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团20年跻身世界500强国资增值超千倍

合集下载

深圳房地产企业排名

深圳房地产企业排名

2012排名在前十名的房地产企业为:1 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2 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3 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4 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 深圳市水榭花都房地产有限公司6 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7 佳兆业地产(深圳)有限公司8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 深圳市绿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 深圳市尚模发展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至祥置业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近日,搜狐焦点网记者从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处了解到,2012年深圳市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排名出炉,深圳万科连续15年荣膺第一。

排名第二至第十的企业分别是:华侨城地产、招商地产、振业集团、水榭花都地产、中海地产、佳兆业集团、金地集团、绿景地产、尚模发展原文地址:深圳市知名房地产企业名录作者:李老师•深圳市广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粤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宏发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京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龙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永泰辉印刷(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建华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祈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德业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鸿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桑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圣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福中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德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经济特区工业园开发公司•深圳新浩房地产有限公司•鼎太房地产开发(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榕江实业有限公司•深圳润恒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美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长海实业有限公司•深圳锦峰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富春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新安湖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广业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金光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惠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沙头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沙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深联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合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鸿基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市华熙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市岗宏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国野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富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东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湖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明辉置业有限公司•深圳海滨房产有限公司•深圳市利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玮鹏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房地产开发公司•深圳市海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志联佳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信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市鹏宝东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观澜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恒丰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区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华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深圳世纪星源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清水河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益田假日广场有限公司•深圳市森之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朗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代表:马申总经理企业简介:公司简介:天安(深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房地产,先后投资了深圳天安国际大厦、国贸商住大厦、天安数码城、国际旋转餐厅、文锦广场、万佳百货等项目,其投资兴建的天安数码城是知识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带给房地产业的全新概念,定位为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基地,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民营科技园”称号。

关于四大房地产央企是哪四大企业?

关于四大房地产央企是哪四大企业?

关于四大房地产央企是哪四大企业?关于央企四大房地产央企四大房地产公司为: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

1、保利地产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保利集团产业业务的主要运营平台,而保利集团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管。

保利地产在佛山,北京,武汉,上海和重庆等许多城市都有战略要地布局。

2、中海房地产中海房地产于2002年注册成立。

它是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属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以它也是中央管理的央企四大地产之一。

它是中国第一家开发商品房并与物业管理公司打交道的房地产企业。

3、华润置地华润置地是华润集团主要的产业责任企业,也是中国利润最丰厚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母公司华润集团是中央监控和管理的企业。

4、招商蛇口招商房地产成立于1984年,2015年并入招商蛇口,成为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之一,隶属于招商局集团,是央企四大地产企业之一,专注于家庭精品住宅的开发和建立,开发健康地产、医疗地产、旅游地产等多个项目。

中国四大房地产股票公司都是哪些?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恒大集团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快消、农业、乳业、畜牧业及体育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总资产4600亿,员工8万人。

2013年销售额1004亿;2014年前八个月销售900亿,纳税119亿;2015年有望跻身世界500强。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总部设在广东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

2010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

房地产十大名牌排名房地产十大名牌排名:万科/VANKE、恒大地产、碧桂园/GARDEN、华润、富力地产、融创/SUNAC、保利地产、中海地产、龙湖地产/LongFor、绿地地产。

1、万科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84年,国内十大最受关注股票企业,上市公司,国内大型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专注于房地产开发及物业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0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0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指地主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以中指土地数据库2300个城市作为监测对象1、1-8月拿地同比显著上升,8月拿地规模持续下降2020年1-8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21162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7.2%。

TOP100门槛值升至54亿元,环比增长10.2%,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5.2%。

图:2020年1-8月50家代表房企每月拿地总额数据来源:CREIS 中指数据,中指地主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1-8月多数房企拿地不输去年。

50家代表房企1-8月月均拿地均值为1906.4亿元,显著高于2019年月度均值。

其中,33家房企2020年1-8月月均拿地金额超过2019年月度均值,奥园、融信、越秀、滨江前8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增加一倍以上,逆势拿地扩储;16家房企1-8月月均拿地金额不及去年,其中世茂、新希望、建业、富力等4家企业前8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减少50%以上。

8月房企拿地规模持续下降。

1-3月,受疫情影响,部分城市推地节奏放缓或暂停,50家代表房企拿地规模较小;4月起,在市场置业信心逐渐恢复、各地优质地块推出量增加以及资金面略有改善等因素影响下,50家代表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提升,5月略有回调后6月又升至上半年最高点,进入三季度拿地规模持续下降。

50家代表房企中,31家8月拿地金额较前7个月均值出现下滑。

-100%-50%0%50%100%150%200%25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拿地总额50家代表房企中18家企业8月拿地金额较1-7月均值有所增加,14家企业单月拿地额超过50亿元,其中仁恒置地8月拿地额占前8月总额之比超过50%,华发、越秀和建业在30%以上。

2、拿地强度同比增强,第二阵营企业投资更积极图:2020年1-8月50家代表房企各阵营拿地销售比数据来源:CREIS 中指数据,中指地主拿地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销售数据范围:权益销售额1-8月,房企拿地强度同比增强,50家代表房企拿地销售比均值为40.7%,较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

金地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分析总结

金地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分析总结
(4)比最好的做得更好——物业管理最优化
客户一直都很关心的物业管理当然也是金地集团未敢放松的一项,作为房地的售后服务-物业管理服务,一直都是客户在楼盘的价格、位置、质量之后的重点考虑范畴。
金地集团下属的深圳金地物业在成立之初,便以物业管理行业的排头雁-深圳万科物业为标准,除专门安排公司员工到万科物业进行学习外,还处处以万科物业为坐标来要求自己,在其间找彼此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金地物业的物业管理服务的水准。在此基础上,不断留意万科物业的动态,对万科物业的先进管理办法和思路一直采取跟踪和模仿,如万科的无人化管理-物业人员在业主外出的时候完成保洁、绿化、日常维护工作,业主下班回家后只看到整洁的环境而看不到物业工作人员,使业主避免被打扰。金地物业则依照采用,而称之为回避式管理。在学习万科物业的同时,金地物业积极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程序文件系统,对各个工作过程实行流程图化处理,并对关键点位反复推敲,不断改进。
(2)“一分钱,一分货”——坚持高质高价策略
在深思熟虑后,在产品定价方面,金地集团则以杰出的地产产品、优异的建筑外观、良好的项目环境、合理的户型设计、有保障的建筑选材及质量、优秀的物业管理等各方面,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的同时,坚持走高质高价的策略:比周边楼盘高出十到二十个百分点的价格进行销售。既使得成为金地业主的客户获得了高人一等的感受,也保证了公司赚取利润的最大化。
启示录:
金地集团从一个区属企业、资产一千多万的企业,走到现在,有很多成功的必然,差异化是其出奇制胜的法宝:差异化战略-设计差异化、产品差异化、价格差异化、服务差异化、营销方法差异化。
三、我们向金地学什么
1.发展战略:多层次、高质量的理性扩张,多储地,广积粮
从金地集团发展历程来看,区域性地产公司向跨区域地产公司转化,是公司规模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金地集团现已完成由区域性地产公司向跨区域地产公司转变的过程。

金地物业管理集团公司

金地物业管理集团公司
金地物业管理集团公司
社区服务和资产管理整合运营商
整体概况
组织管理
业务发展
企业文化活动
整体概况
一、创始与资质


金地物业 1993年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为金地集团(上证600383)战略成员企业 中国首批物业管理服务一级资质企业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深圳等城市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 2013年,金地集团整合旗下各区域物业管理企业 成立金地物业管理集团公司
刘 兵
金地物业管理集团总部住宅业务运营管理部总经理,1976年生,汕头大学法学本科毕 业,注册物业管理师。
潘锦华
金地物业管理集团华中区域物业公司总经理,1972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注
册物业管理师。
曾恒利
金地物业管理集团西北区域物业公司总经理,1978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本科 毕业。
孟春红
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重认证
1998年
获得深圳物业管理甲级资质企业 在业内率先建立管理处主任职业化制度 开始对外业务拓展
1999年
在北京、南京、武汉、沈阳、等区域接管多个项目,被业界称为行业“黑马”
2000年
金地物业品牌开始全国性拓展,正式奠定行业一流品牌地位 成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2007年
全面深化预备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企业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领军水平
2008年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 化认证
2009年
客户满意度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成立金地商务物业分公司\金地楼宇工程有限公司、电梯公司等专业公司
2010年

房地产公司组织架构

房地产公司组织架构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以理念奠基、视道德伦理重于商业利益,是万科的最大特色。

万科认为,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

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连续第四年获得“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称号.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

万科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

万科作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两次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佳小企业”;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亚洲货币》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地集团初创于1988年,1993年开始正式经营房地产。

2001年4月,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金地集团秉承“用心做事,诚信为人”、“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等“金地之道”的企业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地产开发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金地集团已经建立以上海、深圳、北京为中心的华东、华南、华北的区域扩张战略格局,并已成功进入武汉市场,2005年城市遍布深圳、广州、东莞、珠海、北京、天津、上海、宁波、武汉.金地坚持以产品为核心,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深圳,开发了金地海景花园、金地翠园、金海湾花园、金地海景•翠堤湾、金地香蜜山;在北京,开发了金地格林小镇、金地国际花园;在上海,开发了格林春晓、格林春岸项目。

房地十大品牌简介

房地十大品牌简介

公司简介
成立时间:1993年 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总部地点:重庆 上市板块:香港主板
业务范围
地产开发
住宅、商业地产、办公楼 、酒店等
物业管理
自有物业的租赁、管理及 维护等
地产投资
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包 括土地购置等
品牌价值
客户至上
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和服 务质量
恒大集团的品牌价值也体现在 其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上,积 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03
碧桂园
Chapter
公司简介
碧桂园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84 年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总部位于 广东顺德,由杨国强先生创立。
经过多年的发展,碧桂园已经从 一家地方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成 长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
4. 品牌形象:绿城中国 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以“真诚、善意、精致 、完美”为核心价值, 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和客户口碑。
10
华润置地
Chapter
公司简介
01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置地”)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旗舰,是 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
02
华润置地于1994年改组成立,并于1996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要负责在中 国内地开发大型综合性房地产项目。
金地集团通过投资基金、股票等 金融领域,实现资本增值。
住宅开发 商业地产 物业管理 金融投资
金地集团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住 宅开发,包括高层公寓、别墅等 。
金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全方 位的物业管理服务。
品牌价值
客户至上
01
金地集团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提供高

地产国央企时代真来了

地产国央企时代真来了

04
民企的困境
销售业绩大幅下降
01
受经济形势和政策影响,民企地产项目销售业绩普遍下滑 ,部分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0%。
02
市场需求疲软,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导致民企地产项目 去化率大幅下降。
03
民企在品牌、产品、服务等方面与国央企存在较大差距, 难以吸引客户。
融资成本高,发展困难
01
民企地产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和债券发行,融资成本普遍较高。
决策流程严苛,抗风险能力强
央国企的决策流程通常较为严苛,需要经过多层次的审批和论证,能够充 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降低决策风险。
央国企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 战略,提高抗风险能力。
央国企在应对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方面经验丰富,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降 低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明源地产研究院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以及趋势预测,为房地产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同时,该机构 还积极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02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国资房企销售业绩大幅上升,民企下降
0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国 资房企在销售业绩上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而民企的销 售业绩则普遍出现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国资房企在市场 调控和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以及民企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VS
地产国央企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房地 产市场的格局,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产 业链的发展。从土地获取、规划设计 、建设施工到销售服务,国央企的身 影无处不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 要力量。
明源地产研究院简介
明源地产研究院是国内领先的房地产研究机构之一,专注于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该机构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 ,成员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各个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地集团20年跻身世界500强国资增值超千倍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成功探索国资国企改革新路绿地集团20年跻身世界500强国资增值超千倍2012年7月,绿地控股集团携“中国首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荣耀,隆重庆贺成立20周年。

以2000万注册资金起步,20年后资产规模、年业务经营收入双双突破2000亿,实现资产近万倍增长,国有资产增值超千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0%;房地产业务遍及中国享誉24省64市,并走出海外即将落子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15栋“绿地中心”摩天高楼争相拔地而起,其中3幢位列世界排名前十;第二支柱能源产业迅速崛起,煤炭产运销与石油储运销产业链日臻完善,煤矿资源总储量近6亿吨,年产量超1500万吨;金融产业控股城商行,发起成立中国最大小贷公司,旨在打造金融全产业链;商业、酒店、建筑、汽车服务等产业齐头并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搏击成长的绿地,以20年超常规式的发展,回报给时代舞台一个奇迹,而其背后,走出的是一条富有时代烙印和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绿地在20年发展过程中始终在探索市场与责任的平衡,把社会进步、市场需要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如是“解密”绿地:绿地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核心动力及保障在于四点--第一,大势与环境。

改革开放大环境中、小平同志南方讲话20年来,为企业改革创新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和市场环境。

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委办的信任支持,以及兄弟省市改革开放的理念,使上海企业能够成功走向全国。

在此背景下,绿地牢牢把握住每一次发展机遇,秉持进取精神,在抢抓机遇中大踏步前进。

第二,机制与体制。

上海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始终鼓励绿地在公司法框架内坚持并创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这种机制体制的创新,使绿地集国有与民营企业优势于一身,形成完全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发展活力。

第三,商业模式。

绿地始终围绕市场不断优化创新商业模式,房地产主业在坚持高度专业化的同时实行产品适度多元,通过多品类产品叠加组合提升附加值;坚持产业适度多元化并不断提升效益,有效平衡经营风险。

第四,优秀文化及团队建设。

绿地推崇并实践符合时代要求、社会主流和企业实际,朴实、务实的企业文化。

绿地唯才是用的用人观,要求领导身先士卒、以“背影效应”领导团队的文化在实践中愈加深入人心。

可以说,绿地20年的发展历程,是紧扣时代脉搏,坚持“做政府所想、为百姓所需”的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出企业发展与城市、社会发展共生之路;也是坚持“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企业精神,勇于改革、敢于开拓、善于创新,探索出上海国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奋斗之路;更是从小企业起步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辉煌历程,探索出民族企业自强不息的复兴之路。

绿地哲学: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1992年7月18日,绿地集团的前身上海绿地总公司由上海市农委和建委共同出资2000万组建成立,旨在通过市场化经营积累资金并投入改善城市绿化。

承担着这份“绿色使命”诞生的绿地,从一开始就同时肩负“发展”和“责任”双重目标。

“把政府导向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才会有大发展。

”这是张玉良董事长从一开始就坚定的发展理念。

在绿地的战略词典中,竞争从来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始终是双赢、共享,现代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把蛋糕共同做大。

“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从绿地初创的基因,逐步演绎成长为其发展哲学,并贯穿、推动了企业整个跨越式发展。

1992-1997年,以房养绿、以绿促房。

绿地以提升城市绿化为己任,抓住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带来的动迁房建设机遇,成功探索出“以房养绿、以绿促房”的城市公共绿化建设新模式--以房地产经营积累资金,无偿投资城市公共绿化;以公共绿化提升房产价值,同时获得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积极参与旧城改造与动迁房建设,推动房地产更好发展。

前两年首期2000万盈利中,绿地拿出1700多万无偿投建上海沪闵路地铁一号线沿线绿化带,从1995年到1997年,每年均拿出4000-5000万元建设城市公共绿地。

1997-2001年,在“旧改”中赢得市场。

绿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功完成改制,企业焕发出生机活力,房地产业以保民生、促旧改为己任,大力参与上海“365危棚简屋改造”等大规模旧城改造工程,并以此为契机逐步投建商品房项目,产品品质大幅提升深受市场追捧。

绿地一跃成为上海市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一直稳居上海市前列。

2001-2007年,在服务全国中拓展空间。

伴随城市化浪潮的迅猛推进,绿地以“服务全国”为己任,从落子中西部开始布局全国,以“造城”之势投建了一大批规划设计领先、品质品位出众的大型综合社区,将上海的先进开发理念、领先产品和专业人才输入各地,有力改善人居水平、拉动经济就业,企业自身也从中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7-2011年,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响应“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导向、顺应城市功能升级的市场需要,绿地大力投建大型高端城市综合体,提升商业运营能力,为增强产业集聚、拉动商业消费搭建载体。

与此同时,确立能源为第二支柱产业并以煤炭产业整合为契机迅速做大做强,金融产业链则以控股城商行为龙头初具雏形。

在产业与产品转型升级中,企业规模、整体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实现质的跨越和提升。

2011-2012年,拓展海外新路。

绿地积极贯彻上海市关于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加快自身国际化进程。

首个独资海外项目落子韩国济州,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充分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自身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的同时,为国企走向海外拓展一条新路。

赢在战略:转型和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战略就是下雨打伞”。

顺势而为、逆势奋进,绿地始终追求在顺应契合国家战略大背景、大前提下的跨越式发展,始终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探索战略制胜之道,凭借先人一步的转型和创新,赢得先机。

“全国化战略”实现多方共赢。

“打造全国化的企业,就必须坚持在服务全国中加快企业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速的战略机遇、“服务全国”的发展导向、分散区域市场波动风险的需要等种种因素的叠加,促使绿地启动“全国化战略”,并最终成为其房地产主业爆发式增长的决胜因素。

绿地集团在拓展全国市场时,在区域布局上并非以“我”为圆心、根据与上海总部的距离来确定拓展半径,而是把全国作为“一盘棋”,通盘进行投资决策。

全国化初期,绿地顺应中央“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作为拓展“重镇”,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城市建设的后发机遇,大力投身新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异的市场口碑。

此后,按照“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潜力热点城市辐射”的发展思路,绿地择机进驻战略中心城市,并逐步向经济前景广、市场空间大、需求支撑强的二三线城市渗透,开发规模、市场占有率不断大幅提升。

目前绿地房地产项目在全国已形成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及中部等七大板块格局,实现重点省会城市全覆盖,并在部分省市实现地级市全覆盖。

“目前我们已成为投资服务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上海企业,绿地房地产销售额中约70%来自外省市市场,远远超过上海本地收入。

对本地的依赖度小,这是作为全国化企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体现。

”张玉良董事长表示。

在项目选择上,绿地并不局限于单个房地产项目,而是将房地产开发与推动当地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相结合,全方位参与并重点投建当地急需的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项目。

“成功的新城建设是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的完美结合。

绿地不简单造住宅,还造城市功能,用绿地品质为区域的城市化定调。

”一个个以人为本、设计新颖的住宅小区成片落成,酒店、办公楼及相关商业、教育配套设施同步跟进,“绿地世纪城”成为新城建设的典范,“绿地缤纷城”等大型配套商业综合体树立区域商业标杆。

实践证明,绿地服务全国的做法实现了“上海受益、外地受益、企业受益”三方共赢的良好成效。

一方面展现了上海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注重树立品牌、坚持自主创新,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投入、技术品牌介入、管理模式输入,对当地经济及税收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有力带动,对城市居住水平提高、经济结构提升、人才培养形成有效引导和促进;同时,企业自身在其中调整完善区域布局结构,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有效分散风险,从而实现与当地城市的共同成长。

产业“适度多元化战略”打造绿地航母。

规避行业波动风险、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催生了绿地产业多元化。

2005年,绿地商业集团、绿地建设集团、绿地能源集团以及绿地汽车服务集团四大综合产业集团成立,成为绿地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做大做强做久做活的有益尝试与探索。

进入2008年后,能源产业资源整合、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等战略机遇,促使绿地进一步明确能源、金融产业的次支柱产业地位,2012年初,绿地金融控股集团及绿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正式揭牌成立。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效益与规模同步增长,与主业共同打造稳健增长、基业长青的绿地“航母”,绿地能源、绿地金融肩负着这份使命在短短几年间获得长足发展。

其中,绿地能源产业十分注重升级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着力于“两个转变”:一是从“大”到“强”的转变,即从以做规模为主向效益与规模并重的转变,更加注重盈利能力提升;二是从“轻”到“重”的转变,即从以物流配送和贸易型为主向以生产和贸易相结合、依托生产做大贸易规模的转变,逐步增加实体性、资源性业务的比重。

近年来,其煤炭板块上游在内蒙古、山西、贵州等地获得多个战略性煤矿项目,在丹东等地投建复制深加工生产线,中下游则加快网络及供应链布局,建设煤炭集运中心及配送基地,着力以投资生产和深加工业务带动贸易物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

石油板块则依托油库码头等基础设施和下游大客户资源优势做大油品贸易,并探索进入生产加工环节。

金融产业则以打造金融全产业链为目标,着力突破核心业务和关键环节。

从早期投资入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东方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单纯财务性投资,到近年来先后发起成立中国注册资本额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入股锦州银行、控股盘锦商业银行、成立融资担保公司及典当公司,并正式组建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绿地金融正在以控股银行为龙头加快金融板块整合,提升专业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综合产业的经营收入已占绿地整体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为保障企业整体持续稳健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超高层战略”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

城市规模扩容、商务能级提升、公众消费力的升级,需要品质卓越、功能完备的商务综合体来承载,也随之催化了绿地产品线及商业模式的升级。

从2005年南京绿地紫峰大厦的开建,到如今15栋“绿地中心”在全国版图争相矗立,从浦江之滨的绿地滨江CBD到海外韩国济州健康医疗城项目,绿地以超高层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高端城市综合体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产品能级、技术管理水平质的提升,其背后探索出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更具价值的竞争能力、更为可贵的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