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小周天运行法

小周天运行法
道家的小周天运行法,也就是打通任督二脉
注意事项
首先一个就是要学会用鼻子腹式呼吸,什么是用鼻子进行腹式呼吸呢?就是呼吸的时候要全程闭嘴,全部都用鼻子来呼吸,不能用嘴来呼吸。
第二个就是在吸气的时候,我们的小肚子也就是下丹田这个位置要往外鼓,呼气的时候小肚子要往里吸,这就是腹式呼吸,也叫做自然呼吸,这点非常的重要。
大家可以把一个手放在小肚子上,体会小肚子鼓胀的感觉,把另一个手放在鼻子的旁边,体会呼吸的感觉。
吸气的时候小肚子用力往外鼓,呼气的时候你把手往里按,小肚子也要随之一起往里吸。
同时你放在鼻子旁边的手要能感觉到有气息出来。
这样就是腹式呼吸了。
还有一个就是坐姿的问题,大家要注意,屁股下面一定要垫一个5~10厘米高的柔软垫子,不能坐在平面的垫子上。
因为,屁股上垫了一个东西,你的腰板才可以挺直,否则,你的气血运行不仅不能通畅,而且还会把腰都坐坏了。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 二

窍门一:金漩涡聚能法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
左手放于腿侧,手指向地,手心向右;右手心对准肚脐,手指向左,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整个宇宙的金光像逆时针旋转的大漩涡一样涌入身体,凝聚在百会至会阴一线上,形成一根光柱。
时间3-10分钟。
再意想这根光柱逐渐缩短,变成金光闪闪的圆球,止于下丹田。
时间2分钟。
3.收功:将双手相叠放在肚脐上,静捂1分钟,意想周围散落之气归丹,然后睁开双眼,轻拍全身。
说明:(1)松静站立以舒适为度。
(2)手势相反时意想顺时针旋转气流。
(3)可以用两种手势交替练功。
(4)病气从下垂的手指尖及两脚的涌泉穴排出。
(5)放在腹前的一只手指示旋转聚能方向。
窍门之二:金柱驱邪功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双手自然下垂,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宇宙中有一根根金色光柱旋转而来,进入百会至会阴一线,延伸至地。
金色光柱发出的强光旋转散出,将身体里的病气驱赶出体外,消失在宇宙的尽头。
时间3-10分钟。
3.收功:做金漩涡聚能法8分钟(如何分配8分钟时间由修练者自定)。
说明:(1)本功治一切疾病。
(2)将金色光柱改为火拄专治感冒,改为水柱可用于降火。
-此小功法最好在午时练习首先打坐入静.然后调息一会儿!两手心朝下自然放在膝盖上.两眼轻闭内视.然后意念从浩瀚宇宙引一束青光经头顶到肝,然后不断冲洗肝部(大约9次),把肝部黑气冲洗的干干净净,黑气经由涌泉穴排入地下很深处.收功,叩齿九下,咽液九次.晓蝉居士写于中华气功网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武立波(2011-02-24 14:48:54)转载标签:保健杂谈很多气功爱好者,习练气功半年到一年时间,却没有练出丹田气来。
怎样才能快速练出丹田气来,并能迅速结成金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练功方法和心得体会,总结出几种方法供同道们参考。
1.上吸下呼法端坐或盘坐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
眼帘微垂,舌尖轻抵在上齿龈处,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下丹田处,自然呼吸。
丹道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

丹道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我们决定将丹道小周天功法实修入手方法公诸于世,让丹道爱好之士检验之,凡对丹道有兴趣者,请依法练习,40岁以下年纪者,可100%在三个月左右气走骨髓,打通小周天,50--60岁者6个月内必打通周天。
真传一句话,一句话就意味着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下士闻道大笑之",然而你只要细细品味,实修一下,真假瞬间便知。
一、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第一步,调息功:1、姿势:静坐,双盘、单盘、散盘都可,以较舒适的姿势为好,双手重叠放于丹田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拇指放在脐部,全身放松。
2、调息:调整呼吸,尽量使之缓慢,吸气尽量缓慢,一定要慢到有点不自然的程度,功深后可以一分钟只呼吸一次,呼气时稍快一点,以自然呼出为度,即所谓的"慢吸快呼也"。
用逆式呼吸法,吸气收腹,呼气挺腹,腹部的收缩与挺腹,以脐下丹田部位之小腹为中心,静心而坐,静心而调息。
3、收功:无须收功,调息完毕,睁眼起身即可,也可擦一擦脸,做一些保健按摩(特别说明:并不是因为公开指导,而没讲收功之法,是因为小周天根本就不需收功,没收功之法,打通小周天之后,也只需气归丹田后,就可眼睛结束练功,不须所谓的还要意守丹田几分钟之类方法,而对于大周天来讲,意守丹田方法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收功,必须用道家之雷法收功法,进行强行收功。
这一点是与所有书籍之描述不同的,请大家注意)。
4、练功时间:至少半小时,最好一个小时以上。
连续练习两个月。
5、未打通小周天之前,决不会出偏,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练,通周天的过程,我们专门指导也不可能出偏,大家可放心。
二、注意:1、练功前先自已对照时钟,用上法调息,看一分钟最少能达几次呼吸,用笔记下,2、练功两个月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测一下看一分钟最少能达几次呼吸,把这些记录下来,3、连同自已的年龄,4、年体健康状况,5、婚姻状况,6、简要的生活工作情况,7、练功过程中是否有过性生活,是否出现过遗精现象,8、每天练功的时间,丹田气感情况发到我们留言板,我们将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给予下一步的小周天正功练法指导。
小周天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我练了几年气功,一直没有打通小周天。
后来阅读了张延生先生“胎息小周天贯通法”与武立波先生“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的文章后,颇有启发,并按他们所说的方法练习,竟在不长的时间内打通了梦寐以求的小周天。
今将体验简介于下,以飨读者。
打通小周天的关键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通过腹式呼吸,培植丹田内气。
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乒乓球大小。
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
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说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
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鸭蛋大小。
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到达会阴, 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贯通督脉。
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 气难以通过, 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 应继续意守丹田, 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 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 自然冲开尾闾关。
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 这是因为气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就减少了, 所以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 待气足够之时, 即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 “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
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的一下子又过去了。
沿任脉而下, 热流感充满任督二脉, 形成循环, 往复不止。
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有意识地呼气,好像怎么也呼不完,呼完了再吸, 吸足了再呼, 随心所欲, 舒畅极了。
最后, 呼吸变得细微欲止, 若有若无, 进入了胎息状态。
小周天一通, 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关键的过程及现象, 假若没有这个胎息过程,就是没有真正通小周天。
有些人把时间与精力错误地施于空洞的意通周天,而不是苦练内气,与气功本意背道而驰,势必造成空运周天的恶果。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 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何谓通周天,近十几年来,有通意念周天,通经络周天,通丹道周天诸说。
其“通”,的标准五花八门,“通”的方式大相径庭,“通“的功法层出不穷。
然大道至简,兹将自己十几年修炼的技术诀窍和盘托出,供同道参考。
你注意到你的丹田:小腹,你的气就从四面八方向这个地方压缩了〔都往丹田这里来)。
大家知道热力学定理有个特点:当空气的体积被压缩缩小的时候,会放出热量。
所以“意守丹田”时,不断地往里面压缩气体的时候,就会感到里面有热感。
空气经过一定的压缩,热能失掉到一定情况的时候,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不是气体了,变成液体了,如液氧、液氮等。
当液体续续受到压缩的时候,它就继续放出热量,最后凝结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千冰等。
那么你练功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过程。
你就向下丹田压气吧。
压到一定情况下,就产生了精。
再压到一定程度,把这个精调上来〔肾水调上来),心火调下去。
与此同时,身体还存在着水气向下行,火气向上炎的过程,二气上下一交合,成了“蒸气”。
这时候你再把这些“蒸气”,吸收起来。
吸收起来,到一定时候一冷却,又凝成水殊降下来.这就是”甘露“下降。
“甘露”降下以后,再往下走,再继续压缩这些东西,结成“固体”的东西,即咱们常说的“玉粟栗米”:丹。
这道理与大自然的一般空气压缩的概念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意守丹田,往里面压气的时候.气体体积变小了,就会释放出热量。
因此,你意守丹田就会感到热。
当你将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气要向四外膨胀。
周围是腹肌,硬肌等肌肉群。
这些肌肉有反弹力。
气被反弹压回来以后,四面八方往丹田返回的反弹力的合力点就是你的丹田所在的位置。
因为每个人全身的肌肉是根据每个人的身躯、生理结构,或每个人的体重、运动等情况来构成的,分布及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力点位置多少有点差异。
所以说,每个人下丹田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你继续将气往丹田压缩时,你就会感到中间有一个集中点开始有点紧或有点跳,或者收缩,甚至感到收紧。
练习运转小周天的方法

小周天只需打通任督二脉即可,大周天则需要打通3条以上经脉,不同功法大周天运转经过的经脉不同,在这里只能给你大同小周天的功法:练法首先,选一清净之室,开窗阖户,空气新鲜,避免风向,然后宽衣解带,静坐床上或沙发上,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不歪。
静坐姿势分双盘、单盘、自然盘,任选一种。
坐时要做到三折式,即臀部略向后,腹部稍鼓起,胸部微前俯,不故意做作,以舒适为度。
双手相握置于腹下。
然后微闭双目,安然入静,不思,不看,不听,不动,舌抵上鄂,口中津满随即缓慢咽下。
初练者往往杂念纷纭,时灭时起,可采取随息法消除之。
呼吸要求由缓慢细柔逐渐达到深长,若有若无,一似龟息。
呼气时,意识随气息经胸胃直达小腹,心窝略内陷(即心窝下降法)。
这时,练功者有气息下沉的感觉,即气贯丹田。
意识若不随之而下,即无此感觉,也即有了杂念。
所说随息、心窝下降、气贯丹田,全是意识暗示,现实的呼吸仍然是鼻吸鼻呼,仅在呼气时意识暗示气贯小腹,用此法沉气既可避免产生杂念,又可避免久练后出现胃满胸梗之弊,可谓一举两得。
如此练习三月,小腹必然产生热气,此时即可运气,使通小周天。
小周天有一定线路,即任督二脉,从后上经前下,来回不止,循环不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用意识假想丹田有一股热气,由丹田下行,循小腹,抵脐下四寸中极穴,经会阴,过谷道(肛门)至尾闾,沿夹脊棘突中上行,达头顶百会穴,再下颜面,过喉,由胸腹正中线入丹田中。
略顿一顿,仍循前法,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至练功毕时为止。
小周天所说丹田,为脐下一寸五分之气海穴。
练小周天时切忌用力吸气,或拱背挺肩低头使后颈用力提升,否则易生流弊。
必须以意识暗示缓慢引气上升,若无上升感觉,多练多引自然成功。
务必顺序渐进,不急不噪,因势利导。
急躁冒进,要产生偏差。
小周天通达后,即可运用此法治病,但需事前弄清楚病区病灶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关系,然后才能引气循经运行,气攻病所,取得预计的效果。
例如,足少阳胆经所属病区病灶或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有疾病痛痒,即可引气循足少阳胆经运行。
大周天和小周天

大周天和小周天大周天和小周天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18:01小周天本义指地球自转一周,既昼夜循环一周;后经引申,被内丹术功法借喻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肛门,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
因其范围相对较小,故称小周天。
又称子午周天、取坎填离、水火既济、玉液还丹等。
小周天是古代气功主要流派之一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一阶段,即练精化气的过程,也称百日筑基。
内丹术认为:人到成年,由于物欲耗损,精气已不足,必须用先天元气温煦它,使后天精气充实起来,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气,这就是小周天练精化气的目的。
完成这步功法,就可防病去病。
内丹术,是要求内气在身体内按经络路线,循环周转。
早期曾称为“金液还丹”(宋。
翁葆光《悟真篇注序》),也曾称为“河车搬运”(明?陆潜虚《玄肤论》),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借用了天文学上“周天”的术语(明?伍宋阳《天仙正理》)。
也有把运转的路线,称为“天经”(元?俞玉吾《席上腐谈》)的。
小周天就是指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经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谷道处)作周流运转。
内丹术中,特别重视任督两脉,正如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的:“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
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
”故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或取坎填离、坎离交媾、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等。
子时为阴气已极阳气始动之时,午时则阳气至极转衰,阴气初萌。
故子午代表天体的日月,人体的心肾,卦象中的坎离,方位中的南北。
元代肖延之在《金丹大成集》上说可以用后天八卦图表示。
因为小周天要求后天返还先天,内丹术理论中就用后天八卦图进行指导。
所以着眼点放在坎、离两卦上。
而坎离两卦在后天八卦图中,处于子、午、水、火、日、月等地位,因此有了以上多种名称。
张延生谈如何打好气功基础以及怎样才能通小周天

张延生谈如何打好气功基础以及怎样才能通小周天一.打好基础——丹田、命门、命脉与小周天(张延生)(一)静坐与基础1.静静的坐在那里才能练出真功夫。
2.利用这种方法,你在家里静静的坐着,你的疾病就可以达到痊愈。
3.所以练功打基础往往是在下丹田这个地方。
“百日筑基”就是打基础。
基础在哪儿?基础就得在下面。
对于练功的人来说,就是在肚子(腹部)里打基础。
4.如果要练的话你得把气攒足了。
5.练气功的关键是先要有气。
6.唯一的办法,打足了气就通了。
7.气打得越多越饱满越好。
8.初级阶段,靠“带功”是带不出来功的,全靠自己“打气”。
什么时候打足了,功夫就来了。
9.关键是丹田得有劲。
10.初学者不是要“观想”,而是要“悟空”。
(二)时间是关键1.(我)静下来往那里一坐,开始每天坐两个钟头左右。
我初练功的那时候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抽出来练功了。
2.我每天练功,都要练很长时间的静功。
过去我练功时很刻苦,每天平均练七、八个小时,所以业余时间差不多都在练功,晚上也搭进去了,每天睡四到五个小时。
3.也就是说,练功必须要长时间,必须要有毅力。
所以说“功到时至”。
4.每天练功四次,每次一个小时,不如每天练功一次,每次练两到两个半小时,后者效力要高得多。
5.如果一个时辰或两个时辰那就更好了。
(三)、小周天与胎息1.小周天一通,必然进入胎息。
小周天通了,百病皆无。
2.一般小周天通了有几个特点:一个是进入了“胎息”状态。
第二个是“百病皆无”。
二.怎样才能通小周天张延生小周天怎样才叫通?道家的书中有通周天的标准,我自己也有实践的体会。
首先就练功来讲,且不说以意贪气,因为以意领气是达不到通周天的目的。
我问问你,“以意领气,你往哪领?”“任督二脉都在什么位置上?”你只知道在身体的中间,从后面中间上来,前面中间下去,可你不知道任督二脉的具体位置。
它有多深多浅?多宽多窄?你根本就不知道。
这样,无论“后面向前转”,还是“前面向后转”,无论“男的是后面向前面转”,还是“女的从前向后转”等等,大家不必为此再争论不休了,任督二脉在哪里都没搞清楚,结果转了半天,那一点气都在经络外面乱转,与肌肉产生摩擦,感到热烘烘的,以为是得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何为通周天,近十几年来,有通意念周天,通经络周天,通丹道周天诸说,其“通”的标准五花八门,通的方式大相庭径,通的功法层出不穷,然大道至简,此将自己十几年修炼的技术诀窍和盘托出,供同道参考。
你注意到你的丹田——小腹,你的气就从四面八方都向这个地方压缩了(都往丹田这里来)。
大家知道热力学定理有个特点:当空气的体积被压缩缩小的时候,会放出热量。
所以意守丹田时,不断地往里面压缩气体的时候,就会感到里面有热感。
空气经过一定的压缩,热能失掉到一定的时候,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不是气体了,变成液体了,如液氧液氮等。
当液体继续受到压缩的时侯,它就继续放出热量,最后凝结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干冰等。
那么你练功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过程,你就向下丹田压气吧,压到一定情况下,就产生了精,再压到一定程度,把这个精调上来(肾水调上来),心火调小去。
与此同时,身体还存在着水气向下行,火气向上炎的过程,二气上下一交合,成了“蒸气”。
这时候你再把“蒸气
”吸收起来。
吸收起来,到一定时候一冷却,又凝成水珠降下来,这就是“甘露”下降,甘露降下以
后,再往下走,在继续压缩这些东西,,结成固体的东西,即咱们常说的“玉粟粟米”——丹,这道理与大自然的一般空气压缩的概念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意守丹田,往里面压气的时候,气体体积变小了,就会释放出热量。
因此你意守丹田就会感到热。
当你将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气要向四处膨胀。
外面是腹肌、腰肌等肌肉群。
这些肌肉有反弹力,气被反弹压回来以后,四面八方往丹田返回的反弹力的合力点就是你的丹田所在的位置。
因为每个人全身的肌肉是根据每个人的身躯、生理结构,或每个人的体重、运动等情况来构成的,分布和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力点位置多少有点差异。
所以说每个人下丹田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你继续将气往丹田压缩时,你就会感到中间有一个集中点开始有点紧或有点跳,或者收缩,甚至感到收紧,形成了这么个合力点。
压力如果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到体内突然出现一个包。
形成这个“包”以后,这个“包”内的压力就很大了。
这个包内的压力大了,它还要往外膨胀。
根据一般气体的特性,它是要冲破薄弱环节的。
这团气就会首先冲破阻力小的地方进入到经络通道中间,这就如高压锅有个保险阀。
当主阀被堵住了以后,锅内压力再继续曾得很大的时候,为了防止锅受压爆炸,那么人为有意地形成了这么个薄弱环节。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锅中的
蒸气就把保险阀这个薄弱环节给顶开了,气就从中泻出来。
气泻出来了,锅内压力就会下降。
那么,一个人的“周天”也是一样。
压力增大,大到一定程度,气就自己沿着你身体最薄弱的环节运行并把经络的通道冲开了。
冲开了以后,气一下子就到了“会阴”。
尾闾这个地方是经络拐弯的地方。
拐弯的地方是气比较难以通过的。
比如用橡胶自来水管子浇花,你浇完花的时候想关上自来水龙头,一看水龙头离你站的这边挺远,这个时候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既不关龙头又不浪费水呀?就是将橡胶管子对折起来,水就不会从水管里流出来了。
然后,你再走过去把水龙头关上。
尾闾这个地方就是因为处在拐弯处,缝隙很窄,“管壁”往往贴得很紧,气通过这一关就很困难。
有时练功气至尾闾,这个地方跳呀、热呀、难受呀,有时闹心,就是因为气要过而过不去,在那儿盘旋。
这时候你不用管,还是往丹田里“打气”(意守丹田),你只管打气,打得压力足够到一定程度,“噌”气把
“管子”撑开,它就过去了。
如果你不信的话,想一想,救火车上的救火龙头,那是高压水枪,如果在高压射水的情况下,射水管子两人一起用力往往都弯不过来。
因为水流的压力、惯性大,你想克服这个惯力将管子弯过来,是很难的。
练功也是这样:当你“压气”压到一
定程度时,气就把经络通道撑开了。
撑开经络通道以后,气就沿着经络通道过去了。
气已过去,气体的体积增大,单位面积的压强就减少了。
等气行到了背部这个地方,因为人平时经常弯着背干活,这个地方的肌肉非常薄,往往有很多部位产生粘连。
而且这个地方的管道(经络通道)也比较偏细,气到了这里的时候,压力已不够,故而就顶不过去。
这时候,你还是不管他,还继续往下丹田里面“打气”,打到足够的时候,“噌”又顶过去了。
一顶过去,气的体积又增大了,压强就又减少了。
等气运行到后头,后脖子这里(玉枕穴)就又过不去了。
最后就在这(玉枕)儿闹腾。
这儿闹腾是最难受的。
脖子酸痛、脑袋里轰轰乱响,疼时扎针、吃中药,按摩,用什么方法都不管用。
你反正还得坐在那里老老实实“打气”(意守丹田)往下丹田里送气,送到一定情况下,你坐在那里有一天突然“呼!”的一下好像你自身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吸气的话,好像怎么吸都行,吸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你光吸气就行,不用呼;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一样。
如你有意识想去呼,就使劲呼!你怎么呼,好像怎么都呼不完,还可以继续呼。
这就是进入了胎息状态。
说明你已经通了“小周天”。
“小周天一通,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关键的过程及现象。
一般道家书里都讲到“通三关”,咱们这里也讲“过三关”。
过完三关最后必然进入“胎息”。
假如讲通周天时没给你讲这个胎息过程,说明他本人就没通“小周天
”。
一通了小周天,首先第一个感觉就是进入了“胎息”。
这时你感觉到好像你自己的脑袋“呼
’的一下,好像变得很大很大,好像没有了似的。
好像身上什么都没有了。
你如果想体会感受一下自己胳膊在哪儿,好像胳膊腿不知在哪似的。
什么肢体位置感觉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你就使劲吸吧,吸足了再呼,呼完了再吸
……随便呼吸,随心所欲,特别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