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合集下载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文章的开头,毛泽东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明确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要义。

他指出:“谁都不怕总路线不好,就怕没有总路线;总路线不对,人民群众发动不起来。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主席认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确保党的最高领导权落在党的正确领导核心手中,并且得到全体人民的普遍支持和拥护。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党的正确路线得以贯彻落实。

接着,毛主席紧扣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基础,以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为出发点,对于如何正确进行人民民主专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人民有一切权力”,“党的最高领导权是全体人民的最高意志”。

这就是说,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障,党和国家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一思想无疑是时代的引领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进的强大动力。

文章的另一个亮点是对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科学而准确的把握。

毛主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就是要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使他们真正享有民主权力,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只有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真正拥有国家大权,国家与人民才能真正实现紧密衔接,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得以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毛主席还深刻剖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他强调,人民民主专政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是党与人民进行密切结合、紧密联系的一种政治形态。

在人民民主专政下,党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扬群众性、革命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革命的热情和斗争的精神。

只有这样,人民民主专政才能真正成为真正的人民专政,充分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虽然这篇文章早在70年前发表,但是其中所阐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和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实践也日益丰富和深化。

论人民人民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人民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人民专政读后感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

人民专政是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资产阶级实行的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人民人民专政》一书深刻阐述了人民专政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人民专政的本质和意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人民人民专政》,我对人民专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民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资产阶级实行的专政。

这种专政是为了保卫无产阶级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资产阶级的复辟,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需要。

人民专政是一种阶级专政,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形式。

人民专政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的领导阶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人民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需要,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需要,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需要。

人民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人民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通过阅读《人民人民专政》,我对人民专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人民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资产阶级实行的专政。

这种专政是为了保卫无产阶级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资产阶级的复辟,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需要。

人民专政是一种阶级专政,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形式。

人民专政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的领导阶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论人民明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明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明主专政读后感人民明主专政读后感。

《人民明主专政》是一部深刻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重要著作,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实质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力量,也更加坚定了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人民明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根本特征。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是广大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专政。

这种专政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的,是通过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实现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法治制度保障的。

在人民明主专政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力量,人民是国家的决定者。

人民明主专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直接行使和管理。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人民不仅仅是选举代表,而且是参与决策、监督权力的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机构,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它保证了人民对国家政权的直接行使和管理,保证了人民对国家政权的真正掌握。

人民明主专政的实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动体现,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具体实践。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明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保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基础。

人民明主专政的实践表明,只有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民明主专政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伟大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人民明主专政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人民明主专政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它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

主要是面对当时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污蔑与质疑,以及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困惑,做出了对我国国体的解释。

文章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等内容,奠定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理论基础和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政策基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理论,驳斥了在国家政权问题上的各种错误思想和反动观点。

《论人民民主专政》前半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并与资产阶级政党进行了对比,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终目标,即消灭政党和国家权力,使人类达到“大同境域”。

接着通过不同时期中国人学习不同的国家而产生的结果来说明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救中国,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受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资本主义道路根本行不通,而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起了无产阶级共和国,由于俄国的国内环境和中国相似,因此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文中,毛泽东说:“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一切东西,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因其丧失作用,没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级的人类社会。

”在一切开头,毛主席就看清了历史的必然性与规律性,没有因为自己是党的领导人,出于私人的目的而说出一些譬如党是永远不会消失,党是完全正确的等不靠谱的话。

论人民民主专政 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 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实施,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专政的实施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国家治理理念和方式,它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在阅读《人民民主专政》一书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民民主专政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人民民主专政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贯彻执行人民民主专政,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各级政府依法行使权力,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人民民主专政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专政通过各级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防范,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最后,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专政通过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管理,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支持。

通过阅读《人民民主专政》,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国家治理理念和方式,它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八个年头了。

这二十八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经过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由一个稚嫩的孩子逐渐成长,二十八岁,不像一个孩子,是一个成熟的人了。

北伐战争后期的失败让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枪杆子说什么都是白费的道路,初期的共产党略显稚嫩,在王明、博古等的左倾错误中差点葬送了共产党的前途,在遵义会议中才扭转了这一局面,拯救了中国共产党,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广泛开辟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势力不断发展和壮大。

十四年的抗战里,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国家的和平,最后的三年解放战争很快结束了内战,在新中国成立之际,《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文章发表,以此来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八个生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自成立一来,一直把共产主义当做自己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

在这漫长的二十八年里,中国共产党历经艰辛万苦方才找到马克思主义。

其实,回过头来看,共产党的成立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

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90多年以来,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这其中,最伟大的成就,就是确立了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性质所决定的。

可以这样说,人民民主专政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制度要素,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政党制度相区别的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它适应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政体的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写于1949年6月31日,它是用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

毛泽东说,“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民主独裁”。

这个词汇是不把“专政”当作贬义词使用的片语,中国政府视之为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政治架构形式。

按照列宁的说法,专政是“不受限制的、凭藉暴力而不是凭藉法律的政权。

”毛主席在文章中分析了各阶级人士为挽救中国所做出的探索和讲述了我党发展道路的艰辛,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和我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一个没有人民支持的国家只是一个空架子,有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很有可能解体,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将国家交给人民,让人民真正接触到赖以生存的家园。

毛主席表明,要从根本上变换中国的面目,只有团结全国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他们不畏强权,不畏磨难,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只为把中国发展成为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论人民人民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人民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人民专政读后感第1篇:《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新中国建立的条件已经成熟,而社会各界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性质是什么,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如何,实行什么样的内政外交政策等等还有不同看法,以及国内外反动分子对新中国的建立指斥诟病声不断的艰难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1949年6月30日,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之际,毛主席以坚定精辟的笔触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它如一股汹涌的清流,有力地一举冲刷掉了那些蛊惑人心的污秽,给人民的心灵重新带来了勇往直前的清明与安定。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历史的马车行至今日,当下的中国所处的国内国际形式与那时相比,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今天,当我们重读《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时,我们要从中学习些什么呢?首先,之前我一向很反感读党政性的文章,觉得那里面的话总是官腔官调,不切实际。

但是读完《论人民民主专政》,我竟没有产生这样的疏离隔膜之感。

细想起来,心中竟不由得温暖感动。

现在的官方报告大多要么冷冰冰,没有任何生气;要么过分斟字酌句,只为了让人觉得好看好听。

我相信以毛主席的认真和文采,写任何一篇文章时必定都是仔细斟字酌句过的,但为什么读之不觉得虚浮呢?原因大概是因为毛主席的斟字酌句不是为了让文章的表面看起来堂皇华丽,而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听懂他的话,听懂共产党人实实在在决心要为人民服务的承诺,让群众能真正敞开心扉接受共产党、相信共产党的领导吧。

如此将心比心、真情实意、亲切如在耳畔的交流才能得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接受,才能凝聚出最坚实的民族向心力,才能引导中国人民一起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长久以来,中国人民常常被中外许多评论家称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

领导这样一群勤劳善良的民众,其实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讨好他们,只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党真真切切的、炽热的、始终不渝的为人民奉献的心,他们就会无怨无悔地甘愿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一切东西,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因其丧失作用,没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级的人类社会。

”这是《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关于人类进步远景的阐述,也是最让我震撼的句子。

毛泽东以平稳的口气叙述,如同一位哲人平淡看待人生的生老病死。

这句话除了向我们表明了党的实现大同最高理想,还体现了共产党的性质仅是一个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执政党,而非独裁者。

《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我们实现了全国的解放,建立起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面对我们剩余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污蔑与质疑,以及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困惑,做出的对我国国体的解释。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它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作者先介绍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
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学的迷梦。

接着随着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一一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破产。

中国人在俄国人的帮助下找到马克思主义。

这是历史背景
而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除了文中阐述了实行民主专政的必然性,作者也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它不仅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任务,还要促进经济的发展,现在看来,便是我们所谓的实现工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文中作者强调了几个问题: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我们要结国内国际的一切力量击破内外反动派,开始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之上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们在反动派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战而胜之,或取而代之;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在国内,唤起民众,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现在党课中所学的党的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这些传统的作风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也有了很好的体现。

通过前人对人民民主专政的论述,联系我国现况,可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有大多数人口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切实保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作者以一种诙谐而毋庸置疑的口吻来陈述,尤其是在对当时比较模棱两可,难以辨别的问题,以及对挑衅者的反驳上,回答的合情合理,令人心悦诚服。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我国国体的概念都相对模糊。

阅毕,我已经明白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中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但它也是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它其间一条较为持久的渠道。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是全人类都要走的一条路,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共产主义是我们必将达到的目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