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福仿真软件教程.ppt
伟福仿真软件教程 ppt课件

216*1μs=65536μs 再利用软件记数,当T0中断16次时,所用时间为
65536*16=1048576μs≈1s
因此在T0中断处理程序中,要判断中断次数是否到16次,若 不到16次,则只使中断次数加1,然后返回,若到了16次,则使 电子秒表记时值加1(十进制),请参考硬件实验五有关内容。
五、实验仪器和设备:PC机、WAVE软件、仿真器、用户板、
二、实验内容
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工作于方 式1,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 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三、实验电路连线
P1.0 ●-----------------------● LED0 P1.1 ●-----------------------● LED1 P1.2 ●-----------------------● LED2 P1.3 ●-----------------------● LED3 P1.4 ●-----------------------● LED4 P1.5 ●-----------------------● LED5 P1.6 ●-----------------------● LED6 P1.7 ●-----------------------● LED7
ppt课件
8
A. CPU窗口
通过CPU窗口可以看到你编译正确的机器码及反汇编程序, 让你更清楚地了解程序执行过程。CPU窗口中还有SFR窗口和 位窗口,让你了解程序执行过程中寄存器内容的变化。
ppt课件
9
B.数据窗口
对51系列CPU,数据窗口有:DATA 内部数据窗口; CODE 程序数据窗口;XDATA 外部数据窗口;PDATA 外部数据窗口(页方式)
伟福仿真器使用说明书

G6W/G6S 与 POD196 连 接时,要将 10 芯插座 两组短接
仿真头 1
34 芯电缆
G6W / G6S 仿真器与 POD196KC 连接图
4
至 G6W/G6S 仿真器
WAVE 系列仿真器使用说明
◆ POD520 仿真头
伟福 ®
用于仿真 DALLAS 的 80C320,80C520,87C520,WINBOND 的 77E58 高速单片机,配有 40 脚 DIP 封装的转接座,可选配 44 脚 PLCC 封装的转接座.
i
伟福………………………………………………………34 菜单 | 仿真器……………………………………………………………………………44
菜单 | 仿真器 | 仿真器设置……………………………………………………….44 语言设置………………………………….………………………………………44 目标文件设置…………………………………………….………………………47 仿真器设置………………………………………………………………….……48 通信设置……………………………………………………………………….…54
仿真头 仿
真
21
20
34 芯电缆
器
20 芯电缆
40
1
E2000 / E51 仿真器与 POD8X5X 连接图
3
伟福…®……………………………….仿真器硬件
◆ POD196KB/KC 仿真头
用于仿真 INTEL80C196KB/KC 单片机
仿真头 仿
1
真
34 芯电缆
器
10 芯电缆
E2000 仿真器与 POD196KC 连接图
3. 双工作模式 1 软件模拟仿真(不要仿真器也能模拟仿真)。 2 硬件仿真。
单片机仿真软件

方法/步骤
打开Proteus软件,如图所示
方法/步骤
点击左边的P按钮添定
方法/步骤
点击左边的P按钮添加元气件,如图 所示,输入res选择电阻,点击确定
方法/步骤
点击左边的P按钮添加元气件,如图 所示,输入button选择按键,点击确 定
参考资料: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第4版)
《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第4版)》是2020年5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陈忠平。
参考资料:Proteus电子电路设计及仿真(第2版)
《Proteus电子电路设计及仿真(第2版)》是2014年2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 维蓥、郑荣焕。
参考资料:51单片机很简单——Proteus及汇编语言入门与实例
《51单片机很简单——Proteus及汇编语言入门与实例》是2017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杜树春。
参考资料: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AT89S51+Proteus仿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AT89S51+Proteus仿真》是2019年3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胡凤忠、高金定、廖亦凡。
参考资料:单片机仿真器
单片机仿真器是指以调试单片机软件为目的而专门设计制作的一套专用的硬件装置。
感谢观看
单片机仿真软件
参考资料:wave6000
wave6000是南京伟福公司的单片机开发软件,一般就是用在C51单片机。不需要购买仿真器,使 用软件模拟器就可以了,使用很方便的。也支持KEILC,但最好不要在WAVE内使用C,如果想用C 编写,还是用KEIL C方便。
内容介绍
仿真软件是一种完全依靠软件手段进行开发的系统,系统由计算机加模拟开发软件构成
伟福仿真快速入门

延时子程序: 延时子程序: Delay: mov r6, #0 mov r7, #0 DelayLoop: djnz r6, DelayLoop ; 内环:1ms (6M晶振) 内环: (6M晶振 晶振) djnz r7, DelayLoop ; 外环:约260ms 外环: ret end
第二章 辽宁科技大学 高职学院 刘莉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100h start: mov r0,#20h mov dptr,#0000h mov r2,#10h mov a,#00h loop: mov @r0,a movx @dptr,a inc a inc r0 inc dptr djnz r2,loop sjmp $
第二章
辽宁科技大学 高职学院 刘莉
快速入门完成一个单片机应来自系统软件的设计,一 般要经过软件流程设计, 程序编写、 程序编译、 程序调试、 程序修改、 程序再编译再调试等反复的过程,
第二章
辽宁科技大学 高职学院 刘莉
1、建立你的新程序
选择菜单【文件】 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文件
出现一个文件名为NONAME1的源程序窗口,在此窗口中输入以下程 出现一个文件名为NONAME1的源程序窗口,在此窗口中输入以下程 序 ORG 0000H MOV A, #0 MOV P1, #0 LOOP: INC P1;p1加1 P1;p1加 CALL DELAY;调用延时子程序 DELAY;调用延时子程序 SJMP LOOP;转移到LOOP LOOP;转移到LOOP DELAY: MOV R2, #3;计数器赋初值 #3;计数器赋初值 MOV R1,#0;计数器赋初值 R1,#0;计数器赋初值 DLP: DJNZ R0, DLP ;R0减1不为零转移到DLP R0减 不为零转移到DLP DJNZ R1, DLP;R1减1不为零转移到DLP DLP;R1减 不为零转移到DLP RET;子程序返回 RET;子程序返回 END;程序结束 END;程序结束 现在将此文件存盘
伟福V8仿真器在Keil uVision2

伟福V8仿真器在Keil uVision2/uVision3调试环境使用指南第一步:设置前的准备在所有的设置前,必须先安装好VW调试软件和Keil调试环境,选择好安装路径,在下面的设置中将会用到。
第二步:安装V8仿真器在Keil硬件驱动启动VW调试环境,打开“帮助”菜单下的“安装KEIL驱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正确选择已经安装的keil安装路径。
第三步:调试模式设置在Keil uVision2中打开项目,选择Project\Options for Target 'XXX'或点击如下图所示的图标:出现如下的项目设置对话框:如上图所示,切换到“Debug”选项卡,将默认的Use Simulator(使用软件模拟器)切换到Use...“XXX”,选择“伟福V系列仿真器”(WAVE V series Driver 为英文版),然后将以下的两项都选中:Load Application at Sta...,Go till main..., *注:如果在“安装KEIL驱动”后上述下拉框中没有“伟福V系列仿真器”,那么第二步操作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tools.ini属性是只读的等原因而安装失败了,可以参照后面“Wave V系列仿真器嵌入Keil调试环境驱动”进行手动安装keil驱动。
然后点击Settings,进入仿真器设置对话框,如下图所示:然后进入“仿真头设置”,如下图所示:设置好以后两次确定,即完成了仿真器的设置,回到keil的Debug选项卡,再次确定完成项目设置。
第四步:开始调试项目在完成上述设置后,编译项目,编译完成后,,Keil uVision2也环境将自动进入Debug 模式,这时就可以调试程序了。
如果调试过程中由于通信和断电等问题时,Keil uVision2环境将会出现如下图的错误窗口,用户可以排除故障后点击Try Again重试,但是建议在出错后,重新退出Debug模式,重新编译、连接,自动进入Debug模式。
伟福仿真器使用说明书

仿真器介绍
E2000L/E2000T/E2000S型仿真器…………………………………………………15
G6W/G6S型仿真器…………………………………………………………………17
E51L/E51T/E51S型仿真器…………………………………………………………18
1.4菜单及功能介绍……………………………………………………………………99
1.5速学实例……………………………………………………………………….….109
1.6 WAVE汇编器……………………………………………………………………..113
1.7软件模拟器………………………………………………………………………..118
◆ POD87C52 仿真头
POD87C52 仿真头用于仿真PO,P2做为I/O口工作方式的89C51/52,87C51/52系列
单片机,此种仿真头适用于G6W/G6S型仿真器. 可选配44脚PLCC封装的转接座,用于
仿真PLCC封装的芯片. 选配2051转接可仿真20脚DIP封装的XXC1051/2051/4051CPU.
1.8高级语言调试环境……………………………………………………………….119
二用户板硬件测试………………………………………..…………………………….123
三LPC76X编程…………………………………………………………………………125
四问与答……………………………………………………………..………………….127
地址、外部控制信号、CPU内部控制信号、程序区间断点等。
由于逻辑仪可以直接对程序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因此极大地便利于程序的调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片机通讯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在通讯功能的调试时,如果
WAVE软件使用

WA VE6000软件的使用运行厂家提供的光盘,点击W A VE6000安装,安装好后可直接双击快捷方式图标,启动程序。
启动后的界面大致如图1所示。
图1 启动界面详细的使用说明请看光盘中的文件,这里只说明为了对51系列单片机进行纯软件仿真时要用到的一些项目和开始使用的几个必须步骤。
1、启动软件之后,根据需要设置仿真器:点击菜单【仿真器】︱【仿真器设置】(点击菜单行中的【仿真器】项,然后在其下拉菜单中点击【仿真器设置】项,以后不再说明)出现如图2所示对话框。
图2因为要使用纯软件仿真,所以要选中使用伟福软件模拟器,晶体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按照图示选择即可。
点击目标文件页,出现如图3所示对话框。
图3按图示设置即可。
点击语言页,出现对话框如图4所示。
图4按照图中设置即可,注意编译器选择项一定要选择伟福汇编器,其他项不用改变。
由于是纯软件仿真,不用设置通信设置项。
设置完成后,点击按钮【好】,结束设置。
以后的事情就是建立源程序、编译、调试。
2、建立源程序点击菜单【文件】︱【新建文件】,出现一个文件窗口,形如图5所示。
默认文件名称是NONAME1,你现在就可以在此窗口中输入你的源程序了。
比如下面的一个小程序:MOV 30H,﹟5AHMOV DPTR,﹟0128HMOV A,30HMOVX @DPTR,ASJMP $这个小程序的功能是将片内RAM中30H单元的一字节数送到片外RAM中0128H单元。
以此为例,讲解利用伟福纯软件仿真的过程。
首先输入源程序,修改文件名,点击菜单【文件】︱【另存为】,出现对话框如图6所示。
图6输入文件名(例如TST1.ASM),点击保存即可。
注意,文件扩展名一定要输入,汇编语言的扩展名﹡.asm ,不要忽视。
文件改名是要确定其扩展名,以便据此判断文件类型。
现在的源程序字符出现彩色,以表示不同的文字属性,如图7所示。
图73、汇编点击菜单【项目】︱【编译】,就会自动调用伟福汇编器对源程序进行汇编,这时在信息窗口会显示汇编相关信息,如图8所示。
伟福仿真器使用说明书

POD87C52 仿真头用于仿真PO,P2做为I/O口工作方式的89C51/52,87C51/52系列
单片机,此种仿真头适用于G6W/G6S型仿真器. 可选配44脚PLCC封装的转接座,用于
仿真PLCC封装的芯片. 选配2051转接可仿真20脚DIP封装的XXC1051/2051/4051CPU.
第六章DOS软件使用
一集成调试软件使用……………………………………………………………………85
1.1安装盘内容…………………………………………………………………………85
1.2软件安装……………………………………………………………………………85
1.3集成调试软件介绍…………………………………………………………………87
POD552仿真头…………………………………………………………………..…14
仿真器介绍
E2000L/E2000T/E2000S型仿真器…………………………………………………15
G6W/G6S型仿真器…………………………………………………………………17
E51L/E51T/E51S型仿真器…………………………………………………………18
Hale Waihona Puke 逻辑分析仪由交互式软件菜单窗口对系统硬件的逻辑或进序进行同步实时采样,并实
时在线调试分析,采集深度32K(E2000/L),最高时基采样频率达20M,40路波形的可
精确实时反映用户程序运行时的历史时间。系统在使用逻辑分析仪时,除普通的单步
运行、键盘断点运行、全速硬件断点运行外,还可实现各种条件组合断点如:数据、
菜单|编辑………………………………………………………………………………28
菜单|搜索………………………………………………………………………………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JNZ R7,DEL1
RET
查指令表可知执行MOV指令需用 1个机器周期,DJNZ指令需用2个机 器周期,在12MHz晶振时,一个机 器周期时间为1μs,所以该段程序执 行时间为: [1+(1+1+2*123+2)*200+2]* 1μs ≈50ms
五、实验仪器和设备 单片机开发综合实验装置、PC机、WAVE软件、51仿真器
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工作于方 式1,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 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三、实验电路连线
P1.0 ●-----------------------● LED0 P1.1 ●-----------------------● LED1 P1.2 ●-----------------------● LED2 P1.3 ●-----------------------● LED3 P1.4 ●-----------------------● LED4 P1.5 ●-----------------------● LED5 P1.6 ●-----------------------● LED6 P1.7 ●-----------------------● LED7
通过CPU窗口可以看到你编译正确的机器码及反汇编程序, 让你更清楚地了解程序执行过程。CPU窗口中还有SFR窗口和 位窗口,让你了解程序执行过程中寄存器内容的变化。
B.数据窗口
对51系列CPU,数据窗口有:DATA 内部数据窗口; CODE 程序数据窗口;XDATA 外部数据窗口;PDATA 外部数据窗口(页方式)
P1.3 ●-----------------● LED3 P1.3 ●-------- -------● LED3
P1.4 ●-----------------● LED4
P1.5 ●-----------------● LED5
P1.6 ●-----------------● LED6
P1.7 ●-----------------● LED7
等。
六、参考程序框图
硬件实验二 交通灯控制(软件延时法)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 学习模拟交通灯控制的方法。 3. 进一步了解软件延时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P1口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六个LED灯(红,绿,黄),模 拟交通灯管理。 三、实验电路连接
P1.0 ●-----------------------● LED0 P1.1 ●-----------------------● LED1 P1.2 ●-----------------------● LED2 P1.3 ●-----------------------● LED3 P1.4 ●-----------------------● LED4 P1.5 ●-----------------------● LED5
2.2 文件窗口
如图可在此窗口下进行新建、打开、保存等文件 操作。
2.3 编译文件窗口
在此窗口下可将源文件编译成目标文件。
2.4 执行窗口
在此窗口下,可用全速、跟踪、断点等各种方式运行程序
2.5 窗口窗口
在此窗口下,可以观察各种窗口信息,其中最常 用到的是CPU窗口和数据窗口。
A. CPU窗口
实验1:P1口循环点灯
实验2:P1口输入输出
四、实验说明
1、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 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用作输入口时必须先 对它置“1”。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2、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
程序 Delay:MOV R7,#200 DEL1: MOV R6, #123
四、实验说明
l. 做本实验要先了解实际交通灯的变化规律。假设一个十字路 口为东西南北走向。初始为状态0。
状态0:东西红灯,南北红灯;然后转
状态1:南北绿灯通车,东西红灯;过一段时间转
状态2:南北绿灯闪几次转黄灯亮,延时几秒,东西仍然红灯; 再转
状态3:东西绿灯通车,南北红灯;过一段时间转
状态4:东西绿灯闪几次转亮黄灯,延时几秒,南北仍然红灯; 最后循环至状态1。
五、参考程序 框图
软件实验二 二进制到BCD转换
一、实验目的 掌握简单的数值转换算法。 基本了解数值的各种表达方法。
二、实验内容 将给定的一个单字节二进制数,转换成非压缩的二—十进 制(BCD)码。 将给定的一个单字节二进制数,转换成压缩的二—十进制 (BCD)码。
三、实验说明
计算机中的数值有各种表达方式,这是计算机的基础。掌握 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是一种基本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将 BCD转换成二进制码。
伟福仿真平台简介
第一章 伟福仿真器系统概述
仿真器系统由仿真主机+仿真头组成。 系统的特点是:
1、主机+仿真头的组合,本仿真器主机型号为 S51, 仿真头型号为POD8X5X(可仿真51系列8X5X 单片机)。
2、双平台,具有DOS版本和WINDOWS版本。 3、双工作模式,硬件仿真和软件仿真模式。 4、双CPU结构,100%不占用户资源。
2. 各用一组红、黄、绿色LED分别表示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 红绿灯。
3. 延时程序参考硬件实验一,具体时间长短同学自己确定。
五、实验仪器和设备:单片机开发实验板、PC机、WAVE软 件、51仿真器等。
六、参考程序框图
硬件实验三 计数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216*1μs=65536μs
再利用软件记数,当T0中断16次时,所用时间为
65536*16=1048576μs≈1s
因此在T0中断处理程序中,要判断中断次数是否到16次,若 不到16次,则只使中断次数加1,然后返回,若到了16次,则使 电子秒表记时值加1(十进制),请参考硬件实验五有关内容。
五、实验仪器和设备:PC机、WAVE软件、仿真器、用户板、 实验板、开关电源等。
五、实验仪器和设备
单片机开发综合实验装置、PC机、WAVE软件、 51仿真器等。
六、参考程序框图
硬件实验四 外部中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外部中断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学习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单次脉冲申请中断,在中断处理程序中对信号进行反转输出。 三、实验电路连线 P1.0 ●-----------------------●LED0
六、参考程序框图
硬件实验五 定时器实验(电子秒表)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学习51单片机内部计数器的使用和编程方
法。 2. 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3. 了解键盘显示接口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利用定时器定时,使七段数码管输出计时值。 三、实验电路连线
本实验连线实验板上已经接好,无需另外接线。
●------------------------●INT0单次脉冲 四、实验说明 编写中断处理程序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保护进入中断时的状态,退出中断之前恢复进入时的状态。 2.在中断处理程序中设定是否允许中断重入,即设置EX0位。 3.INT0端接单次脉冲。P1.0接LED灯,以查看信号反转. 五、实验仪器和设备 单片机开发实验板、PC机、WAVE软件、51仿真器等。
六、参考程序框图
其他程序参照以上程序 步骤或实验辅导
2. 指定外部RAM中某块的起始地址和长度,要求能将其内 容清零。
3. 指定外部RAM中某块的起始地址和长度,要求能将其内 容置为某固定值(如0FFH)。
三、实验说明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及读写 存储器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了解单片机编程、调试方法。
四、实验仪和设备: PC机、WAVE软件。
四、实验仪器和设备: PC机、WAVE软件。
五、参考程 序框图
硬件实验一 P1口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Pl口的使用方法。2.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内容
1. 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点 亮),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 P1.0、P1.1作输入口接两个拨动开关S0、S1;P1.2,P1.3 作输出口,接两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 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编程时应注意P1.0、P1.1作为输入 口时应先置1,才能正确读入值。
三、实验电路连线
P1.0 ●-----------------● LED0 P1.0 ●---------------------● S0
P1.1 ●-----------------● LED1 P1.1 ●---------------------● S1
P1.2 ●-----------------● LED2 P1.2 ●----------------● LED2
四、实验仪器和设备: PC机、WAVE软件。
五、参考 程序框图
软件实验三 数据排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据排序的简单算法。 2.了解数列的有序和无序概念。 二、实验内容
给出一组随机数,将此组数据排序,使之成为 有序数列。
三、实验说明
有序的数列更有利于查找。本程序用的是“冒泡 排序”法,算法是将一个数与后面的数相比较,如果 比后面的数大,则交换,如此将所有的数比较一遍后, 最大的数就会在数列的最后面。再进行下一轮比较, 找出第二大数据,直到全部数据有序。
第二章 开发环境简介
双击桌面上的WAVE图标或从开始/程/WAVE FOR WINDOWS/WAVE进入本开发环境,其界面 及主要功能如图。
2.1仿真器设置窗口
使用时要设置好仿真器、仿真头以及CPU类型,并注意是 否“使用伟福软件模拟器”,若使用硬件仿真,请注意去掉 “使用伟福软件模拟器”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