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案设计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案设计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案设计

x x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案

复习引入:

新授:

1. 平面及其表示

常见的平面形象大都是矩形状的,当我们从适当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这些平面时,感到它们与平行四边形是一致的,因此,通常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来

表示平面.图5-27(1)表示平放的平面,图5-27(2) 表示

竖直的平面.请注意它们画法之间的区别.

如果要画相交的两个平面,可以按图5-28所示的步

骤进行.

一个平面通常用小写希腊字母

α、β、γ、…表示,写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某一个顶角内部,记作“平面

α”、“平面β”,…,或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的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标明,记作“平面AC ”或“平面BD ”,当然也可记作平面

ABCD (如图5-27).应该注意,正像平面几何中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一样,平面也是可以无限延展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边界的,我们用平行四边形仅仅表示了平面的一部分.

空间图形也可看作是空间点的集合,因此点、线、面的关系可用集合的关系来表示: ①点A 在直线l 上,记作A ∈l ,点A 不在直线l 上,记作A ?l ; ②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点A 不在平面α内,记作A ?α; ③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④直线l 与直线m 交于点N ,记作l ?m ={N },直线l 与直线m 没有交点,记作l ?m =?; ⑤直线l 与平面α交于点N ,记作l ?α={N },直线l 与平面α没有交点,记作l ?α=?; ⑥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l ,记作α?β=l ,平面α与平面β不相交,记作α?β=?.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经常用到这些记号. 课内练习1

1. 能不能说一个平面长2米,宽1米,为什么?

2.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并分别用希腊字母和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这个平面.

3. 分别用大写字母表示图示长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

4. 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线、面间的关系:

(1)点A 在平面α内,但在平面β外;

(2)直线l 经过平面α外的一点N ;

(3)直线l 与直线m 相交于平面α内的一点N ; (4)直线l 经过平面α内的两点M 和N .

5. 下面的写法对不对,为什么?

(1)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 (2)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3)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记作α?β; (4)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记作l ?α≠?.

2. 平面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

图5-28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第3题图)

图5-27(2)

β

D A B C D 图5-27(1) A D B

C

α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如图5-29,直线l 上两点A ,B 在平面α 内,那么l 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α 内,这时我们可以说,直线l 在平面α 内或平面α经过直线l .

这个性质常用来判断一条直线是否在一个平面内. 因为平面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因此两个平面如果有公共的点,那么延展的结果,它们 必定相交于一条直线.由此得平面的第二个基本性质: (2)如果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相交于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

条直线.

如图5-30,平面β 与平面γ 相交, C 是公共点,那么它们相交于过C 的直线l .如果我们把一张纸摊平折起来,折痕一定是一条直线,就是这个道理.

(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三点,可以作一个平面,且只可以作一个平面. 这个性质也可以简单地说成: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

面.如图5-31,A 、B 、C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经过这三点可以且只可

以画一个平面α.

现在你可以明白前面提出的问题了.凳子三条腿、照相机支架三条腿,三个着地点总是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总是平稳的.

从上述三个性质出发,还可以推出确定一个平面的其它很多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下面三个推论:

①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②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③两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课内练习2 1. 判断题

(1)如图,我们能说平面α与平面β只有一个交点A 吗? (2)如图,我们能说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线段AB 吗?

(3)如图,我们能说线段AB 在平面α内,但直线AB 不全在平面α内吗? 2. 三角形一定是平面图形吗?为什么? 3. 一扇门可以自由转动,

如果锁住,就固定了,如何解释? 4. 怎样检查一张桌子的四条腿的下端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小结 作业

图l

β γ ? C 图α ? ? ? C

B A (第1(1)题(第1(2)题β

A ? α ?

B (第1(3)题A ? α ? B

x x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案

复习引入:

新授:

1. 两条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或平行.在空间中的两条直线是否也是如此呢?我们观察一下教室的天花板、地面以及墙面之间的交线,能够找到平行

和相交的直线,但也能发现一些直线,它们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把教室看成一个长方体ABCD -A 'B 'C 'D '(如图9-32),可以发现直线对BC 与AA '、AD 与D 'C 以及对角线B 'D '与AC 等等,它们不同在一

个平面内. 我们把两条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直线,叫做异面直线,也可以

说,把两条不可能同在一个平面上的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因此,空间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除了重合)有三种:

(1) 没有公共点——平行

(2) 只有一个公共点——相交

(3) 既不相交也不平行——异面 (不可能同在一个平面上).

在画异面直线时,要像图9-33那样,把两条直线明显地画在不同的平面内,这样就容易体现出 “异面”的特点. 课内练习1

1. 找出日常生活中异面直线的几个例子.

2. 画出图5-32中各面上的对角线,找出不少于5对异面直线来.

3. 两条直线分别在两个平面内,它们是否一定异面直线?

4. 能否把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空间的平行直线

平面几何中的平行传递性法则——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空间情况仍然是正确的.例如图9-34中,因为ABB 'A '、BCC 'B '都是矩形,AA '∥BB ', CC '∥BB ',所以CC '∥AA '.在后文中还将介绍一些具有空间特点的平行判定方法.

在平面几何中有一个判定定理: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对立体几何中空间的角,这条道理仍然成立.如

图9-34中的ACB ∠和B C A '''∠。 例1 如图9-35,已知E 、F 、G 、H 分别是任意空间四边形ABCD 四条边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由此即得EH =FG 且EH//FG .所以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课内练习2

1.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观察折痕是否平行,为什么?

2. 画两个相交平面,在这两个平面内各画一条直线,使它们成为平行直线.

3. 如图,在长方体中,AE =A 1E 1, AF =A 1F 1,求

证:EF =E 1F 1且 EF//E 1F 1. 4.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E ,E '分别l 1

图9-33 l α A

B

C D 图A ' B '

C '

D ' (

必定同在一个平面上);

图A B

C

D A ' B '

' D ' E F 1 A 1

E 1 C D A ' B ' C ' D ' E E E '

是棱AD ,A 'D '的中点,求证:∠CEB =∠C 'E 'B '.

3.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平面几何中的角的两条边是相交的,空间异面直线不相交,怎么形成角呢?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 如图5-36(1),设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在空间任取一点P ,过P 作l '∥l 、m '∥m ,把l '、m '所成的(不大于90?)角,

叫做异面直线l 、m 所成的角(或l 、m 的夹角),采用平面情况的记法,记作

l ^m .

为了简便起见,点P 常取在两异面直线中的一条上. 例如在直线m 上,过点P 作直线l '∥l (如图9-36(2)),那么l '、m 所成的角就是异面直线l 、m 所成的角.

如果两条异面直线l 、m 所成的角是直角,那么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记作l ⊥m .如果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0?角,那么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平行.

例2 图9-37表示一个正方体.

(1)哪些棱与AB '是异面直线?

(2)求AB '与CC '的夹角的度数;

(3)哪些棱与AA '垂直?

解 课内练习3

1. 在下列各图中,分别以O 为顶点,画出异面直线l 、m 所成的角.

2. 设l 、m 、n 为三条空间直线,其中l ∥m , l ⊥n ,则m 、n 的关系如何?

3. 设l 、m 、n 为三条空间直线,且l ^ m = n ^m =45?,能否得出l ∥n 的结论? 你能举出反例吗?

小结: 作业:

图9-37 A B C D A '

B '

C '

D '

第1题图

? m '

l '

P 图

x x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案

复习引入:

新授:

1.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我们仍然把教室抽象成一个如图5-38那样的长方体.我们考察AB 所在的直线,它在面ABCD 上;与面BCC 1B 1有一个公共点B ;与面DCC 1D 1没有公共点.这个实例告诉我们: 空间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只有三种:

(1) l 与α有无数个公共点——直线l 在平面α内;

(2) l 与α没有公共点——直线l 平行于平面;

(3) l 与α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

图5-39表示了这三种位置关系.

课内练习1

1. 举出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实例.

2. 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否说直线l 与平面α有两个交点A 、B ?

(2)如果直线l 在平面α外,l 是否一定与α平行? (3)如图,因为l 与α没有交点,是否能说l ∥α?

(4)如果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l 必与α相交吗?

2. 直线和平面平行

(1)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要判断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认平行,就要将直线和平面无限延伸,看有无公共点,这是无法做到的,我们希望能找到简便易行的办法来判断直线和平面平行.

我们看图5-40(1),这是一扇门,门框左右两条边缘是直线a 、b .把墙面视为一个平面α,当门

关着时,直线a 、b 同在平面α上,

且a ∥b .开门时,a 离开了平面α,但仍保持与b 平行,而且a 与平面α也是平行的(如图5-40(2)). 这就给出了一个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如图5-41中所示,如果a ∥b ,b ?α,则a ∥α。 根据这个判定方法,为了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只要在这

个平面内找出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就可以了.

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常把直线画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

外面,并且如图5-41那样,与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或与平行四边

形内的一条线段平行.

图5-38

A

B C

D B 1

A 1 C 1 D 1 图5-40(1)

图5-39

l

(第2(3)题图)

l 图5-41 b

α

a 图5-40(2)

在安装日光灯管时,检查两条垂直吊线的长度是否相等;往墙上贴一条横幅时,检查横幅的上边与顶板是否等距,都是为了让灯管与天棚、横幅与顶板平行,使用的原理正是这个判定方法.

为便于记忆,这个方法可简记为:“若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例1 如图5-42,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

点,求证 EF ∥平面BCD .

证明 在?ABD 中,因为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所以

EF ∥BD .

又因为 EF ?平面BCD ,BD ?平面BCD ,

所以 EF ∥平面BCD .

课内练习2

1. 在平面α上有直线b ,与平面外直线a 不平行,能否说a 与α必定不平行?为什么?

2. 设平面α与平面外的直线a 平行,证明a 与α内的任意直线都不相交.

(2)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

现在把图5-40(2)墙面、门分别看作为平面α、β,门边缘b 是α、β的交线,a ∥b .这表明,当直线a 和平面α平行时,过a 的平面β与平面α的交线必与a 平行.我们可以得到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

如果直线a 和平面α平行,经过a 的平面β若与α相交,

则交线必定平行于a .

如图5-43,若a ∥α,a ?β,α?β=b ,则a ∥b .

这个性质可简记为:“若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例2 如图5-44所示的木块,BC ∥平面A 1C 1,木工师傅要过点P 和BC 截去一个斜角,应该怎样划线?

解 因为BC ∥平面A 1C 1,B 1C 1是平面BC 1与平面A 1C 1的交线,所以BC ∥B 1C 1; 过P 作B 1C 1的平行线EF ,则 EF ∥B 1C 1∥BC ,

所以EF 、BC 共面.连结EB 和FC ,所得的四边形EFCB 必定在

同一平面上,所以沿此四边形画线即可.

课内练习3

1. 一块木板ABCD 的一边AB 紧靠桌面并绕AB 转动,当AB 的对边CD 转动到各个位置时,是不是都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平行?为什么?

2.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过平面外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 ) (2)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 )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则它和这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 ) (4)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

3. 设a 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a ∥α,证明在α上有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4. 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求证:

(1)BC||面A 1ADD 1;(2) BC 1||面A 1ADD 1;(3)C 1D||面ACB 1.

5. 如果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线中有一条和平面内某一条直线平行,试证另一

A C

B D E F 图A

B C

D E F P ?

A 1

B 1

1 D 1 图5-44 图5-43

a

b α β

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3. 直线和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两种情况,一是垂直,二是斜交.我们先来研究前一种情况.

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记作 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交点叫做垂足.

画直线与平面垂直,通常是把直线画成和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垂直(如图5-45).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按照上述的方法去判定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是困难的,我们有下面的较为简便的方法: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

如图5-46, l ?α≠?, m ? α,n ? α,m ?n ={O },若l ⊥m ,l ⊥

n ,那么l ⊥α.

有了这个方法,要判定一条直线l 是否垂直于一个平面α,只要在

α内去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l 垂直就行了.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用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例如树立旗杆时,只要从不在一条

直线上的两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下旗杆与水平线是否垂直,就能确定

旗杆是否与地面垂直了.

例3 如图5-47,有一旗杆AB ,从它的顶端A 挂一条绳子下

来,拉紧绳子并把它的一端先后放在水平地面上C 、D 、E 三点处,

其中C 、B 、E 在一条直线上,若测得BC =BD =BE ,证明旗杆和地面垂直.

证明 因为ΔABC ,ΔABD ,ΔABE 的三边对应相等,所以

ΔABC ?ΔABD ?ΔABE ,

所以 ∠ABC =∠ABD =∠ABE ;

又因为C 、B 、E 在一条直线上,所以∠ABC =∠ABE =90?;所以∠ABD =90?.即

AB ⊥BC ,AB ⊥BD .

又知B 、C 、D 有三点不共线,所以AB ⊥平面BCD ,即旗杆和地面垂直. 课内练习4

1. 回答下列问题:

(1)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m ,是否能说l ⊥α? (2)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m ,n ,是否能说l ⊥α? (3)直线l 垂直于平面内α的无数条直线,是否能说l ⊥α?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这条直线是否和第三边垂直? (5)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且两两垂直,其中任一条直线是否垂

直于另两条直线所确定的平面?

2. 已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α,求证a ⊥b .

3. 如图,有一旗杆AB 高8m ,它的顶端A 挂一条长10m 的绳子,拉紧

绳子并把它的一端先后放在地面上和B 点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两点

C ,D

A C

D B 图5-47

E A

B

α

l 图

5-46

o m n 图

上.如果这两点和B 点的距离都是6m ,求证旗杆和地面垂直.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有如下的性质:

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平面,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图5-48中, m ⊥α,n ⊥α,那么m ∥n .这也是判定两条直线平

的另一个方法.

(3)点到平面的距离 设P 是平面α外的一点,过点P 向α作垂线,垂足为O ,线段PO 的长就是点P 到α的距离,O 也叫做点P 在平面α内的正射影(简称

射影) (如图5-49).

例4 如图5-50,已知旗杆AB 垂直于水平地面,从旗杆顶拉一条绳子下来,拉紧后在地面上点C ,D 处量得BC =BD =6m ,且BC ⊥BD ;若已知∠CAD =30?,求旗杆的高度. 解 因为BC ⊥BD ,所以 CD =2622=+BD CB

在等腰?ACD 中,

CD 2=A C 2+AD 2-2AC ?AD cos ∠CAD =(2-3)AC 2

解得 AC 2

=)32(723

272+=-.

在Rt ?ABC 中,

AB 2

=AC 2

-BC 2

=)32(72+-36=108+723, AB =372108+≈15.25m .

所以旗杆高约15.25m . 课内练习5 1. 判断题

(1)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l 1不平行于l ,则l 1不垂直于α ( ) (2)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l 1垂直于l ,则l 1垂直于α ( ) (3)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l 1不垂直于l ,则l 1不垂直于α ( ) (4)若直线l ,l 1平行,由它们确定的平面为α,若直线m ⊥l ,则m ⊥α ( )

(5)若直线l ,l 1平行,由它们确定的平面为α,若直线m 不垂直于l ,则m 也不垂直于α

( )

(6)过平面外一点,能作、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

2.如图,在例4中,若旗杆立在平台顶上,无法得到垂足B , 但已知绳子长度为16m ,量得CD =8.5m ,且BC ⊥BD ,

请计算旗杆顶离地面的距离.

α 图5-48 m n A C

D

B

图5-50

α P

O

图5-49 (第2题图)

4.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而不垂直,就称直线与平面斜交.

直线叫做平面的斜线,交点叫做斜足.

我们看图5-51,直线l 1、l 2与平面α都斜交,但斜交的角度不同. 应该怎样来度量这个角度呢?现在来讨论这个问题. 设斜线l 与平面α交于A 点,点P 在l 上,P 在α上的射影为Q ;直线AQ

叫做斜线l 在平面α上的正射影(简称射影)(图5-52).

可以证明,斜线与平面的射影之间形成的角(图5-52中

的θ)是l 与α内所有直线所成的角中最小的,我们把这个角

叫做l 与α所成的角,即:

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平面垂直;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所成的角是0?角,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

例5 如图5-53,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分别为AB =1,AD =2,AA 1=3,求对角线AC 1与底面ABCD 的夹角.

解 因为CC 1⊥底面ABCD ,所以∠C 1AC 就是对角线AC 1与底面ABCD 之间的夹角.因为 AC =22DC AD + =2

2AB

AD +=3,

CC 1= AA 1=3, 所以 tan ∠C 1AC =AC CC 1=3

3

=3,

所以 ∠C 1AC =60?,

即对角线AC 1与底面ABCD 的夹角为60?. 课内练习6

1. 过平面α外一点P ,可以作多少条与α夹角为已知角θ0的斜线?你能说出这些斜线的斜足在平面α内的轨迹是什么吗?

2.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 (1)A 1C 1与正方体各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2)D 1B 与面A 1ADD 1所成角的正切值.

小结: 作业:

图5-53 A B

C

D

A

B

C

D

l 2

l 1

图5-51

α

图5-52

x x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案

复习引入:

新授:

1. 平面位置的基本关系

两个平面α, β的位置关系就只有两种:

(1)相交——此时必定相交成一条直线l ;称l 为交线; (2)平行——即没有公共点,记作α∥β. 2. 平面与平面平行 (1)平面平行的判定

①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图5-55,设l 1? α,l 2? α,l 1 ?l 2 ={O },且l 1∥β,l 2∥β,那么α∥β. 根据这个法则,还可以得到判断平面平行其它方法: ②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 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 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图5-56).

③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画两个平面平行时,一般要使表示平面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对边分别平行.

例1 如图5-57,E 、F 、G 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AD 及对角线AC 上的中点,证明:平面EFG ∥平面BCD . 证明

课内练习1 1.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2. 判断题: (1)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则α与β平行 ( )

(2)若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分别与平面β平行,则α与β平行 ( ) (3)若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分别与平面β平行,则α与β平行 ( ) (4)若平面α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平面β平行,则α与β平行 ( ) (5)过已知平面外一点,能作、且仅能作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 ) (6)过已知平面外一条直线,必定能作与已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 ) 3. 若平面α∥平面β,能否说α内的任一直线都与β内的直线平行?能否说α内的任一直线都与β平行? 4. 如图,设E 、F 、E 1、F 1分别是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棱AB 、CD 、 A 1B 1、C 1,D 1上的中点,证明:平面ED 1∥平面BF 1.

(2)平行平面的性质

两个平行平面具有下面的性质: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课内练习2

1.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证平面A 1BD ∥平面CD 1B 1.

5-57 B (第4题图)

A

C 1 图β

2. 证明横截一块长方体形状的木块,其截面不是矩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3. 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开门时常说把门开大些或小些,实际上是指门所在平面与门框所在平面之间“角度”的大小.这个角度如何度量呢? 现在我们给出平面交角的定义.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

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棱为l 、两个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为二面角α-l -β(图5-60).

一个垂直于二面角α-l -β的棱l 的平面,交l 于点O ,分别与两个半平面交于半直线OA , OB ,则∠AOB 叫做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显然,平面角的大小与垂直平面的位置无关.所以二面角的大小可用它的平面角来度

量,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在不会引起误解的场合,有时我们也简称二面角是多少度.

我们约定,二面角的度数不小于0?,不大于180?.

例2 在图的空间四边形ABCD 中,由它们的边和对角线组 成的?ABC , ?ADB , ?ADC 和?BCD 都是等边三角形.

(1)把每个三角形所在的面看作一个半平面,共组成了多少个二面 角?

(2)证明这些二面角均相等; (3)求每个二面角的大小. 解

课内练习3

1. 在图5-61中,设?ABC 、?ADB 、 ?AD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 =90?),?BCD 为等边三角形, (1)证明以AB 、AC 、AD 为棱的三个二面角彼此相等;以BC 、CD 、BD 为棱的三个二面角也彼此相等;

(2)求这两组二面角的大小.

4. 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若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这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 若平面α和平面β互相垂直,记作α⊥β. 注意,在画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时,为了加强直观效果,如果有一个是水平平面,则把

直立平面的一组对边画成和水平平面的某一组对边垂直(见图5-62).

下述方法经常用来判定两个平面垂直问

题: 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如图5-63,直线l ⊥α,l ?β,则α⊥β.

图5-63

图6-62

l

O A β 图5-60 α

B A

C

D E

F

θ

?

这个判定方法在实际经常见到.如将帆船甲板和帆都当作平面,桅杆就是甲板的垂线,我们可以认为帆与甲板是垂直的.又如用一端系有铅锤的线来检查墙是否和水平面垂直(如图5-64),也是这个方法的应用.

例3 如图5-65,已知P 是平面α外一点,PA ⊥α, 垂足为A ,BC ?α,PC ⊥BC ,证明平面PBC ⊥平面PAC . (2)垂直平面的性质

教室的墙面都是垂直于地面的,它们的交线墙角线自然也垂直于地面.这就是垂直平面的第一个性质:

①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必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如图5-66,α、β、γ为三个平面,若α⊥γ, β⊥γ,l =α?β,则l ⊥

在墙面上画一条线垂直于墙脚线,那么这条线必定 与地面垂直;反之,在地面上画一条线垂直于墙脚线, 这条线也与墙面垂直.这是垂直平面的又一个性质: ②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

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如图5-67,α⊥β,α

?β=l ,m ?α, n ?β,若m ⊥l ,则m ⊥β;

若n ⊥l ,则

n ⊥α. 例4 如图5-68,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C 、BD 为对角线.

若面?ABD ⊥面?BDC ,AB ⊥BD , CD ⊥BD ,AD =3, CD =4,

(1) 证明AB ⊥BC ;(2)求AC 的长.

所以AC 长为5.

课内练习4

1. 如图,检查工件的相邻两个平面是否垂直时,只要用直角曲尺的一边紧靠在工件的一个面上,另一个边在工件的另一个面上转动一下,观察尺边是否和这个面密合就可以了.为什么?如果不转动呢?

2.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不垂直,经过这条直线能否做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若能,这样的平面有几个?

3. 如图已知平面α⊥β, α?β=AB ;在平面β内,直线CD ∥AB ,CD 到AB 的距离为60cm .在平面α内,点E 到AB 的距离为91cm .求点E 到CD 的距离.

小结:

作业:

图(第3题图) A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8.2.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课题8.2.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课型新授第几 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目 标(三维) 教学重点与 难点 1.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知道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 2.理解直线的斜率,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了解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教学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难点: 直线的斜率 教学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法.本节首先通过观察同一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引入了直 方法线倾斜角的定义,在明确了倾斜角范围后,定义了直线的斜率,最后讨论了直线斜率与直线上与两个不同点坐标之间的关系.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手段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α y ☆补充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 引入本节 1.由一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吗? 2.观察并回答问题: y A 答. 课题. 由直观图 形引入问题,激 发学生学习兴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直线 趣. B C 1 AC 比直线 AB 更陡一些.在数学 -1 O 1 x 中,我们用倾斜角和斜率来衡量 在图中,直线 AB ,AC 都经过哪一点? 直线相对于 x 轴的倾斜程度. 它们相对于 x 轴的倾斜程度相同吗? 新课: 1.直线倾斜角的定义 一般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直线向 上的方向与 x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α叫 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y l α x O 特别地,当直线与 y 轴垂直时,规定 这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0?. 2.倾斜角的范围 0?≤ <180?. 3.直线斜率的定义 倾斜角不是 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 教师对定义进行三方面的诠 释: (1)直线向上的方向; (2)x 轴的正方向; (3)最小的正角. 学生结合图形理解倾斜角的 概念. 教师强调与 y 轴垂直的直线 (包括 x 轴)的倾斜角. 教师强调倾斜角是 90?的直 明确直线 倾斜角的定义. 倾斜角与 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通常用 k 表 线的斜率不存在.应当使学生明 斜率的关系. 示,即 k =tan α. 练习一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对应的斜率 k : (1)α=0?; (2)α=30?; (3)α=135?;(4)α=120?. 探究一 (1)由不同的两点 P 1(x 1, 1)和 P 2(x 2, y 2)能否确定一条直线? 确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与 x 轴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点评. 教师指明,当倾斜角是锐角 时,斜率 k 为正值;当倾斜角是 钝角时,斜率 k 为负值. 教师投影探究问题,学生分 使学生通 过练习感悟倾 斜角的变化对 斜率的影响.

中职数学试卷:立体几何

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数学单元试卷(立体几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两点可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1或2 2、若直线L ⊥平面a ,直线m ?a ,则L 与的关系是( )。 A 、L ⊥m B 、L ∥m C 、L 与m 异面 D 、无法确地 3、如果空间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它们( ) A 、一定相交 B 、是异面直线 C 、是共面直线 D 、一定不平行 4、.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3 B. 23 C. 33 D.4 3 5、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 、1:64 B 、1:16 C 、1:8 D 、1:32 6、正方体的全面积是18,则正方体的体积是( )。 A 、9 3 B 、9 C 、33 D 、27 7、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上底面对角线11A C 与侧面对角线1B C 所成的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8、圆锥的轴截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母线长为2,则它的侧面积为( )。 A 、4π B 、22π C 、4 2 π D 、8π 9、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3,BC=3,AA 1=4,则二面角D 1-AB-D 的余弦值是( )。 A 、53 B 、54 C 、22 D 、4 3 10、正三棱锥中,底面边长为33,侧棱长为5,则它的高为是( )。 A 3 B 、4 C 、26 D 、23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职高数学第九章立体几何习题及答案

第7章立体几何习题 练习9.1.1 1、判断题,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 (1)一个平面长是4cm ,宽是2cm ( ); (2)1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5个平面重叠在一起要厚( ); (3)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两部分( )。 2、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平面是没有边界且光滑的图形,②四条线段首首尾连接,所得图形一定是平面图形,③画两个相交平面时,一定要画出交线。 A .0 B .1 C .2 D .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教室里的黑板面就是平面 B .过一条直线的平面只有1个 C .一条线段在一个平面内,这条线段的延长线可以不在这个平面内 D .平面是没有厚薄之分的 3、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请表示出该图形的6个平面(要求用各面的四个顶点来表示) 参考答案: 1、(1)Χ(2)Χ(3)√ 2、(1)C (2)D 3、平面ABCD ,平面A 1B 1C 1D 1,平面ADD 1 A 1,平面BCC 1 B 1,平面ABB 1 A 1,平面D CC 1D 1 练习9.1.2 1、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①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②若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无数多个公共点,③空间任意两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④直线与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四条线段首尾连接而成的四边形 D .梯形 (3)用符号表示语句“直线a ,b 相交于平面α内一点M ”,正确的是( ) A .,,a b M a b αα=??B .,a b M M α=∈ C .,,a b M a b ααα=∈ D .,,,M M a b a b ααα∈∈ 2、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 (1)点A 在直线a 上,直线a 在平面α内 (2)平面β过直线b 及b 外一点M ,点N 在平面β外,直线c 过点M ,N 3、如图所示,对于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回答下列问题。 (1)直线AC 是否在平面ABCD 内? (2)四点A 、A 1、C 、C 1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职高数学_立体几何

平面的基本性质 一、高考要求: 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 二、知识要点: 1.平面的表示方法: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是没有边界的.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平面一般用希腊字母α、β、γ、…来命名,还可以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命名. 2.平面的基本性质: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或平面经过直线.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A∈a,B∈a,且A∈α,B∈α,则a?α. (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也可简单地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它有三个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就有另外的公共点,并且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这时我们称这两个平面相交.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A∈α,A∈β,则α∩β=λ,且A∈λ. 3.有关概念:如果空间的几个点或几条直线都在同一平面,那么我们就说它们共面;如果构成图形的所有点都在同一平面,则这类图形叫做平面图形;如果构成图形的点不全在同一平面,则这类图形叫做立体图形.直线和平面都是空间的子集,直线又是平面的子集. 三、典型例题: 例1: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AB、AD、BC、CD上的点,且EF与GH相交于点P.求证:点B、D、P在同一直线上. 证明: ∵E∈AB, F∈AD又AB∩AD=A ∴E、F∈平面ABD ∴EF?平面ABD 同理GH?平面CBD ∵EF与GH相交于点P ∴P∈平面ABD,P∈平面CBD, 又平面ABD∩平面ABD=BD ∴P∈BD即点B、D、P在同一直线上. 例2: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m与a、b分别交于点A、B, 求证:a、b、m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 证明:∵a∥b ∴a、b可以确定一个平面α. ∵m∩α=A,m∩β=B, ∴A∈α,B∈α又A∈m,B∈m

中职数学教案

动物科技学院数学课程技术理论教学教案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例3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不等式2x+1《=0的解集 (2)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 (3)由第一象限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如: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2) 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 用描述法。 如:集合}1|),{(2+=x y y x ;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元素与集合是从属关系,即对一个元素x 是某集合A 中的元素时,它们的关系为x ∈A .若一个对象x 不是某集合A 中的元素时,它们的关系为x A . 2. 集合有哪些表示方法? 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法. 数与数之间存在着大小关系,那么,两个集合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呢?先看下面两个集合:A ={1,2,3},B ={1,2,3,4,5}.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两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即A B ,反过来,集合B 的每 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 中的元素,即B 》A ,那么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 =B . 3. 子集、真子集的有关性质 由子集、真子集的定义可推知: (1)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2)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3)A A .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教案(教学资料)

【课题】6.1 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 (2)掌握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 通过实例引出数列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并且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一项.【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若干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教学设计】 通过几个实例讲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项、首项、项数、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讲解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 从几个具体实例入手,引出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学生往往不易理解什么是“一定次序”.实际上,不论能否表述出来,只要写出来,就等于给出了“次序”,比如我们随便写出的两列数:2,1,15,3,243,23与1,15,23,2,243,3,就都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因此它们就都是数列,但它们的排列“次序”不一样,因此是不同的数列. 例1和例3是基本题目,前者是利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项;后者是利用通项公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项,是通项公式的逆向应用. 例2是巩固性题目,指导学生分析完成.要列出项数与该项的对应关系,不能泛泛而谈,采用对应表的方法比较直观,降低了难度,学生容易接受.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 行为 学生 行为 教学 意图 时 间 *揭示课题 6.1 数列的概念.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介绍了解0

教学过程教师 行为 学生 行为 教学 意图 时 间 将正整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为 1,2,3,4,5,….(1 ) 将2的正整数指数幂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为 2345 2,2,2,2,2,.(2 )当n从小到大依次取正整数时,cosπ n的值排成一列数为 -1,1,-1,1,….(3 )取无理数π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依照有效数字的个数,排成一列数为 3,3.1,3.14,3.141,3.1416,….(4)播放 课件 质疑 引导 分析 观看 课件 思考 自我 分析 从实 例出 发使 学生 自然 的走 向知 识点 5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象上面的实例那样,按照一定的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从开始的项起,按照自左至右的排序,各项按照其位置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3项,…,第n项,…,其中反映各项在数列中位置的数字1,2,3,…,n,分别叫做对应的项的项数.只有有限项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有无限多项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小提示】 数列的“项”与这一项的“项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数列(2)中,第3项为32,这一项的项数为3. 【想一想】 上面的4个数列中,哪些是有穷数列,哪些是无穷数列? 总结 归纳 仔细 思考 理解 带领 学生 分析

职高数学教案 第二册

§6.1 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 (2)掌握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 通过实例引出数列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并且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一项.【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若干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教学设计】 通过几个实例讲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项、首项、项数、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讲解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 从几个具体实例入手,引出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学生往往不易理解什么是“一定次序”.实际上,不论能否表述出来,只要写出来,就等于给出了“次 序”,比如我们随便写出的两列数:2,1,15,3,243,23与1,15,23,2,243,3,就 都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因此它们就都是数列,但它们的排列“次序”不一样, 因此是不同的数列.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6.1 数列的概念.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将正整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为1,2,3,4,5,….(1 ) 2,2,2,2,2, .(2 )将2的正整数指数幂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为2345 当n从小到大依次取正整数时,cosπ n的值排成一列数为 -1,1,-1,1,….(3 )取无理数π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依照有效数字的个数,排成一列数为 3,3.1,3.14,3.141,3.1416,….(4)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按照一定的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从开始的项起,按照自左至右的排序,各项按照其位置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3项,…,第n 项,…,其中反映各项在数列中位置的数字1,2,3,…,n,分别叫做对应的项的项数.

职高数学——立体几何

平面的基本性质 一、高考要求: 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 二、知识要点: 1、平面的表示方法:平面就是无限延展的,就是没有边界的、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平面一般用希腊字母α、β、γ、…来命名,还可以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命名、 2、平面的基本性质: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 点都在这个平面内、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用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A∈a,B∈a,且A∈α,B∈α,则a?α、 (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也可简单 地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它有三个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与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就有另外的公共点,并且 这些公共点的集合就是经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这时我们称这两个平 面相交、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A∈α,A∈β,则α∩β=λ,且A∈λ、 3、有关概念:如果空间内的几个点或几条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那么我们就说它们共面;如果构成图形的所有点都在同一平面内,则这类图形叫做平面图形;如果构成图形的点不全在同一平面内,则这类图形叫做立体图形、直线与平面都就是空间的子集,直线又就是平面的子集、 三、典型例题: 例1:已知E、F、G、H分别就是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AB、AD、BC、CD上的点,且EF与GH 相交于点P、求证:点B、D、P在同一直线上、 证明: ∵E∈AB, F∈AD又AB∩AD=A ∴E、F∈平面ABD ∴EF?平面ABD 同理GH?平面CBD ∵EF与GH相交于点P ∴P∈平面ABD,P∈平面CBD, 又平面ABD∩平面ABD=BD ∴P∈BD即点B、D、P在同一直线上、 例2: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m与a、b分别交于点A、B, 求证:a、b、m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2020年整理)中职升高职数学历年真题回编—立体几何.doc

中职升高职数学真题汇编—立体几何 李远敬整理 一.选择题 1.XXXX08、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 ?平面α,直线 ?平面β,那么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平行 异面 平行或异面 相交 2.XXXX1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平面,直线∥平面则∥ ⊥直线,直线⊥直线则∥ ⊥平面,直线⊥平面则∥ ⊥平面,平面⊥平面则∥ 3.XXXX10在正方形ABCD 中,2AB =,PA ⊥平面ABCD ,且1PA =,则P 到直线BD 的距离是( ) A B 2 C D 3 4.XXXX08 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直线1BC 与直线11D B 所成的角( ) A ο90 B ο60 C ο45 D ο30 5.XXXX08、下列说法: ①γβαγβγα⊥?=?⊥⊥l l ,, ②b a b b ⊥?αα,//,// ③b a b a ⊥?⊥αα,//, ④b a b a ⊥?⊥⊥αα,, ⑤ββαα//,,a a ?⊥⊥ 说法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二.填空题 6.XXXX19.若直线m ⊥平面α,直线n ⊥平面α,则直线m 与n 的位置关系是 7.XXXX18、直二面角βα--l 内一点S ,S 到两个平面的距离分别为5和4,则S 到 l 的距离为 .

8.XXXX19 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平面11D ABC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 9.XXXX18、在长方体 - 中, =3, =4, ,则对角线 所成的角是 10.XXXX18、在空间,通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有 条. 三.解答题 11.XXXX26证明(10分) 已知:如题26图,是正方形所在平面外一点,是正方形对角线与 的 交点, 底面 ,为中点,为中点。 ⑴ 求证:直线∥平面 ; ⑵ 若正方形 边长为4, ,求:直线 与平面 的所成角的大 小. 12.XXXX26证明(10分) 如题26图,是二面角 内一点, 是垂足。 求证:。 O E P D C B A F L B C A 题26图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案设计

x x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案

复习引入: 新授: 1. 平面及其表示 常见的平面形象大都是矩形状的,当我们从适当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这些平面时,感到它们与平行四边形是一致的,因此,通常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来 表示平面.图5-27(1)表示平放的平面,图5-27(2) 表示 竖直的平面.请注意它们画法之间的区别. 如果要画相交的两个平面,可以按图5-28所示的步 骤进行. 一个平面通常用小写希腊字母 α、β、γ、…表示,写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某一个顶角内部,记作“平面 α”、“平面β”,…,或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的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标明,记作“平面AC ”或“平面BD ”,当然也可记作平面 ABCD (如图5-27).应该注意,正像平面几何中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一样,平面也是可以无限延展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边界的,我们用平行四边形仅仅表示了平面的一部分. 空间图形也可看作是空间点的集合,因此点、线、面的关系可用集合的关系来表示: ①点A 在直线l 上,记作A ∈l ,点A 不在直线l 上,记作A ?l ; ②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点A 不在平面α内,记作A ?α; ③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④直线l 与直线m 交于点N ,记作l ?m ={N },直线l 与直线m 没有交点,记作l ?m =?; ⑤直线l 与平面α交于点N ,记作l ?α={N },直线l 与平面α没有交点,记作l ?α=?; ⑥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l ,记作α?β=l ,平面α与平面β不相交,记作α?β=?.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经常用到这些记号. 课内练习1 1. 能不能说一个平面长2米,宽1米,为什么? 2.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并分别用希腊字母和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这个平面. 3. 分别用大写字母表示图示长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 4. 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线、面间的关系: (1)点A 在平面α内,但在平面β外; (2)直线l 经过平面α外的一点N ; (3)直线l 与直线m 相交于平面α内的一点N ; (4)直线l 经过平面α内的两点M 和N . 5. 下面的写法对不对,为什么? (1)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 (2)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3)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记作α?β; (4)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记作l ?α≠?. 2. 平面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 图5-28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第3题图) 图5-27(2) β D A B C D 图5-27(1) A D B C α

中职数学教案

课 题:集合-集合的概念(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 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不属于: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020届中职数学第9章《立体几何》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基础模块下册】

2020届中职数学第九章《立体几何》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3分*10=30分) 1、不共面的四个点可以确定的平面个数是 ( )A 、1B 、3 C 、4 D 、无数 2、垂直于同一要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都有可能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空间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两条垂直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C、一条直线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D、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4、如果直线a ⊥b ,且a ⊥平面α,则 ( ) A 、b//平面α B 、b ?α C 、b ⊥平面α D 、b//平面α或b ?α5、两个球的体积比为8:27,则这两个球的表面积比是( ) A、2:3 B、4:9 C、8:27 D、22:33 6、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4,则它的侧面积为( )A . π3 4B .π 2 C.π 4D .π 87.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直线AC 与平面1111D C B A 的关系( )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无法确定 8、空间四面体A-BCD,AC=BD,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则四 边形EFGH 是()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9、如果平面的一条斜线段长是它在这平面上射影的3倍,那么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2B .2 C .4 D .2 2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则∠B 1AC= ( )A 、30o B 、45o C 、60o D 、75o 第9题

二.填空题(4分*8=32分) 11、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_________.1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13、已知平面α//β,且α、β间的距离为1,直线L 与α、β成60o 的角,则夹在α、β之间 的线段长为 .14、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与棱AA’异面的直线共有_____条.15、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________________. 16、四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最多要以确定_____个平面 17、若a,b 分别为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的对角线,则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18、已知球的体积为36π,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38分) 19、(6分)画出长为4cm,宽为4cm,高为5cm 的长方体的直观图。 20、(6分)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AH BCD ⊥平面求证:BH CD ⊥. 21、(6分)长方体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求主穿上球面的表面积。 22、(6分)一个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4,求这个三棱锥的侧面积和体积。 23、(6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o ,AC=BC=1,若PA ⊥平面ABC , P B C A D H C B A

(完整版)中职数学教案

动物科技学院数学课程技术理论教学教案 NO: 1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目标要求】 教学内容: 1 、集合的概念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3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 (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主要能力点与知识点应达到的目标水平】 在目标水平的具体要求上打V 【教学过程组织】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初中接触过的常见数集、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班级里共有25个人,这25个人组成一个集合 3、讲桌上有书、粉笔、粉笔盒组成一个集合

二、知识讲解 集合的概念:有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简称集。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集合一般有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集合的性质:1、确定性 2、无序性 3、互异性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A是集合A的元素,就是a属于A记作a € A.如果a不属于A就说a€ A 例1 下列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1、所有小于10的自然数 2、某班个子高的同学 3、方程x2-1=0的所有解 4、不等式x-2 > 0的所有解 数集的概念:由数组成的集合 解集:由方程的接组成的集合 特定的数集: 有限集:集合中含有限个元素无限集:集合中含无限个元素 三、实训演练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 2, 2, 3, 4, 5.(有重复)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 , 52, 53 , (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 , 3, 5, 7,…} (2) 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 例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大于-4且小于12的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5x-6=0组成的集合 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 € A| P (x) }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 (x)的x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x-2 >0的解集可以表示为:{x| x>2}

职高数学教案_下册

§ 6 . 1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 (2 )掌握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 通过实例引出数列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并且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一项. 【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若干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教学设计】 通过几个实例讲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项、首项、项数、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讲解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 从几个具体实例入手,引出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学生往往不 易理解什么是“一定次序” ?实际上,不论能否表述出来,只要写出来,就等于给出了“次序”,比如我们随便写出的两列数:2, 1 , 15, 3, 243 , 23与1 ,15 , 23 , 2, 243 , 3 , 就都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因此它们就都是数列,但它们的排列“次序”不一 样,因此是不同的数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将正整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为 1 , 2 , 3, 4, 5,….(1 )

将2的正整数指数幕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为2,22,23,24,25,川. (2 ) 当n从小到大依次取正整数时,cos n二的值排成一列数为-1 , 1 , -1 , 1,….(3 ) 取无理数二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依照有效数字的个数,排成一列数为 3,3.1,3.14,3.141,3.1416, (4)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按照一定的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从开始的项起,按照自左至右的排序,各项按照其位置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3项,…,第n 项,…,其中反映各项在数列中位置的数字1, 2, 3,…,n,分别叫做对应的项的项数. 只有有限项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有无限多项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新知识】 由于从数列的第一项开始,各项的项数依次与正整数相对应,所以无穷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作 a1,a2,a3,|l(,a n,(. (n ? N) 简记作{a n}.其中,下角码中的数为项数,a1表示第1项,a2表示第2项,….当n由小至大依次取正整 数值时,a n依次可以表示数列中的各项,因此,通常把第n项a.叫做数列{a.}的通项或一般项. *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1?说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列实例. 2. 数列1,2,3,4,5”与数列“,4,3,2,1 ”是否为同一个数列? 3. 设数列{a n}为-'5,-3,-1,1,3, 5,…”,指出其中a3、a6各是什么数?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观察】

中职数学(第二册)__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基础课 课程名称:数学英文名称: Mathematics 学分: 3 适用专业:中专各专业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专数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专门技术的重要基础。本课程包括函数、解析几何及平面向量等部分知识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为依据,遵循“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应于中专类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中专数学是专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的主要内容为代数和解析几何。通 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运算方法,具备一 定的数学解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 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本学期一共有五章,主要内容有:数列、平面向量、直线与圆的方程、立体几何、概率统计。学习本课程的考生应该具备初中数学及物理的知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四、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章目名称学时 分配 1 数列9 2 平面向量9 3 直线与圆的方程14 4 立体几何8 5 概率统计8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数学》主编:马复王巧林江苏教育出版社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该课程考核方式:考试(闭卷) 课程成绩评定办法:平时分占30% 卷面分70%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 (1)数列 1、教学内容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实际应用。 2、教学要求 (1)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 (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会求数列的等差中项。 (3)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会求数列的等比中项。 (4)通过实例,了解数列在实际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应用,并能利用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通过建立数列模型以及应用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数列的概念和数列的表示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列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2)平面向量 1、教学内容 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精品文档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检测 一 . 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直线 L 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那么L 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L C、垂直 D、不确定 2、如果直线 a b,且 a 平面,则() A、 b//平面 B、 b C、 b平面 D、b//平面或 b 3、已知直线a,b和平面,若 b,a, b a ,那么() A、 b B、 b⊥平面 C 、b//平面D、不确定 4、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4,则它的侧面积为() 4 B .2C.4D.8 A . 3 5.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直线AC与平面 A1 B1C1D1的关系()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 无法确定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第 5 题 A、空间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两条垂直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C、一条直线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D 、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 7、在一个二面角的一个面内有一点,它到棱的距离等于它到另一面的距离的 2 3 倍, 3 那么这个二面角的度数是() A、30o B、45o C、60o D、90o 8、空间四面体 A-BCD, AC=BD,E 、F、G、 H 分别为 AB 、BC、CD 、DA 的中点,则四边形 EFGH 是() A 、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 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则B1AC=() A、 30o B、 45o C、 60o D、75o 10、如果平面的一条斜线段长是它在这平面上射影的 3 倍, 第 9题 那么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 2B.2C.4 D .2 2

中职数学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4.3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小节是学习了函数概念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由整数指数幂扩充到实数指数幂,先由幂函数的学习再引入指数函数的学习,而指数函数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探讨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简单的函数,对函数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了函数的意义。本节通过学习研究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函数,熟悉函数的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的函数应用意识。 二、设计思想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提倡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深刻地理解基本结论的本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力求对现实世界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作出判断;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化,从课堂的执行者向实施者、探究开发者转化。本课尽力追求新课程要求,利用师生的互动合作,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刻地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潜能。 三、教学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我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与点拨,在积极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问的方法,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发现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②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根据图像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③掌握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 2、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画图提炼函数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总结等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约直观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作图,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抽象与具体、联系与转化、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并注意通过设问、追问、反问、分组讨论等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自主等良好的心理潜能和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最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立体几何测试题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那么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 A 、平行 B 、L ?α C 、垂直 D 、不确定 2、如果直线a ⊥b ,且a ⊥平面α,则 ( ) A 、b//平面α B 、b ?α C 、b ⊥平面α D 、b//平面α或b ?α 3、已知,b ,,a b a b a ααα ?? 直线和平面, 若,那么( ) A 、b ?α B 、 b ⊥平面α C 、b//平面α D 、不确定 4、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4,则它的侧面积为 ( ) A .π3 4 B .π2 C .π4 D .π8 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空间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 、两条垂直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C 、一条直线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D 、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 6、在一个二面角的一个面内有一点,它到棱的距离等于它到另一面的距离的23倍,那么这个二面角的度数是 ( ) A 、30o B 、45o C 、60o D 、90o 7、空间四面体A-BCD, AC=BD,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 是 (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8、如果直线a ⊥b ,且a ⊥平面α,则 ( ) A 、b//平面α B 、b ?α C 、b ⊥平面α D 、b//平面α或b ?α 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则∠ B 1AC= ( ) A 、30o B 、45o C 、60o D 、75o 10、如果平面的一条斜线段长是它在这平面上射影的3倍,那么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 A . 2 B .2 C .4 D .2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12、已知平面α//β,且α、β间的距离为1,直线L 与α、β成60o 的角,则夹在α、β之间的线段长为 。 13、在正方体ABCD-A’B’C’D’中,与棱AA’异面的直线共有_____条. 14、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30分) 15、(15分)一个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4,求这个三棱锥的侧面积和体积。 16、(15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o ,AC=BC=1,若PA ⊥平面ABC ,且PA=2。(1)证明BC ⊥PC (2)求直线BP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 财务优秀员工评语集锦 优秀员工的评选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在以后的工作中发光发热。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财务优秀员工评语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P B C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