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皮肤病外用药
硫磺软膏使用方法

硫磺软膏使用方法硫磺软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和疾病,如湿疹、牛皮癣、疥疮等。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加速康复。
下面将详细介绍硫磺软膏的使用方法。
1. 清洁患处。
在使用硫磺软膏之前,首先需要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患处的皮肤。
将皮肤轻轻擦干,确保患处干燥。
2. 取适量药膏。
取适量的硫磺软膏,通常是一颗豌豆大小的药膏,涂抹在患处。
在涂抹药膏之前,最好先进行皮肤敏感测试,以确保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3. 均匀涂抹。
用手指将硫磺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的皮肤上,轻轻按摩使药膏渗透到皮肤表面。
避免涂抹在健康的皮肤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刺激。
4. 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
在使用硫磺软膏时,一定要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以免引起不适。
如果不慎接触到眼睛或口腔,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5. 恰当使用。
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恰当使用硫磺软膏。
通常情况下,每天涂抹1-2次,持续使用一段时间,直至症状改善。
6. 注意事项。
在使用硫磺软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避免在受损皮肤、溃疡或出血处使用;避免在日光下暴晒使用部位;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双手,避免药物残留。
7. 注意观察。
在使用硫磺软膏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处的变化。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瘙痒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硫磺软膏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硫磺软膏之前,应先咨询医生,了解清楚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皮肤疾病。
红霉素软膏使用方法

红霉素软膏使用方法红霉素软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膏,常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湿疹、痤疮等皮肤病。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增加药效,减少不良反应。
下面将介绍红霉素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
1. 清洁双手和患处。
在使用红霉素软膏之前,首先要彻底清洁双手,避免将细菌带入患处。
然后用温水和无香料的肥皂清洁患处,轻轻擦干,确保患处干燥。
2. 取适量药膏。
用手指轻轻挤出适量的红霉素软膏,通常一粒米大小的药膏足够覆盖患处。
不要使用过多的药膏,以免造成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刺激。
3. 均匀涂抹。
将取出的药膏均匀涂抹在患处,用指腹轻轻按摩直至药膏完全被皮肤吸收。
在涂抹时要轻柔,避免过度摩擦和拉扯皮肤,以免加重炎症。
4. 避开眼部和黏膜。
在使用红霉素软膏时,要避开眼部和黏膜,以免引起不适和刺激。
如果不慎将药膏涂抹到眼部或黏膜处,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咨询医生。
5. 按时使用。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使用红霉素软膏,不要随意增减用药剂量和频次。
一般情况下,每日使用2-3次,持续使用一周左右。
6. 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
在使用红霉素软膏期间,避免与其他外用药物混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减少药效。
7. 注意药物保存。
红霉素软膏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使用时要注意药膏的保质期,过期药物禁止使用。
8. 注意个人卫生。
在使用红霉素软膏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内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因细菌感染加重炎症。
总之,正确的使用红霉素软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效,加快治疗速度,减少不良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希望本文对您正确使用红霉素软膏有所帮助。
中医外科皮肤病外用药使用原则

中医外科皮肤病外用药使用原则一、根据病情阶段用药中医外科皮肤病外用药的使用应根据病情阶段进行针对性用药。
在疾病的初期、中期和晚期,外用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应有所不同。
1.初期:在此阶段,皮肤病尚处于表浅层次,皮损较轻。
可选用温和的药物,如清热解毒的外用制剂,以局部涂抹为主,不宜使用过于刺激性的药物。
2.中期:随着病情的发展,皮损可能加重,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此时,应使用具有抗炎、抗菌作用的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防止感染。
但需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度用药引起皮肤刺激。
3.晚期:皮肤病进入晚期,皮损可能已经比较严重,甚至出现溃疡、坏死等症状。
此时,应选用具有生肌、收敛作用的药物,促进皮肤愈合。
同时可配合使用温和的抗炎药物,以减轻疼痛等症状。
二、根据皮肤损害表现皮肤损害是皮肤病的重要表现,不同皮肤损害的外用药物也有所区别。
1.红斑:对于红斑症状,应选用具有清凉、收敛作用的药物,如黄柏、黄连等制成的外用制剂。
2.丘疹:丘疹是皮肤病常见的皮损之一,可选用抗炎、抗过敏的外用药物,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制成的软膏。
3.水疱:对于水疱皮损,应选用具有干燥、收敛作用的药物,如氧化锌油、炉甘石洗剂等。
4.糜烂、溃疡:对于糜烂、溃疡等严重皮损,应选用具有生肌、收敛作用的药物,如生肌玉红膏、紫连膏等。
同时可配合使用温和的抗炎药物,以减轻疼痛等症状。
三、控制感染在皮肤病发展过程中,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
对于感染皮损,应适当控制药物使用,尤其是广谱抗生素。
在感染得到控制后,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长期使用抗炎药物而引发副作用。
同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四、温和与强烈药物结合在中医外科皮肤病治疗过程中,温和与强烈药物的使用需相结合。
温和药物具有疗效稳定、刺激性小的优点,而强烈药物则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力强的特点。
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在控制疾病病情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质量和来源,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详述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详述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外用药是指通过将药物涂抹到皮肤表面来治疗疾病的药物形式。
它们常用于局部治疗,如皮肤病、创伤和炎症等。
使用外用药时需要遵循一些使用原则:
1. 清洁皮肤:在使用外用药物之前,确保目标区域的皮肤干净,可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进行清洁,并轻柔地擦干。
2. 涂抹适量:使用外用药时,涂抹适量的药物到目标区域。
过多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浪费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均匀涂抹:将药物均匀地涂抹在目标区域上,确保每个部位都受到足够的覆盖。
4. 按照说明使用:根据医生的指示或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来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并严格遵循用药的时间和频率。
5. 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使用外用药时,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黏膜,以防止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6.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外用药后,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或刺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请谨记,以上仅是使用外用药的一些基本原则,具体的使用方法还需根据药物种类和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和遵循。
皮肤外用药的合理使用与皮肤的保养-SiJin

碘酊
5.油剂(oil) 油剂( ) 油剂 - 植物油调入药物而成 - 有清洁、保护、减轻炎症作用 有清洁、保护、 - 适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的治疗 - 常用 %氧化锌油 常用40% 注意: 注意:不适用于毛发部位
氧化锌油
6.糊剂(paste) 糊剂( 糊剂 ) - 软膏中含有 软膏中含有25%~50%粉末成分 粉末成分 - 有保护、吸水和收敛作用 有保护、 - 适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 - 常用氧化锌糊 注意: 注意:不宜用于毛发部位
一、病因不同,选择药物不同 病因不同,
• 对脓疱疮,毛囊炎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应先用抗 对脓疱疮,毛囊炎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菌药物; 菌药物; • 对于手足癣,花斑癣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应用抗 对于手足癣,花斑癣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真菌药物; 真菌药物; • 对于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的皮肤病则应选用抗病毒 药物; 药物; • 对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肤病,可适当 对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肤病, 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 治疗水痘若滥用去炎松或肤轻松软膏,可能发生出 治疗水痘若滥用去炎松或肤轻松软膏, 血性水痘或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血性水痘或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 癣病若用激素类药膏则会加重病情。 癣病若用激素类药膏则会加重病情。
皮肤外用药的合理使用 及皮肤的保养
金 肆 Si Jin, MD. PhD.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 Dept. of Pharmacology, TJMC, HUST
皮肤病的治疗
外用药物疗法 内用药物疗法 物理治疗 皮肤外科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大多数皮肤病需要外用药物治疗。 大多数皮肤病需要外用药物治疗。 局部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局部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药物涂于体表,经释放、吸附、渗透、代谢、 药物涂于体表,经释放、吸附、渗透、代谢、全身 性吸收后发挥药理作用; 性吸收后发挥药理作用; 血液; 角质层→颗粒层和棘层→ 真皮乳头→ 血液; 吸收较快,以角质层为主; 吸收较快,以角质层为主; (毛囊、皮脂腺、汗腺吸收为另一通路) 毛囊、皮脂腺、汗腺吸收为另一通路) 目的:加速皮疹痊愈,尽快消除自觉症状。 目的:加速皮疹痊愈,尽快消除自觉症状。
说明水杨酸硫磺软膏的操作要点

说明水杨酸硫磺软膏的操作要点
水杨酸硫磺软膏是一种常用的外用药物,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如痤疮、湿疹、皮肤瘙痒等。
下面是该药物的操作要点:
1. 确认使用部位:首先需要确认需要使用该药物的部位,保证使用部位清洁无污染。
2. 涂抹药膏:用手或医用棉签将药膏涂抹在患处上,并轻轻按摩至药物均匀分布。
3. 注意用量:一般情况下每天使用1-2次,使用量不宜过多,以避免药物过度刺激皮肤。
4. 避免接触眼部:使用药物时要避免接触眼部,以免刺激眼部黏膜。
5. 注意安全:确保药膏盖子紧闭,避免药物外泄或误食。
6.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避免使用过量。
7. 注意副作用:使用药物后如出现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应立即
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总之,正确使用水杨酸硫磺软膏可以有效治疗皮肤病,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药量、用量、用法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
云南白药粉外用方法

云南白药粉外用方法
云南白药粉是一种中药外用药物,常用于皮肤病或伤口的治疗。
以下是云南白药粉的一些外用方法:
1. 清洁伤口:将伤口用温开水和肥皂轻轻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干。
2. 撒敷云南白药粉:将适量的云南白药粉均匀撒于伤口或患处上,厚度约为2-3毫米。
3. 包扎伤口:用纱布或无纺布轻轻包扎伤口,保持伤口通风,防止云南白药粉被外界污染。
4. 每日更换:一般情况下,每日更换1-2次云南白药粉,可以根据病情调整更换频率。
(注意事项)
1. 注意伤口是否出血或有渗液,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2. 避免与抗生素类药物混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3. 患者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前应进行皮肤敏感试验,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4. 云南白药粉均为外用药物,不宜内服,避免误用。
请在使用云南白药粉前,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按照其指导正确使用。
2021中医学 皮肤病概论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外治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多在皮肤或黏膜,采用各 种外治法可以减轻患者的自觉症状,并使皮损迅 速消退;有些皮肤病单用外治即可达到治疗 则
1.根据病情阶段用药: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若仅有红斑、丘疹、 水疱而无渗液,宜用洗剂、粉剂、乳剂;若有大量渗液或明显红 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与糜烂很 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皮肤炎症在慢性 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 2.注意控制感染:有感染时先用清热解毒中药或抗感染制剂控制 感染,然后再针对原来皮损选用药物。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先用性质比较温和的药物,尤其是儿童 或女性患者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阴部皮肤 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先用低浓度制剂,根 据病情需要再提高浓度。一般急性皮肤病用药 宜温和安抚,顽固性慢性皮损可用刺激性较强 和浓度较高的药物。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 立即停用,并给予及时处理。 6.外用软膏时需注意:外涂软膏在第2次涂药时, 需用棉花蘸上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上 一次所涂的药膏,然后再涂药膏,切不可用汽 油或肥皂、热水擦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皮肤病外用药
*导读: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可发挥消炎、止痒、收敛、保护作用。
……
皮肤病的主要症状是奇痒难受,到医院里去诊病,医生除了开处方给病人打针、吃药外,多数医生会再配些外用药给病人,要病人通过外搽药物减轻或治愈皮肤病;这种治疗往往要病人自己进行,所以病人不懂得正确使用外用药,非但疾病不易治好,有时候反而会使皮肤病恶化。
常用的皮肤病外用药有以下几种:
一、溶液:常用的溶液有4%硼酸溶液,1∶5000~1000高锰酸钾溶液,0.1%利凡诺凡溶液等。
使用这些溶液的目的,大多是作为湿敷。
皮肤病的湿敷,主要是冷敷,其目的是通过冷敷使有渗出液的创面,渗液减轻,创面清洁。
正确的湿敷方法是:使用比创面略大的消毒纱布4~6层(普通消毒口罩也可代用),浸透上述这一湿敷溶液,略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放在创面上,根据创面渗液情况,平均每隔15分钟到30分钟更换纱布一次,要保持纱布清洁和潮湿,湿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纱布的虹吸作用,使创面上的渗液,全部被纱布吸收,再加上不断冷敷,使皮下扩张的毛细管收缩,新的渗液减少,达到创面清洁的目的。
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急性湿疹、皮炎、二度烫伤后疱溃破的渗液面,但大
面积湿敷要考虑到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慎防感冒。
二、洗剂:所谓洗剂就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剂,平时水在上层,粉剂沉淀在瓶底。
皮肤科常用的洗剂是炉甘石洗剂、硫磺洗剂等。
使用时必须注意先摇均匀,后用毛笔或棉签涂用,它的药理作用,除了洗剂中所加的消炎、杀菌、止痒药作用外,主要是通过洗剂外用后,蒸发水分,降低皮肤温度,以达到治疗作用。
所以涂用洗剂的次数,每天必须十次以上,这样才能使局部温度不断降低。
在毛发部位,由于可能和毛发粘在一起,所以不宜应用。
三、醑剂:是一种药物溶解于酒精中的制剂,常用的有止痒醑剂、癣药水等。
这类药物涂用后,由于酒精蒸发较快,再加上酒精制剂中含有止痒、脱皮的药物,便可达到治疗作用。
由于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粘膜部位及婴幼儿不宜应用,特别是癣药水,由于有强烈的刺激、脱皮作用,所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冷霜制剂:是皮肤科最常用的一种制剂,由于它外观细腻、洁白,像化妆品,所以很受病员欢迎。
常用的冷霜制剂,除了加有止痒药物的止痒霜剂(如必舒膏)、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尿素
霜(治裂膏)外,最常见的就是各类皮质类固醇类激素霜剂(如肤轻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肤乐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
于激素冷霜制剂的广泛应用,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如过度的使用激素外用制剂,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肤萎缩、多毛、毛细管扩张,以及色素沉着,而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如果长期、大面积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剂,也可由此而造成皮质类固醇激素吸收而引
起的柯兴氏征(如肥胖、满月脸、血压增高、糖尿等),所以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般情况下,每日使用两次即可。
五、软膏:它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凡士林,由于软膏比较油腻,已逐步为冷霜制剂所取代,但它涂用后,能使皮肤软化,药物易于深入吸收,对某些角化、慢性皮肤病(如斑块型银屑并重度皲裂等)其效果要优于冷霜制剂,常用的软膏如复方苯甲酸软膏、硫磺软膏、芥子气软膏等。
六、硬膏、涂膜制剂:这是近年来改良的外用药制剂,它是把药物加入胶布或薄膜制剂中,涂用后薄膜与外界空气隔绝,便于药物吸收,避免了因衣服摩擦而使药物损失的弊玻常用的制剂如肤疾宁、紫桂治裂膏、氢可涂膜、疗肤膜等。
但硬膏制剂,对部分患者可以发生胶布过敏,当然含有皮质类固醇的制剂比其它制剂更易于吸收,但要注意因吸收过量而引起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