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地面的隔离层施工工艺
地面防潮层做法

地面防潮层做法地面防潮层做法一、什么是地面防潮层?地面防潮层是指在建筑物的地面上设置的一种隔离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地下水或水汽渗入建筑物内部,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做地面防潮层?1.保护建筑物如果没有地面防潮层,地下水或水汽会渗入建筑物内部,导致建筑物结构受损,墙体出现裂缝等问题。
2.保证室内环境质量如果室内受到潮湿的影响,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室内设施腐蚀、变形等问题。
3.节约能源如果没有地面防潮层,室内空气中的水分会增加,导致加热和空调系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维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三、地面防潮层做法1.选择合适材料常见的地面防潮材料有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沥青防水卷材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需要考虑其防潮性能、耐久性和施工难度等因素。
2.清理地面在进行地面防潮层施工前,需要彻底清理地面,包括去除灰尘、油污、碎石等杂物,确保地面干净平整。
3.铺设隔离层将选好的防潮材料铺设在地面上,需要注意将材料完全覆盖整个地面,并且要确保各个部位之间的接缝处紧密无缝。
4.固定隔离层在铺设完隔离层后,需要将其固定在地面上,以免在后续施工中移动或变形。
常见的固定方式有焊接、粘贴和钉固等。
5.检查及修补完成施工后需对整个地面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漏洞或损坏的情况应立即修补。
同时,在日常使用中也要注意保持地面的干燥和清洁,以延长防潮层的使用寿命。
四、总结做好地面防潮层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和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选择材料、清理地面、铺设隔离层、固定隔离层和检查修补等方面都需要认真细致,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在日常使用中也应注意保持地面的干燥和清洁,以延长防潮层的使用寿命。
水泥砂浆地面面层施工工艺

水泥砂浆地面面层施工工艺水泥砂浆地面的面层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做法。
单层为20mm 厚1:2水泥砂浆,双层为12mm厚1:2.5水泥砂浆,13mm厚1:1。
5水泥砂浆.具体做法要符合设计要求。
1。
操作程序2. 操作要点2.1 基层处理(1)垫层必须具有粗糙、洁净和潮湿的表面.(2)垫层上的一切浮灰、油渍、杂质必须仔细清除,防止形成隔离层。
(3)表面较滑的基层,应进行凿毛,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基层,最好不要上人。
(4)宜在垫层或找平层的砂浆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
2Mpa后,再铺设面层砂浆,防止破坏内部结构.2.2 找规矩(1)弹基准线按0。
00标高在四周墙上弹一道100cm高的基准线,作为确定水泥砂浆面层标高的依据。
(2)做标筋:大面积地坪应根据水平基准线沿墙每隔1.5M用1:2水泥砂浆做标志,用以控制面层的厚度。
待标志块结硬后,再以标志块的高度做出纵横方向通长的标筋以控制面层的厚度。
标筋用1:2水泥砂浆,宽度6cm见方。
(3)找坡度:对厨房、浴室、厕所等房间的地面,必须将流水找坡找好,有地漏的房间,要在地漏四周找出不小于5%的泛水。
找平时要注意各室内与走廊高度的关系。
2.3 材料准备水泥砂浆:面层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不低于1:2,其稠度不大于3.5cm。
水泥砂浆必须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2。
4 铺面层:(1)铺抹面层前,先将基层浇水湿润,第二天先刷一道水灰比0。
4-0.5的水泥浆结合层,随即进行面层铺抹,一定要做到随刷随抹。
(2)面层铺抹方法是在标筋之间铺砂浆,随铺随用木抹子拍实,用短木杠按标筋标高刮平,刮时要从房间由里向外刮到门口,符合门框锯口线标高。
然后再用木抹子搓平,并用钢皮抹子紧跟着压第1遍。
要压得轻一些,使抹子纹浅一些,以压光后表面不出现水纹为宜。
如面层有多余的水分,可根据水分的多少适当均匀地撒一层干水泥或干灰砂来吸水,再压实压光.要特别注意,如表面无多余的水分,不得任意撒干水泥,以免引起面层干缩开裂。
地面工程施工工艺

第二册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第九章地面工程施工工艺目录9.1 基本规定 (3)9.2 基层铺设工艺 (3)9.2.1 基土铺设工艺 (3)9.2.2 灰土垫层铺设工艺 (6)9.2.3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铺设工艺 (8)9.2.4 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铺设工艺 (11)9.2.5 三合土垫层铺设工艺 (14)9.2.6 炉渣垫层铺设工艺 (16)9.2.7 水泥混凝土垫层铺设工艺 (19)9.2.8 找平层铺设工艺 (21)9.2.9 隔离层铺设工艺 (25)9.2.10 填充层铺设工艺 (28)9.3 整体面层铺设 (30)9.3.1水泥混凝土面层铺设工艺 (30)9.3.2水泥砂浆面层铺设工艺 (33)9.3.3水磨石面层铺设工艺 (36)9.3.4水泥钢(铁)屑面层铺设工艺 (42)9.3.5防油渗面层铺设工艺 (45)9.3.6不发火(防爆的)面层铺设工艺 (50)9.3.7变形缝和镶边的设臵 (52)9.4 板块面层铺设 (57)9.4.1地砖面层铺设 (57)9.4.2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铺设 (62)9.4.3预制水磨石板块面层铺设 (66)9.4.4预制混凝土板块面层铺设 (70)9.4.5料石面层铺设 (72)9.5 木面层铺设 (75)9.5.1实木地板面层铺设 (75)9.5.2实木复合地板面层铺设 (80)9.5.3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铺设 (83)9.6塑料地板面层铺设 (86)9.7活动地板面层铺设 (90)9.8地毯面层铺设 (94)9.1 基本规定1.本施工工艺适用于民用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
2.本施工工艺是遵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和相应的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进行规定编制;有关混凝土、防水地面、抹灰等工程,尚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208-2002)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of building ground engineering2018-01-22 发布2018-05-01 实施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DB62/T-3027-2018备案号:J10743-2018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ground engineeringDB62/T-3027-2018主编单位: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第九建设集团公司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日期:2018年5月1日2018 北京前言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技术规程>等39项甘肃省地方标准复审结果的通知》(甘建标〔2014〕493号)的要求,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依据甘肃省建筑地面工程施工现状,结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经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施工经验、吸收有关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62/T-3027-2005。
主编单位: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第九建设集团公司参编单位: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马云龙杨鸿眉王志宏张旭军张建锋谭飞张博徐大斌陶双元鲁俊锋李生兰王莉牟继升赵萍党新安王小莉满吉昌赵恬徐茂宏李建钢主要审查人:牛昌林肖军常自昌邵文忠张文莉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基层铺设 (8)4.1 一般规定 (8)4.2 基土 (8)4.3 灰土垫层 (12)4.4 砂、砂石垫层 (13)4.5 碎石、碎砖垫层 (14)4.6 三合土垫层和四合土垫层 (16)4.7 炉渣垫层 (18)4.8 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 (20)4.9 找平层 (23)4.10 隔离层 (25)4.11 填充层 (27)4.12 绝热层 (29)4.13 成品保护 (33)4.14 验收记录 (34)5 整体面层 (36)5.1 一般规定 (36)5.2 混凝土面层 (37)5.3 水泥砂浆面层 (39)5.4 水磨石面层 (42)5.5 硬化耐磨面层 (46)5.6 防油渗面层 (49)5.7 不发火(防爆)面层 (52)5.8 自流平面层 (54)5.9 涂料面层 (57)5.10 塑胶面层 (59)5.11 地面辐射供暖的整体面层 (61)5.12 成品保护 (63)5.13 验收记录 (64)6 板块面层 (66)6.1 一般规定 (66)6.2 砖面层 (68)6.3 大理石、花岗石面层 (70)6.4 预制板块面层 (73)6.5 料石面层 (74)6.6 塑料板面层 (77)6.7 活动地板面层 (80)6.8 金属板面层 (82)6.9 地毯面层 (84)6.10 地面辐射供暖的板块面层 (87)6.11 成品保护 (88)6.12 验收记录 (89)7 木、竹面层 (91)7.1 一般规定 (91)7.2 实木地板面层、实木集成地板面层 (92)7.3 竹地板面层 (96)7.4 实木复合地板面层 (97)7.5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 (99)7.6 软木类地板面层 (100)7.7 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 (102)7.8 成品保护 (104)7.9 验收记录 (105)8 防滑地面 (106)8.1 一般规定 (106)8.2 整体防滑地面 (107)8.3 板块防滑地面 (109)8.4 成品保护 (112)8.5 验收记录 (112)9 其他地面 (114)9.1 一般规定 (114)9.2 施工要点 (114)9.3 验收记录 (115)10 地面裂缝防治 (117)10.1 一般规定 (117)10.2 材料要求 (117)10.3 裂缝控制 (118)10.4 裂缝的判断与处理 (119)11 施工安全 (121)12 绿色施工 (123)附录A 变形缝的设置 (129)附录B 有害物质的含量、限量 (134)本规程用词说明 (138)引用标准名录 (139)附:条文说明 (141)1 总则1.0.1 为规范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工艺合理、节能环保、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地坪施工方案

地面施工工艺及优缺点对比一、地面情况介绍一、一:自流平水泥地面施工进行阶段:1.选择正确、适用的粘结剂/胶水2.进行胶地板的铺设安装3.施工完毕整理:地板安装完毕后的最后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
交付验收、使用。
施工工艺要点:A. 基层处理基本要求:自流平水泥之前的地表基层应当平整、干燥、坚固、没有灰尘和污浊等。
施工步骤与要点:先用专用铲刀将地面上原有的石膏、油漆、水泥硬块等突起物铲除,用高标号水泥拌专用胶水垫平地表的坑洼及裂缝,做到地面平整要求;再用打磨机将整个地面打磨一遍,以确保地面没有突起和松动的地表;然后将平整过的地面自然风干或用加热方式将其快速风干,使整个地面含水率不超过6%;再用扫帚将地面及各个角落清扫干净;用水平测量仪将地表上特别高出的地方结合粉笔将其圈出,再用打磨机在这局部高处进行精磨,使该处与其旁边地面厚度差不超过2 毫米;最后用大型工业吸尘器将所施工地面完整的吸几遍,务必清除地面的微小颗粒。
B. 上界面剂(底油)底油的目的是将地表基层与自流平水泥隔开,并有一定程度的防潮功能,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商的要求,底油中可以适当加一些水,加水的比例可以根据厂商的建议来进行。
加水后务必进行充分的搅拌,然后用不掉毛的滚筒将底油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量均匀的涂在地表,特别干燥的地面可以分两次来涂刷底油,使用量与一次涂刷一样,间隔时间根据底油的变色情况来确定。
C. 搅拌在搅拌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充分,一组施工人员最好备用多个水桶,其中三个用来搅拌,一个用来量水,一个用来盛水。
量水的水桶一定要精确,各个生产厂家的自流平水配比不尽相同,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水配比建议。
搅拌器一定要选择功率大的搅拌器,并且可以调速,起先可以放在低速档上,再搅拌2-3分钟,搅拌头最好选用自流平搅拌头,因为该搅拌头不仅有旋转力,而且还有剪切力,能充分混合自流平水泥,而且桶壁上不会留有自流平水泥块。
搅拌完4-6桶后应当清洗搅拌用的水桶和搅拌头,以防时间久后自流平在桶壁和搅拌头上凝结成块。
室内地坪XPS板施工参照规范

室内地坪XPS板施工参照规范除了重要的购置过程以外,如果想要保障XPS保温板的质量以及水平,那么用户还需要额外学习产品安装方面的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并且必要的时候可以参考专业人士的建议、自己的实际情况入手实践,以便于明确最终的方案。
一、XPS保温板施工工艺XPS根据现场施工面配置聚苯板的尺寸,涂刷或批刮粘结胶浆,贴到墙面上。
1、屋面结构封顶后,先将基础地面清理干净同时将基础地面突起点做适当整平,为防水层施工做前置作业工程。
如有结构找坡则找坡完成后再整理基础地面。
2、屋面防水层施工。
3、防水层施工完后对防水层做检查确认无异后,可以开始铺XPS.XPS本身膨胀性极低(无),基本上不需要留伸缩缝,直接板接板铺设。
遇到屋突处将XPS 做适当切割后铺设。
一般而言XPS与防水层之间是不需要做任何贴合处理,如果为了避免XPS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生走位影响整体施工,可以使用粘接剂将XPS 与防水层做个假性贴合,粘贴只需配合XPS大小在防水层上点粘或圈涂,不需要满粘。
4、铺设无纺布(纤维布)作为隔离层,隔离层主要是作为保温层与保护层之间的隔离保护层。
因为XPS抗老化性极佳,在实际案例中常被省略使用。
5、保护层一般分上人屋面与不上人屋面。
上人屋面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内加钢筋,不上人屋面多半采用干铺卵石、水泥砖、水泥花砖。
扎钢筋时除依设计要求施工外,也需要确定灌浆时钢筋网有时做适当垫高,确保抗拉作用。
水泥砂浆保护层均需要设计分格缝。
干铺卵石时檐口与排水口需做适当的堵头。
二、XPS保温板施工方案要求1.对施工环境的要求XPS施工环境、基层及使用的材料的温度不低于+5Cº。
XPS不应在强风环境中或夏季高温阳光直射时墙面上施工,以避免外墙外保温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结皮而影响施工质量。
XPS对尚未硬化的材料,应避免雨水的冲刷,必要时应对施工中的墙面加以保护。
XPS在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应使用公司提供或指定的配套材料,以确保材料的相容性及整个体系的质量。
地面施工方案

地面施工方案以下是关于地面施工方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地面施工方案(一)一、施工准备1、室内墙面已弹好+50cm水平线。
2、穿过楼板的立管已做完,管洞堵塞密实。
埋在地面的电管已做完隐检手续。
3、门框已安装完,并已做好保护,在门框内侧钉木板或铁皮。
4、基层为预制混凝土板时,板缝混凝土应填嵌密实,板端头缝隙应采取防裂措施。
二、细石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抹灰饼→抹标筋→刷素水泥浆→浇筑细石混凝土→抹面层压光→养护1、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50cm水平标高线,量测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面上,并要与房间以外的楼道、楼梯平台、踏步的标高相呼应,贯通一致。
2、基层处理:先将灰尘清扫干净,然后将粘在基层上的·浆皮铲掉,用碱水将油污刷掉,最后用清水将基层冲洗干净。
3、洒水湿润:在抹面层之前一天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4、抹灰饼:根据已弹出的面层水平标高线,横竖拉线,用与豆石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拌合料抹灰饼,横竖间距1.5m,灰饼上标高就是面层标高。
5、抹标筋: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保证房间地面平整度,还要做标筋(或叫冲筋),以做好的灰饼为标准抹条形标筋,用刮尺刮平,作为浇筑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的标准。
6、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铺设细石混凝土面层以前,在已湿润的基层上刷一道1∶0.4~0.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不要刷的面积过大,要随刷随铺细石混凝土,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风干导致面层空鼓。
7、浇筑细石混凝土:7.1 细石混凝土搅拌: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做试配,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C20,由试验室根据原材料情况计算出配合比,应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均匀,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
并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每一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一组,当每层地面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
隔间工程施工方案

隔间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商业办公大楼内,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等各种功能空间,需要进行隔间施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
隔间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隔墙、吊顶、门窗等部分,施工范围涵盖整个建筑内部空间。
二、施工前准备1. 组织施工队伍: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 安全措施:制定施工安全计划,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具,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 施工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隔墙材料、吊顶材料、门窗等施工材料,保证施工进程顺利进行。
4. 环境准备:清理施工现场,保持空气流通,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三、隔间工程施工流程1. 隔墙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隔墙的位置和尺寸,进行隔墙的放线、开槽、安装龙骨、固定石膏板等工序,保证隔墙的稳固性和平整度。
2. 吊顶施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吊顶的形式和材料,进行吊顶的悬挂、安装龙骨、固定吊顶板等工序,保证吊顶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3. 门窗施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尺寸,进行门窗的开孔、安装门窗框、安装门窗扇等工序,确保门窗的密封性和使用功能。
4. 隔间装饰: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隔间的装饰设计,选择适合的墙面涂料、地面材料、家具等装饰材料,使隔间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的使用环境。
5. 完工验收:对隔间工程进行验收,检查隔墙、吊顶、门窗等部分的质量和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1.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加强对材料和工艺的把关,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 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指导,加强现场监督和检查,防范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五、施工进度与交付1. 施工进度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做好进度管理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按时完成,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
2. 工程交付验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隔间工程的竣工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室内地面的隔离层施工工艺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地面的隔离层的施工;不适用于屋面、外墙、底板等的防水施工。
本章以常用的有代表性的聚氨酯施工工艺作为例子,当采用其他材料时,应注意该种材料的具体要求。
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术语、符号
3基本规定
(1)隔离层的材料,其材质应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认定,进场后必须经过复试合格方可使用。
(2)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沥青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类材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
铺设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冷底子油。
(3)当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作为防水隔离层时。
其掺量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应复合设计要求。
(4)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
阴阳角和管道穿过楼板面的根部应增加铺涂附加防水隔离层。
(5)防水材料铺设后,必须蓄水检验。
蓄水深度应为20—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记录。
(6)屋面隔离层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屋面工程施322E艺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在本章适用之列。
(7)应遵守有关规定。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隔离层下的找平层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铺设前其材质已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的认定;经过复试合格。
4.2材料要求
常用材料有:聚氨酯甲乙组分料,二甲苯,乙酸乙酯,玻璃丝布,粗砂等。
4.3主要机具设备
(1)根据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机具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工具有:搅拌用具,容器,刷子,手套、口罩、眼镜等。
4.4作业条件
(1)应已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了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涂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找平层的坡度、管根、墙根已按防水要求做到收头圆滑,强度和干燥程度已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同时做到清洁、平整、无起砂、空鼓、开裂。
(4)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6)照明、通风和消防等措施已按相关规定到位,可满足安全健康环保施工的要求。
5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
进场复试-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清理-涂刷底胶-细部附加层-第一层涂膜-第二层涂膜-第三层涂膜和撒粗砂
(1)基底清理: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
(2)涂刷底胶:将聚氨酯甲、乙两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
用滚动刷或油漆刷蘸底胶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过薄也不得过厚,涂刷量以0.2kg/m2左右为宜。
涂刷后应干燥4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工序得的操作。
(3)细部附加层:将聚氨酯甲、乙两组分按1:1.5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在管根、阴阳角部位做一布二涂的加强层。
加强层的宽度宜大于200mm,实干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4)涂膜:将聚氨酯甲、乙两组分按1:1.5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用橡胶刮板均匀涂刷好底胶的基层表面上,第一道涂膜实干后涂刷第二道涂膜,涂刷方向与第一道涂膜垂直,第三道涂膜在第二道涂膜实干后涂刷,方向与第二道垂直,随涂随撒粗砂。
每两道涂膜间隔时间不宜超过72h。
三层涂膜的厚度以
1.5-2.0mm为宜,总用量为2.5kg/m2,分配比例约1:1.5:1为宜。
(5)闭水试验:第三道涂膜实干后进行闭水试验,蓄水高度应超过房间地面找平层最高点20-30mm,蓄水时间不少于24h,无渗漏为合格。
(6)保护:应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拦挡,严禁上人。
(7)冬季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6质量标准
6.1主控项目
(1)隔离层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2)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商品混凝土或整块预制商品混凝土板,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商品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
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3)水泥类防水隔离层的防水性能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正确、排水通畅。
(5)检验方法:同GB50209—2002。
6.2一般项目
(1)隔离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隔离层与其下一层粘接牢固,不得有空鼓;防水涂层应平整、均匀,无脱皮、起壳、裂缝、鼓泡等缺陷。
(3)隔离层的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9—2002中表4.1.5的规定。
(4)检验方法:与GB50209--2002中表4.1.5的规定相同。
7注意事项
7.1作业环境
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冬季应有保温防冻措施,防止受冻。
7.2施工安全
(1)防水材料大多属易燃品,在储藏、运输、使用时应严格执行消防要求;
(2)对有毒性的材料必须严格防护措施;
(3)施工现场应有完善、安全、可靠的消防、通风、照明措施。
7.3涂层空鼓、有气泡
主要是基层清理不干净,底胶涂刷不匀或者由于找平层含水率高于规定要求。
涂刷之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并做压粘试验。
7.4排水不畅
(1)做垫层时未按设计要求找坡,在做找平层时也未采取补救措施;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在垫层就找坡,找平层应保持坡度;
(2)下水管道未能得到有效保护,造成堵塞;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好排水管道。
7.5闭水试验出现渗漏
应特别注意漏水点附近的地漏、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应详细查找渗漏的部位;如无法确定,应按不合格处理,修补漏点之后应再作24h的闭水试验。
7.6不合格
凡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均应返工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8成品保护
(1)上一遍涂层未干透之前,不得上人做下一层;
(2)严禁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保护层未做之前,在有防水的房间内以任何形式动火;
(3)完工后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拦挡,避免受侵害。
9安全环保措施
(1)在运输、堆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遗洒、泄漏、挥发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等必要措施。
(2)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灭火器材,严禁烟火。
(3)聚氨酯等防水涂料均属易燃材料,储存与保管、涂刷要远离火源。
(4)电气装置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管理规定,照明应选用36V电压。
(5)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及苯均为有毒物质,施工时应有较好的通风条件。
10质量记录
(1)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2)进场复试报告。
(3)基层及防水层隐检记录及闭水试验检查记录。
(4)防水涂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