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及预防、事故案例及分析
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案例

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案例一般非煤矿山开采,即使不是生产铀等放射性矿石的矿山,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氡。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案例,供大家参阅。
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案例(一)一、事故基本情况1.2010年2 月5日13时50分,梅江区城北岭上又兴石场工人蓝伟华,在放炮后尚未清理松石的情况下,冒险进入作业边坡下面收拾工具,被突然松脱掉下的较大石块砸中腿部,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2010年3月21日9时20分,兴宁市罗岗镇五五村石场爆破工钟国环、何贤才,在高陡边陂面上进行打钻作业。
由于平台宽度不足,钟国环在作业时双脚打滑跌落至采场底部,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这二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不完善;二是隐患排查不及时,现场管理不严;三是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案例(二)2000年10月18日上午9时50分,尾矿库后期坝中部底层首先垮塌,随后整个后期堆积坝全面垮塌。
共冲出水和尾砂14300立方米,其中水2700立方米,尾砂11600立方米,库内留存尾矿13100立方米。
尾砂和库内积水直冲坝首正前方的山坡反弹回来后,再沿坝侧20米宽的山谷向下游冲去,一直冲到离坝首约700米处。
其中绝大部分尾矿砂则留在坝首下方的30米范围内。
尾矿坝下的34间外来民工工棚和36间基建队的房屋被冲垮,共有28人死亡,56人受伤。
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建设、违章操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而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
1、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基础坝不透水,在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形成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滑动面。
又由于尾矿库长期人为蓄水过多,干滩长度不够,致使坝内尾砂含水饱和、坝面沼泽化,坝体始终处于浸泡状态而得不到固结。
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沿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的滑动面垮塌。
2、事故的间接原因(1)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把关不严。
尾矿库的选址没有进行安全认证,也没有进行正规设计,而由环保部门进行筑坝指导;基础坝建成后未经安全验收即投入使用。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一氧化碳泄漏: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常存在于矿井中的煤尘中。如果通风系统 不完善或设备故障,导致一氧化碳泄漏,人员吸入后会发生中毒。
● 其他有毒气体泄漏:除了瓦斯、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外,矿井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有毒气体,如二氧 化碳、氰化氢等。如果这些气体泄漏,也会导致人员中毒。 以上是矿井中毒事故原因分析的主 要内容,通过了解这些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应急处置不当:透水事故发生后, 应急处置不当,导致事故扩大。
冒顶片帮事故原因分析
地质条件:矿 山地质条件复 杂,岩石松软,
节理发育等
采矿方法:采 矿方法不合理, 如空场采矿法
等
支护方式:支 护方式不当,
如木支护等
安全管理:安 全管理不到位, 如无支护措施
等
矿井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包括机械摩擦、电气设备过热、放炮引火、瓦斯爆炸等
冒顶片帮事故
事故原因: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不稳固或边坡失稳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事故危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矿山生产安全
预防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和边坡维护,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操作技能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 分析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非 煤 矿 山 事 故 概 述
03 非 煤 矿 山 典 型 事 故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及预防、事故案例及分析

•
•
主要预防措施 1、爆破作业人员要经过公安部门培训,经考核 合格方能从事爆破作业。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孔网参数布孔,装药 和起爆。 3、加强爆破警戒,严格按安全距离要求放后警 戒。警戒人员要相互能够瞭望,防止有警戒死 角存在。 4、对地质特殊地段要有专门爆破设计。 5、爆破前对爆破网络进行仔细检查。 6、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起爆器,严禁用其他电器 代替。 7、执行盲炮、残炮处理规定,严禁硬拉、硬牵 盲炮导线。 8、爆破后认真检查现场,15分钟后方可进入, 进入前应将起爆导线断开。 9、杜绝使用违规爆破器材和私存爆破器材。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市、区联合调查组的现场勘查取证,并依据大连市 事故调查分析中心提交的《大连甘井子FH石材厂 “2003.10.31”事故现场勘查报告》,认定造成此起重大伤 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下: (一)直接原因 1.FH石材厂采矿场的南部,矿岩节理比较发育,小的 断层较多,而发生坍塌的梯段坡面因接近地表风化作用强, 在断层面上沉积的泥质填塞物,因潮湿而减小断层面的粘 着力,加上坍塌岩体断层面的坡角为35度,较岩层的倾角 (20度)大,其在横断面上的重心与其在台阶坡面上支撑 点间的坡角约50度左右,远大于岩石的自然安息角(37- 38度),致使这部分矿岩产成自然下滑的作用力,当该力 大于断层面上的粘着力时,使矿岩产生顺层滑动,是造成 此起重大死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FH石材厂对采矿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漏洞。正在进行 采掘作业的南部台阶宽度部分达不到矿管部门审批的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要求的不小于30米的规 定,发生坍塌下部台阶的宽度仅有15米,使坍塌的矿 岩冲断第三级台阶和第四级台阶,4800立方米的矿岩 堆积于采场的底部,致使事故扩大,将在第三层台阶 面驾驶挖掘机清理矿石的陈宝林连同挖掘机一起砸落 在矿岩下,是造成此起重大死亡事故发生的又一间接 原因。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3.YG村村民委员会在将富华石矿租赁经营后,对 矿山开采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不到位,使所属矿山近 几年多次发生伤亡事故,也是造成此起重大死亡事故 发生间接原因之一。
非煤矿山-水灾及火灾事故防治-山东潍坊市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透水事故.doc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篇山东潍坊市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7·10”重大透水事故一、案例描述盘马埠铁矿是一个设计年产铁矿10万吨,主副斜井开拓的地下开采矿山,地面标高+40米,井下由正负0米,-30米,-47米,-66米四个中段构成,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矿石从主井提升至地面进入副井选厂处理。
2011年7月10日21时30分,山东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井下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井下当班31名作业人员中有24人被困,事故共造成2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864万元。
二、案例剖析盘马埠矿井主斜井上盘西南侧约200米处为上世纪50年代乱采滥伐留下来的露天采坑(见图一),其下部就是二中段2号口开采高度最大的采场,其采空区垂直高度达到38.3米,按照设计,矿山生产前应对露天采坑采取废石填平,三合土压实的安全措施,事故企业没有对露天坑进行处理,而且在坑内也没有安装专门的排水设施,隐患长期存在。
更为严重的是,事故企业没有建设尾矿库而是将尾矿直接排入露天采坑,非法排放尾矿和储水。
图一露天采坑按照设计,一中段以上不得采矿,露天采坑底部必须保留8到10米的保安矿柱(见图二)。
然而,矿山企业没有按照设计要求组织生产,没有编制开采施工方案盲目施工,违规开采露天采坑底部的保安矿柱,致使保安矿柱遭到严重破坏。
图二保安矿柱事故发生时,井下采空区顶部露天采坑底部仅有3.4米的距离。
六月份以来几次连续降雨,使得露天采坑内水位上升,加上井下爆破作业震动影响,致使采空区顶部与露天采坑底部保安矿柱垮塌,形成灌水通道,直接引发透水事故。
露天废坑内约6万立方米的水沙瞬间涌入井下巷道,致使正在2中段、3中段、4中段作业的23名矿工遇难。
三、事故处理经调查,此次事故发生前,采掘施工队非法违规开采露天坑下部的矿体(保安矿柱),造成保安矿柱远小于设计尺寸,连续爆破致使保安矿柱倒塌,露天坑内水沙泻入井下,由此引发透水。
经调查认定,山东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710”透水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非煤矿山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图 文)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图文)-------白刚1排土场坍塌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7月某曰,某大型露天矿采矿车间排土运输司机李某,8.40左右运输当班第一排土车次到排土场,现场不见无指挥员,李某未下车直接倒车到排土眉线卸车,当大箱举升到最大角度时,后轮突然下沉,汽车翻滚到排土坡面下部,当即车毁人亡。
事故原因1.司机李某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没有下车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在排土眉线附近存在几条裂缝危险的情况下,强行卸车,后轮站立地失稳,导致事故发生。
2.指挥员未按时到岗,现场安全监督与指挥失职。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强化职工劳动纪律。
2雷击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7年7月某曰下午,某采石场进行爆区第二次装药作业,即装前两排炮孔(第一次装药已于2天前完成,装的是后两排炮孔),现场作业共7人,当装到下午5.00左右时天下雨,爆破员请示矿主要求停止作业,矿主强令继续作业并要求快速完工,装药作业又继续进行,5.30时矿区东南方向突发雷响,装药区当即爆炸,7人被炸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1.雷击电雷管起爆网路爆炸(当时允许),导致事故发生。
2.第一次装药(预装药)严重违反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3.下雨天气下强行装药作业,严重违反《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和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2.做好天气预报收听工作。
3.取缔电雷管起爆,改为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
3尾矿库溃坝事故事故经过某铁矿对其尾矿库进行清库作业,采用液压挖掘机挖掘,汽车运输。
至2011年8月某曰,清库作业已一周有余,当日下午2时左右,挖掘机司机发现站立地面出水,挖掘机开始逐渐下沉,司机试图将挖掘机行走到安全地点,所有操作无济于事,下沉速度越来越快,挖掘机越陷越深,司机只好逃离。
几分钟后,尾矿库溃坝,尾砂泥浆顺山沟而下,掩埋下游村庄部分大区域,导致12人死亡。
事故原因1.清库作业导致清淘区干滩尾砂液化,进而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
非煤矿山常见事故及防范措施

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矿山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矿山设备设施的影响
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导致矿山事故
地震等地质灾害引发矿山事故
操作失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因疏忽或技能不足导致的意外
违反安全规定:不遵守矿山安全规定,冒险作业或违规操作
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员工培训和监督不足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矿山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
政府应加强对非煤矿山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定期对非煤矿山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非煤矿山的开采、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装置等,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是预防非煤矿山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
应急处置不当:在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措施不当或响应不及时
设备老化、磨损严重
操作不当或违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缺乏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导致设备故障
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足
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不彻底
非煤矿山事故防范措施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青州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青州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1. 事故概述
近日,山东省青州市一家非煤矿山发生了一起重特大的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了
严重后果。
据初步了解,该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管理不到位,导致了此次事故的发生。
2. 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此次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
•矿山存在违规开采现象。
该矿山采用了不合规的开采方法,导致了矿山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危险;
•安全管理不到位。
该矿山存在多项安全隐患,但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人员违规操作。
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违章操作现象,致使事故发生。
3. 事故影响
此次事故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同时,也对该矿山所在地区的
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援,目前救援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4. 教训及改进措施
此次事故对于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警示。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煤矿山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矿山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完善矿山管理体系,加强对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治理;
•强化对矿工违章操作的惩罚力度,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5.
矿山生产安全事故不仅会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更会对社会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警觉,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作出贡献。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非煤矿山主要重大事故
事故类别主要是:
矿井水害 矿井火灾 地压灾害 边坡坍塌与滑坡 尾矿库溃坝 排土场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放炮事故 中毒窒息 粉尘
事故分析
事故分析是根据事故调查所取得的证据,进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责任 分析,进而提出预防和控制方法。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事故的 事故的
原因分 责任分
对于安全生产,我们并不缺少制度,甚 至不缺少经验和教训。缺少的是警醒、是理 念。
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风险在我 们面前,还没有意识到。
汶川大地震最牛校长—叶志平
这是一个奇迹: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绵阳 市安县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在1分36 秒内,全部从教室安全撤离到操场, 毫发无损!
山西娄烦县排土场特大跨塌 事故
• 2008年8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寺沟村的太原钢铁集团尖 山铁矿发生排土场特大跨塌事故,45人遇难。调查组认为这是一 起重大责任事故。
• 事故的直接原因:排土场地基土质松软,承载能力差,企业超排 ;排土场设计依据不充分,地质资料不全,而且没有施工图;排 土场下游的民房和散居人员没有得到转移;有关部门对排土场没 有实施安全检测,4月份就有裂缝,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仪表电器失灵
21
设备损害、腐蚀 20
所占比例
40%
25% 15.1%
10.3% 9.6%
人的不安 全行为占 大部分;
J 中石化近40年205起火灾爆炸事
故
(每起损失超过100万元)
事故原因对比
国外石油化工企业:
7 阀门管线泄漏占比例最大(35%),其次是设备故障; 7 消防措施不力,100起事故中12起为消防水泵无法启动; 7 人为因素(操作失误)占有事故原因的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