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6.梅花魂 课堂实录【新版】
梅花魂课堂实录

梅花魂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教师: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学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学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教师:从这些赞美梅花的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从这描写梅花的诗句中我感受到了梅花与白雪有着相伴相生的情缘学生:这些咏梅的诗句令我仿佛看到作者在大雪纷飞中赏梅学生:我感到作者隐隐约约闻到了淡淡的梅花香教师:雪中赏梅,这可真是人生中审美之极致啊!从这些诗句中,让我觉得梅花是圣洁的花,她具有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不肯低头折节的高尚品质。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今天我们交流三个问题:1、交流体会外祖父三次流泪时的情感2、外祖父对梅花包含着怎样的感情?3、“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教师:外祖父对梅花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呢?(喜爱之情、珍爱梅花、崇敬之情)这些感情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现在哪个小组相遇大家交流一下?二、小组交流第一组:大家好!接下来有我们小组和大家一起交流外祖父的“三次流泪”。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5页,把目光聚集到第2自然段,跟我们小组一起交流。
每当外祖父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时,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是外祖父第一次流泪。
1、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 是古代对人的尊称)3、同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精选5篇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精选5篇《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篇一《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今天我所上的是第二课时。
本课是学习新大纲感悟新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
具体体现以下几点: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
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
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
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热身活动】课前学生读背古诗(三首,学生已抄在黑板上。
诗的内容是课文中出现的三句诗的全首诗。
)点评: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焦老师给咱们班第几次上课?生:第2次。
(有部分学生鼓掌)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一个喜气洋洋的日子。
黄山区各乡镇选派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到我们学校参观,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现在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六0二班全体同学,噢,对了,咱们班有多少位同学?生:五十二位同学。
师:五十二位同学,五十二朵花,五十二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现在让我代表这些可爱的花朵向辛勤工作的园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全体师生鼓掌,课堂气氛较活跃。
)师: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同学比作可爱的花朵,[板书:花]大家知道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吗?生:借物喻人。
师:同学们,每天我都和“花”在一起,所以特别喜爱“花”,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
[板书:梅]点评:课始的谈话,为学生铺设一条入情之路。
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板书:梅花)她是什么样子的?生:梅花的颜色主要有红、白两种,花分五瓣,我家也有梅花,非常漂亮。
它的香味很浓,特别香。
生:初春时开放。
那时天气比较冷。
(教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欣赏“墨梅图”)师:同学们,你们爱梅花吗?(同学们都举起了手)师: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特别喜爱梅花,曾经写出了一首关于梅花的词——《卜算子·咏梅》(教师朗诵,学生小声跟读。
)师:看样子,很多同学也会背诵这首读,很好。
请大家也来背诵《卜算子·咏梅》,注意读出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学生集体背诵。
)点评: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师: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喜爱梅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魂。
引导学生读课题:梅花魂。
)点评:将“包袱”丢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师: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魂”字是什么意思?(教师在课题右下侧打了一个“?”)生:“魂”是一种怎样的魂?(教师在课题右下侧又打了一个“?”)生:“梅花”和“魂”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教师板书:梅花——?——魂)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小学语文《梅花魂》教学实录

一.引入师:同学们,打开书。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梅花魂》。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时刻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
而作者在文中选取了5件事,来具体表现老人的爱国情、中国心。
大家还记得是哪五件事吗?好,那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生: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绢师(贴)师:非常好。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深入课文。
看一看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找到的语句。
二.读诗落泪师:都找到了吗?好,让我们来一起先看看第一件事,你们从哪里看出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生:……师:我们就来看这两句,外祖父是怎样教我读书的?生:一遍又一遍师:(我们给它加上点)这说明什么?生:教的东西很重要生:怕我记不住师:那外祖父这样反复的教我些什么?生:唐诗宋词师:(我们把这四这个字也点上点)为什么不教别的,单单只教唐诗宋词?生:……代表中国师:对,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外祖父教我诗词,是他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的眷念和向往。
她教我是希望我?生:……师:这种文化能在外孙女身上沿袭下去。
体会的太好了.带着你的体会谁来给我们读读这句?生:师:我们可以把我们刚刚分析时抓到的关键词重读试试。
(贴)自己练练。
谁再来读读?生:1、2师:好极了(进步多了)希望大家注意积累朗读方法。
师:现在我们来读读外祖父教我的诗句。
生:(齐读)师:读到这些,外祖父为什么会落泪?生:师:诗句字字写得都是乡思乡愁,老人想到自己,自然潸然泪下。
三.不能回国师:文里写道外祖父哭的地方还有两处,大家找一找是哪两件事?生:师:你们找到了吗?生:师:让我们一起先看看第三件事。
我先找三位同学来分角色读一读4到11节谁读旁白?妈妈?我好咱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注意听,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生:师:你能理解老人此时的心情吗?生:师: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是这么思念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所以忍不住放声痛哭。
《梅花魂》课堂实录

《梅花魂》课堂实录第一篇:《梅花魂》课堂实录《梅花魂》课堂实录(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梅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花,也是中国的国花。
古往今来,关于梅花的诗词歌赋也有很多。
王安石的《梅花》就是其中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
(PPT展示)师:从诗中,你体会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生:坚强、不惧怕严寒、纯洁……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梅花有关的。
出示课题:梅花魂(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1、自读《梅花魂》这篇课文。
注意以下几点:(PPT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看一看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你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2、检查自读(1)字词学习。
缕缕幽芳漂泊葬身腮边唯独灵魂手绢华侨梳理衰老欺凌大抵抹净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生读后纠正大抵(dǐ)、抹(mā)净、低头折(zhé)节等字的读音。
并请读错的同学再读一读,并且同桌互读。
(2)集中解决难写的字:魂、衰、葬……师:注意魂的偏旁,和魄的区别,“鬼”的上面是一撇而不是刀字头。
注意衰和哀的区别,中间有一横葬下面是开少一横幽字的笔顺是先写一竖,再从左到右写的撇折、撇折、点,左,最后写外面部分。
强化记忆,再读词语(3)这读第二段,注意难读的句子。
这位同学注意到了“颇负盛名”、“腮边”这些字词的读音,还有三句古诗,也能读顺,看来昨天回去是做了预习工作。
(4)接下来,再读13段,注意重要的字词该怎么读怎么写。
4、读通课文,概括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呢?吟诵诗词、不禁流泪,弄脏梅图、大发脾气,无法回国、痛苦流涕,临别之际、送我梅图,离开当日、赠我梅绢。
师:文中一共写了外祖父生前的五件事,从这些事中你们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外祖父很想念祖国,思念故乡喜欢墨梅,热爱祖国……师:正像同学们说的,从这五件事中,我们看到了外祖父身在异乡,非常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
那在这五件事中,有几件是写到外祖父哭了?(三件)那这些事情和外祖父思念祖国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看看外祖父第一次哭。
《梅花魂》教学实录优秀6篇

《梅花魂》教学实录优秀6篇《梅花魂》教学实录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必欺雪压的品格。
学习难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理解梅花魂中的魂的含义。
课前准备: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和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和名言等。
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魂字马上想到了什么?生:灵魂,鬼魂师;那《梅花魂》中的魂指的又是什么呢?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有几处写到外祖父的哭?(三处)谁来说说,外祖父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哭?生:因为外祖父思念祖国。
生:他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一位久居异国他乡,日夜思念自己家乡,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
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梅花)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学生自由说(1)外祖父家中碰不得师:谁能在这几句话中找出一对反义词?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师:外祖父不甚在意的是什么?分外爱惜的又是什么呢?师:古玩与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2)五岁那年抹净(课件)师:抹在这里读mǒ,抹净,它还有一个读音是mā,抹布的抹。
请同学们在抹字上面注好音,自己就不会读错了。
师:请大家用标出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师:谁来读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指名读。
师: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刚才你读这句话时,心情怎样?生:我很气愤,生气。
师:外祖父为什么会生气,气愤呢?生:外祖父珍爱的墨梅图被弄脏了,所以他很生气。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word精品文档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在学过的古诗中,我们一起领略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墨竹风骨,一起了解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石灰本色,还一起欣赏了“朵朵花开淡墨痕”的墨梅芳姿。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梅花的课文《梅花魂》。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老师也很喜爱梅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铁骨英姿。
(出示课件)这梅花,它因韵胜,格高,临风傲雪,不畏严寒,冰肌玉骨,傲然挺立而成为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它那种坚忍不拔、高洁刚正的精神更为人们所称颂。
有这样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更以这朵朵梅花寄托自己心中的深深的感情。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就一起从课文中来体会。
二、扣题质疑,形成期待师:板书6《梅花魂》,齐读课题,读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老师,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生:“梅花魂”是写什么的?生:作者为什么用“梅花魂”作题目?生:这篇课文讲了哪些事?师:同学们提得真好,真是善于思考。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来读课文,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畅。
三、整体把握,感知内容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自己的预习,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生再读课文。
师:课文的语言有一种诗歌美,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生:课文写的第一件事是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
师:谁还有补充?生:外祖父教我读诗词时常常流下泪。
师:那就是“教读诗词泪珠落”。
生:课文写的第二件事是我小时候弄脏了外祖父心爱的《墨梅图》,他训斥了我妈妈。
师:谁还能再简练地说一说?生;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发了脾气。
师;说得不错!“弄脏墨梅发脾气”。
生:课文写的第三件事是我和妈妈要回国了,外公不能回国。
生:我给他补充。
外公不能回国,像个小孩一样哭了。
生:那就是“不能回国呜呜哭”。
师:你概括地真好!生:课文写的第四件事是外公把《墨梅图》送给我。
生:还写了外公说的一段话。
师:赠我梅图谈寓意。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梅花魂教学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梅花魂教学实录9篇梅花魂教学实录 1一、设计理念: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渗透过文字的躯干,透视文字的灵魂,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
《梅花魂》是篇思乡爱国的文章,整篇课文设计: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同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在落实工具性的基础上体现人文性。
二、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
读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五、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
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2、制作课件(内容:梅花图、赞梅诗,重点句,《乡愁》,背景音乐。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
读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等词语。
2、理解、体会梅花魂的“魂”的涵义。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赏梅“韵” 1、课件出示:以《梅花三弄》曲为背景的梅花图,赞梅诗。
让学生欣赏、吟诵。
2、根据诗句,说说梅花给你留下的印象。
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赞梅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丰富经验储存,建立起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二)解题领悟,思梅“魂”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梅花魂”,教“魂”的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
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
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
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
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
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
齐读课题。
生:梅花魂。
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
(生读体会语感)
生:梅花----魂-------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生:课文写了“我”的外祖父爱梅花。
师:“我”是谁呢?
生:“我”是指作者陈慧英。
生:我觉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莺儿。
课文讲的是身在异国的莺儿的外祖父爱梅花的事。
师:课文是通过五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老人的。
(出示五件事,生读)
(1、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2、“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3、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4、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5、离别送我梅花手绢)
师:你觉得哪些事让你感觉到外祖父爱梅呢?
生:是第2、4、5这三件小事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
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联系当时的背景;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生阅读学习。
师:哪些同学读懂了?
生:我从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别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可就因为莺儿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
她太爱梅花了。
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
隔辈疼嘛。
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
生:我是抓关键词语理解的。
“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
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生:我补充一下。
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别说弄脏没啥。
丢了也不可惜的。
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
可外祖父不一样。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示的。
(生朗读)
师: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谁能告诉我?
生:我们学过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是值得赞美的。
生:还有王安石说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我从下文13自然段知道梅花有品性,有灵魂。
师:同学们再细细读,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生读)
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生: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师: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勾画下来读一读。
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像是在说人。
生: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这里却用的是“她”
师:对。
同学们读得认真。
联系上下文想想。
她指什么呢?
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
生:应该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也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
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师:对。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
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
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同学们。
你们见过梅吗?她是什么颜色?
生:腊梅有黄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红色的。
有点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样白。
师:这方手绢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
师:让我们一起诵读15自然段吧。
师: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
师:让我们把心回到梅花上来,打开我送给你们的梅花图,这是一幅略显单调的图画,希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学生思索书写)
生:我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副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生:我写的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生:我写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师:把你们题写的这幅诗画送给你今天在座的朋友吧?!
(学生交流作品)
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
师: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
不过,我相信,今天我们学了《梅
花魂》一定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缕阳光。
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在不如意时,牢记“若非
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非常精彩而温暖!
评析:《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在极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教者在教学中能稳稳把握文脉,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认知与情感等多维度的体验。
这堂课从教者的角度来看,教者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教者避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老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
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
教者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者学的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
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起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