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结构_主谓宾分析
怎么看句子的主谓宾是什么词

怎么看句子的主谓宾是什么词作为语文老师,要判断一个句子的主谓宾是什么,需要从句子结构、语法规则、上下文语境等方面综合分析。
下面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说明一下:一、从句子结构入手我们首先要看的就是句子的结构,因为句子的结构对于判断主谓宾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汉语中句子的结构大多是主语+谓语+宾语。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如带宾补、带定语、主语省略等。
因此我们在分析句子时,要特别留意这些结构的存在,有意识地去寻找它们的位置。
二、从语法规则出发除了句子的结构,判断主谓宾也需要借助语法规则。
特别是在复杂的句子中,主谓宾的位置可能会被修饰成为各种复杂的形式,例如状语、定语、从句等。
那么我们在判断时就需要根据语法规则进行分析,找出主干和各种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
比如,需要注意的是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上的一致性,宾语的位置和形式等等。
三、结合上下文语境句子的主谓宾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必须要和上文或者下文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确切的意义。
因此,在判断主谓宾时也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看看当前句子所处的语境是什么。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主谓宾的意义和角色,避免出现歧义或者误解。
四、用语言学的角度观察最后,我们可以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观察句子的主谓宾。
可以从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用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慢慢地理解和把握句子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综上所述,要判断一个句子的主谓宾,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将结构、语法、语境和语言学角度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
通过这样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语文句子结构

语文句子结构
1.主谓结构: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即为主谓结构,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
语构成。
例如:“他跑步。
”
2.主谓宾结构: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宾语。
例如:“他打
篮球。
”
3.主谓双宾结构:在主谓宾结构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间接宾语。
例如:“他给我一个礼物。
”
4.主谓表结构: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个表语。
例如:“他是
老师。
”
5.主谓宾补结构:在主谓宾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宾补。
例如:
“他们选举他为队长。
”
6.并列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分句构成,各个分句之间意义平等。
例如:“他喜欢跑步,她喜欢游泳。
”
7.主从结构: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依附于主句,
充当主句的一部分。
例如:“因为下雨,所以我们没去游乐场。
”
8.定语从句结构:由一个主句和一个修饰主句中名词或代词的从句构成。
例如:“我喜欢的书是你借给我的那本。
”
9.状语从句结构:由一个主句和一个充当状语的从句构成。
例如:
“你回来的时候,请帮我带些水果。
”
10.同位语结构:由一个名词和其后的同位语构成,用来解释或说明
前面的名词。
例如:“小明的父亲,一个医生,正在医院工作。
”。
现代汉语句子分析主谓宾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另例:⑴中国人民志气高..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例如:冰雪融化了;草儿绿了;春天来了..冰雪、草儿、春天;名词作主语一米等于一百厘米..一米;数词做主语他们终于登上了山峰..他们;代词作主语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名词性短语作主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并列短语作主语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吃的、挤出来的;动词性短语作主语学开车很是不容易..学开车;动宾短语作主语人多了很危险..人多了;主谓短语做主语优美的音乐令人陶醉..音乐;作主语主语的类型:1.施事主语:主语在句子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例如:大家要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大家”是主语2.受事主语:主语在句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例如:校报还没有印出来..“校报”是主语3.中性主语:主语在句子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而是被描写、说明、判断的对象..又叫“关系主语”..例如:我们的前程很美好..“前程”是主语;是被描写的对象小明十六岁了..“小明”是主语;是被说明的对象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北京”是主语;是被判断的对象1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名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谓语种类动词谓语以动词或动词为中心的词组作为谓语最常见..他约我去迪士尼..老鼠爱大米..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主语谓语状+动+补+宾形容词谓语在汉语中;形容词和动词在文法上表现很相似;很多语法学家都把它们归入谓词一类..汉语中的形容词或其词组可以直接充当谓语..汉她很漂亮..例如:太阳热烘烘的..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名词谓语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也可以充当谓语..今天星期四..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主谓谓语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也可以充当谓语..这一类的句子;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有好几种情况:主语表示主谓谓语的发生时间、地点..明天我回来..主语表示主谓谓语中的受事..这本书我早就看过了..主语受主谓谓语描述..这个人心肠很好..以主谓谓语描述主语的性质..我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扶着老妈..以主谓谓语陈述主语的动作、事件..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另例: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动词等来担任..1名词性宾语..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 ; 给你紫红的 ; 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2动词性宾语..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
怎么判断主谓宾和主谓类型句子

怎么判断主谓宾和主谓类型句子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要能够熟练地识别和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和主谓类型。
这些知识点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理解语法规则和正确使用语言的前提。
下面,我将介绍怎么判断主谓宾和主谓类型句子,并列出4点分析。
一、如何判断主谓宾句子主谓宾句子是最基本的短语结构,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简单句型。
若想准确判断主谓宾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找谓语动词主谓宾句子中的谓语动词通常是在句子中扮演核心作用的成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找到谓语动词来确认主谓宾的位置。
谓语动词常常位于句子的中间或最后面,可以通过这个特点进行判断。
例如:他喜欢看电影。
2. 问句判断如果不能确定句子的主谓宾位置,可以尝试提问来判断。
以“谁/什么/怎样……”开头的问题指向的就是主语,以“怎么样/如何……”开头的问题指向的是谓语,而以“谁/什么……”直接接在谓语后的问题就是宾语。
例如:这个男孩正在踢足球。
- 谁正在踢足球?→ 这个男孩- 正在做什么?→ 踢足球- 踢什么?→ 足球3. 找宾语如果确定了主语和谓语,就需要找到宾语。
宾语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词语,也可以是一个短语、从句等较长的成分。
宾语通常在谓语动词后面,也可以在动词前面。
例如:她吃了一个苹果。
4. 判断句子是否完整主谓宾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三个部分构成,如果句子中只有主语或谓语或宾语其中的一个,那么句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句,需要补充其他的成分。
例如:铃声响。
二、如何判断主谓类型句子主谓类型句子是指句子中只有主语和谓语,没有宾语、状语和定语等修饰成分,这种句子也叫做简单句。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判断主谓类型句子:1. 判断句子是否具有主谓结构只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不一定就是主谓类型句子,因为有些短语的结构也只有主语和谓语,例如“在那里等了两个小时”。
主谓类型句子是指由简单句中只有主语和谓语组成的短语结构。
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主谓句型”的句子才可以称为主谓类型句子。
语文句子结构主谓宾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主谓宾分析
主谓宾是中国语言中最基本的句子结构,主谓宾分析是对句子中主语、谓语和宾语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和描述。
主语表示句子主要讨论的话题,通常是名词或代词。
谓语是表示主语
动作或状态的词语,通常是动词。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接受者,通常是
名词、代词或动词的宾语。
主宾的搭配关系通常是主动关系或被动关系。
下面是一些例子:
-我喜欢篮球。
主语:我,谓语:喜欢,宾语:篮球。
-他去了图书馆。
主语:他,谓语:去了,宾语:图书馆。
-她看见了一只小猫。
主语:她,谓语:看见了,宾语:一只小猫。
在一些情况下,句子可能有多个宾语,称为复合宾语。
另外,句子中
的宾语也可以是动词的补语、介词短语或从句等复杂结构。
主谓宾结构是语文句子结构中最基本的一种,它简洁明了,并且能够
清晰地表达句子的主要信息。
在语文教学中,主谓宾分析是学习句子结构
和语法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句子成分主谓宾分析

句子成分主谓宾分析句子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由一个个词语组成,构成不同的句型和句式。
句子成分主谓宾分析是对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句子中各个成分的作用。
主语是句子的核心,它通常是一个名词、代词或者名词短语,能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
主语告诉我们这个句子是关于谁或者是由谁来做什么。
谓语是主语的动作、状态或者是声称,用来说明主语在做什么或者主语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谓语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是动词短语。
宾语是句子中与谓语动词相对应的成分,它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受事者。
宾语通常是一个名词、代词或者是名词短语,能回答“谁”或“什么”受到了动作的影响。
通过对主谓宾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结构。
下面是一些例句来进行主谓宾分析的解析。
1. 我喜欢吃水果。
主语:我谓语:喜欢吃宾语:水果这句话中的主谓宾分别是“我喜欢吃水果”,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谓语是“喜欢吃”,宾语是“水果”。
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我”是动作的执行者,而“水果”则是受到动作影响的对象。
2. 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
主语:孩子们谓语:玩耍宾语:无这句话中的主谓宾分别是“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
主语是“孩子们”,谓语是“玩耍”。
注意到这句话中没有宾语,这是因为谓语动词“玩耍”本身是一个没有宾语的及物动词。
3. 他买了一辆新车。
主语:他谓语:买宾语:一辆新车这句话中的主谓宾分别是“他买了一辆新车”。
主语是“他”,谓语是“买”,宾语是“一辆新车”。
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得知,“他”是动作的执行者,而“一辆新车”则是他所购买的对象。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主谓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句子中各个成分的作用。
掌握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写作和表达中。
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的结构是指句子的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一个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组成,这些成分通过各种句子成分连接词或者标点符号来连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
1.主谓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只包含主语和谓语,例如:小明跑步。
2.主谓宾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和宾语,例如:我喜欢吃饺子。
3.主谓宾状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例如: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4.主系表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系动词和表语,例如:她是个医生。
5.主谓双宾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和两个宾语,例如:她送给我一本书。
6.主谓间宾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例如:她给我一本书。
7.主谓宾补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和宾补,例如:她把花洒丢在了地上。
8.并列结构:
这种句子结构包含两个或多个并列的成分,例如:我喜欢读书,他喜欢写字。
需要注意的是,句子结构并不只限于以上这些,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成分的特点,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句子结构。
句子结构的正确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分析句子中的主谓宾补结构

分析句子中的主谓宾补结构在语言学中,句子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构成简单句的基本要素。
然而,有时候简单句还需要更多的成分来完整表达一个意思,这就涉及到主谓宾补结构。
主谓宾补是指通过补充性成分来对主谓宾关系进行进一步说明或补充。
主谓宾补结构可以通过形容词、副词、名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从句等方式来完成。
下面将逐一分析这些主谓宾补的形式和功能。
1. 形容词形容词作为主谓宾补时,可以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 她感到失望(主语 + 谓语 + 宾补)- 教室显得干净整洁(主语 + 谓语 + 宾补)2. 副词副词作为主谓宾补时,可以对动词或宾语进行修饰或补充。
例如:- 他跑得很快(主语 + 谓语 + 宾补)- 我吃得太饱(主语 + 谓语 + 宾补)3. 名词名词作为主谓宾补时,可以用来补充宾语。
例如:- 她当上了班长(主语 + 谓语 + 宾补)- 我成为了一名医生(主语 + 谓语 + 宾补)4. 不定式不定式作为主谓宾补时,可以对动词进行补充或修饰。
例如:- 他希望成为一名作家(主语 + 谓语 + 宾补)- 我喜欢学习(主语 + 谓语 + 宾补)5. 动名词动名词作为主谓宾补时,可以对动词进行补充或修饰。
例如:- 她喜欢跳舞(主语 + 谓语 + 宾补)- 我讨厌做家务(主语 + 谓语 + 宾补)6. 分词分词作为主谓宾补时,可以对动词进行补充或修饰。
例如:- 她站在门口等待(主语 + 谓语 + 宾补)- 我看到他在写字(主语 + 谓语 + 宾补)7. 从句从句作为主谓宾补时,可以对动词进行补充或修饰。
例如:- 我想知道他是否会来(主语 + 谓语 + 宾补)- 她告诉我她将要离开(主语 + 谓语 + 宾补)总结起来,主谓宾补结构在句子中起到进一步说明或补充的作用。
通过形容词、副词、名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和从句等方式,我们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使其更加具体、准确和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主谓宾补时要注意语法和语义的一致性,使句子在结构上合理且意思连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句子类型句子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按句子结构,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是指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带上一定的语气和语调。
例如“我们胜利了!”“今天好天气。
”非主谓句是指由词或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没有主谓之分。
例如“多么壮美的河山!”“真太妙了!”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按句子用途、语气可以将句子分为四类:(1)陈述句:告诉别人一件事。
例如“他按时到达目的地。
”(2)疑问句:向别人询问某事。
例如“我们去哪呀!”(3)祈使句:要求别人做某事。
例如:“请勿攀折花木。
”(4)感叹句:表示自己某种强烈感情。
例如:“啊,我真高兴!”二.单句1.单句的成分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成分作用符号主语一句话的陈述对象,提示“谁”和“什么” 双划线谓语对主语的陈述,回答“干什么”和“怎么样” --宾语动词谓语中心语的支配对象波浪线定语主语、宾语的修饰语,标志“的” ()状语谓语的修饰语,标志“地” [ ]补语谓语的补充成分,标志“得” 〈〉2.句子的主干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中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
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第一步,用“‖”界分出主语和谓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二步,用“()”标出充当主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用波浪线标出充当谓语的短语中的宾语:(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划波浪线)第三步,用“[]”标出状语、用“〈〉”标出补语、用“( )”标出充当宾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这样,除去定语、状语、补语,句子主干就显示出来了:人民创造时代。
摘取句子的主干,是为了掌握原句的结构,对理解原句的意思有帮助。
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的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
还要注意,在摘取否定句主干时,一般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
三.复句1.单复句的区分单复句的区分,关键是看有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的就是单句;具有两套以上句子结构,而且互相不包含(一句不作另一句的句子成分)的,就是复句。
从关联词的角度看,如果关联词连结的是句与句,就构成复句,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关联词连结的只要有一头是词语,就构不成复句,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般说来,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可以单独成句,而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介宾短语不能单独成句。
2.复句的分析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间用“‖”表示。
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
例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因果假设3.复句的主要类型复句类型构成方式常用关联词例句(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并列关系的分句组成。
常用关联词有:也、还、并、又、不是……而是……、是……不是……。
例如:“ 云薄了,雾又上来了。
”“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2)递进复句:后一分句意思比前一分句意思更进一步。
常用关联词有:更、而且、甚至、不但……而且……、何况……尤其……、例如:“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
”“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3)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
常用关联词有:不是……就是……、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例如:“或者跪着生,或者站着死。
”“不是跪着生,就是站着死。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4)转折复句:前一分句陈述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转到另一个意思。
常用关联词有:不过、然而、可是、但是、尽管……还……、虽然……但是……。
例如:“他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
”“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
”(5)因果复句:前一分句说明原因或依据,后一分句说明结果或结论。
常用关联词有:由于、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例如:“因为它们的内容重要,所以选录了。
”“他们既然深入调查,就有发言权。
”(6)假设复句:前一分句假设某种情况,后一分句陈述该种情况。
常用关联词有:如果、假如、倘若、就算……也……、即使……也……。
例如:“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
”“即使不相信我,也得说实话。
”(7)条件复句:陈述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或不论何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有: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除非……才……。
例如:“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
”“只要有肥料,一年就可能稻麦两熟。
”“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
”四.辨识、修改病句病句类型主要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语序不当例1: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例2: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例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将“他”移到“如果”的后面)2.搭配不当。
例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可将“精神”改为“形象”)例2: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例3: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3.成分残缺或赘余例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缺主语: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例2: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缺宾语:应在“敢搏”后加“精神”)例3: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附加成份赘余:“一些”与“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4.结构混乱例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句式杂糅:把“为……所欢迎”与“深受……欢迎”两种句式糅在一起,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例2: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语句杂糅:把两句话的内容糅到一句中,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5.表意不明例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指代不明:“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指代不清。
)例2: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句子歧义:北京图书馆收藏的究竟是章太炎所著的书,还是章太炎所收藏的书?表意不清。
)6.不合逻辑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自相矛盾: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例2: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强加因果: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中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在熟悉主要病句类型的基础上应多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的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
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3.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条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4.排除法修改病句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中考典例1.(北京)每项有两句话,意思不一致的是()A.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B.一时的错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不会被一时的错误毁掉。
C.因为物种丰富、生态平衡,所以环境更美好。
环境因物种丰富、生态平衡而更美好。
D.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可取之处。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不无可取之处。
答案:D解析:D选项中的第一句话,是否定句,意思是“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是没有可取之处”。
D选项中的第二句话,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
意思是“这外小区的规划建设,是有可取之处的”。
2.(河南)修改下的病句。
(1)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
(2)齐晖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答案:(1)将“喜闻乐见”改为“喜爱”。
(2)将“把它”改为“被”。
解析:第一小题中,“所”字后面,应该加上一个及物动词,而“喜闻乐见”并不具有这一功能。
“喜闻乐见”可以这么用,如“音乐剧是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第二小题,主要是考查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在题中这个语境,应该用被动。
3.(四川)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 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 似远似近, 似近似远, 又似有似无。
答案:C解析:这道题从内容来看,A 项是白衣天使抗击“非典”,B 项是阅读文学名著的作用,C项是保护人类的家园,D项是对清晨蝉声的描写,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从语法来看,A项搭配不当,B项缺少主语,D项词语意思重复(“非常”与“分外” )。
4.(湖北省鄂州市)下列复句关系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然你说得对,我们就照你的办。
A.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B.我不久就离开母亲了,因为我读书了。
C.即令他们曾经知道保持名誉的好处,那个时候也已经过去了。
D.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答案:B解析:分析复句的关系。
掌握各类复句的常用的关联词语,是正确辨析复句内部关系的重要手段根据例句中的关联词语“既然……就……”,可知是因果关系。
B句使用了关联词语“因为”,是前果后因的因果关系。
A句有关联词语“既……也……”,是并列关系。
C句中的“即令”的意思是“即使”,是假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