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欧盟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PPT课件
合集下载
欧盟介绍-演讲PPT

欧盟与中国的合作前景
加强贸易合作
欧盟与中国应加强贸易合作, 推动双边贸易额的增长。
深化投资合作
双方应加强投资合作,鼓励企 业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加强创新合作
欧盟与中国应加强在科技创新 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科 技进步。
加强人文交流
双方应加强文化、教育、旅游 等领域的人文交流,增进相互
了解与友谊。
欧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
欧盟推动成员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和整合,以确保劳动者在欧 盟范围内的流动不受社会保障障碍。
福利政策的合作
欧盟在福利政策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应对社会挑战,如老龄化、 贫困和社会排斥等。
促进就业和职业培训
欧盟通过就业政策和职业培训项目,支持成员国提高劳动力的就 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欧盟介绍-演讲
目录 CONTENT
• 欧盟简介 • 欧盟成员国 • 欧盟的经济一体化 • 欧盟的政治一体化 • 欧盟的社会和文化一体化 • 欧盟的未来发展
01
欧盟简介
欧盟的起源和历史
01
02
03
欧洲一体化进程
从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 体,再到欧盟的演变,反 映了欧洲各国寻求和平与 合作的历史进程。
05
欧盟的社会和文化一体化
欧盟的教育和文化政策
促进教育交流
欧盟通过伊拉斯谟计划等项目,支持学生、教师和学者在成员国之 间进行交流,促进文化理解和学术合作。
语言多样性
欧盟尊重并保护其成员国的语言多样性,推动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 流,以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文化遗产保护
欧盟支持成员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通过欧洲文化遗产日等 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组织课件

经济一体化进程
自由贸易区建设
南美洲国家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首先从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始。通过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 的关税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在区域内的自由流通。
共同市场建设
在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基础上,南美洲国家联盟逐步推进共同市场建设。共同市场旨在实现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
东南亚国家联盟
03
成立背景
1967年,东南亚国家为加强经 济合作而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成立之初,目的是通过经济合作 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ASEAN逐渐 扩大其合作领域,涵盖政治、安
全、文化等多个方面。
主要成员国
东南亚10个国家
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 和越南。
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0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挑战,
如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等。
加强政治与安全合作
03
除了经济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还致力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
政治和安全合作,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
主要成员国
发达成员国
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 西兰、美国。
对国际经济治理的
贡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推动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国际经 济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有助于完善全球贸易体系和投 资规则。
南美洲国家联盟
05
成立背景
促进南美洲国家经济一体化
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立背景主要源于对南美洲国家经济一体化的需求。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南美 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缺乏统一的经济合作机制。为了促进南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区域 合作,南美洲国家联盟应运而生。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PPT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运转标志着囊括当今世界经济 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该体制的特点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C、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
自学检测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全球化产生了重要作用。回答4—6题。
4、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媒介是 A、价格底廉的商品 B、先进的政治制度 C、领先的生产技术 D、先进的生产方式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为人们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以下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①电话 ②电子计算机 ③汽车 ④汽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列强扩张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出现了许多不利生产要素 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 困 境 阶 段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设关税壁垒 (一战后一二战中) 世界大战的影响 制度化阶段 (二战后期至 20C80年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联合国成立 1947年启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欧共体”成立与发展等 迅速发展阶段 (20C90年代以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世界经济发展
课堂练习(三)
6、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 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大量掠夺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受严重冲击 7、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主要是因为 A、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起决定作用 B、可使中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C、可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 D、可促使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
高二历史世界经济的发展课件人教版

MERCOSUR 南方共同市场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经济全球化
世 界 经 济 的 发 展பைடு நூலகம்发展趋势 经济区域化 二者关系
发展类型 影响因素 发展战略
知识经济兴起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
1、经济全球化
什么是全球化?
为什么全球化?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有人描述20世纪末某公司经理的一天: 他一边喝茶,一边打电话或通过Intel网摇 控各地分公司的管理与销售… 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 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跨地区的事业中… 他的货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 货币而通行无阻。银行信贷业也可以解决投资 时,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他的财富在世界范围累积增长。
1、照片反映的是 2001·香港·APEC 会议吗?
2、 中国是APEC的创 始会员国吗?
3、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吗?
1、NAFTA的发展会大大增强美国在世界 的影响力吗?
2、七十七国集团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表现 形式吗?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是对立的吗?
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
◆从1998年到2000年,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与外国
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比值为1∶9。日本以9099件高居榜 首,其次是美国、韩国和德国。 从1998年到2000年,在包括航空航天、计算机、电 信等在内的几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外跨国公司在我 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虽然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激增,但半数以上的发
第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以平等为基础 二.以开放为导向 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四.建立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 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 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七.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建构
本章小结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矛盾、跨国公司和非 政府组织的崛起以及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相互依 存推动了国际经济治理向全球经济治理转变。 回顾全球经济治理的演变,经历了英国霸权下的 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美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治 理体系向后冷战时代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演变。
• 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
– 在全球经济治理中,非政府组织也扮演着重要 作用。它们是政府间互动为主的治理体系的 参与者,是专门领域问题的解决者,是各国政 府的监督者和批评者,也是全球治理理念的开 创者和传播者。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 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
– 作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组织者和利益方,跨国 公司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跨国 公司是许多全球经济问题的“制造者”。同 时,他们也是全球经济治理重要的利益相关 者,对全球经济治理有强烈的需求。
本章小结
• 全球经济治理包括各国政府、政府间国际组织 和非政府组织等多元行动主体,它们重在对全球 宏观经济、金融、贸易、投资及发展等问题展 开全球层面合作。因此,全球经济治理实际是多 元行动主体的合作共治,但是这一体系是不平等 的,存在诸多矛盾。
本章小结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正 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要力量,形成 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树立正确的 义利观、建立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坚持共商 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学

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学
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学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当代世界经 济格局 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制度竞争理论及分析 框架 经济周期理论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 当代发达型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调节和 国际经济调节 当代美国经济专题研究 当代欧盟经济专题研究
济关系——其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等。
研究世界经济整体:探索世经这个有机整体的整体特 征和运动发展规律,以及作为整体所特有的问题—— 这是世经研究的立足点和目的。
研究对象(续)
➢ 世经的立足点:从探讨世界范围内总体经济运动的整 体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研究这些构成世经整体的 组分及其关系,从中揭示世经运动的整体特征和规律 及其在这些具体方面的体现和影响。
康德:把12个范畴分为量的范畴、质的范畴、关系的 范畴、样式的范畴
范畴的确定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苏联学者伊万诺夫的概念
“世界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全人类的生产有机 体。”
——伊万诺夫《世界经济中的美国和欧洲》
其概念的可贵之处在于强调了世界经济是全 人类的社会再生产体系,这是世界经济的实质。 (不仅包括社会生产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力)
—— “辞海”
研究方法(续)
一门学科是否具有了成熟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是这 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或是必要条件。
世经研究是一门社会科学,必须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 般方法,即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世 经的运动与发展中研究世经,把握其客观规律。
世经研究又是一门经济科学,应从经济学研究的科学 方法,即抽象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小结(续)
世界经济概念、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学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当代世界经 济格局 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制度竞争理论及分析 框架 经济周期理论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 当代发达型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调节和 国际经济调节 当代美国经济专题研究 当代欧盟经济专题研究
济关系——其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等。
研究世界经济整体:探索世经这个有机整体的整体特 征和运动发展规律,以及作为整体所特有的问题—— 这是世经研究的立足点和目的。
研究对象(续)
➢ 世经的立足点:从探讨世界范围内总体经济运动的整 体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研究这些构成世经整体的 组分及其关系,从中揭示世经运动的整体特征和规律 及其在这些具体方面的体现和影响。
康德:把12个范畴分为量的范畴、质的范畴、关系的 范畴、样式的范畴
范畴的确定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苏联学者伊万诺夫的概念
“世界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全人类的生产有机 体。”
——伊万诺夫《世界经济中的美国和欧洲》
其概念的可贵之处在于强调了世界经济是全 人类的社会再生产体系,这是世界经济的实质。 (不仅包括社会生产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力)
—— “辞海”
研究方法(续)
一门学科是否具有了成熟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是这 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或是必要条件。
世经研究是一门社会科学,必须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 般方法,即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世 经的运动与发展中研究世经,把握其客观规律。
世经研究又是一门经济科学,应从经济学研究的科学 方法,即抽象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小结(续)
世界经济概念、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欧盟介绍ppt

欧盟介绍ppt
欧盟介绍PPT是一种用于介绍欧盟的幻灯片文件。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欧盟,包括它的历史、组织机构、主要政策和目标、活动和重要结果等。
欧盟介绍PPT可以分为三部分:概述、历史以及主要政策和目标。
概述部分:欧盟介绍PPT应该包含欧盟的定义、机构和成员国以及其影响力。
历史部分:欧盟介绍PPT应该清楚地描述欧盟的历史,从现代联盟的形成到今天的发展情况。
主要政策和目标部分:欧盟介绍PPT应该介绍欧盟的主要政策和目标,包括经济合作、单一市场、贸易自由化、内部安全、外交外交政策等。
此外,欧盟介绍PPT还应该介绍欧盟的活动和重要结果,例如,欧盟的民主化和人权保障,以及欧盟在海洋保护、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
欧盟的形成与发展讲义(PPT 34页)

The European Union
1973
Denmark Ireland
United Kingdom
The European Union
1981 Greece
The European Union
1986
Portugal Spain
The European Union
November 1989
budgets. • Approves EU Commissioners.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 Highest EU judicial authority. • Ensures all EU laws are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correctly and uniformly. • Can act as an independent policy maker but unlike
Union’s day-to-day business and budget, and enforces rules. • Negotiates trade agreements and manages Europe’s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 EU’s main decision-making body, comprised of ministers of 27 Member States, representing Member State’s point of view. • Decides on foreign policy issues. • Council presidency rotates among Member States every six month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
6
三、欧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一)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降低
2001年和2002年受到IT泡沫崩溃影响,
欧元区以及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都停滞在1%左
右、甚至更低的水平上。但2003年美国的经
济增长率率先于欧元区恢复到3%,而欧元区
依然停留在1%以下。2004年美国已达到4%,
而欧元区才上升到2%。
7
术工作的从业人员,这相当于欧盟总劳动力的
27.7%;其中男性占14%,女性占13.7%,尽
管在年轻的从业人群里,女性比例占有优势。如
图17-1所示。总体来说,科技从业人员 (HRSTO)中有近2/3的从业人员年龄分布在
25-44岁之间,有大约1/3的从业者年龄分布在
45-64岁之间。在科技方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口中,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分布趋势。2003年,欧 盟25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大约是850万,占欧
程师从业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斯洛文尼亚,
年增长率大约是12%;紧随其后的是匈牙利
和爱尔兰,年增长率均为8.3%。在爱尔兰、
比利时和芬兰,25-34岁之间的从业科学家与
工程师比例最高,都超过了10%,约为欧盟
平均水平的一倍。
14
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或 技术人员大约1/3
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部分—1270万
第十二章 欧盟经济发展与 世界经济
1
第一节 欧盟经济状况综述
一、战后欧盟经济发展基本格局
(一)欧盟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不平衡
按人均GDP和就业率划分,欧盟可以分为
中心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从英国北约克郡和
伦敦,经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德国汉堡
地,形成一个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水平最高的
地带,其形状像个香蕉,俗称“蓝香蕉带”。
2005 2.0 1.5 2.2 2.3 2.8 3.8 3.7 4.9 3.0
资料来源:欧盟European Commission, 欧盟European Economy: Economic Forecast, Automn 2004.
9
(三)欧盟经济前途未卜
受到原油价格上升的影响,预计欧盟整体
国人口共增长190万,年增长率为0.4%。截至
2004年1月1日,全欧盟人口总数达到4.56亿,
占全世界人口的7.2%。欧盟统计局指出,2004
年欧洲人口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流动人
口增加。据统计,增长的190万人口中有170万
属于流动人口。
11
(二)欧盟的科技人力资源
1.科技人数不断增长
2003年,欧盟有近5100万名从事专业或技
17
3.在欧盟25-64岁人口中有1/5的人口接受过 高等教育
欧盟总从业人数的18.7%。在知识密集型服
务业的其他领域也偏向于雇佣专业和技术人员。
较之于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及高技术和中高
技术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S)的四
个子领域均有着更强的雇佣专业或技术人员的
趋势。
16
但是在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国家,在知识 密集型服务业中核心科技人力资源的 从业比 例低于欧盟25国平均水平,譬如,拉脱维亚、 卢森堡和马耳他的从业人员中核心科技人力资 源的比例分别为24.3%、23.3%和21.7%。
美国
2001 1.6 0.8 2.1 1.8 2.3 2.6 3.8 1.0 0.8
2002 0.9 0.1 1.0 1.1 1.8 1.5 3.5 1.4 1.9
2003 0.6 -0.1 0.5 1.0 2.2 3.1 3.0 3.8 3.1
2004 2.1 1.9 2.4 2.5 3.3 3.8 3.9 5.8 4.4
(二)欧盟内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差异很大
如表12-1所示,欧盟以及欧元区中占主要
地位的德国、法国,其2003年的增长率均在-
0.1%或0.5%的低水平上。从欧盟25国的增长率
高于欧元区的增长率可以推测,非欧元区的经
济增长率较高。
8
表12-1 欧盟经济增长率(%)
欧元区 德国 法国
欧盟25国 英国 捷克 匈牙利 波兰
2
(二)各成员国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以2002年人均GDP为例,卢森堡是欧盟
最富的国家,其人均GDP是欧盟平均水平的
20倍。法国、德国、英国和丹麦也分别比欧盟
平均水平高出18%、22%、36%和6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较而言,10个新成员国要穷的多,捷克、斯
洛伐克、拉托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波兰
的人均GDP还不到欧盟的一半。
盟总劳动力的4.6%。
12
图17-1 2003年欧盟25国总劳动力中科学家与工程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或技术 人员(HRSTC)和从事科技工作的专业或技术人员(HRSTO)的按性别和年龄的分布。
13
欧盟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不断增长,
2000年到2003年间,欧盟科学家和工程师从
业人数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科学家与工
发展的启动资金,西欧的重工业在短期内完成
了新的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
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贸易稳
步发展。
5
(三)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 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战
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
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
人—从业于其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此领域,
另外还有570万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和技
术从业人员。两者合计占2003年欧盟25国从
业人员总数的10.3%。需要说明的是,其他
知识密集型服务系指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
行业。
15
其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欧盟从业人数最
多的领域之一,2003年此领域的从业人数占
3
二、战后欧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西欧各国进行社会改革和政策调整
推行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
秩序;进行政策调整,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
有化,并建立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
这些政策的推行,促进了西欧经济稳定持续的
高速发展。
4
(二)美国对西欧的援助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解决了西欧战后经济
的增长率大多会出现下滑的可能。根据欧盟委
员会的预测:与2005年相比,各国的增长率将
处于0-1%的水平。2006年的欧洲,将如欧洲委
员会所预测的那样,还是会出现更低的经济增
长,可以说欧洲经济正走到了十字路口上。
10
第二节 欧盟人力资源与能源资源
一、欧盟人口与人力资源 (一)欧盟人口规模
欧盟统计局公布结果显示,2003年欧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