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一轮精品 word版 下载即用 连载中)第三十二讲盐类的水解 (1)
优质课课件-盐类的水解

NaHCO3溶液
醋酸钠的水解:
CH3COONa = CH3COO + Na+ + _ + H2O H + OH
CH3COOH _ CH3COO +H2O CH3COOH+OH
_
CH3COONa + H2O
CH3COOH+NaOH
氯化铵的水解
NH4Cl = NH4+ + Cl+
H2O
相遇相
相遇相互促进使水解趋于完全,不能大量共存。
4.盐溶液蒸干产物的判断
如AlCl3的制备,不能通过加热溶液、浓缩结晶的方法,因为温度升高,
水解程度增大,同时由于HCl挥发,生成Al(OH)3,若对沉淀继续加热灼 烧,Al(OH)3将分解生成Al2O3。
5.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去污:如常把某些盐当作碱使用,如纯碱、肥皂具有去污作用,且热溶液的去 污能力比冷溶液的去污能力强。这是由于纯碱、肥皂都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解后 溶液均显碱性,升高温度水解的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 (2)灭火:泡沫灭火器内所盛装的药品分别是 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在使用 时将二者混合,能够水解彻底: Al3 + + 3HCO===Al(OH)3↓ + 3CO2↑ 。在炸油条过 程中加入纯碱、明矾,利用水解产生的CO2气体,使油条变得松脆可口。 (3)净水:明矾用于净水,这是由于铝盐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的缘故。 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质,可用于净水。 Al(OH)3+3H+。铁盐也具有相类似的性
OH- + H+
NH3.H2O
NH4+ +H2O NH4Cl +H2O NH3.H2O + H+ NH3.H2O + HCl
一轮专题复习课件--盐类水解共33页文档

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种类的多少
练习1: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
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最多的是( B )
A. KCl B. Na3PO4 C. Na2CO3 D. MgSO4 练习2:已知HF的酸性比HCN的酸性强。现有 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NaF和NaCN两种 溶液,已知前者溶液中离子数目为n1,后者溶液
盐溶液蒸干灼烧时所得产物的判断 (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 如 CuSO4(aq) 蒸干 CuSO4(s);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 氧化物,如 AlCl3(aq) 蒸干 Al(OH)3灼烧 Al2O3。 (2)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如 Na2CO3 溶液等蒸干后 可得到原物质。
中离子数目为n2。下列关系正确是( B )
A.n1=n2 B.n1>n2 C.n1<n2 D.c(F-)<c(CN-)
3、某些盐溶液的配制、保存
(1)在配制FeCl3、Al(NO3)3、CuSO4、SnCl2等 溶液时,为防止水解,常先将盐溶于少量
_相__应__的__酸___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 正盐的水解程度 > 酸式盐的水解程度
外因:p160的表格
深度思考9--12
5、盐类水解的规律 P159
练习: 在 ①CH3COONa、②Na2CO3、③FeCl3、 ④KCl、⑤NaNO3、⑥Al2(SO4)3 (1)能水解的是:__①__、__②__、__③__、__⑥____ (2)水解呈酸性的是:___③__、__⑥_______ (3)水解呈碱性的是:____①__、__②______ (4)能水解的请写水解方程式: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33盐类的水解课件优秀课件

333 盐类的水解课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化学教材第四章《化学反应》的第七节“盐类的水解”。
详细内容包括: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水解反应的类型与特点、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盐类水解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掌握水解反应的类型与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并能解释水解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盐类水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盐类水解原理的理解,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类型与特点,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演示试剂。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试剂、实验报告单、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与盐类水解相关的实例,如洗涤剂的使用、肥皂的制造等,引起学生对盐类水解现象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类型与特点,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盐类水解反应为例,指导学生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解答与指导。
5.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类水解现象,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2. 水解反应的类型与特点3. 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4.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5. 盐类水解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解释为什么洗涤剂能去除油污,肥皂水为什么具有碱性?(3)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答案:(1)NaHCO3 + H2O ⇌ NaOH + H2CO3;Na2CO3 + H2O ⇌ 2NaOH + CO2;Ca(HCO3)2 + 2H2O ⇌ Ca(OH)2 + 2H2CO3。
盐类的水解

作为八十年代中期的宝鸡东站铁路编组场,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编组场,也是开通运营不足三年的新型编组场。它不仅占地面积大,足足有二百亩地,二十四股铁道线,就连东西长度也远远超过三公 里以上。
当时的我,岂非仅仅是一种满足和幸福,更多的还有骄傲和自豪。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中,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一场悲剧却发生在那个像血一样燃烧的黄昏。
也许是最初的安全设施本就不够完善吧!也许是那个年代对钻车、穿越铁路、翻越车钩连接处早已习惯了吧!开通运营后的驼峰编组场,所有的平交道处都没有安装防护栏杆,更没有专人看守。在 这里上班的职工,不仅现场干活要穿越平交道,每天上下班更要穿越平交道,不是等溜放车过去后穿越,就是和溜放车或机车抢时间穿越。一个个像铁道游击队那样,一天不知道要来回穿越股,尤其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那一条条由少及多、弯曲后又笔直而下的股道,就像一根根闪着金光的琴弦,在一辆辆溜放车辆的快速运行中,弹奏着忽而高亢、忽而 舒缓的动人乐章。而那设置于峰顶至峰尾中间的三组制动设备,则完全采用了当时普遍使用的风压制动功能和油压制动技术,尤其是第三制动位的雷达半自动测速器设备,更让这个新运营的编组场如虎 添翼,如龙生风,不仅大大提高了每日的编组数量,缓解了货物列车周转缓慢的压力,更让在这里上班的铁路职工,一个个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幸福。
盐类的水解课件完整版

盐类的水解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化学》教材中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具体内容包括盐类水解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并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掌握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
2. 学会分析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盐类水解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情景——日常生活中盐的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盐类水解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介绍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2)讲解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浓度等。
(3)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盐类水解问题。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类水解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与盐类水解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
2.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3. 盐类水解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盐类水解的概念。
(2)列举并解释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3)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盐类水解:盐类在水中溶解时,发生水分子与盐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盐离子发生水解反应。
(2)影响因素:温度、浓度、溶剂性质等。
(3)应用:如洗涤剂、造纸、纺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盐类水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并了解其实际应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盐类水解在环保、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盐类水解说课课件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盐溶液 呈酸碱性的规律 ◇能够理解盐类水解 的实质 过程与 知识与 方 法
与价值观
◇发现问题,实验探究, 探讨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 ◇归纳总结,能将信息有 效的分 重要性 ◇体会表象与内在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 验,掌 握盐类 的水解 的实质
+
+ OH
_
CH3COOH
弱酸根离子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移动
CH3COONa+H2O CH3COO-+H2O
CH3COOH+NaOH
CH3COOH+OH-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一、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
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
3、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谁弱谁水解,都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说教学反思 ⑴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教师在 授课中必须精心组织及时调控,否 则课堂时间不易控制。 (2)教学的开始,采用实验自主探究 的方式,课堂会较为活跃,此时要 及时的调控,避免学生脱离目标;
微观 模拟
说学法 主动参与
学
教师
引导
亲密合作
讨论交流 动手实践 对比评价
生
实验探究,发现问题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步
第三步
观察现象 总结结果
发表观点 讨论结果 实验为主
第四步
第一步
分组实验
师生互动 传递新知
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CH3COONa = CH3COO +Na+
(完整word版)《盐类的水解》习题解析.docx

高二化学加强班教学资料专题二盐类水解[知识要点]一、 盐类水解的概念:1、 概念:在溶液屮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 +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 实质:盐电离出的离子(弱碱阳离子、弱酸阴离子)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水的电离。
3、 特点:可逆、微弱、吸热。
二、 各种盐水解的情况:强酸弱碱盐一一水解,溶液呈酸性, pH <7 强碱弱酸盐一一水解,溶液呈碱性, PH > 7 强酸强碱盐一一水解,溶液呈中性,pH=7弱酸弱碱盐一一水解程度大,溶液酸碱性看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
熟记口决:谁弱谁水解,谁强呈谁性。
两强不水解,溶液呈中性。
两弱双水解,溶液待分析。
三、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只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根离子才能水解。
2、水解是可逆反应,要用“,而不用“二二”3、 一般情况下,水解反应程度较小,不会生成沉淀和气体,不写“(”和“ f ” o4、 多元弱酸根离子,它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 ,第一步水解趋势远大于第二步水解,因此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只写第一步。
四、影响盐类水解因素:1、 内因:盐的本性决定,如:酸性越弱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
例如在相同条件下,溶液的PH值:Na2SiO3 >Na2CO3>Na 2SO3 2、 外因: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② 酸碱性:改变溶液的PH 值,可以抑制或促进水解。
例如在FCCl 3溶液中加酸会抑制水解。
③ 浓度: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五、需要考虑盐类水解的几种情况: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和比较溶液 PH 值大小时要考虑此盐是否水解。
例如相同浓度的① NH 4C1、②Na2CO3、③KoH 、④H2SO4、⑤Na2SO4>⑥CHsCOONa 六种 物质的溶液,它们的PH 值大小是③ >② >⑥>⑤ >① >④。
2、 分析盐溶液屮的离子种类和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要考虑此盐是否水解。
高中化学 3.2.2 盐类的水解配套课件 鲁科版选修4

完整版ppt
12
4.盐类的水解的结果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 )
分析: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
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破
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
根离子浓度的变化,使溶液呈现一定的碱性或酸性。
5.HS-的水解反应可写为: HS-+H2O
S2-+H3O+。( × )
分析:此为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完整版ppt
13
一、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四注意”
1.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应用“
”连接,由于水解
程度较小,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的量较少,即一般不生成沉淀
或气体,一般不标“↑”“↓”等符号。
2.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分步书写,水解是以第
完整版ppt
10
1.pH=4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 分析:盐酸中的H+抑制了水的电离,而氯化铵电离产生的NH4+ 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因此氯化铵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盐酸中大 的多。 2.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 ) 分析: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 成弱电解质醋酸,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得溶液中[H+]< [OH-],使溶液呈碱性。
示。如Al3++3HCO-====3Al(OH)3↓+3CO2↑。
完整版ppt
16
【特别提醒】(1)阴、阳离子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时,有的反 应能进行到底,如Al3+与HCO3-的双水解,有的水解程度较小, 不能进行到底,如NH4+与CH3COO-的双水解。 (2)强酸的酸式盐HSO4-是一个特例。中学阶段可认为HSO4-在 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水溶液显酸性,故可将HSO4-看做一元强 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第三十二讲 盐类的水解编写 余雪峰 审核 曹可德一、盐类水解的原理1.概念:水溶液中盐的离子与 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 水的电离平衡; 了水的电离,使得c (H +)≠c(OH -),从而使溶液显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3.条件:⑴盐必须溶于水中;⑵盐中必须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有弱才水解)。
4.特征:⑴水解属可逆反应,其逆反应是 反应,所以水解是 反应(吸热或放热),因此水解方程式要用 号。
⑵通常水解很微弱,存在水解平衡。
5.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6.水解方程式的书写:①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
在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 3·H 2O 、H 2CO 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②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如Na 2CO 3水解离子方程式 ③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一步写完,如FeCl 3水解离子方程式: ④能完全水解的离子组,由于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HCO 3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弱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2.外因: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的影响。
三、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1.利用水解:饱和FeCl 3溶液制Fe(OH)3胶体;明矾净水;泡沫灭火器原理;纯碱溶液能去污;NH 4Cl 溶液能除锈;用CuO 出去CuCl 2中的杂质FeCl 3等。
2.抑制水解:FeCl 3、SnCl 2、FeSO 4等配制时加酸或在酸中溶解;在HCl 气流中使MgCl 2·6H 2O 脱水制无水MgCl 2等。
3.考虑水解:分析盐溶液离子浓度、酸碱性;化肥混施(如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盐溶液浓缩蒸干等。
四、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1.理论依据⑴电离理论:发生电离的微粒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微粒的浓度。
例如,H 2CO 3溶液中:c (H 2CO 3)>c (HCO -3)≫c (CO 2-3)(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⑵水解理论:发生水解的微粒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微粒的浓度。
例如,Na 2CO 3溶液中:c (CO 2-3)>c (HCO -3)≫c (H 2CO 3)(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⑴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带有的负电荷数相等。
Eg.NaHCO 3溶液中:n(Na +)+n(H +)=n(HCO 3-)+2n(CO 32-)+n(OH -) 推出:[Na +]+[H +]=[HCO 3-]+2[CO 32-]+[OH -]⑵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Eg.NaHCO 3溶液中n(Na +):n(c)=1:1,推出:c(Na +)=c(HCO 3-)+c(CO 32-)+c(H 2CO 3)⑶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 +)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例如在NH 4HCO 3溶液中H 3O +、H 2CO 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 3、OH -、CO 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 3O +)+c(H 2CO 3)=c(NH 3)+c(OH -)+c(CO 32-)。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 3PO 3溶液中,c (H +)>c (H 2PO -4)>c (HPO 2-4)>c (PO 3-4)。
(2)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 2CO 3溶液中:c (Na +)>c (CO 2-3)>c (OH -)>c (HCO -3)。
(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产生的影响。
例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 4NO 3溶液,②CH 3COONH 4溶液,③NH 4HSO 4溶液,c (NH +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例如,在0.1 mol/L 的NH 4Cl 和0.1 mol/L 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 (NH +4)>c (Cl -)>c (OH -)>c (H +)。
在该溶液中,NH 3·H 2O 的电离与NH +4的水解互相抑制,但NH 3·H 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 +4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c (OH -)>c (H +),同时c (NH +4)>c (Cl -)。
要点透析一、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例1、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室温,向0.01 mol/L NH 4HSO 4中滴加NaOH 至中性:c (Na +)>c (SO 2-4)>c (NH +4)>c (OH -)=c (H +)B .0.1 mol/L NaHCO 3溶液:c (Na +)>c (OH -)>c (HCO -3)>c (H +)C .Na 2CO 3溶液:c (OH -)-c (H +)=c (HCO -3)+c (H 2CO 3)D .25℃时,pH =4.75、浓度均为0.1 mol/L 的CH 3COOH 、CH 3COONa 混合溶液: c (CH 3COO -)+c (OH -)<c (CH 3COOH)+c (H +)144二、盐类水解的应用例2、蒸干FeCl 3水溶液后再强热,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是( ) A .FeCl 3 B .FeCl 3·6H 2O C .Fe(OH)3 D .Fe 2O 3 高考真题1.(2011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双选A.在0.1mol·L -1NaHCO 3溶液中:c(Na +)> c(HCO 3-)> c(CO 32-)> c(H 2CO 3)B.在0.1mol·L -1Na 2CO 3溶液中:c(OH -)- c(H +)= c(HCO 3-)+2c(H 2CO 3)C.向0.2 mol·L -1NaHCO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 -1NaOH 溶液:c(CO 32-)> c(HCO 3-)> c(OH -)> c(H +)D.常温下,CH 3COONa 和CH 3COOH 混合溶液[pH=7, c(Na +)=0.1mol·L -1]:c(Na +)= c(CH 3COO -)> c(CH 3COOH)> c(H +)= c(OH -)2.(2011·安徽高考)室温下,将 1.000mol ⋅1L -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 ⋅1L -氨水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由水电离出的141(H ) 1.010c mol L +--=⨯⋅B. b 点:+432(NH )(NH H O)(Cl )c c c -+⋅=C.c 点:-4(Cl )(NH )c c +=D.d 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32NH H O ⋅电离吸热3.(2011·广东高考·1)对于0.1mol •L -1Na 2SO 3溶液,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溶液的pH 降低B 、c (Na +)=2c (SO 32―)+ c (HSO 3―)+ c (H 2SO 3)C 、c (Na +)+c (H +)=2 c (SO 32―)+ 2c (HSO 3―)+ c (OH ―)D 、加入少量NaOH 固体,c (SO 32―)与c (Na +)均增大4.(2011·天津高考)25℃时,向10mL 0.01mol/L KOH 溶液中滴加0.01mol/L 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7时,c(C 6H 5O -)>c(K +)>c(H +)>c(OH ―)B.pH<7时,c(K +)>c(C 6H 5O -)> c(H +)>c(OH ―)C.V[C 6H 5OH(aq)]=10mL 时,c(K +)=c(C 6H 5O -)>c(OH ―)=c(H +)D. V[C 6H 5OH(aq)]=20mL 时,c(C 6H 5O -)+c(C 6H 5OH)=2c(K +)5.(2010·天津)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的溶液p H <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 .p H = 4.5的番茄汁中c(H +)是p H = 6.5的牛奶中c(H +)的100倍 C .AgCl 在同浓度的CaCl 2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 .p H = 5.6的CH 3COOH 与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c(Na +) > c(CH 3COO -)6.(2010·广东理综)HA 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 -1NaA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 (Na +)>c (A -)>c (H +)>c (OH -)B .c (Na +)>c (OH -)>c (A -)>c (H +)C .c (Na +)+ c (OH -)= c (A -)+ c (H +)D .c (Na +)+ c (H +) = c (A -)+ c (OH -) 7.(2010·福建)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 A .在pH = 12的溶液中,K +、CL -、3HCO -、Na +可以常量共存B .在pH = 0的溶液中,Na +、3NO -、23SO -、K +可以常量共存C .由0.1 mol ·1L -一元碱BOH 溶液的pH =10,可推知BOH 溶液存在BOH =B OH +-+ D .由0.1 mol ·1L -一元碱HA 溶液的pH =3, 可推知NaA 溶液存在A - + H 2O ⇋HA + OH -8.(2010·上海)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l -]>[NH 4+]B .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OH -]= [H +]C .0.1 mol·L -1的硫酸铵溶液中:[NH 4+]>[SO 42-]>[H +]D .0.1 mol·L -1的硫化钠溶液中:[OH -]=[H +]+[HS -]+[H 2S]9.(2011·海南高考)氯气在295K 、100kPa 时,在1L 水中可溶解0.09mol ,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 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