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用光.
影视用光的特点与要领

影视用光的特点与要领摘要光是影视艺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创造出高品质的作品,是影视创作的关键。
本文就影视用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阐明了影视用光的特点和基本要领。
关键词影视艺术影像影视用光特点要领摄影艺术、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都是以视觉画面为主要表现手段,影视摄像的用光,同图片摄影的用光基本上是一致的。
而不同类型的视觉画面对光线的要求不同。
不同类型的节目形态对光线的应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摄影用光的特点,利用摄影用光的经验和做法。
再讨论影视用光的特点,从这些特点中寻求如何用光的要领。
一、摄影用光的特点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
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关键。
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光来自唯一的太阳光,对于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仅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
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及光线方向和角度。
是摄影创作中不容忽视的关键一步。
光线从照射方向分类可以分为顺光、侧光和逆光。
顺光是光线从正面方向均匀地照射在被摄体上,被摄体受光面积大,阴影也比较少,拍摄时测光和曝光控制相对比较容易,即使是使用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一般也不会出现曝光上的失误。
但因为在顺光的条件下。
被摄体表面不管凹凸不平,因受光情形完全相同的原因,阴影不易显现,因而会造成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贫乏。
对主体的描写也趋于平淡:侧光能使被摄体表面的凹凸呈现出明确的阴影,对于表面被摄体的纹理,质感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光线。
侧光既能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线,又能体现立体感,是摄影用光时较为常用的光线。
在逆光的情况下被摄体往往会变成剪影,因此对于曝光的把握相对比较困难一些。
逆光能给被摄体轮廓镶上一条夺目动人的金边,处理适当,能创作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拍出充满戏剧性效果的光影感觉。
但拍摄逆光照片时,如果按背景测光或者是按自动程式曝光时。
你会用光了吗?

你会用光了吗?摘要:光在摄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与前期拍摄中的光的合理利用息息相关,本文从摄像实践出发介绍了几种在摄像中经常遇到的光的情况以及与其相关的摄像用光技巧:顺光与逆光、侧光、富有浪漫色彩的逆光、曝光技术的紧急刹车。
关键词:顺光逆光侧光曝光不就是光线吗,有什么好说的?不,请听我解释。
光线并不是我们平时讲的光。
如果我们抛开光线的本质特征“色温”不谈,只讲光线射来的方向,那么我们认为光线在摄像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在摄像中学会有意识的用光,掌握摄像用光的技巧。
如果您以前没有什么摄像经验的话,很有必要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
可惜我们平时很少注意到光源方向的变化,然而这在摄像中是很重要的。
现在试着观察一下光源,我们会发现令人惊讶的东西。
如果您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同,那么离得出结论就不远了,您今后就能在摄像实践中有意识地把景物放在合理的光线下,以期达到更好的构图效果。
一、顺光与逆光1、顺光摄像机与光源在同一方向上,正对着被摄主体,使其朝向摄像机镜头的面容易得到足够的光线,可以使拍摄物体更加清晰。
根据光线的角度不同,顺光又可分为正顺光和侧顺光两种。
正顺光就是顺着摄像机镜头的方向直接照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线。
如果光源与摄像机处在相同的高度,那么,面向摄像机镜头的部分全部能接受到光线,使其没有一点阴影。
使用这样的光线拍摄出来的影像,主体对比度会降低,像平面图一样缺乏立体感。
在这样的光线下拍摄,其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会使被摄主体失去原有的明暗层次。
侧顺光就是光线从摄像机的左边或右边侧面射向被摄主体。
在进行摄像时,侧顺光是使用单光源摄像较理想的光线。
多数情况下我们一般用25°-45°侧顺光来进行照明,即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和光源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25°-45°。
此时面对摄像机的被摄主体部分受光,出现了部分投影。
这样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皮肤质感。
摄影用光对影视画面的作用

摄影用光对影视画面的作用没有光就没有影,没有影就没有形,没有形就没有视听画面艺术,也就没有五彩缤纷的世界。
光在影视创作中,不但可以完成主体造型,如勾勒外形轮廓,展示物体的细部,形成立体感等,也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所以,光对于影视创作艺术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表现物体外部特征和内部含义的先决条件。
摄像用光又叫电视照明,是实现影视技术同时又表现电影、电视艺术造型的必要条件。
1、用光渲染环境气氛所谓环境气氛指画面整体形象给人的一种精神上的强烈感觉,是给观众的一种情绪反应。
相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光线照明下可形成不同的气氛,这种特定的气氛可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白天、黑夜、晴天、黄昏等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光线性质,表现出来的气氛也不同,不同光线气氛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甚至影响人的情绪。
白天的阳光会你心情开阔;乌云滚动的天空会使人感到凄凉;无光的黑夜使人恐怖;皎洁的明月又会使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用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绪的心理依据。
2、刻画人物形象在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创作中,同样的人物用不同的光线照明可以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
用光塑造、刻画人物就是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人物性格的变化,发挥光线对人物的描绘作用。
是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采用不同的光线处理,以表明创作者对人物的理解。
“用文字写一部电影剧本有它的素材,用光写作也有它的素材,如光线、阴影、颜色,若改变一部影片的光的基调,便能改变整个影片给人的感受,也会影响影片情节。
所以说摄影师也是作家,不过她是用光写作”3、表现人物情绪用光来揭示剧中人物情绪,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展示了它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表现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根据导演安排,在某个下雨的夜晚,男主角冒着大雨跑到女主角的楼下,哭喊着女主角的名字。
在这样的场面里,用光营造了压抑的雨夜气氛,揭示了男主角此时此刻的痛苦心境。
在这里,摄影师把光线当成一种传达人物情感、表达人物情绪的语言。
4、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光可以作为表现人物情感的语汇,也可以作为表现对象,作为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
摄像机是用什么原理工作的

摄像机是用什么原理工作的
摄像机是使用光学、电子和信号处理原理相结合的技术设备。
光学原理:摄像机通过镜头将物体发射的光线聚焦在成像传感器上。
镜头通过对光线的折射和散射来调整和控制光线的角度和焦距,以产生比例和清晰的图像。
电子原理:成像传感器接收通过镜头聚焦的光线,并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
成像传感器通常采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或CCD(Charge-Coupled Device)技术,通过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流或电荷,并将其表示为像素。
信号处理原理:通过信号处理芯片,摄像机对传感器输出的像素信号进行处理、编码和压缩,以产生具有色彩、对比度和细节的数字图像或视频。
信号处理还包括自动曝光(Auto Exposure)、自动对焦(Auto Focus)和图像稳定等功能,以
提升图像质量和稳定性。
整合以上原理,摄像机可以捕捉到实时场景并将其转化为电子信号,而后处理成图像或视频,在电子设备或存储介质上传输、展示或保存。
6-1 电视摄像用光

6.闪光灯 闪光灯的英文学名为Flash Light。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 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 明亮。
第三节 摄影用光的特性
一、光强(光照强度) 进入照相机镜头的光线的强度取决于光源的强度和与光源 的距离。 光强与距离成平方反比的关系。
二、光位 1.顺 2.侧 3.逆 4.顶 5. 脚 光 光 光 光 光
(4) 加彩色纸的变化 在人工光源前加上透明的色纸后,使光源的光谱成分改变 了,使透射光的色温发生了变化。如果加上暖色的透明灯光 纸,则光源的色温偏低,光源偏暖色;如果加上冷色的透明 灯光纸,则光源色温就偏高,光源偏浅蓝色
各种不同变化状态下自然光色温表
光源 日光 阳光(中午及中午前后) 日出、日落时刻 色温(K) 5500K 5400K 2000~3000K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
薄云遮日 阴天
3000~4500K
7000~9000K 6800~7500K
晴朗的北方天空
10000K以上
人造光的色温
光源 色温 1700K
六、光色 白光可以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而我们的摄影光源并不 是白光,彩色胶片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黑白胶片在不同的光线下感光度也不一样。这里要引入一个 概念:色温。
1.色温 色温表示的是光的光谱成份,用绝对温标 K (开尔文) 来表示,也称为“色光成份”或“光的颜色”──光色。 在色温高的光源中,蓝色光多于红色光;在色温低的光 源中,红色光多于蓝色光。当光源色温高于感光胶片的标定 色温时,画面就会偏蓝,反之就偏红。从技术上来说,光源 色温与感光胶片所标定的色温不一致时,画面就不能真实再 现;从艺术上来说,色温又能创造性地表现画面的冷暖,产 生许多情感 联想。
摄像用光-PPT精选文档

平行光束(a)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 不要学很多。 ------ 洛 克
发散光束(b)
10 会聚光束(c)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 不要学很多。 ------ 洛 克
11
聚光型灯具之椭面聚光灯
追光 ,光线造型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 不要学很多。 ------ 洛 克 12
聚光型灯具之注光灯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 不要学很多。 ------ 洛 克
29
一、电视照明器材
• (五)灯光控制
– 影子
1、光影规律 • 灯光的方位与影子的方向相反 • 灯光越强,影子越深 • 灯光的方位越侧,阴影越多,投影越斜 • 灯光的高度越高,阴影越长,投影越短 • 被摄物与背景距离不变时,灯光距被摄物越远,灯 光在背景上的投影越实、越小; • 灯光与被摄物距离不变时,背景距被摄物越远,灯 光在背景上的投影就越虚,越大
做 辅 光 、 顶 光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 不要学很多。 ------ 洛 克
19
散光型灯具之天幕散光灯 顶光散光灯
演 播 室 顶 光 、 场 景 光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 不要学很多。 ------ 洛 克 20
散光型灯具之外景散光灯
外 景 辅 光 照 明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 不要学很多。 ------ 洛 克
27
一、电视照明器材
(五)灯光控制
– 亮度
• • • • • 选取不同功率的电光源 改变照射距离 在灯具前加网罩或柔光纸 调整聚光型灯具的汇聚与发散 调整调光设备改变灯光亮度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 不要学很多。 ------ 洛 克
室内摄影摄像用光资料

过渡影调和 层次
逆光
逆光是来自被摄体后面的光线光线照明。 1.由于从背面照明,可以照亮被摄体的轮 廓。 2.逆光可以使透明物体先得更通透,更有 质感。 3.在逆光照明条件下,景物大部分处在阴 影之中,只有被照明的景物轮廓,使这一 景物区别于另一种景物,因此层次分明。
缘的光线。其主要任务是勾画和突
出被摄对象富有表现力的轮廓形式。
由于轮廓光是从被摄对象背后或侧
后方向照射过来的,因此具有逆光
的光线效果。
用来把主体同背景区分开来(父亲母亲17.12 22-30)
表现主体的轮廓线
轮廓光布置注意事项
再不暴露光源的情况下,尽量靠近主体的 正后方。
轮廓光可以有两个光源,分别照亮两个侧 面,但不能偏离太多,形成夹光效果。
脚光
由下方向上照明人物或景物的光线。 这种造型光线形成自下而上的投
影,产生非正常的造型。常被用作 表现画面中的光源如油灯、台灯、 篝火等自然照明效果。
光的功能分类
主光 辅助光 环境光 轮廓光 眼神光 修饰光
主光
主光又称为塑型光,是刻画 人物和表现环境的主要光线。 不管其方向如何,应在各种 光线中占统治地位,是画面 中最引人注目的光线。
在人像拍
摄中,侧 面45度左 右,高度 45度左右, 又叫人像
摄影照明
的黄金角 度。
顶光
来自被摄体上方的光线照明。 在顶光下拍摄人物,会产生反常的、奇 特的效果,如前额发亮,眼窝发黑、鼻 影下垂,颧骨显得突出,两腮有阴影, 不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美感。
前额发亮,眼窝 发黑、鼻影下垂, 颧骨显得突出, 两腮有阴影,不 利于塑造人物形 象的美感。
1.拍摄剪影效果时要以 背景为标准曝光。
2.展示主体细节是以主 体光照为标准曝光。
高清摄像机拍摄用光技巧的几点认识

赏
文艺 生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2 0 1 3 - 0 7
高清摄像机 拍摄 用光技巧 的几点认识
郇 琦
( 辽宁人 民艺术剧 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
摘 要摄过程 中的用光技巧。
距已经很小 ) 。也就是 说 , 高清摄像机拍摄较 暗画面细节 的能 效果。 这也涉及到布光的问题。 为获得电影胶片的效果, 一种 力有 了很 大的提高 。而曝 光过度 时 , H D T V还原层 次则嫌 不 够, 虽然对高光部分的表现不如电影胶片 , 但整 体上 比普通电 视摄像机 已有 了很大提高 。 因而在高清拍摄 时 , 要尽量模拟 自 然光线进行布光 , ( 演播室主持人 布光 除外 ) 。 照度 : 高清摄像机仍采用 3 片2 / 3 ’ C C D但象素数增加 , 所
其在拍摄一些特写镜 头时 ,它对景物 细节 的表现接近 3 5 MM 胶片的效果 。另外 , H D T V对色彩 的还原能力也有 了很大 的提
高。 因为清晰度高 , 色彩还原能力强 , 层次感很好 , 饱 和度非常
高, 使得 H D T V能更好地表现景物缤纷 的色彩 。 HD T V的这些特点对电视灯光提 出了更高 的要 求 ,如果
目。
清晰度 : 由于清晰度大 幅提 高 , 对高清拍摄提 出了更高 的 现的淋漓尽致 , 而当拍摄有 瑕疵 的景 物时 , 也会使瑕疵在 画面 中一览无余 。 因此 , 必须 注意这个 问题 , 拍摄前 , 灯光 、 午美 、 化
人员 较少有 人能从容 的使用 高清摄 像机来 完成 所拍 摄 的节 要求 。当拍摄美好的景物时 , 能把细腻的层次 、 丰富的色彩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在灯具前面安装遮光板,可将射向某一特定 区域的光线挡住。
• 5.调整光阑型灯具的光阑大小,从而改变光束 的大小。
• 6.调整聚光型灯具的会聚与发散,使光束变小 与变大
• (三)控制灯光的影子 • 1.光影规律 • (1)灯光的方位与影子的方向相反。 • (2)灯光愈强,影子愈深。 • (3)灯光的方位愈侧,阴影愈多,投影愈斜。 • (4)灯光的高度愈高,阴影愈长,投影愈短。 • (5)当被摄物与背景的距离不变时,灯光距被摄
• 3.镝灯
• 镝灯是金属卤化物灯。镝灯最大特点是发光效 率高达80流明/瓦,电弧亮度分布比氙灯均匀, 是一种光效高、光色好(可与太阳光并用)、寿 命长的理想外景电光源。 镝灯色温 5500K~6000K,显色指数Ra80~90,平均寿命 约2000小时。
• 4.三基色荧光灯
• 三基色荧光灯管因其光谱能量分布曲线是以红、 绿、蓝三种原色组成而得名,外形和日光色荧 光灯一样。三基色荧光灯管色温3200K,显色 指数Ra 85,发光效率65 流明/瓦,平均寿命 1000小时左右。三基色荧光灯管是一种低温光 源,它不会给演播室带来高温而影响摄像工作, 还可以减少演播室的空调容量,降低成本。
• 三 灯架
• (一)落地式灯架
• (二)悬挂式灯架
• 1.固定式悬动灯的位置。这种灯架布 光速度快,但装灯数量多,有些灯的利用率较 低。
• 2.移动式悬挂灯架
• 移动式悬挂灯架,在它上面设置一定数量的滑 动支架,灯具可沿滑动支架移动,悬吊杆又可 以升降,所以,灯具的方位和高度可以任意调 整。这种灯架用灯数量较少,移动灵活, 适合 各种复杂节目制作,但成本较高、维修量较大。
2.改变灯具到被摄物的距离,距离愈近,亮度就 愈大。
3.在灯具前加网罩或柔光纸等,使光线软化 。 4.调整聚光型灯具的汇聚与发散,使亮度增强与 减弱。
5.调整调光设备改变灯光亮度。
• (二)控制灯光的照射范围
• 1.改变灯具的垂直角,垂直角愈小,光线分布 就愈广。
• 2.改变灯具到被摄物的距离,距离愈远光线照 射范围就愈大。
• 7.色温 色温是用来定量分析光源的颜色成分。 当实际光 源的光谱成分和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 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则用绝对黑体的这个温 度表示实际光源的色温。色温的单位用绝对温 标K (开尔文)表示。
• 8.显色指数 光源能否正确地重现物体颜 色,除了与光源的色温有关外,还与光 源的显色性好、差有重要关系。光源的 光谱能量分布决定了光源的显色性。物 体在全色光谱的太阳光照射下,色彩还 原最为真实。钨丝灯虽是连续光谱,但 长波光较多,因此它的光色偏红; 日光 灯不是连续光谱,而且短波光较多,所 以它的光色偏蓝。
第七章 摄 像 用 光
摄像用光是利用各种摄像照明器材进行人 工照明布光和利用 不同光位的太阳光线进行采 光的总称。摄像是用光造型的一门艺 术。光不 仅是将三维空间的教学活动反映到二维电视屏 幕上的重 要物质条件,而且也是塑造物体形象 的基本造型因素。光对摄像 师来说,犹如一支
神奇的画笔和五彩续纷的颜料,他们按照摄像 机的技术要求,用光作画,用光造型。
物愈远,灯光 在背景上的投影愈实、愈小。
• (6)当被摄物与灯光的距离不变时,背景距被摄 物愈远,灯光 在背景上的投影愈虚、愈大。
• 2.消影方法
• (1)调整灯的方位、高度,变长影为短影,将多 余影子移去暗处或画面外,合多影为一影。比 如,主光和辅光在背景上都产生投影时,可以 将辅光的距离远一点,方位正一点,高度低一 点,则辅光的投影就会被物体本身挡住。
四、调光设备
调光设备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为电 阻型调光器 (已淘汰);第二代为自藕变压 器型调光设备;第三代 为磁放大器型调光 设备;第四代为可控硅型调光设备。目前, 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可控硅调光设备在国 外已被广泛采用 。
五、灯光控制
(一)控制灯光的亮度 l.选用不同功率的电光源,功率愈大,亮度就愈 大。
• (二)电光源种类
• 1.卤钨灯 电视教材制作常用卤钨灯。 它是在常用的钨丝灯的基础上, 充入少 量的卤素造成,克服了灯泡玻璃壳易黑 化的缺点,使灯泡的发光效率和寿命得 到提高。 卤钨灯色温3000~3200K,显色 指数Ra 97~99,发光效率21~23流明/瓦
• 2氙灯
• 氙灯是一种惰性气体灯。氙灯放电时的光色好, 且其最大特点是光谱能量分布接近日光,所以 氙灯有小太阳之称,常用来做外景照明。氙灯 色温6000K,显色指数Ra95~97;光效高,发光 效率30一50流明/瓦;平均寿命1000~2000小时。
• 二、照明灯具
• (一)聚光型灯具 聚光型灯具的投射光 斑集中、亮度高、边缘轮廓清晰,大小可 以调节,光线的方向性强、易于控制, 能使被摄物产生明显的阴影。常用灯具 有菲涅尔聚光灯、椭面聚光灯、注光灯、 回光灯及携带式电瓶灯等。
• (二)散光型灯具
• 散光型灯具是一种漫反射式灯具,其投 射光斑发散、亮度低、边缘成像模糊、 散射面积大,光线没有特定方向,且柔 和、均匀,被照物不产生明显的阴影。 有新闻灯、四联散光灯、天幕散光灯、 顶光散光灯、外景散光灯、三基色荧光 灯等。
• 4.发光效率 电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与消耗功率 之比叫发光效率,单位是流明/瓦。
• 5.寿命 从电光源开始工作时起,到丧失使用价 值时止 (其 光通量己降低到适用范围以下或烧 毁时),总共点燃的时间叫电光 源的寿命,单 位是小时。
• 6.光谱能量分布 电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是指电 光源各段波长的相对能量分布,一般以光谱能 量分布曲线图表示。
第一节 照 明 器 材
• 摄像照明器材一般由电光源、灯具、 灯架、调光设备等组成。
• 一、电光源 • 根据不同的照明要求,需选择相应
的电光源。为此,必须了解电光源的特 性参数。 •
• (一)电光源特性参数
• 1.额定电压
• 2.额定功率
• 3.光通量输出 电光源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辐 射出去的能量叫光通量输出,单位是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