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简答和论述题(1)资料
组胚简答题

简答题1.巨噬细胞的功能巨噬细胞:胞体形态多样,核小染色深;胞质嗜酸性,常含吞噬的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可见较多的溶酶体和吞噬体。
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作用;抗原提呈和分泌作用。
功能:(1)趋化性定向运动:沿着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定向移动,聚集到释放这些物质的病变部位。
(2)吞噬作用:伸出伪足包围细菌、衰老细胞等,进而摄入胞质内形成吞噬体或吞饮小泡。
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后被溶酶体酶消化分解。
2.①血脑屏障:是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结构,它严格限制了大分子物质从血液进入正常的脑组织,从而对脑组织起到防御和保护功能。
②血-胸腺屏障:是指胸腺内能阻止血液中大分子物质进入胸腺皮质的屏障结构。
由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血管周隙、胸腺上皮细胞的基膜、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构成。
其作用是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
③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气血屏障很薄,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
④滤过屏障:位于肾小体内,是血液从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所通过的结构;包括有孔上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功能是阻止大分子物质及血细胞通过。
⑤血-睾屏障:指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的结构,其组成包括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其中紧密连接最重要。
该屏障一方面阻止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生精上皮,形成和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另一方面还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⑥胎盘屏障: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由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绒毛内结缔组织、细胞滋养层及基膜、合体滋养层构成。
致胎儿发育晚期,仅有合体滋养层及两者的基膜、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组成。
功能是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胎儿体内。
3.运动终板(神经肌连接)的组成与功能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到达骨骼肌事,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支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形成突触连接,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突起。
大学组胚试题及答案

大学组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 细胞数量的增加B. 细胞体积的增大C. 细胞形态的改变D. 基因选择性表达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A. 细胞间连接紧密B. 细胞外基质丰富C. 细胞排列紧密D. 细胞极性明显答案:B3. 肌组织的主要功能是:A. 连接B. 支持C. 收缩和舒张D. 保护答案:C4. 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A. 支持B. 收缩C. 保护D. 传导兴奋答案:D5. 软骨组织的主要组成细胞是:A. 软骨细胞B. 骨细胞C. 肌细胞D. 神经细胞答案:A6. 血管内皮细胞属于:A. 上皮组织B. 神经组织C. 肌组织D. 软骨组织答案:A7. 血细胞的发育过程不包括:A. 造血干细胞B. 原红细胞C. 原淋巴细胞D. 原肌肉细胞答案:D8.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不包括:A. 支持B. 营养C. 保护D. 传导兴奋答案:D9. 骨组织的主要组成细胞是:A. 骨细胞B. 软骨细胞C. 肌细胞D. 神经细胞答案:A10. 肌腱属于:A. 肌组织B. 神经组织C. 骨组织D. 结缔组织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分化过程中,____基因被激活,____基因被抑制。
答案:特异性;非特异性2.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
答案:程序化3. 神经细胞的突起包括____和____。
答案:树突;轴突4.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方式有____和____。
答案:等长收缩;等张收缩5. 软骨组织分为____、____和____。
答案: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6. 血细胞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7. 神经胶质细胞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8. 血管分为____、____和____。
答案:动脉;静脉;毛细血管9. 骨组织由____、____和____组成。
组织胚胎学简答题

组织胚胎学简答题1.上皮(一)简答题:简述内皮的形态结构、分布及其功能意义。
(二)论述题:试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和各自的功能意义。
2.固有结缔组织(一)简答题:简述浆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论述题: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以及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各自的功能。
3.血液(一)简答题:1、简述网积红细胞。
2、简述造血干细胞。
(二)论述题: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软骨、骨、肌组织(一)填表1:三种肌纤维光镜形态结构的比较(二)简答题:1、比较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及功能。
2、简述三联体(定义、组成和功能意义)。
3、简述肌节5.神经组织和循环系统(一)填表2(二)简答题:1、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电镜形态结构和功能。
2、简述尼氏体。
(三)论述题:1、试述血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
2、试比较动脉和静脉管壁结构的异同点。
6.皮肤、眼球(一)简答题:简述眼球壁的各层结构。
(二)论述题:试述表皮的分层及各层的组织结构。
7.免疫系统和内分泌(一)填表3(二)简答题:1、简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定义、组成、分布和功能。
2、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和功能意义。
3、简述肾上腺皮质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4、简述垂体门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三)论述题:试述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的过程。
8.消化管和消化腺(一)填表:表4(二)简答题:1、简述胃底腺的细胞类型及其光镜形态特点和功能。
2、简述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
3、简述窦周间隙。
(三)论述题:1、试述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
2、试述肝小叶的结构。
9.呼吸泌尿生殖系统(二)简答题:1、简述气管壁的结构特点。
2、简述气血屏障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3、简述滤过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4、简述球旁复合体的组成和功能。
5、简述肾单位的组成及尿液生成的途径。
6、简述支持细胞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7、简述黄体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题:8、试述精子发生的主要过程及其形态变化。
组胚实验试题及答案

组胚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什么?A. 细胞数量的增加B. 细胞体积的增大C. 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D. 细胞功能的专一化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A. 细胞核缩小B. 细胞质浓缩C. 细胞膜破裂D. DNA断裂答案:C3. 组织学中,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连接B. 支持C. 保护D. 分泌答案:D4. 肌肉组织中,哪一类肌肉不随意志控制?A. 骨骼肌B. 平滑肌C. 心肌D. 所有肌肉答案:B5. 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运动B. 感觉C. 传导兴奋D. 分泌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周期分为____和____两个阶段。
答案:间期;有丝分裂期2. 细胞凋亡是由____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答案:基因3. 组织学中,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支持;连接;营养4. 肌肉组织分为____、____和____。
答案:骨骼肌;平滑肌;心肌5. 神经组织主要由____细胞构成。
答案:神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分化的过程。
答案:细胞分化是细胞从原始状态逐渐发展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过程。
它通常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细胞通过基因表达的调控,逐渐获得特定的形态和功能,最终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2. 描述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它对于维持组织稳态、消除损伤或感染的细胞以及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的调节都具有重要意义。
3. 说明上皮组织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功能。
答案:上皮组织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单层上皮主要分布在体内腔室的表面,如消化道、呼吸道等,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复层上皮则主要分布在皮肤表面,具有保护和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 阐述神经组织的组成及其功能。
答案: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神经胶质细胞则为神经元提供支持和保护。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名词解释及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3.名词解释(21)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法(21)HE染色法是采用苏木精和伊红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的最常用的方法。
苏木精可使细胞核和胞质内的嗜碱性物质染成紫蓝色,伊红使细胞质基质和嗜酸性物质以及细胞间质内的胶原纤维等染成红色,以便观察组织细胞结构。
(22)组织(tissue)(22)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群体结构。
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3)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术(2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 显示组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定量及其与功能相关研究的方法。
(24)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术(24)免疫组织化学术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细胞内的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
(25)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术(25)原位杂交术是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用来检测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基因(DNA片段或mRNA片段)表达和定位与定量研究。
4.论述题(26)简述电镜下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细胞, 在光镜下其胞质HE染色的特点。
①粗面内质网是由内质网及其外表面附着的核糖体构成。
②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细胞质, 其核糖体的数量一般也随之增多。
③核糖体是嗜碱性物质, 易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
因此, 光镜下其细胞质呈现嗜碱性染色。
(27)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术和原位杂交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意义。
①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②检测细胞内的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③原位杂交是应用核酸分子互补原理, 即两条单链核酸分子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 用已知碱基序列并具有标记物的RNA或DNA片段, 即核酸探针(probe), 与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内待测核酸(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④通过标记物的显示, 可观察到细胞内被检测的mRNA和DNA的存在和分布。
组织胚胎学论述题

组织胚胎学论述题一、试比较上皮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①上皮组织的细胞密切罗列,细胞外基质少。
②上皮组织的细胞具有极性,有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③上皮组织没有血管。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①细胞少,种类多,分布松散;细胞外基质多。
②细胞无极性。
③有丰富的血管。
④细胞外基质中纤维少、罗列疏松,基质丰富。
二、比较淋巴结、脾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一)淋巴结的组织结构:淋巴结为实质性器官,结构由被膜、间质和实质构成。
被膜为薄层致密伸入淋巴结子质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粗支架。
淋巴结子质分皮质和髓质两部份。
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及皮质淋巴窦部份构成。
浅层皮质由淋巴小结及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构成,主要分布着细胞副皮质区位于皮质的深层,为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细胞会萃而成,故称胸腺依赖区。
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窦。
淋巴窦壁有扁平的内皮细胞,窦腔内有星状的内皮细胞及大量的巨噬细胞等。
淋巴在窦内缓慢流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异物。
淋巴结髓质有髓索和髓窦组成。
髓索为索条状淋巴组织,主要含浆细胞、细胞和巨噬细胞;髓窦为髓质内的淋巴窦,与皮质淋巴窦结构相同,内含更多巨噬细胞。
功能:免疫应答的场所;滤过淋巴液。
(二)脾的组织结构:脾为实质性器官,结构由被膜、间质和实质构成。
被膜由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致密构成,表面附有间皮。
被膜和脾门的伸入脾内部形成小梁,构成脾的粗支架。
脾的实质分白髓和红髓两部份。
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组成。
动脉周围淋巴鞘是由环绕在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构成的,主要有大量细胞,是脾的胸腺依赖区;淋巴小结又称脾小体,主要由大量细胞构成;边缘区位于白髓和红髓之间的狭窄区域,该区域含有细胞、细胞及较多巨噬细胞。
红髓由脾索及脾血窦组成。
脾索为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索,相互连成网,主要分布着细胞。
脾血窦分布在脾索之间,相互连接成网,窦壁由一层平行罗列的长杆状内皮细胞围成,细胞间隙宽大,内皮外有不完整的基膜及环行网状纤维。
组胚简答题

二、简答题1.简述肝小叶的结构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体。
肝小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周围是大致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
肝细胞单层排列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称肝板。
相邻肝板吻合连接,形成迷路样结构,其切面呈索状,故也称肝索。
在肝小叶周边的肝板,其肝细胞较小,嗜酸性较强,称界板。
肝板之间的肝血窦,血窦经肝板上的孔互相通连。
肝细胞相邻面的质膜局部凹陷,形成微细的胆小管。
这样,肝板、肝血窦和胆小管在肝小叶内形成各自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复杂网络。
2.简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内分泌调节。
子宫内膜的月经周期变化分为三期,分别收到不同激素的调节。
①增生期:在雌激素作用下,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不断增值。
增生早期,子宫腺少、细而短。
增生晚期,子宫内膜增厚至2~3mm,子宫腺增多,增长,腺腔增大,腺上皮细胞内出现糖原。
②分泌期:在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至5mm。
子宫腺极度弯曲,腺腔膨胀,充满腺细胞的分泌物,内有大量糖原。
固有层基质中含大量组织液而呈现水肿。
基质细胞肥大,胞质内充满糖原、脂滴。
卵若受精,内膜继续增厚,发育为蜕膜;否则,进入月经期。
③月经期:由于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下降,螺旋动脉收缩,内膜缺血导致包括血管壁在内的各种组织细胞坏死。
而后,螺旋动脉短暂扩张,血液涌入内膜功能层,内膜表层崩溃,坏死的组织块及血液进入子宫腔,从阴道排出。
在月经末期,功能层全部脱落,基底层的子宫腺细胞迅速分裂增生,向表面铺展,修复内膜上皮,进入增生期。
3.试比较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的同异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光镜下,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胞质内都有大量肌原纤维,并呈现明暗相间的横纹,故都为横纹肌,但肌原纤维于骨骼肌更丰富。
骨骼肌细胞为长圆柱体,多核,核位于肌膜下方,细胞间无连接;心肌细胞为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细胞连接处形成闰盘,有1~2个核,核居中。
电镜下,骨骼肌细胞的肌原纤维较规则,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的粗细不等、界限不很分明,但均由大量肌节重复排列构成,而肌节由粗、细肌丝构成。
组胚简答和论述

组胚简答和论述
简答题
1、请简述红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功能和寿命。
2、请简述排卵的概念以及排卵后卵母细胞的结局。
3、请列三线表说明男、女生殖管道的分化。
4、请简述咽囊的分化。
5、试比较微绒毛和纤毛的异同。
6、何谓小肠绒毛?请简述与其吸收功能有关的结构。
7、请简述从受精卵至胚泡阶段的变化及胚泡的结构。
8、请简述早期胚盘屏障的结构。
9、简述神经元的分类。
10、请简述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
11、请简述肾上腺皮质的结构以及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12、请简述与近曲小管吸收功能有关的结构
13、请简述泄殖腔的分隔。
14、何为月经周期,简述其分期。
15、简述淋巴结的结构。
16、简述肾单位的组成。
17、简述肌组织的组成及分类。
18、简述肝小叶的结构。
论述题
1、毛细血管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2、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可分为几层?各有哪些组织?
3、肝对人体有哪些方面的重要功能?它们分别由肝的什么结构来执行这些功能?
4、女孩在第一次月经来潮时不免紧张、慌张、害羞、不知所措、当她向你咨询的时,请你
用所学知识向她解释这一生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5、机体内分皮质和髓质的器官有哪些?请简述其中四个器官皮质
的结构。
6、腺垂体可释放那些激素,这些激素有何作用?
7、联系功能比较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壁结构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级组胚简答和论述题1. 简述内皮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内皮是指被覆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内皮细胞较薄,利于物质交换。
2.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1)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外基质极少(2)上皮组织的细胞有极性,即细胞具有朝向体表或器官腔面的游离面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的基底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3)上皮组织一般都附着基膜(4)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通过基膜扩散而获得。
上皮组织的分类:(1)被覆上皮:细胞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及有腔器官的腔面;(2)腺上皮:有分泌功能,细胞呈团索状或泡状。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3.简述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形,多居细胞一侧,核内异染色质成块状,于核膜内侧呈辐射状排列。
胞质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
电镜下,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浆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4.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及白细胞七种。
①成纤维细胞:细胞呈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
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
②巨噬细胞:胞体形态多样,核小染色深;胞质嗜酸性,常含吞噬的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可见较多的溶酶体和吞噬体。
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作用;抗原提呈和分泌作用。
③浆细胞:细胞圆或卵圆形,核偏位,染色质粗块状,辐射排列,胞质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
功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
④肥大细胞:细胞呈卵圆形,核小而圆,染色深;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颗粒。
颗粒内含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
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抗凝血。
⑤脂肪细胞:呈空泡状,核扁平位于细胞边缘。
功能:合成、贮存脂类物质。
⑥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具有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纤维、内皮细胞的潜能。
⑦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具有防御功能。
5.简述网积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在常规染色血涂片中不能区分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用煌焦油染色见网织红细胞内有细网状的核糖体,表明它仍能继续合成血红蛋白。
网织红细胞记数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6.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白细胞分类:根据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分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胞质弱嗜酸性,含细小均匀颗粒,核分叶,1-5叶不等。
电镜下胞质颗粒分:特殊颗粒--较小,数量多,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嗜天青颗粒--较大,量少,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水解酶。
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异物。
(2)嗜碱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数量少、细胞核分叶不明显、胞质内含大小不等的深蓝色颗粒,颗粒与肥大细胞相同。
功能:趋化性运动,参与过敏反应。
(3)嗜酸性粒细胞:直径12-14微米,核多分为2-3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含芳基硫酸酯酶、组胺酶、阳离子蛋白。
功能:趋化性运动、降低过敏反应、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幼虫。
(4)单核细胞:直径12-20微米,核为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疏松,胞质灰蓝色,内含嗜天青颗粒,既溶酶体。
功能:趋化运动和吞噬功能。
进入组织器官后转变为各种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破骨细胞)。
(5)淋巴细胞:按体积大小可为分大、中、小三类。
小淋巴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最多,直径6-8微米,核圆形或肾形,染色质呈粗块状,胞质少,染成天蓝色,内含少量的嗜天青颗粒。
功能:免疫功能。
7.简述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间,呈长筒状,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心管构成。
8.比较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及功能:成骨细胞来源于骨祖细胞的分化,其胞体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核圆,胞质嗜碱性。
电镜下,可见大量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能合成和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形成类骨质,钙化后形成骨质。
此外,成骨细胞还释放基质小泡,小泡膜上有碱性磷酸酶和钙结合蛋白,在骨组织钙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破骨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胞体大,核多个,胞质嗜酸性。
电镜下,细胞器丰富,以溶酶体、线粒体较多,细胞紧贴近骨质一侧有许多突起,形成光镜下的皱褶缘。
破骨细胞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组织,分解有机成分,与成骨细胞相互协调,共同参与骨的生长和改建。
简述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I带+A 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9.简述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1)光镜:骨骼肌纤维呈长柱形,多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
肌浆含许多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呈细丝状,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有明暗相间的带。
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
明带和暗带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构成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
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带,称H带,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线,称M线。
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线,称Z线。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电镜: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构成,沿肌原纤维的长轴排列。
粗肌丝中央固定在M线上,两端游离,细肌丝一端附于z线上,另一端伸至粗肌丝之间,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与肌纤维长轴垂直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
在横小管之间有肌浆网,中部纵行包绕肌原纤维称为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简述三联体:每条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组成10.简述闰盘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特有的连接结构。
光镜下,闰盘为深染的粗线,与心肌纤维长轴垂直。
电镜下,闰盘的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
闰盘不仅增强心肌纤维间的连接,而且有利于化学信息和电冲动传递,使心肌纤维同步收缩,形成一个功能上的整体。
11.试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胞体是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胞体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胞体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胞核,异染色质少,染色浅,核仁大而明显。
胞质内具有两种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尼氏体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块状或颗粒状嗜碱性物质;在电镜下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神经原纤维在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成网;在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具有支持、运输的作用。
树突短而粗,分支多,表面有许多树突棘,是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
树突内也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细而长,末端分支较多,表面光滑为轴膜,内含轴质。
轴质内无尼氏体,但有大量神经元纤维。
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冲动传离胞体。
12.简述化学性突触: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具有定向传导信息的功能。
化学性突触是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通讯的媒介,其结构可分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
突触前成分含许多突触小泡,少量线粒体、微管和微丝等。
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二者之间的间隙为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
13.简述心脏壁的组织结构。
心壁由三层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
(1)心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构成。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流动。
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又分为内层和外层。
内层为薄层细密结缔组织,外层又称心内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和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
(2)心肌膜:最厚,主要由心肌构成,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心外膜:为心包膜的脏层,其结构为浆膜。
由薄层结缔组织及表面被覆的一层间皮构成。
14.试述各类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分布。
根据内皮细胞等的结构特点,可将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三类。
(1)连续毛细血管:特点为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
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2)有孔毛细血管:特点是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连接紧密,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吞饮小泡。
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内皮窗孔,基膜连续完整。
此类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黏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
(3)血窦:又称窦状毛细血管,其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
内皮细胞有窗孔,无隔膜,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内皮细胞的基膜不完整或缺如。
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
15.试述表皮的分层及各层的组织结构:表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典型的表皮从基底至表面可分为五层:(1)基底层:附着于基膜上,为一层矮柱状的细胞,胞质内因有丰富的游离核糖体而呈嗜碱性,有散在或成束的角蛋白丝。
基底细胞是表皮的干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具有再生修复作用。
(2)棘层:由数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细胞组成。
细胞表面有许多棘状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以桥粒相连。
胞质呈弱嗜碱性,游离核糖体较多,具有旺盛的合成角蛋白和外皮蛋白的功能。
胞质内有含脂质的板层颗粒,以胞吐方式排放到细胞间隙后形成膜状物。
(3)颗粒层:由3~5层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核与细胞器已退化,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还出现许多透明角质颗粒,其主要成分为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
(4)透明层:为2~3层扁平细胞,细胞界限不清,核和细胞器均消失,电镜结构与角质层相似。
(5)角质层:由多层扁平的角质细胞组成。
细胞已完全角化,变得干硬,光镜下呈嗜酸性的均质状。
电镜下,细胞内充满密集、粗大的角蛋白丝束及均质状物质,后者主要为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细胞膜因内面有一层外皮蛋白而坚固;细胞间隙充满由脂质构成的膜状物。
浅表的角质细胞间桥粒消失,细胞连接松散,脱落后成为皮屑。
16.眼球壁:自内向外分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
(1)纤维膜:纤维膜的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2)血管膜:由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自前向后分虹膜基质、睫状体基质和脉络膜。
(3)视网膜:盲部由虹膜上皮、睫状体上皮组成。
视部由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四层细胞组成。
17.简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功能:血液内的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分化形成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群体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