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结构(实用,一看就会)
主谓宾定状补(语文句子结构)

2、“主谓”结构。
举例:我 笑 。 主语 谓语
雪 花 飘。 主语 谓语
马 儿 跑。 主语 谓语
定状补
1、给主语或宾语增加修饰词──定语。 (1)小 猫 吃 鱼 。 主语 谓语 宾语
(我家的)小猫 吃(新鲜的)鱼。 定语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2) 小 朋 友 做 游 戏 。 主语 谓语 宾语
(可爱的)小朋友 做(有趣的)游戏。 定语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3)柳 树 抽 新 枝 。
(数量
(百年的主)语柳树谓语抽(宾嫩语绿的)新枝。词也属于 定语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定语)
2、给谓语增加修饰词──状语。 (1)小 猫 吃 鱼 。 主语 谓语 宾语 小猫 [慢条斯理地] 吃 鱼。 主语 状语 谓语 宾语
缩写句子
弄清了概念,掌握了扩句方法,你就能很轻松地 做缩句练习了。
缩句,一般来说就是把句子缩到只有“主谓宾” 或“主谓”结构。把所有的修饰词全部去除。
先分析句子成分,认出“主谓宾”,“定状补” 。
但是,要注意一点:一些表示时态的虚词不可去 除,如“着、了”等。
举例: 1、厚厚的积雪压折了树上的枯枝。 答案:积雪压折了枯枝。 2、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答案:人民是动力。 3、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答案:脸上现出神色。 4、在和煦的阳光下,湖面荡起粼粼波纹。 答案:湖面荡起波纹。
2、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 战争。 这场战争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 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
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 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 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3、①这项计划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 ②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 ③这项计划要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 ④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 ⑤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 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句子结构有哪些语文知识

句子结构有哪些语文知识作为语文老师,句子结构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的语文知识点。
在语文学习中,句子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能够将一个完整的思想或说话的意思表达出来。
因此,能够掌握句子结构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句子结构的相关语文知识,并列举三个例子,方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语言技巧。
一、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主语一般指代的是动作发出者或行为的对象,谓语则是动作或状态的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主语常常位于句首,谓语则位于主语之后,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
例如,“小明唱歌。
”这句话就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其中“小明”作为主语,而“唱歌”则是谓语。
这个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没有其他的修饰成分,简单明了,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二、主谓宾结构除了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也是常见的句子结构之一。
它的基本构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三个要素组成。
主语仍然是指代动作发出者或行为的对象,谓语用来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而宾语则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小明吃了苹果。
”中,“小明”作为主语,谓语是“吃了”,宾语是“苹果”。
在这个句子中,主语完成了动作,宾语则是接受了这个动作。
整个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成了的动作,非常清晰明了。
三、复合句结构除了单一的主谓结构或主谓宾结构之外,复合句结构也非常常见。
复合句结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句组成,其结构形式可以是并列、主从或从属三种类型。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向学生介绍复句的构成和分析方法。
例如,“他喜欢看电影,但是他没有时间。
”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并列复句,由并列连词“但是”连接两个简单的句子组成。
整个句子表达了两个相对矛盾的意思,需要通过并列连词来表示这一关系。
在语文学习中,句子结构是必须掌握的重要语文知识点之一。
只有掌握了句子结构,才能以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
常见的段落结构

(1)读下面例段,按要求做练习。 理发的人很多。大家就按照进来的先后排了次序,没轮到 的就坐在一旁等着。 ①这段只有两句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哪句讲事情的 “因”,哪句讲事情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事情的 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事情的 果。 ②在句子中加上“因为”“所以”两个关联词,使句与句之间的因 果关系更明确。怎样加呢?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这一段一共写了四句话。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句紧接一句写的。承接 的顺序是: • 早晨接到通知→今天有船出海→马上向码头走去→看到蓝天、白云、海、 朝阳→上船出海。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再看下面例段
:
……我先放了一桶水,把青菜浸在水里。等到青菜全部浸湿后, 就把菜叶一张一张地掰下来,把菜茎上的泥粗洗一下,接着再 放一桶水,将菜叶一张一张地擦洗;最后,把洗干净了的菜浸 泡四五分钟,漂去可能有的农药,然后捞到筛子里漏干水。
•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进行练习。 猫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 能看清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它的眼睛。它的耳朵很灵 活,能随意转向发声处,只要有声音,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 也能及时辨出。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这就是猫能疾走如飞, 还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追捕老鼠的主要原因。猫的脚掌上 长着一块软而厚的肉垫儿,因而走路时没有声音,可悄悄地, 出其不意地逮住老鼠。猫的胡须很粗,感觉灵敏,能测出各种 洞口的大小……
这段话一共有三句。第一句写事情的原因——(因为)妈妈“唯独 偏爱文竹”,第二句写事情的结果——“所以在我家的窗台上、写 字台上都摆着文竹”。第三句通过爸爸夸奖文竹高雅,“如松似柏, 使人心旷神怡”进一步说明窗台上写字台上摆文竹的原因。这种结 构形式,能把问题说得明白,把事理说得清楚。
高考语文复习句子语法结构_OK

4、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①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 的(单瓣)梅花。
例②(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 方式、 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21
5.指出下列各句是单句还是复句
1.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随便便轻信的态度,便
是怀疑的精神。 单句
2.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
国的事业。 复句
3.我们不但要努力读书,我们还要关心政治。 复句 4.欢快的泉水,飞翔的苍鹰,和那盛长着各种青苗
的田垄,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单句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例: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是没有使用 价值怕。
⑧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
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 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 “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 b”。
例: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17
⑨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 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 为的目的。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 是”、“ 以免”、“省得”、
②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几个 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 “A,接着B”、“A,便B”。
例: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 到草房。
14
③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 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 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 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 “别说a就连(就是)B”。
高中语文语法句子结构 PPT课件 图文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涉及的 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的 问题。能作主语的一般都能作宾语, 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定语:用在主语或宾语前面,起修饰 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作用。“的”是定 语的标志
补语:用于谓语后面,用来补充说明 谓语的,“得”是补语的标志。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谓语的作用, “地”是状语的标志。有时表示时间、地点、 原因目的的状语可以放在句首。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就喜欢 她样子 的工作 ,有挑 战有成 就感, 有钱有 权,生 活自由 ,如果 给我那 样的工 作,我 会投入 我全部 的热情 。 听她说完,我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每一个人都向往这样的成功,但这 姑娘却 本末倒 置了, 并不是 有了钱 有了权 有了成 就以后 才全力 以赴的 工作, 而是全 力以赴 工作, 投入了 自己的 全部以 后,才 有了地 位名望 钱财。 你要先投入,才会有收获,当你真正投 入做一 件事后
语文句子结构(实用,一看就会)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 ,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或意义不明。 例如,“他是一个好学生”缺少谓语 ,应改为“他学习很努力”。
纠正方法:检查句子成分是否齐全, 确保句子结构完整和意义明确。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排列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 义混乱或不符合语法规则。例如,“小明和小红一起去了 北京和上海”应改为“小明和小红一起去了北京,还去了 上海”。
语文句子结构(实用,一看就会)
目录
• 句子成分 • 句子类型 • 复杂句型 • 常见错误分析
01 句子成分
主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 分,表示动作的执行 者或状态的存在者。
主语的作用是明确句 子的主体,使句子意 思清晰明了。
主语通常出现在句子 的开始位置,由名词、 代词或名词短语担任。
谓语
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表示主语的 动作或状态。
被动句
01
被动句是指句子中的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而不是动作的执行 者。
02
被动句可以分为两类:无助动词被动句和有助动词被动句。
使用被动句可以使句子更加客观、委婉,也可以强调动作的受
03
动者。
04 常见错误分析
主谓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是指主语和谓词在意义上不搭配,主要表现在谓语不适用于主语。例 如,“他的性格直爽”中的谓语“直爽”不适用于主语“性格”,应改为“坦率”。
陈述句可以进一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即以“是”或“不是”为谓语的句子
。
疑问句
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通常以问号结尾。
疑问句的语调通常是上升的,以引起对方注意。
疑问句可以分为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前者通常以“吗”或“吧”结尾,后者则需要回 答具体内容。
中学语文6种句子成分分析---看懂句子结构

中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3张图教你看懂句子结构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熟记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图解三大类句子1、常用语句2、兼语语句(前谓语为使令性动词)3、主观语句(谓语为感官心理方面的动词)注明主干成份——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份——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 ”标注,谓语“__”标注,宾语“波浪线”标注;定语“()”标注,状语“【】”标注,补语“< >”标注。
下面我们进行一一分析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完整版)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三图教你看懂句子结构

主谓婚语助真(谓衰:,婚僖(启垒旌蕤谒) 金帽 琴甫 注明主干成份一一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份一一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标注,谓语" _‘标注,宾语“波浪线”标注;定语“()”标注,状语"【】 标注,补语“ < > ”标注。
F 面我们进行一一分析:、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 今天晚上I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I 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 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 笑II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 公正廉洁II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I [只]答应了〈一声>。
n —向]白僧;的 他 I r I r 瑚动国顺代阔 I 偶午短| 供正(定中)巍出 gjggg 主国短申■的"手鳍构祯定中)瞬主谐翌语劫爽闸第幡语套禧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I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I [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I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I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 补语)说话I [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I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I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I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谓
宾
完成以上步骤以后单句的主干就出来了。
单句的主干,就是把句中 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抽去) 后剩下的部分。
摘取句子的主干,是为了掌握原句的结构, 对理解原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 子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 确,有的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还要注意,在摘 取否定句主干时,一般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
2.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 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 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 初)……然后……,从而。 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 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 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6、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7、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8、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9、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10、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11、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12、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13、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4、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 紧密联系、结构互相独立的 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根据复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 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 列、承接、递进、选择、转 折、因果、假设、条件、解 说、目的、连锁等类型。
1.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 物,或者几种 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 是平行相对的并 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 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 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 有时……,有的……有的……。 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 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 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句: 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他生于1960年。 他坐在桌子旁。 颜色是那么浓,浓的好像要流下来似地。 说明: 能做补语的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介词 结构和由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词组。
9.解说复句:
也成总分复句。有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 用几个分句表达。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 如: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 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 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 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 主义。 ③战争分两类:一类是正义的, 一类是非正义的。
10.目的复句:
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 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须的,具有相对独立 性的成分,用来称谓呼叫,对事物的猜测、估计、注 释、补充、惊讶、感叹、模拟语气等 例句: 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啊,多么使人沉醉的景色! 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说明: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词组。它 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5.转折复句:
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 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 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 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 竟然。 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 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非主谓 句分类
动词非主谓句:站住! 形容词非主谓句:好!
叹词、拟声词 非主谓句
哦! (我想起来了。) 呜! (火车的汽笛响了。)
1. 短语的成分:主要有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 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气语调就构成句, 构成句子的短语的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2. 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句), 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是: [状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 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
11.连锁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连锁关系的分句 组成。常采用“ 一……就,越……越,谁 ……谁,哪里……哪里……”的格式,前 后分句紧密相连,前一个分句怎么样,后 一个分句就怎么样。 如: 他越客气,老杨同志就越觉得不舒服。
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 明关系;用“‖”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依此类推。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整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有关分句、弄清 分句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他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 复句,再找出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 其余依次类推,直至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 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局之间的逻辑 关系 。 例如: 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了,|因 (转折) (因果) 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 ,‖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因果)
8.条件复句:
由两个有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局提出一个条件, 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见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 无论(不管,不论)……都……。 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 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 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7.因果复句: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原因和 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是: 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 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 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 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 补习班的门槛。
6.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 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 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 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 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 (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 (还、还是)……,再……也……。 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 (6)宾语只受谓支配。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3.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 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 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 而且(还,也,又)……, 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 况且。 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 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 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符号: 主语 = 谓语 - 定语 ( ) 状语 [ ]
宾语 ~ 补语 < >
分析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 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 配的对象就是宾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三步,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 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 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伟大)的人民‖ [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 成的句子 动词谓语句: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
主谓句 分类表
形容词谓语句:他非常健康。 名次谓语句:今天星期一。
主谓谓语句:他性格温和。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 的词构成 名次非主谓句:飞机! 1950年夏末。 有人敲门。 漂亮极了。
说明: 除副词外,实词和词组一般都可以作定语。
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例句: 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说明: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 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 介词结构常作状语。 一般状词紧连在中心词前边,但表示时间、处所、目的 的名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 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 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例句: 什么叫信息? 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大会开始辩论。
说明: 能做主语的词、词组,一般都能作宾语。最常 见的是名词或名饰、限定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例句: 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三杯美酒敬亲人。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青隐的单瓣梅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