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区的地质实习报告(打印)
嵩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本次实习于2023年10月15日至20日进行,实习地点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地区。
实习团队由来自不同院校的20名学生组成,指导老师为地理科学专业教授张教授。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嵩山地质地貌的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地貌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基本地质知识;2. 观察嵩山地区典型的地质地貌现象,如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3.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路线:本次实习共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对嵩山地区的主要地质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
路线包括:嵩山主峰、少林寺、中岳庙、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等。
2. 实习内容:(1)嵩山主峰:考察嵩山主峰的构造地貌,了解嵩山地区的地层、岩性及地质演化历史。
(2)少林寺:考察少林寺附近的构造地貌、黄土地貌,了解嵩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中岳庙:考察中岳庙附近的喀斯特地貌,了解嵩山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4)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考察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的构造地貌、流水地貌,了解嵩山地区的地质景观多样性。
(5)实习报告撰写:根据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撰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成果1. 实习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观察,积极提问,对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3. 实习报告撰写过程中,学生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4. 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
五、实习体会1. 地质地貌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野外地质调查需要耐心、细心和严谨的态度,通过实习,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
3. 地质地貌实习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还让他们领略了嵩山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了他们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
嵩山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是我国五岳之一的中岳。
嵩山不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是进行野外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特征。
2.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形图的判读、岩石的识别等。
3. 认识各类地质现象,如断层、背斜、向斜、岩浆侵入、沉积岩等。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实习时间:2023年10月2. 实习路线(1)太室山景区:从嵩山南门进入,沿途考察太室山断层、太室山背斜、太室山岩浆侵入等地质现象。
(2)少林寺景区:参观少林寺,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同时考察少林寺附近的地质构造和地层。
(3)嵩山北麓:考察嵩山北麓的煤矿资源,了解煤矿的形成和开采过程。
3. 实习过程(1)实地考察: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质现象,记录相关信息。
(2)地质罗盘使用:学习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3)地形图判读:学习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了解地形地貌特征。
(4)岩石识别:学习识别各类岩石,如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等。
(5)讨论与交流: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加深了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地层、岩性、构造等。
2. 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3. 认识了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特征。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实习总结本次嵩山野外地质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几点体会:1. 野外地质实习是学习地质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嵩山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前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起源、发展、结构、构造、物质组成、能源、矿产以及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的科学。
为了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7月参加了嵩山地质学实习。
本次实习历时一周,通过实地考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二、实习目的1. 理解地质学基本理论,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方法。
2. 了解嵩山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运动等地质现象。
3. 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地质现象。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习内容1. 嵩山概况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五岳之一的中岳。
嵩山地质公园以其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嵩山地质公园总面积为450平方公里,包括嵩山、少室山、少林寺、嵩阳书院等景点。
2. 实习路线实习期间,我们共参观了嵩山地质公园的五个实习区:嵩阳山实习区、少室山实习区、少林寺实习区、嵩山背斜实习区和嵩山断层实习区。
3. 地质现象观察与记录(1)地层:实习期间,我们观察了嵩山地质公园的地层,包括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通过对地层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地层的成因、分布、沉积环境等。
(2)岩性:实习期间,我们观察了嵩山地质公园的岩性,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通过对岩性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岩性的形成、分布、特征等。
(3)构造:实习期间,我们观察了嵩山地质公园的构造,包括褶皱、断层、层理、波痕等。
通过对构造的观察,我们了解了构造的形成、分布、特征等。
(4)地质现象:实习期间,我们还观察了嵩山地质公园的地质现象,如溶洞、温泉、瀑布等。
4. 实践操作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观测、岩石样品采集、地质剖面测量等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观测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实习收获1. 加深了对地质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了地质学的基本方法。
2. 对嵩山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运动等地质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嵩山地区的地质实习报告(打印)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实习报告姓名:王培亮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班级:水文07-2班学号:310703030223指导教师:郭巧玲实习名称:嵩山地质实习实习时间:2011年3月目录引言 (2)1 嵩山地区概况: (3)2 区域地层与岩性: (5)三、构造 (8)四、岩浆活动、 (13)五、地质发展史 (13)六、感想和建议 (14)引言实习目的: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自然界的地质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错综复杂。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地质学理论与实际的地质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地质学基础》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实习时间:2011年3月20日——————3月25日实习路线:路线一:3月20号市区——书院河——玉皇庙村路线二3月21号市区——老母洞——石船——嵩阳运动——峻极峰——一线天——卢崖瀑布路线三:3月22号市区——小顶山——黄盖峰——中岳庙路线四:3月23号市区——三皇寨——猴子观海处——少林运动——塔林——少林寺路线五:3月24号市区——十八盘——采石场——永泰寺路线六:3月25号市区——石秤——启母石——石淙河——观星台1 嵩山地区概况:地理概况: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
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
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
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
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
嵩山各地点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是我国五岳之一的中岳。
作为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地质科学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嵩山吸引了众多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前来实习。
2023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嵩山地质实习,深入了解了嵩山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质现象。
二、实习内容1. 嵩山地质公园实习的第一站是嵩山地质公园,这里展示了嵩山丰富的地质遗迹。
我们参观了嵩山群地层剖面、嵩山辉绿岩墙、嵩山群沉积岩等地质景观,了解了嵩山地质演化历史。
2. 少林寺少林寺位于嵩山脚下,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
在这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古老的寺庙建筑,还学习了少林武术。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少林寺周边的地质环境,如岩石类型、构造特点等。
3. 太室山太室山是嵩山的主峰,海拔1500米。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途中观察了不同类型的岩石和构造现象。
在山顶,我们欣赏到了壮丽的景色,并了解了太室山的地质成因。
4. 少室山少室山位于嵩山北麓,与太室山相对。
我们参观了少室山地质公园,了解了少室山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在公园内,我们还学习了地质测绘和测量技术。
5. 石淙河石淙河是嵩山的一条河流,河水清澈见底。
在这里,我们观察了河流侵蚀作用对地质景观的影响,并了解了河流地质学的基本知识。
三、实习收获1. 增强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地观察和专家讲解,我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质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提高了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地质测绘、测量和样品采集等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困难,互相帮助,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拓宽了视野。
嵩山实习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拓宽了我的视野。
四、总结嵩山地质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嵩山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是五岳中的中岳,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生态环境,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9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嵩山地理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地质现象;2. 培养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3. 体验野外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4. 了解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三、实习内容1. 实习路线实习路线主要包括嵩山地质公园、少林寺、中岳庙、嵩山少林武术学院等地。
沿途,我们参观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少林武术学院、嵩山少林寺等景点。
2. 实习内容(1)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特点和地质年代。
(2)地质构造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褶皱、断层、层理、波痕等地质构造现象。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岩石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4)生态环境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嵩山地区的植被、土壤、水文等生态环境。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人文景观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少林寺、中岳庙等人文景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嵩山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价值。
四、实习成果1. 通过实习,我们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质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2. 培养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3.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4. 对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五、实习总结本次嵩山地理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2)1.1 实习目标 (2)1.2 实习内容 (2)1.3 实习意义 (3)二、实习地区概况 (4)2.1 地理位置 (5)2.2 地形地貌特征 (6)2.3 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 (7)三、地质实习路线与观察点 (8)3.1 嵩山地质实习路线概述 (9)3.2 主要观察点介绍 (11)3.2.1 石头庙剖面 (12)3.2.2 嵩山主峰 (13)3.2.3 西门沟 (14)3.2.4 黄河沟 (15)四、地层与古生物化石 (16)4.1 地层划分与对比 (18)4.2 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特点 (19)五、地质构造与岩浆岩 (21)5.1 褶皱构造的形态与产状 (22)5.2 断层构造的特征 (23)5.3 岩浆岩的类型与分布 (24)六、地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6)七、实习收获与体会 (27)7.1 地质学知识的增长 (28)7.2 实践技能的提升 (29)7.3 对地质工作的认识和兴趣 (30)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嵩山地质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岩石、矿物、地层等地质现象的真实面貌,掌握地质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地质调查与勘探的能力。
实习还将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嵩山地区作为中国著名的地质构造单元之一,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地质景观。
通过对嵩山的地质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作用过程,加深对地质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为未来的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1 实习目标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距仪等地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分析地质现象、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2 实习内容地质理论学习: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通过课堂讲解和自学,系统学习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
嵩山地质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习概述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18日实习地点: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实习单位:河南城建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实习人员:[班级] [姓名] 等[人数]指导教师:[教师姓名]实习目的:1. 了解嵩山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
2. 学习地质调查和采样方法。
3. 培养野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深入理解地质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
二、实习内容1. 嵩山概况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中原嵩岳”之称。
嵩山地质公园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两部分,共有72峰。
嵩山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2. 实习线路本次实习线路主要包括以下地点:- 嵩山地质博物馆- 三皇庙- 嵩阳书院- 少林寺- 大白板- 背斜峰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1)地层嵩山地层主要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
其中,太古宙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元古宙地层以大理岩、石英岩为主,古生代地层以灰岩、砂岩为主,中生代地层以火山岩为主,新生代地层以沉积岩为主。
(2)岩浆岩嵩山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和闪长岩。
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南麓,闪长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北麓。
(3)变质岩嵩山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片麻岩主要分布在嵩山中部,大理岩和石英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南部。
(4)沉积岩嵩山沉积岩主要为砂岩、页岩和砾岩。
砂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南部,页岩和砾岩主要分布在嵩山北部。
4. 实验内容(1)岩石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了鉴定,包括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分析。
(2)地层对比通过对嵩山地层的调查和采样,我们对嵩山地层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解了嵩山地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地质构造分析通过对嵩山地质构造的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嵩山地质构造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嵩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实习报告姓名:王培亮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班级:水文07-2班学号:310703030223指导教师:郭巧玲实习名称:嵩山地质实习实习时间:2011年3月目录引言 (2)1 嵩山地区概况: (3)2 区域地层与岩性: (5)三、构造 (8)四、岩浆活动、 (13)五、地质发展史 (13)六、感想和建议 (14)引言实习目的: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自然界的地质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错综复杂。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地质学理论与实际的地质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地质学基础》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实习时间:2011年3月20日——————3月25日实习路线:路线一:3月20号市区——书院河——玉皇庙村路线二3月21号市区——老母洞——石船——嵩阳运动——峻极峰——一线天——卢崖瀑布路线三:3月22号市区——小顶山——黄盖峰——中岳庙路线四:3月23号市区——三皇寨——猴子观海处——少林运动——塔林——少林寺路线五:3月24号市区——十八盘——采石场——永泰寺路线六:3月25号市区——石秤——启母石——石淙河——观星台1 嵩山地区概况:地理概况: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
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
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
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
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
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
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
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
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
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
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
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
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经济概况:嵩山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为止先后发现和探明的矿种有40余种:黑色金属铁,有色金属铝,铜,铅,,锡,稀有金属稼,锂,铌,贵金属金矿和银矿;特种非金属水晶,云母,石棉种:冶金辅助材料溶剂用白云岩石灰岩硅石萤石,叶腊石,耐火绝热石棉,蛭石,耐火粘土,建材水泥原料用大理石,花岗岩,灰岩,粘土,工艺美术材料玉石,陶瓷玻璃原料石英,长石,能源燃料烟煤,无烟煤,药用矿石麦饭石(黑云母斑状石英二长岩),嵩山药石,矿泉水等。
该区所有矿产主要为沉积或变质矿产,其中以煤,铝土矿为主,其次为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矿,硅石矿,铁矿等,内生矿床少。
嵩山大力发挥旅游和矿产资源丰富两大优势,2008年前5个月,嵩山旅游收入近亿元,登封接待游客已经突破260万人次。
自从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少林寺,少林寺景区的国外游客明显增多,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到来,更增加了少林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到2008年5月底,登封市共接待游客2631820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
嵩山充分发挥煤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成为全国15个地方煤矿重点开发矿区之一,煤炭以发热量高,灰分低,质量好,蜚声大江南北。
图1 嵩山实习路线2 区域地层与岩性:我们实习地区为嵩山-箕山地区,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均有出露。
地层主要包太古宇登封群(AR dn)地层,登封群下部为混合杂岩,包括片麻状花岗岩、混合岩和片麻岩,中部以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上部为浅变质的沉积岩。
元古宇(下元古界嵩山群sPt21,中元古界五佛山群wPt22)地层,元古宇为一套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碳酸盐沉积,当时,该地区处于滨海浅海环境,震旦系为陆相沉积。
古生界(Pz)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寒武系为一套砾岩、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等组成的滨海浅海相环境的沉积,奥陶系为地台型碳酸沉积,石炭系为地台型海陆交互铝质岩、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沉积,二叠系为海陆过渡相含煤碎屑沉积和陆相碎屑沉积。
中生界(Mz),新生界(Cz)地层,主要为砂岩与页岩等沉积岩。
图2 嵩阳运动岩石分布:1太古宇地层出露地点:嵩阳运动遗迹处。
主要岩石:绢云母片岩,属变质岩,主要成分为绢云母2.元古宇地层出露地点:①中岳庙后沟背斜处的石英岩(下元古界)。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还含有少量白云母及其他矿物,等粒变晶结构,变余构造。
(见图4)②嵩亭NW325°的千枚岩(下元古界五指岭组)。
主要矿物:绢云母,石英,是由泥质岩变质而成,变余结构,片理,千枚状构造。
③嵩亭飞来峰处的石英(五指岭组)图3 飞来峰构造示意图④少林运动遗迹处的页岩(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何家寨组),红褐色,主要成分:黏土矿物。
泥质结构,层理构造。
3.古生代地层出露地点:①石淙河断层处,白云质灰岩(上寒武统)见图7 ②登汝公路西南断层处,白云质灰岩(上寒武统)、泥质页岩(中奥陶统),近水平。
见图6新生代地层出露地点:书院河西岸,砂砾岩,红色,砂岩的主要成分:黏土矿物,石英,含铁质。
砾岩的主要成分:石英砂岩、长石、黏土矿物。
产状近水平,孔隙式胶结。
三、构造1950年,张伯声对嵩山进行地质调查,确立了经过23亿年的“嵩阳运动”;1954年,张尔道在嵩山地区地质调查确立了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1958~1959年王曰伦等对嵩山地区进行路线地质研究,提出了5、6亿年前的“少林运动”的存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
1958年以来马杏垣等对五佛山的层序划分和嵩山构造变形史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区内“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和模式”,进入元古代后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
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在不断隆升中经受剥蚀,断层碎裂带成为隘口;破碎的节理、裂隙形成形状大小、深浅不同的峡谷;产状直立的石英岩被剥蚀为簇林地貌或壁立千仞的悬崖。
形成隆、陷、褶、断等地壳表面构造类型与环、线、块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
构造运动指的是由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形变位作用。
包括老和新构造运动。
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它们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褶皱指岩石的弯曲现象,包括向斜和背斜,岩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或者说在低应力作用下,改变了岩层的原始产状,不仅使岩层发生倾斜,而且大多数形成各式各样的弯曲,其要素包括核、翼、轴面、枢纽、轴、转折端。
根据轴面产状可分为直立、倒转、平卧、翻卷褶皱。
根据转折端的形态可分为圆形、箱形、扇形、锯齿形褶皱。
根据枢纽的产状可分为水平、倾伏、倾竖褶皱褶皱:中岳庙后沟的大背斜图4 中岳庙后沟的大背斜断裂:包括节理和断层。
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裂隙叫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没有明显的位移。
①玉皇庙断层。
产状:走向SW216°倾向SW171°倾角44°断层破碎带宽度60.5m正断层图5 玉皇庙断层示意图2.十八盘断层:该断层下盘以白云质灰岩为主属于下寒武统,上盘以页岩为主属于中奥陶统;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属于正断层;断层的下盘产状是走向110°,倾向25°NW,倾角20°;断层面产状走向342°SW,倾向150°NW,倾角44°图6 十八盘断层示意图③石淙河断层.断层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白云石、方解石、页岩和黏土矿物。
产状:白云质走向175°倾向89°倾角4°页岩:走向256°倾向344°倾角60°图7 石淙河断层示意图节理:一线天,属于张节理,岩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图8 一线天节理四、岩浆活动、石秤花岗岩它是花岗岩出露到地表被风化形成的,各部位风化程度不同,石秤腰长12.1m,南侧高2.86m北侧高3.2m。
还有辉绿岩墙寡妇桥北沟谷内(50m)沟内辉绿岩是一种基性浅成侵入岩高7.98m ,宽度约36m图9 辉绿岩墙剖面示意图五、地质发展史:1.太古宙.这时地壳刚刚形成,薄而不稳,处于大海之中,海底有广泛的火山喷发,之后,火山活动减弱,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交替进行,至末期主要为浅海环境下形成的碎屑岩,形成的底层经过变质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登封群,在距今25亿年左右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嵩阳运动,使太古宇急剧褶皱隆起,引起海退。
2.元古宇.在此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沉积作用,在距今20亿年左右发生了中岳运动,使新沉积的地层发生变质,同时还使嵩山群和登封群一起发生强烈的褶皱隆起,使嵩山初步形成结晶基底。
3.古生代.广泛受到海侵,形成海相沉积层,寒武纪晚期有海退现象,末期时有短时的上升,发生沉积间断。
到了中奥陶世地壳又平行下降,接受沉积。
到了中奥陶世地壳上升遭受剥蚀,形成风化壳。
到中石炭世以后,地壳上下震荡,形成海陆交相,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盛,为造煤提供了物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