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结构第一章车辆形式组成限界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课件
总结词
加强数据分析和处理
详细描述
对测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挖掘更 多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提高车辆限界测 量的精度。
完善车辆限界标准与规范
总结词
制定统一标准
详细描述
制定统一的车辆限界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 线路的车辆限界要求一致性。
总结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详细描述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 限界标准和规范,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的国际化 发展。
限界是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所有设备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参数的限制,以确 保其在运营线路上的安全运行。
限界的作用
限界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础性技术标准,用于指导车辆、轨道、信 号等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确保车辆在规定的限界内安全、稳定地运行。
限界的基本要求
满足车辆运行安全要求
限界应满足车辆在直线、曲线、坡道、隧道等不同线路条 件下的运行安全要求,保证车辆不会与线路设备发生碰撞 或侵入危险区域。
车辆限界与线路参数的关系
曲线半径
车辆限界与线路的曲线半 径密切相关,曲线半径越 大,车辆限界越小。
坡度
线路的坡度变化会影响车 辆的重心位置和运行姿态 ,从而影响车辆限界。
轨距与车辆宽度
轨距和车辆宽度是影响车 辆限界的直接因素,不同 轨距和车宽的线路需要不 同的车辆限界。
03
CHAPTER
车辆限界标准与规范
线路走向和曲线半径
车辆限界限制了线路的走向和曲线半 径,以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与 线路或障碍物发生碰撞。
轨道铺设要求
车辆限界要求轨道铺设必须满足一定 的要求,包括轨道的几何尺寸、轨距 、水平面等,以确保列车能够安全稳 定地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 车钩的分类
自动车钩
车钩
按车钩连接方法不同分 非自动车钩
非刚性车钩 按车钩特点的不同分
刚性车钩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车辆构成→车钩缓冲装置
非自动车钩和自动车钩的不同点在于:
1.非自动车钩解钩时,机械和气动部分可气动也可 手动操作完成,但不能在司机室集中控制;
2.电气连接装置只能用于手动操作。 3.在非自动车钩上设有贯通道支撑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 车辆的构成
• 车体 • 车门 • 车钩缓冲装置 • 转向架 I. 制动装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轨道交通车辆结构示意图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问题???
• 车辆由哪几部分构成? 底架
• 车体由哪几部分构成?
侧墙
车体
车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3)车体的构成→底架
• 车体底架由地板、侧梁、枕梁、小横梁和牵引梁 组成。
• 枕梁用于连接走行部,牵引梁设在底架的两端, 用来安装车钩缓冲装置。
1-端梁;2、7-枕梁;3-纵梁;4-侧梁;5-横梁;6-中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4)车体的承载方式
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

对重量限制较为严格,以降低高架线路的工
程投资。

车体采用轻量化设计。

车体的防火要求严格。

车体的隔音和减噪措施有严格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2)车体的材料 轨道交通车辆对于车体材料的要求包括:
• 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 要耐腐蚀。 • 采用轻量化设计,能大大节约制造材料、降低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 (一)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 (一)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 (一)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疏通和人们出行提供了高效、快捷、安全、环保的选择。

而轨道交通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核心要素,其构造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课件包含以下模块:一、车辆概论轨道交通车辆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运载工具,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车辆的基本结构、运行方式、车辆类型及特点等内容。

二、车辆车体结构车辆车体是车辆最基本的构造,主要由车身、车门、车窗、车顶、车底等部分组成。

在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车体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车端的门控系统设计、车窗的散热与通风、车顶的防滑与防水等内容。

三、车辆内部设施车辆内部设施是影响乘客乘坐体验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车厢座椅、车内空调、车内照明、车内广播、紧急报警装置等。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不同车辆类型的内部设施特点和设计原则,以及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平衡问题。

四、车辆动力系统车辆动力系统是指车辆的牵引、制动、转向和稳定性控制等技术装备。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电力机车、液压机车、控制系统等车辆动力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车辆的悬挂、转向和操纵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安全性问题。

五、车辆信号及通信系统车辆信号与通信系统是车辆运营及维护管理的重要保障。

课件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的类型和原理,车辆通信系统的流程和技术装备,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过程中,车辆的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程度、运营成本等已经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厂家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车辆构造的技术水平,以满足广大乘客对于出行安全与舒适需求的日益提高。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是学习、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原理的重要工具,值得广大学生和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教案第1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教案第1章

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
图1-9 大连DLW系列轻轨电车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概况
(5)高档次70%低地板轻轨车 高档次70%低地板轻轨车由中国北车集团 唐山机车车辆厂研制,该车是目前国内首辆与发达国家具有同等档次和 水平的70%低地板轻轨车,如图1-10所示。
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
图1-10 高档次70%低地板轻轨车
(3)轴重 是指按车轴形式,在某个运行速度范围内该轴允许负 担的并包括轮对自身在内的最大总质量。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
(4)每延米轨道载重 是车辆设计中与桥梁、线路强度密切相关 的一个指标,同时又是能否充分利用站线长度、提高运输能力 的一个指标,其数值是车辆总质量与车辆全长之比。
(5)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指配用某种形式转向架的车辆在站场或厂、段内 调车时所能安全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 (6)轴配置或轴列数 若是4轴动车,设两台动力转向架,则轴配置记为 B—B;若是6轴单铰轻轨车,两端为动力转向架,中间为非动力铰接转向 架,其轴配置记为B—2—B。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概况
图1-6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不锈钢地铁车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概况
(2)天津滨海不锈钢城轨车 天津滨海110km/h不锈钢城轨车,是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天津滨海线研制的一种整体承载筒形点焊结 构的轻量化车辆,如图1-7所示,是国内首批不锈钢城轨客车,它创 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填补了多项城轨车的技术空白。
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
图1-7 天津滨海不锈钢城轨车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概况
(3)武汉铝合金城轨车 武汉城轨车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发设计的 B型铝合金车体结构城轨车辆,如图1-8所示。
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项目1 城轨车辆概述
目录
01
认识城轨车辆
02
城轨车辆技术 参数和限界
03
城轨车辆的 编组和标识
01
认识城轨车辆
任务引入
2018年7月26日,成都地铁6号线首 辆列车正式亮相,如图1-1所示。列车采 用A型8辆编组,全长185 m,宽3 m,全 车定员2 480人,最大载客量可达3 456人, 为目前载客量最大的地铁列车。
1.1 城轨车辆概况 2)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 的主要特征
01 投资少,约为地铁线路的1/3~1/10。 02 相对地铁,有轨电车更加灵活。 03 中运量。
04 平稳、舒适。
1.1 城轨车辆概况 3)轻轨
轻轨是指列车在专用轨道上运行的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轻轨起源于 欧洲,是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目前,轻轨在欧洲、北美和发展中 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1.1 城轨车辆概况
表1-1 不同类型城轨的比较
1.1 城轨车辆概况 1) 城轨车辆概况
地铁是指以地下运行为主、部分设 于路面或高架线上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 系统,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地铁发 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现代都市最重要 的交通工具之一。
1.1 城轨车辆概况 1) 地铁
全部或大部分线路建 于地下。
(a)重庆跨座式独轨
(b)日本悬挂式独轨
图1-4 不同类型的独轨
1.1 城轨车辆概况 4)独轨
独轨的 主要特征
(1)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建设周期仅 为地铁的1/2,造价成本仅为地铁的1/3。
(2)采用直线电机,爬坡能力强。
(3)中运量。
(4)轴重小、占地面积小。
1.1 城轨车辆概况 5)磁悬浮列车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 详解课件
目录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概述 • 车辆限界计算基础 • 车辆限界测量技术 • 车辆限界对线路设计的影响 • 车辆限界的优化与调整 • 车辆限界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概述
限界的定义与作用
限界的定 义
限界的作用
限界的主要类型
01
02
车辆限界
设备限界
参数测量与获取
介绍了车辆限界计算参数的测量与获取方法,以确保计算的准确 性。
车辆限界计算实例
实例选择与背景 计算过程演示 实例结果分析
03
车辆限界测量技术
限界测量方法
静态测量法 动态测量法 激光扫描测量法
限界测量设备
轨道测量仪 车辆限界测量仪 红外线或超声波传感器
限界测量实例
北京地铁10号线车辆限界测量
使用激光扫描仪对北京地铁10号线车辆的轮廓进行测量,得到了高精度的车辆限 界数据,为后续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海地铁17号线动态限界测量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动态测量法对上海地铁17号线车辆的轮廓进行测量,得 到了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动态限界数据,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 保障。
05
车辆限界的优化与调整
限界优化的原则与方法
经济性原则
动态调整原则
安全性原 则
适用性原则
科学决策原则
限界调整的时机与步骤
限界调整的时机
审批与实施
调研与收集数据
制定调整方案
分析与评估
限界调整的实例分析
北京地铁限界调整
上海磁悬浮线路限界调整
06
车辆限界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对车辆限界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
任何沿线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包括施工 误差值、测量误差值及结构永久变形量 在内,均不得向内侵入的界线。( CJJ96-2003地铁限界标准)
14
建筑限界应分为隧道内建筑限界、高 架建筑限界、地面建筑限界。
隧道内建筑限界按工程结构形式分为 矩形隧道建筑限界、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 和圆形隧道建筑限界。
15
设备限界是用以限制设备安装的控制 线,车辆在故障运行状态下所形成的最大 动态包络线。
列车在运行中以机械故障产生车体额 外倾斜或高度变化,此类故障主要指一系 悬挂或二系悬挂意外损坏,以此计算最大 值为设备限界的包络线。
按照所处地段类型划分:直线设备限 界和曲线设备限界。
10
车辆轮廓线 车辆限界 设备限界
车辆轮廓线 车辆限界
6
车辆限界与车辆轮廓线之间,必须留 出一定的、为确保行车安全所需的空间, 这个空间考虑了以下因素:
(1)车辆制造公差引起的上下、左 右方向的偏移或倾斜;
(2)车辆在名义载荷作用下弹簧受 压引起的下沉,以及弹簧由于性能上的误 差可能引起的超量偏移或倾斜;
7
(3)由于各部分磨耗或永久变形而造 成的车辆下沉,特别是左右侧不均匀磨耗 或变形而引起的车辆倾斜与偏转;
27
4.2.1曲线几何偏移引起车体几何偏移
28
4.2.2超高和欠超高引起的限界加宽和加高
29
当采用过超高时,曲线内侧求得的竖 向偏移量为负值,曲线外侧求得的竖向偏 移量为正值;当采用欠超高时,曲线外侧 求得的竖向偏移量为负值,曲线内侧求得 的竖向偏移量为正值。
30
4.2.3曲线轨道参数及车辆参数变化引起的 限界加宽
12
建筑限界和设备限界之间的空间,应 能安排各种电缆线、消防水管及消火栓、 动力照明箱、信号箱及信号灯、照明灯、 扩音器、通风管、架空接触网及其固定设 备或接触轨及其固定设备等。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
41
42
6.2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43
6.4曲线地段圆形隧道的建筑限界 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在曲线超高地段,
应采用隧道中心向线路基准线内侧偏移的 方法解决轨道超高造成的内外侧不均匀位 移量。
44
45
33
5.1 GB50157-2013 中设备和管线布置原则 轨道区内安装的设备和管线(含支架
)与设备限界应保持不小于50mm的安全 间隙(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除外)。
强、弱电设备应分别布置在线路两侧 ,必须布置在同侧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 强、弱电干扰距离的规定。
34
5.2区间隧道内管线设备布置 行车方向右侧宜布置弱电设备和管线
(4)由于轮轨之间以及车辆自身各部 分存在的横向间隙而造成车辆与线路间可 能形成的偏移;
8
按照隧道内外区域划分:隧道内车辆限 界和隧道外车辆限界
按列车运行区域划分:区间车辆限界、 站台计算长度内车辆限界和车辆基地内 车辆限界。
按所处地段类型划分:直线车辆限界和 曲线车辆限界。
9
2.3设备限界
节点1局部放大 图
节点
Hale Waihona Puke 设备限界位于车辆限界外的一个轮
廓线,是用以限制
设备安装的控制线
。除另有规定外,
建筑物及地面固定
设备的任一部分,
即使涉及了它们的
刚性和柔性运动在
内,均不得向内侵
入此限界
11
2.4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是位于设备限界以外的一个
轮廓线,是在设备限界基础上,满足设备 和管线安装尺寸后的最小有效断面。它规 定了地下隧道的形状、尺寸、位置,地下 车站及站台位置以及地面建筑物(包括接 触网支柱、声屏障和站台屏蔽门等)的位 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
第一章 概述
?本章要点
? 1、城轨交通与其他交通系统的关系和区别 ? 2、城轨车辆的型式及车辆构成 ? 3、城轨列车的组成 ? 4、车辆限界
一、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
? 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按形式、种类、运量进行分类,规范的分类 如下:
? 城市道路公共客运交通。包括公共汽车系统、快速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系统、导轨式公共汽车系统、出租汽车。
?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交通及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区域快速轨道系统、单轨交通系统(跨座式及悬挂式)、磁悬浮 系统、直线电机列车系统、自动导向交通系统。
? 城市水上公共客运交通。包括客渡轮(横江渡轮、斜江渡轮、顺 江渡轮、游览客渡轮)和车渡轮。
? 城市索道与缆车公共交通。包括客运索道、客运缆车。 ? 其他公交。包括客运扶梯等。
235~255 约0.3 6 9 80 70 1.1 l.2 2
1.4~1.55
8轴车 29700 28800 2600 3250
3700
2150 900~950 6700-7500-6700 1900/1180 B-2-2-B
3900~6000 3700 5 1300 1900
300~320 约0.3 6 9 80 70 0.9 1.2 2
1.4~1.55
4、城轨列车组成
? 上海地铁
? A—B—C—C—B—A ? A—B—C—B—C—B—C—A
? 北京地铁
? 全动车(两车一组) ? 2、4、6、8节组成一列
三、地铁、轻轨的车辆限界
? 1、限界概念 ? 有关限界的名词术语分述如下 ? 1)基准坐标系
? 基准坐标系是与轨道线路的纵向中心线相垂直的平面内的二维直角坐标,该坐标的第一坐标 轴与两根钢轨在名义位置且无磨耗时的顶面相切,第二坐标轴垂直于前者,并与左右两根钢 轨的名义位置等距离。
185
140
全封闭 ≥80
30~40 >300
全封闭 80
30~40 >200
三(中运量) 轻轨 1万~3万 C(或B) 100
半封闭/全封闭 60~80
20~30/30~40 >100
? (2)通过空间(车辆和建筑限界)
? (3)噪音控制
? 路边噪声级的上限随路边地区建筑物和地面 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上限值在居民区 为70dB(A),在工业区为 85dB(A)的范围内变 化(距线路中心线 15m处)。
? 2)偏移及偏移量 ? 在基准坐标系内,车辆横断面上各点,在运行中离开原来在基准坐标系中所定义的设计位置 称为偏移,偏移以mm为单位称为偏移量。 ? 在第一坐标方向的偏移为一侧横向偏移,在第二坐标方向的偏移称为竖向(或向上、向下)偏 移。
mm
3700
3700
3700
mm mm mm mm
mm mm mm 个 mm mm 人 m2/ 人 人/ m2 人/ mz km/h km/h m/s2 m / s2 m / s2
t
2150 900~950 11000 1900/-
B-B
3900~5600 3700 4 1300 1900
190~2l0 约0.3 6 9 80 70 l.2 1.2 2
1.4~1.55
215O 950 6700~6700 1900/1800 B-2-B 650 3900~5600 3700
4 1100 1900 202~224 约0.3
6 9 70 60 >1 >1.2 >2 约1.6
2150 900~950 7500-7500 1900/1800
B-2-B
3900~5600 3700 4 1300 1900
3、城轨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1)性能参数
?
自重、载重和容积 (t、m3)
?
轴重
(t)
?
构造速度
(km/h)
?
每延米载重
(t/m)
?
最小曲线通过半径 (m)
?
轴配置或轴列数
(例B-B、B-2-B)
?
加速度
(最大启动/制动、平均加速度)
?
功率配置(自重) (kW/t)(10~15kW/t)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项目名称
两车钩连接面长度
车体长度
车辆宽度
车辆
轨面至顶部
高度
轨面至设备顶 部
车内高度
地板面高度
车辆定距
固定轴距动/拖
轴列式
第一级踏步距轨面高度
受电弓工作高度
受电弓落弓高度
每侧车门数
牵引供电
(供电压、最大网流、电机功率等)
?
制动方式
(摩擦、再生、磁轨、电阻制动)
?
定员及单位面积站立人数(人、人/m2)
(2)几何参数( mm )
? 最大车断面尺寸 ? 车体三维尺寸 ? 车钩高度(城轨无统一标准,SH 720,BJ 670) ? 地板面高度(SH 1130mm,BJ 1053mm) ? 车辆定距 ? 轴距 ? 车辆全长
客室车门宽度
客室车门高度
定员
座席占用面积指标
站立人员 面积指标
定员 超员
构造速度
最高运行速度
起动平均加速度
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
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
每延米车长自重指标
单位 mm mm mm mm
4轴车 19800 18900 2600 3250
6轴样车 22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300 2600 3250
6轴车 23800 22900 2600 3250
? 地下铁道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B/T7928 — 87)规定:司机室内的噪声不超过 80dB(A) , 客车内的噪声以不超过 83dB(A)为限。
二、城轨车辆及其型式
1、城轨车辆的构成
? 车体 ? 转向架 (动力/非动力) ? 牵引缓冲装置 (钩缓装置) ? 制动装置 (气制动、磁轨制动、电阻/再生制动) ? 受流装置 ? 车内设备 ? 电气/控制系统 ? 通信信号系统
不同运输形式的能力距离比较
城轨运行环境的要求与影响
? (1)运输能力及技术特征
线路客运能力分类
单向运能(人次/h) 适用车型 列车最大长度(m) 线路型式(市中心区) 最高速度('Km/h) 旅行速度(km/h) 适用城市市区人口规模(万人)
一(高运量)
二(大运量)
地铁
5万~7万
3万~5万
A
B(或A)
2、城轨车辆型式
? 按走行方式
? 双轨:钢论、胶轮 ? 单轨:胶轮 ? 磁悬浮
? 驱动方式
? 粘着式:旋转电机 直/交流电机 ? 非粘着式:直线电机
? 按设备配置条件
? 拖车( A:带司机室) ? 动车(C:无司机室) ? 带受电动车( B:无司机室)
? 按承载性能/运量
? 地铁 ? 轻轨 ? 电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