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全册

浙摄版信息技术四下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总目标是形成学生的网络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第一单元学习主要是网络游览与资料的查找,第二单元由网络应用操作和Windows系统两部分知识有机组合而成。网络部分单元目标是让学生拓展对网络应用的了解,认识到因特网已经走近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合理、文明、绿色的上网。Windows系统部分在学生对文件、文件夹进行操作的基础上,理解Windows的目录结构。网上资料下载主要包括文字复制、图片下载、音乐下载、软件下载等,基于文字下载学生已经学过,软件及电影的下载牵涉面较多,因此教材中主要讲了图片和音乐的下载与整理。同时结合整理文件,把“我的电脑”和“网上邻居”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三单元学习主要是网上资料的应用,共有6课,由两个综合任务组成,一个是丰富多彩的节日,另一个是各种各样的标志。围绕节日这个任务,安排了“了解节日”、“下载节日资料”、“介绍节日”三个逐步深入的部分;围绕标志这个主题,安排了“查找标志知识”、“制作标志介绍”和“设计班级标志”三个部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的用途。

2、熟练使用IE浏览器。

3、能利用分类查找和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

4、熟练下载网上的文字、图片、音乐,形成分类整理的意识,能够利用网上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应用。

5、通过查找、整理资料,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6、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爱护机房设备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的重点的网络游览和信息的收集,这是后续几个单元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理解与综合运用。特别是教材中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在教学中,由于整个单元都是有关网上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要体现一个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过程。

第二单元的重点是网络资料查找:分类,资料下载后能分类整理,同时结合整理文件,把“我的电脑”和“网上邻居”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三单元整个单元都是有关网上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实际适当改变任务主题,重点体现一个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过程。

五、年级情况分析:四班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但好动,对知识的掌握常会产生缺漏现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课堂纪律的要求显得十分重要,有个别外来学生还应特别照顾。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遨游网络”,第二单元“网海拾贝”,第三单元“网络应用”。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掌握网络操作技能,掌握ie的前进、后退、收藏夹等的基础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文字。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4、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6、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自己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训练)要求:

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网页浏览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

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声音、图象、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多个领域,让学生从多方面来感受和体验多媒体世界的精彩以及其它的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以及对信息的评价、理解和处理。

2、通过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三方面的实例介绍,旨在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从而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方法。

3、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3、活动教学法:即是在活动教学法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来设计主题,以主题为线,以活动为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把学生日常接触的生活场境、平常喜欢进行的活动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一个交融点,以学生为本,关注人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在课堂上培养信息素养。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遨游网络

第1课生活在网络中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的概念,体会生活中网络无处不在。

2.了解电脑网络的概念,体验电脑网络的作用。

3.了解常用的上网方式。

4.激发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热情。

5.培养学生具备信息时代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

1.体验电脑网络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热情。

2.了解常用的上网方式。

<教学难点>

了解电脑网络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网络

1.谈话导入,了解网络

我们的生活中网络无处不在,说说你们头脑中的网络是怎么样的。

二、电脑网络

1.用电子教室控制学生机,进行一些操作。

(1)问:“为什么老师操作教师机,而你只要坐在座位上通过自己的计算机就能看见呢?”

(2)学生感受教室里的电脑网络,教师口头小结。

2.介绍机房的网络拓扑结构,让学生通过熟悉一个身边的简单网络来了解什么

是电脑网络。

3.让学生对学校的网络及因特网的组成作简单的了解。

4.了解电脑网络的应用。

(1)问:“上网能做什么呢你能演示给大家看吗?”

(2)个别学生演示

(3)全体学生小结了解电脑网络的应用。

三、如何上网

1.介绍几种常用的上网方式:电话拨号、宽带上网、无线上网等。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使浏览更方便

教学目标:

1、掌握“前进”、“后退”按钮的使用。

2、了解“历史记录”的使用。

3、掌握网页“收藏夹”的使用。

教学重点:

“前进”、“后退”按钮和“收藏夹”的使用。

教学难点:

“前进”、“后退”的有效范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在因特网上冲浪真好玩,但这么多的网址怎么记得住呢?经常输入地址,也实在太麻烦。经过一番漫长的航行,终于找到一个喜欢的网站,但跟着链接点了几下以后,又找不到刚才那个网站了,这可怎么办?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其实,浏览器早已经为我们考虑到这些问题了。

二、进入“中国科普博览”下的“湖泊”网页

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的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后回车,再通过超级链接进入“湖泊”网页。

三、使用“前进”、“后退”按钮

在IE浏览器的工具栏中,有“前进”、“后退”两个按钮。我们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后退”按钮,向后查看以前浏览过的网页,也可以使用“前进”按钮,向前查看以前浏览过的网页。“湖泊”是最后一个浏览的网页,当然不能再前进了。但是我们可以后退。点击“后退”按钮,就回到“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的首页了。这时,“前进”按钮可以使用了,点击它,就又回到了“湖泊”网页。

四、利用“历史记录”返回

地址栏的列表中自动保存了输入的网址,但通过链接进入地址不会自动加入到地址栏列表中。不过,IE浏览器会自动将我们浏览过的所有网址保留到“历史记录”中,而不管是用什么方式进入的。

点击工具栏上的〖历史〗按钮,便会在浏览器窗口的左边出现“历史记录”栏。“历史记录”按日期列出,单击日期名,就可以查看这一天浏览过的站点,再单击站名,就可以看到曾经在这个网站上浏览过的网页。如想重新浏览某个网页,只要单击相应的网页名就可以了。在“历史记录”列表中,如果记录的内容太多,可以删除没有价值的记录。删除时,用鼠标右键单击要删除的项目,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五、将喜欢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中

同学们可能很喜欢“中国科普博览”网站,会经常地访问它。我们可以使用“收藏夹”,使下次浏览更方便。

1、回到“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的首页。

2、选择〖收藏〗菜单中〖添加到收藏夹〗,出现对话框。

3、选择收藏的文件夹,分门别类收藏各种网页。也可以新建收藏文件夹。

4、单击〖确定〗按钮,将网页收藏到指定的文件夹下。

现在选择〖收藏〗菜单,就会发现菜单增加了一个选项“中国科普博网”。再次访问它时,只需从〖收藏〗菜单直接选择即可。

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网上冲浪的基本功,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了。

六、课堂练习:

进入“中央电视台”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通过链接找到“大风车”栏目的网页,并将它添加到“频道”收藏夹中。

第3课查找动画学英语

知识目标:

1、知道利用网络进行层层搜索的方法。

2、知道利用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技能目标:利用网站进入分类查找,掌握分类查找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利用网络学习,进一步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分类查找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查找的类别

课前准备:英语儿歌、相关网站地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喜欢学英语吗?学英语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吗?

2、其实学英语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在网上有很多的学习英语的资源,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它,发现它。看,你们熟悉的Gogo来了。

二、网上查找资料

1、找到“资料馆”的目录

同学们刚才这段Gogo学英语,你们喜欢看吗?洪恩在线的网站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学习英语资源,想去看看吗?

2、打开洪恩在线的网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内容非常丰富,哪才是我们需要找的内容呢?

请同学们都自己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

3、请学生说自己查找的方法。(查到的同学说说自己成功的途径,没有查到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查的?)

三、按类查找资料

1、刚才找到的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查找方法,他们说的很有道理,网上的资料太多,怎样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呢?在因特网上找资料,有时就像在图书馆中找书,可以按类别一步一步查找。

2、单击“儿童天地”,进入儿童天地

3、单击“学习馆”,就能看到许多Gogo学英语的动画,刚才的动画就点“Gogo寻宝记”,就可以在线学习了。

4、同学们在“儿童天地”在找一找,还有哪些好的,有趣的学习英语的资源。找到以后告诉大家,让大家也一起来分享。

5、当然,同类的网站还很多如

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

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英语的网站,听这首歌:

Baby Bye

Baby bye,there's a fly.

We will watch him,you and I.

There he goes,on his toes.

Right up to your nose,nose,nose.

Baby bye,there's a fly.

We will watch him,you and I.

There he goes,on his toes.

Right up to your mouth,mouth,mouth.

你们能在这个网站上找到这首歌吗?

在大目录下找到“英语学习园地”,点击,然后找到“英文歌曲”,点“Baby Bye”。)

6、“英语学习园地”里还有好多有趣的学英语。自己分类找一找,看一看。

四、练习指导

1、你能从网上找到航天或者海洋的资料吗?

提供给学生这些方面资料的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世界航天)

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海洋科普)

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海洋科技信息网)

2、以海洋科普为例,打开网页,左边就是很明显归类分布。同学们想知道海洋知识的哪些方面,就赶快进去遨游吧!

3、同学们都找到了哪些海洋方面的知识,是怎么样找到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在网页上浏览了许多有趣的学习资源。查找网页上的资源,要确定类别,按类查找,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快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网络资源浩瀚无穷,同学们要很好的利用,在今后的信息课上,我们还会更多学习利用网络来帮助我们学习。

作业设计:

第4课查找资料更方便——搜索引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搜索引擎的含义,知道搜索引擎的作用。

2. 知道常用字的搜索引擎。

技能目标:1.掌握搜索引擎使用的方法。

2.通过查找资料,初步学会观察搜索结果,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情感目标:体验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多关键字

<课前准备>

一段“小学生天地”网站的广告宣传片

<教学过程>

一、搜索《小学生天地》

1.介绍“小学生天地”网站。

2.问:“想去小学生天地看看吗?可是没有网址怎么办?”

3.介绍“google”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1)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进入搜索引擎。

(2)在输入框中输入“小学生天地”,然后单击“google搜索”按钮,就会列出许多与“小学生天地”相关的网站信息。

注:a.在搜索引擎的输入框中输入的文字叫关键词,选择适当的关键词才能找到合适的资料;

b.搜索出来的结果往往很多,一般情况下,搜索引擎会把最符合要求的排在前面。

4.学生用google搜索引擎查找“小学生天地”网站。

5.小结搜索引擎使用方法。

(1)确定准确简洁的关键词。

(2)提取有用的搜索结果。

(点击任何一条搜索结果之前,快速地分析一下搜索结果的标题、网址、摘要,会有助于选出更准确的结果,节省大量的时间。)

二、搜索引擎大家庭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搜索引擎?

2.小组汇报。

3

4.选择一个除google外的其它搜索引擎试着查找“小学生天地”网站,体会不同的搜索引擎功能有所不一,使用方法是大致相同的。

三、多个关键字的搜索

1.提问:在使用智能ABC输入法时有没有什么小技巧呢?

2.确定搜索的关键字

3.选择一个搜索引擎搜索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技巧

4.小组交流你所了解的技巧

四、练习P14

第5课网上赏西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技能目标:

1.学会将网页上的文字复制的Word中。

2.复习搜索引擎使用的方法及收藏夹的使用。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将网页上的文字复制的Word中

<教学难点>

学会将网页上的文字复制的Word中

<教学过程>

一、找找喜欢的景点

1.出示任务:快召开西博会了,有很多外地的游客要到杭州来游玩,请你当一次小导游为他们介绍杭州的风景名胜。

2.利用搜索引擎,上网了解杭州的风景名胜。

3.欣赏湖光山色,将你觉得较好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里。

二、写景点介绍

1.确定要介绍的景点。

2.将网页上关于这个景点的文字介绍复制到WORD中,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1)选中所需文字,复制

(2)打开word,粘贴

3.将网页上这个景点的图片复制到WORD中。

(1)图片上右击,复制

(2)单击word文档,粘贴

4.美化WORD文档。

三、练习P18

教学反思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不断更新,靠别人传授经验来获得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已经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所以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本领。但放手让学生探究也不能一放到底,那样只会使课堂陷入混乱,教师必要的指导还是需要的。在课堂上我先示范了怎样插入艺术字,用艺术字作题目会使文章更漂亮,再接着示范插入图片,选择合适的环绕方式,然后以挑战赛的形式让学生尝试插入题目和图片,自己去探究调整对象的位置和大小,最后再通过交流,让自己没有摸索出来的同学去学习别人的经验,从而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任务设计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学生对杭州景点不是很了解,较难安排;第二次上课改为网上游台州,学生感觉较好。2、安排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有一定难度,大多学生接受不了,要化整为零,分步进行并区分层次要求,效果会理好。3、教学的时候由于没有讲清楚,有很多的同学都把整个页面(文字和图片)一起复制下来,结果粘贴在Word中变成了m2,提醒学生要把图片与文字分开复制。

第二单元网海拾贝

第6课网络音乐厅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网络音乐厅欣赏的两种方式

2、了解音乐播放软件(Mp Rp)的一般使用方法

3、能使用给定的网址在线收听音乐

4、能用相应的搜索引擎搜索歌曲,下载保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学习在线收听音乐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查找、保存音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收听合适的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教学重点:在线收听的一般操作过程;音乐文件的搜索与下载

教学难点:正确高效地搜索下载音乐文件

课前准备:

安装Media player;

提供在线收听音乐的网站:

1、西湖之声: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topic/radio/r_6.htm

2、上海东方经典音乐: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classic.asx

3、金华人民广播电台:https://www.360docs.net/doc/28441048.html,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回忆:“我们能通过电脑网络做什么?”

“是的,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做很多事情,比如:查资料、看新闻……,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在网络上领略音乐的魅力!”

2、播放音乐“我是诚实的小孩。”——生说说感受

二、探究实践

(一)网络音乐厅

1、指导学生如何收听

“不同的音乐带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我们来通过电脑更深入的了解音乐吧。”

“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收听过电台音乐吗?”——“在电脑中,我们也能收听音乐,看看老师是怎么把电脑变成收音机的。”

2、生尝试(老师提供网站)

老师在‘D:\电台网址’文件中放了几个在线收听的网址——“同学们,你们也来尝试一下将电脑变成收音机吧!”

3、探讨网络收音机的特点

(二)查找音乐

1、确定查找音乐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喜欢听的音乐吗?刚才我们用电脑收听电台音乐时,有没有收听到你喜欢的歌呢?”“那有什么办法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歌呢?”——生说说

2、查找、播放音乐(学生自主学习)

3、欣赏歌曲

4、交流

小组是怎么搜索的,演示给大家看看

5、归纳总结

(三)保存音乐

过渡:“同学们,老师很想了解你们,想知道你们都喜欢什么歌,更想听听你们喜欢的歌,

你们能将自己喜欢的歌保存在电脑上,让老师听听吗?”

2、“怎么保存有没有人知道?”

a. 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演示看看

b.如果生不会——让老师帮帮你们吧

3、生操作——保存音乐并传到教师机上

4、总结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同学们喜欢的音乐

三、巩固练习

“接下来,同学们在练习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并看看自己组还有谁不会的,就相互指导一下。”

四、总结

1、学了什么?

2、音乐知识产权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再多听听美妙的音乐!”

教学反思

1、在引入时,我先引导学生说说喜欢的歌,并播放一首他们都喜欢的歌《隐形的翅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兴趣盎然,我认为这个引入是比较成功的。这为整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这堂课主要是有两个内容:网络收音机和查找音乐,前者是学生们都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我在教网络收音机时,是由我自己示范为主,先打开器搜索“西湖之声”官方网站,然后点击在线收听,让学生听到声音,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听。而在教学查找音乐这个部分是让学生先尝试,在让生尝试前,我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用“百度”的mp3搜索找我规定的一首歌,看看谁找地最快,我就把找得最快的学生名字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们就会产生竞争意识,就会更积极的来探索、学习这个内容。但这里有一个缺点就是有失广泛性,搜索歌曲的方法并不只有“百度”搜索,学生当中一些能力强的学生还知道很多搜索的方法,这一点,我没有处理的很好,需要改进。

3、最后一个重点“下载音乐”是比较失败的,一开始我看到学生们都会下载,所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台州学院的见习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没有将它的重点性突出来,我回想了一下,的确,下载音乐也属于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但是我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是一笔带过的感觉,重点不够突出。

4、在整堂课中,我很重视能力较弱的学生,因为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会学会,并不需要你特别的去关注,但是能力弱的学生就比较困难了。我还请能力强的学生在旁边指导能力弱的学生,这样能力强的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自己也巩固了学习的内容,而能力弱的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操作,这样各个方面的学生都能很好的进行学习。

总的来说,这节课还算是成功,见习老师也深有感触地说:“要想上好一堂课,真难呀!”

第7课我的音乐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文件的分类与文件夹创建的意义。

2、了解资料分类的方法,树立有序存放资料的概念。

3、掌握文件夹的创建、重命名和文件的移动、删除、撤消操作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文件有序分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资料有序分类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对资料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学会创建相应的分类文件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

1、保证局域网内电脑控制软件运行正常。

2、将《我的音乐库》文件夹发送到学生机上。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刚才老师放的歌好听吗?你们平时喜欢听谁的歌?余老师也非常喜欢听歌,平时我到网上下载了很多歌,大家想不想一起来看一看有哪些歌?

2、问题:在“我的音乐库”中歌曲名称是二个字的歌有几首?三个字的歌有几首?五个字的歌有几?我们一下子很难知道字数相同的歌曲到底有几首,想一想有没有办法解决我们这个难题?

(二)知识讲解,练习巩固

1、文件夹的创建及重命名操作。

A、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在“我的音乐库” 文件夹中新建一个新的文件夹。(要求下面的学生认真看操作过程。)

B、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刚才新建文件夹的过程,教师操作。(教师重点讲解鼠标的位置、新建的不同方法及文件夹的重命名操作。)

C、你们知道怎么样去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了吗?

2、学生独立完成文件夹新建的操作,教师巡回给予指导。

要求:

A、打开E盘中的“我的音乐库”文件夹。

B、根据“我的音乐库”中的歌曲名称的字数不同,创建不同名称的文件夹。

C、尝试有没有更好、更快的方法创建类似的文件夹。

3、文件如何移动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A、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移动操作,其他同学认真看操作过程。

B、学生说操作过程,教师操作。提醒学生小心操作,期间讲解“撤消”操作。

4、学生做移动练习。

要求:

A、将每首歌曲放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B、每首歌曲移动的位置要求准确。

5、相邻电脑的同学互相检查移动文件是否准确。

6、文件的删除与彻底删除操作。

A、某一首歌曲我感觉不是很喜欢了,我不想把他存放在我的音乐库里,你们建议我怎么办?

B、不小心删除错了,被删除的文件跑哪里去了?怎么样还原它呢?

C、你认为哪几首歌你不喜欢,将它们删除操作。

7、文件删除应注意的事项。

A、的确认为要删除的再去把它删除掉。

B、如果不小心把要用的文件给删除了,可以到回收站里去“还原”。

(三)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1、刚才我们对“我的音乐库”中的歌曲分类是按照歌曲名称的字数进行分类的,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说一说你分类的方法是什么?(指名2-3位同学说一说)

2、根据你自己的分类标准,利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对F盘中的“我的新音乐库”中的音乐歌曲进行分类。

(四)知识回顾,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你自己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作业设计:

第8课虚拟旅游

第9课我的图片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并能熟练对图片文件进行管理;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概念。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文件夹的网络共享设置;学会网上邻居的查找及利用网上邻居对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交流促进和荣誉感并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设置文件夹的网络共享。

2.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

[教学难点] 利用网上邻居对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准备] 一些风景图片,卡通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浏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老师发现大家把一些自己喜欢的而且想去的一些地方的图片都保存下来了,现在谁能把自己的图片给大家欣赏一下?

学生作品展示讲解,边操作边说保存的路径

设计意图:

1.复习巩固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引入课题

1.大家看了刚才同学的图片有没有什么想法?(太乱了,我们应该把它们分类)

学生回答

2.分类大家在哪里学到过?

我们《我的音乐库》学习了,今天我们接下来一起学习一下《我的图片库》

把图片分类操作

3.现在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快把这些图片分类保存,再展示给其他同学欣赏。

设计意图:

1.检验学生前几课在这个的知识点上的掌握程度。

2.了解对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对图片进行管理

三、自主探索(一)共享的设置

1.现在老师让每一个同学都展示,要花很多时间,能不能让我们想看哪位同学的图片就看哪位同学电脑里的图片?

2.教师示范演示文件夹的共享过程。并适时提醒安全保护意识。学生说说什么叫做“共享”3.学生共享设置,教师巡回指导并适时反馈。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共享前后文件夹的对比以及什么是共享,对“共享”概念的理解。

四、自主探索(二)网上邻居的使用

1.那我们设置完共享,现在如何找到同学电脑里的文件呢?分小组讨论,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想得方法又快又好。

2.学生示范打开网上邻居

3.教师总结

4.学生自行尝试通过“网上邻居”找到其他同学电脑里的图片并欣赏。

5.教师巡视反馈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2.在操作中学会利用“网上邻居”查找

五、自主探索(三)图片的“复制”、“粘贴”

1.大家喜欢其他同学的漂亮图片吗?要是我们也想很快拥有这么多漂亮的图片怎么办呢?2.教师讲解示范文件的“复制”、“粘贴”

3.学生尝试操作

六、成果展示

大家把整理后的图片集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其他同学观察他有没有用到你的图片!

设计意图:

1.利用“复制”、“粘贴”对图片进行操作

2.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学习的兴趣

七、活动总结

1.同桌相互说说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2.下课

[教学反思]

《我的图片集》这一课时教材主要安排了三个部分,一是深化学生对文件管理的操作;二是网络共享的设置;三是网上邻居的查找及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

由于第一部分的相关内容学生已经在《我的音乐库》中学习了,上一课时也将图片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所以是安排在复习和引入中进行教学,用了8分钟时间完成主要是以学生操作巩固为主。第二部分文件的共享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讨论什么叫做“共享”举例子,打比方先从字面意思解释,而且穿插了安全意识。第三部分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对于“网上邻居”的理解和使用较容易掌握,当学生看到其他学生保存的精美图片时都很羡慕,所以很快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应用“网上邻居”对文件的“复制”、“粘贴”。在对这部分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完成,教师适当指导。最后在成果展示时,当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用到了自己的图片时相当高兴,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质。在成果展示后再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共享”使学生从刚才的字面理解转到真正的理解上来从而进一步掌握共享的概念。

总而言之,这一课时较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教学时用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教学,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地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一些基本操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单元网络应用

第10课丰富多才的节目

第11课端午节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能熟练应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下载并进行管理。

3.对下载资料进行分类管理。

4.感受民族节日的浓郁文化气息。

教学重点:.主题性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需要的资料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

教学过程:

第12课介绍端午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般电子介绍文档的制作要求;

2、学会根据主题,规划和设计文章结构;

(2)技能目标:

1、能较熟地运用Word进行文档编排;

2、掌握文章编排时行间距、文字底色、段落边框等设置;

(3)情感目标:

1、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2、真诚地交流评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章编排时行间距、文字底色等设置;

2、熟练运用Word软件,编排合理美观的文档;

三、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