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 张延生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龙升我练了几年气功, 一直没有打通小周天后来阅读了张延生先生“胎息小周天贯通法”与武立波先生“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的文章后, 颇有启发, 并按他们所说的方法练习, 竟在不长的时间内打通了梦寐以求的小周天。
今将体验简介于下,以飨读者。
打通小周天的关键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 通过腹式呼吸, 培植丹田内气, 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 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乒乓球大小。
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
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说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
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鸭蛋大小。
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到达会阴, 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 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贯通督脉。
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 气难以通过, 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 应继续意守丹田, 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 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 自然冲开尾闾关。
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 这是因为气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就减少了, 所以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 待气足够之时, 即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 “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
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 的一下子又过去了。
沿任脉而下, 热流感充满任督二脉, 形成循环, 往复不止。
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有意识地呼气,好像怎么也呼不完, 呼完了再吸, 吸足了再呼, 随心所欲, 舒畅极了。
最后, 呼吸变得细微欲止, 若有若无, 进入了胎息状态。
小周天一通, 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关键的过程及现象, 假若没有这个胎息过程,就是没有真正通小周天。
有些人把时间与精力错误地施于空洞的意通周天, 而不是苦练内气,与气功本意背道而驰,势必造成空运周天的恶果。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 二

窍门一:金漩涡聚能法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
左手放于腿侧,手指向地,手心向右;右手心对准肚脐,手指向左,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整个宇宙的金光像逆时针旋转的大漩涡一样涌入身体,凝聚在百会至会阴一线上,形成一根光柱。
时间3-10分钟。
再意想这根光柱逐渐缩短,变成金光闪闪的圆球,止于下丹田。
时间2分钟。
3.收功:将双手相叠放在肚脐上,静捂1分钟,意想周围散落之气归丹,然后睁开双眼,轻拍全身。
说明:(1)松静站立以舒适为度。
(2)手势相反时意想顺时针旋转气流。
(3)可以用两种手势交替练功。
(4)病气从下垂的手指尖及两脚的涌泉穴排出。
(5)放在腹前的一只手指示旋转聚能方向。
窍门之二:金柱驱邪功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双手自然下垂,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宇宙中有一根根金色光柱旋转而来,进入百会至会阴一线,延伸至地。
金色光柱发出的强光旋转散出,将身体里的病气驱赶出体外,消失在宇宙的尽头。
时间3-10分钟。
3.收功:做金漩涡聚能法8分钟(如何分配8分钟时间由修练者自定)。
说明:(1)本功治一切疾病。
(2)将金色光柱改为火拄专治感冒,改为水柱可用于降火。
-此小功法最好在午时练习首先打坐入静.然后调息一会儿!两手心朝下自然放在膝盖上.两眼轻闭内视.然后意念从浩瀚宇宙引一束青光经头顶到肝,然后不断冲洗肝部(大约9次),把肝部黑气冲洗的干干净净,黑气经由涌泉穴排入地下很深处.收功,叩齿九下,咽液九次.晓蝉居士写于中华气功网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武立波(2011-02-24 14:48:54)转载标签:保健杂谈很多气功爱好者,习练气功半年到一年时间,却没有练出丹田气来。
怎样才能快速练出丹田气来,并能迅速结成金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练功方法和心得体会,总结出几种方法供同道们参考。
1.上吸下呼法端坐或盘坐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
眼帘微垂,舌尖轻抵在上齿龈处,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下丹田处,自然呼吸。
武当紫霄玄真悟元功修习法要(中)

武当紫霄玄真悟元功修习法要(中)一、丹田培元功(1)胎息法玄门丹法修持之功夫,特别讲究胎息。
所谓胎息,是指像胎儿一样呼吸,就是意念神阙穴呼吸,把鼻呼吸彻底忘掉。
实际上是一种极其稍微的瘦长绵绵的呼吸。
玄门丹法中所说的"火候"之 "火",实际上就是练功中呼吸强弱程度的调整,"候"就是什么时候进行调整。
内丹"火候"之说,原本是借用"外丹"烧炼术语,后来进展为丹法中的"三十六息法"和"五候六诀"。
胎息法修持分8步,每步至少行36息,最多108息后行下一步。
1先将鼻呼吸的频率削减,一般常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10次左右,延长到每分钟4次。
同时将呼吸速度变缓变细,使之匀称。
2再将呼吸变为吸、停、呼,每分钟呼吸3次。
3意想鼻尖吸气,两鼻孔呼气。
其它同24意想鼻尖吸气,神阙穴呼气,其它同25意想百会穴吸气,神阙穴呼气,其它同26意想神阙穴呼吸,其它同27意想神阙穴吸气,全身毛孔呼气,其它同28意想全身毛孔呼吸,其它同2在子午周天功中进行十二时周天修习时,可在相应时位依法进行调息,只是将神阙穴变为相应时位(如子时在会阴等)。
在五行阴阳功中可在呼吸时意想五色光气进入对应五脏,即用五脏呼吸。
(2)炼形法玄门丹功之入手功夫,尤重炼形之法。
法诀云:动处炼性,静处炼命,唯端直其身,空洞其心,真实其念,功至活午,我身得渡。
修真炼性,何以要端直其身?要知任督二脉,体不端直则气机塞滞,体一端直则气机畅,百络通利。
炼形之法有真人盘坐法、五龙盘体法、混圆桩法、无极桩法、三才桩法、十二通灵桩法等等,此皆外炼法,特殊是桩法的练习,对于武功方面增长内力有很好的作用。
至于如何练习桩法,将在武技中赐予详述。
这里介绍的是五龙盘体炼形法。
此法原为"华岳希夷无为极真派"内法脉宗传内修大法,是由陈抟祖师所创。
丹道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

丹道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我们决定将丹道小周天功法实修入手方法公诸于世,让丹道爱好之士检验之,凡对丹道有兴趣者,请依法练习,40岁以下年纪者,可100%在三个月左右气走骨髓,打通小周天,50--60岁者6个月内必打通周天。
真传一句话,一句话就意味着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下士闻道大笑之",然而你只要细细品味,实修一下,真假瞬间便知。
一、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第一步,调息功:1、姿势:静坐,双盘、单盘、散盘都可,以较舒适的姿势为好,双手重叠放于丹田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拇指放在脐部,全身放松。
2、调息:调整呼吸,尽量使之缓慢,吸气尽量缓慢,一定要慢到有点不自然的程度,功深后可以一分钟只呼吸一次,呼气时稍快一点,以自然呼出为度,即所谓的"慢吸快呼也"。
用逆式呼吸法,吸气收腹,呼气挺腹,腹部的收缩与挺腹,以脐下丹田部位之小腹为中心,静心而坐,静心而调息。
3、收功:无须收功,调息完毕,睁眼起身即可,也可擦一擦脸,做一些保健按摩(特别说明:并不是因为公开指导,而没讲收功之法,是因为小周天根本就不需收功,没收功之法,打通小周天之后,也只需气归丹田后,就可眼睛结束练功,不须所谓的还要意守丹田几分钟之类方法,而对于大周天来讲,意守丹田方法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收功,必须用道家之雷法收功法,进行强行收功。
这一点是与所有书籍之描述不同的,请大家注意)。
4、练功时间:至少半小时,最好一个小时以上。
连续练习两个月。
5、未打通小周天之前,决不会出偏,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练,通周天的过程,我们专门指导也不可能出偏,大家可放心。
二、注意:1、练功前先自已对照时钟,用上法调息,看一分钟最少能达几次呼吸,用笔记下,2、练功两个月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测一下看一分钟最少能达几次呼吸,把这些记录下来,3、连同自已的年龄,4、年体健康状况,5、婚姻状况,6、简要的生活工作情况,7、练功过程中是否有过性生活,是否出现过遗精现象,8、每天练功的时间,丹田气感情况发到我们留言板,我们将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给予下一步的小周天正功练法指导。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 二

窍门一:金漩涡聚能法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
左手放于腿侧,手指向地,手心向右;右手心对准肚脐,手指向左,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整个宇宙的金光像逆时针旋转的大漩涡一样涌入身体,凝聚在百会至会阴一线上,形成一根光柱。
时间3-10分钟。
再意想这根光柱逐渐缩短,变成金光闪闪的圆球,止于下丹田。
时间2分钟。
3.收功:将双手相叠放在肚脐上,静捂1分钟,意想周围散落之气归丹,然后睁开双眼,轻拍全身。
说明:(1)松静站立以舒适为度。
(2)手势相反时意想顺时针旋转气流。
(3)可以用两种手势交替练功。
(4)病气从下垂的手指尖及两脚的涌泉穴排出。
(5)放在腹前的一只手指示旋转聚能方向。
窍门之二:金柱驱邪功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双手自然下垂,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宇宙中有一根根金色光柱旋转而来,进入百会至会阴一线,延伸至地。
金色光柱发出的强光旋转散出,将身体里的病气驱赶出体外,消失在宇宙的尽头。
时间3-10分钟。
3.收功:做金漩涡聚能法8分钟(如何分配8分钟时间由修练者自定)。
说明:(1)本功治一切疾病。
(2)将金色光柱改为火拄专治感冒,改为水柱可用于降火。
-此小功法最好在午时练习首先打坐入静.然后调息一会儿!两手心朝下自然放在膝盖上.两眼轻闭内视.然后意念从浩瀚宇宙引一束青光经头顶到肝,然后不断冲洗肝部(大约9次),把肝部黑气冲洗的干干净净,黑气经由涌泉穴排入地下很深处.收功,叩齿九下,咽液九次.晓蝉居士写于中华气功网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武立波(2011-02-24 14:48:54)转载标签:保健杂谈很多气功爱好者,习练气功半年到一年时间,却没有练出丹田气来。
怎样才能快速练出丹田气来,并能迅速结成金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练功方法和心得体会,总结出几种方法供同道们参考。
1.上吸下呼法端坐或盘坐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
眼帘微垂,舌尖轻抵在上齿龈处,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下丹田处,自然呼吸。
孙氏抻筋拔骨与胎息法

孙氏抻筋拔骨与胎息法寿关顺先生的抻筋拔骨不是硬性拉伸,要有意识地放长,松开关节,每小动可呼吸五到七次,就是多做一会儿的意思。
每动中的动作,慢慢耐心做来,比稍做就换动效果更好。
第一动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
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
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
两臂仍平举。
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直到比肩宽一些停住。
两脚尖外展成外八形。
宽度与自己肩宽相等或稍宽即可。
两脚尖朝外成外八字。
两腿微曲不可过于下蹲。
2 .两臂上举手心向上朝天,上举之手臂和和两腿成一样的角度。
成X型。
身子由双臂带动向后弯腰,头向后仰看天再看身后。
形同伸懒腰。
尽量伸展。
只到完全不能再伸时再回复原形站立。
可反复做多次。
所有动作都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鄂闭口扣齿。
第二动1.由沙地立竿开始,两脚以脚尖和脚跟旋转而成开步,两脚向外成外八字。
两膝微曲,两手在小肚前提起内翻手心向上,紧握手成拳,向腰两侧拉到成抱拳。
抽紧两肋腹式丹田呼吸。
两肩尽力向后拉抻。
至不能忍受时再松下来。
两手变拳为掌,立掌曲腕,五指向上,掌心向前。
2.由上动开始,两手立掌自腰间缓缓向前推出,五指分开。
两臂高与肩平。
手心向前。
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伸直后手心仍向两侧立掌,平直向两边抻拉。
尽力抻拉。
直至不能忍受再松下来。
抽紧两肋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颚闭口扣齿。
3 .慢慢放下两臂至两腿两侧,翻手变掌,掌心向上,再握拳重复动作。
第三动1 .接第二动之开步,两脚不动,双手抱拳在腰间向后抻拉结束后,反曲两掌,五指向下,手心向前,缓缓向前推出。
尽力抻拉。
2 .向里曲腕,双手中指与大拇指捏紧成钩手。
双手钩尖朝上。
尽力抻拉。
3 .双臂内旋使双手钩尖朝下,向前用钩尽力抻拉。
4.分开两臂缓缓向身两边打开,钩尖朝下,至双臂在身两边平举时,尽力曲腕同时尽力抻拉双肩。
同时用腹式呼吸,抽紧双肋。
只至不能忍受为止再缓缓松下。
5 .平举双钩反手向后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
练习运转小周天的方法

小周天只需打通任督二脉即可,大周天则需要打通3条以上经脉,不同功法大周天运转经过的经脉不同,在这里只能给你大同小周天的功法:练法首先,选一清净之室,开窗阖户,空气新鲜,避免风向,然后宽衣解带,静坐床上或沙发上,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不歪。
静坐姿势分双盘、单盘、自然盘,任选一种。
坐时要做到三折式,即臀部略向后,腹部稍鼓起,胸部微前俯,不故意做作,以舒适为度。
双手相握置于腹下。
然后微闭双目,安然入静,不思,不看,不听,不动,舌抵上鄂,口中津满随即缓慢咽下。
初练者往往杂念纷纭,时灭时起,可采取随息法消除之。
呼吸要求由缓慢细柔逐渐达到深长,若有若无,一似龟息。
呼气时,意识随气息经胸胃直达小腹,心窝略内陷(即心窝下降法)。
这时,练功者有气息下沉的感觉,即气贯丹田。
意识若不随之而下,即无此感觉,也即有了杂念。
所说随息、心窝下降、气贯丹田,全是意识暗示,现实的呼吸仍然是鼻吸鼻呼,仅在呼气时意识暗示气贯小腹,用此法沉气既可避免产生杂念,又可避免久练后出现胃满胸梗之弊,可谓一举两得。
如此练习三月,小腹必然产生热气,此时即可运气,使通小周天。
小周天有一定线路,即任督二脉,从后上经前下,来回不止,循环不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用意识假想丹田有一股热气,由丹田下行,循小腹,抵脐下四寸中极穴,经会阴,过谷道(肛门)至尾闾,沿夹脊棘突中上行,达头顶百会穴,再下颜面,过喉,由胸腹正中线入丹田中。
略顿一顿,仍循前法,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至练功毕时为止。
小周天所说丹田,为脐下一寸五分之气海穴。
练小周天时切忌用力吸气,或拱背挺肩低头使后颈用力提升,否则易生流弊。
必须以意识暗示缓慢引气上升,若无上升感觉,多练多引自然成功。
务必顺序渐进,不急不噪,因势利导。
急躁冒进,要产生偏差。
小周天通达后,即可运用此法治病,但需事前弄清楚病区病灶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关系,然后才能引气循经运行,气攻病所,取得预计的效果。
例如,足少阳胆经所属病区病灶或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有疾病痛痒,即可引气循足少阳胆经运行。
天之易——张延生

天之易——张延生2005-11-8天之易——张延生如何理解“伏羲之易”,即“先天八卦”;再讲讲“文王之易”,即“后天八卦”;最后,再谈“孔子之易”。
当然,这中间还应该有“连山易”、“归藏易”。
“连山”、“归藏”之易现在差不多都失传了。
现在又有人提到“科学之易”、“现代之易”、“数理之易”等等。
他们为此高喊“科学易”,我想是为了说明自己的研易方法有别于古代传统之易学研究,说明自己的研究和理解,要比传统的研究和理解“科学”的多。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易学系统”就够科学的了。
只有当今科技进入到一个相当发达文明的时代,人们才能深刻地认识到它其正的科学内涵。
所以出现以上的一些提法,我认为这些个提法说明他们对易学思想在概念上的认识与理解就是含糊的。
我想他们主要的目的是想说明他们是用当今现代的思想方法来解释古代的“易经”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什么易什么易的提法,也只不过是把易学思想运用在数学方面叫“数理易”;用在物理学方面叫“物理之易”;用在化学方面叫“化学易”,或者把易学思想方法用在其他领域,叫其他什么什么易而已。
因为易学解决的是世界观问题,其思想方法哪个领域都能通用。
基本上中国的传统中,主要的就是这么四种文化系统。
这四种文化系统的规律全掌握了,就可排列组合、交错灵活的使用了。
比如咱们平常讲的《梅花易数》这种判断方法,无非是把易学“十翼”中的“先天八卦”及“后天八卦”的规律和“五行”(为什么叫“梅花”?因为“五行”以五个花瓣来表示,类似梅花。
)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梅花易数》的辩证方法。
《卜筮正宗》的判定方法,成卦的时候,是根据、运用《易传》中“筮草法”演变的方法“摇出来的”。
“摇”出卦形来以后,如何推导判断?在各爻上按规矩配上“六亲”、“六兽”、“天干、地支”,“冲”、“合”、“世”、“应”、“刑克”等之类的进行分析,这中间就再也没有运用“易学”规律的事了。
实际上,它基本上是“干支”文化加上“五行”文化,再加“易学”中的一种成卦的方法组成的判断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张延生
何谓通周天,近十几年来,有通意念周天,通经络周天,通丹道周天诸说。
其“通”,的标准五花八门,“通”的方式大相径庭,“通“的功法层出不穷。
然大道至简,兹将自己十几年修炼的技术诀窍和盘托出,供同道参考。
你注意到你的丹田:小腹,你的气就从四面八方向这个地方压缩了〔都往丹田这里来)。
大家知道热力学定理有个特点:当空气的体积被压缩缩小的时候,会放出
热量。
所以“意守丹田”时,不断地往里面压缩气体的时候,就会感到里面有热感。
空气经过一定的压缩,热能失掉到一定情况的时候,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不是气体了,变成液体了,如液氧、液氮等。
当液体续续受到压缩的时候,它就继
续放出热量,最后凝结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千冰等。
那么你练功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过程。
你就向下丹田压气吧。
压到一定情况下,就产生了精。
再压到一定程度,把这个精调上来〔肾水调上来),心火调下去。
与
此同时,身体还存在着水气向下行,火气向上炎的过程,二气上下一交合,成了“蒸气”。
这时候你再把这些“蒸气”,吸收起来。
吸收起来,到一定时候一冷却,又凝成水殊降下来.这就是”甘露“下降。
“甘露”降下以后,再往下走,再继续
压缩这些东西,结成“固体”的东西,即咱们常说的“玉粟栗米”:丹。
这道理与大自然的一般空气压缩的概念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意守丹田,往里面压气的时候.气体体积变小了,就会释放出热量。
因此,你意守丹田就会感到热。
当你将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气要向四外膨胀。
周围是腹肌,硬肌等肌肉群。
这些肌肉有反弹力。
气被反弹压回来以后,四面八方往丹田返回的反弹力的合力点就是你的丹田所在的位置。
因为每个人全身的肌肉是根据每个人的身躯、生理结构,或每个人的体重、运动等情况来构成的,分布及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力点位置多少有点差异。
所以说,每个人下丹田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你继续将气往丹田压缩时,你就会感到中间有一个集中点开始有点紧或有点跳,或者收缩,甚至感到收紧。
形成了这么个合力点。
压力如果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到体内突然出现一个包。
形成了这个”包“以后,这个“包”内的压力就很大了。
这个“包“内的压力大了,它还要往外膨胀。
根据一般气体的特性,它是要冲破薄弱环节的。
这团气就会首先冲破阻力小的地方进入到经络通道中间,这就如高压锅有个保险阀。
当主阀被堵住了以后,锅内压力再助续增得很大的时候,为了防止锅
受压爆炸,那么人为有意地形成了这么个薄弱环节。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锅中的蒸气就把保险阀这个薄弱环节给顶开了,气就从中泻出来.气泻出来了,锅内压
力就会下降。
那么,一个人的”周天“也是一样。
压力增大,大到一定程度,气就自己沿着你身体最薄弱的环节运行并把经络的通道冲开了。
冲并了以后。
气一下就到了“会阴“。
尾闾这全地方是经络拐弯的地方。
拐弯的地方气是比较难以通过的。
比如用像胶自来水管子浇花你浇完花的时候想关上自来水龙头。
一看水龙头离你站的这边挺远。
这个时候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既不关龙头又不浪费水呀了就是将橄胶管子对折起来,水就不会从管子里流出来了。
然后,你再走过去把水龙头关上“尾闾”这个
地方就是因为处在拐弯处,缝睐很窄,“管璧开往往容易贴得很紧,气通过这一关就很困难。
有时练功气至尾闾,这个地方跳呀、热呀、难受呀,有时”闹心”,就是因为气要过而过不去,在那儿盘旋。
这时候你不要管,还是往丹田里“打气“〔意守丹田)。
你只管“打气”,打碍压力足够到一定程度,“嘈!”气把“管子”撑开,它就过去了。
如果你不信的话,想一想:救火车上的救火龙头,那是高
压水枪,如果在高压射水的情况下,射水管子两人一起用力往往都弯不过来。
因为水流的压力、惯性大,你想克服这个惯力将管子弯过来,是很难的。
练功也是这样:当你“压气”压到一定程度时,气就把经络通道撑开了,撑开经络通道以后,气就沿着经络通道过去了。
气一过去,气体的体积增大,单位面积压强就减少了。
等气行到了背部这个地方,因为人平时经常弯着背干活,这个地方的肌肉非常薄,往往有很多部位产生粘连。
而且这个地方的“管道”〔经络通道)也比较扁细,气
到了这里的时候,压力已不够,故而就顶不过去。
这时候,你还是不管它,还继续往下丹田里面“打气”。
打到气力足够的时候,“噜”又顶过去了。
一顶过去,气的体积又增大了,压强就又减少了。
等气运行到后头,后脖子这里 (玉枕穴)就又过
不去了.最后就在这〔玉枕)儿“闹腾“,。
这儿闹腾是最难受的。
脖子酸痛、脑袋
里轰轰乱响,疼时扎针,吃中药,按摩,用什么方法都不管用。
你反正还得老老实实坐在那“打气”(意守丹田)往下丹田里送气,送到一定情况下,你坐在那儿突然
有一天“呼”的一下好像你自身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你如果吸气的话,好像怎么吸都行,吸半个下时,一个小时,你光吸气就行,不用呼,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一样。
你如想有意识出呼,就使劲呼!你怎么呼,好像怎么都呼不完,还可以继续呼,这就是已经进入了“胎息状态”。
说明你已经通了“小周天”。
“小周天一通,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关健的过程及现象。
一般道家书里都讲到‘过三关”,咱们这里也讲“过三关”。
过完三关最后必然进入“胎息”。
假若讲通周天时没给你讲这个胎息过程,说明他本人就没通“小周天“。
一通了“小周天”,首先第一个感觉就是进入了“胎息“。
这时你感觉到好像变得很大很大,好像没有了似的。
好像身上什么都没有了。
你如果想体会感受一下自己胳膊在哪儿,好像胳膊腿不知在哪似的。
什么肢体位置感觉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你就使劲吸吧.吸足了再呼,呼完了再吸。
,随便呼吸,随心所欲,特别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