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摄像用光分析

合集下载

摄像用光——精选推荐

摄像用光——精选推荐

摄像⽤光第七章摄像⽤光第⼀节照明器材⼀、电光源1、电光源的特性参数:?额定电压与功率光通量与发光效率⾊温与显⾊指数第七章摄像⽤光2、电光源种类(1)卤钨灯—溴钨灯、碘钨灯(2)⽓体放电灯—氙灯、镝灯灯(3)三基⾊荧光灯第七章摄像⽤光⼆、照明灯具—聚光型灯具(1)菲涅尔聚光灯(2)椭⾯反射灯(3)注光灯(4)回光灯(5)便携式电瓶灯第七章摄像⽤光3、照明灯具—散光型灯具(1)新闻灯(2)散光灯(3)三基⾊荧光灯三、灯架装置(1)落地式(2)悬挂式第七章摄像⽤光四、调光设备1、模拟机械调光设备2、数字程控可控硅型调光设备五、灯光控制1、控制灯光的亮度2、控制灯光的照射范围3、控制灯光的影⼦第七章摄像⽤光第⼆节摄像布光⼀、布光的类型1、主光:表现主体造型的主要光线,⽤来照亮被摄物体最有表现⼒的部位。

(聚光灯)2、辅光:补光,弥补主光的不⾜,照亮被摄物的阴影。

(聚光灯)3、轮廓光:逆光或者背光,从被摄物背部投射过来的光,它使被摄物产⽣明亮的边缘,勾划出被摄物体各部分轮廓形状。

(聚光灯)第七章摄像⽤光4、背景光:照亮被摄物体的背景(散光灯)5、装饰光:⽤来突出被摄物某⼀细部造型的质感。

(柔光灯)6、效果光:⽤光模拟特定时间、特定⾃然条件。

(聚光灯+滤⾊⽚)、(激光灯)7、场景光:⼜称基础光。

均匀照亮整个拍摄现场。

照度要达到1500——2000勒克斯。

(聚光灯)第七章摄像⽤光⼆、布光中不同光之间的⽐例关系1、主光/辅光≈2/12、主光/轮廓光≈1/13、主光/背景光≈3/2第七章摄像⽤光三、布光程序1、⼤场⾯布光:场景光—背景光—主体光(主光—辅光—轮廓光)2、⼩场⾯布光:主体光(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3、静态布光:主光—辅光—轮廓光4、⼈脸布光:细致刻画⼈脸部特征及美化⼈物。

(注意⽤光的⾓度)第七章摄像⽤光四、反光物体的布光:⾦属、玻璃、容易产⽣反光。

采取以下⽅法可消除反光:1、改变摄象机机位或者改变被摄物的位置,避开物体的反光斑点2、移动灯位,改变灯光在物体上的⼊射⾓,将反光斑点移到画⾯外。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摄影和摄像是通过光的应用来记录、捕捉和再现图像的过程。

在摄影和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影响图像的质量、色彩和效果。

以下是对光在摄影与摄像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的分析。

1. 光线的照射和反射光线是摄影和摄像中最基本的元素。

摄影师和摄像师使用光线来照亮主体和场景,通过控制光线的照射方向、角度和强度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光线在照射物体时会产生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摄像机或相机的镜头,被记录下来形成图像。

通过控制光线的照射和反射,摄影师和摄像师能够创造出明暗、阴影和立体感,提升图像的质感和层次感。

2. 光的色彩光的色彩也是摄影和摄像中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色温和颜色,例如自然光的色温是暖色调的,而日光灯的色温则是冷色调的。

摄影师和摄像师会根据拍摄的主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和色彩,或者通过色彩滤镜来改变光线的颜色。

光的色彩对于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起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影响图像的整体色调和氛围。

3. 光线的亮度与对比度光线的亮度和对比度对于图像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亮度越高,图像越明亮;亮度越低,图像越暗。

摄影师和摄像师会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亮度,通过增加或减少光线的强度来控制图像的明暗程度。

光线的对比度也会影响图像的质感和层次感。

高对比度的光线会产生明显的黑白分明的效果,而低对比度的光线则会产生柔和、平缓的效果。

通过控制光线的亮度和对比度,摄影师和摄像师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和风格。

4. 光线的方向和角度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也是摄影和摄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光线照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果将光线从侧面照射主体,会产生明暗对比明显的效果,凸显主体的形状和纹理;如果将光线从正面照射主体,会产生均匀的光照效果,减少阴影,适用于拍摄人物肖像。

光线的角度也会影响到主体和背景的关系。

摄影师和摄像师会根据拍摄的主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线方向和角度来创造出理想的画面效果。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光是摄影摄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直接影响了照片和视频的质量。

光线的方向、光强和颜色等因素都会对画面产生影响。

在摄影和摄像过程中,应用光学原理,合理地利用光线,可以创造出更加细腻、充满艺术感的图像。

一、光线的方向光线的方向是影响画面构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光线的方向与被摄物体呈现出的形状相一致,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形状,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例如,在拍摄立体的建筑物时,可以利用垂直光线从上方照射,突出建筑物的高低错落,从而增强建筑物的立体感。

此外,灯光的方向也可以用来刻画被摄物体的感觉。

比如说,利用侧光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纹理和质感,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增强照片或视频的效果。

二、光线的光强光线的光强是指照射被摄物体的光的亮度。

光线光强的大小直接影响画面的明暗度。

在实际应用中,当光线光强较弱时,容易出现画面失真、过暗等问题,需要增加光源亮度或者增加曝光时间等方式,以提高画面采集的质量。

另外,在使用背景光时,光线的光强不应太强,否则会引起被摄物体的过曝,影响画面的效果。

在使用镜头前面放置滤镜时,滤镜的透光率也会对光线的光强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画面的效果,需要在不同场景下综合考虑光源的亮度、被摄物体和摄像方向等要素,适当加减光线的光强。

三、颜色和亮度的应用在色彩的运用方面,摄影师通常会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画面主题的表达。

例如,在使用背景光的过程中,颜色的选择往往会与缩略图或者对比度的变化相关。

如果需要强调对比度,可以选择使用补色或相似色来制造画面的差异。

如果需要表现年代感或者怀旧感,可以使用棕黄色或其他柔和的颜色,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的温馨和怀旧。

在摄像和拍摄过程中,光的应用对照片和视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理地利用光线不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也可以使画面更加清晰、细腻。

由于光线的应用路上长远而且广泛,需要摄影师在实际应用中多加练习和思考,通过反复尝试和磨合,才能提高光线应用的熟练度和应用水平。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摄影和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的运用能够直接影响画面的效果和质量,决定了影像的亮度、色彩、对比度等因素。

在摄影和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照明:光的照明是摄影和摄像过程中最基础的应用。

通过恰当的照明,可以控制画面的亮度和阴影,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通过使用柔光照明可以产生柔和温暖的效果,而使用硬光照明则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和锐利的影像。

2. 色彩:光的颜色可以直接影响影像的色彩效果。

光的颜色可以通过白平衡来控制,使画面呈现出准确的色彩还原。

通过使用滤光镜可以改变光的颜色,创造出各种特殊的色彩效果。

使用蓝色的滤光镜可以制造出冷色调的效果,而使用红色的滤光镜可以制造出暖色调的效果。

3. 曝光:光的强度和时间可以直接决定画面的曝光量。

适当的曝光可以确保画面细节的呈现和清晰度,同时也可以控制画面的明暗程度。

摄影师和摄像师可以通过调整光的强度和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量,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4. 对比度:光的对比度是指画面中明暗部分的差异程度。

适度的对比度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通过使用反光板、补光灯和阴影控制等手段,摄影师和摄像师可以调整画面中的对比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效果。

光的应用对于摄影和摄像的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地利用光的照明、色彩、曝光和对比度等因素,摄影师和摄像师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效果,使影像更加生动、逼真和有艺术感。

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光的应用对于摄影和摄像的提升至关重要。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摘要】光在摄影摄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画面的明暗和色彩,还对景深和曝光产生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自然光和人造光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探讨了光线角度和强度对拍摄效果的影响,以及光的色温和白平衡的调节方法。

合理运用光可以提升拍摄作品的质量,体现出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重要性。

光的特性对摄影摄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摄影师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光的应用技巧,以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光的应用是摄影摄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善于把握光的特性和调节技巧,才能拍摄出更加生动、立体的影像作品。

【关键词】摄影、摄像、光、应用、分析、特性、影响、自然光、人造光、景深、曝光、角度、强度、色温、白平衡、调节、质量、重要性。

1. 引言1.1 光在摄影摄像中的重要性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光是摄影摄像的灵魂,是影像艺术的基础。

没有光,就没有影像。

光线的质量和量度,直接影响着照片和视频的质量。

光线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可以加强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光线的角度、强度和色温都会影响拍摄作品的表现效果。

光线的运用可以改变画面的明暗对比,塑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至关重要。

光线的运用需要摄影师和摄像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他们需要理解光线的特性,善于观察光线的变化,灵活运用各种光线条件,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在光线的应用上更加熟练和出色。

光线的应用是摄影摄像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光线调节和运用,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创造出更加出色的影像作品。

在未来的摄影摄像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光线的奥秘,不断提升自己的光线应用能力,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1.2 光的特性对摄影摄像的影响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光的特性直接影响着摄影摄像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光的强弱和方向会影响照片或视频的明暗度和表现形式。

电视摄像用光分析课件

电视摄像用光分析课件
聚光灯
聚光灯可以产生强烈的光束,常用于突出主体或强调特定部位。
反射板
反射板用于反射自然光或人工光源,以增加拍摄对象的照明。
其他辅助设备
三脚架
三脚架用于稳定摄像机,防止拍摄时抖动,保证画面稳定。
滑轨与稳定器
滑轨与稳定器用于移动摄像机,实现平滑的镜头运动,增强视觉效 果。
麦克风与音频设备
麦克风用于录制声音,音频设备用于控制音质,保证声音清晰、无杂 音。
电视摄像用光分 析课件
目录
• 电视摄像用光基础 • 电视摄像用光技巧 • 电视摄像用光实践 • 电视摄像用光设备 • 电视摄像用光案例分析 • 电视摄像用光发展趋势与展望
电视摄像用光基础
光的基础知识
01
02
03
光的基本性质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表现 为电磁波和光子两种形式。
光的传播方式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 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 生折射、反射和散射。
光的颜色与光谱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 的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光的属性与摄像效果
光的照度
照度决定了被摄物体的明 亮程度,影响画面明暗和 对比度。
光的方向
光线的方向影响被摄物体 的明暗分布和立体感,不 同方向的光线产生不同的 投影效果。
光的色温
色温决定了光的颜色,影 响画面色调和色彩还原。

智能感光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场景 和调整光照参数,提高拍摄效率 和画面质量。
多维度用光技术的
探索
结合不同类型的光源和拍摄手法, 实现多维度用光,丰富画面表现 力和视觉效果。
THANKS
激光光源的应用 激光光源具有亮度高、色彩鲜艳等优点,在电视摄像领域 的应用逐渐增多。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摄影和摄像是通过捕捉和记录光线来创造图像或影像的过程。

光的应用在摄影摄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光的传播、光的特性以及光的控制等方面对光在摄影摄像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光的传播是摄影摄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机通过镜头接收光线,然后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形成图像或影像。

光线的传播过程可分为直线传播和散射传播两种形式。

直线传播时,光线从光源出射,经过镜头和光圈等光学设备,沿直线路径到达感光元件。

而散射传播时,光线经过镜头后会被散射或反射,从而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中。

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光线的传播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光的特性对摄影摄像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光线的亮度、颜色和方向等特性决定了图像或影像的明暗、色彩和质感等方面。

在摄影摄像过程中,摄影师可以通过控制光线的特性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光的亮度可以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来控制,从而影响图像的明暗程度。

光的颜色则可以通过白平衡调节来控制,以确保颜色的准确再现。

光的方向可以通过灯光的摆放或使用反射板等辅助设备来控制,从而改变图像的阴影和光影效果。

光的控制是摄影摄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控制光线的方式,摄影师可以改变图像的氛围和表现力。

在室内摄影摄像中,常常需要利用人工光源来补光或创造特定的光照效果。

摄影师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灯光和灯光布置方式来控制光的效果。

也可以利用自然光进行拍摄,但要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和光线角度来调整拍摄的位置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光在摄影摄像过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光的传播、光的特性和光的控制等方面。

摄影师需要深入理解光的原理,灵活运用光线的特点和手段,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图像和影像作品。

摄像用光的任务.ppt

摄像用光的任务.ppt

二、电视照明灯具(聚光型和散光型)
1、聚光型灯具——常作主光、逆光、造型光或 效果光
特点:投射光斑集中、亮度高、边缘轮廓清 晰、光线方向性强,易于控制,能使被摄物产生 明显的阴影。
菲涅尔聚光灯:演播室最常用的灯具。
椭面聚光灯:演播室常用椭圆聚光等作造型效果光、追光等。
注光灯(无透镜聚光灯):非常适合外景照明,携带方便。
1、电视中采用调光设备的目的
为满足内容、情节变化达到某些效果 而调节亮度的要求避免产生冲击电流、延 长灯泡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2、调光设备的发展 第一代——电阻型调光器 第二代——自耦变压器型调光器 第三代——磁放大器型调光器 第四代——可控硅型调光器
可控硅型调光器
优点:操作简单、灵活、控制台体积小、重量 轻、可以摇控预选简单、使用方便寿命长,光 输出特性可以达到理想程度,能实现灯光的特 殊效果变化。 缺点:干扰音频、视频信号,应采取屏蔽措施
过高——有耀眼亮斑 过低——有黑色拖尾现象二
二、电视照明的艺术任务 1、有助于实现三维空间的透视感 2、有助于突出画面中被摄物中的重要部分 3、可以模拟仿造一定的环境 4、建立一定的情景气氛和情调,增强画面的
情绪感染力 5、有助于画面全面的艺术构图
三、照明方法
1、自然光:日光和天空光(白天外景) 2、人工光:照明器材所提供的灯光
缺点: ①由于灯丝各处粗细、疏密不均将影响 其使用寿命;②灯泡不能用手摸,否则 易脆碎和发热;③耐震性差;⑤不宜连 续长期使用。
3、氙灯(小太阳)
特点:①光谱能量分布接近日光、色温高、显色好 (色温6000K、显色指数Ra:95-97) ②光效高、发光效率30—50流明/瓦 ③平均寿命1000—2000小时 ④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0分钟 ⑤启动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氙灯
氙灯色温6000K,显色指数Ra为 95~97,光效高,发光效率30~50流明/ 瓦,平均寿命1000~2000小时。
(三)镝灯
镝灯是金属卤化物灯,色温5500~ 6000K,显色指数Ra为80~90,发光效 率高达80流明/瓦,平均寿命2000小时。
(四)三基色荧光灯
二、照明灯具
摄像光源 :色温为3200K的光源
摄像光源与标准光源的区别 : (1)标准光源规定了电视系统重现彩色的色度基准,该基准是设计 摄像机光谱特性和调整接收机白平衡的依据,因此,标准光源必 须在设计电视系统之前预先确定好。 (2)摄像光源规定了摄像机使用环境的色温基准,该基准既是设计 摄像机光谱特性的依据,同时也是对摄像机使用环境光源色温的 要求。 (3)一般来说,规定标准光源是电视系统实现正确的彩色重现所要 求的,而规定摄像光源仅仅是摄像机的生产者为了便于设计摄像
(四)照度
照度表示物体表面受到光线照射后,在 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照度用符号E表 示,单位为lx (勒克斯)。 1、 照度定律 :
当使用人造点光源进行电视照明的时候,光线入射到某物体表面 上后,单位面积的光通量会随着光源的发光强度、光线的入射角度以 及光源与物体之间距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当光源发光强度不变时,光源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照度就 越弱;其减弱倍数的比率,就是被照射面积的比率,这个就是照度的 平方反比定律。
五、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
(一)光源的色温
当某一种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加热到 某一温度时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就用黑体的这 个温度表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色温的单 位用绝对温标K(开尔文)表示。
表6-1 几种电光源与自然光的色温
光源 色温(K) 光源 色温(K)
标准光源
钨丝灯 卤钨灯
三、三点式布光
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线进行照明布光,能把三维物体的立体 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的电视屏幕上,这种布光方法叫三 点式布光。
四、静态人物布光
(一)静态单人场面的布光
1.平调光处理
2.侧光处理
3.逆光处理 拍摄低调画面应注意: (1)人物衣服的色调应以灰色、深灰色为 佳。 (2)低调拍摄时要注意曝光问题。 (3)低调拍摄常选择聚光灯作为勾画人物 轮廓线的主要光源,其他部分的暗部层 次常选用散光灯具。
午间日光 薄云遮日天 厚云遮日天 雨雪天 蔚蓝天 闪光灯
日光灯 氙灯 镝灯 高压汞灯 高压钠灯
(二)光源的显色性: 某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所显示出来的 颜色,与太阳光照射下该物体颜色相符 合程度的物理量。 显色指数的计算:分别用标准光源和待测光源
照射八种标准颜色样品,即红、橙、黄、绿、青、 蓝、紫、品,根据它们产生的相对色差,算出每 种颜色样品的显色指数,称为特殊显色指数,这 样就可以得到待测光源的八个特殊显色指数。取 八个特殊显色指数的平均值Ra,则Ra就是被测 光源的显色指数
二、照明的角度与造型
水平钟面照明主要有三大类型照明光位,即正面光照明、侧光照明和
逆光照明。
1.正面光照明 正面光又称平光、顺光。光源处在被摄对 象的前方(6H处),与摄像机镜头的方向相平 行地照射到物体表面 2.侧光照明 光源处在与被摄对象的正前方成90O角 (3H或9H处),从正侧面照明被摄对象。 侧光照明的光源除了处在被摄对象和摄像 机的正侧方外,根据光源位置的变化,还可以 分前侧光和后侧光。
4.便携式电瓶灯 (1)高色温电瓶灯:
(2)低色温电瓶灯:
(二)散光型灯具
1.新闻灯
2.四联散光灯
3.天幕散光灯
4.外景散光灯
三、调光设备
调光器大致经历了变阻调光器、调光变 压器、可控硅调光器三个阶段。
1、可控硅器件
可控硅器件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分为 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 。 它具有容量大、功率高、控制特性好、 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
(二)静态多人场面的布光
1.两人场面的正面布光 (1)分别布光法
(2)重点勾勒法
(3)平调组合法
2.两人交流场面的侧面布光
3.演播室内多人物座谈布光}
(1)分别布光
(2)分组布光
(3)分区布光
(4)整体布光
五、动态布光
动态布光的特点是: 1.灯光由封闭式的某个区域性照明,转变为 某个较大范围内的照明。 2.每组或每个灯光成分组合要具有可塑性, 布光不仅要考虑点,还要考虑面。布光要考虑到 灯光与灯光、区域与区域的衔接。 3.由于被摄体或摄像机的运动,原为主光的 光源可能变为逆光光源,逆光光源可能变为主光。 4.比较注重运动之前和运动结束之后处于基 本静止状态下的人物布光,即运动画面中的起幅 和落幅是整个运动镜头中布光的重点。
1、 电视照明灯具的作用
①合理配光,即将光源发出的光通量重新分配 到需要的方向,以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 ②防止光源引起的眩光。 ③提高光源利用率。 ④保证照明安全。 ⑤便于调整,即提供灵活的机械性能,使能对 光输出进行便捷的调整。
2、电视照明灯具的分类及其特点
照明灯具一般分为聚光型灯具和散光型灯具。 (1)聚光型灯具的特点: 聚光型灯具的光束大小都是可以自由调节的。 由聚光型灯具发出的光都是属于硬光型光质的,它们照射物 体后即产生清晰明确的阴影,显示出物体的形状、轮廓和结构。
四、影子的运用
影子规律是:灯高影低,灯低影高。灯 近影大,灯远影大。近强,远弱。
影子效果欣赏: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工照明布光
一、照明中的基本光线
按照光线的造型效果,照明的基本光线主要有主光、辅助光、 轮廓光、背景光、装饰光等。 (一)主光 :主光是塑造画面形象的主要光线,用来照亮被摄物体 主要的和最有表现力的部分 主光的光源属于直射光的性质,能在画面上形成明显的光源方向以 及亮部、阴影和投影。 作用:是描绘人或物的主体形状及主要轮廓线条,组成造型结构, 是画面中起主导作用的光线,又称塑造光。 位置:主光一般采用菲涅尔聚光灯,主光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一 般都放在被摄对象的前面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O~45O的水平角 内,既可位于摄像机左侧,也可置于右侧,视造型的需要而定。 主光在竖直方向的角度一般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O~45O的垂直 角
(六)场景光 场景光是拍摄大场面才用的,用于均匀照亮整个 场景的光,保证场景中的光照度至少达到 1500~2000勒克斯,使彩色摄像机无论拍哪 个角度都能符合色彩还原的基本要求。场景光 又称为基础光。 在一个场景中,各种造型光的比例是,主光一般 为基础光的1.2~1.5倍;辅光为基础光的 0.8~1倍;轮廓光为基础光的1.5~2倍;背 景光为基础光的0.8~1倍。 场景光一般采用散光灯,位置处于被摄物 的上方,大面积均匀分布,使整个场面的照度 均匀。
第六章
摄像用光
6.1 摄像用光的基本知识
一、光源 二、光度计量 三、对比度与宽容度 四、发光效率 五、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 六、直射光与散射光
一、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光源 和人工光源。
标准光源 :彩色电视系统普遍选用光谱分布接近“白昼平均照
明”、相关色温为6500K(色度坐标为X=0.313,Y=0.329)的D65光源 作为彩色电视系统的标准光源 选用D65光源作为标准光源的优点是:重现的彩色出现失真时对观 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程度小。 彩色电视系统选择标准光源的意义在于:使接收端重现景物的色度 与原景物在标准光源下的色度保持一致,以实现色度学上正确的彩色重 现。
(三)轮廓光:轮廓光又叫逆光或背光,它是从 被摄物背后射来的光,可以是正逆光,也可以 是侧逆光或高逆光。 作用:是使被摄物体产生亮的边缘,勾划出被摄 对象的轮廓形状,将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 背景之间分开,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轮廓光一般采用回光灯或聚光灯,位置处于被摄 物的后面,在水平方向上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 30O水平角,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是与摄像机 镜头轴线成30O~60O的垂直角。通常是画面 中最亮的光。 轮廓光与主光的光比大约为1:1至2:1之间。
(四)背景光 :背景光主要是照亮被摄对 象周围环境及背景的光线 作用:主要是突出主体、烘托主体。 背景光亮度在主光与辅光之间,约为主光 的2/3。 背景光一般采用天幕灯和散光灯。天幕灯 的位置是沿着演播室悬挂式灯架的边缘 一字排列,水平放置。角度以均匀照亮 天幕为准则。
(五)装饰光 :是用来突出表现被摄物某 一重点部位所用的光 作用:有目的地对被摄对象进行局部或细 节的修饰,表现质感,使所表现的形象 更加完美、更富有艺术魅力,并达到照 明的平衡。
(二)辅助光 :辅助光简称辅光,又称副光,是 用来弥补主光表现力不足的一种光线,它照亮 被摄物的阴影 作用:是调整画面的影调,决定画面的反差,表 现质感,帮助塑造被摄主体的形态,表达被摄 主体的全部特征。 辅助光光源属于散射光性质,具有光线柔 和、细致的特点。辅光一般采用散光型灯具。 辅光的位置处于主光和摄像机的另一侧,与摄 像机镜头轴线成5O~30O的水平角,在竖直方 向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的0O~20O垂直角。 辅光与主光的光比通常为1:2。
表6-2 常用电光源的显色指数
光源 显色指数(Ra) 光源 显色指数(Ra)
标准光源
钨丝灯 卤钨灯 三基色荧光灯 日光灯
100
97~99 97~99 75~85 65~75
氙灯
镝灯 高压汞灯 高压钠灯
95~97
80~90 30~50 21~23
六、直射光与散射光
1.直射光:光源以直线的形式直接照射物体,
三基色荧光灯
5500
2854 3200 3200 5500-6000 6000 5500-6000 7000 2100
日出日落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 日出后、日落前2小时
1850
3500
4400-4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