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一、引言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病患或者伤者的药物。

急救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对于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急救药品管理规范,以确保急救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二、急救药品管理的基本原则1. 资质要求:急救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许可证,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质量控制:急救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测,确保其质量稳定、纯度高、无毒副作用。

3. 储存条件:急救药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药品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方面,以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4. 有效期管理:急救药品应标明有效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药品应及时淘汰,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5. 采购渠道:急救药品的采购应通过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药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6. 使用规范:急救药品的使用必须按照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规范进行,避免滥用或者误用。

三、急救药品管理的具体要求1. 药品采购管理1.1 采购计划:根据急救药品的需求量和使用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确保药品的供应充足。

1.2 供应商选择:选择具备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签订明确的合同,明确药品的品种、数量、价格等细节。

1.3 采购验收:对采购的药品进行验收,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符合要求。

1.4 药品储存:采购的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防止药品受潮、变质。

1.5 药品库存管理:建立药品库存清单,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补充不足的药品,避免过期药品的浮现。

2. 药品使用管理2.1 药品配备:根据急救需求,合理配置急救药品,包括常用的止血剂、抗过敏药、解热镇痛药等,确保急救药品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2 药品标识:对于每一种急救药品,应标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以便及时了解药品的使用情况。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一、引言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病人的药物。

为了确保急救药品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药品采购1. 急救药品的采购应根据临床需要和急救指南确定,确保药品的种类和数量满足急救需求。

2. 采购过程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签订正式合同。

3. 采购药品应确保其来源合法,具备相关药品批准文号和合格证明。

三、药品储存1. 急救药品的储存应符合药品的特性和要求,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2. 药品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并设有适当的温度控制装置。

3. 药品应按照药品分类和有效期进行分区储存,并定期检查和清理过期药品。

4. 药品储存区域应设有防火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四、药品配发和使用1. 急救药品的配发应根据临床需要和急救指南进行,确保及时有效地提供给急救人员。

2. 配发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药品种类和数量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

3. 药品使用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正确使用和避免误用。

4. 药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避免药品受损或失效。

五、药品监测和评估1. 对急救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应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要求。

2. 监测和评估应包括药品的有效期、药品的保存条件、药品的供应商等方面。

3. 监测和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修正。

六、药品废弃和处理1. 废弃的急救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确保安全处理。

2. 废弃药品应交由专业的药品废弃处理单位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 废弃药品处理过程应记录和备案,确保废弃药品的追溯和责任追究。

七、药品管理文件和培训1. 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文件,包括药品管理制度、药品采购合同、药品配发记录等。

2. 对相关人员进行药品管理的培训,包括药品的储存、配发、使用和废弃处理等方面。

3. 培训内容应包括药品的知识、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措施等,提高药品管理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一、引言急救药品管理规范是为了确保急救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为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急救人员等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统一的管理要求和操作指南。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急救车辆以及从事急救工作的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1. 急救药品:指用于急救过程中救治和缓解患者症状的药品,包括但不限于止血药、抗休克药、抗心绞痛药等。

2. 急救药箱:指存放急救药品的专用箱体,具备防潮、防震、防晒等功能。

3. 急救药品清单:指急救药箱内所含药品的清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四、急救药品管理要求1. 急救药品的采购a.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采购。

b. 采购时应选择合法合规的药品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c. 采购时应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避免过期药品的使用。

2. 急救药品的接收与验收a. 接收时应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并与采购清单进行比对。

b. 对药品进行验收时,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药品是否有异常变化等。

c. 如发现药品有问题,应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流程进行处理。

3. 急救药品的储存a. 急救药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急救药箱中,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淆。

b. 急救药箱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c. 急救药箱应定期检查,确保药品包装完好,有效期内。

4. 急救药品的使用a. 急救人员应熟悉各种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b. 使用急救药品时应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程和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c. 使用后的急救药品包装应及时清理,避免二次污染。

5. 急救药品的监测与报废a. 定期对急救药品进行监测,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等。

b. 发现过期药品或药品包装破损的,应及时报废,并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c. 报废药品应进行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一、引言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或者缓解病患症状的药物。

急救药品的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的急救药品管理规范,以确保急救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二、药品采购与储存1. 药品采购(1) 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规定,选择合法注册的药品供应商进行采购;(2) 药品采购应符合药品的质量、安全和合理用药原则;(3) 采购时应对药品进行验收,确保其包装完好、标签清晰、有效期内;(4) 药品采购记录应详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供应商等信息。

2. 药品储存(1) 药品应储存在密封、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直接阳光照射;(2) 药品储存区域应干净整洁,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3) 药品应分类存放,按照药物特性和使用频率进行分区;(4) 药品储存区域应设立合适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并定期检查和记录;(5) 药品储存记录应包括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储存位置等信息。

三、药品配发与使用1. 药品配发(1) 药品配发应根据临床需要和急救药品管理计划进行,确保急救药品的及时供应;(2) 配发前应对药品进行核对,确保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与配发单一致;(3) 配发记录应详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接收人等信息。

2. 药品使用(1) 药品使用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用药的安全性;(2) 使用前应子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3) 药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病患的反应和药物的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4) 药品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用量、使用时间、使用目的等信息。

四、药品过期与报废处理1. 药品过期处理(1) 定期检查药品库存,发现即将过期的药品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2) 过期药品应进行封存,防止误用;(3) 过期药品应由专业的药品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处理。

2. 药品报废处理(1) 药品报废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全和环保;(2) 报废药品应进行分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3) 药品报废记录应详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报废原因等信息。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急救药品管理规范是指在急救过程中,对急救药品的选择、存储、使用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它对于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急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急救药品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药品选择1.1 药品种类:根据急救情况,选择合适的急救药品种类,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过敏药等。

1.2 药品质量:选择质量可靠的急救药品,确保其安全有效,避免使用过期药品或假冒伪劣药品。

1.3 药品剂型:根据急救需要,选择适合的药品剂型,如注射剂、口服药等。

2. 药品存储2.1 温度控制:急救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高温或低温影响药品质量。

2.2 光线遮蔽:急救药品应存放在避光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药品的光敏性变化。

2.3 分类存储:根据药品的特性和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存储,方便管理和使用。

2.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药品的保质期,及时淘汰过期药品,确保药品的有效性。

3. 药品使用3.1 用药准确:根据急救指南和医生的指示,准确使用急救药品,遵循规定的剂量和用法。

3.2 用药安全:在使用急救药品时,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3 用药记录:及时记录使用的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便于追溯和后续管理。

4. 药品管理4.1 药品采购:选择合格的药品供应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4.2 药品配送:建立完善的药品配送制度,确保急救药品的及时供应。

4.3 药品监测:建立药品监测机制,定期对急救药品进行质量抽检和使用情况的监测。

5. 急救药品管理的意义5.1 提高急救效果:规范的急救药品管理能够确保药品的及时供应和使用,提高急救效果。

5.2 保障医护人员安全:规范的药品管理能够减少药品误用和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5.3 提升医院声誉:规范的急救药品管理能够提升医院的声誉和信誉度,得到患者和社会的认可。

总结:急救药品管理规范对于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急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急救药品在救治病患的关键时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急救效果,急救药品管理规范成为了必要的举措。

本文将从药品的存储、采购、使用、监测和更新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急救药品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相关要点。

一、药品的存储1.1 温度控制:急救药品的存储温度应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药品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1.2 包装完好:急救药品的包装应完好无损,避免受潮、曝光或破损。

一旦发现包装有问题,应立即更换或报废。

1.3 分类存储:根据药品的特性和使用频率,将急救药品进行分类存储,便于使用和管理。

例如,将常用的药品放在易取得的地方,将罕用药品放在专门的柜子中。

二、药品的采购2.1 合规采购:急救药品的采购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采购过程中应与合法的供应商合作,并签订正式合同。

2.2 药品清单:建立急救药品清单,明确需要采购的药品种类、规格和数量。

定期检查清单,及时补充或更新缺失的药品。

2.3 药品来源: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药品来源,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真实性。

定期进行供应商的评估,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

三、药品的使用3.1 专业培训:急救药品的使用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其应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定期开展急救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能力。

3.2 药品标识:急救药品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使用时应仔细核对标识,避免误用或过期药品。

3.3 药品记录:每次使用急救药品都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量、使用时间等。

记录有助于药品的追溯和监测。

四、药品的监测4.1 药品库存:定期盘点急救药品的库存,确保库存量充足。

避免药品过期或缺货的情况发生。

4.2 药品质量:定期抽查急救药品的质量,确保药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如发现问题药品,应及时报废或更换。

4.3 药品效期:定期检查急救药品的效期,及时淘汰过期药品,并补充新的药品。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五篇)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五篇)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1、抢救车保持清洁、整齐、规范,放置于固定位置。

2、抢救物品、仪器定位放置,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抢救车内急救物品、仪器除抢救患者外不得挪用。

3、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标签清楚,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4、抢救药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输液器、注射器、输血器等)保证一定基数,无过期,用后应及时补充。

5、抢救药品、仪器、药品做到班班交接检查,每周总查一次,检查有无过期、变质、基数是否相符、抢救仪器是否性能完好等,交接、检查后签全名。

6、急救物品如舌钳、开口器等用后需消毒备用。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二)急救用药品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所用,必须妥善严格管理,保证做到随用随上,不能延误抢救应用。

一、急救药品要有专柜存放,要有固定地点。

二、急救药品要有清晰的药品目录。

三、急救药品要齐全,以满足临床抢救病人的需要。

四、急救药品要由专人管理,实行急救药品日交接制和周核对制。

每日交接,五、每周检查一次,并在急救药品登记本上做好登记。

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登记签名。

六、急救车内急救要的存放要由相对固定的放置位置,以便紧急时以最快的速度使用。

七、急救药品要注意防潮防晒,要放置在通风、干燥、避光处。

八、要专人定期对急救药品进行清点,对用过的药品要及时补充。

对近效期管理内的药品要及时采取预警,及时处置超过有效期、标记模糊的急救药品。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三)1.设急救药品处,根据病种保存一定基数的药品,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别放置,编号定量,定位存放,逐班交接,每日清点,保证备用状态,专人管理。

3.定期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

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盒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4.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存放加锁,定位存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5.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清点,补齐药品,以备后用。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

急救药品管理规范一、引言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疾病或者伤害的药物。

为了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急救效果,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药品管理的标准化要求和具体措施。

二、急救药品管理的标准化要求1. 急救药品的选购(1) 根据急救工作的需要,制定急救药品的种类和规格清单。

(2) 选择具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产品,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满足要求。

(3) 优先选择具备急救药品管理资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 急救药品的存储(1) 设立专门的急救药品存储室,保证存储环境符合药品贮存的要求。

(2) 对急救药品进行分类存放,标明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定期检查和清理存储室。

(3) 严格控制急救药品的出入库,建立入库和出库记录,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和追溯性。

3. 急救药品的配发和使用(1) 制定急救药品的配发计划,根据急救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药品。

(2) 配发药品时应填写配发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数量、接收单位等信息。

(3) 使用急救药品时应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急救药品的监测和更新(1) 建立急救药品的监测制度,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并及时淘汰过期或者失效的药品。

(2) 对急救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调整药品种类和数量。

(3) 关注新药品的研发和推广,及时更新急救药品清单,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宣传。

三、急救药品管理的具体措施1. 建立急救药品管理制度(1) 制定急救药品管理的政策和流程文件,明确管理责任和权限。

(2) 建立药品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急救药品管理的工作。

2. 培训急救药品管理人员(1) 对急救药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药品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定期组织药品管理人员进行急救药品管理知识的考核和培训。

3. 加强药品信息化管理(1) 建立急救药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药品的电子化管理和追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洛贝林:剂量3mg /支 用法:皮下肌注、静滴 用 途: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CO中毒。

常自律 自觉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工作 习惯,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操 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药品管理制度
1、建立药柜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 定 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麻醉、精神类药 品的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2、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 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 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的作用


1、肾上腺素:剂量1mg/支 用法:皮下、肌注、 静滴、心内注射。 作用:兴奋心脏,舒张血管, 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 用途:心脏骤停、过 敏性休克首选,支喘急性发作;与局麻药合用, 使作用延长、毒性减低。 2、去甲肾上腺素:剂量2mg/支 用法:静滴 作用: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升高血压 用途: 神经性休克早期
急救车药品基本配置目录



11.呋塞米(速尿)针 20mg/2m1/支×5支 12.利多卡因针 l00mg/5ml/支x 5支 13.5%碳酸氢钠注射液 250ml/瓶×1瓶(或l Oml /支×1 O支) 14.10%葡萄糖酸钙针 1ml/支×5支 15.50%葡萄糖针 20ml/支×5支 16.20%甘露醇注射液 250ml/瓶×1瓶 17.硝酸甘油片剂 0.5mg/片×1 0片 18.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瓶×1瓶(配好网套) l9.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瓶×1瓶(配好网 套)
急救药品的作用


5、阿托品:剂量:0.5mg/支 用法:皮下、静 注 作用:抑制腺体分泌、散瞳、升眼压、解痉、 解救有机磷中毒、心率快、 扩张血管 用途: 麻醉前给药,缓解胃肠道痉挛,缓慢性心律失 常及抢救中毒休克。 6、地塞米松:剂量:5mg/支 用法:肌注、静 注、静滴 作用:抗炎,抗过敏,抗毒,抗休克 作用 用途: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输血输 液反应
【A】符合“B”,并 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 型药物做到全院统一“警示标识”,符合率100%。
等级医院评审药品管理
3.5.2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3.5.2.1 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 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 核对程序,并由转抄 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C】 1.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 有转抄和执行者签字。 2.有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相关制度。对于住院患者,应由 医师下达医嘱,药学技术人员统一摆药,护士按照规范实施发药, 确保给药安全。 3.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 忌,按药品说明书应用。 4.有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及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5.正确执行核对程序≥90%。 【B】符合“C”,并 1.建立药品安全性监测制度,发现严重、群发不良事件应及时 报告并记录。 2.临床药师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知识,做好药物 信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 3.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正确执行核对程序达到100%。
急救药品的作用


3、异丙肾上腺素:剂量:1mg/支 用法: 静滴、静注 作用:兴奋心脏、扩张血管、 扩张支气管 用途:支喘急性发作,中毒 性休克,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 4、多巴胺:剂量:20 mg /支 用法:静 滴(慢) 作用:兴奋心脏,舒缩血管, 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 用途:各种休克, 特别对合并少尿,尿闭者好
存在问题


抢救车 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够,心存每天 都要检查急救药品,只有大概看一下数 量、品种是否齐全而没有检查药品质量。 因反复多次核查,易导致药品标识模 糊、药盒破旧。
存在问题
抢救车 护士药品管理知识缺乏,对药品名称不 熟悉,查对不够严格,易导致药品放错药 盒,耽误病人急救。

存在问题
急救药品的作用


7、西地兰:剂量:0.4mg/支 用法:静 滴 用途: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及慢性心 功能不全急性加重者。 8、氨茶碱(0.25/2ml)用法:静滴 用 途: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心肌收缩 力,舒张冠状动脉,增强肾血流量,利 尿。
急救药品的作用

9、尼可刹米:剂量(0.375/1.5ml)用法:中枢性呼 吸衰竭 1、药理作用:本品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通过外 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对大脑皮质血管 运动中枢和脊髓有微弱的兴奋作用。 2、适应症:中枢性呼吸麻醉药和中枢神经抑制药中毒,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 3、注意事项:一般 用静注,大剂量可出现高血压,心悸,多汗,震颤等。
备用针剂 针剂品种及数量太多。 药品出现混装。 对于看似、听似、外包装相似、一品多 规或多剂型的药品无警示标识。

存在问题

冰箱药品 冰箱内药品为及时检查。 温度登记不符合要求。
存在问题

大输液 输液瓶放置太乱。 未做到先进先出。
整改措施


管理方法: 常组织 编号、定点、定量、及时清点和 补充。 常整顿 对备用药品基数减少到最小,同 一种药品、同类物品放置在一起,保持 摆放整齐,做到物品取放有序,药品遵 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每日清点。
整改措施

常清洁 保持环境和物品的清洁,及时清理治疗 车上的垃圾及针头、安瓿。操作前半小 时用湿抹布擦拭治疗车及无菌操作台面, 下班前治疗治疗室。仪器使用后及时清 洁。
整改措施

常规范 视觉管理和透明度是常规范的管理技巧。 规范治疗室物品的标签,标签的颜色、 大小、贴放的位置保持一致。
整改措施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4、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 制度,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 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 一律不得外借。 5、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如 因药房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 药品清点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 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急救车内药品标签 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 用状态。
急救药品安全管理与规范
等级医院评审药品管理要求
第三章 患者安全 第五节 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等级医院评审药品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3.5.1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的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要求,并严格执行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 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3.5.1.1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放射性药 品、医疗用毒性药品 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 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 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C】 1.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 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 2.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 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的相关规定。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并遵循。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 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相关 规定,符合率100%。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10、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每周 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11、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 况,每周必查1 次签全名。
急救车

五固定一及时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 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 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 补充)完好率100%。
急救车药品基本配置目录

要求


5、病房内药品、物品严格分类放置。 6、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 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 遵循。 7、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 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 速、预防输液反应。
要求
8、建立重点药物用后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并 能执行。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学 习制度。 9、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药物 配伍禁忌关,控制输液速度,并执行告知程序, 预防输液反应。 10、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 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等级医院评审药品管理
3.5.1.2 有高浓度电解 质、听似、看 似等易混淆的 药品贮存与识 别要求。 【C】 1.对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及易 混淆的药品有标识和贮存方法的规定。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 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技能。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 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并熟练 使用。 2、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 查。 3、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 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各班 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 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 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一、 急救药品 1.肾上腺素针lmg/1ml/支×5支 2.去甲肾上腺素针 2mg/1ml/支×5支 3.异丙肾上腺素针lmg/2ml/支×5支 4.多巴胺针 20mg/2ml/支×5支 5.阿托品针 0.5rag/1ml/支×5支 6.地塞米松针 5mg/1ml/支×5支 7.西地兰针 0.4mg/2ml/支×5支 8.氨茶碱针 0.25g/10ml/支×5支 9.尼可刹米针(可拉明) 0.375g/1.5ml/支x 5支 10.洛贝林针 3mg/1ml/支×5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