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PPT课件
合集下载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PPT课件

葵丘会盟,霸主地位。 ⑷在桓公之后称霸的国家中,哪一国与桓公称霸的途 径是相同的?给你什么启示?
晋国,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各显其能
燕
赵
齐
秦
魏
韩 楚
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桓公 宋襄公
春秋时期形势图
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国 国君,春秋时 期的第一个霸 主。
宋襄公(公元前?—前637 年),春秋时宋国国君。在位短 短13年,图霸而未成霸,倒把宋 国搞得内忧外患。
著名战例: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
说一说
什么叫“合纵”、“连横”?战 国时期的纵横家是谁?
合纵:东方六国的联合,共同阻 止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连横:秦国利用东方六国的矛 盾,分化六国使他们分别与自己结 盟,并帮助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纵横家:苏秦 、张仪。
合纵: 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诸侯争霸的影响?
❖ 材料一: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 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 的民族大迁徒、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 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 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230次。
小讨论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积极: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晋
为霸 主
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
晋国,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各显其能
燕
赵
齐
秦
魏
韩 楚
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桓公 宋襄公
春秋时期形势图
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国 国君,春秋时 期的第一个霸 主。
宋襄公(公元前?—前637 年),春秋时宋国国君。在位短 短13年,图霸而未成霸,倒把宋 国搞得内忧外患。
著名战例: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
说一说
什么叫“合纵”、“连横”?战 国时期的纵横家是谁?
合纵:东方六国的联合,共同阻 止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连横:秦国利用东方六国的矛 盾,分化六国使他们分别与自己结 盟,并帮助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纵横家:苏秦 、张仪。
合纵: 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诸侯争霸的影响?
❖ 材料一: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 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 的民族大迁徒、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 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 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230次。
小讨论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积极: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晋
为霸 主
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中华书局版 课件

朝秦暮楚:
【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 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 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 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 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 成时期。“春秋无义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诸侯争霸使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加速破坏了王 室的权威,旧的奴隶制逐步瓦解。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
自然条件: 依山背海,资源丰富 雄厚实力: 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高明手段: 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2、宋襄公争霸
宋襄公争霸未成身先死
3、晋文公称霸
(1)晋文公的改革 发展生产 整顿内政 训练军队
问鼎中原:
【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 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 军队。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 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 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 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 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 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 “问鼎”。
晋楚争霸的重要战役是城濮之战;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进行的一次战役;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齐魏之间的著名战役;
(2)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3)东为齐国,南为楚国,西为秦国,北为燕国
展示单元二答案
“合纵”失败的原因是六国没有真正联合 起来,都想牺牲别国保护自己;六国国力较 弱,在与强秦斗争时相互观望,各有打算, 再加上秦国从中挑拨离间。 “连横”是秦国 远交近攻外交策略的体现,东方大国因眼前 利益,没有损失者乐于接受。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PPT课件

公元前356年
影响: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为秦 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 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
是失败了?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 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 否达到。商鞅惨死,只是说明守旧势 力的猖狂和最高统治者的昏庸。商鞅 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 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 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
第7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继(前 770~前476年)
1、春秋五霸
想一想: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个人?
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春 秋 形 势 图
2、齐桓公称霸
想一想: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2、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3、优越条件——山海渔盐,经济富裕
3、晋楚称霸
(1)、晋国称霸
想一想:退避三舍这种策略在当时 有什么作用呢?
①实现诺言,报答谢恩 ②战术:避其锋芒,诱敌深入
(2)、楚国问鼎中原
二、战国七雄 (前475~前221年) 1、七雄并立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2、合纵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千耦其耘
个体农耕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提高生产效率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1、铁农具
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 2、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新的剥削方式 奴隶
农民
开明的奴隶主 地主
出租地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是 ----铜--、
影响: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为秦 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 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
是失败了?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 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 否达到。商鞅惨死,只是说明守旧势 力的猖狂和最高统治者的昏庸。商鞅 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 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 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
第7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继(前 770~前476年)
1、春秋五霸
想一想: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个人?
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春 秋 形 势 图
2、齐桓公称霸
想一想: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2、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3、优越条件——山海渔盐,经济富裕
3、晋楚称霸
(1)、晋国称霸
想一想:退避三舍这种策略在当时 有什么作用呢?
①实现诺言,报答谢恩 ②战术:避其锋芒,诱敌深入
(2)、楚国问鼎中原
二、战国七雄 (前475~前221年) 1、七雄并立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2、合纵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千耦其耘
个体农耕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提高生产效率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1、铁农具
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 2、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新的剥削方式 奴隶
农民
开明的奴隶主 地主
出租地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是 ----铜--、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PPT课件

第3页/共43页
为什么在西周刚建 立时,诸侯不争霸 而到了东周就争霸 呢
第4页/共43页
• 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
土地
称
兵力 财力物力 天子与诸
人口 侯的关系
西 周王室直接管辖
从镐京到洛邑方
周 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 人口众多, 天子是政治
辖的军队多 资源丰富。 上有最高的
达14万人
地位。
以上
)
第6页/共43页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 先称霸?
第7页/共43页
渤
管仲 海 齐齐桓公
尊王攘夷
东
海
第8页/共43页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 先称霸?
1.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第9页/共43页
齐桓公霸主地位 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 召集诸侯“葵丘 会盟”。
家是 D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5、下列各项中,搭配不当的是 D
A孙膑——围魏救赵 B赵括——纸上谈兵
C重耳——退避三舍 D晋文公——尊王攘夷
6、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 B
A伊尹
B管仲
C姜尚
D伍子胥
第39页/共43页
燕
填
一
填
赵
齐
秦
魏
韩
楚
第40页/共43页
课堂练习
1、_________年,_______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时期。
第27页/共43页
战国七雄
东
齐
南
燕
楚
西
赵
齐
为什么在西周刚建 立时,诸侯不争霸 而到了东周就争霸 呢
第4页/共43页
• 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
土地
称
兵力 财力物力 天子与诸
人口 侯的关系
西 周王室直接管辖
从镐京到洛邑方
周 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 人口众多, 天子是政治
辖的军队多 资源丰富。 上有最高的
达14万人
地位。
以上
)
第6页/共43页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 先称霸?
第7页/共43页
渤
管仲 海 齐齐桓公
尊王攘夷
东
海
第8页/共43页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 先称霸?
1.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第9页/共43页
齐桓公霸主地位 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 召集诸侯“葵丘 会盟”。
家是 D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5、下列各项中,搭配不当的是 D
A孙膑——围魏救赵 B赵括——纸上谈兵
C重耳——退避三舍 D晋文公——尊王攘夷
6、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 B
A伊尹
B管仲
C姜尚
D伍子胥
第39页/共43页
燕
填
一
填
赵
齐
秦
魏
韩
楚
第40页/共43页
课堂练习
1、_________年,_______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时期。
第27页/共43页
战国七雄
东
齐
南
燕
楚
西
赵
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ppt课件

6、战国时期实行“连横”策略的是 ( A )
A、秦国 C、燕国
B、楚国 D、魏国
楚后胜——邲之战——“一鸣惊人”
楚庄王称霸中原的原因?
楚国地处鱼米之乡,先天条件优越。
楚庄王任用贤臣发展楚国经济。
楚庄王励精图治,扩张国力,志向 远大。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战国七雄
三、合纵连横
公元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战国时期
晋家分裂三家:韩、赵、魏
齐、楚、秦、燕、韩、赵、魏并称“战 国七雄”
东周春秋和战国, 五霸七雄在其中: 五霸齐宋晋秦楚, 最先称霸齐桓公, 问鼎中原楚庄王, 退避三舍晋文公; 晋国分裂韩赵魏, 齐楚燕秦共七雄。
分析简答:
诸侯争霸所起的进步作用?
促进科技进步,促进政治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结合课文想一想,六国合纵抗 坏 合纵,各个击破;2、秦国采取“连横” 的策略破了“合纵”; 3、五国间 “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争霸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诸侯争霸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秦穆公 宋襄公
晋文公
齐桓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一、齐桓公称霸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
他们之间采用了什么战术: 合纵: 南北为纵 东方六国联合抗秦
东西为横
最终秦国用连横战术破坏了合纵战术 而逐渐强大,一统中国非它莫属。
代表人物:
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
合 纵
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1、顺藤摸瓜 D
藤:①春秋霸主 ②任用管仲为相 ③召集诸侯会盟
瓜: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 A
A秦
B燕
C楚
D齐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B
A桂陵之战
B城濮大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4、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
家是 D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典故 国家
影响
战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国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
共同抗秦。
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
交近攻,各个击破。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战 争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 出现了什么趋势?
在吴王阖闾在楚国王宫享受胜利果实的时
候,有个国家的军队却悄悄向兵力空虚的
吴国本土发动袭击。这就是他的生死冤
家——越国。
于是吴王不得不放弃楚国这只巨蝉,
撤兵平定后方动乱。
吴越之争 ---死不瞑目
别忘了你父亲 我是怎么死的, 一定要为我报仇!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zuì]李 之战中,被越大夫灵姑浮射箭重伤而死。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_____, 他任用_____为相, 进行改革,又提出___的号召,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_____,与之有关的 成语是______.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______打 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4、哪一战役致使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 A、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渔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 个大国。(经济是基础)
B、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善于用人) 管仲
C、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3万人 的常备军,加强训练。几年之间,齐国国富兵强。(改革是 根本原因) D、齐桓公依仗雄厚实力,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 为号召,来发展齐国的势力。(正确的策略) ⑶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葵丘会盟
第5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五霸 1、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东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
周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春秋五霸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3、齐桓公称霸 ⑴诸侯争霸的实质: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一些较大的 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 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 霸主。
4、晋楚争霸
5、争霸战争的作用 ⑴、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步伐。 ⑵、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⑶、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二、战国七雄 1、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战国七雄”并立局面的出 现 七雄: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3、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4、长平之战
课后小结
第5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五霸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越王勾践)
东 周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吴王阖闾
城濮之战
战国(公元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长平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习题精选:
1、东周分为___和___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年到公元前__年,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___时期。 3、春秋五霸是指___、___、___、 ___、___。
4、齐桓公用管仲“____”的谋略来 发展齐国的势力。 5、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的标志是____。
姜姓,名小白。齐僖公子、襄公弟。周庄王十二年即 位为君,率军击败助公子纠争夺君位的鲁军于乾时,稳固 了统治地位。纳大夫鲍叔牙之谏,释怨于政敌管仲,以其 贤能重用为主政大夫。次年,不听管仲之劝,过高估计齐 国军事实力,发兵攻鲁,被鲁军击败于长勺。继又联合宋 国攻鲁,亦无功而还。遂采纳管仲提出的先内后外,富国 强兵,以实力求霸的方略,推行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增 强战争潜力。同时,出兵攻灭近邻小国,多次与诸侯会盟, 用“轻其币而重其礼” 的外交手段控制诸侯,至周僖王三 年(前679),霸业始成。鉴于“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 线” 的形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于周惠王十四年 (前663)率军大破山戎,解燕国之危,进击令支、孤竹,获 胜而还。此后出兵击败狄人,救邢于危难,助卫复国。周襄 王二年(前651),与周王卿士及诸侯会盟于葵丘,将霸业推 向鼎盛。
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 据说,他早年经营商,后从事政治活动。在 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 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 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实施改革。 他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 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 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 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 「相地而衰徵」,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 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 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从公元 前681年北杏会盟开始,管仲辅佐齐桓公先后「存邢救卫」,伐 蔡、伐楚,观兵于召陵,制止了楚向中原的深入,同时,又多次 为王平戎难,甚至徵集诸侯派军队帮助周王戍守成周。公元前 651年,齐桓公把周王的代表周公以及宋、卫、许、曹等国召来 葵丘(今河南兰考)开会,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