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二年级(下)第10讲平面图形认知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二年级(下)第10讲平面图形认知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二年级(下)第10讲平面图形认知

L

你是长方形家族

r

咦?我是正方形 我该去哪边呢?

菱形,必胜

长方形,一定行!

啊! !!

救命!

只需换风格就行■与其它的风格相符.

第十讲平面图形认知

二年级第一讲; XX 模块第X 讲 X 年级第X 讲;XX 模块第X 讲

前续知识点: 后续知识点: 菱形家族的成员集合!

说一说,正方形到底该去哪边呢? 丘方形家族的 成员集合!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几何图形:教室的墙、天花板都是长方形的,人民币是长方形的, 我们现在正在看的这页纸也是长方形的, 尼泊尔的国旗是三角形的,乐器中的三角铁也是三角 形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

在本讲中,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

例题1

下图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菱形?

练习1

数一数下面这幅画中的各种图形,并分别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个数?如果没有,在横线上打

“x”.(不包括几个图形拼成的新图形)

圆形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菱形 长方形

梯形 三角形

五边形

F 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图形的周长.

【提示】正方形既属于长方形也属于菱形.

周长是指围绕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实际上,一般图形的周长都可以用所有边长相加得出.

例题2

如图,用4个完全相同的边长分别为5厘米、12厘米、13厘米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风车”.那么这个风车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提示】周长就是图形外围一周边的长度之和.

练习2

用4个完全相同的长和宽分别为10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如下图形?那么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響米

* >1

t

10 厘米

1

例题3

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各边长分别为5厘米、12厘米、13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1)能拼成几个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2)画出拼成后的每个图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练习3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各边长分别为 3厘米、4厘米、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可以拼成几个不 同的等腰

三角形?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得到的, 是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那么任意三条线段都 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动手试一试吧!

例题4

F 面每组线段都可以拼接成一个三角形吗?可以的, 在这组线段后面的括号中打

(1)

不可以的,则在对应的括号中打 X 1厘米

—H

2厘米

3厘米

(2)

3厘米 3厘米 2厘米

(3)( )

2厘米3厘米4厘米

【提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练习4

下面每组线段都可以拼接成一个三角形吗?可以的,在这组线段后面的括号中打“V”,不可以的,则在对应的括号中打“X”.

1 ) 1 厘米,3 厘米,7厘米.( )

2) 2 厘米,5 厘米,7厘米.( )

3) 2 厘米,6 厘米,4厘米.( )

4) 5 厘米,8 厘米,9厘米.( )

5) 4 厘米,4 厘米,8厘米.( )

6) 6 厘米,7 厘米,7厘米.( )

例题5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 厘米和4 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4 厘米和9 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提示】利用三角形的组成条件,先判断三角形第三边是多少,再求周长.

例题6

周长是12厘米,各边长都是整数的等腰三角形有几种?【提示】等边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吗?

课堂内外

错觉

一般说来,两个相等的图形,如果一个在内部包含某个图形,而一个被包含在某个图形的内部,那么被包含的图就会显得比较大.下图就说明了这种错觉,右边的内圆显得比左边的外圆更大些,尽管它们实际上是一样大的.

2.用四个完全相同的长和宽分别是

5厘米和1厘米的长方形拼成如下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为多

少厘米?

5厘米

F 面这个图更突出了这种错觉,两个本来相等的圆,右边的显得比左边的更大

.

作业

1.下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菱形?几个平行四边形

?

1厘米

厘米

5厘米

5厘米

5

3.用3个完全相同的长和宽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它们

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4.判断下面每组线段是否可以拼接成一个三角形?可以的,在对应的横线上打“V”;不可以的,

在对应的横线上打“x”?

(1)3厘米,6厘米,2厘米. ____________

(2)8厘米,8厘米,8厘米. ____________

(3)5厘米,1厘米,4厘米. ____________

(4)9厘米,5厘米,9厘米. ____________

5.(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是6厘米和10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

少厘米?

(2)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为3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

2109年小学四年级奥数经典30讲

2109年小学四年级奥数经典30讲 目录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3讲高斯求和 第4讲 4,8,9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5讲弃九法 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 第7讲找规律(一) 第8讲找规律(二) 第9讲数字谜(一) 第10讲数字谜(二) 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第12讲年龄问题 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 第16讲数阵图(一) 第17讲数阵图(二) 第18讲数阵图(三)

第19将乘法原理 第20讲加法原理(一)第21讲加法原理(二)第22讲还原问题(一)第23讲还原问题(二)第24讲页码问题 第25讲智取火柴 第26讲逻辑问题(一)第27讲逻辑问题(二)第28讲最不利原则 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 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 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于是得到 总和=80×10+(6-2-3+3+11- =800+9=809。 实际计算时只需口算,将这些数与80的差逐一累加。为了清楚起见,将这一过程表示如下:

【精品】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首页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 看图回答题及答案 100道 一、计算题。 ( 共101题) 1.图2-26是由四个扁而长的圆圈组成的,在交点处有8个小圆圈.请你把1、2、 3、4、5、6、7、8这八个数分别填在8个小圆圈中。要求每个扁长圆圈上的四个 数字的和都等于 18。 答案: 2.在图2-24中,三个圆圈两两相交形成七块小区域,分别填上1~7七个自然数, 在一些小区域中,自然数 3、5、7三个数已填好,请你把其余的数填到空着的小 区域中,要求每个圆圈中四个数的和都是 15。 答案:15=1+2+5+7,15=1+3+4+7,15=1+3+5+6,15=2+3+4+6 其中1和3用的次数最多, 图中最中间的部分被三个圆包围,所以 1和3应该填在里面。但题目总 3已填好,所以只能 填1。1填好后其他的也就好确定了。答案见下图 小学数奥数 一年级奥 数二年级奥数三年级奥数四年级奥数五年级奥数六年级奥数

3.图2-23中有三个大圆,在大圆的交点上有六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六个数分别填在六个小圆圈里,要求每个大圆上的四个小圆圈中的数之和都是 14。 答案:案把14拆成4个自然数的和,如下 14=1+2+5+6; 14=1+3+4+6; 14=2+3+4+5。 先把一个数填入,然后试一下确定其他数的位置。 答案如下图 4.将2、4、6、8、10、12、14、16、18填在下面图表,使每一横行、竖行、斜 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

答案:案九宫格填九数的方法,确定中间是10最关键了,然后我们对这些数加和除以3,就有了相等的和应该是30,图形如下(有很多种,但是中间那个肯定是10) 5.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变化规律,猜猜在第3组的右框空白格内填一个什么样的图? 答案: 6.请看下图,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分米。 10、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 二、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 2、把一个石块放进一只水桶里,桶里的水溢出31.4毫升,则石块的体积是31.4立方厘米。() 3 4 5、打开冰箱门,冰箱门的运动是旋转。() 6、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所画的三角形的每条边、每个角都是原来三角形的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五年奥数组合图形

姓名: 【例题1】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的边是12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练习1: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 3.有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7厘米。如果只把上底增加3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 4.5平方厘米。求原来梯形的面积。 【例题2】正图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2倍。求中间长方形的面积。 练习2: 1.(如下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求中间最小正方形的面积。 2.正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3.求下图(上右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题3】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FH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三角形CDH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练习3: 1.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下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下图中,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大多少平方厘米? 【例题4】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CE为20厘米,梯形BCD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练习4: 1.如下图,正方形ABCD中,AB=4厘米,EC=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铁皮上剪下一块正方形,并使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3.图中BC=10厘米,EC=8厘米,且阴影部分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六年级奥数题:圆和组合图形(A)

一、填空题 1.算出圆内正方形的面积为 . 2.右图是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边长2厘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扇形圆心角120,以扇形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这个扇形面积是 . 4.如图所示,以B 、C 为圆心的两个半圆的直径都是2厘米,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厘米.(保留两位小数) 5.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①的面积比阴影部分②的面积小28平方厘米. A B 长

6. ,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 7.扇形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它所在圆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8.图中扇形的半径OA =OB =6厘米.45=∠AOB , AC 垂直OB 于C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右图中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图形的总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在右图中(单位:厘米),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平方厘米. 45

二、解答题 11.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是半圆周的中点, BC 是半圆的直径,已知:AB =BC =10,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圆周率14.3=π) 12.如图,半圆S 1的面积是14.13平方厘米,圆S 2的面积是19.625平方厘米.那么长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如图,已知圆心是O ,半径r =9厘米,1521=∠=∠,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4.3(≈π 14.右图中4个圆的圆心是正方形的4个顶点,它们的公共点是该正方形的中心.如果每个圆的半径都是1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学奥数题讲解: 高斯求和(等差数列)

小学奥数题讲解:高斯求和(等差数列) 德国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 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 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能够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 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 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 (99) (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 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 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 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能够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六年级奥数题:圆和组合图形a)

圆和组合图形(1) 一、填空题 1.算出圆内正方形的面积为 . 2.右图是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边长2厘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0,以扇形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这个扇形面积是 . 4.如图所示,以B 、C 为圆心的两个半圆的直径都是2厘米,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厘米.(保留两位小数) 5.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①的面积比阴影部分②的面积小28平方厘.

6.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7.扇形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它所在圆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8.图中扇形的半径OA =OB =6厘米.45=∠AOB , AC 垂直OB 于C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14.3(=π 9.右图中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图形的总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在右图中(单位:厘米),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平方厘米. 45

二、解答题 11.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是半圆周的中点, BC 是半圆的直径,已知: AB =BC =10,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圆周率14.3=π) 12.如图,半圆S 1的面积是14.13平方厘米,圆S 2的面积是19.625平方厘米. 那么长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如图,已知圆心是O ,半径r =9厘米,1521=∠=∠,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4.3(≈π 14.右图中4个圆的圆心是正方形的4个顶点,它 们的公共点是该正方形的中心.如果每个圆的半径都 是1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

奥数高斯求和

奥数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 + 2+3 + 4+ …+ 99+ 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 + 100= 2+ 99= 3 + 98=-= 49+ 5 2 = 50+ 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 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 + 100)X 100 + 2 = 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 1, 2, 3, 4, 5, (100) (2) 1, 3, 5, 7, 9,…,99;( 3) 8, 15, 22, 29, 36,…,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二(首项+末项)X项数+ 2。 例1 1+2+3+ …+ 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 2, 3,-, 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2) 8,

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 + 1999)X 1999- 2= 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 31 = ?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 12, 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 末项是31,共有31-11 + 1 = 21 (项)。 原式二(11+31)X 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项数二(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二首项+公差x(项数-1 )。 例3 3 + 7+11+ …+ 99=? 分析与解:3, 7, 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二(99- 3)- 4+ 1= 25, 原式=(3+ 99)X 25- 2= 1275。 例4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 3X(40-1 ) = 142, 和=(25+ 142)X 40- 2= 3340。

六年级奥数图形问题精选

圆和组合图形(1) 一、填空题 1.算出圆内正方形的面积为 . 2.右图是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边长2厘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0,以扇形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这个扇形面积是 . 4.如图所示,以B 、C 为圆心的两个半圆的直径都是2厘米,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厘米.(保留两位小数) 5.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①的面积比阴影部分②的面积小28长 厘米.

6.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7.扇形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它所在圆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8.图中扇形的半径OA =OB =6厘米.45=∠AOB , AC 垂直OB 于C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14.3(=π 9.右图中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图形的总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在右图中(单位:厘米),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平方厘米. 45

二、解答题 11.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是半圆周的中点, BC 是半圆的直径,已知: AB =BC =10,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圆周率14.3=π) 12.如图,半圆S 1的面积是14.13平方厘米,圆S 2的面积是19.625平方厘米.那么长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如图,已知圆心是O ,半径r =9厘米,1521=∠=∠,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4.3(≈π 14.右图中4个圆的圆心是正方形的4个顶点,它们的公共点是该正方形的中心.如果每个圆的半径都是1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组合图形面积

第18周组合图形面积(一)姓名 例1、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的边是12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 3、有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7厘米。如果只把上底增加3厘米,那么面积就增 加4.5平方厘米。求原来梯形的面积。 例2、正图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2倍。求中间长方形的面积。 1、(如下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求中间最小正方形的面积。

2、如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AEF的面 积。 3、求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3、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FH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三角形CDH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下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下图中,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大多少平方厘米? 例4、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CE为20厘米,梯形BCD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如下图,正方形ABCD中,AB=4厘米,EC=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铁皮上剪下一块正方形,并使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单位:厘米) 3、图中BC=10厘米,EC=8厘米,且阴影部分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例5、图中ABCD是长方形,三角形EFD的面积比三角形ABF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求ED 的长。

三年级奥数简单数阵与幻方

数阵与幻方 【知识点与方法】 一、数阵和幻方的概念:(1)数阵:每一条直线段的数字和相等。(2)幻方:在一个由若干个排列整齐的数组成的正方形中,任意一横行、一纵行及对角线的和都相等。 二、联系之前所学的高斯求和的知识,首先找到中心项:首项、末项、中间项。然后对称找和相等的成对的项。 【经典例题】 例1、将1、2、3、4、5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3个数的和与竖行3个数的和相等。 例2、将1、4、7、10、13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3个数的和与竖行3个数的和都等于25。 例3、将1~7这七个自然数填入左下图的七个○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例4、将5~11这七个自然数填入左下图的七个○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24。 例5、将1~9这九个自然数填入下图的九个方格内,使得它成为一个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和都相等)。 练习与思考

1.将3、6、9、12、15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3个数的和与竖行3个数的和相等。 2. 将1、3、5、7、9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3个数的和与竖行3个数的和为17。 (2题图) (3题图a) (3题图b) 3. 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的小方格里,使横行和竖列上五个数之和相等。(至少找出两种本质上不同的填法) 4.将3~9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左下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20。 (4题图) (5题图) 5.将1~11这十一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并且尽可能大。 6. 将2~10这九个自然数填入下图的九个方格内,使得它成为一个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和都相等)。 7.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里,使得每条直线上三个数之和与每个圆圈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7.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 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 10.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 答案 1.16-11+6=11(岁) 2 、4个人一起到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等于小明1个人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需要25分钟。 3.根据不同的剪法,可以剩下5个角、4个角或3个角 4.1+2=3(支) 5.16-9 -1=6(人) 6.19-4=15(名)4-1=3(名)15÷3=5(次)5+1=6(次) 7.如果一次摸出2只恰好是不同颜色,再摸1只一定和其中1只颜色相同。所以一次至少要摸出3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8.如果一次摸出的4个是同一种颜色的球,再摸一个一定是另一种颜色的球,所以一次至少摸出5个球才能保证得到两种颜色不同的球。 9.如果拿掉一个铁球,翘翘板上一个铁球也没有了。 10.对折后再对折,从中间剪开,有三头是连着的,所以一共有8-3=5(段) 按规律找数字 ①1、2、5、8、(11)、(14)、17②8、8、10、6、12、4、(14)、(2) ③1、2、3、2、3、4、3、4、5、(4)、(5)④16、3、8、9、4、(27)、(2) 2、东东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看成9,结果是75,可是正确的

(完整版)圆和组合图形练习题B(六年级奥数)

六年级奥数:圆和组合图形(2) 一、填空题 1.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大圆的半径比小圆的半径长6厘米,且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的面积比小圆的面积大平方厘米. 3.在一个半径是 4.5厘米的圆中挖去两个直径都是2厘米的圆.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π取1平方厘米) 4.右图中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如图所求,圆的周长是1 6.4厘米,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正好 相等.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厘米.) 14 .3 (= π 6.如图,15 1= ∠的圆的周长为62.8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0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7.有八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用它们的圆周的一部分连成一个花瓣图形 (如图).图中黑点是这些圆的圆心.如果圆周率1416 .3 = π,那么花瓣图形 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已知:ABC D是正方形, ED=DA=AF=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 1 2 E D C B A G F

9.图中,扇形BAC 的面积是半圆ADB 的面积的3 11倍,那么, CAB ∠是 度. 10.右图中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以圆弧为分界线的甲、乙两部分的面积差(大减小)是 平方厘米.(π取3.14) 二、解答题 11.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四分之一大圆的半径为r . (计算时圆周率取7 22 ) 12.已知右图中大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中间小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3.有三个面积都是S 的圆放在桌上,桌面被圆覆盖的面积是2S +2, 并且重合的两块是等面积的,直线a 过两个圆心A 、B , 如果直线a . 14.如图所示,一块半径为2厘米的圆板,从平面上1的位置沿线段AB 、BC 、CD 滚到2的位置,如果AB 、BC 、C D 的长都是20厘米,那么圆板的正面滚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小学奥数组合图形面积

第六讲: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是由两个以上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的形式分为两种, 一是拼合组合,二是重叠组合,由于组合图形具有相“等”的特点,往往使得 问题无从下手。要正确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切实掌握有关简单图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间概念; 2,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清所求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3, 适当采用增加辅助线等方法帮助解题; 4, 采用隔、补、分解、代换等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题 1: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的边 12 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厘米? 思路导航: 我们可以假设有 4 个这样的三角形,如图合成一个边长为 12 厘米 的正方形,显然所求三角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5 厘米,下底是 7 厘米,如果只把上底增加 3 厘米,那么 面积就增加 4.5 平方厘米。求原来梯形的面积。 例题 2:右下图所示的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12 厘米,长方形四个角 的顶点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分成两段, 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一段的 2 倍。求中间长方形的面 积。 思路导航: 图中的两个小三角形平移后可拼得一个小正方形, 两个大三角形平移后可拼得一 个大正方形。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 12÷( 1+2) =4(厘米)和 4×2=8(厘米)。中间 长方形的面积只要用总面积减去这两个拼起来的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得到。 练习 1: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单位:厘米) 练习 2:有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

练习1:下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 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AEF 的面积。 练习2:求下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题3:图中的甲和乙都是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思路导航:题中没有给出阴影三角形的底和高,所以无法直接用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但是,如果把阴影部分分割成△ ABD 、△ ACD 和△ BDC 这三块,先分别求出这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 练习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小升初奥数讲义习题 第4讲 高斯求和、新定义

高斯求和、新定义 一、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 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1、1+2+3+...+1999=11+12+13+...+31=3+7+11+ (99) 例2、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边长是1根火柴棍。问:(1)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整个图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摆成? 举一反三、数一数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3、求100以内除以3余2的所有数的和。

举一反三、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比个位数大的数共有多少个? 例4、盒子里放有三只乒乓球,一位魔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球,将它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又从盒子里拿出二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十次从盒子里拿出十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到盒子里。这时盒子里共有多少只乒乓球? 举一反三、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也敲一下。问:时钟一昼夜敲打多少次? 【巩固练习】 1、计算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2、奥数6班开学第一天每两位同学互相握手一次,全班10人,共握手多少次?

二、定义新运算 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运算,这些运算,即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它们的意义、符号及运算律已被同学们熟知。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别的运算吗?定义新运算是一种人为的、临时性的运算形式,它使用的是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这是与四则运算中的“+、-、×、÷”不同的。 例1、对于任意数a ,b ,定义运算“*”:a*b=a×b-a-b 。求12*4的值。 举一反三、假设a*b=(a+b)+(a-b),求13*5和13*(5*4)。 例题2、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 7*4=________;210*2=________;4*4=________。 举一反三、如果1※2=1+2,2※3=2+3+4,……5※6=5+6+7+8+9+10,那么x ※3=54中,x =________。 例题3、规定②=1×2×3,③=2×3×4 ,④=3×4×5,⑤=4×5×6,……如果 A ?=⑧ ⑦⑥1 1-1,那么,A 是几? 举一反三、设a ⊙b=4a -2b+ab 2,求x ⊙(4⊙1)=52中的未知数x 。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60道)

小学二年级60道奥数题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聪聪参加有奖知识竞答,共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聪聪最后得了60分,那么他答对了几道题?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

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6、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

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 10、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 11、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蓝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12、张老师家住十楼,她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你能算出从一楼到张老师家有多少级台阶吗?

13、时钟在3点时敲3下,用了4秒钟,敲9下用了几秒? 14、有5只大纸箱,每只大纸箱内装有3只中等纸箱,每个中等纸箱内又装有3只小纸箱,大、中、小纸 箱共有多少个? 15、两堆西瓜,从第一堆中拿16个放入第二堆后,还比第二堆多8个,原来两堆西瓜相差多少个? 16、小兰和小华各有24本练习本,小兰给小华几本后,小华就比小兰多了8本,求小兰现在有几本练习本?

五年级奥数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1.基本平面图形特征及面积公式 特征面积公式 正方形①四条边都相等。 ②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有四条对称轴。 S=a2 长方形①对边相等。 ②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有二条对称轴。 S=ab 平行四边形①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之和为180° 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S=ah 三角形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②两边之差小于第三条边。 ③三个角的内角和是180°。 ④有三条边和三个角,具有稳定性。 S=ah÷2 梯形①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②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S=(a+b)h÷2 2.基本解题方法: 由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组合成的组合图形,要计算这样的组合图形面积,先根据图形的基本关系,再运用分解、组合、平移、割补、添辅助线等几种方法将图形变成基本图形分别计算。

1.已知右面的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6分米和4分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右图是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8厘米,A和B是宽的中点,求长方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 4.在右图中,三角形EDF的面积比三角形ABE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已知长方形ABDC的长和宽分别为6厘米、4厘米,DF的长是多少厘米? 5.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AE=8厘米,CF=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6.右图是一块长方形公园绿地,绿地长24米,宽16米,中间有一条宽为2米的道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7.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且DC=2AD,E、F分别是AF、BC的中点,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8.如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16米,宽是10米,中间有两条宽2米的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那么有草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有多大? 9.如图,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面积就增加2平方米。问原来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米

四年级奥数《高斯求和》答案及解析

高斯求和 德国着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99;(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 (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 (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 (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求和有关的问题。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奥数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十一右图正方形边长为12厘米,四边形EFGH面积是6平方厘米,那么阴影面积是多少平方厘 米? 分析:S阴影=S AFC+S BDF-2*S EFGH =FC*AB÷2+BF*AB÷2-2*S EFGH =(FC+ BF)*AB÷2-2*S EFGH =BC*AB÷2-2*S EFGH =12*12÷2-2*6=60平方厘米 十二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2厘米,CE=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CEF与△AFB相似;CE:AB=4:12=1:3 EF:BF=1:3 S BCE=CE*BC÷2=4*12÷2=24平方厘米,EF:BF=1:3,所以S BCF=3S CFE S CFE=6平方厘米S BCF=18平方厘米;S AFE=18平方厘米 S阴影= S BCF + S AFE =36平方厘米 十三在右图中,三角形EDF的面积比三角形ABE的面积大75平方厘米,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5厘米,DF的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S ACF=(CD+DF)*AC÷2=(15+DF)*15÷2 S ABCD=AB*AC=15*15=225平方厘米 S ACF-S ABCD=(S ACDE+S EDF)-(S ACDE+S ABE) S ACF-S ABCD= S EDF-S ABE=75 (15+DF)*15÷2-225=75 DF=25厘米 十四如图,ABCD是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求阴影部分三角形ACE的面积。 分析:过E点做S AEC的高,其值等于CD,为55厘米 S AEC=AC*CD÷2=12*5÷2=30平方厘米 十五已知正方形乙的边长是8厘米,正方形甲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是多少?

小学数学奥数趣题计算

1.钟声 小明家离火车站很近,他每天都可以根据车站大楼的钟声起床。车站大楼的钟,每敲响一下延时3秒,间隔1秒后再敲第二下。 假如从第一下钟声响起,小明就醒了,那么到小明确切判断出已是清晨6点,前后共经过了几秒钟? 2.越减越多 同学们对这样的问题可能并不陌生:“一个长方形被切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这种题的最大特点是答案不唯一,要根据去掉的这个角的不同情况来确定“剩角”的多少。 图1 以上3幅示意图,表明了3种不同情况的3种不同答案。其中第3种情况最有趣,长方形原有4个角,切去了1个角,反而多了1个角,出现了越减越多的情况。下面一道题的思考方法与上题类似,看你能否正确回答。 “一个正方体,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请注意,这里的“角”是立体的“角”,它不同于平面上的角。 3.数一数 如果有人问你“会数数儿吗?”,你会不屑一顾地说:“这么大了,还不会数数儿!”其实,数数儿的学问还是很大的。不信,请你数出下面几何图形的个数。 4.画一画 下面这些图形你能一笔画出来吗?(不重复画) 5.最短的路线 养貂专业户养殖场内安置了9个貂笼(如下图)。为了节省每次喂食的时间,他必须走一条最短的路,但又

不能漏掉一个貂笼,喂完食后还要回到原出发点。你能替他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吗?并算出每喂食一次,至少要走多少米的路。 6.切西瓜 六(1)班召开夏夜乘凉晚会,买来了许多西瓜。班主任李老师说:“今天买来了许多西瓜请大家吃。在吃以前我先要以切西瓜为名请大家做一道数学题。我规定,西瓜只能竖切,不能横剖。大家知道,切一刀最多分成2块,切2刀最分成多4块,那么切3刀最多能分成几块?切4刀、切5刀、切6刀呢?这中间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请同学们找出来。”李老师刚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请你也参加他们的讨论吧。 7.均分承包田 有一块等腰梯形菜地(如下图),地边有一口水井。现在3户种菜专业户都提出要承包这块地。经研究,决定让这3户共同承包这块地,因此必须把这块地分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且与这口水井的距离也要相等的3块地。你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 8.巧分食盐水 大家在常识课上认识了量杯。快下课时,王老师让我们用手中的量杯做一个智力小游戏: 有30毫升、70毫升、100毫升的量杯各1个,请你用这三个量杯把水槽中的100毫升食盐水平均分成两份,但分的时候不准看量杯的刻度。大家动手试一试,至少要分几次才成? 9.扩大鱼池 养鱼专业户张强,去年承包了一个叫“金三角”的鱼池(如下图),喜获丰收。为了进一步增产,决定把鱼池扩大。但有这样的要求:①扩大后的鱼池必须仍是三角形,保持“金三角”鱼池的称号;②扩大后的鱼池面积是原面积的4倍;③原鱼池的三个角上栽的3棵大柳树不能移动。你能替张强设计一个施工草图吗? 10.巧妙的算法(一) 请你仔细观察上面这些算式,试着找出某种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迅速算出下面式子的答案: (1)1+3+5+7+9+11+13+15 (2)1+3+5+7+9+11+13+15+17+19+21+2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