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中的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中的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中的事故案例分析在安全生产中,事故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安全生产中的事故案例,并进行分析。

案例一:化工企业爆炸事故某化工企业生产装置发生泄漏,未及时处理,导致气体积聚到一定浓度后引发爆炸。

事故导致多名工人受伤,部分设备损坏。

分析:此案例中,化工企业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装置泄漏问题,忽视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同时,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为预防类似事故,化工企业应该加强设备巡检,确保装置运行正常,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事故应急能力。

案例二: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事故某建筑工地施工时,一名工人在高处操作不慎,坠落地面,造成严重伤害。

分析:这起事故暴露了建筑工地高空作业安全管理的不足。

工人在高处操作时缺少有效的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

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建筑工地应完善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合适的安全设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工人的安全。

案例三:餐厅火灾事故某餐厅在烹饪过程中,油烟积聚导致火灾发生,烧毁了餐厅内部,造成财产损失。

分析:这起事故揭示了餐厅火灾的高发性和危害性。

餐厅的排风设施不完善,油烟难以及时排出;员工对火灾的防范意识不强,缺乏应急处理的能力。

为避免此类事故,餐厅应加强防火宣传教育,配备合格的排风设施,定期检查油烟排放情况,并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

案例四:矿井透水事故某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导致矿工被困地下,多人丧生。

分析:这起事故暴露了矿井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比如监测设备失效、排水系统问题等。

为提高矿井安全性,应加强设备检修和更新,确保监测设备的有效性;并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及时处理井下积水。

此外,还应加强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自救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设备保养不好等问题所引起。

因此,在安全生产中,必须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加强管理监督,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此外,要加强设备的运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与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与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与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安全生产事故不仅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会对员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了解和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加强预防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针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以期提醒人们重视安全生产,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一、案例一:矿井透水事故在某矿山发生了一起矿井透水事故,导致多名矿工被困在井下,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发现,该矿山存在以下安全管理问题:1. 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矿山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对矿井透水等潜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机制,导致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置事故隐患。

2. 人员培训不到位:矿工对矿井透水事故的应急处理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事故发生时,他们没有正确处理,导致逃生行动不顺利。

3. 缺乏安全设备和监测系统:矿山没有配备足够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等,也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来提前发现矿井透水等异常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矿山管理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矿山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加强安全意识。

2. 加强员工培训:矿山对每位矿工进行了矿井透水事故处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3. 更新安全设备和监测系统:矿山配备了一批先进的安全设备,并建立了全面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矿井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经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该矿山事故率显著下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案例二:化工厂爆炸事故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厂区严重受损。

经过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主要包括:1. 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工厂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物料不当混合和操作不当引发爆炸。

2. 安全设施设备缺陷:工厂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存在严重的缺陷,如爆炸物料的储存容器泄漏,消防设备破损等。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以及预防措施,以期为广大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案例一:某化工厂爆炸事故事故经过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化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事故发生时,现场有多名工人正在进行生产作业。

爆炸瞬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车间被夷为平地。

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操作经过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操作人员在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情况下,擅自对生产设备进行了调整,导致了化学反应失控。

2、设备老化该化工厂的部分生产设备长期运行,未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化工厂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日常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事故教训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违规操作。

2、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企业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预防措施1、强化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建立设备档案对每台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维修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事故经过在某建筑工地,一座正在施工的高楼突然发生坍塌。

当时,有许多工人在现场作业,事故造成了多人被埋,伤亡惨重。

事故原因分析1、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员工及其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为了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导致反应釜内压力急剧升高,最终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及时监控反应釜内的压力变化,导致压力失控。

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对于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不到位,对于违规操作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

3、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

反应釜的安全阀等安全设施长期未进行检测和维护,在关键时刻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防范措施:1、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操作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安全设施的可靠性。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在某建筑工地,一座正在施工的大楼突然发生坍塌,造成多名工人被埋。

经过紧急救援,仍有部分工人不幸遇难。

事故原因分析:1、施工方案不合理。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导致支撑体系不够稳固。

2、施工过程监管不力。

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

3、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

部分建筑材料的强度和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防范措施: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审核。

2、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但不幸的是,偶尔还是会发生一些事故。

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给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必须从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分析几个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并总结出相关的教训。

案例一:化工厂爆炸某化工厂生产车间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丧生。

调查发现,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违章操作,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此外,现场没有设置监控设备,且工人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

这些原因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教训一: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执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人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随意变更操作步骤,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教训二:加强安全设备的监控企业应该安装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应不断更新和维护这些监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教训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安全培训、演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危急情况下正确应对,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案例二:矿井透水事故某矿井发生了透水事故,导致数十名矿工被困。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矿井中的排水设备故障以及井下管理不善,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源。

由于事故发生时矿工数量较多,没有足够的逃生通道,导致事故后果严重。

教训一: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企业应定期对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应加强井下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源,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

教训二:设置充足的逃生通道在矿井等特殊工作环境中,应当设置充足的逃生通道,保证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安全撤离。

并且逃生通道应经常检修和保持畅通,以应对紧急情况。

案例三: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事故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一名工人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是该工地缺乏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工人没有佩戴安全绳和安全帽。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安全生产是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无论是工业企业、建筑工地还是其他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都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些安全生产事故的案例,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1. 事故一:某石油化工公司爆炸事故在某石油化工公司,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导致危险品泄漏并引发爆炸事故。

此次事故造成多人死亡,企业财产损失巨大。

经过调查,发现以下问题:首先,该公司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缺乏安全意识培训,员工对危险品的操作规程了解不够,缺少有效的应急预案等。

其次,该公司安全设施不完善。

在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区域,没有设置有效的监测设备和自动报警系统。

缺少紧急疏散通道和灭火设备等。

最后,该公司缺乏安全监管机制。

相关部门对该公司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不力,未能发现和纠正企业存在的隐患问题。

经验教训:-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与危机处理能力。

-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 安全设施应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 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追究责任。

2. 事故二: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在某建筑工地,由于施工方未进行充分的安全措施,导致一座楼房倒塌,造成多人死伤。

经过调查,发现以下问题:首先,施工方没有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评估。

缺乏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把控。

其次,工地安全管理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施工组织和指挥措施,以及监督管理制度。

未进行足够的交底和培训,工人对安全操作规程不够了解。

最后,工地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如缺乏有效的支撑和固定措施,没有进行地基加固等。

经验教训:- 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评估,并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

- 加强工地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工地安全责任制,明确各方职责。

- 注重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交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解决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解决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解决措施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然而,不少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事故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1. 案例一:农药厂爆炸事件某农药厂生产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多人受伤甚至死亡。

经查明,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车间内空气中的化学气体浓度超标,并在工作过程中引起了静电火花。

而这一直接原因又是由于企业管理层对环境监测不力,导致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

解决措施: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生产车间的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同时,也要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2. 案例二:矿山坍塌事件某大型矿山发生坍塌,导致多名矿工被埋。

经过救援,最终仅能救出一部分矿工,其余人员全部遇难。

经过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是矿山的支撑体系设计不合理,且对于煤层的采掘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

解决措施: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将矿山内的安全出口设施完善,确保在发生危险时,矿工能够迅速逃离现场。

同时,也要完善煤矿的采掘方式,确保工作安全可靠。

3. 案例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某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塔吊倒塌的事故,造成很多人员伤亡。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建筑公司在安全施工上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对于塔吊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解决措施:施工公司应加强对工程安全的管理,设立安全监察员,确保每个施工点都符合安全施工标准。

同时,也要增加对塔吊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转。

4. 案例四:食品加工企业安全事故某食品加工企业因使用过期原材料,导致多人食物中毒。

经过调查发现,企业对于原料的存储和使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检测措施,工作人员对于原料非常随便,甚至把存放在宿舍里的食材拿来做菜。

解决措施: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标准和规定进行原材料的存储、使用、检测和管理,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在现代社会中,安全生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和关注的焦点。

不幸的是,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我们有必要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从中获取警示。

一、案例一:化工厂爆炸事故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有毒化学品的企业,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该厂突然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爆炸是由于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有害化学物质泄漏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剧烈反应而引发的。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首先,公司应该加强对操作员的培训,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操作员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在工厂中应设置有效的安全设施,如气体泄漏报警器、紧急排放系统等,以及进行定期的安全演习和检查,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案例二:建筑工地坍塌事故在某城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一座正在建设中的高楼突然发生了坍塌事故。

事故发生后,经过调查发现,该工地的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例如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忽视了施工流程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结构不稳定,最终导致了建筑物的坍塌。

这起事故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施工方应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其次,监理部门应加强对工地的监督,确保施工方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三、案例三:矿山透水事故在某矿山,由于长期存在违规开采现象,导致矿井透水,最终引发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给当地环境带来了污染和生态破坏。

矿山透水事故是由于管理不善、违规开采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因此,为了预防矿山透水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对矿山的管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矿井的监测和维护。

此外,应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熟悉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 (二)总平面布臵 输条件及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 (三)道路及运输 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 (四)建(构)筑物 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2.透水
13.放炮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 19.中毒和窒息 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20.其他伤害
20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10类: 粉尘 放射性物质 化学物质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冈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案例分析的主要方法与目标
结果追溯原因 线索追溯原因 规程出发追踪
找出事故原因,追溯事故根源 确定责任人,并给予惩罚 提出整改措施以防未来发生
河 南 陕 县 支 建 煤 矿 透 水
6
舟 曲 泥 石 流
7
8
9
第一单元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11304 211205 211399 211299
标志选用不当 信号显示不准 其他标志缺陷 其他信号缺陷
14
22 2201 23 2202 2301 2203 230101 230102 2204 230103 2205 230199 2206 2302 2207 2303 2304 2208 2399 2209 2299
15
3 31 3101 32 3201 3102 33 3103 3202 3301 39 3104 3203 3302 3901 3204 3105 3303 3902 3205 3304 3106 3206 3999 3207 3305 3107 3208 3108 3306 3209 3109 3307 3210 3110 3211 3308 3111 3212 3399 3112 3213 3113 3214 3114 3215 3216 3199 3217 3299 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内地面滑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恶劣气候与环境 室内作业场所狭窄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室内作业场所杂乱 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 隧道 /矿井顶面缺陷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室内地面不平 作业场地狭窄 隧道 /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 强迫体位 作业场地杂乱 室内梯架缺陷 隧道 /矿井地面缺陷 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 作业场地不平 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 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 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 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 陷 良 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 地下火 房屋基础下沉 地面开口缺陷 室内安全通道缺陷 冲击地压 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 房屋安全出口缺陷 地下水 门和围栏缺陷 采光照明不良 作业场地基础下沉 水下作业供氧不当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 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 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 室内给、排水不良 作业场地光照不良 室内涌水 作业场地空气不良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作业场地涌水 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12
1 人的因素
11
1101 110101 110102 11010 3 11019 9 1102 1103 1104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负荷超限 体力负荷超限 听力负荷超限 视力负荷超限 其他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12 1201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
120101
16
4 41 42 43 4301 4302 4303 4304 4399 44 45 49
管理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操作规程不规范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培训制度不完善 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17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441-1986),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 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 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 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 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 的事故。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 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 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10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常按下 列方法进行分类: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照事故类别” “职业健康”
11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 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闪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管理闲素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危险性分析
安全现状
据统计,我国每年: 用了全世界40%的煤炭; 用了全世界29%的钢材; 用了全世界45%的水泥; 用了全世界 8%的石油; 拥有全世界21%的人口; GDP 大于 8%速度增长。 事故死亡占20%的人员。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3~9人事故 6.79起/天 10~29人事 故2.2起/周 30人以上事 故1.17起/月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爆炸品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致病微生物 易燃液体 细菌 病毒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真菌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其他致病微生物 有毒品 传染病媒介物 放射性物品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腐蚀品 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粉尘与气溶胶 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1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
(一)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 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侠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 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对照、经验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 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 分析的方法。 事件树 2.类比方法 事故树 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 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110501
110512 110599 1199
感知延迟
辨识错误 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3
2 21 2101 210101 2102 210102 210201 2103 210202 210301 2104 210103 210401 210302 210104 2105 210402 210501 210105 210203 210303 2106 210502 210403 210106 210304 2107 210503 210499 210204 210399 210107 2108 210599 210701 210108 210205 210801 2109 210702 210109 210802 210110 2110 210299 210703 210111 210803 211001 2111 210704 210199 210804 211002 211101 2112 210705 210805 211003 2113 211102 211201 210706 210806 2114 211301 211099 211103 211202 211302 210807 2199 211199 211203 211303 210899 211204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强度不够 防护缺陷 刚度不够 电伤害 无防护 防护装置、设施缺陷 带电部位裸露 噪声 稳定性差 机械性噪声 密封不良 漏电 振动危害 电磁性噪声 机械性振动 耐腐蚀性差 防护不当 静电和杂散电流 电离辐射 电磁性振动 流体动力性噪声 应力集中 电火花 非电离辐射 流体动力性振动 其他噪声 支撑不当 外形缺陷 其他电伤害 运动物伤害 其他振动危害 紫外辐射 外露运动件 防护距离不够 抛射物 明火 激光辐射 操纵器缺陷 飞溅物 制动器缺陷 高温物质 其他防护缺陷 微波辐射 控制器缺陷 坠落物 高温气体 低温物质 超高频辐射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 反弹物 高温液体 低温气体 信号缺陷 高频电磁场 土、岩滑动 高温固体 标志缺陷 低温液体 无信号设施 工频电场 料堆(垛)滑动 有害光照 无标志 其他高温物质 低温固体 信号选用不当 标志不清晰 气流卷动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低温物质 信号位置不当 标志不规范 其他运动物伤害 信号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