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语文阅读答案-word范文 (3页)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新编2019)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4(2019年10月)

吴组缃(1908-— ) 原名吴祖襄,字仲华, 安徽泾县人。北京大 学教授,潜心于古典 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 的研究,任《红楼梦》 研究会会长。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朝 发展阶 代段
魏晋 南北 朝以 前
魏晋 南北 朝
唐
宋元
明清
体裁特点
规律
朝 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魏晋南 起源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 实录。
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知道它 有长处。缺点、长处都必须写下来,这 才是真实的记录。
作用是:本是说明历史著作的特点,这 里用来说明古典小说受其影响而形成的 善恶必书的特点。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根据上一个表格,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小说的 成熟?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2、为什么明清小说代表着中国古典小 说发展的顶峰?
3、列举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品。
朝代 魏晋南北朝以前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宋元
明清
代表作品
朝代 魏晋南北朝以前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宋元
明清
代表作品 《列子》《山海经》 《世说新语》《搜神记》 《长恨歌传》《李娃传》
《今古传奇》“三 言”“二拍” 《三国》 《水浒》 《西 游》 《红楼梦》等
பைடு நூலகம்
理解文中部分句子的含义,并说所引用句子在文 中的作用。
1、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其 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 的构思、想像,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 形式都比较讲究。引用的目的是用它来说明 文学作品的特点,从而让文学作品和历史著 作区分开来。
北朝以 前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魏晋南北朝 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 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 ”“志怪 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 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标志着 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 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 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 干宝《搜神记》 干宝《搜神记》(志怪) 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 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 梗概” 世说新语》也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 梗概” 。《世说新语》也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 里面收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里面收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白话小说蓬勃发展。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 明代 白话小说蓬勃发展 代出现了“拟话本” 代出现了“拟话本”。
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 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 说。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冯梦龙“三言”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通言》 通言》、《醒世恒言》) 凌蒙初的 二拍” 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生动的人物形象: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
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和正面描写、 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和正面描写、侧 面描写等
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 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部分, 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和尾声
话本产生。 4、宋代——话本产生。 宋代 话本产生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 话本,也称“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 话本 小说” 是古代说书艺人说书时用的底本。 小说”,是古代说书艺人说书时用的底本。话本的 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从文言到白话, 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 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 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 小说的社会功能,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小说的社会功能,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有《大宋宣和遗事》 内有水浒故事) 代表作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 《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义》) 三国志平话》 后演进为《三国演义》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枯索妍媸必露粗糙B.应运而生鉴戒想像虚构概括C.好高鹜远疏漏稗官野史纯粹D.生动活泼渊源心惊胆战意蕴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③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止留传反映B.终止流传反应C.中止流传反映D.终止流传反应3.下列句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以致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保障B.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C.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的不同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
D.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进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A.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高中语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阅读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其一是: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
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小说”本是“稗官”从民间搜集来,供施政参考的。
志人志怪小说也是文人学习、参与民间创作的成果。
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既粗糙又不准确,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这是具有规律性的情形。
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
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
虽然这时的小说已不再用让人惊奇的情节来吸引人了,目的是描绘人物;但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和行的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1.“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根据是什么?答案:中国小说的源头(或早期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有关。
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取得的。
2.“‘小说’本是‘稗官’从民间搜集来”一句中的“小说”为何加引号?答案:此处小说加引号表明不是经过创作的小说,而是神话传说。
3.中国古典小说如何通过情节写人物?答案: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是重视情节,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列表揽要法
通过列表,能更清楚地理解文意。根据文意,可以列出下表,填写课文内容。
朝 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规 律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1.中国的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古代小说的每次发展都是由文人作家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2.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很有影响。3.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4.由于受封建文化的压迫摧残,古代小说的发展极为艰难。
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像,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事,指作品描写的对象。沉思,深沉的构思。义,指思想内容。翰藻,指作品的辞采。课文引用萧统的这两句话,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第一部分讲发展过程,作者是按几个阶段来写的。1.起源:神话传说。2.发展: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上述两个阶段中,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3.成熟:唐代传奇。脱离历史而成为独立的文学创作。4.继续发展:宋元话本小说、演义小说。5.顶峰:明清文人独立创作,写平凡的人和事。
作者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抓住了两个关键。第一个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萧统的文学定义说,“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就是指出文学作品必须有想像虚构,还要讲求文采。神话传说、志人志怪,都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所以同历史归于一类。唐代传奇,有想像虚构并讲求文采,因此就离开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第二个关键是文人加工民间传说与文人独立创作的关系。宋元话本小说、演义小说,都是文人采用民间传说而进行再创作的,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不寻常的英雄;明清小说,发展成为文人的独立创作,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抓住上述两个关键,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程就容易理清了。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阅读附答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阅读附答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阅读附答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
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作志。
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
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
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
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
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像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
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
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
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
后来人们写了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
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古代小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民间传说和口头故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我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流派演变和内容特点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小说的发展背景。
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都发生了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民间的传说故事被改编成小说,以满足人们对娱乐的需求。
然而,古代小说真正迈出发展的步伐,还要从南北朝时期开始。
这个时期,社会秩序恢复,人们开始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和创作小说。
于是,南朝的《聊斋志异》和北朝的《世说新语》等一系列小说开始出现,打下了古代小说发展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小说的流派演变。
古代小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流派的演变。
最早的古代小说主要以神怪故事为主,这些故事带有神秘色彩,讲述了神仙、妖魔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发展,古代小说逐渐从神怪故事转向了人性揭示和社会反思。
明清时期的小说,如《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同时,古代小说还有不同的流派,如言情小说、传奇小说和历史小说等,为读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小说的内容特点。
古代小说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吸引了无数读者。
首先,古代小说具有多样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神仙妖魔还是凡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
其次,古代小说注重情节的设置和发展。
作者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让读者产生紧张、悬疑和感动等各种情绪。
再次,古代小说重视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作者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表达。
最后,古代小说注重语言的流畅和形象的描写。
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小说中的情境和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语文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
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
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
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
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作“志”。
“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
他在序中提出
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
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
进入唐代之后的事。
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象虚构与讲
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
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
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
从此,小说便发展成
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
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
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
后来人们写了各个朝
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
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
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
再创作的。
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
产生、流传的。
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性格见长;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的不同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
说书艺术的。
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
这时主要是自己创作。
这一类代表
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
无论《三国演义》《水
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
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
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沿着《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在这里还可以发现我国小说发展的几条规律。
其一是: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
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
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
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
意蕴。
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
虽然
这时的小说已不再用让人惊奇的情节来吸引人了,目的是描绘人物;但中国小
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和行的表
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还有一条规律,就是史传文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则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
丰满、有血有肉。
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地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
作品,是文人参与创作的《水浒传》。
再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古代小说,其创作多是立
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否则就没有生命力。
任何神话都产生于现实,由于现
实问题的触发而幻想出来的。
幻想一旦脱离了现实,神话也就不易广泛流传。
小说创作也是如此。
另外,中国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压迫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明清人士更以写
小说为耻辱,以致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保障;许多伟大的作品
不知道作者是谁。
从这里可以感受到封建文化对小说创作的残酷扼杀;也更可
以感觉到那些古典现实主义大作家和他们的不朽作品的崇高可贵。
——选自《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有删改
15.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6分)
16.如何理解“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它在阐明课文观点上的作用是什么?(6分)
17.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6分)
参考答案:
15.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
(2分)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