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资本、经济资本先关概念
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的描述

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的描述
商业银行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可以用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缓冲意外损失,保护银行的正常经营,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等。
商业银行资本主要包括账面资本、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三个概念。
1. 账面资本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股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2. 经济资本是银行为了预防和抵御风险,满足监管要求而实际需要或应该持有的资本。
经济资本是一种完全取决于银行盈利大小的资本,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有关。
3. 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必须持有资本的最低要求,旨在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
三者是银行资本在财务会计、银行监管和內部风险管理三个意义上的不同概念,并不是银行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在正常情况下,银行会计资本的数量应当大于、等于经济资本的数量。
账面资本、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

是因为它为风险管理特 别是信用风险的管
理 提 供 了科 学 的 计 量 方 法 , 现 出 国 际 先 体
益 ,金 额 为 企 业 合 并 后 资 产 负债 表 中 资
产 减 去 负债 后 的 余额 , 包括 实 收 资 本 或 普 通 股 、优 先 股 和 附属银 行 债 。 ( ) 管 资 本 (eu t y Cpa 是 二 监 Pgl o ai1  ̄ ar t) 指 银 行 已经持 有 的 或 者 是必 须 持 有 的 符
人 ,违 约 风 险 暴 露 的 估 计 一 定 要 是相 当 长
账面资本 监管资本 与经济资本
■ 黄 九 亮
定 义
人财务状况及贷 款特征的重要 信息……”
如果 说 公 司治 理 和 操 作 流 程 属 于 制 度
平台 中的 “ 策”安排 ,那么科学 的风险 政 计量方法则 是该平 台中的 “ 法”安排 , 方
效 的 约 束 ,即 形 成 相 互 制 衡 关 系 。 为 了保 证 内部 评 级 体 系的 健 康 运 行 ,巴 塞 尔 新 资 本 协 议 对 公 司 治 理 作 了 明确 规 定 ,这 些规 定 也 充 分 体 现 了这 种 制 衡 关 系 ,如 “ 有 所
评 级 和 估 值 过 程 的重 要 方面 ,都 必 须 得 到
评 级 和 定 期 评 级 复 议 必 须 由不 能 从 发 放贷 款 直 接 受 益 的 一 方来 完 成 和 批 准 ; 款 人 借 和 贷 款 的 评 级 至 少 每 年 应 该 更 新 一 次;银 行 必 须 建 立 有 效 的 程 序 , 得 和 更新 借 款 获
风险暴露 。 对相 同的表内项 、 表外项和债务
历史数据预测法 。
经济资本、监管资本与账面资本的比较分析

实选择。从中国银行业的实践看.建立和
实施监管资本配置机制.能够促使商业 银行强化资本约束理念控制风险总量、 促进结构调整和激励价值创造。银监会 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探索资本管理模式。 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并不断改进监管资本 配置体系,进而向经济资本管理过渡。建 立以RAROC为中心的绩效评价系统.逐 步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口 (编辑,刘佳)
济资本就多:反之则要求的经济资本就
少。 经济资本与前面介绍的会计资本和 监管资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商业 银行会计资本的数量应该不小于经济资 本的数量。会计资本是商业银行可以利 用的资本.它虽然不和风险直接挂钩.但 是风险带来的任何损失都会反映在账面 资本上.两者之间的媒介就是经济资本。 其次.监管资本呈现出逐渐向经济资本 靠拢的趋势。监管当局希望能够提高监 管资本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敏感度.重视 发挥商业银行在风险计量过程中的作 用.把监管资本的计算依据建立在商业 银行实际风险水平之上。 商业银行将有限的经济资本.根据 不同部门、业务单位和产品/项目的风险 收益特性.在机构整体范围内进行分配。 有助于商业银行从风险的被动接受者转
风险超过了资本承受能力.风险的资本
支持不足。如果经济资本增加.为了保持 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降低。监管资本至少 应等额增加。如果经济资本增加而监管 资本不增加.则资本充足率水平会下降。 经济资本也不是实际资本.更不是 实际资本的分配。而是内部的一种虚拟 的资源分配方式,但是其与实际资本的
变为主动的管理者。经济资本配置对商
致,确保资产有足够的风险缓冲。监管资
本有逐步向经济资本靠拢的趋势.所以 下面我将进一步阐述经济资本对商业银 行的风险控制作用。 目前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尝
试建立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
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商业银行资本金、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概念1.商业银行资本金商业银行资本金是银行在建立之初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以及银行在业务经营活动中由税后留存收益和银行借入的次级长期债务。
商业银行的资本具有双重资本的特点,既包括所有者权益,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也包括一定比例的债务资本,称为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
2.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指,在一个给定的置信水平下,用来吸收或缓冲所有风险带来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
经济资本将资本与风险联系在一起,是对风险的计量,而不是对所持资本的计量。
经济资本建立在对未来可能损失的一个概率评估之上,经济资本计量更具有前瞻性,使银行管理层能够更为有效地应对未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3.监管资本监管资本是指,根据银行监管当局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
由于银行监管当局一般是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量,所以监管资本又称最低资本。
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1.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联系第一,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在数量上的联系。
首先,经济资本是银行根据内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得到的银行在未来一定时期所面临的非预期损失,银行经济资本在数量上是非预期损失的量化。
其次,经济资本是由银行管理者从内部来认定和安排风险缓冲;而监管资本则是由监管当局从外部来认定的。
目前,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总量关系是离散的,并且经济资本低于监管资本是主流,原因主要在于,银行内部在计算资本实际需要时,一般会考虑资产组合等风险管理手段对减少风险的作用,而目前监管资本的计量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监管方已经开始以经济资本为方向调整监管资本的计量,并将经济资本系统的建设也作为银行合规行为监管的一个内在部分。
第二,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性质上的联系。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内部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权益资本,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水平,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监管当局为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及表外承诺设置的最高限额。
浙商银行笔试题库(经济金融类)

1.“权责发生制”和“收复实现制”的区别和联系。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益和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而收付实现制则是在收到现金时才确认为收入,在支付现金时才把成本从销售收入中扣除。
1.概念不同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的。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
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
2. 弊端不同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但缺点比较复杂;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处理手续简便,缺点是不科学,对盈亏计算不准确。
3.使用范围不同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都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我国的行政单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例如,现行会计制度中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以权责发生制体现,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还是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和付出的现金为编制依据。
这样的好处是现金流量表与其他会计报表形成互补,对于报表受用者提供真实的财务情况。
有些企业利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使资产或利润虚增,而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受用者看不到的财务信息,减少对白条利润的盲目信任。
2.金融衍生品的特点。
1、零和博弈,2、跨期性3、联动性4、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5、高杠杆性6、契约性7、交易对象的虚拟性8、交易目的的多重性3.简述房产新政中对于首套房、二套房、三套房的区别。
4.简述“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The Impossible Trinity),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5.影响利率定价的三个因素?1.假如你捡到了一个100亿的宝箱,问:(1)这是实物资产还是金融资产?(2)社会的总财富增加了么?(3)你的财富增加了么?(4)如何解释(3)和(2)之间存在的矛盾?会有人的利益因此而受损么?2.解释CPI和GDP价格指数的差异。
自考金融名词解释大全

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存款货币: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中的存款划转,货款得以结清,商品交易完成。
在这个过程点点,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发挥着与银行劵同样的购买功能,我们将其称作“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计价单位: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是货币,补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此时货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的功能。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在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亦或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收。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招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则这种融资形式称为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间接融资。
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用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商业商用: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商业银行的会计资本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

资本要求,其计量方法和模型参数由监管指定,覆盖范围仅包括信用、
市场和操作三大风险,风险之间简单加总,主要关注风险计量的审慎
性和保守性。经济资本是银行为了内部风险管理需要而计算的,范围
可涵盖银行所能识别的所有重大风险,其计量方法和模型参数都由银
行自行估计,风险加总考虑相关性,能够更精确地度量客户之间的相
图 2:经济资本示意图
非预期损失
极端损失
经经济济资资本本需需求求
置信度 =99%
二、三种资本之间的关系
(一)三种资本的概念基础不同
会计资本是建立在财务会计基础上的资本概念。监管资本是建立
在监管要求和相对简单的风险计量基础上的资本概念。经济资本是建
立在相对复杂的风险计量基础上的资本概念。从时间发展来看,显然
(二)三种资本管理内容不同 会计资本的管理内容包括银行所有者权益维护、资本投资、资本 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安排等有关资本的财务活动。监管资本的管理内 容包括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计量和检测、并以资本充足率为目标进 行的一系列资本结构调整和资本融资活动。经济资本的管理内容包括 风险计量与控制管理、资本资源配置、风险业务决策以及风险产品定 价等银行经营管理的全部内容。三类资本管理的复杂程度依次提升, 因此需要建立三者协调管理的机制。 (三)三种资本存在一定数量关系 如果按照排列组合的关系,会计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三者 之间应当存在以下六种组合,详见图 3。
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存在本质区别吗

收 稿 日 期 :2013-09-20 作 者 简 介 :曹 麟 (1984-),男 ,湖 南 郴 州 人 ,汉 族 ,湖 南 大 学 金 融 与 统 计 学 院 金 融 学 专 业 博 士 研 究 生 。
63
金融监管
《上海金融》2014 年第 2 期
布,在相同违约概率分布下利用 CreditRisk+模型计算 不同规模贷款组合的经济资本。 第二部分,在分析穆 迪行业违约率数据基础上,构建了考虑行业相关性的 经济资本模型,并与监管资本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行 业违约概率相关性远小于 1 是经济资本小于监管资 本的主要原因。
果方面进行比较,认为经济资本的风险敏感性更为精 确,有利于实现 银 行 价 值 最 大 化 ,高 军 等 (2009)在 定 义和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解释经济资本、监管资本 与账面资本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杨继光等 (2009)通 过 期 权 法 计 算 商 业 银 行 持 有 的 经 济 资 本 , 与 商业银行实际监管资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监管资本 的适度性,但其使用的经济资本模型与监管资本模型 计算非预期损失的思路及参数完全不同,故结果的可 比性并不强。
(1)
姨1-R
将 风 险 加 权 资 产 (RWA) 代 入 资 本 充 足 率 的 计 算 公式,再将 12.5 与 8%相乘,即可得到
姨姨 姨 姨 RegulatoryCapital >EAD × 准 准-1(P)+ 姨R ×准-1(0.999) -P × 姨1-R
LGD
(2)
式 (2) 表明监管资本需要大于最低监管资本要
预期损失直接作为实际损失。 虽然计算方法及过程差
异巨大,但是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就完全不同吗? 式
(9)-式(14)其实 主 要 包 含 了 2 个 过 程 —违 约 次 数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巴塞尔协议Ⅲ中,监管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其中,一级资本又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
1.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
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其他一级资本是非累积性的、永久性的、不带有利率跳升及其他赎回条款,本金和收益都应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参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
其他一级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如优先股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3.二级资本是指在破产清算条件下可以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二级资本的受偿顺序列在普通股之前、在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带赎回机制,不允许设定利率跳升条款,收益不具有信用敏感性特征,必须含有减计或转股条款。
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相比巴塞尔协议II,巴塞尔协议III突出表现在:
1.重新界定监管资本的构成,恢复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核心地位,严格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从严确定资本扣除项目,强化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
2.改进风险权重计量方法,大幅度增加高风险业务的资本要求。
3.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提升银行体系应对信贷周期转换的能力,弱化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
4.显著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通常情况下普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充足率应达到7%,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同时进一步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须计提1%-3.5%的附加资本要求。
需要正确认识的是,已经推出的各版本巴塞尔协议从根本上来说只是银行的外部监管要求,并不能代表各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操作。
二级资本是银行的次等资本,包括未披露准备金、一般损失准备金、从属有期债务、(债权/股权)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券等等。
次级债券计入附属资
本的条件是不超过核心资本的50%,原始发行期限5年以上。
次级长期债券兼有债务和股权的特征,可用来补充资本金。
次级债券,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的一种债务形式。
次级债里的“次级”,与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里的“次级贷款”中的“次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次级债券里的“次级”仅指其求偿权“次级”,并不代表其信用等级一定“次级”;而五级分类法里的“次级”则是与“可疑”、“损失”一并划归为不良贷款的范围。
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 (common share)而言的。
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优先股股东没有选举及被选举权,一般来说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参与权,优先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通过优先股的赎回条款被公司赎回,但是能稳定分红的股份。
[1]
累积优先股(Cumulative preferred shares):是指当公司在某个时期内所盈利不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时,则累计到次年或以后某一年盈利时,在普通股的红利发放之前,连同本年优先股的股息一并发放。
重估储备,指商业银行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正差额部分·若中国银监会认为重估作价是审慎的,这类重估储备可以列入附属资本,但计入附属资本的部分不超过重估储备的70%。
二级资本又有分为高档二级和低档二级,高档二级包括一般储备金、永久性累积优先股和重估储备;低档二级包括次级债券和定期、可累积优先股等。
作为银行的二级资本,附属资本也能在一定程度发挥吸收损失,抵御风险的作用,《巴塞尔协议》规定二级资本在银行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达到50%;《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的二级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多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极低,资本结构中核心资本所占比重较大,国有商业银行甚至超过90%,上市银行一般也在70%左右。
二级资本在商业银行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远没有达到50%的监管限制,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空间来增加二级资本。
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内部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权益资本,是应该拥有的资本水平;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水平,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通过监管资本及其倍数,监管当局为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及表外承诺设置的最高限额。
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都是用于风险缓冲,但经济资本是由商业银行管理者从内部来认定和安排缓冲,反映股东价值最大化对商业银行管理的要求;监管资本是由监管当局从外部来认定这种缓冲,反映了监管当局对股东的资本要求,体现为股东
的资本费用。
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用处不同,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通过资本充足率测算监管和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内部通过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抵御来控制风险。
经济资本在数额上与监管资本也可能不一致。
监管资本是根据资本充足率监管口径计算的、实际有的可用于弥补预期损失的资本(权益资本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充分抵御风险,银行的监管资本应该超过经济资本,或经济资本小于监管资本(最经济的形式是两者相等)。
如果经济资本超过监管资本,说明银行所面临的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超过了资本承受能力,风险的资本支持不足。
如果经济资本增加,为了保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降低,监管资本至少应等额增加。
如果经济资本增加而监管资本不增加,则资本充足率水平会下降。
经济资本与实际资本
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是会计意义上的资本,又称为所有者权益,是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净值。
包括投入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实际资本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
经济资本也不是实际资本,更不是实际资本的分配。
而是内部的一种虚拟的资源分配方式,但是其与实际资本的增长应该相对应的。
这可以理解为,资本的总量全部集中在总行,总行向各分行分配资本的使用额度(但不实际分配),各分行再将额度分摊到各项业务(资产)的损失风险上。
通过这样一种虚拟的分配方式,可以使各分行、各项业务的经济资本问题与总行监管资本的总量相一致,确保资产有足够的风险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