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嵩山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姓名:王艳秋指导老师:江富建蒋国富岳紫龙学院名: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班级:地理科学1班时间: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目录一·前言二·第一编地质第一章岩石第1节岩浆岩第2节沉积岩第3节变质岩第二章地层第三章构造第四章矿产资源第五章地壳发展历史第二编水文地貌第一章构造地貌第二章流水地貌第三章黄土地貌第四章气象气候三·结束语《1》实习感悟《2》意见建议序嵩山概况介绍中岳嵩山横跨荥阳、新密、巩义、登封、伊川、洛阳等市县,全长60多公里。
主体部分在登封境内,分东西两部分,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
太室山主峰为峻极峰,海拔1512米,两山各有36峰,合称嵩山72峰。
嵩山的形成已有35亿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距今25亿年、18亿年、8亿年之间,嵩山地区先后发生过剧烈的"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三次全球性前寒武纪造山、造陆运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绚丽多姿、奇特秀美、峻幽迷人的自然景观。
嵩山以其居中而冠五岳,以其古老而蕴奥秘,地质称五代同堂,松柏帏万世:绿装,夏禹疏九河分洪荒,周公测天地以建圣制,汉武幸太室山呼万岁,唐宗赐少林禅武盛传,则天临峻极登封告成,乾隆谒岳庙诗扬太少,许由避尧禅隐于箕山,李聃写道经遁于嵩高,达摩创禅宗于少林,二程演儒理于嵩阳,中岳千古文明,河山十方浩气,俱汇中岳。
嵩山,五岳之中。
五岳是中国最有名气的名山,不仅风景好,也是历代皇帝祭天封禅的地方,更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
嵩山最为古老,早在36亿年前,地球其他地方还沉睡海底时,她就横空出世,傲然成陆。
而且,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一自然地理1 气候:嵩山属于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14.8℃。
一月份最低气温-7℃,7月份最高气温40℃,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嵩山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嵩山一、实习背景及目的嵩山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部,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生态、文化资源。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嵩山的地质地貌特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地质地貌学素养。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前,我们学习了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地层、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构造等地质现象。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实习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地质锤、放大镜、样本袋等。
2. 实习过程(1)地层考察在嵩山地区,我们发现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特征、接触关系和层理结构。
(2)岩浆岩考察在嵩山地区,我们发现了岩浆岩的多种类型,如侵入岩、喷出岩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岩浆岩的产状、岩相学特征和构造特点。
(3)构造考察在嵩山地区,我们观察到了多种构造地形,如断层、褶皱、层理、波痕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构造地形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4)地貌考察在嵩山地区,我们观察到了多种地貌类型,如峡谷、峰林、石林、喀斯特地貌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使我们丰富了地质地貌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实习使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嵩山的地质地貌景观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我们更加热爱自然、珍惜资源。
3. 实习使我们了解了嵩山的历史与文化。
嵩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嵩阳书院、少林寺等,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古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实习使我们认识到地质地貌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嵩山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认识到地质地貌学在这些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大家知道嵩山地质实习报告总结怎么写吗?在嵩山地质实习中,我们知道了沉积岩是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而沉积下来的。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嵩山地质实习报告”,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xxxx嵩山地质实习报告1一兴城1岩浆岩花岗岩:主要由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组成。
块状构造,中细粒半自形等粒结构。
命名为灰白色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岩。
花岗斑岩:矿物成分为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
块状构造,中粗粒半自形等粒斑状结构。
斑晶直径约为2㎝,成分主要为正长石和石英。
有些岩石中可见包体和捕掳体。
命名为灰白色中粗粒黑云二长斑状花岗岩。
2 沉积岩砾岩:包括海房沟组复成分砾岩、大红峪组灰黄色到灰白色石英砂岩质砾岩。
风化面为黄褐色,粒径最大为30~40㎝,最小为1~2㎝,平均为8~10㎝,磨圆较好,分选不好。
砂岩:主要包括常州沟组中厚层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串岭沟组深灰色薄层粉砂岩、团山子组红黄色细粒钙质砂岩、馒头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
该段岩层中发育有寒武纪叠层石。
磨圆很好,分选很好,二氧化硅含量高。
石灰岩:主要包括团山子组灰黄色白云质灰岩、青灰色中薄层白云质灰岩、昌平组角砾状白云质岩、馒头组紫红色中夹薄层黄绿色灰岩、张夏组巨厚层深灰色鲕状灰岩。
其中青灰色中薄层白云质灰岩中还含有燧石结核和燧石条带。
二秦皇岛本区三大类岩石均有出露,其中沉积岩出露的最多,覆盖面广,其次岩浆岩侵入体较多,变质岩相对最少,分布也较局限,张崖子地区的含金云母混合花岗岩具代表性。
1岩浆岩花岗岩: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近,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
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结构构造变化很大。
辉绿岩:亮甲山采石场比较集中,岩石呈暗绿色,细均粒结构,镜下具典型辉长结构,部分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闪长玢岩: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嵩山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是我国五岳之一的中岳。
嵩山不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是进行野外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特征。
2.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形图的判读、岩石的识别等。
3. 认识各类地质现象,如断层、背斜、向斜、岩浆侵入、沉积岩等。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实习时间:2023年10月2. 实习路线(1)太室山景区:从嵩山南门进入,沿途考察太室山断层、太室山背斜、太室山岩浆侵入等地质现象。
(2)少林寺景区:参观少林寺,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同时考察少林寺附近的地质构造和地层。
(3)嵩山北麓:考察嵩山北麓的煤矿资源,了解煤矿的形成和开采过程。
3. 实习过程(1)实地考察: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质现象,记录相关信息。
(2)地质罗盘使用:学习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3)地形图判读:学习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了解地形地貌特征。
(4)岩石识别:学习识别各类岩石,如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等。
(5)讨论与交流: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加深了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地层、岩性、构造等。
2. 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3. 认识了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特征。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实习总结本次嵩山野外地质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几点体会:1. 野外地质实习是学习地质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嵩山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前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起源、发展、结构、构造、物质组成、能源、矿产以及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的科学。
为了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7月参加了嵩山地质学实习。
本次实习历时一周,通过实地考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二、实习目的1. 理解地质学基本理论,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方法。
2. 了解嵩山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运动等地质现象。
3. 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地质现象。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习内容1. 嵩山概况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五岳之一的中岳。
嵩山地质公园以其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嵩山地质公园总面积为450平方公里,包括嵩山、少室山、少林寺、嵩阳书院等景点。
2. 实习路线实习期间,我们共参观了嵩山地质公园的五个实习区:嵩阳山实习区、少室山实习区、少林寺实习区、嵩山背斜实习区和嵩山断层实习区。
3. 地质现象观察与记录(1)地层:实习期间,我们观察了嵩山地质公园的地层,包括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通过对地层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地层的成因、分布、沉积环境等。
(2)岩性:实习期间,我们观察了嵩山地质公园的岩性,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通过对岩性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岩性的形成、分布、特征等。
(3)构造:实习期间,我们观察了嵩山地质公园的构造,包括褶皱、断层、层理、波痕等。
通过对构造的观察,我们了解了构造的形成、分布、特征等。
(4)地质现象:实习期间,我们还观察了嵩山地质公园的地质现象,如溶洞、温泉、瀑布等。
4. 实践操作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观测、岩石样品采集、地质剖面测量等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观测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实习收获1. 加深了对地质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了地质学的基本方法。
2. 对嵩山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运动等地质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嵩山地质实习实践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实践报告一、实习背景地质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我对地质工作的了解,我参加了嵩山地质实习实践活动。
嵩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通过这次实习,我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地质工作,并且深入了解嵩山的地质特征和地质历史。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地质调研方法和技巧;2. 掌握地质调查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3. 理解嵩山地质特征和地质历史。
三、实习过程3.1 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之前,我首先对嵩山的地质背景进行了大致的了解,包括地质构造、地质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学习了地质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地质调查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2 实地调研在实地调研中,我对嵩山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首先,我使用显微镜对石头和岩石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显微照相。
然后,我使用测距仪和地质锤等工具对地层进行了测量和划分。
同时,我还使用放射性测井仪器对地下岩层进行了探测,获取了地下岩层的信息。
3.3 数据处理在实地调研结束后,我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处理。
首先,我将测量得到的地层划分结果绘制成剖面图,并进行了地层解释。
然后,我将显微照片进行了分析和比对,进一步了解了嵩山的岩石组成和地质历史。
最后,我对地下岩层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地点的数据,探讨了嵩山的地质特征。
四、实习成果通过这次嵩山地质实习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学会了使用地质调查工具和仪器,熟悉了地质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其次,我了解了嵩山的地质特征和地质历史,对嵩山的地质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我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掌握了地质数据的处理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五、实习感想这次嵩山地质实习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通过亲身参与地质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学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同时,我也明白了地质工作的复杂性和艰辛性,对地质工作者有了更深刻的敬意。
嵩山各地点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是我国五岳之一的中岳。
作为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地质科学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嵩山吸引了众多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前来实习。
2023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嵩山地质实习,深入了解了嵩山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质现象。
二、实习内容1. 嵩山地质公园实习的第一站是嵩山地质公园,这里展示了嵩山丰富的地质遗迹。
我们参观了嵩山群地层剖面、嵩山辉绿岩墙、嵩山群沉积岩等地质景观,了解了嵩山地质演化历史。
2. 少林寺少林寺位于嵩山脚下,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
在这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古老的寺庙建筑,还学习了少林武术。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少林寺周边的地质环境,如岩石类型、构造特点等。
3. 太室山太室山是嵩山的主峰,海拔1500米。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途中观察了不同类型的岩石和构造现象。
在山顶,我们欣赏到了壮丽的景色,并了解了太室山的地质成因。
4. 少室山少室山位于嵩山北麓,与太室山相对。
我们参观了少室山地质公园,了解了少室山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在公园内,我们还学习了地质测绘和测量技术。
5. 石淙河石淙河是嵩山的一条河流,河水清澈见底。
在这里,我们观察了河流侵蚀作用对地质景观的影响,并了解了河流地质学的基本知识。
三、实习收获1. 增强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地观察和专家讲解,我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质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提高了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地质测绘、测量和样品采集等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困难,互相帮助,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拓宽了视野。
嵩山实习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拓宽了我的视野。
四、总结嵩山地质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嵩山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是五岳中的中岳,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生态环境,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9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嵩山地理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地质现象;2. 培养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3. 体验野外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4. 了解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三、实习内容1. 实习路线实习路线主要包括嵩山地质公园、少林寺、中岳庙、嵩山少林武术学院等地。
沿途,我们参观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少林武术学院、嵩山少林寺等景点。
2. 实习内容(1)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特点和地质年代。
(2)地质构造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褶皱、断层、层理、波痕等地质构造现象。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岩石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4)生态环境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植被、土壤、水文等生态环境。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人文景观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少林寺、中岳庙等人文景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嵩山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价值。
四、实习成果1. 通过实习,我们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质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2. 培养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3.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4. 对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五、实习总结本次嵩山地理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城建学院实习报告实习类别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系别: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宀兀成时间:2013年6月28日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 综合成绩目录第一章绪言 (1)(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状况1(二)实习时间路线及人员2(三).............................................. 实习实习目的任务要求:3第二章实习地区地层概括 (5)(一)........................................................ 太古界登封群5(二).............................................................. 元古界5(三).............................................................. 古生界7(四)中生界9(五).............................................................. 新生界9第三章三大岩类 (11)(一).............................................................. 岩浆岩11(二).............................................................. 沉积岩15(三).............................................................. 变质岩15(四)................................................................ 小结19第四章地质构造 (20)(一)............................................................ 地壳运动20(二)............................................................ 地质构造21(三)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24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27)第六章其他方面 (31)(一)............................................................ 风化作用31(二)............................................................ 水的作用31第七章后记 (35)第一章绪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
要 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
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 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 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
该次实习要求 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工程地质与 水文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 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状况登封市 的地形是一 个西高东 低,向东开 口的盆地, 东西长五十 余里,南北 宽址余km, 县城位 于盆地中北 部,海拔约 380m 盆地 北侧为嵩山山脉。
自东而西由五指岭、太室山、少室山(玉寨山)、马鞍山等 山岭组成。
太室山海拔1584m 少室山海拔1512m 群峰秃立,山势险峻,相对 高差大于1000m 属高中山地形;盆地南侧为箕山、伏牛山。
箕山海拔 1064m尚庄IBK白冋短M 建王专• rratH it 码对1!卩殖逮血餐吧山庄EJ=F 円-口总淖 $ I. .1 . 1 !\55 UB 仙常岡口翌时币中国贰图1-1实习地区交通路线图A蜿蜒起伏于颖河之南,属中山地形。
伏牛山海拔627m呈东西向横亘于箕山之北,属低山地形;盆地内部为丘陵和平原。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箕山为颖河与汝河的分水岭。
区内小溪皆汇入颖河。
该河横贯盆地中南部,谷底标高320m向东经禹县于商水与汝河汇合,最后注入淮河,属淮河水系。
气候,年平均气温10 ° C,最高40°C,最低-8 ° C,年降雨最为614- 765mm 年蒸发量平均为1259mm 月中旬降雪,次年二月融化。
经济以农业为主,地方煤炭工业有一定的规模,其它小型乡镇企业及旅游业也有发展。
区内嵩山雄伟峻峭,拔地擎天,号称中岳,古迹颇多,尤以少林寺驰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浏览胜地。
(二)实习时间路线及人员1时间:2013年6月17日---6月28日2实习路线:路线一:6月17号市区一一玉皇庙村路线二:6月18号市区一老君洞一云城一石船—嵩阳运动一中岳行宫一法王寺一峻极峰路线三:6月19号市区一唐窑村采石场一太子沟一太子沟隧道路线四:6月20号市区一嵩阳书院逍遥谷一气象站一一线天一卢崖瀑布路线五:6月21号市区一少林寺一塔林一三皇寨一少林运动图1-3实习路线图1-2中岳嵩山■白tl3实习人员:杨国洲、宋帅奇、刘恒及12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全班同学(三)实习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实习目的:是通过短期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通过嵩山地质实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在野外观察、认识、记录、描述地质现象的方法,熟练掌握地质罗盘等地址工具的使用,熟悉地形突的使用和判读知识,初步了解和分析地质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质素描图的基本方法和地质报告的写作方法。
通过嵩山地质实习,使学生的野外地质工作能力得到初步锻炼、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为今后的地质工作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任务:为实现地质认识实习的目的,本次实习安排了以下实习内容:有老到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初布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②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三大岩石的主要岩性类型及其矿产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及鉴定标志,进一步锻炼鉴定矿物和岩石的方法,学会野外观察和描述矿物和岩石。
观察区内褶皱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学习在野外识别断层和褶皱的方法,了解其形成作用及其对区域地层分布和矿产的控制作用。
④沿石淙河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 重点是岩溶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
沿书院河观察河流阶地,建立地壳演化的基本概念。
⑤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以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节理、断层产状和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⑥组织学生游览地质名胜、参观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实习要求:听从老师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仔细观察与认识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及物理地质现象,达到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
对实习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港工建筑物、工业民用建筑物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等,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认真并按时完成所规定实习内容,根据野外观察实测资料、记录、标本及作业等,每天及时完成当日的实习日志,实习结束时编写实习报告和绘制基本图件,并提交简要地质条件的分析报告,以利于巩固实习效果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章实习地区地层概括本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皆有出露。
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一)太古界登封群出露于登封市君召以北等地,为本区最古老的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岩层。
1、石牌河组:主要为灰绿、灰黄色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厚度大于256m岩石遭受强烈混合岩化。
有多期基性-中酸性岩浆侵入。
其中变闪长岩年龄值为29.86-30.6亿年。
本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及少量沉积岩。
2、郭家窑组:主要为黄褐、暗绿色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夹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和磁铁石英岩薄层或透镜体。
上部夹少量云英片岩。
厚857m本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和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及沉积岩。
3、老羊沟组:底部为一层不稳定的长石石英岩,下部为云英片岩、云母片岩夹斜长角闪片岩及少量磁铁石英岩。
上部为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夹变质砾岩及含砾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厚630m本组岩层以片岩为主。
无片麻岩,未见混合岩化现象,具斜层理及各种片岩构成的韵律层,含大量云母等粘土质变质矿物。
原岩为浅海碎屑岩。
(二)元古界1、下元古界嵩山群分布于玉寨山、嵩山、五指岭一带,自下而上分为罗汉洞组、五指岭组、庙坡山组和花峪组。
(1)罗汉洞组与下伏太古界登封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下段为灰白色巨厚含砾粗粒石英岩、含长石石英岩和底砾岩。
厚155m中段为白色厚一一巨厚层中细粒石英岩, 不对称波痕发育。
厚391m本组石英岩普遍含磁铁矿。
上段为灰色厚层粗粒石英夹薄层绢云石英片岩,波痕及交错层理十分发育, 203m(2)五指岭组:含一、二、三段。
一段为灰白、浅黄色绢云石英片岩、石英岩与千枚岩互层。
上部有白云质大理岩薄层或透镜体。
二段为青灰、灰白色千枚岩、石英绢云片岩夹石英岩。
顶部有白云质大理岩透镜体。
厚304m三段为紫杂色绿泥绢云片岩、绢英片岩夹赤铁石英岩。
底部为一层厚层中粗粒石英岩,含绢云母、绿泥石,交错层理发育。
上部具一层厚8―― 10m的假象赤铁矿层封式铁矿。
本段厚310m(3)庙坡山组:厚395m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粗粒石英岩夹致密石英岩(天然油石层),底部岩层发育称波痕及泥裂。
中部为灰白色夹紫红色条带状石英岩。
上部为中厚层状粗粒石英岩夹紫红色赤铁石英岩及千枚状绢英片岩。
(4)花峪组:厚194m底部为紫红色铁质千枚岩和角砾状千枚岩,靠上有一层含磷千枚岩。
下部为灰黄色厚层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
偶夹千枚岩。
中部为灰紫、灰白色千枚岩。
靠底有一层含磷千枚岩。
上部为灰白色中层状石英岩。
2、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不整合覆于嵩山群或登圭寸群之上,自下而上由马鞍山组、葡萄峪组。
骆驼畔组和何家寨组组成,本区缺少底部兵马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