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摄像用光

合集下载

第七章-CCD光电图像传感器

第七章-CCD光电图像传感器
• 势阱内吸收的光电子数量与入射光势阱附近的光强成正比。一个 势阱所吸收集的若干个光生电荷称为一个电荷包。
七、 CCD光电图像传感器
2、 CCD工作原理
电荷存储
通常在半导体硅片上制有成千上 万个相互独立的MOS光敏单元, 如果在金属电极上加上正电压, 则在半导体硅片上就形成成千 上万的个相互独立的势阱。如 果此时照射在这些光敏单元上 是一幅明暗起伏的图像,那么 这些光敏元就会产生出一幅与 光照强度相对应的光电荷图像。
获得目标尺寸和像素的变换关系 根据几何光学原理,被测物体尺寸计算公式为D=np/M
式中: n——覆盖的光敏像素数; p——像素间距; M——倍率。
D
被测 物体
成像 透镜
CCD
七、 CCD光电图像传感器
5、典型线阵CCD图像传感器 TCD1209D的像敏单元阵列由2075个光电二极管构成,其中
有27个光电二极管(前边D13~D31和后边的D32~D39)被遮蔽, 中间的2048个光电二极管为有效的像敏单元。每个像敏单元的 尺寸为14µm×14µm,相邻的两个像元的中心距为14µm。像敏单 元阵列的总长度为28.672mm。
特性参数
七、CCD光电图像传感器
5、典型线阵CCD图像传感器 (2)灵敏度
特性参数
线阵CCD的灵敏度参数定义为单位曝光量(lx.s)的作用下器
件的输出信号电压,即
R UO
式中的UO为线阵CCD输出的信号H电V 压,HV光敏面上的曝光量。
衡量器件灵敏度的参数还常用器件输出信号电压饱和时光敏面
上的曝光量表示,称为饱和曝光量,记为SE。饱和曝光量SE越
电源 输出
驱动脉冲
控制脉冲
钳位脉冲 复位脉冲TCD1209D原理结构图

第七章光线的光路计算及像差概述(2)

第七章光线的光路计算及像差概述(2)

球差是轴上物点以单色光成像时惟一的成像 缺陷。
第四节 慧差
孔阑I 孔阑 II
光束对辅光轴失对称有球差时
在平面光束中,本来对主光线对称的各对光 线,经系统以后失去对称的一种成像缺陷称为慧 差。
光束对光轴失对称无球差时
如果没有球差,上图中轴外物点 B 的入射光 束虽然对球面辅轴失对称,但出射光束都交在 B 上,此时就没有慧差。
第五节 像散和像面弯曲
一.像散 轴外物点沿主光线的细光束锥中,子午面上的子 午光束在主光线上的会聚点Bt '与弧矢面上的弧矢光束 在主光线上的会聚点Bs '各处于主光线上的不同位置, 这种现象称为像散现象,与像散现象产生相应的成像缺 陷,就是像散。像散使进入系统的球面波面变成像散 面。
线条物体的子午像和弧矢像
第八时,在像面上 将得到一物体边缘呈各种颜色的像。 这种现象是由于不同色光的垂轴放大率不同 而引起的色像差,称为倍率色差。
BC
BF
倍率色差对于目视系统是用F光和C光两种色 光在高斯像面上的主光线所决定的实际像高YF 和 YC 之差来度量的,记为 YFC 。
入射系统的光束对辅光轴失对称是产生慧差 的原因,但产生慧差的根本原因是球差。
因此,慧差是与视场和孔径有关的像差。视 场的增大会使光束对辅轴失对称加大,孔径加大 会使球差产生,从而产生慧差。
慧差和球差一样也是单色光的像差。 孔径光阑的位置变化可以改变轴外物点进入 系统的光束对辅轴的失对称情况,因此,移动孔 径光阑,改变主光线的路径,可以改变慧差。
线条物体的子午像和弧矢像
子午像和弧矢像均在主光线上,子午像点Bt'和弧矢像 点Bs'在主光线上的位置t'、s '用杨氏公式和过渡公式可以 算出。 像散是以近主光线的细光束的子午像点Bt '和弧矢像点 Bs '之间的距离在光轴上的投影来度量的,像散以xts'表示。

第七章摄录像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第七章摄录像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D-2
复合
D-3
复合
D-5
RGB部件
1/2英寸盒带 质量优良,能大量后期制 (12.77毫米) 作,无图像损失,能装配 在ENG、EFG摄像机上用 作一体机
数字式 Betacam
Y/R-Y、B-Y分 量 使用 MPEG-2压缩
1/2英寸盒带
质量优良,能大量后期制 作,无图像损失。用于广 告、MTV、电视剧等
电视节目摄制与编导
第七章
摄录像机基本原理 和操作方法
电视摄录像机是电视通讯中最基 本的设备,也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 工具。它的技术与性能对电视节目的 质量影响很大。虽然电视摄像机的电 子设备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其 性能更加优越,操作也更加容易。
学习目标: · 了解摄像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 能。 · 了解摄像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 · 掌握摄像机的调整与操作方法。 · 了解数码摄像机的技术特点。 · 掌握摄像机的拍摄技巧。
一、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CCD:电荷偶合器件 ADC: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镜头选择一定的视野把该景制成小的 光学图象;成像器把镜头输入的光学图像 变成电子信号;模拟电信号经过ADC转换 成数字信号;DSP进行数字信号编码和处 理。
二、数码录像机的工作原理
录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电磁信号的转 化过程,及各种信号的处理。 将摄像系统送来的亮度信号和色度信 号,经模/数转换,送入录像系统的电磁转 换部分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亮度信号 和色度信号混合在一起,再由两个视频磁头 交替地记录到录像带上。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松下AG-DVC33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第七章 CCD应用中的光学系统 - 副本资料

第七章 CCD应用中的光学系统 - 副本资料

w/
2
D/
F1/(F2) 分划板 -f
l2/ 眼睛 目镜
A/// y/// B///
图8-37 望远系统成像原理
36
两面凸透镜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原理
37
望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是物体经过望远系统所成的像对 人眼张角的正切值tgω/,与人眼直接观察物体时物体对人眼张 角的正切值tgω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Г= tgω// tgω=-f/物/f/目 式中, f/物为望远物镜的焦距;f/目为目镜的焦距。 由此式可见,只有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时,望远 系统才有视角放大作用。而且当目镜的焦距一定时,要求有
δ=0.5λ/(NA)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物镜在像差校正好以后,对一定波长的
光线,分辨率完全由物镜的数值孔径所决定。数值孔径越大,分辨
率越高。所以提高分辨率的主要途径是增大数值孔径。
31
当物方介质折射率为空气时,物镜最大的数值孔径为1,一 般只有0.9左右。而在物体和物镜之间浸以高折射率的液体,如
折射棱镜1273光学系统中光阑的作用一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二视场光阑三渐晕光阑四消杂光光阑1374常用光电图像转换系统的成像特性以ccd器件作为接收器的光学系统主要是由成像物镜和ccd器件组成的物体经物镜成像在ccd器件上因此成像物镜的光学特性决定了系统的使用性能
第七章 CCD应用中的光学系统
成下列形式
2 E0 ( )2 4 f ( ) 2
KL D
20
由上式可见,像面照度与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相
对孔径越大,像面照度也越大。 轴外像点的照度与视场角有关,它与视场中心的 像面照度有以下关系 E E0 cos4 w 常见照相物镜的相对孔径为1∶4.5-1 ∶2。 在摄影物镜的外镜筒上,刻有与相对孔径对应的 数字和指标。数字为相对孔径的倒数,俗称为F数或 光圈数。

电视编导与制作考试重点

电视编导与制作考试重点

绪论:1.什么是教育电视从设备系统来看,“教育电视”是表示具有教育功能的电视设备系统从教育活动来看,它是指运用电视手段(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科领域来看,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教育电视的发展A.闭路教育电视的出现 b. 广播电视设备系统用于、教学领域C.闭路教育电视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 d.卫星教育电视的发展3.电视具有优越的教学功能A.知识传授功能B.技能训练功能C.扩大教学规模的功能4.教育电视科学的研究领域(1).教育电视设备系统(2)教育电视教材(3)教育电视评价与运用第一章电视教材概述5.电视教材的定义和特点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贮存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

6.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a.明确的教学目的,以大纲为依据,与文字教材相配合b.特定的教学对象c.严格的科学性,艺术性要为科学性、教育性服务d.要贯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7.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a.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b.利用电视表现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c.视听结合,多维度传递信息内容d.贮存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e.传送方式多样化,适宜多种教学方式F.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局限性8.电视教材的主要类型1.讲授型讲授型电视教材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节目。

▲课堂式讲授型▲外景式讲授型特点: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教学效果差。

2.图解型图解型是通过能说明教学内容的图像画面,加上旁白解说去传递教学信息。

特点:▲同时用图像与声音两种传播符号传递教学信息,传递教学信息的密度高,速度快,教学效率高。

▲声画同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获得牢固的记忆。

▲能充分发挥电视手段的长处有利于解决教学上的重点难点问题。

▲编制过程复杂,制作成本高。

3. 戏剧型戏剧型电视教材是一种利用了电视特点的比较生动活泼的电视教材,通过戏剧,游戏,访问与讨论等表演形式表现教学内容。

第七章X线成像理论

第七章X线成像理论

第七章X线成像理论第七章 X线成像理论第⼀节 X线成像原理⼀、X线影像信息的传递(⼀)摄影的基本概念摄影:是应⽤光或其他能量来表现被照体的信息状态,并以可见光学影像加以记录的⼀种技术。

影像:⽤能量或物性量把被照体的信息表现出来的图像,这⾥把能量或物性量称作信息载体。

信息信号:由载体表现出来的单位信息量。

成像系统:将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信号加以配制,就形成了表现信息的影像,此配制称为成像系统。

(⼆)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与传递1.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由X线管焦点辐射出的X线穿过被照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衰减,使透过后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随之到达屏/⽚系统或影像增强管的受光⾯等,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并传递给胶⽚,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维光学密度分布,形成光密度X线照⽚影像。

2.X线影像信息的传递如果把被照体作为信息源,X线作为信息载体,那么X线诊断的过程就是⼀个信息传递与转换的过程。

此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第⼀阶段: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照射,取得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

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

(2)第⼆阶段: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接受介质(增感屏-胶⽚系统、荧光屏或影像增强系统等)转换为⼆维的光强度分布。

若以增感屏-胶⽚体系作为接受介质,那么这个荧光强度分布传递给胶⽚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再经显影加⼯处理成为⼆维光学密度的分布。

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特性及显影加⼯条件。

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环节。

(3)第三阶段:借助观⽚灯,将密度分布转换成可见光的空间分布,然后投影到⼈的视⽹膜。

此阶段信息的质量取决于观⽚灯的亮度、⾊光、观察环境以及视⼒。

(4)第四阶段:通过视⽹膜上明暗相间的图案,形成视觉的影像。

(5)第五阶段:最后通过识别、判断作出评价或诊断。

工程光学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工程光学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六、显微镜的照明方式
①透射光亮视场照明。光通过透明物体产生亮视场。 ②反射光亮视场照明。对不透明的物体,从上面照射产生漫射或规 则的反射形成亮视场。 ③透射光暗视场照明。倾斜入射的照明光束在物体旁侧向通过,光 束通过物体结构的衍射、折射和反射,射向物镜,形成物体的像, 则获得暗视场。 ④反射光暗视场照明。在旁侧入射到物体上的照明光束经反射后在 物镜侧向通过,若无缺陷的放射镜作为物体,得到一均匀暗视2场2 。
距离
距离
R为远点视度,P为近点视度,单位为屈光度(D)=1/m。 医学上, 1D=100度。 随着年龄增大,肌肉调节能力下降,调节范围减小。
(二)眼的缺陷及校正
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或眼光学系统的后焦点在视网膜上,称
为正常眼。
正常眼观察近物时,物体距眼最适宜的距离是250mm,称
为明视距离M。
4
①近视眼 近视眼的网膜离水晶体太远或水晶体表面曲率太大,无限 远物点成像在网膜之前,远点在眼前有限远。 需配一负光角度凹面透镜,透镜的像方焦点与眼睛的远点 重合,这样,无限远物点就能成像在网膜上。
大小应与目 500tgw 6,8,11,16,22,32。 镜的视场角 250 D ②成实像的眼睛、摄影和投影系统。
f e
e
一致: e
2 y 5 0 0tg w e
5 0 0tg w
表明:在选定目镜后,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越大,其在物
空间的线视场越小。
18
三、显微镜的出瞳直径 普通显微镜,物镜框是孔径光阑。 复杂物镜,其最后镜组的镜框为孔径光阑。 测量用显微镜,物镜像方焦平面上设置专门的孔径光阑, 经目镜所成的像为出瞳(直径为D‘)。 则有: n ysinun ysinu nsinuyn sinu y n sinu fo

(工程光学教学课件)第7章 典型光学系统

(工程光学教学课件)第7章 典型光学系统

D' l'z D lz
[例7-4] 有一显微镜,物镜的放大率β=-40×,目镜的倍率 为Γe=15(均为薄透镜),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求物 镜和目镜的焦距、物体的位置、光学筒长、物镜和目镜的间 距、系统的等效焦距和总倍率。
解: 已知物镜的共轭距L=195mm和放大率β=-40×
11 1
l' l f0'
眼睛的视角分辨率相适应,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和被观察物体所
需的分辨率的乘积等于眼睛的分辨率。
五、眼睛的对准精度
对准:是指在垂直于视轴方向上的重合或置中过程; 对准误差:对准后,偏离置中或重合的线距离或角距离。
六、眼睛的景深
当眼睛调焦在某一对准平面时,眼睛不必调节 能同时看清对准平面前和后某一距离的物体, 称作眼睛的景深。
设艾里斑的半径为 a,则 :
a 0.61 n'sin u'
道威判断:两个相邻像点之间的两衍射斑中心距为 0.85a 时,则能被光学系统分辨。
设显微镜能分辨的物方两点间最短距离为
由瑞利判断可得:
a 0.61 0.61 n sin u NA
(7-28)
由道威判断或得:
0.85a 0.5 NA
眼睛的调节能力:用能清晰调焦的极限距离表示, 即远点距离lr和近点距离lp。以远点距离lr和近点 距离lp的倒数差来度量:
1 1 RP A lr lp
(7-1)
正常眼:眼睛的像方焦点F’与视网膜重合; 远点位于人眼前无限远处。
近视眼:眼睛的像方焦点F’位于视网膜前方; 远点位于人眼前有限距离处。
开普勒望远镜746三望远镜的视场孔径光阑渐晕光阑y为分划板半径2一般在1015伽利略望远镜孔径光阑视场光阑例76有一架开普勒望远镜视觉放大率为6物方视场角28出瞳直径d5mm物镜和目镜之间距离l140mm假定孔径光阑与物镜框重合系出瞳距离目镜口径分划板直径物镜口径和目镜焦距物镜焦距目镜的作用类似于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像放大在人眼的远点或明视距离供人眼观察其光学特性参数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三点式布光
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线进行照明布光,能把三维物体的立体 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的电视屏幕上,这种布光方法叫三 点式布光。
四、静态人物布光
(一)静态单人场面的布光
1.平调光处理
2.侧光处理
3.逆光处理 拍摄低调画面应注意: (1)人物衣服的色调应以灰色、深灰色为 佳。 (2)低调拍摄时要注意曝光问题。 (3)低调拍摄常选择聚光灯作为勾画人物 轮廓线的主要光源,其他部分的暗部层 次常选用散光灯具。
(二)静态多人场面的布光
1.两人场面的正面布光 (1)分别布光法
(2)重点勾勒法
(3)平调组合法
2.两人交流场面的侧面布光
3.演播室内多人物座谈布光}
(1)分别布光
(2)分组布光
(3)分区布光
(4)整体布光
五、动态布光
动态布光的特点是: 1.灯光由封闭式的某个区域性照明,转变为 某个较大范围内的照明。 2.每组或每个灯光成分组合要具有可塑性, 布光不仅要考虑点,还要考虑面。布光要考虑到 灯光与灯光、区域与区域的衔接。 3.由于被摄体或摄像机的运动,原为主光的 光源可能变为逆光光源,逆光光源可能变为主光。 4.比较注重运动之前和运动结束之后处于基 本静止状态下的人物布光,即运动画面中的起幅 和落幅是整个运动镜头中布光的重点。
能形成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影子的光叫做 直射光。
2.散射光 :散射光也就是物理学中的漫反射
光。凡是光线方向杂乱,在被照物体上不能形 成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影子的光线都叫做 散射光
6.2 电光源与照明灯具
一、电光源的种类 (一)卤钨灯
使用卤钨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管形卤钨灯时,必须水平使用,左 右倾角不要超过5度。 2.在安装卤钨灯时,要防止将手指痕迹 留在灯泡壳上,安装后要用酒精棉将灯管(泡) 壳的指痕擦净,晾干后再通电使用,这样可以 成倍地延长卤钨灯的使用寿命。每次使用前要 对卤钨灯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3.卤钨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很高, 要注意散热通风,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要禁 止把大功率的卤钨灯装在小功率的灯具上,否 则不仅会烧坏灯具,而且会使灯的钼箔封口迅 速氧化,使灯泡漏气损坏。
(四)照度
照度表示物体表面受到光线照射后,在 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照度用符号E表 示,单位为lx (勒克斯)。 1、 照度定律 :
当使用人造点光源进行电视照明的时候,光线入射到某物体表面 上后,单位面积的光通量会随着光源的发光强度、光线的入射角度以 及光源与物体之间距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当光源发光强度不变时,光源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照度就 越弱;其减弱倍数的比率,就是被照射面积的比率,这个就是照度的 平方反比定律。
(六)场景光 场景光是拍摄大场面才用的,用于均匀照亮整个 场景的光,保证场景中的光照度至少达到 1500~2000勒克斯,使彩色摄像机无论拍哪 个角度都能符合色彩还原的基本要求。场景光 又称为基础光。 在一个场景中,各种造型光的比例是,主光一般 为基础光的1.2~1.5倍;辅光为基础光的 0.8~1倍;轮廓光为基础光的1.5~2倍;背 景光为基础光的0.8~1倍。 场景光一般采用散光灯,位置处于被摄物 的上方,大面积均匀分布,使整个场面的照度 均匀。
午间日光 薄云遮日天 厚云遮日天 雨雪天 蔚蓝天 闪光灯
日光灯 氙灯 镝灯 高压汞灯 高压钠灯
(二)光源的显色性: 某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所显示出来的 颜色,与太阳光照射下该物体颜色相符 合程度的物理量。 显色指数的计算:分别用标准光源和待测光源
照射八种标准颜色样品,即红、橙、黄、绿、青、 蓝、紫、品,根据它们产生的相对色差,算出每 种颜色样品的显色指数,称为特殊显色指数,这 样就可以得到待测光源的八个特殊显色指数。取 八个特殊显色指数的平均值Ra,则Ra就是被测 光源的显色指数
摄像光源 :色温为3200K的光源
摄像光源与标准光源的区别 : (1)标准光源规定了电视系统重现彩色的色度基准,该基准是设计 摄像机光谱特性和调整接收机白平衡的依据,因此,标准光源必 须在设计电视系统之前预先确定好。 (2)摄像光源规定了摄像机使用环境的色温基准,该基准既是设计 摄像机光谱特性的依据,同时也是对摄像机使用环境光源色温的 要求。 (3)一般来说,规定标准光源是电视系统实现正确的彩色重现所要 求的,而规定摄像光源仅仅是摄像机的生产者为了便于设计摄像
三基色荧光灯
5500
2854 3200 3200 5500-6000 6000 5500-6000 7000 2100
日出日落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 日出后、日落前2小时
1850
3500
4400-4600
5300-5500 6400-6900 7000-7500 7500-8400 10000-20000 5000-6000
(二)氙灯
氙灯色温6000K,显色指数Ra为 95~97,光效高,发光效率30~50流明/ 瓦,平均寿命1000~2000小时。
(三)镝灯
镝灯是金属卤化物灯,色温5500~ 6000K,显色指数Ra为80~90,发光效 率高达80流明/瓦,平均寿命2000小时。
(四)三基色荧光灯
二、照明灯具
表6-2 常用电光源的显色指数
光源 显色指数(Ra) 光源 显色指数(Ra)
标准光源
钨丝灯 卤钨灯 三基色荧光灯 日光灯
100
97~99 97~99 75~85 65~75
氙灯
镝灯 高压汞灯 高压钠灯
95~97
80~90 30~50 21~23
六、直射光与散射光
1.直射光:光源以直线的形式直接照射物体,
四、影子的运用
影子规律是:灯高影低,灯低影高。灯 近影大,灯远影大。近强,远弱。
影子效果欣赏:
6.3 人工照明布光
一、照明中的基本光线
按照光线的造型效果,照明的基本光线主要有主光、辅助光、 轮廓光、背景光、装饰光等。 (一)主光 :主光是塑造画面形象的主要光线,用来照亮被摄物体 主要的和最有表现力的部分 主光的光源属于直射光的性质,能在画面上形成明显的光源方向以 及亮部、阴影和投影。 作用:是描绘人或物的主体形状及主要轮廓线条,组成造型结构, 是画面中起主导作用的光线,又称塑造光。 位置:主光一般采用菲涅尔聚光灯,主光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一 般都放在被摄对象的前面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O~45O的水平角 内,既可位于摄像机左侧,也可置于右侧,视造型的需要而定。 主光在竖直方向的角度一般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O~45O的垂直 角
第六章
摄像用光
6.1 摄像用光的基本度与宽容度 四、发光效率 五、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 六、直射光与散射光
一、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光源 和人工光源。
标准光源 :彩色电视系统普遍选用光谱分布接近“白昼平均照
明”、相关色温为6500K(色度坐标为X=0.313,Y=0.329)的D65光源 作为彩色电视系统的标准光源 选用D65光源作为标准光源的优点是:重现的彩色出现失真时对观 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程度小。 彩色电视系统选择标准光源的意义在于:使接收端重现景物的色度 与原景物在标准光源下的色度保持一致,以实现色度学上正确的彩色重 现。
(四)背景光 :背景光主要是照亮被摄对 象周围环境及背景的光线 作用:主要是突出主体、烘托主体。 背景光亮度在主光与辅光之间,约为主光 的2/3。 背景光一般采用天幕灯和散光灯。天幕灯 的位置是沿着演播室悬挂式灯架的边缘 一字排列,水平放置。角度以均匀照亮 天幕为准则。
(五)装饰光 :是用来突出表现被摄物某 一重点部位所用的光 作用:有目的地对被摄对象进行局部或细 节的修饰,表现质感,使所表现的形象 更加完美、更富有艺术魅力,并达到照 明的平衡。
(二)辅助光 :辅助光简称辅光,又称副光,是 用来弥补主光表现力不足的一种光线,它照亮 被摄物的阴影 作用:是调整画面的影调,决定画面的反差,表 现质感,帮助塑造被摄主体的形态,表达被摄 主体的全部特征。 辅助光光源属于散射光性质,具有光线柔 和、细致的特点。辅光一般采用散光型灯具。 辅光的位置处于主光和摄像机的另一侧,与摄 像机镜头轴线成5O~30O的水平角,在竖直方 向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的0O~20O垂直角。 辅光与主光的光比通常为1:2。
五、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
(一)光源的色温
当某一种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加热到 某一温度时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就用黑体的这 个温度表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色温的单 位用绝对温标K(开尔文)表示。
表6-1 几种电光源与自然光的色温
光源 色温(K) 光源 色温(K)
标准光源
钨丝灯 卤钨灯
(2)散光型灯具的特点:
散光型灯具都没有透镜,出光角度很宽,在很短的距离就能照 亮一个很大的区域。 与聚光灯型灯具相比,散光型灯具射出的光束宽,方向性不强, 为漫射的光线,高光的亮度较小,整个被照物体都沐浴在光线之 中而没有生硬的影子。
(一)聚光型灯具
1.菲涅尔聚光灯
2.注光灯
3.回光灯
这种灯的光质硬,射程远,可造成亮暗分明的 界限,常用来做轮廓光,以显示物体的形状、结构和 质感。
3.逆光照明 光源在被摄对象的后方,在摄像机 的前方,从被摄对象的背后,对着摄像 机的方向照明被摄体。 光源在被摄对象的后侧方,从侧逆 方向与被摄对象正前方成135角(1.5H或 10.5H处)照明的,叫做侧逆光。
(二)垂直钟面的照明光位
A.顺光照明 C.前顺光照明 E.前脚光照明
B.顶光照明 D.顶顺光照明
二、照明的角度与造型
水平钟面照明主要有三大类型照明光位,即正面光照明、侧光照明和
逆光照明。
1.正面光照明 正面光又称平光、顺光。光源处在被摄对 象的前方(6H处),与摄像机镜头的方向相平 行地照射到物体表面 2.侧光照明 光源处在与被摄对象的正前方成90O角 (3H或9H处),从正侧面照明被摄对象。 侧光照明的光源除了处在被摄对象和摄像 机的正侧方外,根据光源位置的变化,还可以 分前侧光和后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