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酸碱影响

合集下载

你知道农药容易变质的原因吗?.doc

你知道农药容易变质的原因吗?.doc

你知道农药容易变质的原因吗?下面跟大家将农药变质的原因跟大家好好唠唠,要记得以后要注意别再让农药变质了。

农药容易变质的原因存在于以下几点:农药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如方法不妥,农药质量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使原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变质失效。

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酸碱度都可引起农药变质。

温度方面温度越高对农药质量的影响越大。

如晶体敌百虫在30℃左右时开始变软,在70℃—80℃高温时便完全熔化成液体。

敌敌畏的挥发性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挥发度越大。

实验证明,在气温35℃时敌敌畏的挥发量比在20℃时大1.4倍。

所以,一般农药遇到35℃以上的温度后,就容易分解。

乳油农药遇到高温还容易燃烧爆炸。

另外,温度过低对农药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如液体农药遇到0℃以下的低温,就会结晶成结冰,降低乳化力,造成药效下降。

因此,农药的保管和使用除了要防高温外,还要防低温冰冻。

湿度方面空气中湿度太大会使农药失去毒性,如有机磷农药容易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失效。

遇上高温高湿,这种水解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粉剂农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粉粒就会结团、变粗,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所以,农药在储存保管期间,要注意防潮湿,尤其是粉剂农药要悬挂或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光照方面在造成农药变质的外部条件中,光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日光能促使农药中的毒物产生光学反应而失效。

所以,装农药的瓶子一般都用有色玻璃或有色塑胶制造,以避光防晒,保质量。

根据农药的这一化学性质,在储存保管上应将其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空气方面农药在储存保管中要注意包装完好,封口严密。

这一方面可防止潮湿和挥发,另一方面还能避免接触空气,因为有些农药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作用后,可引起质量变化。

酸碱方面一般农药在中性或偏酸性的溶液中比较稳定,但遇碱性物质则极易分解失效。

所以,绝大部分农药无论是在保管中还是在使用时,都不能与碱性物质如石灰、草木灰、洗衣粉、肥皂、烧碱等接触。

不能混用的酸性农药杀虫剂有哪些?

不能混用的酸性农药杀虫剂有哪些?

不能混用的酸性农药杀虫剂有哪些?
问:请问不能混用的酸性农药杀虫剂有哪些?不能混用的酸性农药杀虫剂:
1.酸碱性农药不能混用。

常用农药一般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类。

氟铅酸钠、砷酸铅等是中性农药。

硫酸铜、氟硅酸钠、白砒、过磷酸钙等属酸性农药,松脂合剂、石流合剂、波尔多液、砷酸铝、肥皂、石灰、石灰氮等属碱性农药。

2.酸碱性农药混合在一起,就会分解破坏,降低药效、甚至造成药害。

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如乐果、杀螟松、马拉硫磷、磷铵等和部分微生物农药如春雷霉素、井岗霉素、灭瘟素等以及猪稻净、代森锌、带森铵等,不能同碱性农药混用,就是农作物撒施石灰或草木灰,也不能喷洒上述农药。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

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残留物在大气中扩散,导致 大气污染。
农药残留物在大气中分解,产生 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
造成污染。
农药残留物在大气中传播,影响 大气质量,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气候变化
农药残留物在大气中 积累,影响气候变化 。
农药残留物对大气中 云雾的形成和分布产 生影响,改变气候模 式。
农药残留物在大气中 分解,释放出温室气 体,加剧全球气候变 暖。
低。
农药残留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 种类和数量,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的平衡。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降低会影响土 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降低
土壤的生产力。
土壤肥力下降
农药残留会抑制土壤中微生物 的活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 解和养分的释放。
农药残留会阻碍植物对养分的 吸收,导致植物生长受阻,产 量下降。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 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影 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药残留物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农药残留物中的某些物质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畸形和缺 陷的风险。
农药残留物中的某些物质可能对DNA造成损伤,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 对后代健康产生影响。
06
控制农药残留的措施与 建议
加强农药使用监管
制定严格的农药使用标准
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
土壤传播
水体传播
农药残留物可以通过土壤传播,污染地下 水、地表水和土壤,进而影响植物和动物 的生长和生存。
农药残留物可以通过地表水、地下水、河 流、湖泊等水体传播,污染水生生物和水 资源,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空气传播
食物链传播
农药残留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污染大气 环境,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呼吸健康。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综述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综述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综述一、本文概述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农药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不仅影响土壤和水质,还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农药降解技术成为了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对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技术进行综述,探讨其原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降解的类型、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和降解途径等。

分析影响农药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如微生物种类、环境因素和农药性质等。

接着,综述国内外在农药微生物降解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降解效果、降解机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成果。

展望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概览,为农药残留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关注农药微生物降解领域,共同推动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生物催化过程,这一过程由特定的微生物群体通过酶的作用,将农药分子分解为较小、无害或低毒的化合物。

这一生物过程包括酶与农药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农药分子结构的改变,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简单的无机物。

在农药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关键的步骤是农药分子与微生物酶之间的识别与结合。

微生物通过分泌特定的酶,如水解酶、氧化还原酶和裂解酶等,这些酶能够攻击农药分子的特定化学键,导致其结构破坏。

例如,某些水解酶能够水解农药中的酯键或酰胺键,而氧化还原酶则能够氧化或还原农药分子中的特定官能团。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能力与其遗传特性密切相关。

微生物通过基因编码产生特定的降解酶,这些酶对农药分子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催化活性。

随着环境适应性的演化,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降解酶,以适应不同种类农药的降解需求。

农药标准所需技术指标

农药标准所需技术指标

附件1:农药产品规格要求1.原药(母药)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不应分等级,含量不能过低。

其他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一般指相关杂质、稳定剂、稀释剂(对母药)的含量。

酸碱度(以H2SO4或NaOH计)或pH范围(对水溶性原药或母药)其范围应保证有效成分稳定。

水分含量或加热减量其范围应保证有效成分稳定。

不溶物是指不溶于某种规定溶剂、溶液或水中杂质。

通常含量应不超过0.5%。

2.粉剂(DP)有效成分含量规定上下限。

其他成分及其含量一般指相关杂质含量和其他限制性成分含量,以≤表示。

水分含量一般应≤3.0%。

细度(通过75μm试验筛) 一般(通过75μm筛)应≥95%。

酸碱度(以H2SO4或NaOH计)或pH范围应保证有效成分稳定和对包装和对包装材料无腐蚀性。

热贮稳定性(54℃±2℃,14天) 一般有效成分分解率≤5%,有机磷产品热贮分解率≤10%。

相关杂质的含量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其他。

3.乳油(EC)有效成分含量规定上下限其他成分及其含量一般指相关杂质含量和其他限制性成分含量,以≤表示。

水分含量一般应≤0.5%。

酸碱度(以H2SO4或NaOH计)或pH范围应保证有效成分稳定和对包装材料无腐蚀性。

乳液稳定性一般稀释200倍后合格或执行其他国际标准。

低温稳定性(0℃±2℃,7天)一般要求离心管底部离析物体积≤0.3mL热贮稳定性(54℃±2℃,14天)一般有效成分分解率≤5%,有机磷产品热贮分解率≤10%。

乳液稳定性和相关杂质的含量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其他4.可湿性粉剂(WP)有效成分含量规定上下限。

其他成分及其含量一般指相关杂质含量和其他限制性成分含量,以≤表示。

水分含量一般应≤3.0%。

酸碱度(以H2SO4或NaOH计)或pH范围应保证有效成分稳定和对包装和对包装物无腐蚀性。

悬浮率应≥60%。

湿润时间一般应≤120s。

细度(通过45μm试验筛) 一般应(通过45μm筛)≥95%。

热贮稳定性(54℃±2℃,14天) 一般有效成分分解率≤5%,有机磷产品热贮分解率≤10%。

纯碱除农药原理

纯碱除农药原理

纯碱除农药原理
一、碱性中和
纯碱是一种强碱,其水溶液呈碱性。

大部分农药是酸性物质,纯碱可以与农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农药失去活性,从而达到去除农药的目的。

二、溶解性改变
纯碱可以改变农药的溶解性,使农药从表面或沉淀物中溶解出来,进而提高清洗效果。

一些农药在纯碱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加,使其更容易被去除。

三、化学反应
纯碱可以与某些农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或无害的化合物,从而达到去除农药的目的。

例如,一些有机磷农药可以被纯碱水解,生成无害的物质。

四、表面活性剂作用
在纯碱清洗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表面,将农药从表面或沉淀物中清洗出来。

同时,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提高农药的溶解性,进一步增强清洗效果。

五、物理分离
纯碱在清洗过程中可以通过物理分离作用去除农药。

纯碱可以使农药从表面或沉淀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漂洗或离心等方法将农药与清洗液分离,从而达到去除农药的目的。

总之,纯碱除农药原理主要包括碱性中和、溶解性改变、化学反应、表面活性剂作用和物理分离等方面。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共同实现了纯碱去除农药的效果。

在使用纯碱去除农药时,应掌握好浓度和处理时间等条件,以确保安全有效。

肥料的酸碱反应特性

肥料的酸碱反应特性

肥料的酸碱反‎应特性一般常用的肥‎料都是碱基和‎酸根组成的盐‎类,基本上就具有‎化学的特定性‎质。

另一方面,在施肥后,受到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例如根群和微‎生物的选择性‎吸收营养成分‎、微生物分泌酵‎素的分解和转‎化分子结构、土壤粒子的吸‎附阳离子和排‎斥阴离子、雨水溶脱盐类‎等,都会对植物的‎营养生长和土‎壤化学性之改‎变有明显的影‎响力。

表1. 肥料在化学上‎的酸碱反应要‎因和归类肥料在化学上‎的酸碱反应肥料溶解于水‎中后,由于其碱基和‎酸根的相对强‎弱关系导致肥‎料水溶液的p‎H 值有呈酸性‎或碱性反应的‎差异。

依据pH值的‎高低,可将肥料区分‎成酸性肥料、中性肥料和碱‎性肥料。

从肥料组成分‎的碱基和酸根‎的强弱势也可‎判断肥料在化‎学属性是中性‎、酸性或碱性。

例如硫酸铵是‎由强酸和弱碱‎组成,所以其水溶液‎呈微酸性;硫酸钾是由强‎酸和强碱组成‎,所以其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钾是由弱‎酸和强碱组成‎,所以其水溶液‎呈微碱性。

有一些肥料在‎制造过程中残‎留部分游离酸‎,例如过磷酸钙‎常含有游离硫‎酸,其水溶液也呈‎微酸性。

兹将肥料在化‎学上的酸碱反‎应整理成表1‎。

肥料有化学酸‎碱反应的特性‎,所以在混合肥‎料时要注意酸‎和碱混合会发‎热、碱和碱混合时‎会造成脱氨等‎情况。

肥料在植物生‎理上的酸碱反‎应肥料施到土壤‎后,在土壤溶液中‎所呈现的酸碱‎反应和单纯肥‎料水溶液的酸‎碱反应有些许‎不同。

肥料在化学上‎的酸碱反应受‎到土壤胶体粒‎子的缓冲能力‎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对‎土壤溶液的酸‎碱变化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反而是由于植‎物根系对肥料‎盐离子的吸收‎不平衡以后导‎致土壤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较‎为显著。

一般而言,肥料成分中的‎阳离子经根系‎吸收后,残存的硝酸根‎(NO3-)、盐酸根(Cl-)、硫酸根(SO42-)等由于和土壤‎胶体子带有相‎同的负荷,很容易随同土‎壤重力水被排‎出土体之外,但在同时,土壤吸附的碱‎基阳离子,如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钾离子(K+)等亦会被拖着‎伴随流失,终至土壤酸性‎化。

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防护要点

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防护要点

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防护要点常见化学毒物主要有氯气、氨气、一氧化碳、苯系列物、亚钠、甲醛、硫化氢、易燃易爆物质、酸碱等腐蚀品和农药危害等,现将它们的危害及防护要点分述如下:1、氯气危害及防护要点氯气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和自来水生产企业,应用十分广泛。

A.危害:氯属II级高度危害毒物,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吸入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症、肺水肿、眼和皮肤灼伤。

B.逃生:(1)沿侧风向逃离泄漏源。

--氯气比空气重,氯气泄漏后沿地面扩散和逃生时可登高逃离氯气危害。

(2)逃离时最好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C.急救:(1)氯气遇水呈酸性,眼睛、皮肤受到刺激后,应使用0.2%~0.1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不少于3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自来水冲洗。

(2)呼吸道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后,应及时使用“消泡净”防止肺水肿,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吸氧。

(3)吸入氯气量较大者应卧床休息,给以“舒喘灵”气雾剂,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2、氨气危害及防护要点氨气(液氨)可作为制冷剂使用。

A.危害:氨属IV级毒物,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死亡,吸入、接触并可引起灼伤、冷灼伤。

B.逃生:(1)氨气发生泄漏应及时戴好防毒面具。

(2)氨气较空气轻,逃生时先看准风向,沿侧风向逃生。

(3)将毛巾用醋浸湿捂住口鼻逃生。

C.急救:(1)接触氨气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处理。

(2)中毒时应使用“清沧1号”对咽部进行喷雾,严重者应实施心肺复苏术并送医院抢救。

3、一氧化碳危害及防护要点家庭使用的人工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A.危害:一氧化碳属II级中度危害毒物,它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窒息,急性中毒会引起头晕、无力、药迷甚至死亡。

B.防护:(1)厨房间及浴室加强通风。

(2)使用煤气时,人不离开灶台。

(3)停止使用,要及时关闭开关。

(4)发生泄漏,不能点火,动用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电器、手机、电话等,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开门窗通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农药PH稳定性一览
2011-01-21 15:55:57| 分类:工作、学习|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文名Active Ingredient 降解速度50%降解的时间y(年),d(天),h(小时)
百草枯 Paraquat 在pH值3条件下稳定,在碱性介质下很快分解。

草甘膦 Glyphosate 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介质下稳定
代森锰锌Mancozeb 在碱性条件下快速分解
敌百虫 Trichlorfon 510d (pH4),46h (pH7), < 30min (pH9)
2,4 D胺盐2,4-DAmine 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
阿特拉津 Atrazine 在碱性条件下很快

杀螟丹 Cartap 在酸性条件下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不稳定
百菌清 Chlorothalonil 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
苯菌灵 Benomyl PH7, 1h; pH5-6, >30h
敌敌畏 Dichlorovos 在碱性条件下很快分解pH4; 2.9d(pH7); 2d(pH9)
毒死蜱 Chlorpyriphos 随着pH值的增加降解速度加快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pH4-7稳定;pH7易分解, pH>10仅1h100%分解
速灭磷Mevinphos 1.4h(pH11),120d(pH5)
炔螨特Propargite 1h(pH9), 331h(pH6)
甲胺磷Methamidophos 在酸性介质下稳定:
乙酰甲胺磷Acephate pH9(16hrs), pH3(710hrs),pH5活性强
氟氯氰菊酯Beta-cyfluthrin 在酸性介质下更稳定25d(pH4); 11d(pH7); 5d(pH9) 氟氰戊菊酯Flucythrinate 在碱性条件下很快分解
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 所有同分异构体在pH4条件下稳定!
氟胺氰菊酯Tau-fluvalinate 48d(pH5), 1.1d(pH9)
氟虫脲Flufenoxuron 206d(pH5);267d(pH7);37d(pH9);2.7d(pH12)
氟氯菊酯Bifenthrin 在酸性介质下稳定
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 在碱溶液条件下分解
乐果Dimethoate 1.2d(pH9),在pH2-7之间稳定
硫丹Endosulfan 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更稳定,
绿黄隆Chlorsulfuron 在pH5.5-7条件下稳定,
氯嘧黄隆Chlorimuron-ethyl 在pH5条件下更稳定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在pH3-5之间药效稳定;
杀灭菊酯Fenvalerate 在碱性条件下很快分解
溴氰菊酯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更稳定
乙烯利<pH5条件下稳定
玉嘧黄隆0.3d(pH9),4.6d(pH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