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半夏.
半夏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半夏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半夏概述半夏,又名天南星、白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四点半夏植物的块茎,外形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呈白色或黄白色,质地坚实,气味特殊。
在中医理论中,半夏被归类为温经药。
半夏的化学成分半夏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包括:半夏碱、脂肪酸、蛋白质、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半夏多种药理作用。
半夏的主要作用和功能1.止呕作用:半夏具有镇吐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其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来发挥止呕作用。
2.消痰作用:半夏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对咳嗽、咯痰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通过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增加纤毛活动,促进痰液的流动。
3.安神作用:半夏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4.止血作用:半夏能够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止血的作用。
此外,半夏还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和抗过氧化能力,对血管保护有一定作用。
5.利水作用:半夏具有利尿作用,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它可以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尿液的排出,达到利水的效果。
6.缓解胃肠道症状:半夏具有抑制胃酸分泌、抗胃溃疡、抗胃炎等作用,能够缓解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7.抗菌作用:半夏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半夏的主要应用1.胃肠道疾病:半夏能够缓解胃肠道症状,常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例如,可以将半夏与其他药物配伍,如波尔多液合剂,用于治疗急性胃炎和胃溃疡。
2.呼吸系统疾病:半夏具有祛痰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咯痰等呼吸系统疾病。
例如,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半夏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可以将半夏与其他镇静药物配伍,如黄连素,用于治疗焦虑症。
4.恶心呕吐:半夏具有止呕作用,可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配伍运用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配伍运用半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其具有镇静、化痰、抗惊厥、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被誉为“中药百科全书”中的瑰宝。
本文将详细介绍半夏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配伍中的运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镇静作用:半夏中含有一种名为“掌叶半夏”的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半夏的镇静效果与其所含的生物碱、酚类和酮类化合物有关。
抗惊厥作用:研究证实,半夏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所含的生物碱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有关。
保肝作用:半夏中的多种化合物具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
这些化合物通过抗氧化、抗炎等途径发挥保肝效果。
抗氧化作用:研究发现,半夏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半夏、黄连、黄芩等。
该方剂在调理脾胃不和、改善胃肠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半夏南星茶:半夏南星茶是一种以半夏、天南星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药茶方。
该茶方在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常用于辅助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半夏治疗失眠案例:某患者因长期失眠而求医,医生开出一剂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方剂。
患者服用一周后,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这是因为半夏的镇静作用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
但需注意,半夏镇静作用较强,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
半夏治疗肝炎案例:某慢性肝炎患者长期肝区疼痛、乏力,医生在处方中加入半夏、柴胡等中药材。
患者服药一个月后,肝区疼痛减轻,肝功能检查也有所改善。
这得益于半夏的保肝作用。
然而,半夏并非对所有肝炎患者都适用,具体还需根据个人病情进行配伍用药。
半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临床价值。
其镇静、抗惊厥、保肝、抗氧化等作用为临床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临床配伍运用中,半夏常与其它药材联合使用,取得良好的疗效。
半夏泡酒的作用与功效

半夏泡酒的作用与功效半夏泡酒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酒,由半夏(学名:Pinellia ternata)泡制而成。
半夏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常用于中医药中治疗呕吐、咳嗽、哮喘等疾病。
泡制半夏酒可以在饮用的过程中获得半夏的药效,增加饮酒的益处。
本文将为您介绍半夏泡酒的作用与功效。
一、消食理气半夏泡酒具有良好的消食助饮的效果。
半夏具有理气化痰、行滞逆、降逆托毒的药性,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由于泡酒的过程中,酒可以有效提取半夏的有效成分,使其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半夏泡酒具有较好的理气助饮功效。
二、化痰祛寒半夏具有化痰祛湿、温中止呕的药性,特别适用于寒湿痰饮所致的呕吐、咳嗽等症状。
泡制半夏酒可以增强半夏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发挥祛寒化痰的效果。
同时,饮用半夏泡酒还可以温暖胃肠,促进阳气的运行,改善寒湿痰饮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
三、开窍通络半夏泡酒还具有开窍通络的功效。
中医认为,开窍通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各种头痛、风湿痛等症状。
半夏作为开窍通络的药物,通过泡制酒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功效,使其对头痛、风湿痛等症状的缓解效果更明显。
四、疏肝理气半夏泡酒还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半夏具有疏肝理气、止痛定惊的作用,可以改善肝气郁结、痛经等症状。
饮用半夏泡酒可以舒缓情绪,缓解压力,改善失眠、焦虑等与肝气郁结相关的不适症状。
五、抗菌消炎半夏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泡制半夏酒可以使其抗菌消炎的功效更好地发挥。
在饮酒的过程中,半夏的有效成分可以更加容易地被人体吸收,使其在体内发挥抗菌消炎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和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六、增强免疫力饮用半夏泡酒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中医认为,半夏具有具有温中益气、增强体质的作用。
经常饮用半夏泡酒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七、滋阴降火半夏泡酒还可以滋阴降火。
中医认为,半夏具有泻下火热、散淤消肿的作用。
泡制半夏酒可以更好地提取半夏的有效成分,使其对阴虚火旺、口干咽燥、痰多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半夏注意事项

半夏,又名地胆、水仙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消肿散结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痰多、瘰疬等病症。
然而,在使用半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量适度:半夏的药性较强,用量过大可能会导致中毒。
因此,在使用半夏时,应遵循医嘱,严格控制用量。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用量为3-9克,每日1-3次。
儿童用量应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适当减少。
2.孕妇慎用:半夏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
如确实需要使用半夏治疗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
3.注意配伍:半夏不宜与乌头、附子等药物同用,以免增加毒性。
此外,半夏与某些药物如甘草、生姜等同用,可以增强其疗效。
因此,在使用半夏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半夏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半夏时,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长期使用需谨慎:半夏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因此,在使用半夏治疗慢性疾病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确保用药安全。
6.保存方法:半夏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同时,应将半夏与其他药材分开存放,以免相互影响药效。
7.遵医嘱:在使用半夏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法。
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8.注意炮制:半夏在使用时通常需要进行炮制处理,以降低其毒性。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炒制、蒸制、煮制等。
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影响半夏的药效和毒性,因此在使用前应确保正确掌握炮制方法。
9.饮食禁忌:在使用半夏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药效。
同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病情恢复。
10.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半夏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在使用半夏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药物搭配。
1965年资料2临床应用生半夏的体会

病例二:马××,男,53岁,住南通市东北营2号,1964年3月9日门诊。
主诉:患有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证已经十余载,空洞已经闭合。但经常咳嗽、痰多、胸闷、气短或咯血,叠治解效。
诊断及治疗经过:脉象弦滑,尺寸俱弱,舌苔中根腻,尖边红,中有裂纹,声低气促,痰多白沫,稀粘不易咯出,口干不多饮,饮则脘腹作胀,此乃素体肺、脾、肾俱虚,痰浊蕴阻肺、胃之候,处方:炙桑白皮三钱,天竺黄一钱,生半夏一钱五分(姜汁拌渍),麦冬三钱,川贝母末八分(另吞),旋复花三钱(包),生蛤壳六钱(打,先煎),黄荆子三钱,陈海蜇皮八钱(漂淡),荸荠四枚。药进两剂,咳喘较平。3月13日复诊:苔腻渐化,原方加北沙参三钱、川百合四钱、冬瓜仁四钱,以养阴润肺。3月16日三诊:咳喘俱平,更加山萸肉、紫河车等以补肾纳气,巩固疗效。前后共服药十余剂,诸象悉平,迄今未曾剧发。
半夏的药用价值

半夏的临床应用研究
消化系统疾病
01
半夏具有和胃降逆、止呕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02
半夏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
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03
半夏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头痛等神经系统疾
病。
05
半夏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半夏的炮制目的
减毒增效
水分控制
炮制后的半夏水分应符合药典规定, 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微生物限度
炮制后的半夏应符合药典规定的微生 物限度标准,以确保其卫生质量。
06
半夏的用药注意事项与不良反 应
半夏的用药禁忌
孕妇禁用
半夏具有刺激性和毒性,孕妇服用可能导致流产或其他严重后果 。
阴虚火旺者禁用
半夏性温燥,阴虚火旺者服用可能加重病情。
过敏体质者慎用
对半夏过敏的人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应慎用。
半夏的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胃肠道反应
半夏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建议饭后服用以 减轻症状。
肝肾损伤
长期大量服用半夏可能对肝肾造成损伤,建议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中毒反应
过量服用半夏可能导致中毒反应,如口舌麻木、呼吸困难等,应立 即停药并就医。
半夏的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与某些西药相互作用
半夏可能与某些西药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如与镇静药、麻醉药等同时使用可能增加毒性反应。
中药配伍禁忌
半夏与乌头、附子等中药存在配伍禁忌,同时使用可能产生毒性反应。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02
降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呕
半夏的炮制方法

半夏的炮制方法
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咳嗽、胸闷、痰多等症状。
半夏的炮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鲜品法:将新鲜的半夏进行晾干,然后将其置于纱布袋中,在通风的地方晾干至完全干燥。
这种方法适用于手头有新鲜半夏的人。
2. 市售干品法:购买干燥的半夏,一般市场上有多种包装规格可选。
将干品半夏放入清洁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3. 温火炒法:将干燥的半夏用文火慢慢炒热,炒至表面微黄,具有香气即可。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半夏的疗效,适用于中医治疗咳嗽的方剂。
在使用半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半夏属于温性药物,容易燥热体质的人慎用;
- 老年人、孕妇及儿童慎用半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使用半夏时应根据医嘱使用适当剂量,避免剂量过大导致不
良反应;
- 存放半夏时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变质。
总的来说,半夏是一种常用中药材,熟知其炮制方法对正确使用半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有效发挥其疗效,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根据个体状况合理使用半夏,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发表时间:2018-05-21T09:10:35.2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2期作者:郭莉杰[导读] 探讨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
方法:对半夏的药理功效和半夏的配伍应用进行分析郭莉杰(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摘要】目的:探讨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
方法:对半夏的药理功效和半夏的配伍应用进行分析。
结论:半夏辛温,有毒。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
半夏对各种原因的呕吐,都可以随证配伍应用,特别是对痰饮或胃寒之呕逆更为适宜。
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合理用药,半夏通过巧妙配伍,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关键词】半夏;药理特点;配伍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075-01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含左旋麻黄碱及胆碱,挥发油、β-氨基丁酸、α-氨基丁酸、3,4-二羟基苯甲醛、尿黑酸、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1]。
半夏主归肺、脾、胃经。
具有化痰燥湿,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散结消痞等功效。
临床应该广泛,主要用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在中药的应用中,与其它药物配伍不同,也发挥不同的效果,现对半夏的临床配伍进行分析。
1.药理特点及作用半夏块茎含挥发油等多种成分,半夏具有化痰燥湿功效,消痞散结、降逆止呕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镇静催眠、抗肿瘤治疗中可用于失眠、肿瘤、胸脘痞闷、呕吐反胃等证半夏可消痞散结、降逆止呕;水半夏则可用于抗过敏、抗炎、镇静、镇痛、平喘治疗。
生半夏的氯仿和丙酮提取物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半夏还有轻度的利尿作用。
半夏中分离出来的半夏蛋白具有抗早孕的作用。
《本经逢原》:半夏为足少阳本药,兼入足阳明太阴,虚而有痰气,宜加用之,胃冷呕吐方药之最要。
止呕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柴胡为之使,小柴胡汤用之。
虽为止呕,亦助柴胡、黄芩主往来寒热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半夏所含生物碱、甲硫氨酸、 02 动物实验证明生半夏有催吐作
甘氨酸、葡萄糖醛酸或L-麻
用,因为生半夏所含2,4-二
黄碱为镇吐有效成分,可抑制
羟基苯甲醛葡萄糖苷在体内分
呕吐中枢,从而对多种作用机
解后,其苷元有强烈的黏膜刺
制不同的催吐剂均有一定的镇
激作用。
吐作用。
0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07 对实验性硅沉着病的影响
半夏制剂腹腔注射或肌内注射,对 大鼠实验性硅沉着病的发展有抑制 作用,肺干重或湿重降低,全肺胶 原蛋白量减少,病理改变较轻。
08 降血脂作用
半夏可阻止或延缓食饵性高脂血 症的形成,并对高脂血症有一定 的治疗作用,其中明显降低TC和 LDL-C含量。
药 用
作 理
06 抗心律失常
02常用中药
半夏
半夏
来源采制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 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为生半夏。
主要成分
半夏块茎含挥发油,生物碱和半夏蛋白, 如β-谷甾醇、胆碱、胡萝卜苷、葡萄糖醛 酸苷、黑尿酸、甲硫氨酸、左旋麻黄碱、胡 芦巴碱、天门冬氨酸、 β-氨基丁酸和γ-氨 基丁酸等。
半夏水浸剂静脉注射可使氯化 钡所致犬室性早搏迅速消失, 同时可使肾上腺素所致心动过 速转为窦性心律,对氯化钡引 起的犬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 对抗作用。
半夏的临床应用
生半夏外用治痛肿痰核; 姜半夏用于降逆止呕; 法半夏用于燥湿化痰。
现代应用
1、胃肠功能紊乱 妊娠呕吐 2、梅核气 3、冠心病 4、眩晕 5、皮肤病
主要涉及药理作用
04 抗肿瘤作用
半夏多糖组分具有使 多形核白细胞活化作 用和抗肿瘤作用;同 时半夏新鲜鳞茎中含 有外源性凝集素,可 凝集多种癌细胞。
05 抗生育抗早孕
半夏蛋白可结合在子宫内 膜腺管的上皮细胞膜上, 改变了细胞膜功能,可抑 制卵巢黄体孕酮的分泌, 使血浆孕酮水平明显下降, 子宫内膜变薄使蜕膜反应 消失,使胚胎失去蜕膜支 持而流产。
病 06 抗心律失常 05 抗生育抗早孕
08
02
药 理 作 用 03
06
04
05
01 镇咳作用 02 镇吐、催吐 03 对消化系统影响 04 抗肿瘤作用
主要涉及药理作用
01 镇咳作用
02 镇吐作用
02 催吐作用
01 半夏具有镇咳作用 , 镇
咳部位在咳嗽中枢,镇
制半夏可显著抑制胃液分泌,抑制胃液酸度, 降低游离酸和总酸度及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有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
生半夏可抑制胃黏膜内的PGE2分泌对胃黏膜 有损伤作用。
半夏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对豚鼠离体肠管 产生收缩作用;同时半夏又可抑制乙酰胆碱、 组织胺、氯化钡所引起的肠道收缩。
半夏醇提物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并有一定的止痛、抗炎作用。
不良反应
生半夏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粘 膜有强烈刺激性,人误服后会发 生肿胀、疼痛、失音、流涎、痉 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 炮制后毒性降低。
半夏的毒性成分为不耐热、难溶 于水的黏液质、黑尿酸及生物碱, 因此生半夏必须煎服,配伍生姜 以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