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兴趣班教程天文1

合集下载

趣味天文校本课程设计

趣味天文校本课程设计

趣味天文 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宇宙知识,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构成,识别不同的天体,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学生能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解释地月系统和季节变化的基本原理。

3. 学生能够概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发展,认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成就。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星图、模拟实验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天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天文观测和数据记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升交流、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学生通过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国家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珍惜宇宙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以趣味性、实践性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宇宙知识,提高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宇宙与天体:介绍宇宙的概念、起源和结构,重点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八大行星及其特征,以及恒星、星系等天体的基本知识。

2. 地球与月球:探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解释地月系统的形成与运行原理,以及季节变化的原因。

3. 人类探索宇宙:回顾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重点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如嫦娥、天宫等探测器。

4. 天文观测与实践:教授简单的天文观测方法,如使用星图、望远镜等工具,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测和记录数据。

5. 宇宙环境保护:讨论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宇宙环境的保护与破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宇宙与天体(1章)第二课时:地球与月球(1章)第三课时:人类探索宇宙(1章)第四课时:天文观测与实践(1实践环节)第五课时:宇宙环境保护(1章)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注重实践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科学课教案了解天文知识

小学生科学课教案了解天文知识

小学生科学课教案了解天文知识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小学生科学课的一个授课计划,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天文知识。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一、背景介绍: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宇宙和天体现象的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天文知识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对宇宙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概念。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天文现象,并进行简单解释。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太阳1. 展示太阳的图片并引导学生了解太阳是什么,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通过影片或图片展示太阳的温度、光线和磁场等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3. 班级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太阳的特点进行展示。

第二部分:月亮1. 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月亮的不同形状和周期性变化。

2. 进行模拟实验,使用灯泡和球体来模拟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关系,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原理。

3.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制作月亮的不同形状模型。

第三部分:星星1. 星星是夜空中的亮光点,通过图片展示星星的美丽和数量之差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室外夜晚的观测活动,带领学生观察不同星座和恒星,让学生了解星星的位置和运动变化。

3. 学生分组进行星座的制作,识别并展示各自选定的星座。

四、课堂总结:1. 对于小学生来说,天文知识还比较抽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互动活动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形成、特点和运动有初步的了解。

3.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研究天文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延伸:1. 学校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提供更多有关天文知识的书籍和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 班级可以组织观星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观察星座和宇宙现象。

3. 鼓励学生参加天文学习小组或兴趣班,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天文潜力。

六、教学评估和反馈:1. 通过学生制作的展板、模型、观察记录等评估学生对于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理解。

小学科学活动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

小学科学活动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

小学科学活动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天文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是想要更好地观察星空,专业的天文望远镜往往价格昂贵、重量笨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适合小学生制作的简易天文望远镜,让他们能够在家庭活动中亲身体验观察星空的乐趣。

材料准备:- 一个纸桶- 两个镜片- 一张卡纸- 一些胶带或者胶水制作过程:1. 首先,准备一个纸桶,可以是从家庭用品中找到的纸质容器,或者可以DIY一个纸桶模型。

确保纸桶的长度足够,直径适中。

2. 将一个镜片固定在纸桶的一端。

将纸桶一端切开形成一个直径适合镜片的圆孔,在孔上方固定镜片,使用胶带或者胶水使其牢固固定。

3. 在纸桶的另一端制作观察孔。

将纸桶另一端的底部切开,形成一个适合眼睛观察的圆孔。

使用一张卡纸,将卡纸卷成一个筒状,尺寸与纸桶的观察孔相匹配。

将卡纸筒插入观察孔,确保它能够固定在位并且不会滑动。

4. 将另一个镜片固定在卡纸筒的一侧。

将卡纸筒的一侧切割成一个适合镜片直径的圆孔,并将镜片牢固粘贴在孔的中央。

5. 完成镜片的安装后,使用一些胶带或胶水将卡纸筒固定在纸桶的观察孔上。

确保镜片和观察孔之间的距离调整合适,以获得清晰的观测效果。

使用方法:1. 将天文望远镜对准所要观测的天体,将眼睛靠近观察孔,并通过纸桶的另一端观察到天体。

适当调整纸桶和卡纸筒的位置,使得观测到的图像清晰可见。

2. 可以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天体包括月球、星星、行星和一些行星卫星等,可以结合天文图书或网络信息,进行相关的天文知识学习和观测记录。

安全注意事项:1. 当观察太阳或强光源时,千万不要将望远镜对准它们,以免眼睛受伤。

2. 使用天文望远镜时,应该在开放空旷的地方使用,远离树木等遮挡物,以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

小学科学活动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让孩子们能够在家庭中进行有趣的科学探索和天文观测。

这种简易天文望远镜制作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既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引发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兴趣班教程天文1

小学科学兴趣班教程天文1
利用六分仪可辅助判定方位,可测量星体相对于地球的移动。
六分仪
日 晷[guǐ]
利用日晷可了解太阳的高度角
护目镜
人造卫星
① 探究天文的仪器 ② 地球 ③ 月球 ④ 太阳 ⑤ 太阳系 ⑥ 月球运动和月相变化 ⑦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⑧ 十二星座 ⑨ 北斗星与北极星
小科学家宣言 ③ “小科学家”个人信息 ④ 实验基础训练模块 ⑤ 实验探究模块 ⑥ 科学小论文模块 ⑦ 评比交流日志模块 ⑧ 多元智能自我检测(前测、后测) ⑨ 多元智能测验图
科学日志
科学日志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双子座星云
沙漏星云
猎户星云
银河螺旋星云
行星状星云
猫眼星云
1、1969年7月20日,美国( )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 A.东方号 B.神舟五号 C.阿波罗11号 D.水星号 2、在科学实验箱中,能模拟月相变化和四季形成的仪器是(上,要听从老师安排,不擅自行动; 2.专心听讲,规范操作,不做除本实验以外的事情; 3.实验过程要有序进行,做到团队合作; 4.要爱护实验器材,不破坏,不浪费; 5.实验课上严禁进食,所有实验器材不能入口,做完实验要洗手。
实验课须知:
主要内容
认识天文和航天探索历史
学习使用折射式光学望远镜
镜筒
物镜
露 罩
镜筒锁紧 旋钮
三脚架
调焦螺旋
天顶棱镜
目镜
指北球
H12.5MM H20MM 40倍目镜 20倍目镜
天文望远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组装方法
第一步:充分展开三角支架;

一年级科学天文学习

一年级科学天文学习

一年级科学天文学习科学天文学是一门关于天体、宇宙和空间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奥秘。

在一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天文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吧!1. 星星与太阳在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可以看到很多闪烁的星星。

有些星星非常亮,而有些则比较暗。

这些星星其实都是太阳的同类,在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大小和亮度。

太阳是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提供了地球上所有生命所需的光和热。

2. 行星的轨道除了太阳和星星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亮亮的行星。

行星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天体,它们每天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太阳系中有8个行星,分别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和冥王星。

每个行星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地球上有水和土壤,火星上有火山,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等等。

3. 月亮与月相在夜晚,我们也会看到一颗明亮的圆圆的月亮。

月亮是地球上最大的卫星,它绕着地球旋转。

月亮的形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变成弯曲的月亮、圆月和半月等不同的形状。

这些不同的形状被称为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和太阳的光照不同造成的。

4. 星座与星图在夜晚,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形状奇特的星星组合,这些被人们称为星座。

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一组形状,人们根据这些形状给它们取了一些有趣的名字,比如大熊座、猎户座等等。

通过观察星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星星和宇宙间的关系。

5. 太阳系和宇宙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和一些小天体组成的。

除了太阳系,宇宙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星系和天体。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黑洞、星系和星云等等。

我们的地球只是宇宙中微小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天文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总结:通过一年级的科学天文学习,我们能够逐渐了解到关于星星、太阳、行星、月亮和宇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宇宙的壮丽景象,也会激发我们对宇宙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让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吧!。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天文实验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天文实验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天文实验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天文领域充满了无尽的神秘和魅力。

通过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天文实验,不仅能激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天文实验。

实验一:观察月相变化材料准备:月相观察记录表、笔实验步骤:1、让小学生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比如晚上7 点)观察月亮的形状,并记录下来。

2、持续观察一个月左右,注意不同日期月亮的形状、位置和亮度的变化。

原理:月球绕地球公转,由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导致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形状也在不断改变。

实验二:制作太阳系模型材料准备:各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铁丝、泡沫球(大小不同)实验步骤:1、用不同大小的泡沫球代表太阳、行星和卫星,比如最大的泡沫球代表太阳,较小的分别代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用卡纸剪出每个天体的特征,如土星的环,并用彩笔涂上颜色。

3、将铁丝穿过泡沫球,作为支撑,然后把卡纸特征粘贴在泡沫球上。

4、最后,按照太阳系中天体的位置关系,将它们固定在一个大的纸板上。

原理:通过亲手制作太阳系模型,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相对大小、距离和位置关系。

实验三:模拟日食和月食材料准备:手电筒、篮球、乒乓球实验步骤:1、找一个黑暗的房间,一个人拿着手电筒代表太阳,另一个人拿着篮球代表地球,第三个人拿着乒乓球代表月球。

2、当乒乓球在篮球和手电筒之间移动时,可以模拟出日食(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和月食(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的现象。

原理:这个实验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造成的。

实验四:星座观察材料准备:星座图、望远镜(如果有)实验步骤:1、在晴朗的夜晚,选择一个没有灯光干扰的地方。

2、让小学生对照星座图,观察天空中能够看到的星座。

3、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望远镜更清晰地观察星座中的星星。

原理:星座是人类根据天空中星星的排列想象出的图案,通过观察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古人对星空的观察和想象。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浩瀚宇宙 1《月球、地球和太阳》教学设计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浩瀚宇宙 1《月球、地球和太阳》教学设计

3.1《月球、地球和太阳》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日食发生时.看上去太阳的形状(包括投影形状)天空的亮度等都会发生改变,现象明显,不易与其他概念混淆(月食则容易与月相变化相混淆),所以日食现象是探究月球、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乃至大小关系的良好素材。

教材中本课的第一部分是引人活动。

《尚书》的记载描述了日食发生的过程以及古人对日食出现原因的推测。

古人的描述是真实的,而古人的推测是基于当时的知识背景产生的。

所以“天狗食日”的说法必然是不正确的。

这里可用猜谜的方式让学生推测古人描述的是什么天文现象,并说出依据,从而探查学生的前概念。

第二部分是猜想假设。

先提供真实的日食图片或视频资料,指引学生进行观察。

然后引导学生描述日食发生的过程,说明这个“怪物”是从哪个方向,怎样一点点“吃掉”太阳的,又是怎样“吐”出来的,这个“怪物”是“谁”呢?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对日食的成因作出假设。

第三部分为事实证据。

模拟实验是探究天体运动规律的常用方法,能较为方便地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获得相关的事实证据。

此处,根据自己的假设开展日食模拟实验,并观察模拟实验现象与真实的现象是否一致。

在正式开始模拟实验之前,需要让学生明晰每个材料模拟的对象。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每次的模拟结果与真实现象的吻合程度,并记录天体在怎样的位置条件及运行情况下会出现日食现象。

第四部分是处理信息,是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环节。

处理信息前需要收集信息。

通过模拟实验,各组已获得了相应结果。

教师可组织学生分享各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将结果的关键词或示意图记录在黑板的表格上。

接着,组织学生整理信息,描述月球模型在什么位置、在怎样的运行情况下会挡住太阳模型,进而解释日食的成因。

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晰月球、地球与太阳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和运行规律。

第五部分是迁移应用。

完成了对日食的模拟分析,学生可用相同的思路去思考产生月食现象的原因,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周期性运动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能认识到太空探索拓宽了人类的视野。

培养小小科学家年小学一年级天文主题教育教案

培养小小科学家年小学一年级天文主题教育教案

培养小小科学家年小学一年级天文主题教育教案教案一:培养小小科学家——小学一年级天文主题教育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小学一年级的天文主题教育教案,这将帮助我们培养小小科学家们的天文兴趣与知识。

让我们从星空探索的旅程开始吧!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星星、月亮、太阳和行星;2. 学习观察天空的基本技巧;3. 培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4. 能够合作与分享观察结果和发现。

二、教学准备1. 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星空图片和天文学知识;2. 准备星座模型或图片,用于实地辨认;3. 显微镜,用于观察月球表面;4. 预先准备星空指南和观测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步骤1: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向学生展示一张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好奇过夜晚的星空中有哪些东西?”- 让学生互相分享他们对星空的想法和猜测。

步骤2:学习天文学的基本知识- 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星星、月亮、太阳和行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辨认不同的天体。

- 帮助学生记住天体名称,并提供简单易懂的解释。

步骤3:实地观察星座- 准备星座模型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几个常见的星座。

- 教导学生辨认星座所呈现的形状,并告诉他们与这些星座相关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步骤4:观测月亮表面- 使用显微镜向学生展示月球表面的细节。

- 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的特征,并提醒他们月亮上有山脉和陨石坑。

步骤5:观察天空和记录结果- 指导学生观察现实中的星空。

- 分发星空指南和观测记录表,让学生记录他们所观察到的天体和发现。

四、巩固与评价-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互相交流。

- 检查学生对星星、月亮、太阳和行星的认知,以及观测记录表的完成情况。

-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并解答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的疑问。

五、扩展活动- 定期举办天文观测活动,邀请专业人士指导学生观测和讲解天文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逃出地狱后,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帐。她在天上 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
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 吞下去。不过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月亮,又 只好吐了出来。
行星模型
太阳模型
在使用天象仪 时以及在制作太阳系 模型中可代表太阳。
太阳卡片模型
可通过旋转模型卡片了解太阳的 内部构造。模型由太阳卡片底座,太阳 卡片缺口面盘,安装纽扣组成。
关于月亮的小故事
天狗吞月
天狗吃月亮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生性好佛,为人善良。十分 孝顺母亲,但是,目连之母,身为娘娘,生性暴戾,为人好恶。
星座盘
遮板上的刻度代表的 是一天中24时的刻度,星 座盘上的刻度是一年十二月 和相应日期刻度。利用星座 盘可观察相应日期的星座。
行星铭牌和行星光环
标记太阳和行星名称; 标记太阳系中类木行星 的光环
支撑模型的称 为行星支架;带光 环的行星模型代表 类木行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 王星;
不带光环的行 星模型代表类地行 星: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
简易型光学折射式望 远镜,适合观看银河、月 球表面、星云、和星系壮 观的景象。
天文望远镜结构
指北球 镜筒
物镜
目 镜
天顶棱镜
镜筒锁紧 旋钮
三脚架
调焦螺旋
露 罩
H12.5MM H20MM 40倍目镜 20倍目镜
天文望远镜组装方法
第一步:充分展开三角支架;
第二步:把望远镜的镜筒固定在三脚架的顶部,旋动螺钮将其 固定; 第三步:将H1.25MM或H20MM的目镜插入到镜筒的末端,然 后去掉目镜的镜头盖;
具体的形成原因如下:
日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月亮把太阳 光挡住,致使地球上的局部地方,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太阳 或只看到残缺的太阳,太阳完全被遮住称为日全食,遮住部 分称为日偏食. 而月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地球把太阳光遮住,致使在晴朗 的夜空,月亮也变得黑黑的,同样月食也分月全食和月偏食.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由于人们不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迷信 地认为发生月食是将要有大的灾难,因此古时人们把月食叫 做“天狗吃月亮“,现在我们知道,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直 线传播规律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
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们一下, 开荤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说是素馒头,要到寺院去施斋。
目连知道了这事,劝说母亲不听,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准备了三百六十只素馒 头。藏在每个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连之母来施斋,发给每个和尚一个狗肉馒头。 和尚在饭前念佛时,用袖子里的素馒头将狗肉馒头调换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
2、在科学实验箱中,能模拟月相变化和四季形成的 仪器是(天象仪 )。
课 后 内 容
1、自主预习地球和月球的结构和特征。
2、阅读与航天探索有关的内容。
3、知识拓展: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
课后拓展: 搜索有关月球的基本知识、古代传说;人类登月; 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 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 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 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 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 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 以示惩处。
小小科学家
天文
实验课须知:
1.在实验课上,要听从老师安排, 不擅自行动; 2.专心听讲,规范操作,不做除本 实验以外的事情; 3.实验过程要有序进行,做到团队 合作; 4.要爱护实验器材,不破坏,不浪 费; 5.实验课上严禁进食,所有实验器 材不能入口,做完实验要洗手。
主要内容
实验套装简介
认识天文和航天探索历史 学习使用折射式光学望远镜
目连之母见和尚们个个吃了她的馒头,“嘿嘿”拍手大笑说:“今日和尚开荤啦!和尚吃狗 肉馒头啦!”方丈双手合十,连声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事后,将三百六十只 狗肉馒头,在寺院后面用土埋了。
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将目连之母打下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 超生。
目连是个孝子,得知母亲打入地狱。他日夜修炼,终于成了地藏菩萨。为救母亲,他用锡杖 打开地狱门。目连之母和全部恶鬼都逃出地狱,投生凡间作乱。玉帝大怒,令目连下凡投身 为黄巢,来收这批从地狱逃出来的恶鬼。
太阳、月亮获救后,又日月齐辉,重新运行。恶狗不甘心又追赶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 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民间就叫“天狗吃太阳”,“天狗吃月亮”。直到现在,每逢日蚀、 月蚀时,不少城乡百姓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来赶跑天狗的习俗。
天象仪(1)
模拟月相变化、 观察十二星座。
天象仪(2) )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 究宇宙间天体的学 科,它研究天体的 分布、运动、位置、 状态、结构、组成、 性质及起源和演化, 是自然科学中的一 门基础学科。
双子座星云
沙漏星云
猫眼星云
银河螺旋星云
猎户星云 行星状星云
练 习 题
1、1969年7月20日,美国( C )登上月球,成 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 A.东方号 B.神舟五号 C.阿波罗11号 D.水星号
1
2
3
第四步:去掉物镜上的露罩,沿着望远镜镜筒方向,把望 远镜对准你所选定的目标;
第五步:通过目镜观察物体,同时调整调焦螺旋,直到影 像变得清晰。
注意
目镜口径越大,视野越大(但也局限于物镜口径),放大倍率越小, 目镜口径越小则反之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 大的行星Fra bibliotek金星是除了太阳、 月亮以外最亮的星 星
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给行星下了 新的定义,第一、它得是一个还是围 绕太阳运转的天体。第二、它要有足 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 体静力平衡的形状。第三它清空了所 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需要同时满足 这三个条件才能成为大行星,可是后 来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特别是光电 测量等技术的引入,通过对掩恒星等 事件的观测,确认了冥王星的直径只 有2000多公里,比月球还要小不少, 实在和其他外围行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格格不入。
Any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give some questions
六分仪
利用六分仪 可辅助判定方位, 可测量星体相对 于地球的移动。
日 晷[guǐ]
利用日晷可了 解太阳的高度 角
航天飞机模型 护目镜
人造卫星
参考手册
① 探究天文的仪器 ② 地球 ③ 月球 ④ 太阳 ⑤ 太阳系 ⑥ 月球运动和月相变化 ⑦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⑧ 十二星座 ⑨ 北斗星与北极星
科学日志
实验套装简介
航天探索历史
1964年7月19日,我国 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 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 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 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第一次出舱活动和太 空行走
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人类踏月球第一步
了解月球表面,月球表面布满环形 山和陨星坑,大多以科学家和名人命名。
折射式光学望远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