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外用药大全

合集下载

十大治皮肤病特效药膏

十大治皮肤病特效药膏

十大治皮肤病特效药膏治疗皮肤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市场上,有许多药膏可以帮助治疗各种类型的皮肤病,例如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等,它们通过各种成分和药理途径来实现治疗效果。

在这里,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十大治皮肤病特效药膏,希望有所帮助。

1. 活血止痛膏此药膏含有诸如川芎、桃仁等成分,可有效改善皮肤瘙痒、疼痛等症状,特别是在戚氏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疾病中尤为有效。

2.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虽然命名为痔疮膏,实际上它也可以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各种皮肤病。

由于其成分中含有地龙、黄柏等药材,具有止痒解毒的功效。

3. 金鸡纳根痱子膏这种膏药是很多家庭必备的药品,它内含有中药金鸡纳根、板蓝根等成分,有较好的消炎和止痒功效。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皮肤病,包括痱子、湿疹、皮肤过敏等。

4. 十全大补膏虽然名字可能看起来与皮肤病看起来不是很相关,但是十全大补膏实际上也可以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各种皮肤病。

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人参、黄芪等药材,可以滋补肌肤,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5. 六必治膏六必治膏,也被称为六种必要药物的组合。

其包括硫酸链霉素、青霉素、利巴韦林等成分,是一种非常强效的消炎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皮肤病。

6. 氧化锌膏氧化锌膏具有保护皮肤和缩短愈合时间的功能。

它可以消除划痕,包括硬皮病、荨麻疹、湿疹和皮肤过敏等一些不同类型的皮肤病。

7. 肤乐霜肤乐霜含有草本成分,具有清凉,镇静和消肿功能。

适用于皮肤病患者。

所谓草本成分,指的是百合、牛至、柿子等植物提炼而成的成分,具有极好的药效。

8. 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主要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和皮肤瘙痒症状,是一种开发自古代中药而来的膏药。

它含有炉甘石,是对于皮肤有受保护效果的药材。

9. 安和痔疮膏安和痔疮膏被认为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治疗痔疮的膏药。

它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肛门流血和直肠肛门局部感染的一些症状。

作用于皮肤和黏膜的外用药,可以快速吸收进入体内。

10. 十滴水十滴水内含矾、高良姜、黄柏等药材,是一个可以有效缓解斑秃、赤霉症等皮肤病症状的药膏。

六种皮肤外用药教你正确使用

六种皮肤外用药教你正确使用

六种皮肤外用药教你正确使用1. 消炎药膏消炎药膏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外用药,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炎症引起的红肿、瘙痒等症状。

常见的消炎药膏有氢化可的松膏、红霉素软膏等。

使用时,首先要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然后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3次,疗程根据症状决定。

2. 抗菌药膏抗菌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引起的红肿、脓包等症状。

常见的抗菌药膏有炉甘石洗剂、新霉素软膏等。

使用时,同样要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3次,疗程一般为1周左右。

3. 舒缓药膏舒缓药膏主要用于减轻皮肤瘙痒、刺激等不适症状,常见的舒缓药膏有氢化可的松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

使用时,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次,疗程根据症状决定。

4. 抗真菌药膏抗真菌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脱皮等症状。

常见的抗真菌药膏有克霉唑软膏、酮康唑软膏等。

使用时,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次,疗程根据症状决定。

5. 退烧药膏退烧药膏主要用于降低局部皮肤温度,减轻皮肤发红、疼痛等症状。

常见的退烧药膏有伸平膏、冰精灵膏等。

使用时,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3次,疗程根据症状决定。

6. 晕车药膏晕车药膏主要用于缓解晕车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常见的晕车药膏有复方丁胺卡巴胶囊、樟脑丸等。

使用时,要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一般在出行前30分钟使用。

使用药膏时要注意不要涂抹在开放性伤口、破损的皮肤上,以免引起不适。

总结:在使用皮肤外用药时,需要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然后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

对于不同类型的皮肤问题,选择相应的药膏进行使用,并根据症状和医生建议确定使用的疗程和频率。

同时要注意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中医各种皮肤病外用药大全

中医各种皮肤病外用药大全

中医各种皮肤病外用药大全一扫光配方:苦参、黄柏各500g,烟胶500g,枯矾木、鳖肉、大枫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潮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各90g,白砒15g。

制法:共研细未,熟猪油1120克化开,入药后搅拌均匀,做丸如龙眼大小,资瓶收贮,备用。

主治:疥疮,头癣,脂性皮炎等。

用法:外搽皮损处,每日1~2次。

一笔钩配方:毛慈菇90g,蜗牛105g,蟾酥(酒制)105g,白芷30g,煅甘石川芎官粉各15g,生半夏60g,冰片、麝香各0.6g。

制法:除蟾酥、冰片、麝香外,共研细粉,麝香另研兑入,蟾酥化开,冰片水溶,混匀做锭,每锭3克。

主治:疖痈初起。

用法: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1~2次。

七层丹配方:银珠60g,章丹125g,铜绿30g松香,250g。

制法:以上各药依次入乳钵内,研成极细粉。

主治:小腿溃疡,疮面腐肉不清。

用法:用芝麻油调膏,摊敷疮面,有新鲜肉芽肿时,改为生肌散换药。

七厘散配方:血竭30g,儿茶6g,朱砂3.6g,红花、乳香、没药各3g,麝香冰片各0.36g。

制法:共研极细粉,混匀备用。

主治:有活血化瘀作用,多用于创伤出血等。

用法: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每天1~2次。

八宝丹配方:珍珠3g,牛黄1.5g,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g,冰片0.9g,炉甘石9g。

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生肌收口,多用于皮肤溃疡等。

用法:撒于患处,每天2~3次。

九一丹配方:熟石膏900g,升丹100g。

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提脓祛腐,多用于溃疡、瘘管等。

用法:撒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

二白散配方:铅粉15g,轻粉6g。

制治:以上先研成细粉备用。

再用麻油炸槐枝梢枯,去渣取油,调入已备药粉备用。

主治:脓疱疮等。

用法:外用疮面,每天1~2次。

二味拔毒散配方:明雄、白矾各100g。

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拔毒消肿,清热止痛,多用于痈疡等。

用法:浓茶水或熟葱泥调和,围敷患处。

丁桂散配方:公丁香100g,肉桂100g。

皮肤病外用药大全

皮肤病外用药大全

皮肤病外用药大全皮肤外用药大全[特色外治] 皮肤外用药大全〔软膏剂糊剂乳膏剂〕6第十节软膏剂2.10.1黑油软膏配方:龙骨30g 枯矾30g 五倍子60g 轻粉30g 冰片6g 蛤粉60g 寒水石60g 生石膏60g 薄荷脑30g 凡士林适量制法:上药分别研成细粉。

过120目筛,混匀待配。

取药粉100 ,凡士林900 ,调拌成10%软膏。

主治:慢性湿疹等。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次。

2.10.2白色病软膏I、II号配方:I号:血竭20g 生蒲黄50g 樟丹10g 蛤粉10g 白芷5g 铜绿5g 凡士林900g II号:血竭40g 马齿苋20g 生蒲黄20g 樟丹10g 元胡5g 枯矾5g 凡士林900g 制法:I号与II号中药各研细末,过120目筛,混合粉加凡士林,采用熔化法配膏分装,备用。

主治:女阴白斑病。

用法:初期者用I号,晚期者用II号,外搽,每日2—3次。

外搽前可用白色外洗液:马齿苋30g,艾叶,川椒、硼砂各10g ,痒甚者加生蒲黄、当归各15g ,每日煎洗熏敷1次,每次30分钟。

2.10.3护肤软膏配方:珍珠粉40g 地龙粉200g 煅月石粉60g 凡士林700g 制法:先将地龙洗净,晒干,低温干燥后,研细粉过120目罗筛,密封在玻璃瓶内,经高压消毒,待配。

月石需除净杂质,置陶锅内,文火烧至白色泡状至疏松为度,冷却后研成细末,与地龙粉,珍珠粉和匀,兑入凡士林中,加温至80℃左右,调匀后取出冷却,装盒(1盒20—40克),备用。

主治:手足皲裂症。

用法:患手患足先用温水洗净裂口处,每日外搽2—3次。

患处暂不接触碱粉、洗衣粉、洗洁精、洗面奶等。

2.10.4酒渣软膏配方:硫磺10g 鱼石脂5g 水杨酸2g 氧化锌10g 淀粉10g 羊毛脂20g 硫酸锌2g 95%酒精10ml 凡士林加至100g 制法:各药先研极细末,混匀,加入酒精调糊后加羊毛脂及凡士林,充分拌匀,备用。

主治:酒渣鼻。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2—3次。

皮肤科用药及其他外用药处方药资料

皮肤科用药及其他外用药处方药资料

皮肤科用药及其他外用药一、抗感染药红霉素软膏【制剂规格】软膏剂:10g【药动学】本品局部用药后很少吸收入血。

【适应症】寻常痤疮。

【用法用量】涂于患处,一日2次。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局部烧灼感,也可有干燥、发痒、红斑,偶见荨麻疹样反应。

【禁忌症】对红霉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请勿接触眼、鼻、口。

莫匹罗星[基](百多邦)【制剂规格】软膏剂:5g【适应证】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的感染,如脓疱疮、疖、毛囊炎等原发性感染以及湿疹、皮炎、溃疡、外伤等皮肤病的继发感染。

【不良反应】偶见局部烧灼感、刺痛感及搔痒等,一般不需停药。

【用法用量】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3次。

阿米卡星洗剂【制剂规格】洗剂:25ml:62.5mg【药理毒理】本品为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用水溶液,对耐药菌株所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

用于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它能切断耐药菌的氨基酰化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对临床耐药菌的有效率高,当喷涂于伤口局部时,可防止细菌感染,对于伤口无刺激。

在已感染的伤口,当细菌接触药物时,迅速被杀死,使伤口加速愈合。

本品对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有效。

【适应症】用于敏感菌引起严重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外用。

喷涂于患处,一日2~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品,禁止内服。

2.请将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之处。

3.本品不应往耳内喷涂。

4.深部感染应注意清除创面脓块后使用。

阿昔洛韦软膏【制剂规格】软膏:10g【药理作用】本品为嘌呤核苷类抗病毒药。

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病毒DNA多聚酶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对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

【适应症】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用法用量】涂患处。

成人与小儿均为白天每2小时1次,一日6次,共7日。

【注意事项】1、本品仅用于皮肤黏膜,不能用于眼部。

2、涂药时应戴指套或手套。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洗净。

皮肤病中医外用散剂(粉剂)75处方

皮肤病中医外用散剂(粉剂)75处方

皮肤病中医外用散剂(粉剂)75处方散剂(粉剂)散剂是将药物研成极细粉末,掺入膏药或者直接撒布在疮面上的一种常用的外用药剂型。

传统的散剂因为常与膏药配合应用,又称为“掺剂”。

皮肤科现在通常称散剂为“粉”、“面”、“丹”、“散”等,一般将由单味药制成的细面称为“面”或“粉”,如:黄柏面、枯矾面、滑石粉等;将复方研制成的药粉称为“散”,如:二妙散、如意金黄散;也有将散剂称为“丹”的,如:红升丹、白降丹、八宝丹等。

中药散剂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和矿物,也有用虫类动物干燥的尸体制成的。

散剂的制成通常采用机械物理的裁截、研磨等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将药物研磨成不同粗细的粉末,再过绢罗或马尾罗。

现代制药工业通常采用过样筛的方法制成散剂,即按每平方厘米筛眼的目数,形成不同粗细的粉末。

一、散剂的要求皮肤科外用散剂必须首先将药粉混合均匀,量取准确。

由于散剂直接作用于皮肤上,这就要求散剂过80~120目的样筛,保持干燥,以避免物理、化学性的刺激和药物因受潮而变质。

为了保证复方药物混合均匀,含量准确,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如处方中含有红升丹、轻粉、雄黄等药物时,要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将药物混合均匀,质量重的中药要同质量轻的中药混合均匀,可采用过样筛的方法配制。

二、散剂的功能(一)收湿拔干将散剂撒布于皮肤表面,能将皮肤表面的汗液、皮脂及一定的渗液收湿拔干,从而起到干燥的作用。

但对于渗出液较多的皮损应忌用这种方法,以防止形成药痂。

(二)散热作用散剂的结构是不同程度的颗粒,极小颗粒的干燥药粉撒布于皮肤表面,可扩大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加上中药的清凉解热的药理作用,可降低皮肤炎症部位的温度,使小血管收缩,红肿迅速消退,起到清热消炎的作用。

散剂的颗粒愈小,其散热的作用愈大,如痱子粉便可用于痱子的治疗,以协助散热消炎。

(三)防止感染在无渗液的皮损上撒布大量散剂,能使患处少受或免受外界摩擦刺激,并能折射光线,从而使皮损免受光线的损伤,防止感染的发生。

十大治皮肤病特效药膏

十大治皮肤病特效药膏

十大治皮肤病特效药膏治疗皮肤病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有许多种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等。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有关治疗皮肤病的特效药膏,本文将介绍十种常见的治疗皮肤病特效药膏。

1. 牛黄清热软膏:这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烫伤、湿疹、疮疖等皮肤病。

它有消炎、镇痛的作用,能够快速舒缓皮肤症状。

2. 曲咪新软膏:主要用于治疗湿疹和荨麻疹。

它含有一种抗过敏成分,能够有效减轻皮肤病引起的瘙痒和炎症。

3. 雌激素软膏:适用于更年期妇女。

它可以帮助改善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还可以减轻皮肤病引起的不适感。

4. 孟鲁司特软膏:这是一种治疗湿疹和荨麻疹的处方药。

它具有抗过敏作用,可有效减轻皮肤病症状,减少瘙痒和红肿。

5. 酞丁软膏: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和牛皮癣。

它含有一种抗炎成分,可以减少皮肤病引起的炎症和鳞屑。

6. 醋酸曲安奈德软膏:适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症和瘙痒。

它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能够迅速缓解皮肤病症状。

7. 细粒地塞米松软膏:常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症和过敏性皮炎。

它有强效的抗炎作用,可以迅速缓解皮肤病引起的疼痛和瘙痒。

8. 焦三七软膏: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和创伤。

它有促进创口愈合、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帮助皮肤恢复健康。

9. 黄连素软膏:适用于治疗烧伤、湿疹等皮肤病。

它具有抗菌、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快速减轻皮肤病引起的不适感。

10. 维生素A软膏:常用于治疗痤疮和皮肤老化。

它能够调节皮肤代谢,促进细胞更新,改善皮肤问题。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治疗皮肤病特效药膏。

然而,不同的皮肤病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膏。

在使用药膏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此外,使用药膏时要注意用量和用法,遵循医生的指示,以免出现副作用或无效果。

总之,治疗皮肤病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特效药膏,患者可以缓解不适症状,加速康复。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十种特效药膏能够为皮肤病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皮肤科用药一览表(皮肤科)

皮肤科用药一览表(皮肤科)

皮肤科用药一览表(皮肤科)
这份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皮肤科用药一览表,以帮助您了解和熟悉常用的皮肤科药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和相应的治疗药物:
1.痤疮:
外用药物:
过氧化苯甲酰(___)
酒石酸巴克诺汀(Bacitracin)
氧化锌(Zinc Oxide)
口服药物:
吡硫糖铵(Sulfur)
铜酚咖啡酸(___)
___(Minocycline)
2.湿疹:
外用药物: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氧化铅(Lead Oxide)
小苏打(Baking Soda)
口服药物:
氯雷他定(Loratadine)
苯海拉明(___)
地塞米松(___)
3.银屑病:
外用药物:
___(Anthralin)
屈嫩特(Calcipotriene)
氟替卡松醋酸酯(Fluticasone nate)
口服药物:
___(Minocycline)
苯酚酸(Coal Tar)
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和相应的药物,并不代表完整清单。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建议。

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用药建议。

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皮肤科专家获得个性化的用药建议和指导。

参考资料:
/pmc/articles/PMCxxxxxxx/
http://___2010/15.7/2.ht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病外用药大全皮肤外用药大全[特色外治] 皮肤外用药大全〔软膏剂糊剂乳膏剂〕6第十节软膏剂2.10.1黑油软膏配方:龙骨30g 枯矾30g 五倍子60g 轻粉30g 冰片6g 蛤粉60g 寒水石60g 生石膏60g 薄荷脑30g 凡士林适量制法:上药分别研成细粉。

过120目筛,混匀待配。

取药粉100 ,凡士林900 ,调拌成10%软膏。

主治:慢性湿疹等。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次。

2.10.2白色病软膏I、II号配方:I号:血竭20g 生蒲黄50g 樟丹10g 蛤粉10g 白芷5g 铜绿5g 凡士林900g II号:血竭40g 马齿苋20g 生蒲黄20g 樟丹10g 元胡5g 枯矾5g 凡士林900g 制法:I号与II号中药各研细末,过120目筛,混合粉加凡士林,采用熔化法配膏分装,备用。

主治:女阴白斑病。

用法:初期者用I号,晚期者用II号,外搽,每日2—3次。

外搽前可用白色外洗液:马齿苋30g,艾叶,川椒、硼砂各10g ,痒甚者加生蒲黄、当归各15g ,每日煎洗熏敷1次,每次30分钟。

2.10.3护肤软膏配方:珍珠粉40g 地龙粉200g 煅月石粉60g 凡士林700g 制法:先将地龙洗净,晒干,低温干燥后,研细粉过120目罗筛,密封在玻璃瓶内,经高压消毒,待配。

月石需除净杂质,置陶锅内,文火烧至白色泡状至疏松为度,冷却后研成细末,与地龙粉,珍珠粉和匀,兑入凡士林中,加温至80℃左右,调匀后取出冷却,装盒(1盒20—40克),备用。

主治:手足皲裂症。

用法:患手患足先用温水洗净裂口处,每日外搽2—3次。

患处暂不接触碱粉、洗衣粉、洗洁精、洗面奶等。

2.10.4酒渣软膏配方:硫磺10g 鱼石脂5g 水杨酸2g 氧化锌10g 淀粉10g 羊毛脂20g 硫酸锌2g 95%酒精10ml 凡士林加至100g 制法:各药先研极细末,混匀,加入酒精调糊后加羊毛脂及凡士林,充分拌匀,备用。

主治:酒渣鼻。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2—3次。

2.10.5铍溃疡系列I、II、III号配方:I号(三五膏)黄连、黄柏各5g 大黄五倍子各10g 凡士林70g II号(五味散):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10g 冰片3g III号(黑醋膏):五倍子面150g 黑醋450ml 制法:I号:凡士林加热至熔,加入各药极细末,调匀即得;II号:各药分别研极细粉,过120目筛后,混匀即得;III号:将黑醋文火煮剩半量时,加入五五倍子细粉,搅匀离火放冷即得。

主治:铍溃疡。

用法:根据病情辨症用药:新鲜溃疡炎症明显者用I号外敷;溃疡面深创面清洁者用II号撒布;晚期溃组织增生明显,溃疡小面深,或溃疡未愈面封口者用III号换药,以上换药,每天1—2次。

2.10.6复方当归软膏I、II号配方:I号:当归浸膏20g 甘油10ml 干姜粉20g 薄荷脑0.5g 羊毛脂20g 凡士林29.5g II号:当归浸膏10g 鱼肝油15ml 桉油3ml血竭10g 硼酸2g 羊毛脂30g 凡士林30g 制法:I号:当归切碎浸渍48小时,收集滤液,60℃以下蒸了至稠密状,甘油、羊毛脂、凡士林、同置容器中,水溶加热熔化,冷凝前加干姜粉,薄荷脑(研细)搅匀,备用。

II号:取当归浸膏、鱼肝油、桉油、羊毛脂、凡士林,同置容器中,水溶加热熔化,冷凝前加血竭、硼酸(共研细末)搅匀,备用。

主治:冻疮:用法:红斑水疱期冻疮,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涂搽I号,每日3次;糜烂期冻疮,外搽II 号,包扎,每日3次。

2.10.7消银软膏配方:大枫子30g 苯甲酸15g 水杨酸15g 黄柏30g 冰片10g 狼毒10 g 白矾30g凡士林500g 羊毛脂200g 制法:取上各药极细末,过120目筛后放入已熔化的凡士林与羊毛脂中,充分调匀,分装,备用。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退行期)用法:取药膏外搽病灶上,并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再用绷带包扎,每隔1周换药1次。

本品只限小面积使用。

2.10.8扫疥方软膏配方:硫磺100g 轻粉25g 黄丹50g 凡士林825g 制法:三味各研细末,逐入凡士林中,充分搅拌混合至匀,备用。

主治:疥疮。

用法:洗净患处,日搽2—3次,反复搽用,直至疮愈。

一般3—5天可愈。

用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3—5天后洗澡更换衣被。

2.10.9藤黄软膏配方:藤黄150g 羊毛脂150g 凡士林700g 制法:藤黄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后,投入已熔化的羊毛脂与凡士林中,搅匀、装瓶,外用。

主治:皮肤癌。

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

同时口服藤黄片剂60—90mg,每日3次,或用藤黄针剂100—2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 内,静脉滴注,每周2次,1个月为1疗程。

2.10.10桃叶软膏配方:桃树叶300g 水5000ml 凡士林900g 制法:桃树叶煎浓汁3次,滤清存汁,3次滤汁混合,文火浓缩成稀糊状浸膏。

取浸膏100g,投入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备用。

主治:阴道滴虫病。

用法:先用苦参、蛇床子各30g,煎水熏洗外阴,温水冲洗阴道,再取一带线棉球,蘸满药膏寒入阴道内,线头留于**外,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效佳。

2.10.11酒渣鼻软膏配方:轻粉6.5g 苦杏仁8.5g 樟脑大枫子仁核桃仁蓖麻子仁各12g 羊毛脂10g 凡士林加至100g 制法:焙干后各研细末,过120目筛后,入熔羊毛脂、凡士林中,调匀成膏。

主治:酒渣鼻。

用法:外用局部搓擦,每日2次。

晚上可用百部30g 煎液湿敷,同时煎服仙鹤草45g,每日1剂。

以上30天为1疗程。

2.10.12复方红花软膏配方:红花当归柴草各500g 樟脑10g 凡士林500g 制法:三味中药加水浸渍3天后,分别煎煮3次,3次滤液混合,文火久煎浓缩成流浸膏;另取樟脑加少许酒精研磨液化,投入凡士林中,再将浸膏也投入,共搅拌均匀成膏,备用。

主治:冻疮(未破者)用法:外搽患部,每日2—3次,搽时用力磨擦。

2.10.13黑布膏配方:五倍子100g 蜈蚣1条蜂蜜18ml 黑醋250ml 制法:前二味研细末,放入蜂蜜与黑醋中,以上各药混合,搅匀,备用。

主治:烧伤疤痕。

用法:把黑布膏摊于黑布上,外敷疤痕外,3—5天更换1次,直至疤痕软化变平,症状消失,功能恢复为止。

2.10.14山桂膏配方:山莨菪碱400g 肉桂3g 樟脑2g 凡士林95g 制法:共研极细末,入凡士林内调匀成膏,备用。

主治:冻疮(未破者)用法:外用,每日3次。

若已破溃,可在原膏20g中加入环丙沙星片0.5g(研粉后加入)调匀后外搽。

2.10.15止痒灵软膏配方:硫磺40g 轻粉、雄黄、大枫子仁25g 黄连、苦参各40g 冰片5g 凡士林800g 制法:先将硫磺、雄黄、轻粉、苦参、黄连各研细末,大枫子仁蒸后捣为泥状,再把凡士林隔水加热熔化,加入上药粉末,搅拌均匀。

待凡士林待凉后加入冰片,搅匀备用。

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

用法:先将患处清洁干净,涂药于患处,用手揉搓5—10分钟,10天为1疗程。

一疗程后疗效不显,加服中成药乌蛇止痒丸。

2.10.16龙象软膏配方:煅龙骨60g 象皮40g 珍珠粉8g 血竭6g 儿茶6g 乳香6 g 没药6g 凡士林200g 制法:上药除珍珠粉外,象皮经砂炒,共研细末,和匀过80目筛,经凡士林加热熔化,投入上药末珍珠粉,搅拌和匀,冷却装盒,每盒20g,备用。

主治:皲裂症。

用法:用药前,经温开水洗净皲裂处,薄涂药膏一层。

手掌皲裂者,每日用药2—4次;足部皲裂者,每晚洗足后涂药,消毒纱布包扎,第二天起床后再涂药1次。

2.10.17鱼石脂软膏配方:鱼石脂100g 羊毛脂100g 95%酒精100ml 凡士林800 制法:取鱼石脂与酒精调成稀薄粘液,加入羊毛脂调和,再分次加入凡士林调匀即得,分装成20g1盒。

备用。

主治:疖肿,毛囊炎等。

用法:外敷或外搽,每日1—2次。

2.10.18鹅掌风软膏配方:狼毒10g 黄柏20g 苦参30g 冰片5g凡士林50g 制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药末加入凡士林内调匀即得。

主治:手、足癣。

用法: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将药膏涂敷患部,每日2—3次,20天为1疗程。

本品对鳞屑角化型疗效更佳。

2.10.19啤酒花软膏配方:啤酒花1000g 凡士林适量制法:采用新鲜无霉变的干啤酒花,放大砂锅内加清水至药面为度,文火煎煮2小时,将药液过滤;药渣加水复煎1小时,再过滤。

最后将两次药液合煎浓缩成膏。

取浸膏100g,加凡士林900g,配成10%软膏,备用。

主治:颈酒巴结核。

用法:直接涂敷或制成油纱条外敷,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

2.10.21慢性湿疹软膏配方:蛤粉200g 五倍子150g 煅石膏150g 凡士林4000g 制法:三药共研细粉,过100目筛,投入已熔化的凡士林中,搅匀,分装,备用。

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用法:外用,每日3次。

2.10.21薄肤软膏配方:密陀僧300g 白及100g 轻粉60g 凡士林4000g 制法:三药研成细粉,过100目筛,粉末入已熔凡士林中,调匀,分装,备用。

主治:慢性湿疹。

用法:外用,每日3次。

2.10.22疥疮净软膏配方:升华硫磺粉蛇床子各250g 樟脑50g 吴茱萸100g 枯矾250g 花椒30g 雄黄250g 凡士林适量制法:以上各药研粉,过80—100目筛,取粉50g加入已熔化的凡士林950中,调匀,配成5%软膏,分装,备用。

主治:疥疮。

用法:先用疥疮浴剂:公英、败酱、艾叶、透骨草各500 g ,雄黄、白矾各250g 苦参、蛇床子各50g 花椒250g 百部750g 洗浴30—60分钟后,擦干,从颈以下遍擦软膏,每日1次,3天为1疗程。

2.10.23消炎膏配方:生大黄11.5g 白芷11.5g 广木香7.5g 潮脑9g 薄荷脑3g 冰片1.4g 麝香0.6g 凡士林适量制法:先将前三味研细末,待配;另将麝香研细,加入薄荷脑与冰片同研,待液化后加入潮脑磨研,最后将已备药粉投入,混匀。

取以上药粉25g,凡士林75g,调匀,配成25%软膏。

主治:皮肤浅部细菌感染。

如疖肿,急性酒巴结炎,乳腺炎和腮腺炎等。

用法:将药膏均匀摊在敷料上,贴于患部,如有脓汁时,就先用1%黄连素水清洗后再敷药膏,每天换药1次,好转后2天换药1次。

2.10.24九华软膏配方:飞滑石150g 龙骨150g 硼砂100g 浙贝100g 朱砂30g 冰片60g 麝香1g 制法:前三味中药先研细末,过100目筛后,再加入冰片粉与麝香,再研成极细末,加入已熔化的凡士林适量,配成15%软膏,备用。

主治:尿布皮炎。

用法:每天换尿布时,用温开水清洗臀部及外阴后,用柔软毛巾擦干,用无菌棉签次软膏涂于患处,每天3次,至愈停用。

2.10.25蟾酥软膏配方:蟾酥10g 生理盐水30ml 达克罗宁粉0.5g 制法:蟾酥粉碎成粉末状,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10—48小时后,蟾酥已成糊状,加达克罗宁粉0.5g,再加环丙沙星软膏100g,调成10%软膏,装瓶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