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概论大纲
第一章医学信息学概论

日本医学信息学会(Japan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Informatics)的网址是: http://www.plaza.umin.ac.jp 中国医学信息学会(CMIA:China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default.asp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 (CHIMA) 香港医学信息学会(Hong Kong Society of Medical Informatics)的网址是: .hk
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理论进行 医疗资源利用和医疗服务管理的一门学科, 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培养能对医疗卫生各领域信息化进行计划、 分析、设计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2、“医学信息学”教育 (Medical Informatics,MI)
是指探讨生物学的、医学的或者更广义的健康数据 的采集、存储、交互和展现的过程的科学;探讨如 何利用信息科技来优化这些过程的科学;以及探讨 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的各种应用 的科学。
信息论的代表作:
《通信中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在噪声中的通信》(《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控制论的代表作: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信的 科学》(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1948年)。 《平稳时间序列的外推、内插和平滑化》 (Extrapolation,Interpolation and Smoothing of Stationary Time Series),( 1949年)。
医学信息学概论

1. (1)何为电子病例?(2)有何作用和意义?答:(1)包括个人的医疗记录,个人的健康记录等,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给予临床决策服务,反映了患者整个的医疗过程,储存了患者全部的医疗信息,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简言之,电子病例就是就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有序诊疗信息集群的计算机系统。
(2)提高医疗工作效率;远程提高医疗工作质量;规范病历书写;为医院管理服务;患者信息的远程共享;为宏观医疗管理管理服务;为科研和教学服务。
2.门急诊信息系统有哪些功能?答:(1)从患者的角度看,每个患者在系统中会拥有一份唯一的、完整的、长久的医疗信息档案。
通过建立电子病历,每个患者在医院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不同时期的检查、治疗、影像等所有相关数据都实现电子录入、保存甚至远程调阅。
患者可以查询、打印明细的医疗费用清单,最大限度的获得知情权,方便报销等事务。
(2)从医护人员的角度看,医护人员身份电子化,医院每个职工在信息化中具有唯一的身份标志,使用加密锁进行身份识别。
医疗工作实现无纸化和计算机化,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各终端之间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
(3)从经济核算的角度看,在财务、门诊、住院、设备、物流信息化的基础上,可自动完成各部门的工作核算量考核,成本核算、效益分析,进而根据这些数据从经济核算的角度对全院实现宏观和微观的调控。
(4)从管理者角度看,在信息深加工系统支持下,实现院长综合查询与分析,各级管理可以方便的从系统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发布管理信息。
(5)从系统的集成角度看,异构系统实现无缝的衔接,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实现信息交互和信息融合。
(6)从网络的角度看,医院拥有自己的网站作为对外信息的窗口,所有的数据都架构在网络上,所有的仪器和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并进行网络管理,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3. (1)何谓LIS?(2)由哪些部分组成?答:(1)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临床实验室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并提供分析及诊断支持的信息管理系统。
2024版医学信息学概论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contents •绪论•医学信息学基础知识•医学信息学核心技术•医学信息学在医疗领域应用•医学信息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医学信息学发展趋势与挑战目录01绪论医学信息学定义与发展医学信息学定义发展历程医学信息学经历了从医学文献管理、医学图像处理到临床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化等发展阶段,逐渐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学应用领域及价值应用领域价值体现02医学信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0302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包括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医学诊断与治疗基础涵盖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
医学影像学基础涉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和影像诊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基础01信息系统基础02医学信息学应用基础0303医学信息学核心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算法结果解释和评估生物信息学技术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对基因组数据进行组装、注释、比较分析等,揭示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研究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等,揭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医学影像处理医学影像获取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分割等操作,提取感兴趣区域。
医学影像分析04医学信息学在医疗领域应用医嘱管理医生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开具医嘱,包括药品、检查、治疗等,实现医嘱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减少医疗差错。
病人信息管理电子病历系统可实现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存储和查询,包括个人信息、病史、家族史等,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人情况。
病历质量控制电子病历系统可对病历进行质量控制,如完整性检查、逻辑性检查等,提高病历质量。
1 2 3在线咨询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移动医疗应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医疗辅助05医学信息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架构数据来源与标准化信息共享与协同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应用监测网络构建数据分析与挖掘预警模型建立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支持健康知识库建设个性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支持06医学信息学发展趋势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下的挑战与机遇数据驱动的医疗决策支持患者数据隐私保护医疗数据共享与协同智能辅助诊断医学影像分析个性化医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医学信息学概论大纲

医学信息学教学大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专业用)课程编号:英文名称:medical informatics先修课程:医学信息学概论后续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课总学时数:72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考试;学分:4学分;一、课程简介医学信息学是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存储、检索并有效利用,以便在卫生管理、临床控制和知识分析过程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它是信息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遍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人类健康的每一个角落。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当今医学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主要功能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与基础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
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根据教学任务成立教学小组,设组长一名,按大纲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本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教学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医学信息学的概念2.熟悉:医学信息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医学信息技术的种类3.掌握: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教学内容】1.了解: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2.熟悉:医学信息学的研究进展3.掌握: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计划学时】4学时第二章信息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种类、计算机网络种类、信息处理包括的内容、数字媒体的应用、信息系统的种类和发展趋势2.熟悉:信息技术包括的内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所遵循的原则3.掌握:数据库组成部分,DBMS的基本功能;规划和设计数据库的方法【教学内容】1. 计算机及其网络2. 信息资源与数字媒体3.信息系统与数据库4.知识管理与知识发现【计划学时】8学时第三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什么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意义2.熟悉: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建设医院信息系统要注意的策略问题3.掌握:医院信息系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哪些内容【教学内容】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概述2.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与内容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4.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计划学时】6学时第四章临床信息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电子病历的作用和意义;护理管理的概念和护理管理信息学的概念;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何谓LIS;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2.熟悉:电子病历信息来源的途径;电子病历相关技术;LIS的组成部分3.掌握:门急诊信息系统的功能;护理工作站的基本功能;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教学内容】1.电子病历2.门急诊信息系统3.护理信息系统4.检验信息系统5.社区医疗信息系统【计划学时】10学时第五章医学图像信息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PACS的概念;RIS的概念2.熟悉:PACS的组成部分;RIS的组成部分3.掌握:DICOM3.0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医学图像的压缩格式的种类;PACS的种类和功能;RIS的主要功能【教学内容】1.DICOM系统模块与应用2.PACS模块与应用3.RIS模块与应用【计划学时】6学时第六章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电子健康档案的概念;卫生监督信息化的作用2.熟悉:疾病监测信息的类别和特点3.掌握: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学内容】1. 电子健康档案2. 疾病监测信息系统3.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4.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计划学时】8学时第七章远程医学【目的要求】1.了解:何谓远程医疗、远程卫生、电子健康、数字医学2.熟悉:现代远程医学涵盖的医学活动内容3.掌握:远程医学系统的组成部分;远程医学系统的支撑环境包括的内容;远程医学的主要应用有哪些【教学内容】1.远程医学概述2.远程医学支撑环境3.远程医学应用【计划学时】6学时第八章网络信息检索【目的要求】1.了解:检索寓言的概念;常用的中文生物医学类数据库;2.熟悉:常用的检索语言和途径;3.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网络数据库的类型;网络检索工具的类型;搜索引擎的类型及主要检索功能;CNKI的跨库检索的主要功能;【教学内容】1.网络检索原理2.网络检索工具3.综合性搜索引擎4.专业性搜索引擎5.网络数据库应用【计划学时】10学时第九章医学决策支持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决策支持系统和医学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2.熟悉:现有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有哪两种形式3.掌握: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方法;人类神经网络的结构包括的层面【教学内容】1.决策支持系统与医学2.CDSS的功能与特点3.CDSS的构建方法4.CDSS应用与发展【计划学时】2学时第十章生物信息学【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信息学的概念2.熟悉:生物信息学研究内容包括的方面3.掌握:基因功能预测的方法;系统生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生物信息学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教学内容】1.生物信息学概述2.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3.生物信息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计划学时】4学时四、实验教学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 HIS、LIS、PACS【实验目的】1.了解:HIS、LIS、PACS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意义2.熟悉:三大系统的关系3.掌握:三大系统的主要功能【实验内容】1.三大系统工作之间的关系、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其意义【计划学时】2学时实验二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目的】1.了解:药品管理的流程2.熟悉:药品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工作关系3.掌握: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临床意义【实验内容】1.药品入库、出库、摆药、药品库存盘点【计划学时】2学时实验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目的】1.了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那几个部分2.熟悉:财务管理的流程3.掌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实验内容】1.门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系统、住院登记系统、综合查询系统【计划学时】2学时实验四耗材、器械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目的】1.了解:耗材、器械管理目的2.熟悉:耗材、器械管理方法3.掌握:耗材、器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实验内容】1、耗材管理信息系统2、器械管理信息系统【计划学时】2学时五、课程考核性质、形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成绩由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综合成绩以百分制计,60分(含60分)以上者为及格。
《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学1-10 为病案管理那本书,从 11 开始为医学信息学那本书 1、病案信息管理基本范畴(P2):收集、整理、加工、保管、质量监控、服务。
2、病案编号、方式(P39):病案号是根据病案管理的需求,以编码的方式制定的、有规则的患者身份标识码,人工管理病案阶段的标识码,是一种 ID。
(病案的唯一标志。
收集患者身份证明资料及分配病案号是对每位就诊或者住院的患者做的第一步工作,也是以后获得患者身份证明子资料的唯一途径。
)病案编号系统:系列编号(每次就诊给一个新号)、单一编号(在该院内始终一个编号)、系列单一编号(每次给一个号,但每次最后都将旧号归并到新号中)病案编号的类型:直接数字、字母&数字、关系编号例如 1992 01 01 1 09 2(年月日性别顺序号地区码)、社会安全编号(美国)、家庭编号、冠年编号病案编号的分派:集中分派、分散分派 3、目前采用的疾病分类方法(P206):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特点: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手术操作分类方法(266):ICD-9-CM-34、病案管理的含义(P2):病案管理是指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即对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装订、编号、归档和提供等工作程序。
5、病案管理人员建立患者姓名索引流程(35):1、患者信息采集 2、核对患者身份证明材料 3、填写姓名索引卡 4、患者姓名索引的保存6、病案复印要求(51)(不可复印主观资料)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7、PDCA(139)(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lan(1、分析^p 现状找出问题 2、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 3、找出主要原因 4、措施) Do(5、具体实施)Check(6、检查执行情况)Action(7、巩固措施 8、对不能标准化处理的问题新处理)8、病床使用率(163)=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_100 9、病案信息的作用(6)1、医疗作用 2、临床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作用 3、教学作用 4、医院管理作用 5、医疗付款作用 10、疾病编码的查找方法(220)1、主导词选择 2、在第三卷索引中查找编码 3、在第一卷中核对编码 4、病案编码的操作程序疾病分类的方法(204):疾病和手术标准命名法、医学系统命名法、最新操作命名、11、EMR[148]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电子媒介为载体,记录患者疾病和诊疗过程的病历资料,并能进行检索、管理的信息存储库。
医学信息学概论大纲

医学信息学概论大纲一、定义1.1 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1.2分支1.2.1 医学信息系统(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1.2.2 医学数据挖掘(Medical Data Mining)1.2.3 医学图像处理(Medical Image Processing)1.2.5 医学信息安全(Medical Information Security)二、医学信息学的基础2.1数据表示2.2信息检索2.3数据挖掘2.4数据库设计2.5网络技术2.6定制开发三、医学信息数据3.1 健康信息管理系统(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3.2 药物信息系统(Drug Information Systems)3.3 医疗信息理论(Medical Informatics Theory)3.4 标准和协议(Standards and Protocols)3.5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四、医学信息学应用4.1 医学信息系统(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s)4.2 医学图像处理(Medical Image Processing)4.3 医学数据挖掘(Medical Data Mining)4.4 病历管理系统(Medical Record Management System)4.5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4.6 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4.7 医学信息安全(Medical Information Security)五、医学信息学的挑战5.1标准5.2新技术引入5.3大数据5.4隐私保护5.5模式识别5.6人机交互六、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前景6.1基因组学6.2生物信息学6.3计算机辅助医疗6.4分子诊断和治疗6.5远程诊疗。
医学信息学概论课程设计

医学信息学概论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医学信息学是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以医学作为应用领域,研究医学信息的管理、处理和应用的学科。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医学信息学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
本课程旨在介绍医学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医学信息素养和研究能力。
二、课程要求1.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医学信息学概论2.医学信息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关系3.医学信息学的数据模型与标准4.医学信息学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5.医学信息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应用2. 课程设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设置以下任务:1.选题: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医学信息学研究方向,如电子病历、医学大数据等。
2.文献综述:根据选定方向,撰写一篇关于该方向的综述性文献,要求至少参考20篇相关文献。
3.系统设计:基于选定方向,设计一个医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系统功能等。
4.实现和测试:根据系统设计,使用具体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实现并测试所设计的系统。
5.报告撰写:撰写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说明所选题目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实现原理、测试结果等。
3. 课程评价根据课程设计任务,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评价指标包括:1.文献综述的质量和广度2.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3.实现和测试的效果和稳定性4.课程报告的清晰度和逻辑性5.课堂笔记和讨论的积极参与度三、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件、课本等方式,介绍医学信息学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案例等方式,搭建医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等功能。
3.课程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课外阅读等方式,探讨医学信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部分前沿问题。
4.课程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做好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现场答辩和讨论。
四、课程参考书目1.《医学信息学》刘建明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医学信息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四川省阿坝卫生学校 赵继续
课程介绍
• 医学信息学是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存储、检索并有 效利用,以便在卫生管理、临床控制和知识分析过程中作出决策 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它是信息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应用 领域十分广泛,遍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人类健康 的每一个角落。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当今医学信息系统的主 要组成、主要功能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兴分支学 科快速成长
电子病历(EMR)以患者为中心建立的一个完整的、终身的、纵向
01. 的 、 多 媒 体 的 包 含 所 有 重 要 临 床 信 息 的 记 录 。 是 临 床 信 息 系 统 ( C I S ) 的核心,同时具有辅助临床信息的记录。
02. 电 子 健 康 ( e - H e a l t h ) 以 电 子 网 络 为 依 托 、 以 健 康 需 求 为 导 向 , 以 电子健康档案(EHR)为基础,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国民健康综合信 息平台。
• 关系:医学信息=信息科学+生物医学 •
方法学 应用领域
• 医学信息学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而产生和发 展起来的。
A•医信H医R疗息学Q卫系信资生统息助医•学决与计策质信算证支量机息持保辅学的•主电与医息要子整学系病合领信统历信息域
系统
助决策系 标准
• 计算机数 统
• 研究与发
据储存与 • 以患者为 展
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 一、医学信息 (信息+物质+能量=世界“三大要素”)
信息传递
神经 系统
思维 器官
信息处理与再生
感觉 信 息 获 取 器官
信息活动的 基本过程
神经 系统 信 息 传 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信息学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专业用)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medical informatics
先修课程:医学信息学概论
后续课程: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课
总学时数:72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上机学时: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考试;学分:4学分;
一、课程简介
医学信息学是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存储、检索并有效利用,以便在卫生管理、临床控制和知识分析过程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它是信息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遍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人类健康的每一个角落。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当今医学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主要功能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与基础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
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根据教学任务成立教学小组,设组长一名,按大纲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本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医学信息学的概念
2.熟悉:医学信息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医学信息技术的种类
3.掌握: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1.了解: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
2.熟悉:医学信息学的研究进展
3.掌握: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计划学时】4学时
第二章信息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种类、计算机网络种类、信息处理包括的内容、数字媒体
的应用、信息系统的种类和发展趋势
2.熟悉:信息技术包括的内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所遵循的原则
3.掌握:数据库组成部分,DBMS的基本功能;规划和设计数据库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及其网络
2. 信息资源与数字媒体
3.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4.知识管理与知识发现
【计划学时】8学时
第三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什么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意义
2.熟悉: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建设医院信息系统要注意的策略问题
3.掌握:医院信息系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哪些内容【教学内容】
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与内容
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4.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
【计划学时】6学时
第四章临床信息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电子病历的作用和意义;护理管理的概念和护理管理信息学的概念;护理信
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何谓LIS;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2.熟悉:电子病历信息来源的途径;电子病历相关技术;LIS的组成部分
3.掌握:门急诊信息系统的功能;护理工作站的基本功能;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服务
功能
【教学内容】
1.电子病历
2.门急诊信息系统
3.护理信息系统
4.检验信息系统
5.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计划学时】10学时
第五章医学图像信息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PACS的概念;RIS的概念
2.熟悉:PACS的组成部分;RIS的组成部分
3.掌握:DICOM3.0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医学图像的压缩格式的种类;PACS的种
类和功能;RIS的主要功能
【教学内容】
1.DICOM系统模块与应用
2.PACS模块与应用
3.RIS模块与应用
【计划学时】6学时
第六章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电子健康档案的概念;卫生监督信息化的作用
2.熟悉:疾病监测信息的类别和特点
3.掌握: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妇幼
保健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
1. 电子健康档案
2. 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3.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4.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计划学时】8学时
第七章远程医学
【目的要求】
1.了解:何谓远程医疗、远程卫生、电子健康、数字医学
2.熟悉:现代远程医学涵盖的医学活动内容
3.掌握:远程医学系统的组成部分;远程医学系统的支撑环境包括的内容;远程医学
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教学内容】
1.远程医学概述
2.远程医学支撑环境
3.远程医学应用
【计划学时】6学时
第八章网络信息检索
【目的要求】
1.了解:检索寓言的概念;常用的中文生物医学类数据库;
2.熟悉:常用的检索语言和途径;
3.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网络数据库的类型;网络检索工具的类型;搜索引擎
的类型及主要检索功能;CNKI的跨库检索的主要功能;
【教学内容】
1.网络检索原理
2.网络检索工具
3.综合性搜索引擎
4.专业性搜索引擎
5.网络数据库应用
【计划学时】10学时
第九章医学决策支持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决策支持系统和医学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2.熟悉:现有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3.掌握: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方法;人类神经网络的结构包括的层面
【教学内容】
1.决策支持系统与医学
2.CDSS的功能与特点
3.CDSS的构建方法
4.CDSS应用与发展
【计划学时】2学时
第十章生物信息学
【目的要求】
1.了解:生物信息学的概念
2.熟悉:生物信息学研究内容包括的方面
3.掌握:基因功能预测的方法;系统生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生物信息学在医学领域
的具体应用
【教学内容】
1.生物信息学概述
2.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3.生物信息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计划学时】4学时
四、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 HIS、LIS、PACS
【实验目的】
1.了解:HIS、LIS、PACS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意义
2.熟悉:三大系统的关系
3.掌握:三大系统的主要功能
【实验内容】
1.三大系统工作之间的关系、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其意义【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二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目的】
1.了解:药品管理的流程
2.熟悉:药品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工作关系
3.掌握: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药品入库、出库、摆药、药品库存盘点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目的】
1.了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那几个部分
2.熟悉:财务管理的流程
3.掌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实验内容】
1.门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系统、住院登记系统、综合查询系统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四耗材、器械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目的】
1.了解:耗材、器械管理目的
2.熟悉:耗材、器械管理方法
3.掌握:耗材、器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实验内容】
1、耗材管理信息系统
2、器械管理信息系统
【计划学时】2学时
五、课程考核性质、形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成绩由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综合成绩以百分制计,60分(含60分)以上者为及格。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医学信息概论》主编董建成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