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西南大学《1169临床药理学》在线作业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18年12月药物毒理学【1176】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18年12月药物毒理学【1176】大作业答案
(3)获取新药毒性反应信息:在新药临床前急性毒性试验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毒理学信息,如毒性反应症状、靶器官致死原因等,就可以为该药物进一步安全性和临床上尽早识别和处理人体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4)其它:新药研制过程中,工艺路线尚未定型时,对产品除了理化性质分析外,还可通过LD50值的比较,观察生物效应的显著差异,以明确试验产品的质量。此外,复方制剂新药研究时,用以判断配伍后与单药应用的毒性大小。
(4)海因茨体溶血性贫血 海因茨体(Heinz body)是红细胸中一种含有变性Hb(可能是硫血红蛋白)的黑色、高折光性的颗粒,位于细胞膜上或膜内附近,通过共价键(可能是二硫化物共价键)与红细胞膜的内表面相连接。结果使细胞形状和渗透压发生改变,导致提前被脾脏的吞噬细胞或出现渗透性过高以及血管内溶血现象。硫血蛋白、海因茨体的形成以及溶血反应表示经细胞中存在持续的氧化压力,一般这三征出现之前会有瞬时MetHb血症的出现。除了苯胺、硝基苯以及它们的同系物能在许多生物体内产生海因茨体外,苯酚、1,2-丙二醇、维生素C、亚硫酸盐、重铬酸盐、砷化三氢、锑化三氢、萘、苯肼、氯酸盐等非含氮化合物也能产生海因茨体。
西南大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网教/成教)专业:药学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药物毒理学【1176】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论述题(第1小题为必作题,第2~7小题选作3题)
1、试述新药临床前药物毒理学研究的内容。(40分)
2、为何现有药物毒理学评价手段尚不能完全排除新药进入临床时的风险?(20分)
3、试述新药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答:(1)了解新药急性毒性的强弱:新药研究早期主要用治疗指数来衡量候选化合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至少大于10,才有进一步作其它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价值。

临床药理学形考1(电大药学本科)

临床药理学形考1(电大药学本科)

临床药理学形考1(电大药学本科)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一)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单项选择题,共计11题,每题2分,总分80分。

请研究完第1-6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

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A.新药的毒副反应B.新药的疗效C.新药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D.新药体内过程及给药方案E.比较新药与已知药的疗效答案:D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A.药效学研究B.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C.毒理学研究D.临床试验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E.以上都是答案:E3.药效学是研究什么的?A.药物的临床疗效B.药物的作用机制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D.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E.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答案:C4.药动学是研究什么的?A.药物作用的动力来源B.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C.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D.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E.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规律答案:B5.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什么?A.由于超剂量、错误用药造成的有害反应B.长期用药造成的慢性中毒反应C.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反应D.药物引起的“三致”反应E.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答案:E6.药物生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A.增强药物活性B.灭活药物活性C.促使药物排出体外D.促进药物的吸收E.提高药物脂溶性答案:C7.从人胆汁排泄的药物,对其分子量阈值的要求是什么?A。

<100B。

<200C。

<300D。

500和<5000E.分子量越小越容易从胆汁排泄答案:D8.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生物利用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B.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C.静脉注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100%D.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也大E.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及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易受药物制剂、生理、食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答案:D9.药物的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什么?A.起效快慢B.代谢快慢C.分布D.作用持续时间E.血浆蛋白结合率答案:D10.下列化合物中最可能失去药理活性的是什么?A.药物口服后经首关效应生成的产物B.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C.药物在肝脏中代谢生成的产物D.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E.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答案:B11.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什么?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使药物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C.药物的分布速度D.药物的代谢速度E.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答案:B12.影响药物血浆半衰期长短的常见因素是肝肾功能。

(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18年12月参考资料

(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18年12月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2.0分,共12.0分)1.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障碍可用链激酶预防对错2.免疫抑制药是一类特异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对错3.一般认为在服毒后,宜24小时内洗胃最有效对错4.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对错5.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理是直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错6.选择性COX-2抑制药与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相比较,主要优点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道题4.0分,共48.0分)1.关于二期临床试验对病例数要求的描述,正确的是A.病例数应达到100例B.病例数应达到500例C.病例数应达到800例D.病例数应达到300例2.老年机体在药物吸收方面的变化,正确的是A.胃酸分泌减少,所有药物吸收均减少B.肝血流量下降,而造成普蔡洛尔等药物的首关效应减少,血药浓度增高C.胃肠道活动度下降,而造成药物吸收减少D.胃肠蠕动减慢,延长了药物吸收表面接触时间,所有药物吸收均增加3.目前国内实施TDM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A.放射免疫法B.微生物法C.荧光偏振免疫法D.光谱法4.新生儿药动学特点不包括()A.绝大多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于成人B.血一脑脊液屏障通透率高C.肾清除率较低、肾小管排泄能力差D.血浆蛋白浓度低、亲和力低,药物易被置换血一脑脊液屏障通透率高肾清除率较低、肾小管排泄能力差5.新生儿应用长效磺胺等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主要可诱发A.溶血、黄疽、高胆红素脑病和高铁血红蛋白症B.神经系统毒性反应C.灰婴综合征D.出血6.A型不良反应A.与药物剂量相关B.发生率低C.不可预见D.死亡率高7.下列哪项不是受试者的权力A.自愿参加临床试验B.选择进人某一组别C.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是否参加试验D.自愿退出临床试验8.摇头丸禁止应用,主要由手其中含有()A.B.C.D.A.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B.致幻剂C.大麻D.中枢兴奋药9.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属于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A.对药物的超敏反应B.药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疽和高胆红素脑病C.灰婴综合征D.再生障碍性贫血10.下列哪项有关伦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的表述是完全正确的A.必须由医学专业人员组成B.必须由以上两类人员共同组成C.必须由非法律专业人员组成D.必须由非医学专业人员组成11.在I期临床试验中,抗肿瘤药应在A.肿瘤患者中进行试验B.普通轻症患者中进行试验C.以上均不是D.健康人中进行试验12.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A.所有的不良反应B.严重的不良反应C.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D.新的不良反应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20.0分,共40.0分) 1.简述老年人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答:老年人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包括:(1)老年人使用脂溶性抗生素时,体内易蓄积;应用非脂溶性抗生素时,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1169]《临床药理学》

[1169]《临床药理学》

[1169]《临床药理学》1、多剂量给药时,TDM 的取样时间是:A.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后2小时B.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小时C.稳态后的谷浓度,下一次给药前D.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2、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B.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C.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D.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3、药物与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A.药物作用的强度B.药物剂量的大小C.药物的脂溶性D.药物的内在活性4、老年患者给药剂量一般规定只用成人剂量的A.1/2B.2/5C.3/4D.1/35、下面正确描述的是:A.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B.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C. 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D. 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6、老年人使用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或昏迷为A.免疫功能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B.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C.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D.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7、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A.1~3 周左右B.2~12 周左右C.3~12 周左右D.3~10 周左右8、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A.不可预见B.可预见C.发生率低D.死亡率高9、缓释制剂的目的A.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B.控制药物缓慢溶解、吸收和分布,使药物缓慢达到作用部位C.阻止药物迅速溶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D.阻止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持久的疗效10、正确的描述是:A.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B.停药后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C.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D.B 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11、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 的药物A.地高辛B.庆大霉素C.氨茶碱D.普罗帕酮12、氯霉素能引起新生儿的灰婴综合征()A.√B.×13、当怀疑患者出现药物中毒时,应当立即进行采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1169]《临床药理学》作业题目及答案

[1169]《临床药理学》作业题目及答案

[1169]《临床药理学》简答题题目说明:(10.0 分)1.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不同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其临床适应症各有不同,又易引起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的合理应用,应注意以下原则:①认识并消除各种心律失常的促发因素。

如患者身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心肌缺血缺氧等。

(2分)②明确诊断,按临床适应症合理选药。

不同类型抗心律失常药电生理作用存在差异,故临床适应症各有不同。

(1分)③掌握患者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临床不同病理因素的影响,可能改变药物体内过程,以致在常规剂量下,可能发生血药浓度偏高的现象,故必须强调按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的确定用药方案。

(1分)④注意用药禁忌,减少危险因素。

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决定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临床用药禁忌,为减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需重视临床用药的禁忌。

(10.0 分)2. 简述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原则。

答:不同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其临床适应症各有不同,又易引起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的合理应用,应注意以下原则:①认识并消除各种心律失常的促发因素。

如患者身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心肌缺血缺氧等。

(2分)②明确诊断,按临床适应症合理选药。

不同类型抗心律失常药电生理作用存在差异,故临床适应症各有不同。

(1分)③掌握患者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临床不同病理因素的影响,可能改变药物体内过程,以致在常规剂量下,可能发生血药浓度偏高的现象,故必须强调按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的确定用药方案。

(1分)④注意用药禁忌,减少危险因素。

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决定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临床用药禁忌,为减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需重视临床用药的禁忌。

(10.0 分)3. 药物半衰期答:药物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从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也是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药物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

(1169)《临床药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1169)《临床药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1169)《临床药理学》复习题一、解释题1.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参考答案: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映: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2.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参考答案:是指最小有效血药浓度至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血药浓度范围,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反映了大多数人血药浓度的有效范围,他是一种统计学上的结论,又称为‘治疗窗’。

3.药物滥用参考答案:药物滥用指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度使用具有精神活性药物的行为。

4.抗菌药物后效应参考答案: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而药物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清除后,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性抑制的一种效应。

5.药物耐受性参考答案:药物耐受性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一种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①同一剂量的药物反复应用后,机体对该药的反应减弱,出现药效降低;②为达到与原来相等的反应或药效,必须加大药物的剂量。

6.药品的不良反应参考答案: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7.治疗药物监测参考答案:是以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分析测定药物在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的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8.毒性反应参考答案:是指超过治疗剂量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和脏器与器官功能或形态方面的损害。

9.药物的内在清除率参考答案:是指在没有血流量和蛋白结合的限制时,药物经肝的固有清除率,他主要与肝药酶活性、肝内药物转运速率等因素有关。

10.二重感染参考答案: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过程中,由于体内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一些对抗感染药物具有耐药性、抗药性的不敏感细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

11.新药参考答案:在我国,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西南大学18秋《1176药物毒理学》机考大作业

西南大学18秋《1176药物毒理学》机考大作业

------------------------------------------------------------------------------------------------------------------------------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网教/成教) 专业:药学 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药物毒理学【1176】 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论述题(第1小题为必作题,第2~7小题选作3题)
1、试述新药临床前药物毒理学研究的内容。

(40分)
2、为何现有药物毒理学评价手段尚不能完全排除新药进入临床时的风险?(20分)
3、试述新药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0分)
4、试述微核试验的原理及首选细胞。

(20分)
5、从药物毒理学角度论述药物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20分)
6、试述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0分)
7、试述常见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

(20分)
- 1 -。

22春西南大学[1169]《临床药理学》课程作业答案

22春西南大学[1169]《临床药理学》课程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1、关于二期临床试验对病例数要求的描述,正确的是. 病例数应达到100例. 病例数应达到300例.病例数应达到800例.病例数应达到500例2、下列哪项是影响药物肝清除率的独立因素. 肝血流量. 心排出量. 肌酐清除率.药物经肝代谢的比例3、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是( ). A. 测定生物利用度及ADR. 测定生物利用度,进行TDM 和观察ADR. 给药方案的调整及进行TDM.给药方案的设计及观察ADR4、下列那种药物首次服用时可能引起较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 ). 哌唑嗪. 可乐定. 硝苯地平.普萘洛尔5、下列哪项不是受试者的权力.自愿参加临床试验.自愿退出临床试验.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是否参加试验.选择进人某一组别6、某一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达稳态血浓度的99%,需多少个半衰期().6. 8. 5. 37、下列哪种药物应用于新生儿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甲硝唑.庆大霉素.青霉素.氯霉素8、老年人免疫功能不会出现的变化为.粒细胞功能下降.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明显减少. T细胞减少. B细胞减少9、下面正确描述的是:().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10、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地西泮.硫喷妥钠.苯妥英钠.异戊巴比妥11、对肾脏基本无毒性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以上药物对肾脏均有毒性.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噻肟12、妊娠期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使用.硫糖铝.奥美拉唑.氢氧化铝.米索前列醇13、非甾体抗炎免疫药.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正常体温亦有降温作用.不会引起肾损害.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14、以下平喘药中,需要TDM的药物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氨茶碱.异丙托嗅氨15、下列陈述错误的是.尽量减少用药品种.家庭用药要注意及时观察疗效和反应.老年人用药不必考虑药品的价格.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16、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 ). 1~3周左右. 2~12周左右. 3~10周左右. 3~12周左右17、高胆固醇血症治疗不选用以下哪个药物.烟酸.吉非贝齐.考来烯胺.氟伐他汀18、药物与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 ) .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剂量的大小.药物的内在活性.药物作用的强度判断题19、2期临床试验所需要的最少病例数(试验组)为1000例. A.√. B.×20、药动学发生时间节律性变化能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A.√. B.×21、血浆蛋白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而蛋白结合能力无昼夜变化. A.√. B.×22、个体之间药物反应差异的最终结果是由基因型来决定的. A.√. B.×2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属于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A.√. B.×24、生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A. 药物吸收缓慢
B. 代谢无变化
C. 药物分布减小
D. 排泄无变化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2、急性中毒时洗胃排除毒物治疗哪一项不妥
A. 洗液总量<8L为宜
B. 6小时内进行效果最好
C. 每次注液200一250m1,不宜过多
D. 洗胃宜尽早、彻底
单项选择题3、餐后高血糖首选
A. 阿卡波糖
B. 胰岛素
C. 瑞格列奈
D. 二甲双胍
单项选择题4、吠塞米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低钾血症
B. 耳毒性
C. 高血糖症
D. 肾毒性
单项选择题5、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
B. 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 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
D. 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
单项选择题6、在进行药物有效性评价时,若考虑受试者的基线情况,可采用:
A. 协变量分析
B. 假设检验
C. 描述性统计
D. 方差分析
单项选择题7、在骨组织中浓度较高的是
A. 林可霉素
B. 红霉素
C. 青霉素
D. 利福平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8、下属于药源性疾病的是:()
A. 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B. 扑尔敏抗过敏时引起的嗜睡
C. 麻黄碱预防哮喘时引起的中枢兴奋
D. 儿童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牙龈增生
单项选择题9、对肾脏基本无毒性的头孢菌素类药物:()
A. 头孢噻吩
B. 头孢噻肟
C. 头孢氨苄
D. 以上药物对肾脏均有毒性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0、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是:()
A. 药物分子的大小和脂溶性
B. 药物的解离程度
C. 与蛋白的结合力
D. 以上都是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1、药物与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
A. 药物作用的强度
B. 药物剂量的大小
C. 药物的脂溶性
D. 药物的内在活性
单项选择题12、老年患者给药剂量一般规定只用成人剂量的
A. 1/2
B. 2/5
C. 3/4
D. 1/3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3、关于是否进行TDM的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合适药物
B.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
C. 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
D. 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TDM
单项选择题14、水杨酸类药物中毒时可以用以下哪种药物促进其排泄解毒
A. 阿司匹林
B. 碳酸氢钠
C. 米索前列醇
D. 米索前列醇
单项选择题15、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A. 老年患者常有肝功障碍,主要经肝灭活的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应慎用或禁用
B. 老年患者有肾功能减退,药物肾清除减慢,氨基苷类、四环素类、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应根据肾功减退情况,适当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C. 老年患者患感染性疾病,宜选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杀菌药
D. 以上都是
单项选择题16、关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代表药为洛伐他汀
B. 主要用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动脉粥样硬化
C. 不良反应可见凝血障碍
D. 不良反应还可见转氨酶升高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7、老年人服用地西泮引起的醒后困倦或定位不准反应为:()
A. 免疫功能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B. 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C. 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D. 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18、
1. 下面正确描述的是:
A. 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B.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
C. 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
D. 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单项选择题19、遗传异常主要表现在:()
A. 对药物肾脏排泄的异常
B. 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
C. 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异常
D. 对药物肠道吸收的异常
单项选择题20、以下磺酞脉类口服降糖药中,老年人最宜选用的是
A. 格列本脲
B. 格列齐特
C. 格列吡嗪
D. 格列齐特
单项选择题21、以下平喘药中,需要TDM的药物是
A. 氨茶碱
B. 沙丁胺醇
C. 特布他林
D. 异丙托嗅氨
单项选择题22、多剂量给药时,TDM的取样时间是:()
A. 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后2小时
B. 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小时
C. 稳态后的谷浓度,下一次给药前
D. 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23、对于新生儿出血,宜选用:( )
A. 维生素K
B. 氨基己酸
C. 氨甲苯酸
D. 氨甲环酸
单项选择题24、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A. 药效学
B. 剂型改造
C. 药动学
D. 毒理学
单项选择题25、老年人使用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或昏迷为
A. 免疫功能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B. 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C. 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D. 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26、生物等效性试验中
A. 8一12例
B. 18一24例
C. 28一32例
D. 24一30例
单项选择题27、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A. 药物吸收缓慢
B. 药物分布减小
C.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
D. 代谢无变化
单项选择题28、有关头孢菌素的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代头孢对G+菌作用较二、三代强
B. 第三代头孢对各种β-内酰胺酶均稳定
C. 口服一代头孢可用于尿路感染
D. 第三代头孢没有肾毒性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29、
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
A. 1~3周左右
B. 2~12周左右
C. 3~12周左右
D. 3~10周左右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30、高胆固醇血症治疗不选用以下哪个药物
A. 烟酸
B. 考来烯胺
C. 吉非贝齐
D. 氟伐他汀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31、 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
A. 不可预见
B. 可预见
C. 发生率低
D. 死亡率高
单项选择题32、沙丁胺醇目前推荐的给药方式是
A. 气雾吸入
B. 口服
C. 静滴
D. 肌注
单项选择题33、缓释制剂的目的
A. 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
B. 控制药物缓慢溶解、吸收和分布,使药物缓慢达到作用部位
C. 阻止药物迅速溶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
D. 阻止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持久的疗效
单项选择题34、
正确的描述是:
A. 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
B. 停药后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
C.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
D. 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单项选择题35、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
A. 地高辛
B. 庆大霉素
C. 氨茶碱
D. 普罗帕酮
多项选择题 36、药物分析方法学确证包括
A. 精密度与准确度
B. 标准曲线与最低定量限
C. 特异性
D. 提取回收率
本题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 37、体内药物分析的目标物有
A. 游离药物
B. 药物对映体
C. 原形药物
D. 药物的活性代谢物
本题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 38、剂量与血药浓度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有
A. 药物剂型,生物利用度
B. 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变化
C. 个体间的差异
D. 生理与病理因素
多项选择题 39、剂量不足时症状与中毒症状类似,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需要监测的药物有
A. 苯妥英
B. 地高辛
C. 庆大霉素
D. 他克莫司
本题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 40、药物中毒或无效时可能导致治疗无效并带来严重后果的药物
A. 环孢素
B. 他克莫司
C. 庆大霉素
D. 地高辛
多项选择题 41、要正确进行治疗药物监测,需要了解患者的下列哪些资料
A. 疾病诊断病史
B. 身高体重
C. 年龄
D. 合并用药
本题参考答案:
判断题42、个体之间药物反应差异的最终结果是由基因型来决定的
A.√
B.×
判断题43、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A.√
B.×
判断题44、A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A.√
B.×
判断题45、药物所处环境的pH值不影响药物的吸收()
A.√
B.×
判断题46、药物与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药物剂量的大小()
A.√
B.×
判断题47、血浆半衰期的长短主要反映病人肝功能的改变()
A.√
B.×
判断题48、青霉素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A.√
B.×
判断题49、第三代头抱菌素的特点是对肾基本无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