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人民民主专政全文阅读

论人民民主专政全文阅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于1949年4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以下为全文阅读:同志们!我们正在这里开第一次全国土地会议。
我们这个会议有什么意义呢?有两点意义:第一,全国范围内协调土地改革工作;第二,确认中央关于土地改革的指示。
今天我讲话有三个部分:第一,互助合作社问题;第二,农村中的阶级关系;第三,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
现在让我来谈谈互助合作社问题。
过去我们曾经说过,中国必须建立一个巨大的农业合作社的制度,否则就不能迅速地完成农业改革和发展国家的工业化。
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如果没有互助合作社制度,我们就只有小农经济,那么,我们搞不起来大规模的灌溉,修筑不起来高等教育学校,制造不了重型机器,实现不了中国的现代化。
我们曾经在南方各省、北平、天津、辽宁、河北等地试办了互助合作社,都得到了很好的成绩。
在这些试验中,我们得出了一些经验,对建设互助合作社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互助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结成的劳动组织,它是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但同时也保留个体所有制。
这个制度既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两种制度的结合。
互助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应当是由村里的农民们自己选择,并且应当适应各地不同的条件。
互助合作社必须实行“三级管理”,即地方、区和省(市)三级管理。
中央政府只提供指导,而不管理。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接下来我要谈谈农村中的阶级关系问题。
农村中有四类人:工人、贫农、中农和富农。
工人是还没有彻底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农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贫农是占农村总人口的大部分,他们是最积极的改革者。
中农是占农村总人口的少数,他们既不富裕,也不贫困。
富农是农民阶级内一小部分人,他们是我们所要打击的对象。
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在中国,资产阶级代表的是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而不是农民。
因此,在工人、贫农、中农和富农之间,我们应当支持前三者,打击后者。
论人民民主专政全文

论人民民主专政全文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高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国家政权的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根本的政治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大特征。
党的领导体现在各个层级的党组织中,通过党委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的领导,实现国家政权的集中统一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人民的主权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大会,通过代表大会制度来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政权。
依法治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
依法治国是保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条件,通过法律对国家事务进行规范和管理,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意志,行使国家权力,制定国家政策和法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保障了人民的权
益和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依法治国来实现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证明,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佳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论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选集(全四卷)第四卷论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一九四九年的七月一日这一个日子表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二十八年了。
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
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十几岁的年青小伙子,而是一个大人了。
人到老年就要死亡,党也是这样。
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一切东西,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因其丧失作用,没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级的人类社会。
我们和资产阶级政党相反。
他们怕说阶级的消灭,国家权力的消灭和党的消灭。
我们则公开声明,恰是为着促使这些东西的消灭而创设条件,而努力奋斗。
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专政的国家权力,就是这样的条件。
不承认这一条真理,就不是共产主义者。
没有读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刚才进党的青年同志们,也许还不懂得这一条真理。
他们必须懂得这一条真理,才有正确的宇宙观。
他们必须懂得,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一条路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
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
资产阶级所以不欢迎这一条真理,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们推翻。
被推翻,例如眼前国民党反动派被我们所推翻,过去日本帝国主义被我们和各国人民所推翻,对于被推翻者来说,这是痛苦的,不堪设想的。
对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共产党,则不是什么被推翻的问题,而是努力工作,创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
为着说清我们在下面所要说的问题,在这里顺便提一下这个人类进步的远景的问题。
我们党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
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
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列宁在一九二○年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俄国人寻找革命理论的经过⑴。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
《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晚年思想高峰及政治实践的
总结性著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从全面性、时代性、基本原则等方面提出了毛泽东晚年对人民主
政治体制的基本质素。
文章中提出:一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全面的民主集中制;二要实行新民主主义
的正确处理,使国家的发展体现人民一切利益;三要将联邦制发展到民族自决的高度,从
而成就发展根本的民主;四要重视民主的结合和提高,将本土民族优良文化基因与世界文
明文化融为一体;五要加快建设政治课和实事求是教学,增强人民政治意识;六要坚持解
放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七要践行,深入推进大规模参与、代表服务、受理监督
以及国家介入民衆服务等新型民主实践;八要健全国家民主机制,确保自治、平等、自由、公平;九要增强劳动者的政治参与,推进劳动政治教育;十要优先推进朝气蓬勃、友善互信、礼尚往来的人文熔炉建设;十一要开展和丰富民主决策内容,维护国家政治体系互相
制约;十二要建立尊重意志、尊重行动、尊重结果的社会环境;十三要不断探索科学认识
与社会主义民主管理有机统一的制度型态;十四要建立一个集劳动者、农民、知识分子的
大共同体,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十五要保障宪法的最高性质,在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面前,尊重平等地位。
毛泽东强调,要从全面的人民民主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及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专政体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各项基本利益。
因此,《论人民民主专政》是一部如何建立有中国
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治体制的思想探索性文章,其精神是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政治体制
是发展建设现代化社会必然要迈向的方向,是实现共和国最高理想的根本途径。
论人民民主专政全文

论人民民主专政全文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的实践结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权和国家机构的最高原则。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的专政。
它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形式,实现人民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和监督,保障人民通过选举和被选举、直接行使民主权力的权利。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人民民主,维护社会稳定。
党的领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和特征,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加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目标;维护社会稳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前提条件。
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目标,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是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任务,要通过坚决打击一切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有效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性和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是推动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人民民主专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充分维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论人民民主专政名词解释

论人民民主专政名词解释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的主要价值追求。
它指的是选举制度的完善以及进一步完善的有关制度来促进人民的参与和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其重点是增强人民制定、实施和管理政治要素,使人民真正担任政府决策的主导力量,由人民代表、派别和各种社会组织能够建立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形成真正的民主政治。
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认为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开始,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使人民通过政治及经济民主控制,实现对国家经济、政治权力的社会主义管理。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构想的一部分,提高能普遍参与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公民参与权将是实现有效民主政治的关键所在。
人民民主专政,指国家采取措施来协调社会的政治秩序,使国民的政治权利、思想自由、对政府的监督权受到保护。
其重要基础在于实行“政治民主”和“全民参与”,使政府的权力从等级社会摆脱出来,政府的权力归还给人民,隶属于人民。
人民民主专政明确规定,由政治权力的归属和行使分离,以体现政府责任和人民权利,实现国家权力制衡,增强政治秩序、政治公正,让政府事务管理具有人民代表性、民主性、法治性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社会进步发展,改善民生,满足国民需求。
此外,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也应当着力构建经济民主制度,以表达民众经济政治利益,更好地平衡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增强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平性。
总之,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有益的制度,有利于提升人民的政治意识和国家的政治温度,促进政治文明和发展。
它不但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步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的服务。
论人民民主专政

的
基本内容
韩越 思政091班
(一 ) 新中国的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
(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内部各阶级的地位及关系
1 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 导 2 我国广大农民历来是工人阶级的 天然同盟军, 天然同盟军,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 的领导的坚定拥护者 3 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而 不是作为专政的对象
(三)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指出了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与对 敌人实行专和任务
(五)阐明了新中国必须倒向 社会主义一边的方针
(六)向全党提出了重新学 习的 光荣任务
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基础和政策基础, 基础和政策基础,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我党 领导新中国建设的指南
《论人民民主专政》与 论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论 联合政府》 联合政府》、《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等光辉著作一道全面系统 的论述了其人民民主专政 的理论。 的理论。
浅析《论人民民主专政》及其原文

论人民民主专政原著导读历史背景:《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是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发表的。
1947年6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我军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并于1948年秋至1949年初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克南京,到6月,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共产党就要成为全国的执政党。
就在革命将要成功的形势下,在建国的筹备工作中,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就成了中心的问题。
当时,国际上和国内的敌人攻击中国共产党要实行“独裁”、“极权主义”,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幻想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还有一些人主张不要“一边倒”,希望得到美英等国家的援助,惧怕过分“刺激”美英等帝国主义。
此外,还有一些我们的朋友也不清楚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因此,我党在当时必须要清晰地阐明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驳斥各种反动阶级的谰言,统一党内和人民的认识。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在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特别是阐述了中国为什么不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只能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论人民民主专政》还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28年的经验,阐明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的各项内政外交政策。
这些都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导读内容:一、框架结构和基本要点(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中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人民民主专政》阅读笔记
年代背景:《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建党28周年纪念日前夕写下的,而1949年4月21日,国共两党最后的谈判破裂,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发动渡江战役,两天后攻占南京,宣告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彻底覆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这个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基本内容:第一,对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而最终无果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说明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等救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创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最终解决国家政权这个革命的根本问题。
第二,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形式。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阐述人民民主专政内部各阶级的地位和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必须由工人阶级领导。
工人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中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共产党来实现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第四,阐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外防止外来侵略与破坏,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对内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证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最终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国家的目标。
第五,阐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对外政策。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团结国内国际的一切力量击破内外反动派,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之上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历史意义:文章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阐明了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前途的历史必然性;文章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组织形式等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主张,从而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以及外交政策基础。
并为随后在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这个人民的大宪章,奠定了基础。
文章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体会及感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作者以一种诙谐而毋庸置疑的口吻来陈述,尤其是在对当时比较模棱两可,难以辨别的问题,以及对挑衅者的反驳上,回答的合情合理,令人心悦诚服。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我国国体的概念都相对模糊。
阅毕,我已经明白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中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但它也是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它其间一条较为持久的渠道。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是全人类都要走的一条路,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共产主义是我们必将达到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