比,2011年我国股市回落提早6个月左右,通过上述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存在较为明显的金融经济周期问题。 2金融经济周期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2.1强化宏观金融监管意识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还是比较侧重于微观监管,尚且比较缺乏宏观监管的意识,我国面临着严重的金融经济周期问题,此后一定要强化宏观金融监管意识。宏观监管理论是新提出的一个理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宏观监管意识不强,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很少研究金融周期以及实体经济周期,不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那样,定期公布金融经济周期研究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停留在合规性监管阶段,只是依据技术性指标和管理办法来进行监管,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监管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已经无法满足金融市场风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启示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启示 [摘要]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为维护金融市场安全、秩序、公平与发展的行政保障机制,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研究了次贷危机所反映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弊病,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22-0026-02 1 次贷危机下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 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美国的金融体系一直被誉为最富有韧性和最利于金融创新的金融体系。监管有效性是金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美国的金融业能在世界舞台上遥遥领先,说明其监管体系和框架曾一度适应市场的需求。然而,随着近几年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超速发展,混业经营模式逐渐取代了分业经营模式,而实质是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不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理风险,造成金融市场的巨大损失,使得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 1.1 美国的“功能型监管+伞形监管”组织结构模式 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颁布规定了美国长达66年的分业经营及分业监管的模式,直到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GLBA)的实施,美国才由分业经营及监管步入混业经营及相应的监管模式。该法建立了美国“功能型监管+伞形监管”的模式:功能型监管即基于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以金融业务而非金融机构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原则;伞形监管主要针对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规定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为伞形监管人,负责评估和监控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等,同时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按业务功能分别负责监管兼容控股公司的特定子公司。 美国的这种监管模式属于不完全统一监管的组织模式,与美国现有的经营体制紧密联系。首先,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实质是“集团混业、法人分业”,各子公司之间仍保留了分业经营的原则;其次,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和各州实行严格的分权制,且各既得利益集团已形成的利益制衡局面一时难以打破。毫无疑问,这种监管模式是依据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国情制定出的较优选择,的确在历史上为美国金融业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发展、交叉出售的涌现和风险在各个金融领域的迅速传递,“功能型监管+伞形监管”的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次贷危机的爆发则是这些问题的集中爆发。 1.2 从次贷危机看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弊病 (1)各监管机构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在“次 贷— 次债”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各监管机构只关注自己的监管领域,以自身本位利益为上,支持金融机构通过次贷债券等衍生品将风险转移到其他领域,混业监管极易形成的监管缺位造成了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的扩散。 (2)金融监管体系没有覆盖整个金融系统,存在监管盲点。例如,次贷抵押债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金融衍生产品到底应该由谁监管——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或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抑或其他监管机构——始终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至于迅速发展的该类高杠杆、高风险产品成为了监管盲区。此外,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业务、对冲基金业务和资产抵押业务也游离在监管之外。 (3)与监管缺位和监管空白相对应的监管重复也是美国当前金融监管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对于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的美国混业经营机构,通常有2~3个独立的

次贷危机分析【范本模板】

南京财经大学选修课课程论文 2014——2015 第2 学期 课程名称:行为金融学 任课教师:仪垂林 学生姓名:骆魏 班级:金融1303 学号:2120130994 论文题目:次贷危机分析 内容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关键词:过度杆杠化低利率政策房贷

次贷危机分析 美国过去十多年被称为“黄金十年”,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美国;房价大幅上涨让许多人有一种错觉,房价会持续上涨;即使房价下跌,也能及时高价卖出房屋偿还贷款还有赚.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贷款购房,次级按揭贷款(简称“次贷")增多.投资银行将这些按揭贷款再次组合打包,转化为新的金融产品“次级债券"等。就在美国人认为在这种繁荣会持续时,殊不知一场酝酿已久的金融危机将要爆发。2006年下半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初现端倪,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到2007年夏天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这场危机从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向其他金融市场蔓延,房地产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而这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虽然今天危机以时隔数载,但是其对全球的影响仍然存在,为了对这次金融危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将依次对这次危机的产生原因,危机扩散过程,各国针对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该危机对于全球的影响后果加以详细阐释,最后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希望我们尤其是国家政府机构和监管当局引以为戒,积极应对金融市场各种潜在的风险,保证金融系统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 一、产生原因 1。长期的低利率政策 2000年初,美国遭遇了网络经济泡沫,为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新上任的布什政府寄希望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带动美国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