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第1框 守护生命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1 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1 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1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守护生命”,内容主要围绕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守护生命,去尊重、保护身边的生命。

教材还介绍了守护生命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帮助他人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命观念,他们对生命有基本的尊重和爱护的意识。

但是,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如何守护生命的知识和技能还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守护生命;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观念,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问题。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新闻报道、故事等。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如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帮助他人等。

3.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4.准备情感体验的活动方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例如,讲述一位同学在意外中受伤,其他同学积极救助的故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珍爱生命?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守护生命》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命,如何防范生活中的各种危险。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但同时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防范生活中的各种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防范生活中的各种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保护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实践演练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模拟生活中的危险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交流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准备实践演练的场景和道具,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成长过程中的照片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和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危险案例,如火灾、溺水、交通事故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保护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保护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模拟生活中的危险场景,学会如何应对。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守护生命》《守护生命》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

教材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本框通过话题讨论的方式切入,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守护生命,一方面要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另一方面要养护精神,过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4、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真实案例和情景讨论对心灵的冲击,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惜;2、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学会珍爱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3、关注自己的精神发育,守护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学会珍爱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如何在艰苦的情况下养护精神。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功能教室;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养护身心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美国一小学发生火灾,一小学生勇敢地去救小伙伴,结果,伙伴逃离,自己却葬身火海,而这位小学生不仅没有得到表扬,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而受到地方当局严厉处罚。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9.1守护生命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9.1守护生命

您辛苦了,谢谢!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教案-9.1守护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课标分析本单元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中“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部分编排。

本课旨在通过活动、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学会对生命进行探索和思考,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发地付出关爱,珍重生命。

让我们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材分析“守护生命”是教材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守护生命”主要围绕“守护生命”和“增强生命的韧性”两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守护生命”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爱护身体,还需要养护我们的精神。

第二框题“增强生命的韧性”主要告诉我们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维护健康,珍爱生命。

总之,本课旨在通过教学,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质。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对生命世界并不陌生。

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与思考。

所以围绕“生命”话题,开展活动,能有效地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心理体验,从而很好地达到师生参与、感知、互动的教学效果,同时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守护生命。

2.发掘生命的力量。

难点:1.守护生命。

2.发掘生命的力量。

学法指导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坚持先学后教、学教互动的教学程序,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而自主学习、学教互动,又主要是指向教学目标,围绕重点内容开展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道理、培养情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教学内容爱护身体;养护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如何守护生命。

2.理解养护精神对民族、对国家的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全面理解如何守护生命。

难点:如何养护精神,守住精神家园。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复习式导入,温故知新:第八课学习内容提问,从第八课过渡到第九课。

第八课中我们探问了生命,我们探讨了生命可不可以永恒这个话题,知道了生命的珍贵,我们要敬畏生命。

放图片,公园锻炼的人群、瑜伽高手修行。

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的?生命要珍视,所以要守护生命。

(板书课题)【活动】教材第99页情境材料,讨论回答设问问题。

【提示】“蹉来之食”“革命战士”这些有关人物所说的话的含义,“能够消灭我,却不能打败我”是什么意思?可见,人的生命很特别,不仅包含肉体生命,还包含精神生命。

我们守护生命就要既爱护身体又呵护精神。

【活动】教材第100页小伟的故事。

【提问】小伟的做法对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大家说说。

【活动】讨论设问问题。

【小结】小伟的故事告诉我们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教材第100页)爱护身体的正确做法有哪些?(教材第101页“相关链接”)【讨论】你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活动】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还有词说:借酒消愁。

你遇到过挫折吗?播放一些自杀或自残的图片或视频。

这些人都遇到了不如意的事,他们的做法对吗?【活动】有的同学总对学校开展的灾害应急演练不认真对待,演练时总是嘻嘻哈哈地,他们的做法对吗?【小结】爱护身体就要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材第102页) 完成教材第101页“探究与分享”。

播放一些自救成功的视频或图片。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引导】我们听说过以下一些话:“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课题:第九课 珍爱生命第1框 守护生命之爱护身体课型:知识新授 主备:文小娥 时间:2016年11月28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2.掌握一些爱护身体的具体做法。

能力目标:学会珍爱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爱护身体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2.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重难点:掌握一定的爱护自己身体的常识。

【导入】《一个有关有关生命的故事》视频导入。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来的,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才能感受来自父母温暖。

守护生命首先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让我们一起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多媒体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

【自主学习】:(3min)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P100--102页内容。

设计意图:设置本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别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经验,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与组员之间的讨论,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爱护自己身体或者不注重自己身体的一些行为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养成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我的舞台我做主!瞧我的......(建议用时:3分钟)合作展示环节:(建议用时:10分钟)(根据自学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跟随我们的主人翁小伟一起去看看他的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温馨提示:1、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抽签决定你们各自小组要讨论并展示的话题。

2、结合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完成。

3、抽到点评的各小组,按照要求对展示小组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老师根据情况适时进行加分奖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教案:9.1 守护生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教案:9.1 守护生命

守护生命【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情感;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会分辨优秀文化和腐朽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爱护身体的一些基本知识,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爱护身体难点:如何养护精神【课堂流程】引入新课交流独学师生交流合作展示小结点评提升2分钟3分钟10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引领独学】(独学要求:①课前认真预习课文,读懂教材,梳理知识要点并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②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引领读学题可用关键词或关键句作答。

)1、守护生命需要做到哪些?2、爱护身体应注意什么?3. 守护生命为什么需要养护精神?4、如何养护精神?【合作探究】探究与分享一:运用你的经验P991、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2、我们应该如何守护生命?探究与分享二:P100案例中,小伟因为经常熬夜看比赛导致身体状况变坏,甚至出现突然晕倒。

1、小伟的问题出在哪?2、针对小伟的情况,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呢?探究与分享三: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

1、发生地震时怎么办?2、发生火灾时怎么办?探究与分享四:我们在行动1、我们需要养护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充实我们的生命?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3、我们学校开展过哪些养护精神的活动?【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一课时 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一课时 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一课时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的第一课时,主题是“守护生命”。

教材从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性三个方面来阐述为什么要守护生命,以及如何守护生命。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树立珍惜生命、守护生命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为什么要守护生命,以及如何守护生命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守护生命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不可逆性和短暂性,认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守护生命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树立守护生命的意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独特性、不可逆性和短暂性,认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守护生命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关爱他人、守护生命的品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守护生命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视频等。

2.提前布置教室,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

3.准备时间:提前2小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感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生命是宝贵的,我们需要守护生命。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三个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珍视生命
第一框守护生命
1.知识目标: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2.能力目标: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守护生命更需要对精神的关注和养护。

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活动:请同学们将下列内容进行排序。

金钱、权力、名誉、地位、智慧、美丽、生命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导入课题——《守护生命》。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__自己的身体__。

2.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__负责任__的态度。

3.我们需要增强__安全__意识、__自我保护__意识,提高__安全防范__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4.__精神风貌__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__精神__。

5.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__物质生活条件__和__外部环境__的制约。

6.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__优秀的民族文化__,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__民族精神__。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爱护身体
(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教材P100)
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学生:交流、讨论。

提示:看法: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建议:我们的兴趣爱好不能影响身体的健康,应该在保证正常休息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总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二)守护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101~102)
思考:
1.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

2.结合上面的方法,进行一次灾害或灾难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模拟演练。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讨论、展示。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

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探究二养护精神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102~103)
思考:
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提示: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纯真、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

她想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提示:因为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她坚持让这些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虽然身体被囚禁,但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103~104)
思考:你参加过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活动五:拓展空间(教材P 104)
思考:
1.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你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
2.听听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建议。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③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①要守住自己的心灵,弘扬真、善、美。

②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③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守护生命⎩⎪⎨⎪⎧ 爱护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做出过激的行为,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自救自护方法 养护精神⎩⎪⎨⎪⎧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守住自己的心灵发扬民族精神
(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见对应学生用书。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的需要和感知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生命能有所感悟,懂得爱护生命。

教学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纵观这节课,不足之处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精练,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还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体验还可以更深入,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领悟到生命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自觉做到守护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