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刮痧方法剖析

合集下载

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2024)

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2024)

肤破损和疼痛加重。
不是出痧越多越好
02
出痧的多少与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有关,不是判断刮痧效果的
标准。过度追求出痧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和体力消耗过大。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刮痧
03
体质虚弱、孕妇、月经期女性等人群不宜进行刮痧。
04
常见病症的刮痧治疗方 案
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刮痧治疗0102 Nhomakorabea03
刮痧部位
主要刮拭背部肺俞、风门 等穴位,以及前胸天突、 中府等穴位。
刮痧的原理与功效
刮痧的原理
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 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功效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 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 防与疾病防变两类。治疗作用包括:活血祛瘀、调整阴阳、 舒筋通络、信息调整、排除毒素等作用。
03
刮痧操作方法与技巧
刮痧前的准备工作
工具准备
选择适合刮痧的虎符铜砭,确保边缘 光滑、无破损。同时准备好刮痧油或 按摩乳,以便在刮痧过程中使用。
部位准备
根据病情和刮痧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充分暴露刮痧部位,并用温水或热 毛巾清洁皮肤。
环境准备
确保刮痧环境温暖、舒适,避免受风 。刮痧者需保持双手温暖,以免影响 刮痧效果。
刮痧的基本手法与步骤
涂油
持砭
在刮痧部位均匀涂抹刮痧油或按摩乳,以 减少皮肤摩擦和疼痛。
用虎口握住砭板,将大拇指和食指呈弯曲 状,其余三指自然放松,以控制砭板的稳 定性和力度。
刮拭
顺序

砭石刮痧疗法的方法

砭石刮痧疗法的方法

砭石刮痧疗法的方法
不知道我们大家有没有尝试着运用砭石刮痧疗法来帮助我们进行刮痧,这是一种非常不错养生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达到舒筋活血的效果,可以有效的加速血液循环,减少我们自身容易出现血管堵塞的问题,详细的来为大家普及一下砭石刮痧疗法方法吧。

1、先刮试前额。

涂刮痧乳,额中开始到太阳穴结束,刮板与皮肤的角度小于十五度;
2、眼周围:上眼眶,有里往外,玉板先直立,后顺式平拉。

上眼眶刮到就好了,要慢!轻!
下眼眶:由里往外,玉板先直立,后顺式平拉。

3、面颊(此处宁重刮也不可以漏刮,手法要有按压力,却不要过多拉动皮肤,从鼻子侧上部至面颊外侧,直到太阳穴。

从鼻子侧到耳;
4、口周围、上唇中到嘴角二侧、下唇到嘴角二侧;
5、鼻口:印堂——鼻尖,手法要轻,不要出莎;
6、下颌:用刮板的角,分上下刮试面颊到耳前。

刮试过程中,可能会感觉手下有些部位有阻滞感,不要害怕,那是相应的部位,可能有一些病变,你只要轻轻去重点刮试,次数多,世间长,慢慢就变消失。

大家都可以通过以上介绍的砭石刮痧疗法进行刮痧,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缓解一天疲惫的身体,我们大家都可以尝试着去学习一下自己进行刮痧,效果会更好,还可以减少出现疾病的几率。

如何使用砭石刮痧瘦身,瘦腿

如何使用砭石刮痧瘦身,瘦腿

2. 每个女人的身体里都有五朵金花--肝胆经上的五行神输穴女性身体的很多烦心事儿,比如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宫颈炎、阴道炎、便秘、肥胖等,都跟身体里的毒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好在我们还有肝胆经上的五朵金花--五行神输穴,她们朵朵都是排毒的玉面娇娃。

肝经从我们的大脚趾往上,一直到胃附近的期门穴,总共14个穴位,个个都有妙用,如果您嫌全部记住有点麻烦,那就先记住最易操作又功效多多的五行神输穴吧。

肝经上的五行神输穴对女人有什么用1.如果您月经量多,子宫下垂,大小便排出不痛快,每天按揉肝经的大敦(井木穴)10乣20分钟,3乣5天即见效果。

2.若您来月经时腹部胀痛,或者闭经,卵巢囊肿,每天用力按揉行间(荥火穴)20分钟,坚持一个月,症状即可改善。

3.如果您乳房胀痛,乳腺增生,胸闷腹胀,头晕头痛,口腔溃疡,月经不调,崩漏,每天按揉或敲打太冲(输土穴)20分钟,坚持一个星期,症状即可改善。

4.若您面色发青,腰痛脚冷,性欲淡漠,每天轻轻按揉或艾灸中封(经金穴)10乣20分钟,坚持一个星期,就能看到惊喜的疗效。

5.如果您白带清稀,又凉又多,月经不调,阴道瘙痒,膝盖酸痛,每天按揉、敲打或艾灸曲泉(合水穴)20分钟,一个星期即可见到效果。

肝经于每天凌晨1点到3点经气最旺。

这时候,肝脏正忙碌地帮你排毒。

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熬夜,肝脏就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帮你把气血输送到眼睛和脑部,自然就没多少精力来排毒,毒排不出去,郁积起来,各种妇科疾病,如月经中有血块、月经不调、闭经、卵巢早衰、阴道炎等就可能鱼贯而来。

另外,胆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与肝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胆经上的五行神输穴对女人有什么用1.如果您因为用脑过度而使乳房胀痛,并出现梦魇(鬼压身)症状,每天按揉足窍阴(井金穴)20分钟,坚持半个月,症状就会改善。

2.很多女性朋友做事太过苛求自己,导致自己精神紧张,肝胆火旺,脸颊肿痛,耳鸣头痛,每天用力按揉侠溪(荥水穴)20分钟,两天就可降火,消除肿痛。

砭石美容板用法详解

砭石美容板用法详解

砭石美容板用法详解
泗滨砭石美容刮痧板,俗称“美容板”,小巧精致、手感润滑,是面部美容刮痧的最佳用具。

使用泗滨砭石美容刮痧板进行面部刮痧,可以激活面部受损的枯弱细胞,促进和恢复细胞自身的分泌、再生和清洁功能,从而加速代谢产物从皮肤汗孔排出。

砭石美容板使用说明:
感法:
[方法] 将砭板的板面贴在前额上作感法。

在感应过程中可以用手按砭板,使砭板压紧前额,感法和压法并施。

[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

预防和治疗头痛、目眩、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感冒、高血压等症,减缓额部皱纹生长。

刮法: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以印堂为起点交替向左、右两侧刮试。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晕、头疼、眼病、鼻病、感冒、高血压等症。

泗滨砭石美容刮痧板手感润滑,触摸时有沙沙声
理眉: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由两眉之间起,分别向左、右两边梳理眉毛。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痛、眼病、耳病、鼻病和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拭目:
[方法] 闭目,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轻轻地刮拭眼部,刮试的方向由内向外。

[功效] 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眼病和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减缓额部皱纹生长。

梳头:
[方法] 将砭板的外弧形板刃当作梳子,像梳头一样梳理头发。

[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

预防和治疗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

延缓白发、减少脱发。

砭石的用法

砭石的用法

砭石的用法砭石,又称为砭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疗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按摩、拔罐等领域。

它是一种能够产生热疗作用的工具,一般选择质地细腻、质地坚硬、具有一定光泽度的石材制成。

砭石因其独特的疗效和方便的使用方式而备受欢迎。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砭石的用法、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它。

一、砭石的用法1、中医推拿按摩:砭石最早被用于中医推拿按摩。

鉴于砭石具有保热的功能,能够在热敷的对身体从内到外进行深层放松,因此它在推拿按摩中被广泛应用。

将砭石在炉上或温热水中加热,然后在患处进行推拿按摩,可以有效活血化淤、疏通经脉,缓解因气滞、血瘀所引发的疼痛和不适。

2、拔罐:除了推拿按摩外,砭石也常被用于拔罐疗法中。

拔罐是一种利用火的热力将气罐粘在体表以产生吸力的中医疗疗手法。

将砭石在火上加热后,迅速放入气罐内,然后将气罐迅速压贴在患处,通过气罐内的负压将患部的经络和穴位得到刺激,达到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疏经活络等效果。

3、美容保健:砭石也可以用于美容保健领域。

在美容院中,砭石常被应用于面部的按摩护理。

用特制的砭石进行热敷和推拿按摩,可以促进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肌肤状态,有助于缓解面部疲劳、消除细纹、提升面部轮廓。

二、砭石的功能1、活血化淤:中医认为砭石应用于人体穴位和经络时,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

通过热敷和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淤的效果,对于因受伤、淤血、气滞等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疏通经络:砭石的热疗作用可以帮助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疏通经络。

在中医学中,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疏通经络可以调整气血运行,有助于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3、舒筋活络:砭石在拔罐和按摩过程中,可以通过产生的热力刺激和按摩手法,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对于因风湿、寒气所引发的酸痛、拘挛等症状,使用砭石进行热敷、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放松肌肉,活络筋骨,恢复关节活动的灵活性。

砭石眼部刮痧美容的手法

砭石眼部刮痧美容的手法

砭石眼部刮痧美容的手法[图解]眼部刮痧美容是指用牛角、砭石等在眼部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眼部刮痧美容应该是所有刮痧疗法运用中最不常见的手法,因为普遍印象中刮痧等于粗暴,而眼部等于娇嫩,眼部皮肤真的可以刮痧吗?会不会眼部刮痧后就变成“熊猫眼”?还是那句老话,方法和工具用对了,刮痧就是个很好的深度美容手法,包括眼部刮痧美容。

砭萃网推荐使用砭石刮痧板,温和,很适用于刮试像眼部这样娇嫩肌肤的部位。

工具/原料:砭石刮痧板步骤/方法眼部刮痧美容从点压眼部主要穴位开始,涂抹可用于眼部的按摩霜、美容油或者滋润度高的眼霜后,先给予眼部适当的刺激,打通眼部血液循环,再开始正式的刮痧美容。

要注意,点压穴位用的是你的指腹,而不是刮痧板喔!我们在图片中标出的眼部主要穴位有6处,分别是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每个穴位点压5秒,换边。

(1)、睛明穴,内眼角凹陷处;(2)、承泣穴,瞳孔正下方,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3)、瞳子髎穴,外眼角边,眼眶外缘;(4)、攒竹穴,眉头处,眉毛内侧端;(5)、鱼腰穴,瞳孔上方,眉毛中段眉峰处;(6)、丝竹空穴,眉梢外侧凹陷处。

眼部刮痧美容一般都采用平刮滑动手法,先轻柔的来回刮刮眉毛,如图所示,可以将眉毛分成4、5段来回刮动,每段2~3次,然后由眉头刮至眉尾,2~3次,换边重复如上步骤。

上眼皮平刮,轻柔的从眼头往眼尾方向滑动,刮至太阳穴,2~3次;下眼皮平刮,从眼头往眼尾方向滑动,斜上刮至太阳穴,2~3次;换边重复如上步骤。

眼部下方的肌肤紧致,眼袋也可以得到改善,刮痧疗法中从迎香穴(鼻翼外缘,鼻唇沟中)往上斜刮至太阳穴,2~3次,换边,可以有效提拉紧致眼部下方的肌肤。

眼部刮痧美容手法用指腹开始,也用指腹结束,在最后放松眼周的步骤中,用指腹点压上眼皮,从眼头点压到太阳穴,2~3次,下眼皮也是从眼头点压到太阳穴,重复2~3次,换边重复如上步骤。

眼部刮痧美容的注意事项眼部刮痧美容的手法一定要轻柔;其次,眼部刮痧前要涂抹可用于眼部的按摩(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霜、美容油或者滋润度高的眼霜,在刮痧过程中若感觉到美容刮痧板移动不顺畅,就要适当补充按摩霜等打底产品;眼部刮痧后敷眼膜最好能温热后再敷,避免冰凉的触感对眼部肌肤刺激太大。

砭术十八法(全)

砭术十八法(全)

砭石十八法(上)(一)——压法砭石施术手法就是医者在对顾客使用各种砭石保健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手法)。

通过运用医学理论,施术者手持砭具,接触患者不同的经络穴位,充分发挥砭具的特点进行操作,以达到有效治病的目的。

压法:主要应用砭锥尖、砭板钝尾点压人体腧穴,在操作时,应用砭锥、砭板。

钝尾对准穴位,垂直于皮肤表面施力,受压穴位有酸、麻、胀的感觉停3-5分钟即可。

砭豆、砭球也可用来作按压。

疼痛、酸、麻说明该穴位为疾病的反应点。

(二)——刺法砭石施术手法就是医者在对顾客使用各种砭石保健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手法)。

通过运用医学理论,施术者手持砭具,接触患者不同的经络穴位,充分发挥砭具的特点进行操作,以达到有效治病的目的。

刺法:应用砭锥尖、砭笔、砭板尖尾部,点、刺人体的腧穴、耳穴、手、足反应点。

具体施术方法为:手持砭具对准穴位施力。

因为点、刺压力集中,刺激比较强烈,受刺者感觉明显。

但施术要注意不能刺破皮肉。

砭道网统计资料(三)——刮法砭石施术手法就是医者在对顾客使用各种砭石保健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手法)。

通过运用医学理论,施术者手持砭具,接触患者不同的经络穴位,充分发挥砭具的特点进行操作,以达到有效治病的目的。

刮法:刮法是利用砭具的棱(砭板的弓背)刮、摩人体体表、刮法与现代的刮痧疗法有些相似。

但刮、摩法的皮肤微红为度。

一般不出痧,更不要刮破皮肤或皮下出血。

但有些热病实症患者,轻轻刮拭便出瘀,这是治疗中的必然现象,说明湿邪已从皮肤透出。

现代刮痧法与砭石刮摩法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砭石有微晶结构、质地光滑细腻,施术时不用润滑油,而且在施术中除砭具与人体刮摩的力学作用外,还有远红外照射和超声波对人体的感应作用。

(四)——擦法砭石施术手法就是医者在对顾客使用各种砭石保健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手法)。

通过运用医学理论,施术者手持砭具,接触患者不同的经络穴位,充分发挥砭具的特点进行操作,以达到有效治病的目的。

擦法:应用砭块、砭板的阔面,手持砭具少加压力移动,使阔面与人体体表形成摩擦,产生温热感觉。

腰间盘突出的砭石疗法 砭石刮痧板的用法

腰间盘突出的砭石疗法 砭石刮痧板的用法

腰间盘突出的砭石疗法砭石刮痧板的用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困扰人群的常见病症,且十分顽固,很多患者试过很多方法都无法根治。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砭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希望能对您的腰间盘突出有一定的缓解及治疗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主要原因是腰部外伤,尤其是积累性劳损引起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病变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与脊髓导致腰腿痛综合症。

临床上绝大多数纤维环破裂都发生在4、5腰椎之间和第5腰椎与第1骶骨之间的椎间盘,其突出偏向一侧。

本病多发于20至45岁男性,多数病人腰部有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史,并有较长时间反复发作的记录;有些病历无明显外伤,只是突然发生较猛的咳嗽或喷嚏,或在睡觉时腰部受寒着凉后诱发。

腰痛轻重不一,重者可影响翻身和站立,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

疼痛可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久病后患者小腿后外侧或足背、足跟、脚掌等处可有麻木感或感觉减退。

中医将此病归于“痹证”、“腰痛”范围,是由风寒、湿邪,跌仆劳损而致气血凝滞、筋脉不利,并与肾气不足有很大关系。

砭石疗法介绍(以下内容转自砭萃网):1、用泗滨砭石砧逆时针旋擦肾俞穴至下髎穴部,直致发热。

2、用泗滨砭石刮痧板尾端刺揉肾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环跳穴、殷门穴、委中穴、委阳穴、阳陵泉穴、承山穴、悬钟穴、昆仑穴。

3、用泗滨砭石刮痧板刮肾俞穴至下髎穴。

4、用泗滨砭石尺拍环跳穴至承山穴。

5、用泗滨砭石砧擦阳陵泉穴至外踝尖,使其生热。

6、用泗滨砭石刮痧板刮环跳穴至承山穴。

7、用泗滨砭石刮痧板刮阳陵泉穴至外踝尖。

8、取四块泗滨砭石砧,用开水烫热,横置于肾俞穴到下髎穴,采用温法疗病40分钟,注意不要将患者烫伤。

调治后切忌受凉与过劳。

其实用砭石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很简单,自行在家中就可以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砭石刮痧工具及方法一、砭石刮痧板介绍:根据人体头面部、颈部、四肢等部位的生理结构设计的专用刮痧板,由精选的泗滨砭石制作而成。

符合人体头面部、四肢和颈部的骨骼结构,便于刮拭及疏通经络。

可用于头面部、四肢及颈部刮拭、穴位的打通;可以通利关节、疏通经脉,使四肢活动自如,抗寒抵暖。

并可活跃颈部网络组织细胞,防止颈部皮肤下垂,减缓衰老。

砭石刮痧板使用方法:1、板头:用以刮擦颈项、腋窝、掌心、足心部;2、钝凹边:用以刮颈项、头部、四肢;3、弓背:用以刮背部、胸脘腹部、四肢;4、钝尾:对人体腧穴施以点压法,对人体经脉施以划法;5、尖尾:对人体腧穴施以点刺法;6、尾中凹:用以刮指、趾、耳廓等部位;7、阔面用以实施熨法、擦法、守法。

砭石刮痧板功效:1、对骨关节类的四肢、腰、腿、颈、肩、背疼痛及风湿病,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肌肉痉挛,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和慢性疲劳综合症等有显著的保健作用。

2、对头痛、近视、皮肤病、糖尿病、腹泻、便秘及美容、减肥等有较好的效果。

3、可改善脑缺血和脑微循环,养脑、安神、镇静。

4、可改善眼部微循环,对久视伤血的弱视、近视及眼球干涩有很好的效果。

5、用超声波脉冲调理,可改善面部微循环,激活局部皮肤基底细胞,除皱养颜。

6、用砭石扣击足三里,可调节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7、用热砭石放在腰部作温熨法,可温阳补肾,扶元固本,延年益寿。

二、砭石刮痧有效调理三大亚健康现代都市人,在办公室里呆着时间长了,不良的坐姿,造成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

常期以往,很容易患上亚健康,现中医砭术有效调理亚健康,以下是五脏调理的具体的方法:刮头部1.以百会穴为起点分别向四神聪方向轻刮,每一方向刮拭10~20次,也可用梳刮法以百会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刮拭。

2.以砭石刮痧板的一个角点压按揉百会、太阳、天柱穴,每穴按揉1~3分钟。

3.用直线刮法自风府穴至身柱穴刮10~20次,重点刮拭大椎穴。

4.用弧线刮法刮拭颈部侧面的胆经,从风池穴刮至肩井穴,每侧刮拭20~30次。

刮背部用直线法刮拭脊柱两侧的膀胱经,重点刮拭心俞、脾俞、胃俞、肾俞,每一侧刮拭10~20次。

刮四肢1.用直线法刮拭前臂外侧大肠循行区域,合谷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可以用点压法、按揉法。

2.用直线法刮拭心包经的内关穴,然后刮拭小腿外侧胃经的足三里穴、脾经的血海穴、三阴交穴,每侧刮拭10~20次。

失眠中医将失眠归于“不寐”、“不得眠”的范围,认为多由七情所伤,即恼怒、忧思、悲恐等而致心肾不交、肝郁化火所致。

刮痧可以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放松身心,从而改善失眠。

刮头颈部1.用双板从额头中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发际头维方向刮拭,用轻手法刮拭10~20次,用角点压按揉神庭、头维、印堂、鱼腰等穴位。

2.从太阳穴绕到耳上再向头侧后部乳突和风池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

3.以百会穴为起点分别向四神聪方向刮拭,每一方向刮拭10~20次。

4.用砭石刮痧板的角点压按揉风池穴、安眠穴等。

刮背部1.用直线法刮拭脊柱正中线督脉循行区域,从大椎穴刮至至阳穴10~20次。

2.用直线法刮拭大杼穴至膈俞,每侧刮20~30次,以出痧为宜。

3.刮拭神道、心俞穴。

刮拭四肢1.用直线法刮拭前臂内侧心经循行区域,每一侧刮拭10~20次,重点刮神门穴。

2.用直线法刮拭小腿内侧的脾经循行区域,从阴陵泉刮至三阴交,每一侧10~20次,点压按揉三阴交穴。

颈肩酸痛中医认为颈肩酸痛是由于颈肩部气血瘀滞所致。

砭石刮痧疗法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使原本僵硬的肌肉放松,调整亚健康状态。

刮颈肩部1.用直线刮法刮拭督脉,从风府穴到大椎穴,刮膀胱经,从玉枕、天柱到大杼、风门,从后发际上,棘突双侧分别由上向下刮拭,每一侧刮15~20次。

2.用弧线刮法刮拭足少阳胆经,由风池及乳突根部从上向下,经过肩井,刮向肩端,每侧刮15~20次。

刮背部1.用直线刮法刮拭膀胱经,从玉枕经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到厥阴俞。

2.刮拭肩中俞、天醪至膏盲、天宗,每侧刮15~20次。

刮四肢1.沿手阳明大肠经,从肩龋过曲池到合谷,刮15~20次。

点压按揉合谷穴。

2.用直线刮法沿足阳明胃经循行线刮拭,从足三里到条口,每一侧刮15~20次。

三、砭石刮痧的历史及注意事项砭石刮痧的历史:刮痧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远古的人类在使用火取暖时,偶然发现被火烤到的身体某些部位,会感觉全身气血循环舒畅。

渐渐地,人们又发现当用烤热的石器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时,可以调理风湿、瘀青、肿毒等病症,且效果显著。

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方法称为“砭石治病”。

这就是刮痧法的最初存在形式和萌芽阶段。

——选自《刮痧、拔罐治百病》砭石产品说明:泗滨砭石独具极远红外辐射波长,可以使身体局部增温,且增温具有循环传导特征,是刮痧极品。

砭石饰品不仅外观古朴、精美,长期佩戴还有保健功能。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衰老、肿瘤的产生、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微循环障碍所致,所以微循环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的主要标志。

砭石饰品蕴涵天然的极远红外,能产生超声波脉冲,通过佩带的自然摩擦,与人体组织细胞中水分子产生共振,形成温热效应促使皮下组织温度上升,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含氧量,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活化组织细胞,增强免疫系统。

刮痧的禁忌和注意事项:1、砭石刮痧需注意避风,夏季不要在有空调和有风的地方刮痧。

因刮痧时皮肤毛孔开放,如遇风寒邪气可直接入里,不但影响疗效,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疾病;2、砭石刮痧力度要适当,不要过轻或过重,以免损伤皮肤;3、砭石刮痧后不宜立刻洗澡,需休息片刻,喝点温开水或姜汤,等过3小时,皮肤毛孔闭合并恢复原状后,才可以洗澡,因为毛孔张开寒气湿气容易顺着毛孔进入体内;4、足部刮痧,最好先用温热中药汤或温水泡脚,使足部温暖,一般浸泡15分钟左右,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畅通经络,再进行刮痧按摩,效果会更好;5、第一次刮痧出痧后,下次待痧斑消下去再刮,不宜每天都进行刮痧。

四、砭石面部刮痧美容介绍人体面部有8条经脉循行,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任、督二脉。

经常用砭石美容板刮拭面部,刺激上述经络穴位,可以调节相应脏腑,行气活血。

用砭石美容板刮拭面部皮肤,直接刺激表皮神经末梢,增强其传导功能,改善皮肤微循环,使其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素的补充,细胞活化,真皮中的弹性细胞、纤维细胞再生能力增强,则肌肉丰满而有弹性,皮肤滋润、皱纹减少,达到养颜美容之效。

砭石美容刮痧板使用方法与步骤:用砭石刮板凹陷边缘在面部按肌肉走向朝一个方向刮拭,每天1次,手法宜轻柔,刮至皮肤轻微发热或稍有红晕即可,忌大力刮拭出痧。

如面部皮肤干涩,可以温水洗面后,保持面部湿润,再用刮板刮拭,如使用活血润肤脂则更能增强美容效果。

1、前额部位:用砭石美容板分别由中间向左右两边刮拭。

2、外眼角部位:从胆经瞳子燎向耳上方发际处刮拭。

3、眼睛周围:从膀胱经睛明沿上眼眶经鱼腰向胆经瞳子燎刮拭,再从睛明沿下眼眶经承泣向瞳子燎刮拭。

4、鼻部:从大肠经迎香分别向两侧耳前刮拭。

5、口唇部位:从督脉人中及任脉承浆分别向两侧胃经地仓刮拭。

6、下颌部位:从胃经大迎分别斜向外上方刮至两侧颊车。

砭石刮痧取穴规律及配穴方法一、选穴原则(1)局部取穴即在受病的脏腑、器官、肢体的部位,就近选取腧穴进行刮痧。

例如肾病取肾俞穴、志室穴;肩病取肩髃穴、臑俞穴;面颊病取颧髎穴、颊车穴、口齿病取大迎穴、承浆穴等。

此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既可单取一经,亦可数经同用,旨在就近调整受病经络、器官的阴阳气血,使之达到平衡。

(2)远部取穴亦称远道取穴,即在受病部位的远距离取穴调理,此法在具体应用时,有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之分。

①本经取穴:当诊断病变属于何脏何经之后,即可选取该经有关部位调理。

例如脾病取太白穴、三阴交穴、急性腰痛刮委中穴,肺病刮太渊穴、鱼际穴等。

②异经取穴:许多疾病的病理变化,在脏腑与脏腑之间,往往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

因此调理必须统筹兼顾。

例如,呕吐属胃病,当取中脘穴、足三里穴。

若由肝气上逆导致胃气不降而呕吐者,则当同时取太冲穴、肝俞穴平肝降逆,使胃不受侮,而呕吐可平。

异经取穴法在处理错综复杂病例的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3)对症选穴针对个别症状的调理措施,一般属于治标的范畴。

例如大椎穴退热、神门穴安神,关元穴温阳等等。

个别症状的解除,可以为调理本创造有利条件。

应用时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适当地采用对症选穴,是刮痧调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4)痛点选穴(阿是穴)即选取压痛点进行刮痧。

临床上应用压痛点调理击仆、扭伤、痹证等疼痛,均有较好的效果。

二、配穴方法在选穴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种不同的病症的调理需要,选择具有协调作用的两个以上的穴位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

(1)前后配穴法:应用时先以手在胸腹部探明痛点,然后向背腰部划一平行弧线直对痛点,对此二点进行刮拭。

此法多用于胸腹疼痛疾患,例如胃病疼痛者,腹部可取梁门、背部可取胃仓。

(2)上下配穴法:上,指上肢和腰部以上;下,指下肢和腰部以下。

上下配穴法,临床应用最广。

例如胃病,上肢取内关穴、下肢取足三里穴;咽喉痛、牙痛,上肢取合谷穴,下肢取内庭穴等。

(3)左右配穴法:这是以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为取穴依据的。

此法多用于头面部疾患。

例如:左侧面瘫">面瘫取右侧的合谷穴,右侧面瘫">面瘫取左侧的合谷穴;左侧头角痛取右侧的阳陵泉穴、侠溪穴,右侧头角痛取左侧的阳陵泉穴、侠溪穴。

又因经络的分布是对称的,所以临床对于内脏病证的取穴,一般均左右同用,以加强其协调作用。

例如胃病取两侧的胃俞穴、足三里穴。

此外,亦有舍患侧而取健侧者,例如偏瘫、痹痛等,用此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4)表里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的关系为配穴依据的。

即阴经的病变,可同时在其相表里的阳经取穴,阳经的病变,可同时在其相表里的阴经取穴。

如胃痛,可取足阳明胃经穴,配以足太阳脾经穴。

(5)远近配穴法:是选穴原则中的“近部选穴”与“远部选穴”配合使用的方法。

例如胃病取中脘穴、胃俞穴等为近取法,取内关穴、足三里穴、公孙穴等是远部取穴法。

三、特定穴的应用1.五腧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以下井、荥、俞、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是十二经脉气出入之所。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2.募、俞穴: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俞穴是脏腑之气输于背部的腧穴,是阴病行阳的重要位置。

募穴和俞穴与各自所属脏、腑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上每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即可取其所属的募穴、俞穴进行调理。

3.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五脏有疾取之原穴。

4. 络穴: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络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故表里经病变取络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