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总结

中国美术史复习总结
中国美术史复习总结

第一章史前美术

名词解释

1.鹳鱼石斧图彩陶瓮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器高47 厘米、口径 32.7厘米。陶瓮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仵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瓮外壁绘出鹳、盘、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2.黑陶

黑陶工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3.彩陶

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坏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称彻骨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底上呈现出锗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4.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海太通上孙家寨。在接近盆口的内壁绘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皆腰系兽皮,

并肩携手,欢快起舞。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圈猎野兽的生动场景,或为氏族成员围着火堆欢庆的场面。

5。岩画

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壁或岩石上的图画。我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东到黄海之滨,西至昆仑山田,从东北的太兴安岭到西南边陲都有分布。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作品分析题

1.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杰出代表。盆内壁绘有两两相对的两种图案,一为口衔两尾鱼、双耳分别饰以鱼形团的圆形人面,有头饰。另一图案为独立鱼纹,简括而形象。画面带有明显的装饰性。其含义目前尚不明确,有图腾符号说、祈求渔猎丰产或生殖繁衍象征说等不同看法。

2.C形玉雕龙。

C形玉雕龙,1 97 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属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钩,龙首作猪嘴形,长吻修囝,头颈鬣飘摇。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3.试析泥塑女神头像作品。

图中所示为泥塑女神头像,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头像与

真人头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塑像塑造技术成熟,水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神的象征。

简答题

1。简要介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啕特点。

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1)造型:以圆底或平底的盆较多,亦有小口长颈太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风格朴实厚重。

(2)纹饰简朴,以红地黑彩为主,或原地红花或加白衣饰黑红两色。其中有动物、植物纹,有图案花纹(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动物纹以鱼纹最多,人面形纹、蛙纹、鹿(或羊)次之。其中以人面鱼纹最为奇特。

2.简要介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特点。

答:庙底沟类型彩陶以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最为典型。

1)器物造型多为大口、小底、曲腹的盆、碗。盆较大,口部有折沿,挺秀饱满,轻盈稳重。碗较小,直口。

2)纹饰多绘于陶器的上腹部,这是最显著的部位,同时也加强了造型的丰满感。多为红地黑花及少量白衣彩陶。主要为以圆点、钩叶、

弧边三角及曲线组成的带状纹饰,还有垂障、豆荚、花瓣、网格等图形。出现了鸟纹和蛙纹,鱼纹多已半图案化,头体分开。因其图案以圆曲线为主,曲弧度太,具有奔张之势,流动感强。

3.简述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特点。

答:(1)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出土于甘肃省半山遗址雨得名,为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早期陶器工艺史上最为成功的造型之一。(2)半山类型彩陶的代表器型是长颈(或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造型比例、外轮廓线的转折变化都非常考究,形象丰富浑厚、稳重太方。

(3)半山彩陶流行红黑相间的锯齿纹、漩涡纹、波浪纹、葫芦形纹、大圈纹等等,也有变体的蛙纹。色调和谐热烈,不像马家窑类型的纹饰那样整洁繁缛,但却更加粗壮浓烈。

4.请简述中国原始美术中岩画代表及艺术特点。

答:(1)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雕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因地域、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南北方岩画的艺术特点各异。

(2)北方岩画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它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游牧民族的作品。以内蒙古阴山岩刻为代表。内容以动物为主,风格较写实,大都是岩刻,经磨刻、敲凿、线刻雨成,具有粗犷、简洁、明快的特点。

(3)南方岩画主要有广西左江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色彩稳定,经久不变。表现手法古拙独特,人物形象多不表

现五官,通过四肢位置体现动作、体态和感情,动物也重点刻画出教角、尾、耳等特征部位,但表现出生活的真实。

第二章先秦美术

名词解释

1.原始瓷器

商周时期出现的青釉器皿,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器。

2.“六齐”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其合金成分,视用途和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这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谓的“六齐”,即用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

3.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具备”六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4.失蜡法

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也称模蜡法。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器形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纹饰效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饰我国失蜡法的代表作。

5.青铜礼器

礼器失用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一般用于祭祀和礼仪场合。先秦时期,青铜礼器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

体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的使用来体现,主要包括鼎、鬲、觚、爵、簋等容器。

分析题

1.《人物龙凤图》。

人物龙风图帛画,1 949年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质地为平纹绢,高3 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作合掌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2.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出土于湖南宁乡。方尊口沿外侈,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及夔纹,尊肩四隅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羊首,极太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型的空间,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

3。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展灵动,壶身附有浮雕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艺术风格。

简答题

1.请简述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答:(1)目前为止,战国帛画共发现两例,其一为《人物龙风图》,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合掌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另一幅为《人物御龙图》,描绘的是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两幅帛画的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2)艺术特点是:①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②以线造型,勾线流利挺拔,笔致婉转流畅,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③人物形象皆为正侧面的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④龙风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昧。

2。简述青铜器中礼器的种类。

答:(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完备,最重要的是礼器。礼器的种类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和水器。

(2)炊煮器有鼎、鬲等品种;食器有簋、豆、盂等品种;酒器有觚、爵、觯、角、尊、壶、卣、觥、瓿、方彝等品种;水器有盘、鉴等品种。

第三章秦汉美术

名词解释

1.瓦当

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通指半圆或圆形之瓦头。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一起,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纹饰。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

2.马踏飞燕

雷台汉墓出土的一件铜马式,俗称“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作者独具匠心,铸造一匹矫健奔驰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燕隼背上。其侧视的基本构图呈倒三角形,运动感很强。作者巧妙地让燕隼双翅张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3.画像石

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掏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武粱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4.循石造型

西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较多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5.高颐阙

高颐澜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墓前的威仪性建筑,位于四川雅安,它是仿木结构的子母阙,由台基、阙身、阙楼、屋顶四部分组成。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雕刻楼面平坐本枋和挑檐斗拱,屋顶雕刻椽木及瓦饰,石研究汉代建筑的宝贵资料。

6.釉陶

低温铅釉陶出现于西汉后期,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取得的杰出成就。它以铜和铁为主要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釉成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色和棕红色。由于铅釉陶在低温下烧成,不宜实用,故多做丧葬用的明器。

作品分析题

1.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汉代鎏金铜灯的杰作,出土于河北满城窦绾墓,因灯上刻有“长信”铭文,故名“长信宫灯”。铜灯构造精美,各个组成部分均可拆卸。捧灯之宫女作跪地侍奉状,人物性格鲜明;人像中空,可以容纳烟垢,手臂作烟道;灯罩可以活动以调节亮度与方向。长信宫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汉代青铜雕塑工艺的典范。

2。马王堆T字形帛画。

马王堆T字形帛画属西汉时期。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画面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阴域,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与死相关的阴神,并且都具有死而复生的功能;中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了墓主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上段为墓主最终所要到达的天堂胜境。该帛画是西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复井然,线条刚劲匀称,设色沉着雅致。

3.分析陶塑击鼓说唱俑作品。

该作品为陶塑击鼓说唱俑,四川成都郫县出土,作品塑造了一位民间

说唱艺人的表演说唱艺术的瞬间,人物左手抱鼓,右手执槌,身体用力前倾,右脚高跷,表现了说唱者说到精彩之处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瞬间情态,充满了活泼的气息,堪称东汉陶塑的杰作。六、简答题

1。请简述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答:(1)总体布局上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兵马俑的形象是类比秦代军队的形象而创作的,俑的形状太小与真入真马差不多相等。兵马俑的服饰也是完全按照当时的情况设计的。

(3)兵马俑注意刻画入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形象生动。从已发现的兵马俑看,无一雷同,人物表情丰富,个性突出,或威武刚毅、或沉着冷静、或憨厚朴实。

(4)妆彩粉饰,俑最初是着色的,如铠甲俑身穿绿色或红色短袄,领口袖口镶紫色或粉蓝色花边,深蓝色短裤,黑鞋,显得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绘塑结合,如马嘴和鼻孔塑得较小,但绘上红舌、白齿和肉红色的鼻孔后,呈现出张口嘶鸣的效果。这种设色方法使军阵的气氛显得热烈又雄壮。

2。简要论述汉代墓室壁画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代表作是什么?

答:(1)汉代的墓室壁画大体划分为西汉前期、西汉后期、新莽时期、东汉前期、东汉后期等五个阶段。

(2)主要代表作如下:①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和1983年发现于广州象岗的南越王墓为代表,两处壁画都鲜明地体现出升仙的主题。②西汉后期的墓室壁画以洛阳卜千秋墓、烧沟61号墓和浅井头墓为代表,题材主要有日月星象、御龙升天、驱鬼逐疫及历史故事等。③新莽时期的墓室壁画以洛阳金谷园墓、山西平陆及陕西千阳墓为代表,流行日月星象与四神图像。④东汉前期壁画墓以洛阳邙山、金谷园,山东梁山后银山及辽宁金县营城子墓为代表,壁画题材以日月天象、四神、祝祷升天为主,出现门吏、车骑出行等新内容。⑤东汉后期的墓室壁画以河北望都1号墓、逯家庄壁画墓、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为代表。壁画题材主要是标榜墓主人生前地位的属吏与出行车马仪卫、宣扬封建道德的圣贤、孝子、列女、义士等历史故事。`

3。请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

答:(1)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2)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这些石雕皆巧妙地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相石取形”,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野猪、鱼、蟾等石雕更在巨石上略加雕凿便

神态迥出,予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冢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七、论述题

试论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答:(1)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祠堂或石阙的建筑石材,兼具绘画与雕刻两种造型形式。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东汉时期画像石分布范围扩大,形成四个中心区域。

(2)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构图方式、形象塑造和雕刻技法三个方面。①主要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②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两个显著特点。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③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阳线刻、浅浮雕等。画像石最普遍的是减地平雕加阴线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剔去形象轮廓之外的部分,使形象呈浅浮雕状,然后用阴线刻出轮廓内的细部。

中国美术史内容要点

中国美术史重点整理 一章:史前中国美术 1. 石器时代—人类以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 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区别,划分及特点。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1万年前),人们将稍加打制的天然石块 (半成品)作为生产工具,目前发现200多处化石和遗物。 初期(300万年--20万年前)猿人巫山人、西侯度文化、元谋人 中期(20万—5万年前)古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山西襄汾丁村)21-17 晚期(5万—1万年前)智人/新人广西柳江、内蒙河套、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18000 出现了很多饰品,鸵鸟蛋皮,山西朔县峙峪遗址石墨磨制的的装饰品,骨针,钻孔贝壳,石珠等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 4000年左右),以磨制石器为典型代表的 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对整个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人们已经 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农耕和畜牧,陶器和原始纺织业出现,原始建筑 和村落出现。 陶器:用红土、沉积土、黑土、黏土、瓷土等作为胚胎,用或低温烧 制而成,有横穴式、竖穴式,850度到1000度左右。 1921 河南(红陶和彩陶)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彩陶船型壶),庙底沟型(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 甘肃(彩陶)石岭下类型(叶形纹彩罐、鲵鱼纹小口平底瓶),马家窑类型(尖底瓶、四系双耳才陶瓮),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小口折沿宽肩 罐) 龙山文化1928 山东(蛋壳黑陶,红陶、灰陶、白陶)蛋壳杯、陶鬶 大汶口文化(黑陶) 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红陶和彩陶)河姆渡文化(黑陶)、良渚文化 绘画:图案和图画我国最早的绘画艺术—新石器彩陶上的绘画艺术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彩陶装饰、居址地画、岩画、其他器物纹饰刻画等。 《鹳鱼石斧图》仰韶半坡彩陶,墨彩,中国发现的史前陶器上画幅最大的作品。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终极版

重点 一、东晋顾恺之: 他提出的传神理论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人称他身怀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画绝:1.表现在描绘人物时,往往善于用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适合人物个性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顾恺之在画裴楷的肖像时,为了表达他英俊而有学识的面貌,在他的面颊上加了三根毫毛,是其格外有神。顾恺之还故意将名流谢鲲画在岩石、丘壑中间。谢鲲时寄情山水、闲适淡泊的隐士,顾恺之选择了与其相适应的典型环境来烘托人物性格。 2.还表现在善于抓住人物神态进行?传神写照?。?当众点睛?行为。 3.他在自己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绘画的艺术价值在?传神?而非?写形?的绘画理论主张,继而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绘画方法。?传神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绘画的觉醒时代到来,他成为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 4.《女史箴图》、 画法精湛、勾勒周详、作风细腻、神形兼备,与汉画的粗犷奔放有很大不同。 《洛神赋图》 此画时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早期典范。 二、北宋、南宋山水画(势壮雄强,旷远悠深) 1.北宋: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 宋初山水画以李成、范宽、关仝为代表 北宋山水常采用全景式构图,笔墨繁而凝重。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有身后的内容感,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形成来独特的造型语言——蟹爪枝、卷云 。蟹爪枝是用粗细变化自如的墨线,概括性地表现出冬季的杂树枯枝。这种语言,有利于表现冬季的萧条肃杀,于是,他创造出了?寒林?的景象,人称李寒林。 李成的山水里有更多的主观写照,是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与大自然相铸成 的产物。最喜欢表现平远小景。《读碑窠石图》在水墨山水画的文人抒情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对后世影响深远。《晴峦萧寺图》 范宽(雄杰):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气势逼人。《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被誉为?宋画第一?。此画墨气浓重、但用墨不多。范宽十分注重具体景物深入细致的刻画。 关仝:与荆浩共同奠定了北方山水画派。喜欢以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隐士等为题材,自成一家,时称?关家山水?。他的画笔墨简练、形象鲜明动人。 《关山行旅图》《秋山晚翠图》 院体山水画: 代表:郭熙《早春图》、《 石平远图》、理论著作《林泉高致》,其中谈到他的山水画经验,他认为山水也有形象,画家要注意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主观感受和联想。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的三种形式:高远、深远、平远。这是研究山水画透视原理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主张绘画要与生活相联系。其总结出的山水画创作规律对后代山水画的创作有指导意义。 南宋:院体山水画 代表南宋主流的是讲究意境的创作、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所谓?边角之景?。画家在取景上多以局部特写的方法来加强描写的力度,以细节的真实构成清新的意境。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他们放弃北宋以来高山急流式的构图,常以对角线构图,留下大量空白。使得意境更加丰富,以少胜多。 北宋山水是崇高的,那么南宋则是优美的,北宋充实,南宋空灵;北宋宽厚,南宋玲珑。两美并峙,回味无穷。 三、宋代文人画特点:由外在真实,转向内在真实。作品大多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抒情寄兴、状物言志,完全不拘泥于形式的描摹,力求平淡素雅的风格,多好水墨写意,爱画梅竹以表现高洁品格。诗画结合、神似高于形似。 代表人物苏轼(《枯木竹石图》)、文同(《墨竹图》)、扬无咎(《四梅花图》)、赵孟坚(《岁寒三友图》)。米芾:米点山水《潇湘奇观图》 李公麟:白描《五马图》、《西园雅集图》 四、唐代佛教人物造型特点 实现了外来艺术的民族化,宗教艺术的世俗化。 菩萨:造型往往有丰腴艳丽的肉体表现,色彩鲜明,单线勾出肉体富有弹性的柔软和圆浑的感觉,具有平静安详的内心精神状态,并以多种多样的姿势变化表现各种轻巧细致的动作,全身动作有一致性。 伎乐、飞天:表现了急剧迅速的运动。 五、明代浙派与吴门画派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画风不同,格调不同。 浙派代表人物是戴进(《三顾茅庐图》)、吴伟(《柳下读书图》)。浙派代表人物都曾进入宫廷任职,其画风极大地左右了院内外职业画家的艺术追求,山水画风主要源于南宋院体。明清以来,浙派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的独特笔墨形态。浙派画家在继承的同时,更注意个人笔墨技法与画风的变化。他们的笔墨更为粗简放纵、洒脱爽劲、酣畅淋漓,富有较强的节奏感。所绘物象,结构严谨,描绘准确。 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是沈周(《夜坐图》),文征明(《江南春图》)、唐寅(《江南农事图》)、仇英(《秋原猎骑图》)。吴门画派崇尚北宋和元代,融合了院体与文人画风,作品大多表现江南文人优雅的生活情趣,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多有建树。他们大多体 会到仕途险恶、吏治腐败,于是淡于仕进,悠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他们的画风尚意趣、精笔墨,致力于表现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 五、清代扬州画派特点-----(郑板桥《丛竹图》、金农、黄慎、高翔、边寿民) 其画派特点是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他们大多都出身于知识阶层,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注重艺术个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画面主观感情色彩强烈,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因感情个性的驱使,使画风或青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不守规范,在艺术创作上具有,师造化,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的特点。 2. 秦汉时期兵马俑特点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写实手法瞩目。 数量众多、气势磅礴的崇高美;生动传神,技法精湛的写实美。兵马俑以其鲜明的时代和艺术特色宣告了中国古代美术在艺术风格发展上一个新的开

《中国现代艺术史》课程学习心得、艺术感悟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中国现代艺术史》课程学习心得、艺术感悟 导读: 艺术教育意义深刻,因为人类的生存不只是吃饭、睡觉,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对艺术,对美本能的需要,人类在精神上的要求从来就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的。 最近通过网络看了那特艺术学院的艺术教课程,了解到了很多过去想学而没有学习到的知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简单、方便、不出家门就可以学习。我已经看完吕澎老师全部的关于《中国现代艺术史》的课程。吕澎老师的讲述系统、全面、生动、清晰。让我在不长的时间内了解了现代中国艺术史的脉络与发展,人物与作品。为我补上了从1900年—1949年这段历史时期中国艺术史过去了解不多的知识。同时我也观看了那特学院录制的其它艺术教育课程,受益非浅。 那特艺术学院所有的课程设置与安排,聘请老师的资质与讲授,教学的方式与影像的品质都是非常好的。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的一种创举,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其全球范围的普及性和教育水平的高标准,都是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这要归功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更要归功于那特艺术学院人敢想、敢做的魄力和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艺术修养与文化水平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素质体现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会制约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和整体发展。今天,不能想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体艺术修养低下,文化水平不高而这个国家却有着高度的社会文明和强大的经济发展,事实上这已经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觉得那特艺术学院做了一件大好事,做了一件对世界人类文明进步起到积极推进作用的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的文化先趋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用“美育代宗教”,可见美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吴冠中先生说“今天我们的社会文盲不多了,但美盲还很多”,这是当今社会的现实,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而接受教育绝不仅仅是从十几岁的小孩到二十几岁年轻人的事情,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应该是每一个人的事情,应该是人一生从始至终的事情! 我会把那特艺术学院所有安排的课程全部学完,重点部分、重点段落、关键人物、重要作品会反复听,反复看。做到记得住、说得出,最终完全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存。同时我也会把这套教学片介绍给我的朋友们,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并观看学习,让这些学习课程使更多人受益! 艺术教育意义深刻,因为人类的生存不只是吃饭、睡觉,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对艺术,对美本能的需要,人类在精神上的要求从来就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的。世界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一再为我们证明着这一点。今天经济的增长、科技的创新,同样也在提高着人们审美的理念和新的艺术需求。 感谢那特艺术学院,感谢你们用心做了这样一件好事,感谢你们做了这么全面系统的课程设置。感谢你们选择了这么多资深的教师讲解这些课程内容。我将是你们永久的学生,我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总结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库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一、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器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 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有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关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于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和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淘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归纳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2、庙底沟类型彩陶:河南陕县庙底沟距今5000年左右,二方连续,挺秀饱满,新颖稳重。《大口小底曲腹盆》 3、马家窑类型彩陶:甘肃临洮马家窑,距今4500年左右,波纹、漩涡纹,千回百转往复无穷。《旋纹尖底瓶》《漩涡纹蓊》 4、半山类型彩陶:甘肃和政县半山类型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线纹锯齿纹,装饰精致富丽,《长颈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 5、马厂类型彩陶:青海民和县马厂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直线,粗犷质朴。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简答题 1.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内涵:P92 ①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 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 ②“六法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 学准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谢赫的“六法”和顾恺之的“传神论”呈一脉相承的,他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绘画基本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 ③他的《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一部什么样的“百科全书”?P120 ①《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善于绘画艺术的通史,这部著作 既总结了前人的绘画美学思想,又系统的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见解,因此它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绘画百科全书。 ②全书共分10卷,内容大致可分为4大部分:关于绘画历史发展的评 述;关于画家传略及画迹史料;关于绘画技法与理论;关于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 ③《历代名画记》所论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绘画的起源、功能、承继 关系、评论标准、艺术表现以及时代和地方的特点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有新的见解。 3. 何为佛教的犍陀罗风格? 犍陀罗作为古地名,指的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和白沙瓦谷地,阿富汗东部一带,是古印度十六国之一。犍陀罗艺术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据

说贵霜地区的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的救世主阿波罗相似,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阿波罗的头,脸上的笑容静谧而安详,披着希腊长衫模样的袈裟。后来,佛陀以健美体魄为特征的雕像,加入了印度苦行的宗教观念在里面,从而使佛陀变得眼窝深陷形容枯槁,丑陋不堪。但他通过肉体的瘦、丑反衬了精神的力和美,可以说,成熟的犍陀罗艺术是用希腊的艺术手法诠释印度宗教思想。 4.何为“文人画”,它的表现特点是什么?P143 ①文人画是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画,北宋苏轼首次提出“士人画” 的概念,是没有功名的文人的画。 ②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人文思想的绘画,并以书法 如法,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 ③文人画以诗为魂,有浓重的表情达意的抒情性特征。以诗的表现性、 抒情性、写意性为最高的美学追求原则。它不拘格套,任性而发。 ④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重表现,尚内美;取材于山水,花 鸟,梅兰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的意趣,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风格样式,注重笔墨情趣,体现文人趣味。 5.郭熙为什么要在文人画中表达林泉高致的情怀?P145 ①郭熙的《林泉致集》奠定了他在山水画史上的不朽地位。它是在山水 画高度成熟后产生的,一定程度上是对北宋后期之前山水画创作总结。 ②《林泉高致》正处于北宋时期儒道禅思想全面发展的时期,儒道思想 在郭熙绘画理论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身处官场,却醉心山水。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艺术各期特征及黑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外国美术史》读书心得体会

《外国美术史》读书心得体会 本文是《外国美术史》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在整个世界中,无论是雕刻、素描或油画的描述都是获得视觉艺术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即在大自然中眼睛所看到的由五彩缤纷的色块所组成的独立的物体。在法国和西班牙洞窟中我们获悉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勾勒的动物线条与大地或天空都毫无关系,即与视觉的直观无关,而与某种精神世界相联系的。如后来出现的复合重叠动物群和再后来有明确形象的,并结合着结构图案创造的画面也是如此。甚至某些非常复杂精致的二度空间艺术形式中的形象都属于这范围,画面一般被具体化了,不再是含糊不清的背景了,但是在西方人观念中这并不是背景。在古埃及画面经常覆盖着象形文字在中国是刻写铭文。加上色彩来点缀图象,勾勒线条和区分它们的各部分。色彩被作为绘画的表现形式,而不用线条勾勒轮廓,在欧洲是16世纪才开始的。在西方,绘画技巧的采用是特殊的欧洲绘画观念的反应,正如它是现实或者遐想世界的一个窗口。它结合着透视的发展,从单一视点表现空间中的各个物体;或采用阴影的明暗技法来塑造形象的空间感,用微妙的色调层次表现距离和物体的固有色与物体上反光色之间的细微变化。尽管这些发现足以使画家"欺骗"观众的眼晴,但是幻觉手法并不是它自身追求的目的。不管怎样,它们导致独特的西方艺术形式的出现——架上绘画——画在画布上,并挂在墙上,欣赏其技巧,也就是被捕获和传达的视觉世界,还包括色彩的和谐和对比,笔触的柔美和雄壮,构图的单纯和复杂。这种绘画中的写实主义形式的发展成为16世纪到19世纪艺术史中的中心议题它与文艺复兴崇拜的"美"是一致的,同时它们也控制着西方艺术的实践和原理。这就导致了一种逐渐获得成功的感觉的产生——画家朝着视觉真实感的目的靠近——只是到了19世纪才被艺术家们看作是严重的问题。同时,作为主要艺术形式的架上绘画在西方的出现在艺术家、艺术作品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上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原来架上绘画不是为放在一个特定场所而画的,而现在却成为室内陈设,或者艺术画廊中的展览品。毕加索说:"画钩是绘画的祸根,"绘制一幅绘画作品,为的就是尽快被买来挂在墙上,它变成一种装饰形式。 艺术史的某些方面是可以与文学史相比拟的。两者都有延续性和变化,而发

中国艺术简史复习重点纲要(整理稿)

中国艺术简史复习重点纲要 红色可能考论述蓝色可能考名解 一、绘画艺术史(填空、名解、论述) 1.半坡文化彩陶艺术特征(人面鱼纹彩陶盆)P1 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因1952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而得名,从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距今约6000年左右,是继承老官台文化发展起来的。半坡文化以动物图像为主,鱼纹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纹样。半坡早期彩陶上鱼纹的形象较写实,以单独的鱼纹为主,形象多为展开的侧面形象,造型上以直线塑形,比例准确但形象质朴;另一种具有特色的纹样是人面纹。半坡早期的彩陶上有两种形式的鱼与人面结合的形象:一种是人面寓于鱼的结合形象,将人面图像以适合的方式添加在鱼纹头部圆框中;另一种是鱼寓于人面的结合形象,人面嘴两旁对称的各自衔一鱼,鱼头与人嘴外轮廓共构成整鱼形。描绘人面与鱼相连的图像,人面皆呈圆形,眼鼻形象明确,头像似戴着尖顶高帽,双眼眯成一线。这类带有神秘色彩的人面纹在学术界一般被认为是与某种原始信仰有关。 典型的代表就是人面鱼纹彩陶盆。 2.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特征(舞蹈人物彩陶盆)P2-3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 ○1石岭下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地域分布在甘肃省东部。彩陶以鲵鱼纹为特色。早期的鲵鱼纹多为单独纹样,形象写实呈弯曲状。甘谷县王家坪出土的彩陶上的鲵鱼图像,形象写实逼真,细部画得较具体,脸部、鱼爪和身上的花纹都用劲挺的细线勾勒,绘画水平较前期有了明显提高。 ○2马家窑类型:距今约5000~4500年,地域分布在甘肃省中部青海省东北部。此类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的装饰特点,在点的外面绘制螺旋纹,产生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艺术风格流畅,富有动感。与半坡的庙底沟型相比,显得更为精致美观。 1973年初,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了一件舞蹈纹盆,内壁绘舞蹈花纹,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彩陶盆的装饰独具匠心,舞蹈队列在盆的内壁上部,如盆中盛水,舞蹈群则似舞于池边、柳下,并和池中倒影相映成趣。这里展示的原始舞蹈,尽管非常简略,但那明朗质朴的动作,仍然透露着原始人的纯真的感情和炽热的情绪。这种舞蹈或许属于原始巫术活动,或许仅是劳动之余的游戏歌舞。 ○3半山类型:半山型彩陶的装饰,其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1用螺旋纹组成装饰;□2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把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产生了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美。 ○4马厂类型: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大体是从繁到简。常见的有回纹、折线纹,而以人形纹最有特色。 3.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汉代T字形帛画) 帛画介绍:帛画主要流行于战国中晚期直至西汉前期,出土的地点大都位于当时的边远地区。帛画的主题思想一般认为是“引魂升天”,但也有人认为是“招魂”。西汉早期帛画延续战国时期楚国帛画传统,是丧葬出殡时张举的一种在绢帛上绘有图画的旌幡,入葬时作为随葬品将其覆盖在棺上。在墓中所出的“遣策”中奖这种帛画称为“非衣”。 a)汉代T字形帛画: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13号汉墓,内容丰富,色彩绚烂,以左右对称、 上下连贯的格局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这幅帛画是这一时期绘画中的杰出作品之一,它全面而充分地体现了汉代的绘画水平。 b)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中一贵妇着宽袖

中国美术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原始美术 1 .原始美术的特征:混沌性 ①原始美术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 ②原始美术尚未有明确的门类划分 2.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1.早期: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鱼纹盆》 2.中期:庙底沟类型: 3.晚期: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 3. 玉器刻纹在形式上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左右对称 刻线圆转流畅 构图匀称 形象具有威慑力 4. 陶器的发明具有怎样的意义 陶器的发明,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也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到文明社会的标志,说明人类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彩陶上,它表明,人类已经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 5.中国古代建筑的萌生时期,是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6、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大型公用建筑,被认为是后代宫殿建筑和宗庙建筑的开端。 第二章.先秦美术 1.三代青铜器类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武器和生产工具 2.生活用品 3.乐器 2.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 3.青铜纹饰的造型特点 首先,纹饰依形而饰,形状与器形完美统一。 其次,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最后,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4.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1.初期:相当于殷商前期:还明显具有陶器的某些特点,器形幼稚古朴,简率凝重,尚未脱离原始的风味,有的器表全为素面,无纹饰,大型铜器则以单层凸起饕餮纹和弦纹为主,无底纹。 2.盛期:大致为商后期至西周初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体现出鲜明的“祭器”“礼器”性质,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政治宗教意义。造型特别庄严、古朴,纹饰繁缛精美。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人面盉》 3.转折期: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这时的青铜艺术开始呈现出典雅和谐的美。青铜器的形制较以前简便有些器物装饰极为简洁。代表作品:《毛公鼎》、《散氏盘》、《颂壶》 4.衰落期: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始:青铜艺术所承载的的社会、宗教、政治意义消失了。青铜器呈现出世俗化的精巧气象代表作品:《立鹤方壶》、《宴乐攻战铜壶》 第三章秦汉美术 1.秦始皇陵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排列有序,军容严整,以宏伟浩大的气魄体现了秦始皇率领军队统一中国的辉

我对中国书法学习的心得体会

谈谈你对中国书法的看法 中国书法是中国艺术的一部分,是众多中华古老艺术瑰宝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整个人类灿烂文明的见证,至少在我的眼里,没有任何的文字艺术能超越中国书法的境界。有人爱诗词歌赋,有人爱中国画,而我,却对你———书法,爱的深沉、、、、、、 中国书法是把中国特有文字通过一定的法度来发挥表现的,简单的点画线饱含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现在,简单的讲书法可以认为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汉字的艺术。但如何用毛笔写好汉字、写好一篇汉字?这与书者书养、学养、字内、字外的功夫有关,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法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汉字的艺术,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又离不开线条,而组成书法的线条既是抽象的又不是空想的。线条有方有圆,有刚有柔,有疏有密,有正有欹,有主有次,有对比,有呼应,有节奏,有平衡,有变化,有统一,甚至有生命,非常复杂。学习中国书法,离不开用笔,因书法用笔、结体、章法三要素,用笔被排在第一位。用笔,楷书四大家元代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提出,“书法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而用笔万变不离方、圆、藏、露、提、按、转、折、轻、重、疾、涩、浓、淡、粗、细。在用笔上非方即圆,非藏即露,非疾即涩,或方圆兼施,或藏露互济,或疾涩并用。在线形态上,可粗可细,可长可短,可浓可淡,在质感方面,或刚或柔,或刚柔交替。自古至今谁能跳出这套已经成熟和确定的法则。因为中国书法中的笔法是在“五体书”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历代书家实践总结的经验。

正是这些经验或者法则才产生了中国书法的艺术。而离开这些经验理论,不讲笔法,随便涂抹,就离开了中国书法。所以元代赵孟頫认为用笔千古不易,他是深谙个中之理的。 书法如何用笔,几千年来,古人、今人论者不少,有的讲颜鲁公用笔“屋漏痕”,有的说王右军用笔“锥画沙”,还有的讲“利锥界石”,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书法用笔要“车轱辘碾地”,论者心里明白,学者模糊不清,因为今人不能与古人对话,不能相互切磋,何为“屋漏痕”,何为“锥画沙”,何为“利锥界石”,“车轱辘碾地”,个人理解不一样,只能靠自己去领悟。但我的看法是,这是古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来阐明用笔,那就是中锋行笔。 学练书法,要练用笔,要练结体。学用笔、学结体,首先需要入帖,先入帖,先继承,但继承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创新,但没有前面的继承,又怎样谈创新呢?创新需要出帖,不是一种帖,需多种帖,那就需要学习别人的东西,集多个人的优点,融会贯通,结合自己情况,创出新风格,写出新特点。 书法的结体,将横线缩短,竖线拉长,就出现了长体造型的汉字——小篆;将横线左右拉长,竖线缩短,就出现了扁体造型的汉字——隶书;将线条做对比不大的平正规整组合,就出现了正方型或长方型的汉字——楷书;将线条做不规则的恣肆组合,就出现了形体多变的造型——行书、草书,而且用笔轻重、行笔快慢、用墨浓淡、线条粗细、毫锋软硬都对线条、章法风格特点产生影响。 书法,经过历代先民或书家的摸索研究、学习实践,终于确认了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出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是关作霖。 2、留法画家林风眠赞成东西融合论,经常使用中国传统笔墨创作仕女画,表达形式美和意境。 3、中国画《流民图》的作者是兆和。 4、在解放区新兴木刻运动中,《怒吼吧,中国》是桦创作的版画作品。 5、《三毛流浪记》是漫画家乐平的作品,“三毛”形象家喻户晓,人人喜爱,深受儿童的欢迎。 6、前海派的第一位重要的画家兼书法家、篆刻家是之谦,他的书画艺术开海派风气之先。 7、近代书法家康有为极力提倡北碑,行书用笔凝重稚拙,圆浑苍厚,结体舒展开,气势非凡,笔力苍劲,一扫帖学中靡弱之风。 8、在近代建筑发展中,外滩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 9、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外界的大规模接触只有两次:一次是晋以来的佛学,一次是明清之际的天学。 10、南北宗论中,画论家以禅喻画,其中北宗主渐修,以神秀为代表,南宗主“顿悟”,以慧能为代表。 11、清代绘画中,《渔翁渔妇图》是黄慎的作品,该绘画以狂草入画,信笔挥写,用笔流畅,线条大胆泼辣,画面视觉效果格外生动精神。 12、近代绘画中,“海上三任”指的是任熊、任薰和任伯年,他具有极强的写生本领和创造精神。 13、近代画坛中,由于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供不应求,艺术家请人代劳,即出现了代笔现象。 14、海上画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吴昌硕,他的篆刻上溯汉,笔力古厚;绘画上学习青藤、白阳、八大和画派,气势奔腾,设色古艳,别具一格。 15、在留日学习美术的画家中,叔同在美术、戏剧、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

就,中年出家名弘一法师。 16、徐悲鸿创造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现实生活想联系的创作理论,其代表作为《泰戈尔像》、《奔马》等。 17、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其画风具有一种诙谐幽默、通俗村野的特点,而且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传统花鸟画的象征手法。 18、建国以后,联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中的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对我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9、创作于1980年的油画《父亲》是罗中立创作的作品。 20、《百骏图》的作者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他采用了明暗和透视的画法。 21、在社会主义写实风格雕塑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院集体创作的收租院和鹤创作的艰苦岁月。 22、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借鉴传统“六法”的基础上提出“新七法”,“新七法”的容主要是指位置得当、比例准确、黑白分明、姿态天然以及轻重和谐、性格必现、传神阿堵等容。 23、天寿的绘画观念可概括为一味霸悍,他在构图、设色、形式感等方面具有明显突破。 24、清代金石学的兴起使得文人治印的风气达到全盛,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浙派和徽派两派风格。 二、名词解释: 25、觉澜社 答:觉澜社是由倪贻德、王济远等于1932年10月在发起的美术社团,其主是引进西方现代主义和现代设计艺术,向西方现代绘画流派学习,试图探索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道路,作接近巴黎画坛的画风。代表艺术家有:秋人、阳太阳、弦等。 26、现代艺术运动 答:20世纪初,学习西方艺术的“洋画”逐渐普及,形成了所谓的“洋画运动”。很多留学过来的青年美术家通过创办学校,投身教育,传播西方文明,“洋画运动”也属于现代化过程之一,在这里统称为现代艺术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周湘、海粟等。 30、清代宫廷绘画 答:这里主要指的是乾隆时期的宫廷绘画,此时的宫廷绘画正值顶峰,其特点是

中国美术史复习重点.doc

2015—2016学年中国美术史考试题型 1、 选择题10个 20分 2、 填空题10个空 10分 3、名词解释2个 20分 第一章远古至秦汉美术 现存最大最重的商代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 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文化代表性器物。 《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帛画出土时间。 东汉时期祠堂画像的代表山东嘉祥武氏祠。 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绘画和雕刻的特征,画像石是用来 构建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绘画 ■我国历史记载第一位的佛像画家是曹不兴。 ■王献之的代表作品是《鸭头丸帖》,王羲之 ■顾恺之,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 被称为“密林”风格的画家是顾恺之 《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周文矩 ■陆探微,创造“秀骨清像”。其绘画风格与顾恺之同为 “笔 4、 论述题2个 50分 传?仁智 眼 神的描绘 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注重

记周密”的“密体”。 ■谢赫,南齐画家、理论家。他的《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画品》中提出了“六法”,即:一、传移模写;二、应物象形;三、骨法用笔; 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气韵生动。 第三、四、五章唐宋绘画 ■阎立本,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代表作品《职工《步辇图》等。 ■吴道子,盛唐时期著名画家,善画宗教佛道壁画,一生作画三百余幅,被后人誉为“画圣”。 ■张萱,盛唐仕女画家,代表做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 ■周昉,继承并发展了张萱的仕女画,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其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宫骑图》。其中《挥扇仕女图》此长卷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 ■周昉创作了“水月观音”之体,被称为周家样。 ■张彦远,晚唐重要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书画著作《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中外美术史心得体会

《中外美术史》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分外美术史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了解到中西方灿烂、悠久且日益发展的美术史,有了一定的。 因为中西方的哲学观念不同,同时艺术的发展是要有哲学做指导的,所以中西方在艺术表达上产生一定的区别。西方人考虑问题理性的因素比较多,而中国的艺术人在考虑问题中以人的思想指导比较多.你可以看到,西方的美术作品追求的东西,以最为出名的,大家最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印象派的画家们是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莫奈到了晚期甚至逐渐抛开对形的把握而疯狂的追求光的表现,比如他创作的以自家花园为题材的<莲花>系列.而反观中国的绘画,在国画中我们是看到的这种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解剖是不多的.中国画强调意境,而意境则已经是纯粹的画家意识中东西了.直到国画大师黄宾弘开始,才逐渐的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绘画中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思想,进行一些方面的结合.但并不是中国的艺术落后于西方的观念,而在于根本的哲学理念不同.不同哲学指导所产生的艺术是不一样的,由于中国画家们的学习,从而中国艺术又进入新的阶段。 所以学习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让我获得一些体会,但这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然我学的跟多、体会深刻的是一种属于自己的思维,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观念,就是因为中西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观念作指导,所以都有属于自己的作画风格和技巧,不断的发展。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中西方美术一直迄

立于世界的顶端。到国画大师黄宾弘开始中国绘画开始借鉴并学习西方的思想及绘画,这并不是中国艺术落后与西方,而是中西方理念不同。中西方结合,一种崭新的绘画形成,从而中国绘画有得以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我觉得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看法、不同于别人的创新意识这是对于以后作为一名设计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拥有这些的时候应该不断的学习的借鉴其他优秀的作者及其作品,不断地充实和武装自己,这样自己才能不断地变强,成为一名成功的设计者。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中国美术史复习总结

第一章史前美术 名词解释 1.鹳鱼石斧图彩陶瓮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器高47 厘米、口径 32.7厘米。陶瓮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仵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瓮外壁绘出鹳、盘、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2.黑陶 黑陶工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3.彩陶 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坏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称彻骨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底上呈现出锗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4.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海太通上孙家寨。在接近盆口的内壁绘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皆腰系兽皮,

并肩携手,欢快起舞。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圈猎野兽的生动场景,或为氏族成员围着火堆欢庆的场面。 5。岩画 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壁或岩石上的图画。我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东到黄海之滨,西至昆仑山田,从东北的太兴安岭到西南边陲都有分布。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作品分析题 1.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杰出代表。盆内壁绘有两两相对的两种图案,一为口衔两尾鱼、双耳分别饰以鱼形团的圆形人面,有头饰。另一图案为独立鱼纹,简括而形象。画面带有明显的装饰性。其含义目前尚不明确,有图腾符号说、祈求渔猎丰产或生殖繁衍象征说等不同看法。 2.C形玉雕龙。 C形玉雕龙,1 97 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属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钩,龙首作猪嘴形,长吻修囝,头颈鬣飘摇。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3.试析泥塑女神头像作品。 图中所示为泥塑女神头像,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头像与

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原始美术 (一)原始器艺术 1、器及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器代表新石器彩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术。 河姆渡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大汶口、龙山]) 仰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 1、原始绘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82年,安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将军崖等 (三)原始雕塑 1、史前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塑。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第二章先美术 (一)先青铜艺术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 2、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感想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感想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感想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史》)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工艺美术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先民第一件劳动工具的创造,凝聚在其中的实用性和精神内涵就确立了工艺美术的初始形态,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范,是体现民族文化和时代风貌的物质载体。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呈现着两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以实用为主体的民间工艺美术和以观赏为主体的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美术体系.它们作为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生长发展起来,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两种工艺文化形态,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功用目的和美学特征.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自然经济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使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完满地体现了实用,审美一体的基本原则,具有朴质,刚健,明快的品质.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产生于官营或私营手工业作坊之中,迎合贵族和文人阶层的需要和趣味,因而侧重于显示观念意蕴和追求观赏把玩价值,推崇精雕细刻,矫饰奇巧.生产的官营化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现象.早在西周就出现了隶属于王家官府的"百工",汉王朝则在周秦官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属于少将府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坊和工厂,唐宋时期的少府监显示了官营手工业制度的完备和周详,明代的御用监,清代的造办处和织造局使官营手工业制度更为系统和严格.官营手工业机构大都设在中心城市或皇宫,材料无偿占有,工匠无偿劳役,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参加商品流通.在这种封闭的经济结构中产生了追巧夺末,争奇斗艳的宫廷工艺美术,它作为反映统治阶级精神需要的理想样式,影响和规范着封建时期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形而上"之"道",而贬抑"形而下"之"器".因此,以功用为目的的工艺美术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而属"抑末"之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