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0384 学前心理学试卷4
2020年04月广东省自考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的心理就是(A)A、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B、脑的机能C、对现实的反映D、能动反映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D)A、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B、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C、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D、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3、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这是指注意的(A)A、指向性B、集中性C、指向性和集中性D、发展性4、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或经历过的,是记忆的(A)A、再认B、恢复C、保持D、再现5、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A)A、幼年健忘B、客体永久C、记忆缺失D、记忆潜伏6、人们在某种剌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像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这是(A)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D、创造想像7、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高兴地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
等到老师过来看时,小兔子真的被涂掉了,这说明了(B)A、想像引发情绪B、情绪影响想像C、情绪和想像相互作用D、情绪和想像相互排斥8、儿童出现想像的萌芽是在(D)A、0-3岁B、0-2岁C、0-1岁D、1.5-2岁9、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_和_____的反映。
(C)A、具体;间接B、概括;直接C、概括;间接D、具体;直接10、儿童能根据天亮和天黑判断白天还是黑夜,这表明(A)A、思维的参加使儿童能够使用时间参照物,促进知觉复杂化B、思维的参加使儿童记忆能力增强C、思维的参加使儿童的直接感知能力增强D、思维的参加使得儿童的概括能力增强11、初生婴儿已会用手紧握东西,几个月后,婴儿开始有目的地去抓物体。
(全新整理)7月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2.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A.0到1岁B.1岁到2岁C.2岁到4岁D.3岁到6岁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4.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A.5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D.1岁左右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17.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糖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8.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A.以直接判断为主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9.幼儿期是思维【】A.发展的最高阶段B.稳定的时期C.迅速发展的时期D.发展减缓的时期10.2、3岁~6、7岁,是儿童【】A.前言语阶段B.言语发生阶段C.言语发展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11.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好奇心12.幼儿初期,成人额外给他加的目的在其行动中占有重要作用,表现为【】A.独立性强B.直接动机C.间接动机D.受暗示性强13.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A.开始萌芽的时期B.初步形成的时期C.稳定发展的时期D.完善成熟的时期14.最有益于幼儿个性良好发展的亲子关系类型是【】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15.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A.及物活动B.游戏活动C.教学活动D.日常生活2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适应17.创造想像18.具体形象思维19.积极词汇20.移情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384《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现行对心理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2.孩子吃过药后给他吃一颗糖,他会觉得特别甜,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融合 C.感觉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3.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伸手能够抓到东西B.手里能握住东西C.眼睛能朝手的方向看D.手朝眼睛看得方向指4.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时间大约是()。
A.三个月左右B.五个月左右C.七个月左右D.九个月左右`5.以下关于儿童记忆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A.三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的保持,这种现象被称为“幼年健忘”B.七岁的儿童记忆广度能达到七个信息单位的广度C.在幼儿的记忆中,情绪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D.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形象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6.下列不属于4—5岁儿童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B.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C.想想目的计划非常简单D.想象依靠感知动作7.一排珠子放得密集,`另一排珠子散开,儿童会认为前者少,后者多。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个儿童属于思维发展的是()。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8.对斜板上滚落下来的原因,3—4岁的孩子会认为“球站不稳,没有脚”,5-6岁孩子认为“皮球是个圆的,它要滚”。
这反映了儿童判断发展趋势中的()。
A.判断形式间接化B.判断内容深入化C.判断根据客观化D.判断论据明确化9.儿童实词掌握的顺序是()。
A.名词—动词—形容词B.名词—形容词—动词C.动词—名词—形容词D.形容词—动词—名词10.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被称为()。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亲近感11.8个月左右的儿童能坚持指向一个目标,并且用一定努力去排除障碍,这体现了()。
全国2012年7月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00384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384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学前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 C )1-10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因材施教的原则2.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变化的情况,被称为( B )2-25A.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3.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这是( B )3-59 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4.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这一般是在儿童( D )4-86 A.2岁时B.3岁时C.4岁时D.5岁时5.较小婴儿所具有的距离知觉是( A )4-103A.以视觉为主B.以运动觉为主C.以听觉为主D.以经验为主6.反映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的是( A )5-129A.有意识记的发展B.无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D.意义记忆的发展7.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C )6-153A.想像受情绪影响B.想像的内容零散C.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D.想像具有夸张性8.一小孩认为她所看到的一些小虫都是同一条小虫,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该幼儿处于( B )7-181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9.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8-220A.口语的发展 B.书面语的发展 C.阅读的发展 D.书写的发展10.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可以说学前儿童是情绪的( D )9-263 A.朋友 B.敌人 C.对立 D.俘虏11.婴儿睡眠中自然出现的笑,应属于( A )9-281A.自发性的笑 B.诱发性的笑 C.元差别的笑 D.有差别的笑12.1岁以后,儿童能够设法探索各种新方法,通过“尝试错误”排除遇到的障碍,这充分表现出了( B )10-305A.无意动作的发展 B.意志行动的发展C.有意动作的发展 D.习惯性动作的发展13.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 B )11-326A.开始萌芽的时期 B.初步形成的时期C.稳定发展的时期 D.完善成熟的时期14.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是( B )12-356A.平等、抚育 B.平等、互惠 c.抚育、教养 D.互惠、教养15.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A )13-423A.游戏活动 B.上课活动 C.饮食活动 D.同伴交往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自学考试_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00384)

绝密 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验法2.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A.0-1岁B.1岁-3岁C.3岁-4岁D.5岁-6岁3. 一目十行 ㊁ 眼观六路 反映的是注意的A.选择性B.范围C.稳定性D.分配能力4.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A.生理上的变化B.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C.钟表D.笼统的感觉5.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6.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仿佛看见了乌龟和小兔赛跑的情景,这属于A.幻想B.无意想像C.再造想像D.创造想像7.标志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的心理现象是A.记忆B.想像C.思维D.注意8.2-4岁是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前概念阶段或A.感知运动阶段B.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半逻辑阶段A.语音意识的发生B.语词能力的发展C.语法意识的出现D.口语能力的发展10.儿童表情能力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理解表情手段和A.运用表情手段B.辨识表情手段C.控制表情手段D.产生表情手段11.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越来越A.社会化B.个别化C.丰富和深刻D.自我调节化12.儿童有意性动作的质变,即意志行动的萌芽约发生在A.3个月左右B.4个月左右C.6个月左右D.8个月左右13.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出现了A.多种能力的完善发展B.主导能力的类型差异C.能力发展的减缓D.创造能力的充分表现14.幼儿期攻击性行为频繁,更多表现的是A.言语的攻击B.敌意性攻击C.身体的攻击D.可接受性的攻击1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A.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B.进步性方向C.发展的高速度D.主客观相互作用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二㊁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关键期18.再造想像19.直观行动思维20.气质三㊁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㊂每小题8分,共24分)2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㊂22.幼儿观察发展的表现㊂23.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㊂24.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㊂四㊁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㊂每小题12分,共12分)25.联系实际谈谈4 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㊂26.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㊂五㊁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27.4岁的明明,因为想吃巧克力而爸爸不同意,于是大哭大闹起来㊂这时,爸爸不急不躁地拿来一个杯子,对明明说: 我们正缺水呢,看这里这么多的泪水,快接上些吧㊂ 刚才还哭闹的明明此时却被逗乐了㊂请问:(1)明明爸爸用的什么方法,达到调控儿童情绪的目的的?(2)在儿童的情绪培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帮助儿童调控自己的情绪?举例说明㊂。
2018年4月广东自考《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
A.客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C)
A.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B.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心理特征
C.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D.是随着年岭增长而自发出现的
3.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A)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刺激物是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C.注意的发展受言语的支配
D.有意注意开始占优势
4.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B)
A.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B.产生符号表象记忆
C.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D.长时记忆开始发生
5.萌萌在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时,离兴地说:“妈妈,我也会唱,老师教过我们!”此过程属于记忆中的(C)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6.下列关于儿童的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和儿童大脑皮质的成熟有关
B.和儿童表象的发生与数量积累有关
C.与儿童的言语发展无关
D.儿童在1岁半~2岁时出现想象的萌芽
第1页共5页。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2.“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B.独特性的发展C.稳定性的增长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3.孩子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4.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婴儿都能找到藏起来的物体的年龄是在( )A.4~6月B.6~12月C.12~13月D.15~18月5.儿童开始掌握时间概念约在( )A.1岁以后B.2岁以后C.3岁以后D.5岁以后6.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7.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B.能伸手抓到东西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D.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8.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 )A.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C.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D.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9.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语言记忆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11.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学前心理学11年4月真题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们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反射属于(C)2-30A.巴布金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宾斯基反射D.莫罗反射2.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B )3-59A.选择性注意B.定向性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3.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1-11A.实验法B.谈话法C.观察法D.问卷法4.在下述对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7-212A.只能理解个别事物B.主要依靠语词进行理解C.对事物的理解始终情绪化D.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5.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呈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6-146A.再造想像B.创造想像C.无意想像D.幻想6.“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测查的是(A)4-104A.婴儿的深度知觉B.婴儿的大小知觉C.婴儿的形状知觉D.婴儿的方位知觉7.幼儿记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B)5-126A.语词记忆占优势B.形象记忆占优势C.机械记忆效果好D.意义记忆用得多8.认为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这种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观点是(B)13-410A.二因素论B.相互作用论C.遗传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9.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心理现象,属于(C)11-329A.自我认识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10.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研究指出,如果17岁儿童智力为100%成熟的话,那么,儿童4岁时已达到(B)11-353A.成熟智力的三分之一B.成熟智力的二分之一C.成熟智力的三分之二D.成熟智力的四分之三11.某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精力旺盛,待人热情,但冲动,易感情用事,他的气质属于(C)11-338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2.有经验的老师和妈妈对孩子不良的情绪表现,不是简单地批评、训斥,而是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心理学试题4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生儿视学和听觉集中,是()发生的标志。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
2.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的是()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B、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五边形
C、五边形→八边形→三角形→正方形
D、圆形→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3.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所依靠的是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直接性
4.()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6岁
B、4~5岁
C、3~4岁
D、2~3岁
5.据幼儿活动的(),可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A.针对性
B.目的性
C.集中性
D.主动性
6.在()中,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A.知觉想象
B.动作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7. 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8.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活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9.关于意志的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外部障碍即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的外部条件的障碍
B、内部障碍指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新的需要动机与原有的需要和动机的矛盾
C、外部障碍可能成为内部障碍的原因
D、内部障碍不会构成意志过程中的困难
10.幼儿语法意识从( )开始明显出现。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11.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有()。
A、感染性
B、表现性
C、主体性
D、多变性
12.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3.“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行
D、放任型
14.情绪紧张和长期不愉快的儿童,其健康水平也会下降,甚至生理发育延滞,这说明()。
A、生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B、遗传因素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C、环境和教育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D、儿童心理发展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
15.对学前儿童实施测验,应注意事项不包括()
A、对学前儿童测验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B、测验人员经过专门训练,掌握技术、技巧,取得儿童合作
C、不可凭一次测验的结果判断某个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D、不能过高估计统计结论
16.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7. 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这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分散能力
18.下列描述中,哪个才是心理学上的感觉?()
A、我感觉这个人很厚道
B、我感觉有点冷
C、我感觉这件事你做得不对
D、我感觉你一定能成功
19.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20.3岁孩子做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
A.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动
B.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
C.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成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应用的感知觉规律及涵义。
22.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23.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有哪些特点?
24. 简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25.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试述影响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
27. 如何利用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
四、案例题(本大题10分)
28.试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的危害。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幼儿安排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要么学英语,要么学钢琴,要么学美术……每天的学习时间排得满满的,周六、周日也限制他们各种各样的活动,生怕孩子贪玩。
从不轻易放手让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共同玩耍,而自己也从不愿与孩子一道道游戏。
即使孩子想尝试做些简单家务也由家长完全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