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23张PPT)

3.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 遇刺身亡。经查,幕后策划人是受袁世凯指使的国 务总理赵秉钧,重金收买宋教仁不成而痛下杀手。 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的目的是( B ) A.阻止宋教仁改组同盟会 B.阻止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 C.彻底解散国民党 D.让自己的亲信领导国民党 4 .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最直接的 原因是( A ) A.袁世凯策划“宋案” B.袁世凯改组国民党 C.袁世凯北上组阁 D.袁世凯权力过大
张作霖
陆荣廷 从这张地 图上,你感觉 当时中国处于 怎样的一种局 面?用一个词 形容一下。
唐继尧
国 家 四 分 五 裂
四、军阀割据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代表人物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冯国璋、曹锟 美、英 段祺瑞 日 张作霖 日 唐继尧 美、英 陆荣廷 美、英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 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9 .北洋军阀分裂时期,控制着北京政府和东北的
军阀分别是(
A
)
A.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
B.皖系段祺瑞、滇系唐继尧
C.直系冯国璋、直系曹辊
D.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
10 .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 争发生在( C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三、护国战争
1.原因: 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
2.时间: 1915——1916年
3. 过程:
4.结果: 5.袁世凯失败原因:
蔡锷、李烈钧、唐
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 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 府。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三、护国战争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26张PPT)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出卖国家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签订“二十一条”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 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意义:它挫败了袁世凯的复辟阴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蔡锷,湖南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
杰出军事领袖。他积极参加反对袁 蔡 锷 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 护国军起义。在护国战争中,他抱 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 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 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
观察上面两本法律封面思考: 二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 有这种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今天 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导火线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 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 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 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 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 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 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袁世凯祭天
袁世凯称帝
三、护国战争
1、孙中山高举反袁大旗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
忘共和,即称民贼。……誓
死戮此民碱,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 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 护民主共和制度。
2、护国战争爆发
时间:1915年底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地点:云南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 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结果: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23张)

臣,并将自己所建立的军队称为“北洋
常备军”,简称北洋军,并把北洋陆军
扩充为六镇,因此人们就把以袁世凯为
头子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从“合法斗争”到武力反袁
——
公为
真宪
第法
一流
孙 中
人 。
血 ,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 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丧权辱国。
3.改国号、年号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万户涕泪,一人冠 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
1913年7月12日,李烈 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 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 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 司令部,式宣布江西 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
2、 二次革命
结果
1913 年 9 月 1 日 失 败 ,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 散,二次革命很快被 袁世凯镇压下去。孙 中山、黄兴等被迫流 亡日本。
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
2.形成的社会根源
(1)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是 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2)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 局面的形成。
军阀割据的影响
①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
②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 中。
山
1.宋教仁遇刺 导火线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共38张PPT)

1、背景:
2、导火线:
3、过程: 4、结果:
二次革命
1、背景: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责任内阁制。
2、导火线: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3、过程: 4、结果: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时间地点:1913年、湖口
国民党力量涣散,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思 考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 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 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 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 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 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日人之欲吞并我国 蓄之已久。今得欧乱之 机,故悻悻不能自已, 急欲施展其强横之手腕 ,此殆岛国人性根使然 。……此事观日本朝日 新闻前发表与袁氏之密 约,即可得其梗概。”
二十一条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
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
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等。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思考:这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 辱国的条约,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
孙体锐给祖父母的家书原稿
二次革命
【导火线】
“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 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 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 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 涉到袁世凯本人。
宋教仁案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丑恶嘴脸。
二次革命
第二篇
忧国忧民 艰难探索
黄兴:思考救国方略
黄兴(1874—1916年),近代民主革 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湖南善化 (今长沙)人。先后参与了辛亥革命和 二次革命等。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凯提 出21条要求。2月19日,旅居纽约的 黄兴给表哥石陶钧写了一封信。
2、导火线:
3、过程: 4、结果:
二次革命
1、背景: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责任内阁制。
2、导火线: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3、过程: 4、结果: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时间地点:1913年、湖口
国民党力量涣散,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思 考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 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 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 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 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 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日人之欲吞并我国 蓄之已久。今得欧乱之 机,故悻悻不能自已, 急欲施展其强横之手腕 ,此殆岛国人性根使然 。……此事观日本朝日 新闻前发表与袁氏之密 约,即可得其梗概。”
二十一条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
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
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等。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思考:这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 辱国的条约,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
孙体锐给祖父母的家书原稿
二次革命
【导火线】
“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 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 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 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 涉到袁世凯本人。
宋教仁案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丑恶嘴脸。
二次革命
第二篇
忧国忧民 艰难探索
黄兴:思考救国方略
黄兴(1874—1916年),近代民主革 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湖南善化 (今长沙)人。先后参与了辛亥革命和 二次革命等。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凯提 出21条要求。2月19日,旅居纽约的 黄兴给表哥石陶钧写了一封信。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7张PPT)-课件

共和制度。
万户涕泪、一 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两字 存耶?既忘共 和,即称民 贼。”
——孙中山 《讨袁檄文》
• 2、护国战争爆发
• 时间:1915年底
•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 唐继尧
• 地点:云南
•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 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 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 凯政府。
• 结果: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 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 C、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 D、袁世凯复辟帝制
• 4、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 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 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
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C )
• A.梁启超
• B.黄兴
• C.孙中山
• D.蔡锷
•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控制
• 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 革命被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探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北京政府的是( B )
• A.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 B.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 C.奉系军阀张作霖 • D.滇系军阀唐继尧
3、学习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 神。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 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 优势,引起袁世凯的恐 慌。1913年春,准备北 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 火车站遇刺身亡。
万户涕泪、一 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两字 存耶?既忘共 和,即称民 贼。”
——孙中山 《讨袁檄文》
• 2、护国战争爆发
• 时间:1915年底
•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 唐继尧
• 地点:云南
•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 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 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 凯政府。
• 结果: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 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 C、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 D、袁世凯复辟帝制
• 4、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 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 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
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C )
• A.梁启超
• B.黄兴
• C.孙中山
• D.蔡锷
•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控制
• 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 革命被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探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北京政府的是( B )
• A.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 B.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 C.奉系军阀张作霖 • D.滇系军阀唐继尧
3、学习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 神。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 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 优势,引起袁世凯的恐 慌。1913年春,准备北 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 火车站遇刺身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19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英国作家]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25张)

•
材料研读——论从史出
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说明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 影响了正常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生活,给中国人民 带来依了据深材重料的,灾说难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
成哪些不利影响?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北
洋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政
府 的 袁世凯
对内:建立独裁专制统治,解散国民党
黑 复辟帝制
暗
对外:接授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统 治 护国战争
袁世凯众叛亲离, 1916年6月在绝望中死去
军阀割据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动乱之中
感悟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T
E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L
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
L
北洋政府的不懈斗争中得到
E
哪些启示?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C)
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 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一 个词形容一下。
结合教材和地图动手绘制表格, 将军阀割据的有关内容进行整 理。包括:派系、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等。
军阀割据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代表人物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控制区域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 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控制东北地区 控制着云南、贵州 控制着广东、广西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
2、“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B )
A、北洋军力量强大 B、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C 、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共23张PPT)

(4)为了保卫辛亥革命果实,维护民主共和制,孙中山领导了哪些斗争? 结局如何? 1913年的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结局是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武力镇 压下去;护国战争打倒了袁世凯,但政权仍落在北洋军阀手中。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易错警示 二次革命是因为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而护国战争是因为袁世凯复辟 帝制。
释疑解难 1.袁世凯为什么会复辟帝制? 袁世凯复辟称帝 ,原因复杂。,(1)对无限制的极端权力的追求是其称 帝的根本原因。,(2)特殊的社会环境及当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纵容 和支持也是促使袁倒行逆施的重要原因。,(3)一些人长期以来别有用
三、军阀割据 冯国璋和曹锟为首,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10.直系:以_______________
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 11.皖系:以__________
东、福建等地。 张作霖 盘踞东北。 12.奉系:___________ 唐继尧为首,控制云南、贵州。 13.滇系:以__________ 陆荣廷 为首,控制广东、广西。 14.桂系:以___________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正式大总统 4.解散国会: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______________ ,随后解散国民党
和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颁布《中华民国约 5 . 废新制:袁世凯废除 _________统可无限期连 法》,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_
势。,(3)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亡国的“二十一条”引起众怒,甚至平日
支持他的幕僚也弃他而去。,(4)全国各地反对袁世凯的势力强大。
一、二次革命 宋教仁 同盟会 1.国民党:1912年,________ 以________ 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宋教仁。 2.宋案: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_________ 3.二次革命: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二次革命” 被镇压。 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革命
1、根本原因: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2、导火线: 宋教仁案 3、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4、结果: 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 为正式大总统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①解散国民党、国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③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 定继承人
其四,就行刺时情形,刺客举止甚是从容,其旁必尚 有同党 。 其五,刺客行刺后,尚携其手枪以逃, 必其附近有机关部或
接应之人
根据以上五点, 结论是: 该案是“有人买通行刺,故就性质
而论,破案获凶或非难事也。”
——张耀杰《谁谋杀了宋教仁》
在公共租界公审会堂的一个听证会后凶手 却暴死狱中。赵秉钧总理……于1914年2月17 日被神秘地毒死,卷入此案的其他人不是被杀 害就是被毒死 。
总统更迭42 届59人次。
思考: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竭志尽诚, 以救民国, 破除障碍, 促成统一。”
护法运动
痛 · 黑 暗 之 中 · 苦苦 挣 扎
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
统治时期 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 时期
混战割据、民不聊生
幸 · 革命党人 · 前仆后继
1916年3月, 袁世凯被迫 宣布取消帝 制,6月在绝 望中死去。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 为什么会失败?
“大民国,洪宪年,正月十五卖汤圆。 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民间歌谣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上海报纸刊登对联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 满洲和蒙古的权益。 3.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让给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袁世凯批署“二十一条”手迹
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2.对外出卖国家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称帝
强迫国会选举他 为正式大总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谁是宋教仁案的真正幕后黑手?
袁世凯决定以武力 镇压国民党,下令 罢免由国民党人担 任的江西、广东、 安徽三省都督,并 派兵南下。
“非去袁不可” “立即讨袁”
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 口起义,宣布独立。 随后,江苏、广东、 安徽等省相继独立, 这就是“二次革命”。
思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 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 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 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 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 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只有李 烈钧和黄兴分别在湖口和南京组织抵抗,稍晚一 些时候,四川的国民党人也做了一些抵抗;而其 余宣布独立的地区人采取观望态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
北洋政府
题
袁世凯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逐渐形成 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
释
担任北洋大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
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
义
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选举
共和
表示政府虽有 “共和”之名,实 际是猿(袁)家天 下。
宋教仁案
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上海火车站的 一声枪响,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遇刺身亡!
谁是宋教仁案的真正幕后黑手?
上海《民立报》报道历史现场:
上海地方检察厅的凶案现场进行调查判断:
其一,凶手行刺时,距离被刺者仅数步。
其二,行此极残忍之事,必非 宿怨私仇 。 其三,刺客一枪后, 再左右连放两枪, 必系行刺之 老手 。
1、护国战争的开展,各地讨袁势力的强大; 全国人 民支持护国战争;北洋军队内部人心涣散;
2、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3、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4、 “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 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 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 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毛泽东
护国战争
1、根本原因: 袁世凯复辟帝制 2、主要领导人:孙中山、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 3、结果: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军阀割据
派系
北 直系
洋 军
皖系
阀
奉系
西南 滇系 军阀
桂系
晋系
势力范围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
省 东北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山西
代表人物
民主共和 VS 独裁专制
宋教仁
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 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与 同盟会合并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组党
按历史学家张玉法的统计:以党籍计,
参议院党籍可知者,国民党占全院的54.5%;
众议院党籍可知者,国民党占全院的60.4%。
国民党大获全胜。
冯国璋和曹坤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阎锡山
乱 扶植势力
美国、英国 日本 日本
美国、英国
日本
民国14年(1925)1 月26日,直奉军 阀混战时,占据 黃山炮台的奉军 炮手,向固守在 江阴城内的直军 开炮,一炮击中 残塔顶部,塔的 最高三层被削去 大半,仅剩西南 半侧,遂成钢笔 尖形。
思考: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①解散国民党、国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③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 定继承人
1916 洪宪 元年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 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 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 发。
蔡锷
袁世凯葬礼
袁世凯葬礼的殡仪队伍
秋瑾
林觉民 宋教仁
黄兴
孙中山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以年轻的生命和一生的追求实践 着革命的意义。
革命 ,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 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 在任何人的心里, 永远 永远 都不再惧怕列强, 都不再有封建皇权, 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苦, 使中华之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 这就是革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