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

合集下载

语文句子的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的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的结构分析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是传递思想、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学习中,了解句子的结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本文将介绍语文句子的结构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简单句的结构分析简单句是指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

在结构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其他成分。

1. 主语:主语通常是指句子中表示行为或状态执行者的那个词或词组。

它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主语从句等。

主语通常位于句首,可以通过提问“谁”来确定主语。

2. 谓语:谓语是指句子中表示行为或状态的动词或动词词组。

谓语可以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系动词等。

通过提问“做什么”来确定谓语。

3. 宾语:宾语通常是指句子中所受到动作影响的对象或受事物。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动词不定式等形式。

通过提问“受到谁或者什么”的动作影响来确定宾语。

4. 其他成分:除了主语、谓语、宾语以外的成分称为其他成分。

常见的其他成分有定语、状语、补语、状语从句等。

这些成分在句子中起到修饰或补充说明的作用。

二、复句的结构分析复句是指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的句子。

在结构分析中,我们需要了解主句和从句的关系,以及从句的类型和作用。

1. 主句:主句是复句结构中的核心句子,通常包含一个完整的意义。

主句可以独立存在,不依赖于其他句子。

通过提问“主句说了什么”来确定主句。

2. 从句:从句是复句结构中的次要句子,通常不能独立存在,依赖于主句。

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通过提问“从句说了什么”来确定从句。

3. 从句类型和作用:不同类型的从句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名词性从句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等成分;定语从句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从句可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目的等关系。

三、长句的结构分析长句是指包含多个分句和从句的句子,通常较为复杂。

在结构分析中,我们需要将长句分解为简单句或复句,然后进行分析。

小学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小学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小学语文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组有意义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表达单位。

而句子的结构则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其排列顺序。

了解句子的结构对于学习语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简单句结构分析简单句是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的句子,也可以包含宾语、宾语补足语、状语等成分。

以下是对简单句中各个成分的详细介绍:1. 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的人或事物称为主语。

主语一般位于句子的最前面,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词或动词短语。

例句: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他正在做作业。

昨天我乘坐火车去了上海。

2. 谓语:句子中说明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部分称为谓语。

谓语一般位于主语之后,可以是一个动词、动词短语、不及物动词、链接动词等。

例句: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我正在看电视。

那个学生很用功。

3. 宾语:句子中主语执行动作的对象称为宾语。

宾语一般位于谓语动词之后,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数词、动词不定式等。

例句: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我买了一本书。

她喜欢看电影。

4. 宾语补足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称为宾语补足语,通常由形容词、名词、动词不定式等充当。

例句:他们把门打开了。

我看到了他跳舞。

我听到她唱歌。

5. 状语:句子中用来修饰谓语或其他成分的成分称为状语。

状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目的等。

例句:我明天去看电影。

他们在公园里玩耍。

我们用心地学习。

二、复合句结构分析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句子,它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

以下是对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的详细介绍:1. 主句:复合句中最重要的句子称为主句,它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句子存在,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

例句: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来。

2. 从句:主句中有一个或多个不能独立存在的句子称为从句,从句在语法上充当主句的某一成分。

例句:她告诉我,她很忙,没有时间参加聚会。

从句根据其在复合句中的功能可分为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1. 名词性从句:在句子中充当名词成分的从句称为名词性从句。

句子结构分析【精选文档】

句子结构分析【精选文档】

句子结构分析一、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二、单句从结构上说,句子有单句和复句之分.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合而成。

大多数单句是由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

例如:“我是中学生.”这是由主谓短语“我是中学生”带上叙述性的语调构成的单句。

另有少数的单句是由词构成的。

如:“立正!”这是由动词“立正”带上命令语调构成的句子。

单句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之分。

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单句称为主谓句。

如:①赵州桥非常雄伟。

②今天星期五。

③班主任查老师把阿伦安排在贾里边上的座位上。

由其它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单句称为非主谓句。

如:①禁止吸烟!②多可爱的小生灵啊!③进来!三、句子成分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

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

(一)主语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一般用符号“ "表示.如:①我们是一列树.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③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主语一般由词充当,有时也可以由短语充当,其中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如果表示一种事物或一个事件,可以充当主语.例如:①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在向我们袭来.②牛骨头炖野菜营养丰富。

说明:主谓短语入句充当主语,谓语中一般不会出现动作、行为动词。

(二)谓语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用符号“”表示。

如: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

②我们家的台阶低.③妈妈突然问我。

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有时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

主谓短语入句充当谓语,主要是对主语进行描写、说明或评判.例如:①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②车夫们谁不晓得虎妞和祥子。

③这个人你可小看不得。

④王老师身体健康。

(三)宾语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一般用符号“”表示。

如:①敌人监视着苇塘。

②我们家盖了新房子.③妹妹正在上小学.有时,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这时主谓短语表示一个事件或一种事物。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1.主谓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主谓结构是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语通常是句子中的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句子中的主要话题,谓语则描述主语的状态、动作或者是句子中的发生事件。

例句:小明去了公园。

主语:小明
谓语:去了
2.宾语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宾语,宾语是动词的直接或间接承受者,说明动作的对象或受事物。

例句: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宾语:一个苹果
3.定语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定语,定语为名词或代词提供特定的描述,限制其范围或者补充意义。

例句:这个红色的椅子很舒服。

定语:这个红色的
4.状语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状语,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或词组,对句子中的动作、状态或者整个句子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

例句:他高兴地穿着新衣服去了学校。

状语:高兴地
5.表语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表语,表语用来说明或者补充主语的身份、特征、状态等。

例句:她是一位好老师。

表语:好老师
6.状语从句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用来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结果等的从句,对主句进行补充说明。

状语从句:正在开会的时候
通过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句子有哪几种句式结构特点

句子有哪几种句式结构特点

句子有哪几种句式结构特点句式是语言结构的基础,它决定了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句式结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将就句式结构的特点,详细解析几种典型的句式,并总结其特点和应用方法。

一、主谓句主谓句是最基本的句式结构,它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表述,谓语是主语所做或所受的动作或状态。

主谓句的特点如下:1、简单明了,表述清晰。

2、紧凑而有力,能够突出句子的重点。

3、适用范围广泛,能够表达各种各样的情况。

4、语气直白,常用于陈述和说明。

例如:我打篮球。

他写作业。

我们在学习中成长。

二、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主谓句并列组成的复合句。

并列句的特点如下:1、表达方式多样,可以用逗号、分号、破折号等符号连接。

2、有并列关系,各个成分之间平等重要。

3、可以表达选择、转折、并列等复杂关系。

4、容易引起句子过长,需要注意分段。

例如:我今天要去爬山,你要不要一起来?他很聪明,但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父亲奋斗了一生,母亲默默无闻,在婚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复合句复合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的复合句。

主句是完整的句子,从句则是句子的补充和细节。

复合句的特点如下:1、主从关系明确,从句作为主句的修饰或补充。

2、可以表达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如原因、结果、目的、条件、比较等。

3、表达方式多样,可以用连接词或连接词组连接。

4、句子复杂度高,易造成使用不当或混乱。

例如:他爱看书,因为他觉得读书有益身心健康。

我们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将来有所作为。

如果考试没考好,我们就要有信心,不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四、疑问句疑问句是用来问问题或向他人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句子。

疑问句的特点如下:1、语调上升,以表达出疑问或询问的意思。

2、需要使用疑问词,如何、什么、哪里、为什么等。

3、可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并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回答。

4、适用各种情景,如学习、工作、社交等。

例如:你喜欢什么颜色?今天天气怎么样?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以上就是比较典型的几种句式结构特点及其分析。

分析语文文章中的句法结构与修辞手法

分析语文文章中的句法结构与修辞手法

分析语文文章中的句法结构与修辞手法语文文章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语文文章中的句法结构与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的内涵与艺术。

一、句法结构的分析句法结构是指句子的组成方式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在语文文章中,句法结构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美感。

1. 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句法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它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句子的主要意思。

例如:“小明跑步。

”这个简单的主谓结构句子,表达了小明在进行跑步的动作。

2. 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指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于并列句子、并列词语、并列短语等。

并列结构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连贯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例如:“他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

”这个句子中的并列结构,用了三个动词来描述他的爱好,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3. 从句结构从句结构是指一个句子中包含一个或多个从句。

从句可以作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的修饰成分,用来进一步说明或限定主句的意思。

例如:“我喜欢的书是《红楼梦》。

”这个句子中的从句“《红楼梦》”作为名词性从句,修饰了主句“我喜欢的书”。

二、修辞手法的分析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语文文章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技巧,通过使用这些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点或性质。

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这个比喻将笑容与阳光进行了比较,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笑容的温暖。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物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思维。

拟人能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例如:“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个句子中的拟人手法,使得花儿具有了摇曳的动作,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3. 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或形象。

对比能够增强文章的冲突性和张力。

例如:“黑夜中的星星,犹如钻石般闪耀。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的结构是指句子的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一个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组成,这些成分通过各种句子成分连接词或者标点符号来连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
1.主谓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只包含主语和谓语,例如:小明跑步。

2.主谓宾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和宾语,例如:我喜欢吃饺子。

3.主谓宾状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例如: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4.主系表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系动词和表语,例如:她是个医生。

5.主谓双宾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和两个宾语,例如:她送给我一本书。

6.主谓间宾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例如:她给我一本书。

7.主谓宾补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和宾补,例如:她把花洒丢在了地上。

8.并列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两个或多个并列的成分,例如:我喜欢读书,他喜欢写字。

需要注意的是,句子结构并不只限于以上这些,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成分的特点,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句子结构。

句子结构的正确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句子结构都有什么形式的

句子结构都有什么形式的

句子结构都有什么形式的作为语文老师,句子结构是我们上课时需要着重讲解的一个知识点,而本文就是探讨句子结构有哪些形式以及分析其特点。

一、句子结构的形式根据句子的结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杂句。

具体解释如下:1. 简单句:又称为独立句,是指只含有一个主谓结构或只含有一个谓宾结构的句子。

例如:小明跑步和打球。

2. 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并列连词或标点符号连接而成的句子。

并列连词主要有“而”、“但是”、“或者”、“所以”等。

例如:我想去逛街,但是我没有时间。

3. 复合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例如:她喜欢吃水果,所以每天都会吃很多。

4. 复杂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构成,其中一个或几个是主从句,而其他是由从属连词引导的附加成分。

例如:我明天要去看电影,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和我一起去。

二、句子结构的分析1. 简单句:一般来说,简单句语言简明,表达的意思干练,语气也比较鲜明。

但如果简单句的内容重复、单调,也就显得平淡无味。

因此,在写作时,可以将简单句与并列句、复合句与复杂句结合使用,从而更丰富地表达想法。

2. 并列句:并列句的关键在于并列连词的选用。

用“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可以突出对比的效果,用“并且”、“而且”等表递进的连词则可以加强表达的强度。

3. 复合句:复合句通常含有开端一个完整意义的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通过连接从句展示更为复杂、递进或逆转的关系等。

复合句的表达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复杂性。

4. 复杂句:复杂句特别强调因果、条件、时间等关系。

其中“如果”的引导的条件句,可以表达对某一条件的设想,突显说话人的思考能力。

而“当”、“如果”的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可以让叙事更加流畅自然。

总结:以上,我们对句子结构的形式和分析做了详细的解释。

然而,无论哪种句子结构,都是要根据文章的语境和写作的目的来灵活运用,让语言更为清晰明了,让文章更具表现力。

同时,在日常语言交流中,学生也可以借鉴这些结构,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得体、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引子语法知识目前成了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盲点:初中课本的知识,但初中毕业考试不考查;高中教材没有这部分内容,可是高中的语文学习中经常要使用。

例如:判断病句中的搭配不当或者成分残缺,分析文言文阅读中的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时,语言表达中的长短句互换等等,都需要使用语法知识。

在这里简单整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和练习,以便于以后整理为一个小专题。

划分句子成分一、知识要点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谓宾。

补充成分是:(定)[状]<补>。

3.划分句子成分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写人——格式:谁(主语)+干什么(谓语+宾语)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主语)+怎么样(谓语+宾语)例:写人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例:写物猫‖捉鱼主谓宾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3.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状补)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⑴、(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⑵、[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⑶、(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⑷、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

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 [了]()任务。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 [从中] 得到启发。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 <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主干:蔡伦出生.练习:1、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

例如:⑴、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⑵、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

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全。

病句中的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⑴、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人民日报》1993年6月 11日)⑵、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

(《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⑶、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

(《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 10月 15日)分析::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

如句⑴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

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

句⑵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

“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

句⑶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动宾搭配不当: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⑴、一动词带一宾语: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

(《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

(《新民晚报》1999.2.18日)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

《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

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⑵、一动词带多个宾语: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

(《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

(《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

病句一中“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

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定中搭配不当: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

“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

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状中搭配不当: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

“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

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搭配不当训练::1 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

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2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

“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

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3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4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5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6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7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1.主语残缺【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2005湖北卷5B)〖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

【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2005广东卷4D)〖析〗“既可以用来……”主语应该是“小刀”。

可将“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改为“随身携带的精制小刀”。

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2005浙江卷5B)〖析〗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4青海卷)〖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删掉“对”,“我们”就是主语。

2.谓语残缺【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析〗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析〗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

3.宾语残缺【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2004全国卷Ⅳ)〖析〗缺宾语中心语。

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

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

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2005全国卷Ⅲ4D)〖析〗“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