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我的母亲》导学案教师寄语: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 理清课文结构。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 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学习重点概括母亲的形象, 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 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 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读这些文字, 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 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检查预习:1.熟读课文2.给加粗字注音眼翳病绰号侮辱气量广漠管束宽恕文绉绉庶出3.标明段落序号, 理清文章结构4.了解作者胡适(1891~1962), 现代作家、学者, 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 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 一直守了23年, 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

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 她含辛茹苦, 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她忍受一切, 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 也要供胡适读书, 她处处为儿子设想, 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 她历尽寡居的艰辛, 离开了人世。

三、合作探究:(一)朗读感悟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2.找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试用“母亲是一个___的人, 因为文中写道___”的形式组织语言, 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 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 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二)探究质疑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 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 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三)赏读品析1.品味亮点词语(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 只学会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新区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我的母亲》(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新区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我的母亲》(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第14课我的母亲【学习目标】1、通过品析体会文中真挚深沉的母爱。

2、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和描写。

【课前预习】⒈熟记文中的四个感人的片段。

⒉划出文中的描写和议论的句子。

【学习过程】活动一研读四个片段,体会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自主先学〗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展示交流〗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活动二读中体会并讨论、欣赏、理解本段中的语言。

〖自主先学〗仔细阅读本段,找出本段中精彩的修辞的句子,批注修辞产生的表达效果。

〖展示交流〗1.小组讨论,完善批注后,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口述答案,其他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在课本上适当圈画,并自主修改完善。

2.讨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用。

①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②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③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都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活动三:探究提升。

重点讨论、展示。

1.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比较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的异同点。

2.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

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检测反馈】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

她还时常收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

出乎我意料,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小编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我的母亲》导学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4、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

A、为母亲洗一次脚B、为母亲梳一次头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自学成果展示】1、字词展示字音:文绉绉zhò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眼翳yì词义:广漠宽恕文绉绉面红耳赤侮辱2、材料展示(理解母爱)将所搜集的关于母爱的材料和胡适的材料分组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

教师补充: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绩溪县中屯人。

父亲是农民。

17岁,她嫁给49岁做官的胡传做填房,成了几个孩子的后母。

20岁生了胡适,23岁守寡。

她命运多舛,但注重对儿子的“智力投资”,在家道中落后,还借钱给儿子买下了《图书集成》一书。

3、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合作探究】探究题目一:读了______________,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方法指导:如何概括事件?例如:用文中原句、找中心句、自己概括等)明确:A、每天教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D、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慈爱E、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一点怒色——宽以待人、品性善良F、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让,忍无可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宽厚、善良、隐忍G、听了五叔的牢骚话,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很有刚气探究题目二: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

初三语文《我的母亲》导学案 - 宽正校园-宽正教研教学平台

初三语文《我的母亲》导学案 - 宽正校园-宽正教研教学平台

初三语文《我的母亲》导学案序号: 18课型:新授执笔:翟纯德审核备课时间: 3月31日上课时间:4月10日执教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3、体味母亲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预习导学:1、读一读写一写。

责罚管束气量广漠宽恕质问文绉绉面红耳赤仁慈侮辱穈轻薄眼翳宽裕文绉绉2、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体会到的?3、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呢?导学过程:1、小组交流预习导学部分。

2、学生展示自主预习成果。

3、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合作探究:1、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齐读最后一段。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么?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拓展延伸:1、请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3、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教学后记:板书设计:初三语文《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序号: 19课型:新授执笔:翟纯德审核备课时间: 3月31日上课时间:4月11日执教人: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一、母亲的外貌特征母亲身材微胖,个子不高,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略带皱纹的脸庞显得慈祥和蔼。

她总是穿着简单舒适的衣服,头发梳成简单的发型,看上去温和又亲切。

二、母亲的为人特点母亲性格开朗大方,处事稳重。

她总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在家里,她贤惠善良,是全家人的顶梁柱,照顾家人周到细致。

在社交场合,她待人真诚,友善,深受朋友们的喜爱。

三、母亲的爱心事迹母亲是一位善良的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她积极参与慈善捐助,关心弱势群体,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她常说:“善良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一起传递爱与温暖。

”四、母亲的教育方式母亲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她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引导孩子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她反对过度溺爱,主张适度放手,给予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

五、母亲的对待生活态度母亲对待生活充满乐观和积极。

她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坚信努力工作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活。

即使遇到困难挫折,她也会坚定不移地面对,永不放弃。

六、母亲的教诲和期许母亲常常对我说:“做人要真诚善良,对待他人要友善和体贴;做事要认真负责,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她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担当、有作为的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成为家人引以为傲的人。

七、母亲给我的启示母亲是我人生的引路人,她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生。

她的善良、纯洁、宽容的品格,是我学习的楷模;她的坚韧、乐观、积极的态度,是我奋斗的动力。

在我心中,母亲永远是我最敬爱的人,她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深思,永志不忘。

八、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细细回味,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带着深深的爱意。

她的一颦一笑都映衬着无私的付出和对家人的深情厚爱。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用自己的爱包容我、引领我、鼓励我,是我一生的榜样和力量之源。

愿母亲永远健康幸福,愿我们都能继承母亲的美德,传承母爱的力量,让爱如阳光般照耀我们的生活。

文章结束。

2《我的母亲》

2《我的母亲》
: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 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 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 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 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 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 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 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 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一、走进作者及母亲
母爱抒情
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篇流传千古的诗文。 从类出现的那一刻起,母亲的爱便是那最感人的风景。 母爱,是自私的,但母爱更是伟大的。母亲的爱 是酿造了千年的美酒,浓得化不开、褪不去。 母亲的眼光永远是温柔的,母亲的爱总是纯得让 人不敢正视。看着那位母亲含笑的眼,我莫名地有一种 负罪的感觉。 母亲的爱像无形的空气,永远在我们的身边, 永远都能感受到。母爱要细细地去品尝、去理解。只 有用心,才能感受到母亲无私博大的胸怀。
胡适(1891—1962),原
名胡洪騂,字适之。笔名有 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 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 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 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 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 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 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 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 政府驻美大使等职务。
冯顺弟 年幼时勤快贤惠。 16岁嫁到胡家(胡传的前 妻已死了十多年,儿女都 已长大)婚后第二年,生 下胡适。胡适三岁时,胡 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 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 寡。这23年间,仅婆家和 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三子胡洪佩、父冯振爽、 妹冯玉英、弟冯成厚、长 女胡大菊、长子胡洪骏、 长孙胡思明。 冯顺弟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zh ō u m éi zh ì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sh ù yì ti ǎ n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sh ù zé mò 责罚 广漠 宽恕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教学反思
西华营二中高效课堂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亿的。”这段话中哪个短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哪个词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心句是哪一句?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能够在课本上准确找出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句子。
西华营二中高效课堂导学案
科目
语文
主备人
王申
使用人
课型
自学+展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5、回忆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的勤劳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础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2、体会课文质朴而又真挚的语言。
3、学习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议论、抒情的写法。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歌颂母亲优秀品质的方法。
展示提升
达标检测
1、完成同步练习册6-13题;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三题;
2、完成练习册余下习题;
教学反思
3、掌握五大表达方式,在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并说明作用;
个案补充
合作探究
展示任务分配:1、2组展示1题;3、4组展示2题;5、6组展示3题;7、8组展示课后练习第一题;9、10组展示上节达标检测题题。
要求:通过合作探究统一展示内容,各组展示内容要进行讲解,时间不超过20分钟;展示后进行评价,选出展示优秀的小组;
要求:通过合作探究统一展示内容,各组展示内容要进行讲解,时间不超过20分钟;展示后进行评价,选出展示优秀的小组;
展示提升
达标检测
完成以下习题: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佃农()祖籍()妯娌()勉强()迁徙()慰勉()溺死()衙门()私塾()调料()聊叙()血溅()不辍劳作()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设计人:审核人: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一、教材分析《我的母亲》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是《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体裁是一篇传记。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

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

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二、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意,概括文中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深情。

难点:了解文章真切、质朴的语言风格,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四、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五、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背景资料六、教学过程【目标导入】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整体感知】一、字词文绉绉()眼翳()佃()户锁匙()轻薄()mé¡先生()mó画()羞kuì()chuò号()二、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并归纳以下几个问题1、概括文章讲述了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

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的母亲》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

(2)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亲情,深切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

(2)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自主预习:目标:熟读《我的母亲》,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在书上做预习。

【展示课导学】(课题:《我的母亲》作者:胡适)
学习主题: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我能够:1.理解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

(2)欣赏本文的语言。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