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欧洲各派主义艺术
中外艺术史之欧洲17、18世纪

欧洲17、18世纪的艺术概貌:
巴洛克艺术
鲁本斯(弗);贝尔尼尼(意)
罗可可艺术
弗拉戈纳尔
现实主义艺术:
卡拉瓦乔(意);伦勃朗(荷);委拉斯贵之(西)
古典主义艺术:
卡拉契(意);普桑(法)
第一节 “巴洛克”与“罗可可” 第二节 欧洲各国美术发展概况
一、意大利美术 乔 二、荷兰美术
(二)贝尔尼尼 乔凡尼· 洛伦佐· 贝尔尼 尼,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建 筑家,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 伟大的艺术大师。 贝尼尼多才多艺 “上演
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 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 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 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
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 和处于激烈运动之中的人体。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年轻的酒神
召唤圣徒马太
多疑的多马
圣母升天
二、荷兰美术 (一)哈尔斯 弗兰斯· 哈尔斯(约1581— 1666年)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 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 肖像画家。一生贫困潦倒,直至 临终前4年还全靠政府定期提供的 救济金生活。 哈尔斯善于在肖像画中表现人 物的瞬间表情、姿态,以反映鲜 明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哈尔 斯运用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 笔触表现豪爽开朗、乐观自信的 人物形象,人物大多呈半身近景。 画面气氛热烈,生动活泼,洋溢 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圣德列萨
大卫
阿波罗和达芙妮
圣彼得教堂与广场 (梵蒂冈 )
圣彼得教堂三大艺术杰作: 圣母哀悼基督 (米开朗琪罗)
青铜华盖(贝尔尼尼 )
圣彼得宝座(贝尔尼尼 )
(三)卡拉瓦乔(1573年~1610年)
17-18世纪艺术简介

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
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
社会背景
欧洲直到18世纪为止,还是处在农业经济时代,处在 封建时代。
这是贵族中心的文化与政治,阻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设计为贵族所享用,而不是为民众所拥有。明显的 阶级特征,矫饰的繁琐装饰,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交 替的过程,却在18世纪末社会日益产生的两级分化和咄咄 逼人的工业进化中感到了新时代的来临。
鲁本斯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鲁本斯
鲁本斯
巴洛克建筑
17、18世纪欧洲美术
三、现实主义
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ຫໍສະໝຸດ 推开17世纪艺术大门的人• 题材:下层人民(把目光对准人民, 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
• 代表作品:《召唤马太》 《基督下葬》 《圣母之死》
1、新发明的工具需要造型 2、机器需要外观设计 3、城市发展要规划 4、建筑与工业厂房离不开设计 5、知识的传播联系着出版方式 6、商业的发展影响了信息传播
• 代表人物:卡拉奇三兄弟
17、18世纪欧洲美术
《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
17、18世纪欧洲美术
《圣墓前的圣女们 》
17、18世纪欧洲美术
二、巴洛克
巴洛克:葡萄牙语“不守常规”,特指有瑕疵的珍
珠 17世纪用于艺术批评.泛指一种奇形怪状
、 • 建筑(结矫构揉复造杂作)的风格。 • 雕塑、绘画(1.光线.2.写实.3.心理.4.幻觉)
• 同时促进了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也展示了工艺技巧的 精湛和完美。体现了女权高涨时的装饰风格。
17.18世纪欧洲各派主义艺术

《荷拉斯兄弟之誓》
年代: 1784年 作者:大卫 规格: 330cm×425cm 属地:现藏巴黎卢浮宫
油画名称:《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创作时间:1801年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 规格:260cm×221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马尔曼松皇家博物馆
油画名称:《安东尼夫人和孩子们的像》 创作时间:1796年 作者:皮埃尔-保罗·普吕东 规格:98cm×81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里昂美术馆
油画名称:《埃克河边的磨坊》 创作时间:1670年 作者:雷斯达尔
《倒牛奶的女仆》 1658年
维米尔(荷兰)
作品欣赏
《 倒牛奶的女仆》画面并不复杂,轮廓清晰,环境朴素,把 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令人产生怀旧心理。女仆 是个健壮的村妇,正在倒牛奶,她显然是安于自己的工作,脸 上透出红润。该画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民普遍的精神面貌 和心理特征喜欢将通常的家务劳动诗意化,作品一般不注重情 节,而是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
18.19世纪在西方 法国绘画最为突出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达维特、安格尔 维特、安格尔等
浪漫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德洛、席里柯等 维特、安格尔等
法国绘画
现实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米勒、杜米埃等 维特、安格尔等
印象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莫奈、马奈等 维特、安格尔等
雅克•路易•大卫
油画名称:《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 创作时间:1794年 作者:雅克·路易·达维特(又译大卫) 规格:136cm×157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 布鲁塞尔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现实主义美术:《拾穗》 直面现实生活,表现普通 民众精神面貌, 画面真实, 感情真挚.
17~18世纪美术

17~18世纪欧洲美术
17世纪: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奇形怪状矫揉造作
热情奔放动感强烈装饰华丽巴尔比林府穹顶画
伊洛纳底乌斯的荣光
雕塑:贝尼尼(意大利)
劫夺帕尔赛福涅
阿波罗与达芙妮
圣吉列萨祭坛
巴洛克绘画:
佛兰德斯:鲁本斯:
伊莎贝拉.勃兰特像
苏姗娜.芙尔曼像
掠夺吕西普的女儿
玛丽.美第奇皇后到马赛
阿戎马之战化妆的维纳斯
凡.代克:查理一世行猎像
约尔丹斯:豆王
西班牙:
格列柯:惭悔的抹大拉
委拉斯凯兹:
煎蛋的妇人卖水的老人
火神冶炼厂酒神巴库斯
教皇英诺森十世
宫娥纺纱女
布列达的投降
牟里罗:乞丐少年清净受胎
荷兰(市民艺术):
哈尔斯:吉普赛女郎微笑的军官
伦勃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
伯沙撒的盛宴
戴金盔的男子
持大卫来信的拔士巴
自画像
维米尔:读信妇女倒牛奶的女仆
绘画的寓言
法国(古典主义):
普桑:
阿尔卡迪亚的牧人抢劫萨宾妇女
酒神节四季
拉图尔:圣诞木匠圣约瑟
路易.勒南:农民之家
18世纪: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贝壳装饰
华托:发舟西苔岛梳妆情歌布歇:蓬帕杜夫人维纳斯梳妆
弗拉戈纳尔:秋千
夏尔丹:餐前祈祷家庭女教师
格瑞兹:打破的水壶
英国:
荷加斯:文明结婚
雷诺兹:西斯顿夫人伯爵夫人和女儿庚斯博罗:蓝衣少年。
1718世纪欧洲艺术

绘画
女卜者
绘画
牧人来拜
绘画
此外,热那亚画派的斯特劳兹、那不勒斯画派的洛 萨、曼托瓦画派的菲奇都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人物。巴 洛克艺术在绘画上的代表是考尔东诺(Cortona)、卓 尔丹诺(Giordano)。
绘画
18世纪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提埃博罗(Tiepolo )则试图把巴洛克和文艺复兴的艺术特色结合起来, 代表作有《安菲特丽达的凯旋》、《梅采那特把自由 的艺术献给奥古斯都》、风俗画《走江湖者》、铜版 画《狂想曲》。与他同期的威尼斯画派画家还有卡那 列(Canale),代表作《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瓜 尔第(Guardi),卡那列的学生,代表作《威尼斯的 风光》、《威尼斯的庭院》等。
静 物
圣乌戈访卡尔特会餐会
圣塞拉庇昂
委拉斯贵支(Velazquez)早年在老埃连拉画室学 画,后拜在画家F.帕里切科门下。他的画中人物形象真实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623年,他成为宫廷画师。
二、弗兰德斯艺术
尼德兰的北部联省在16世纪独立成为荷兰共和国 ,南部的弗兰德斯则一直在西班牙的控制下,贵族、 教会和富商的审美趣味对弗兰德斯的艺术有很大的影 响,因此逐渐在弗兰德斯产生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绘画 风格,带有一定的装饰性。
最为著名的画家是鲁本斯(Rubens),是当时最受 欢迎的画家,年轻的时候曾去意大利学习,受到威尼斯 画派影响。鲁本斯善于绘制大型作品,迎合宫廷和上流 社会的爱好,是他们最为喜爱的画家。他的作品色彩明 亮、形象生动、气氛活跃。
雕塑
贝尼尼在雕塑上也表现出很高的造诣,擅长表现人体 的运动和人物激烈的感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阿
波
17、18、19、20世纪西方美术流派

十七世纪意大利巴洛克“巴洛克”这个词的起源充满了模糊性和复杂性,一般认为“巴洛克”可能是从葡萄牙文“barroco”衍生出来的,原意指大而不规则的珍珠。
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使用“巴洛克”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欧洲艺术时候,它被用来区分和标志一个艺术时代。
也代表着从16世纪矫饰主义之后18世纪洛可可之前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化。
巴洛克是一种反对宗教改革、随着天主教运动的发展而流行起来的艺术,巴洛克首先产生于旧教中心罗马,随后传遍了欧洲及美洲部分地区。
由于矫饰主义发展而来的巴洛克艺术可以表达出他们内心对宗教的炽热和生命的赞颂,以及满足他们的政治野心和王权荣耀。
一般来说,巴洛克的风格特征是喜好用扭曲多变的缠绕线条,创造出繁复的装饰和堆砌之美,以求强烈的律动感。
黑暗写实主义(卡拉瓦乔主义)卡拉瓦乔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锋人物,他的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光影处理富有舞台照明般的喜剧效果,用光来突出画面的主要部分,构成了一种光线集中的室内光效应,深色阴影使图像的阐释具有戏剧性及选择性。
他的独特风格被其后许多画家继承。
这种聚光形成物象边线明确的明暗处理画风也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首先卡拉瓦乔颠覆了理想美学传统,画面中充满了怪异的具有颓废色彩的男性,使人们无法获得确定的意义。
他以罗马街头最低下的衣着破烂肮脏的男女作为圣徒和英雄的模特儿,采用时装及现实背景,嘲弄着理想与崇高,制造了一种破坏气氛。
基督和圣徒都成了粗俗的下等人,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进入神圣的殿堂,画中的人物因而被嘲讽为“粗野的自然人”。
模特儿充满了平民特征以及圣经文本注入到世俗生活的倾向,对欧洲绘画传统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其次,他的绘画强调人体体积的力度特征。
画中的人物几乎是真人等大,通常被置于画面的最前端,已强光照射,人物姿态似乎要超越画面。
戏剧因素始终与现实主义联系起来,以一种“不体面的、色情的东西”挑战道德传统,无情地戏弄人们的眼睛。
西班牙波德格涅斯风格十七世纪西班牙风行的绘画风格。
(完整版)欧洲17、18世纪美术

2/21/2020
鲁本斯的绘画: 佛兰德斯画派、巴洛克美术杰出代表,将宏
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和尼德兰民族艺 术传统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烂漫主义倾 向的艺术风格。注重人物形象的活力和肉 体的表现, 著名的作品有: 《劫持鲁西波斯德女儿》 风景肖像代表有: 《有彩虹的风景》 《布兰特的画像》
2/21/2020
《劫夺留西帕斯的 女儿》
17世纪巴洛克绘画 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品。作品取材于古 希腊神话,描绘的 是宙斯与丽达的两 个孪生儿子卡斯托 和普鲁克斯正在抢 劫迈锡尼王的两个 女儿。作品中的四 个人物与两匹高头 大马扭结在一起, 组成一幅独特的构 图,突出了“抢劫” 与“挣扎”两种强 烈的动作,画面充 满了热情的生命力, 在雄壮的造型中歌 颂了人的生命力之 美。
2/21/2020
凡·代克的绘画: 佛兰德斯派绘画中的第二号著名人物,鲁
本斯助手之一,主要成就是肖像画,代表 作品有: 《使徒彼得》 《家庭肖像》 《圣马丁与穷人》 ,他的肖像影响了英国整整一代的画家。
2/21/2020
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为北方资本主义发展开 辟了道路。
卡拉瓦乔《召唤使徒马太》作 品描绘的是一群流浪汉们躲在 阴暗的类似地下室的屋子里赌 博,突然推开门,一束光线射 进来,耶稣和彼得进门,手指 着人群方向,惊呆的人们回首 往外,中间那位老者用手指着 自己的胸口似乎在发问:“是 召唤我吗?”另一个刚赢钱的 人正埋头数钱币,不理会发生 的事,画面毫无神圣气氛。这 是卡拉瓦乔第一幅宗教画。关 于耶稣召唤马太的题材一直以 来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题材, 然而在卡拉瓦乔的这幅作品中, 却类似一个平民赌场,是比较 少见的。
17、18世纪欧洲艺术

《梳妆的维纳斯》《
《圣母之死》
《弹琴女》
《召唤圣马太》
《女占卜者》
《基督下葬》
3.巴洛克雕塑大师贝尔尼尼。 《圣德列萨祭坛》《阿波罗和达芙妮》 波罗米尼,提埃波罗
《圣德列萨祭坛》
《阿波罗和达芙妮》
提埃波罗《十字架的行进》
提埃波罗《阿加尔得到天使的安慰》
第二节 17世纪法兰德斯艺术
哈尔斯《弹曼陀铃的小丑》
哈尔斯《微笑骑士》
《夜巡》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扮成花神的莎士基亚》
《达娜厄》
《倒牛奶的女仆》
《戴珍珠耳环的姑娘》
海达《蟹肉早餐》
第四节 17世纪西班牙艺术
一、 17世纪西班牙艺术 埃尔.格列柯 委拉斯贵支 二、 18世纪西班牙艺术 戈雅
一、 17世纪法国艺术 古典主义:产生于法国的艺术思潮,崇尚理性主义,在美 术中表现为以希腊罗马艺术为楷模,以模仿写实为主要手 段2,强调理性和客观,排斥情感和主观的艺术思潮。 代表画家:西蒙.乌埃、勒布伦、德.拉图尔、路易.勒南。 最伟大的画家—尼古拉.普桑 一、 18世纪法国艺术 1.罗可可艺术 代表画家:华多、布歇、弗拉戈纳尔 2.启蒙运动时代的艺术家 代表画家:夏尔丹、格瑞兹、乌东
鲁本斯《劫夺吕西普的女儿》《下十字架》 凡.代克《查理一世骑马像》
《美惠三女神》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鲁本斯
鲁本斯
鲁本斯
凡.代克《查理一世骑马像》
第三节 17世纪荷兰艺术
一、重要画家介绍 --哈尔斯,伦勃朗 二、荷兰小画派画家 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仆》《画室》
哈尔斯《吉普赛女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9世纪在西方 法国绘画最为突出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达维特、安格尔 维特、安格尔等
浪漫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德洛、席里柯等 维特、安格尔等
法国绘画
现实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米勒、杜米埃等 维特、安格尔等
印象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莫奈、马奈等 维特、安格尔等
雅克•路易•大卫
油画名称:《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 创作时间:1794年 作者:雅克·路易·达维特(又译大卫) 规格:136cm×157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 布鲁塞尔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荷拉斯兄弟之誓》
年代: 1784年 作者:大卫 规格: 330cm×425cm 属地:现藏巴黎卢浮宫
油画名称:《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创作时间:1801年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 规格:260cm×221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马尔曼松皇家博物馆
油画名称:《安东尼夫人和孩子们的像》 创作时间:1796年 作者:皮埃尔-保罗·普吕东 规格:98cm×81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里昂美术馆
第十课:
17、18世纪欧洲绘画艺术
导入
《倒牛奶的女仆》 《西斯廷圣母像》
知识要点
17世纪荷兰绘画辉煌的历史背景
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一个经济贸易的强国,当时的荷兰拥有二万多艘海 船,占有世界四分之三的商船,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当时是一个典型 的商业资产阶级国家,那里既没有豪华的宫殿,也不修建雄伟的教堂,建筑与 雕刻不发达,而为市民阶层服务的绘画艺术则特别受到重视。17世纪初荷兰经 济、文化繁荣的同时,拥有比较广泛的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其他国家被迫害 的异教徒纷纷逃到荷兰避难,许多学者到荷兰著书定说,法国的笛卡尔和葡萄 牙的斯宾诺沙在荷兰写作和出版革命性的哲学作品。同时,荷兰的绘画贸易特 别发达,绘画和其他商品一样,有行情,有市场。在当时,人们购买的画几乎 全是架上绘画。随着各种不同画种的发展——风景画、海景画、肖像画、生活 场景画、静物画等架上绘画在荷兰达到了发展的高峰。可以说,17世纪的荷兰 绘画是欧洲艺术史上的奇葩。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这张画以神秘的黑暗 为背景,衬托少女侧 身回眸、欲言又止、 似笑还嗔的情貌。与 达· 芬奇《蒙娜丽莎》 齐名的杰作。此画面 世三百多年来,世人 都为画中女子惊叹不 已:那柔和的衣服线 条、耳环的明暗变化, 尤其是女子侧身回首、 欲言又止、似笑还嗔 的回眸,唯《蒙娜丽 莎》的微笑可与之媲 美。
现实主义美术:《拾穗》 直面现实生活,表现普通 民众精神面貌, 画面真实, 感情真挚.
思考与讨论:
在异彩纷呈的十八、十九世纪 法国绘画 艺术中,哪一种画派作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
谢 谢!
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之间对比
新古典主义----《马拉之死》
浪漫主义----《自由领导人民》
选择严峻的题材,强调古希腊, 罗马的市民英雄主义。在艺术上 强调理性,重视素描,追求以纯 洁的语言来表达传统的美学观与 宗教渊源。
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 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 活。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 富有运动感。
德 罗 克 罗 瓦 法 国
《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
德 拉 克 洛 瓦
请找出这两幅作品的 不同之处?
《拾穗》
米 勒
《三等车厢》 杜米埃
《日出.印象》
印象主义美术和现实主义美术之间对比
印象主义美术:《日出.印象》 注重色彩本身的美感,善于表 现光线与色彩的交织的朦胧印 象.
油画名称:《埃克河边的磨坊》 创作时间:1670年 作者:雷斯达尔
《倒牛奶的女仆》 1658年
维米尔(荷兰)
作品欣赏
《 倒牛奶的女仆》画面并不复杂,轮廓清晰,环境朴素,把 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令人产生怀旧心理。女仆 是个健壮的村妇,正在倒牛奶,她显然是安于自己的工作,脸 上透出红润。该画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民普遍的精神面貌 和心理特征喜欢将通常的家务劳动诗意化,作品一般不注重情 节,而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