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总复习(四)日照图、正午太阳高度运用、太阳视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图、正午太阳高度运用、太阳视运动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1~3题,(阴影部分为黑夜)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5时 B.8时
C.10时 D.15时
2.此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3.此日N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40° B.90°
C.20° D.70°
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据此判断4~6题。

4.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5.飞机从罗马(东3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 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5:10 6.飞机起飞时罗马正值
A.黑夜 B.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C.少雨季节 D.白昼最长的季节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MN为晨线,N为晨线与极圈的切点。

读图完成7~9题。

7.此时北京时间为
A.5时04分 B. 5时20分 C. 13时20分 D. 4时
8.由图文信息可知
A.甲地日落晚于乙地 B. E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N地
C.此时,北京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9.丙海域为马航失联重要的搜索区,关于丙海域说法错误的是
A.各季节都会出现强烈的持续性大风
B.常年受大浪影响,不利于航行
C.以晴朗天气为主,能见度较高
D.受寒流控制,海水流速较快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

读图回答10~12问题。

10.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0°E,20°N B.60°W,20°N C.120°E,23°26′N D.60°W,23°26′N 11.此时,伦敦时间是
A.0时 B.4时 C.12时 D.16时
12.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下图中甲是某经线,乙是北半球某纬线的一部分,ab长度为甲的1/4,c正值夕阳西下。

读图,回答13~14题。

13.假如,此刻一架飞机由a地以最短路径飞往c地,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西南B.东南
C.先东北后东南D.先东南后西北
14.一年内,当b点昼长开始变短时
A.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3°26′
B.b地所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甜菜生长茂盛
C.c地正午时,b地刚好日落
D.a、b、c三地正午日影都将变长
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
与该纬线的交点。

X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
合于O点的现象。

读图回答15~16题。

15.X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
16.X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17.下图中AB弧线是昏线,BC弧线是晨线。

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

图示时刻,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是
A.5时16分,5时
B.16时44分,17时
C.23时16分,23时
D.10时44分,11时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
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

读图,完18~19题。

18.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19.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
杭州(30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

据此回答20~21题。

20.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
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ˊ B.36°34ˊ
C.53°26ˊ D.66°34ˊ
21.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
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
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阳光;且阳光如①②③箭头所示
从正南方照射时,北京时间是14点。

据此完成22~23题。

22.该地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3.该地的经度是
A.70°E B.30°W C.90°E D.150°E
该图为北半球夏至时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的圆圈1、2、3表
示太阳高度等值线,其数值分别为0º、30º、60º;g点为太阳
直射点,A点经度为120°E。

读图回答24~25题。

24.对图示地点时间的正确判读有
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的地点昼越长
②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地方时相同
③C点地方时为0:00或24:00
④A、B两点同属于一个日期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5.图中数字代表太阳高度,虚线代表回归线或极圈,则与上
图表达相同信息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中午太阳高度,并根据记录画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据此回答26~29题。

26.该小组记录太阳在a位置时,测算正午太阳高度为86°,北京时间为12:40,该校的地理位置是
A.110°E,19.5°S B.110°E,19.5°N
C.126°E,19.5°S D.126°E,19.5°N
27.记录9月23日太阳位置的点是
A.a B.b C.c D.d
28.太阳由b至c的过程中
A.开普敦炎热干旱 B.旧金山正值雨季
C.武汉经历了伏旱天气 D.悉尼昼渐短,夜渐长
29.该小组观测到正午太阳在其北方的时间长约
A.半个月B.1个月 C.6个月D.9个月
下面两图分别为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和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0-31题。

30.有关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
31.图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一年中每隔7天在同一地点拍摄的太
阳位置合成图,拍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林肯港(34°S,135°E),
拍摄时间均为当地时间上午9点,读图,当太阳位于①点时,下
列说法可信的是
A.此时正值开普敦和天津的枯水期
B.东非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向北迁徙
C.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盛行东南风
D.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草场放牧
读图回答33~35题:
33.每天,我们见到太
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
()的体现。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自西向东公

C.南半球的太阳是西升东落D.地球不透明
34.当地的地理纬度是
A.50°N B.40°S C.40°N D.45°N
35.①②③三条太阳视运动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A.①B.②C.③D.不能确定
36.肩负着“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据此回答该嫦娥三号发射升空时,能正确表示位于美国旧金山(37°48′N,122°25′W)的旗杆竿影(图中MM′所示)朝向的是
读“冬季、夏季太阳的方位示意”图,回答37~38题:
37.房屋一定坐落在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38.夏至日日出方位为
A.① B.② C.③ D.④
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
景象。

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

该图显示
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39~40题。

39.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南—西北向
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
40.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

若天
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
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
C.9月23日和11月29日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读下面两幅图,上图是某地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图,下图是从上图中截取的该日两个
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据此回答41~43题。

4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A.70°N B.75°N
C.70°S D.75°S
4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A.15°N B.20°N
C.15°S D.20°S
4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
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 B.0°
C.60°E D.180°
下图为“某地(66°34′N, 120°E)在一天24小时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44~45题。

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太阳直射赤道
B.正值哈尔滨举办冰雕展的最佳季节
C.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
D.该日广东各地白昼达一年最长
45.在①时刻 ( )
A.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在升国旗
B.太阳直射60°W
C.伦敦人正在吃早餐
D.广东大部分地区烈日炎炎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
高度。

如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O 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

回答46~48题:
46.该小组每日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47.该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
变化图,图中反映了3月21日竿影
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8.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
B.21.5°S
C.45°N
D.45°S
如图虚线代表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49~50题。

49.甲、乙两地
A.均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南半球
50.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
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A.西北 B.东北C.东南 D.西南
下图中OP、OM分别为某地二至日正午树影,回答51~52题。

51.若一年中正午树影指向M侧时间大约是指向P侧时间的3
倍,则O地的纬度位置为
A.7°45′N B.7°45′S
C.11°43′N D.11°43′S
52.当该地正午影子顶端由M地往O方向移动过程中,
A.北半球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B.南半球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下图为福建省某校马蹄形教学楼的顶层示意图,据图完成53~54题。

53.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
符合此条件的是
A.教室1 B.教室2
C.教室3 D.教室4
54.早晨,太阳光从A窗射入教室
A.此时,索契(39°57′24″E)夕阳西下
B.此时,纽约(74°0′0″W)烈日当空
C.此季节,适宜到北极地区科学考察
D.此季节,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下面是某地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

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

据此判断55~57题。

55.1----4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A.1 B.2 C.3 D.4
56.该地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
A.巴黎 B.堪培拉
C.开普敦 D.圣地亚哥
57.这一天上海
A.夜长昼短
B.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C.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D.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下图是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5°S的地区,读图回答58-59题。

58.关于甲、乙二地描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甲、乙两地仅有一天正午太阳高
度相同
B.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比乙地小
C.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时间比朝北时
间长
D.甲地较乙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59.若8小时后,乙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
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暖流流经地区
C.世界著名油田 D.热带沙漠地区
在杭州(30°16′N,120°09′E)工作的王先生,于春分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

据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0.王先生最有可能走进单位大楼哪个大门
A.甲 B.乙 C.丙 D.丁
61.王先生所走进的大门结束阳光直接照射时间约为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二.非选择题
62.下图为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已知a点所在经线为30oW。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时。

(3)图示这一天,a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_小时,
f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_小时。

(4)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从c 点向正南方向水平发射炮弹,实际炮弹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

(5)如图所示,d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_方向, 从a点到e点的最近路线的行进方向是_________ 。

南安一中2016届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卷(四)
日照图、正午太阳高度运用、太阳视运动参考答案
1.A 2.D 3.A 【解析】1.图中经度度数向东增大,说明为东经度数,45°E地方时为0点,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5点。

选项A正确。

2.由计算可知此时M点地方时为3点,M点又在晨线上,说明M点当地地方时3点日出,由此可得,M点的昼长为18小时。

选项D正确。

3.此日太阳直射20°S,N点在70°S上,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

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晨昏线、昼夜长短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4.D 5.C 6.A【解析】4.降落时北京时间17时10分,可知116°E应该与昏线相交,选项A、C可排除;日落时间早于18点,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选项B舍去。

所以选项D正确。

5.飞机起飞时的北京时间星期日的23时10分,此时的罗马(东3区)的当地时间为星期日18时10分,选项C正确。

6.该日北京日落时间是17时10分,罗马的日落地方时与北京日落的地方时相差不多,也应该是17时-18时之间日落,飞机起飞时(18时10分)罗马已经日落,为黑夜;该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罗马的太阳高度较小,地中海地区正值多雨季节,北半球昼短夜长。

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7.B 8.C 9.C 【解析】7.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图示区为南极地区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MN为晨线,N为晨线与极圈的切点,所以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N点的时刻为0点。

图示区为东半球,根据等份,一份是30°,可以判断N点经度为40°E,北京时间是120°E的时刻,根据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向东+,向西—,可以判断两地相差80°,且位于已知地的东边,所以北京时间是5时20分,B对。

A、C、D 错。

8.根据图文信息,南半球是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所以甲地日落
早于乙地,A错。

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E地距南回归线近,纬度差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N地,B错。

此时,北京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C对。

此时,地球公转位置正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快,D错。

9.丙海域受盛行风影响,各季节都会出现强烈的持续性大风,A正确。

常年受大浪影响,不利于航行,B正确。

位于盛行西风带,多阴雨天气为主,能见度较差,C错误,选C。

受寒流控制,海水流速较快,D正确。

10.B 11.D 12.D 【解析】10.由题意和图示可判断纬线M刚好出现极昼,甲点地方时为0时,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可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60°W, 20°N)。

11.因为120°E经线为0时,则伦敦时间为16时。

12.图中由①地飞往②地的方向为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13.C 14.A 【解析】13.由甲经线上昼夜分布可知,甲经线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由ab长度为甲的1/4可推出乙为60°N纬线,a、b之间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45°E,c 正值夕阳西下,地方时为18点,由此可推出c的经度为125°W,a、c两地经度差大于180°,因此位于125°W上的c在东。

综上,题图信息可转化如右侧的俯视图,可以看出沿晨昏线飞行就是最短路径,应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14.一年内,当b点昼长开始变短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3°26′。

15.A 16.D 【解析】15.由于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所以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所以MN是晨线,X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所以昼长是6小时。

16.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太阳直射南半球, 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所以北半球的昼变短,所以直射点向南移动。

17.D结合图示经线数字,可确定B点所在经线为45°W,AB弧线为昏线,则45°W是夜半球中间的经线为0时,因而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1时,北京(116°E)当地时间为10时44分。

18.D 19.D 【解析】18.判断各点是否在南半球要从图中纵坐标“日落时刻”入手,因为6月22日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刻在18:00之前,所以只有丁日落地方时早于18时,即昼长小于12小时,位于南半球,选D项。

19.同理可知,丙位于赤道,甲乙位于北半球,且甲纬度高于乙。

影响日照时数因素有纬度、天气、海拔等,6月22日甲地纬度高于乙地,白昼长于乙地,但日照时数却小于乙地,由此判断不是纬度因素和昼夜长短原因,选D项。

20.C 21.B 【解析】20.根据集热板与阳光相垂直的原理,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故计算冬至日,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即可得到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

21.活动支架最短,即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日。

22.B 23.C 【解析】通过材料和图示看出,全年太阳光线都是从南面照射,春秋分时太阳高度是45°,所以该地的纬度是45°N。

阳光从正南方照射时,当地地方时是12点,此时北京时间是14点,二者相差2小时,经度相差30°,应是90°E。

24.C 25.D 【解析】24.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和昼夜长度。

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白昼时间最长;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但太阳高度不一定相同;C位于夜半球中央,地方时为0:00或12:00;120°E地方时为12:00,60°W为0:00,180°E为16:00,时间处于0:00与16:00之间的为同一日期。

所以AB位于同一日期。

所以本题选择C。

25.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分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3°26′,不能达到30°,所以AB错误。

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大于30°。

所以本题选
择D选项。

26.B 27.C 28.C 29.B 【解析】26.根据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图形中的信息,a处为最北端,因此为北半球的夏至,d处为最南端,为北半球的冬至,c处于中间为春秋分。

夏至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6º,该地的纬度=23.5º -(90º -86º)= 19.5°,加之该地太阳直射时造近北回归线,故为北半球。

27.由上题a为北半球的夏至,d为北半球的冬至,c处于中间为春秋分可得。

28.太阳由b至c的过程即大致由夏至到秋分的过程,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朝南半球运动。

为北半球夏季的七八月份,江淮流域为伏旱控制。

地中海气候的旧金山少雨,开普敦多雨,南半球昼变长。

29.根据太阳回归运动规律,3个月大致走23.5º,由19.5°N到23.5ºN来回8º,应用时一个月。

30.C 30.C
30.甲地的日影在6月22日最短,12月22日最长,且始终朝北,可以判断出其位于北温带地区;乙地的日影在8月上旬为0,说明有直射现象,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于乙地正午的日影朝北的时间较长,可判断出其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丙地在12月22日的日影为0,其他日期正午日影都朝南,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上。

三地甲地的纬度最高,乙地的纬度最低,因而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31.乙地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四条曲线中曲线③能表示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

32.A 【解析】当太阳位于①点时,当地太阳高度较高,说明日出早,太阳直射南半球,天津为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此时正值冬季寒冷干燥,而开普敦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冬雨型),所以都为枯水期,A正确;此季节,东非高原南半球处在雨季,动物向南迁徙;澳大利亚大陆被低压控制,西北部盛行偏北风;北半球处于冬季,天山牧民迁往山下牧场,B、C、D错误。

33.A 34.C 35.A 【解析】33.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昼夜长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季节更替,五带的划分。

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4.根据当地北极星的仰角为40°,只有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

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地理纬度,北极星的仰角为40°,说明当地的地理纬度为40°。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5.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①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视运动轨迹,白昼时间也最长。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6.B 【解析】该题只需求出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即可。

当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82.5°W;18.3°S),美国旧金山位于太阳直射点的西北方向,其旗杆竿影应朝向西北方向,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37.C 38.C
39.B 40.D 【解析】39.该城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5月28日时,该地应昼长夜短,故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西北方向,该街道出现图示“悬日”,反映街道朝西北,故选B向。

40.若该街道每年的5月28---7月12日,出现日落悬日,说明6月22日前后20天左右,出现日落方向西北,故当地若出现日出悬日,则应为12月22日前后,当地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而出现日出悬日。

41.B 42.B 43.C
44.D 45.B 【解析】44.示意图显示该地(北极圈)一天24小时中均可见到太阳,说明该日出现了极昼,应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此时,广州比北京更接近太阳直射点,故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广州;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最长。

45.①时刻,为该地(66°34′N,120°E)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小值,则其地方时为0时,此时60°W为12点(太阳直射60°W),而我国北京时间同样也是0点,伦敦时间为16点。

46.B 47.D 48.A 【解析】46.测算当地的正午高度即当地时间为12时,根据当地的经度110°E,计算北京时间为12:40。

47.注意图示不仅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变化,还有方向,根据当地一年多的杆影大部分时间朝北,判断当地位于北半球,则③为杆影最长时,为冬至日,故3月21日为④位置。

48.结合上题论述,当地位于北半球,且图示有两个时间当地的杆影为0,说明有直射,故当地位于0°---23.5°N之间,选A项。

49.A 50.B 【解析】49.图中甲地四周皆南,影子等长,说明为北极点,该日北极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半球。

乙地全天都有影子,说明地处北极圈以北,也出现极昼。

朝南的影子最长(午夜太阳在北方,高度最低),故选A。

50.据上题分析,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太阳在北方,也就是乙地午夜时分,地方时为24时。

因北京的地方时(1160E)恰为23时,则乙地经度为1310E,乙地纬度在北极圈以北,所以乙位于北京的东北。

51.D 52.B 【解析】51.根据常识,影子朝南,则太阳位于北方。

即当影长为OM时,正午太阳位于某地北方。

影长为OP时,正午太阳位于南方。

影子越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某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越大。

所以冬至日时纬度差更大,该地位于南半球。

A、C错。

若一年中正午树影指向M侧时间大约是指向P侧时间的3倍,即太阳直射点在某地以北活动的纬度范围是其以南纬度活动范围的3倍。

已知最大活动范围是47度,只能在回归线之间,所以可以求出某地纬度为11°43′S,D对,B错。

52.该地正午影子顶端由M地往O方向移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此时北半球是夏半年,但日出时间越来越晚,A错。

此时,南半球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对。

北半球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不是所有北半球地方,C错。

南半球某地以南的各地,不是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D错。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53.B 54.C 【解析】53.要想采光好,教室方位应坐北朝南,教室1和教室2符合;依据太阳东升西落,强光不直接射入的为教室2,因此B正确。

54.早晨太阳从A射入,说明太阳东北升,为北半球夏季,C正确;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北迁徙,因热带草原夏季降水多,水草丰富,D错;索契位于福建西东二区,应为清晨,A错;纽约位于西半球西五区,应为傍晚B错。

55.A 56.A 57.C 【解析】55.杆影应与太阳方位相反,由于日出东方,日出时杆影应在西边,所以选项A正确。

56.由图可知该日日出东北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午时日影朝北,可知该地在太阳直射点北面,所以最有可能的城市应为巴黎,选项A正确。

57.由图可知该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北半球,上海应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应为夏半年,气温较高。

选项C正确。

58.D 59.B 【解析】58.根据甲地纬度为35°S,正午太阳高度为75°,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0°S。

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5°,距离直射点的纬度差为25°,乙地昼长小于12小时,则乙地纬度为5°N。

当太阳直射15°S时,两地距直射点纬度差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一年中有两天太阳直射15°S,A错。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6°52′,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小于46°52′,B项错。

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的时间比朝北短,C错。

甲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