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雷达原理

西南科技大学雷达原理
西南科技大学雷达原理

第三套(和谐)测试题

校对:Z 录入:Z

一、填空题

1、雷达发射机通常分为脉冲调制发射机和发射机。

2、用带宽是5Hz的测试设备测得某发射机在=400Hz处分布型寄生输出功率是20,信号功率是100mw,则发射机在400Hz处的频谱纯度是 dB/Hz。

3、某雷达的脉冲宽度为1,脉冲重复周期为1ms,发射功率为100KW,平均功率为。

4、若雷达探测的目标是一架飞机,雷达的发射频率是1GHz,若飞机以100m/s的速度绕雷达做圆周运动,则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的频率是。

5、脉冲多普勒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为=1000Hz,对动目标进行检测,其多普勒频率为,能够出现盲速的最小多普勒频率等于。

6、自动测角的两种主要雷达系统是和。

7、雷达信号的检测由发现概率和来描述。

二、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决定雷达检测能力的是()

A.接收机输出端的信噪比

B.发射机的功率

C.噪声的大小

D.接收机的灵敏度

2、以下关于雷达的威力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它就是作用距离

B.它包括最大作用距离和最小作用距离

C.它包括最大作用距离和最大仰角

D.它包括最大作用距离、最小距离、最大仰角、最小仰角和方位角范围

3、以下不属于地面和传播介质对雷达性能的影响的是()

A.地面对电波能量的吸收

B.电波在大气层传播时的衰减

C.由大气层引起的电波折射

D.由于地面反射波和直接波的干涉效应,使天线方向图分裂成波瓣状

4、雷达之所以能够发射和接收共用一个雷达天线,因为()

A.雷达天线是定向天线

B.雷达天线是波导天线

C.收发开关的转换作用

D.雷达天线用波导传输能量

5、雷达测方位原理是利用()特性

A.雷达天线定向发射和接收

B.雷达天线360旋转

C.雷达天线与扫描线同步

D.以上都是

6、雷达的旁瓣回波与真回波的距离关系是()

A.相等的

B.真的比假的大

C.假的比真的大

D.以上都不对

7、雷达多次反射回波的消除和抑制方法是()

A.降低增益

B.正确调谐

C.使用“STC”旋钮

D.A和C对

8、雷达的旁瓣回波的特征是()

A.在真回波后有假回波

B.阴影扇形内出现回波

C.真回波左右有一串假回波

D.真假回波连在一起

9、雷达使用的是电磁波频谱的()部分。

A.红外线

B.微波

C.中波

D.超声波

10、雷达波长越短,能得到的细节()

A.不变

B.先多后少

C.越多

D.越少

11、脉冲宽度会影响()、距离测量精度和脉冲重复频率。

A.发射机平均功率

B.最小可探测信号

C.最小可探测距离

D.最大可探测信号

12、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是指()

A.接收机能处理发射机发射中心频率偏移量的最大值

B.接收机的最小可测信号功率

C.在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和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接收机的性能参数受到影响的程度

D.空间上两个径向目标物在雷达屏幕上形成的回波能够被区分开来的最小实际距离

13、一般来说,混频器用于把()的回波信号同高功率的本振信号在非线性器件中混频后,将低功率信号频率变换成中频(本振和信号的差频)输出。

A.低功率

B.低噪声

C.高功率

D.高动态范围

14、灵敏度时间控制STC和自动增益控制AGC是雷达接收机抗过载、扩展动态范围和保持接收机()稳定的重要措施。

A.增益

B.噪声

C.输入信号

D.输出信号

15、下面()部件不是发射机的组成部分。

A.磁控管

B.本地振荡器

C.调压器

D.调制器

16、雷达发射机的输出功率直接影响雷达的(),通常规定发射机送至馈线系统的功率为发射机输出功率。

A.发射频率

B.频率稳定度

C.探测范围

D.盲区大小

17、在主振放大式发射机中,输出()的精度和稳定度由低功率频率源决定。

A.脉冲宽度

B.脉冲幅度

C.射频

D.功率

18、脉冲调制器是主振放大式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雷达在触发脉冲的作用下,各级功率放大器受脉冲调制器控制,将()送来的射频信号放大,输出大功率的射频脉冲信号。

A.接收机

B.伺服系统

C.频率源

D.雷达工作站

19、脉冲重复频率是指()

A.雷达每秒钟发射的射频振荡次数

B.雷达每秒钟发射的脉冲数

C.雷达回波的频率

D.雷达射频脉冲的频率

20、不考虑别的因素,用大的波长会使雷达的作用距离(),方位分辨力()

A.增大,增强

B.增大,降低

C.减小,增强

D.减小,降低

三、判断题(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1、两个同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未知,则这两个信号一定是非相参的。()

2、受大气的影响雷达的直视距离会增加。()

3、当虚警概率一定时,要提高发现概率,只能提高信噪比。()

四、简答题(2小题,第一小题4分,第二小题8分,共12分)

1、在什么情况下选用主振放大式发射机?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2、什么叫做自动频率控制?借助图1简述AFC 工作原理。 调幅波输入 至低放

AFC

五、计算题(3小题,共30分)

1、某雷达脉冲宽度为1,重复频率600Hz ,发射脉冲包络和接收机准匹配滤波器均为矩形特性,接收机噪声系数3,天然噪声温度290°K ,求系统等效噪声温度Te 、临界灵敏度和最大的单值测距范围。(10分)

2、某雷达要求虚警时间为2小时,接收机带宽为1MHz ,求虚警概率和虚警数。若要求虚警时间大于10小时,问门限电平VT/ 应取多少?(12分)

3、动目标显示雷达,波长,脉宽,脉冲重复周期,雷达波束在控件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地作搜索扫描,在上空300km 处发现航天飞机。假定此时航天飞机正以27000km/h 的径速离开雷达。计算,(为多普勒信号的周期)。(8分)

混频器 中频 放大器 压控 振荡器 直流 放大器 低通 滤波器 限幅 鉴频器 包络 检波器

第四套(和谐)测试题

校对:Z 录入:Z

一、填空题

1、脉冲调制雷达发射机通常分为单级振荡式发射机和发射机两大类。

2、某雷达检测的门限电平VT=4V,高斯噪声的均方根值=1V,此雷达的虚警概率是。

3、某脉冲雷达脉冲宽度为1.5微秒,则其最小可分辨距离为:。

4、在满足直视距离条件下,如果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其中天线有效面积不变),将雷达发射信号的频率从1GHz提高到4GHz,则雷达作用距离是原来的倍。

5、雷达测角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即和。

6、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是指:。

7、雷达距离分辨力主要取决于。

二、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雷达天线的收发转换开关是用来:()

A.发射时与发射机接通 B.发射时与接收机接通

C.发射时与发射机接通同时隔离发射机

D.发射和接收时分别与发射机、接收机接通,同时隔离另外一个

2、雷达的速度检测利用了运动物体存在()的原理。

A.多普勒效应

B.多米勒效应

C.恒定加速度

D.恒定线速度

3、雷达的工作频率是指每秒钟()

A.触发脉冲的次数

B.脉冲重复次数

C.发射脉冲次数

D.发射脉冲的射频振荡次数

4、雷达的测距原理是利用电波的一下特性()

A.在空间匀速传播

B.在空间直线传播

C.碰到物标具有良好反射性

D.以上都是

土力学论文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研究 曹琴 (西南科技大学,绵阳,621010) 摘要: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是非饱和土中的基本问题。如何快速经济地确定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非饱和土工程应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非饱和土抗剪 强度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含水指标的函数,通过模拟不同路径下非饱和土抗剪实验,得到黏-饱和度曲线(CDSC曲线),和内摩擦角-饱和度曲线(IFADSC曲线),进而得到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指标,在同一路径小区间范围内CDSC和IFADSC 曲线近似为直线,通过抗剪强度路径模拟,用常规试验和含水指标得到非饱和抗剪强度指标,大大地简化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为非饱和土土力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了有力条件。根据土的卸载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土的黏聚力和土的内摩擦角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分析得到了非饱和 土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指标土的黏聚力土的内摩擦角 导言: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是伴随着水文学、土力学及土壤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而形成[1].与饱和土相比,非饱和土除了由固体颗粒、孔隙水、孔隙气等三相系组成之外,它在液-气交界面上形成的收缩膜作为第四相考虑,并在交界面上产生了基质吸力[2],因此,有关非饱和土的研究也就紧密地依赖于基质吸力而展开。由于非饱和土复杂的特性,长期以来其研究受测试手段和计算手段的限制,许多针对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试验室研究阶段,理论成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然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尝试将该技术应用于对非饱和土力学特性方面研究,例如应用计算机工具进行自动控制试验、有限元分析及模型计算等.再加上物理学、热力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被有效地用于非饱和土力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并与新的工程问题相结合,开始不断涌现出了新理论、新认识和新技术.本文将从黏聚力曲线,内摩擦角曲线、线、变形和强度特性、等多方面阐述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现状,并尝试 对非饱和土力学抗剪强度指标进行研究。 1.抗剪强度公式运用 抗剪强度是非饱和土土力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众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

6、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

第六部分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周长青)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天气雷达图像识别;对流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 第一章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 一、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三个组成部分和功能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主用户处理器(PUP)。 二、了解电磁波的散射、衰减、折射 散射:当电磁波束在大气中传播,遇到空气分子、大气气溶胶、云滴和雨滴等悬浮粒子时,入射电磁波会从这些粒子上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这种现象称为散射。 衰减:电磁波能量沿传播路径减弱的现象称为衰减,造成衰减的物理原因是当电磁波投射到气体分子或云雨粒子时,一部分能量被散射,另一部分能量被吸收而转变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折射:电磁波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在大气中由于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性(密度不同、介质不同),使电磁波传播路径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折射。 三、了解雷达气象方程 在瑞利散射条件下,雷达气象方程为: 其中Pr表示雷达接收功率,Z为雷达反射率,r为目标物距雷达的距离。Pt表示雷达发射功率,h为雷达照射深度,G为天线增益,θ、φ表示水平和垂直波宽,λ表示雷达波长,K表示与复折射指数有关的系数,C为常数,之决定于雷达参数和降水相态。 四、了解距离折叠 最大不模糊距离:最大不模糊距离是指一个发射脉冲在下一个发射脉冲发出前能向前走并返回雷达的最长距离,Rmax=0.5c/PRF, c为光速,PRF为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折叠是指雷达对雷达回波位置的一种辨认错误。当距离折叠发生时,雷达所显示的回波位置的方位角是正确的,但距离是错误的(但是可预计它的正确位置)。当目标位于最大不模糊距离(Rmax)以外时,会发生距离折叠。换句话说,当目标物位于Rmax之外时,雷达却把目标物显示在Rmax以内的某个位置,我们称之为‘距离折叠’。 五、理解雷达探测原理。 反射率因子Z值的大小,反映了气象目标内部降水粒子的尺度和数密度,反射率越大,说明单位体积中,降水粒子的尺度大或数量多,亦即反映了气象目标强度大。 反射率因子(回波强度): 即反射率因子为单位体积内中降水粒子直径6次方的总和。 意义:一般Z值与雨强I有以下关系: 层状云降水 Z=200I1.6 地形雨 Z=31I1.71 雷阵雨 Z=486I1.37 新一代天气雷达取值 Z=300I1.4 六、了解雷达资料准确的局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 由于雷达在探测降水粒子时,以大气符合标准大气情况为假定,与实际大气存在一定的差别,使雷达资料的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由于雷达本身性能差异及探测方法的固有局限,对探测目标存在距离折叠及速度模糊现象,对距离模糊和速度模

理论力学_习题集(答案)

《理论力学》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理论力学》(编号为 06015)共有单选题 , 计算题 , 判断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判断题 ] 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F A、 F B,且 F A F B0 ,则此刚体________。 ⑴、一定平衡⑵、一定不平衡⑶、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2.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偶,其力偶矩矢分别为M A、M B,且M A+M B0 ,则此刚体 ________ 。 ⑴、一定平衡⑵、一定不平衡⑶、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3.汇交于 O 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二力矩形式。即m A F i 0 , m B F i 0 ,但________。 ⑴、 A 、 B 两点中有一点与O 点重合 ⑵、点 O 不在 A 、 B 两点的连线上 ⑶、点 O 应在 A 、 B 两点的连线上 ⑷、不存在二力矩形式,X 0,Y0 是唯一的 4.力F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F ,则该力在与x 轴共面的任一轴上的投影________ 。 ⑴、一定不等于零⑵、不一定等于零 ⑶、一定等于零⑷、等于 F ________。 5.若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与简化中心无关,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为 ⑴、一合力⑵、平衡⑶、一合力偶⑷、一个力偶或平衡 6.若平面力系对一点 A 的主矩为零,则此力系________。 ⑴、不可能合成一个力⑵、不可能合成一个力偶

⑶、一定平衡⑷、可能合成一个力偶,也可能平衡 7.已知 F1、 F2、 F3、 F4为作用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因此可知________。 ⑴、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⑵、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⑶、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⑷、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8. 已知一平衡的平面任意力系F1、 F2?? F n1,如图,则平衡方程m A0 , m B 0 ,Y 0中(AB y ),有________个方程是独立的。 ⑴、 1⑵、 2⑶、 3 9. 设大小相等的三个力F1、 F2、 F3分别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 A 、 B 、 C 三点上,若AB BC CA ,且其力多边形如b图示,则该力系________。 ⑴、合成为一合力⑵、合成为一力偶⑶、平衡

西南科技大学土质学与土力学期末试题

. 判断题 1.粘性土的软硬程度取决于含水量的大小,无粘性土密实程度取决于孔隙比的大小。 () 2.甲土饱和度大于乙土,则甲土的含水量一定高于已土。( ) 3.粉粒是 0.074~0.05mm 的粒组。 ( ) 4. 相对密实度D r 会出现D r 1和D r 1的情况。( ) 5 .甲土的饱和度如果大于乙土,则甲土必定比乙土软。 ( ) 6 .甲土的孔隙比大于乙土,则甲土的干重度应小于乙土。 ( ) 7 土的天然重度愈大,则土密实性愈好。 ( ) 1.土的渗透系数 k 越大,土的渗透性也越大,土中的水头梯度I 也越大。( ) 2. 含有细砂夹层的粘土层中垂直渗透系数K z大于水平渗透系数K x。( ) 3.土中一点的渗透力大小取决于该点孔隙水总水头的大小。( ) 1. 土中附加应力计算公式为z kp o,因此建筑在同样的地基上,基础附加应力p o相同的两个建筑物,其沉降值应相同。( ) 2. 在任何情况下,土体自重应力都不会引起地基沉降。( ) 3. 地基土受压时间愈长,变形愈大,孔隙水压力也愈大。( ) 4?地下水位下降会增加土层的自重应力,引起地基沉降。(V) 5. 绝对刚性基础不能弯曲,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各点的沉降量一样,所以基础地面的实际压 力分布是均匀分布的。( ) 6. 密砂在剪应力作用下体积要膨胀,因此在不排水条件下测得的孔隙水压力系数 A 1/3 。 (V) 7. 在固结理论中土应力 ~应变关系是非线性弹性模型。( ) 1. 地基中孔隙水压力愈大,土的抗剪强度愈高。( )

2?条形均布荷载中点下,剪应力xz总等于零。(V) 3. 当土体中某点 1 3时,该点不会发生剪切破坏。(V)

真实和合成孔径雷达

Real 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eal Aperture Radar (RAR) flight direction
azimuth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flight direction
azimuth
1

Spatial Resolution (1)
2

距离分辨率 与真实孔径雷达距离向分辨率相同。但由于真实孔径 机载雷达一般用短脉冲来实现距离向分辨率,而合成孔 径雷达通常用带宽(脉冲频率的变化范围)为B的线性调 频脉冲来实现作用距离向的良好分辨率。
δr =
1 c cτ = 2 2B
Spatial Resolution (2)
For Real Aperture Radar (Side-looking Radar)
razimuth ?
λR
l cτ 2 sin θ
rground ? range =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razimuth ?
l 2 c 2 B sin θ
rground ?range =
3

Rr =
τc
2 cos γ
=
ground Range resolution
pulse length × speed of light 2 cos ( depression angle )
Range Resolution (2)
4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思考题

1 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主要由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 ),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 ),主用户终端子系统(PUP )三部分构成。RDA 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发射射频脉冲,接收目标物对这些脉冲的散射能量,并通过数字化形成基本数据。RPG 的主要功能是:由宽带通讯线路从RDA 接收数字化的基本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和生成各种产品,并将产品通过窄带通讯线路传给用户,是控制整个雷达系统的指令中心。PUP 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存储和显示产品,预报员主要通过这一界面获取所需要的雷达产品,并将它们以适当的形式显示在监视器上。 2 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哪些? 答:一、对龙卷、冰雹、雷雨大风、暴洪等多种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和预警;二、利用单部或多部雷达实现对某个区域或者全国的降水监测;三、进行较大范围的降水定量估测; 四、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信息,得到垂直风廓线;五、改善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值场。 3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主要采用的体扫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三个体扫模式:VCP11——规定5分钟内对14个具体仰角的扫描,主要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VCP21——规定6分钟内对9个具体仰角的扫描,主要对降水天气进行监测;VCP31——规定10分钟内对5个具体仰角的扫描(使用长脉冲),主要对无降水的天气进行监测。 4 天气雷达有哪些固有的局限性? 答:一、波束中心的高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二、波束宽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展宽;三、静锥区的存在。 5 给出雷达气象方程的表达式,并解释其中各项的意义。 答: P t 为雷达发射功率(峰值功率); G 为天线增益;h 为脉冲长度; 、 :天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波束宽度; r 为降水目标到雷达的距离; :波长; m :复折射指数; Z 雷达反射率因子。 6 给出反射率因子在瑞利散射条件下的理论表达式,并说明其意义。 答:∑= 单位体积6i D z ,反射率因子指在单位体积内所有粒子的直径的六次方的总和,与波长无 关。 7 给出后向散射截面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 定义:设有一个理想的散射体,其截面面积为?,它能全部接收射到其 上的电磁波能量,并全部均匀的向四周散射,若该理想散射体返回雷达天线处的电磁波能流密度,恰好等于同距离上实际散射体返回雷达天线的电磁波能流密度,Z R C Z m m r h G p p t r ?=?+-=2 2222223212ln 1024λθ?πθ?λi S s R S 24πσ=

多普勒雷达原理

汽笛声变调的启示--多普勒雷达原理 1842年一天,奥地利数学家多普勒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 旁驰过,他发现火车由远而近时汽笛声变响,音调变尖(注:应为“汽笛声的音频频率变高”);而火车由近而远时汽笛声变弱,音调变低(应为“汽笛声的音频频率降低了”)。他对这种现象感到极大兴趣,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振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使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不同于振源频率的缘故,称为频移现象。因为这是多普勒首先提出来的,所以称为多普勒效应。 由于缺少实验设备,多普勒当时没有用实验进行验证。几年后有人请一队小号手在平板车上演奏,再请训练有素的音乐家用耳朵来辨别音调的变化,验证了该效应。 为了理解这一现象,需要考察火车以恒定速度驶近时,汽笛发出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是声波波长缩短,好像波被“压缩”了。因此,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播的波数就增加了,这就是观察者为什么会感受到声调变高的原因;相反,当火车驶向远方时,声波的波长变大,好像波被“拉伸”了。因此,汽笛声听起来就显得低沉。 用科学语言来说,就是在一个物体发出一个信号时,当这个物体和接收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虽然物体发出的信号频率固定不变,但接收者所接收到的信号频率相对于物体发出的信号频率出现了差异。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衰减理论解释,波在介质中传播,会出现频散现象,随距离增加,高频向低频移动。 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它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多普勒效应被发现以后,直到1930年左右,才开始应用于电磁波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应用是医生检查就诊人用的“彩超”,就是利用了声波的多普勒效应。简单地说,“彩超”就是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再加上彩色多普勒。超声振荡器产生一种高频的等幅超声信号,向人体心血管器官发射,当超声波束遇到运动的脏器和血管时,便产生多普勒效应,反射信号为换能器所接受,根据反射波与发射波的频率差可以求出血流速度,根据反射波的频率是增大还是减小判定血流方向。 20世纪40年代中期,也就是多普勒发现这种现象之后大约100年,人们才将多普勒效应应用于雷达上。多普勒雷达就是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定位,测速,测距等的雷达。当雷达发射一固定频率的脉冲波对空扫描时,如遇到活动目标,回波的频率与发射波的频率出现频率差(称为多普勒频率),根据多普勒频率的大小,可测出目标对雷达的径向相对运动速度;根据发射脉冲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测出目标的距离。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多普勒雷达广泛用于机载预警、导航、导弹制导、卫星跟踪、战场侦察、靶场测量、武器火控和气象探测等方面,成为重要的军事装备以及科学研究、业务应用装置。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以多普勒效应为基础,当大气中云雨等目标物相对于雷达发射信号波有运动时,通过测定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异就能够解译出所需的信息。它与过去常规天气雷达仅仅接收云雨目标物对雷达发射电磁波的反射回波进了一大步。这种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工作波长一般为5~10厘米,除了能起到常规天气雷达通过回波测定云雨目标物空间位置、强弱分布、垂直结构等作用,它的重大改进在于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测定降水粒子的运

土力学基础工程试卷K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学期试题单〈K卷〉课程名称:土力学地基基础专业班级:命题教师:陈小川 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考试时间:月日第 1 页,共 3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4分) 1、压缩模量; 2、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3、固结度; 4、桩侧负摩阻力; 5、最优含水量 6、膨胀土; 7、倾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地基中某点的总应力等于________与附加应力之和。 2、饱和土的渗透固结是土中孔隙水压力消散和________相应增长的过程。 3、地基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总沉降包括________、固结沉降和________。 4、对于饱和土,各向等压条件下的孔隙压力系数B等于________;对于干土, B 等于________。 5、同一挡土墙,产生被动土压力时的墙体位移量S1与产生主动土压力时的墙 体位移量S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6、无粘性土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坡角α与土的内摩擦角φ的关系是 ________。 7、对一定宽度的刚性基础,控制基础构造高度的指标是________。 8、砌体承重结构建筑物地基的变形特征是________。 9、打入桩的入土深度应按所设计的桩端标高和________两方面控制。 10、垫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断面合理的________和宽度。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中,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是三相体系。( ) 2、区分粉土与粘土的指标是液性指数( ) 3、地下水位下降会增加土层的自重应力,引起地基沉降。 ( ) 4、当土层的自重应力大于先期固结压力时,这种土称为超固结土。()

多普勒天气雷达练习题精编版

练习题2 1.业务运行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通常采用体积扫描的方式观测。我国业务运行多普勒雷达通常采用的体描模式(VCP11、VCP21、VCP31)2.多普勒天气雷达与常规天气雷达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可以测量目标物(沿雷达径向速度),从而大大加强了天气雷达对各种天气系统特别是(强对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预警能力。 3.新一代雷达系统对灾害天气有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对台风、暴雨等大范围降水天气的监测距离应不小于(400km)。 4.新一代雷达系统对灾害天气有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对雹云、中气旋等小尺度强对流现象的有效监测和识别距离应大于(150km)。 5.新一代雷达观测的实时的图像中,提供了丰富的有关(强对流天气)信息。 6.新一代雷达速度埸中,辐合(或辐散)在径向风场图像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径向速度对,两个极值中心连线和雷达射线(一致)。7.新一代雷达速度埸中,气流中的小尺度气旋(或反气旋),在径向风场图像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径向速度对,但中心连线走向则与雷达射线相(垂直)。 8.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采用的是北京时。计时方法采用24小时制,计时精度为秒。 9.速度场(零等值线)的走向不仅表示风向随高度的变化,同时表示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冷、暖平流)。 10.在距离雷达一定距离的一个小区域内,通过对该区域内沿雷达径向速度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该区域内的气流(辐合)、(辐散)和(旋转)等特征。 11.天气雷达是用来探测大气中降水区的(位置)、大小、强度及变化

12.气象目标对雷达电磁波的(散射)是雷达探测的基础。 13.气象上云滴、雨滴和冰雹等粒子一般可近似地看作是圆球。当雷达波长确定后,球形粒子的散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粒子直径D 和入射波长λ之比。对于(D远小于λ)情况下的球形粒子散射称为瑞利散射;而(D与λ尺度相当)情况下的球形粒子散射称为(Mie)米散射。 14.多普勒天气雷达使用低脉冲重复频率PRF测(反射率因子),用高脉冲重复频率PRF测(速度)。 15.每秒产生的触发脉冲的数目,称为(脉冲重复频率),用PRF 表示。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脉冲重复周期),用PRT表示,它等于脉冲重复频率的(倒)数。 16.降水粒子产生的回波功率与降水粒子集合的反射率因子成(正比)。与取样体积到雷达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7.S波段天气雷达是(10)cm波长的雷达。 18.在天线方向上两个半功率点方向的夹角称为(c波束宽度)。19.在强回波离雷达(较近)时,有可能产生旁瓣造成虚假回波. 20.降水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是随粒子尺度增大而(增大)。 21.0 dBZ、-10dBZ、30dBZ和40dBZ对应的Z值分别为(1)、(0.1)、(1000)、(10000) (mm6/m3)。 22.SA雷达基数据中反射率因子的分辨率为(1km×1°)。 23.写出Z-I关系的表达公式 (b Z ) AI 24.Ze的物理意义是(所有粒子直径的6次方之和)。 25.雷达反射率η是单位体积中,所有降水粒子的(雷达截面之和)。 26.雷达气象方程说明回波功率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土力学基础工程项目复习题-附件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期末复习题 课程名称: 土力学基础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矿物质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B 。 A. 伊利石 B. 蒙脱石 C. 高岭石 D. 石英 2.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大小主要决定于土体中含( A )数量的多少。 A.粘粒 B.粉粒 C.砂粒 D.砾石 3. 测得某粘性土的液限为40%,塑性指数为17,含水量为30%,则其相应的液 性指数为:( C ) A. 0.59 B. 0.50 C. 0.41 D. 0.35 4. 当 A 时,粗粒土具有良好的级配。 A. 5u C ≥且13c C ≤≤ B. 5u C ≤且13c C ≤≤ C. 5c C ≥且13u C ≤≤ D. 5u C ≤或13c C ≤≤ 5. 计算地基附加应力采用的外荷载为( B ) A .基底压力 B.基底附加压力 C.地基压力 D.地基净反力 6. 不均匀系数大于10时,( D ) A.颗粒级配曲线陡峭 B.土不易被压实 C.级配均匀 D.级配良好 7. 下列荷载中,最小的是 ( A )

A.临塑荷载Pcr B.界限荷载P1/3 C.界限荷载P1/4 D.极限荷载Pu 8. 在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大于1的指标是(D)。 A. 含水量 B. 孔隙比 C. 液性指数 D. 饱和度 9. 区分粉质粘土与粘土的指标是( A ) A.塑性指数 B. 塑限 C.液限 D.液性指数 10. 《规范》规定砂土的密实度用(D)来划分。 A.孔隙率 B.孔隙比 C.相对密实度 D.标准贯入锤击数 11、烘干法用于测定土的(A) A.天然含水量 B.天然孔隙比 C.饱和度 D.密度 12、如下土的四个密度指标中,常被用来评价夯实质量的是(D) A.密度ρ B.饱和密度ρsat C.有效密度ρ’ D.干密度ρd 13、临界水头梯度近似等于( B ) A.1g/cm3 B.1 C.2g/cm3 D.2 14、下列哪种沉积物与牛轭湖的概念相连系?( C ) A.残积物 B.洪积物 C.冲积物 D.坡积物 15. 某挡土墙墙后填土为粗砂,当墙后水位上升时,墙背受到的侧压力的变化是 ( A)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变为零 16. 以下基础形式中不需要按刚性角要求设计的是( D )。

西南科技大学期理论力学A-期末考试试卷(A卷)

《理论力学A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并在答题纸上写明“正确”或“错误”。(每 题2分,共18分) 1. ( )研究刚体的平移可以归结为点的运动学问题。 2. ( )若平面力系对一点的主矩为零,则此力系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合 力。 3. ( )做定轴转动时,刚体上所有各点的加速度与半径间的夹角都相同。 4. (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就可确定作用于质点上的力;已知作用于质 点上的力也可确定质点的运动方程。 5. ( )动坐标系相对于静坐标系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 6. ( )若系统的动量守恒,则其对任意点的动量矩一定守恒,若系统对 某点的动量矩守恒,则其动量一定守恒。 7. ( )刚体平面运动的瞬时平动,其特点为各点轨迹相同,速度相同, 加速度不一定相同。 8. ( )输电线跨度l 相同时,电线下垂量h 越小,电线越不容易拉断。 9. ( )质点的运动方程和运动微分方程的物理意义相同。 二、 将下面各题括号中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4分,共20分) 1. 平面力系如图,已知F 1 =F 2 = F 3 = F 4 =F , 则: (1)力系合力的大小为 ; (2)力系合力作用线距O 点的距离为 ; (合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应在图中画出)。 2. 置于铅垂面内的均质正方形簿板重 P = 100kN ,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 = 0.5,欲使簿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

《理论力学A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A 的力F 的最大值应为 。 3. 如图所示,已知物块B 按φsin b a s +=运动、且t ωφ=(其中a 、b 、ω均为常量),杆长L 。若取小球A 为动点,动坐标系固结于物体B 上,则牵连速度υe = ,相对速度υr = 。 4. 均质等边直角弯杆OAB 的质量共为2 m ,以角 速度ω绕O 轴转动,则弯杆对O 轴的动量矩的大小为 。 5. 如图所示,均质矩形板质量M ,尺寸如图所示已知薄板对Z 1轴的转动惯量为J Z1,试写出对Z 2 轴的转动惯量J Z2的计算公式为 (Z 1与Z 2轴互相平行) 三、 选择下面各题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3分,共15分) 1. 图示三棱柱ABD 的A 点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初始 位置AB 边铅垂,无初速释放后,质心C 的轨迹为 。 A .水平直线 B .铅垂直线 C .曲线1 D .曲线 2 1 Z

课程教学大纲-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地下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Underground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19399041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 3 学时:48 (其中:讲课学时:32 课程设计学时:16 上机学时:0 )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 开课部门: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地下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公共选修专业课,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可直接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际,以获得关于地下工程总体上的认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方向必需了解的专业基础知识。本课程对地下空间工程的特性和利用形态、明挖法修建的地下工程、盾构法修建的地下工程、掘进机法修建的地下工程、矿山法修建的地下工程等方面进行概述性介绍,使学生对地下工程知识有一个总体而全面的了解,将大大提高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工程概念,因而也是学生基本素质教学的组成部分。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岩土锚固及支挡工程》。 后续课程:《地铁与轻轨》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学时部分 本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主要地下工程的利用形态;(2)掌握深基坑工程的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3)掌握盾构法修建的地下工程原理和施工方法以及盾构设备基本类型与选型;(4)掌握TBM法修建的地下工程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以及TBM基本类型与构造;(5)掌握矿山法修建的地下工程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 第一单元地下工程概述(6学时) [知识点] (1)地下空间工程的特性和利用:地下工程的空间种类;地下工程的空间特性;地下空间的优缺点。(2)地下工程的利用形态:为人类生存、确保安全加以

《雷达原理》知识点总结

【雷达任务:测目标距离、方位、仰角、速度;从目标回波中获取信息 【雷达工作原理:发射机在定时器控制下,产生高频大功率的脉冲串,通过收发开关到达定向天线,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在天线控制设备的控制下,天线波束按照指定方向在空间扫描,当电磁波照射到目标上,二次散射电磁波的一部分到达雷达天线,经收发开关至接收机,进行放大、混频和检波处理后,送到雷达终端设备,能判断目标的存在、方位、距离、速度等。 【影响雷达性能指标:脉冲宽度(窄),天线尺寸(大),波束(窄),方向性。 【测角:根据接收回波最强时的天线波束指向 【雷达是如何获取目标信息的? 【雷达组成: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终端设备(电源,显示屏),收发转换开关 【发射机工作原理:为雷达提供一个载波受到调制的大功率射频信号,经馈线和收发开关由天线辐射出去。 【发射机基本组成:单级振荡式:脉冲调制器,大频率射频振荡器,电源。 主振放大式:脉冲调制器,中间和输出射频功放,电源,定时器,固体微波源(主控振荡器,用来产生射频信号) 工作过程:(1)单级振荡式:信号由振荡器产生,受调制 (2)主振放大式:信号由固体微波源经过倍频后产生,经射频放大链进行放大,各级都需调制(脉冲调制器),定时器协调工作。 优缺点:单击振荡式:简单经济轻便,频率稳定度差,无复杂波形; 主振放大式:频率稳定度高,相位相参信号,有复杂波形,适用频率捷变雷达【发射机质量指标:(1)工作频率(波段)(2)输出功率:影响威力和抗干扰能力。峰值功率(脉冲期间射频振荡的平均功率)和平均功率(脉冲重复周期内输出功率的平均值)。(3)总效率Pt/P。(4)调制形式:调制器的脉冲宽度,重复频率,波形。(5)信号稳定度/频谱纯度,即信号各项参数。 【调制器组成:电源,能量储存,脉冲形成 【调制器任务与作用:为发射机的射频各级提供合适脉冲,将一个信号载到一个比它高的信号上 【仿真线:由于雷达的工作脉冲宽度多半在微秒级别以上,用真实线长度太长,因此在实际中是用集总参数的网络代替长线,即仿真线 【刚/软性开关:刚性开关的电容储能部分放电式调制器,特点为部分放电,通电利索;软性开关的人工线性调制器,特点为完全放电,效率高,功率大。 【接收机指标:(1)灵敏度:表示接收机接受微弱信号的能力。提高灵敏度,减小噪声电平,提高接收机增益。(2)工作频率宽度:表示接收机瞬时工频范围,提高:高频部件性能(3)动态范围:表示正常工作时接收信号强度的范围,提高:用对数放大器增益控制电路抗干扰(4)中频滤波特性:减小噪声,带宽>回波时,噪声大。(5)工作稳定度(6)频率稳度(7)抗干扰能力(8)噪声系数 【收发软换开关工作原理:脉冲雷达天线收发共用,需要一个收发软换开关TR,发射时,TR使天线与发射机接通,与接收机断开,以免高功率发射信号进入接收机使之烧毁;接收时,天线与接收机接通,与发射机断开,以免因发射机旁路而使微弱接收信号受损。 【收发开关组成及类型:高频传输线,气体放电管。分为分支线型和平衡式。 【显示器分类:距离,平面,高度,情况和综合,光栅扫描。 【显示器列举:距离(A型J型A/R型)平面(PPI)高度(E式RHI) 【A型显示器组成:扫掠形成电路,视频放大电路,距标形成电路。

西南科技大学考试岩石力学指导

《岩土力学》课程教学指导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必修专业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工程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有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是土力学的基础知识。 2.土中应力计算:要求掌握自重应力、基础底面压力分布与计算、掌握分布荷载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 3.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重点掌握地基沉降计算。 4.土的抗剪强度:重点掌握强度理论和强度指标。 5.土压力计算:重点掌握两个经典土压力理论。 6.土坡稳定性分析:掌握砂性土和粘性土土坡分析方法,重点掌握条分法。 7.地基承载力:重点掌握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结合; 2.结合教学容,及时介绍新的技术标准,新的设计规,以及公路工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3.要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四、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理论、技术和方法等主要容可采用课堂讲授,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教学资料 教材: 1.《土质学与土力学》洪毓康人民交通 2001年4月 参考书: 1.《土力学》成宇中国铁道 2000年2月 2. 《土力学地基基础》希哲清华大学 2001年6月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JTJ064-98 人民交通 期刊: 4.《岩土力学》 5.《路基工程》 六、成绩评定 1.平时课程作业、实习报告占本课程考核总成绩的40%,考试占60%。 2.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西南科大发[2001]207号)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考核资格,必须重修。1、学生(免修生除外)在一学期,无论何种原因,累计缺课达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者;或任课教师随机抽查缺课6次以上者; 2、有实验、作业等环节的课程,学生未按时完成实验、实验报告及作业等环节。抄袭他人实验报告、作业的,当事人双方的实验报告、作业均按作弊处理,根据学生的认错态度和补做情况,可以考虑是否

西南科技大学《理论力学A》_B卷

《理论力学A 》期末考试试卷(B 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并在答题纸上写明“正确”或“错误”。(每题2 分,共18分) (1) (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2) ( )若平面力系对一点的主矩为零,则此力系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合 力。 (3) ( )定轴转动刚体的转轴一定与刚体相交。 (4) ( )刚体作平移时,各点的轨迹一定是直线或平面曲线。 (5) ( )e e dV a dt =和dt V d a r r =两式只有当牵连运动为平移时才成立。 (6) ( )刚体在一力系的作用下运动,只要力系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 变,改变各力的作用点,则刚体质心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7) ( )刚体平面运动的瞬时平动,其特点为各点轨迹相同,速度相同, 加速度不一定相同。 (8) ( )质点系动能的变化与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外力有关,与内力无关。 (9) ( )输电线跨度l 相同时,电线下垂量h 越小,电线越不容易拉断。 二、将下面各题括号中应有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4分,共20分) (1)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的几何条件是:( )。 (2) 置于铅垂面内的均质正方形簿板重P = 100kN ,与地面间的 摩擦系数f = 0.5,欲使簿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A 的力 F 的最大值应为( )。 (3) 水平面上作纯滚动的圆轮运动时,与地面接触点的加速度 方向为( )。

《理论力学A 》期末考试试卷(B 卷) (4) ( )是质点惯性的度量,( )是刚体转动惯性的度量。 (5) 如图均质等边直角弯杆OAB 的质量共为2 m ,以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 则弯杆对O 轴的动量矩的大小为 。 三、选择下面各题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3分,共15分) (1)已知4321,,,F F F F 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_____。 A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B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C 、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 、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e r a v v v +=的适用条件是 。 A 、牵连运动只能是平动; B 、牵连运动为平动和转动都适用 C 、牵连运动只能是转动; D 、牵连运动只能是平面平动 (3)已知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某瞬时速度为2x ==x v (m/s),瞬时加速度为2-==x a x (m/s 2),则一秒种以后的点的速度的大小 。 A. 等于零; B. 等于-2(m/s ); C.等于-4(m/s); D. 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质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其边缘上 焊接一质量也为m 、长为b 的均质细杆AB 。则系统的对轴O 的动量矩是 。 1F 2F 3F 4 F

土力学基础工程试卷F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学期试题单〈F卷〉课程名称:土力学基础工程专业班级:命题教师:陈小川 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考试时间:月日第1 页,共 3 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不均匀系数大于10时,() A. 颗粒级配曲线陡峭 B. 土不易被压实 C. 级配均匀 D. 级配良好 2、对土可塑性影响最大的是() A. 强结合水 B. 弱结合水 C. 重力水 D. 毛细水 3、下列荷载中,最小的是() A. 临塑荷载P cr B. 界限荷载P1/3 C. 界限荷载P1/4 D. 极限荷载P u 4、土的自重应力随深度( ) A. 单调增加 B. 单调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有极大值 5、标准惯入试验锤击大于30时,砂土的密度处于 ( ) A. 松散状态 B. 稍密状态 C. 中密状态 D. 密实状态 6、基底压力的实际分布为 ( ) A. 曲线分布 B. 三角形分布 C. 梯形分布 D. 均匀分布 7、室内压缩试验采用的仪器是( ) A. 直接剪切仪 B. 固结仪 C. 锥式液限仪 D. 无侧限压缩仪 8、正常固结土的最终沉降量包括 ( ) A. 主固结沉降量 B. 瞬时沉降 C. 次固结沉降量 D. 以上三者 9、区分粉土与粘土的指标是 ( ) A. 塑性指数 B. 塑限 C. 液限 D. 液性指数 10、属于土抗剪原位测试的是( ) A. 三轴剪切试验 B. 直接剪切实验 C. 无侧限抗压强读试验 D. 十字板剪切实验 二. 填空题 (每空1分,共16分) 1、土的结构有、、和三种基本类型。

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和。 3、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经历的三个阶段为、和。 4、已知某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墙后填土为粘性土, 且内摩擦角0 30 = φ,则主动土压力系数为。 5、不均匀系数被定义为、与的比值。 6、附加应力自起算,随深度呈。自重应力自起算, 随深度呈。 三、判断题(每题1分,只判断对错,共10分) 1、无粘性土主要的物理特征是其密实度。 ( ) 2、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是三相体系。 ( ) 3、饱和粘性土固结的过程是抗剪强度增加的过程。( ) 4、粘性土中粘粒含量越多,其塑性指数越小。( ) 5、粘土矿物中,伊利石亲水性最弱。 ( ) 6、地基承载力验算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的计算常采用角点法。( ) 7、相同墙体和填土条件下,三种土压力中静止土压力最小。( ) 8、土的渗透系数K越大,土的透水性也越大,土中的水头梯度i也越大。() 9、条分法常用于分析粘性土坡的稳定性。 ( ) 10、由偏心受压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条件 m ax 1.2 p f ≤,可得到偏心荷载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可提高20%的结论。()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挡土墙通常都设有排水孔,它起什么作用? 2、高层建筑经常有主楼和裙房,主楼往往比较高、荷载也大,如从沉降考虑, 应先施工哪一部分比较合理?为什么? 3、简述防止不均匀沉降损害的结构措施。 4、桩基础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五、计算题(第1题5分,第2、3题各15分,共35分) 1、对某土样进行直剪试验.在法向压力 1100kPa σ=和 2400kPa σ=作用下分 别测得相应的抗剪强度 156 f kP a τ=和 2150 f kPa τ=。试问土样在法向应力

多普勒天气雷达基础

多普勒天气雷达基础 一、填空题 0.5,1.5 , 2.4 , 2、我国S波段雷达探测范围:当探测距离在230km、340km、460km时,雷达波束高度分别是 4.5 km 、9.2km 、15.3 km 。 3、雷达探测的局限性是波束展宽和Overshooting 。 4、超级单体风暴可能产生的灾害有:雷电、灾害性大风,强降水、冰雹、甚至龙 二、选择题 1、雷达通常观测地面以上的大气,通常采用最低仰角是0.5°度,这样做的原因(A ) A.尽量减少地面的杂波 B.对近地层进行完美的扫描 C.随距离变远,波束中心逐渐变高,采样体积变大。 2、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有(ABCDE)(多选) A.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预警 B. 监测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降水系统 C.降水估计测量 D.风的测量(VAD 风廓线)——提供风场信息 E.数据同化,改善数值预报模式初值场 3、下面那些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可以产生雷暴大风天气?(ABCD)(多选) A.一般强风暴(超级单体或多单体风暴) B.飑线 C.与强锋面有关的带状对流中处于成熟阶段的单体中的下沉气流 D.雷暴低层的强烈入流 4、下面不属于气象回波的有(BCDG)(多选) A.絮状回波 B.超折射回波 C.鸟类回波 D.飞机回波 E.阵风锋 F.飑线G海浪回波H.0度层亮带 三、判断对错 1、在雷达图的产品中,0等速度线呈“S”形则说明大气风场结构为暖平流,呈反“S”形则为冷平流。(对) 2、雷达波束随着距离的变远,采样体积变少。(错) 3、雷达不能观测头顶的大气状态,但能观测所有近地面的大气。(错) 4、雷达在扫描时一个波束以某仰角发射出来,转360°完成一个高度的扫描。(对) 5.雷达不能观测到“头顶“的大气静锥区,环状无回波区。(对)

土力学基础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土力学基础工程》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土力学基础工程》(编号为06017)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1,名词解释题,计算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判断题,填空题2,填空题3,计算题1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不均匀系数大于10时,() A. 颗粒级配曲线陡峭 B. 土不易被压实 C. 级配均匀 D. 级配良好 2.对土可塑性影响最大的是() A. 强结合水 B. 弱结合水 C. 重力水 D. 毛细水 3.标准贯入试验锤击大于30时,砂土的密度处于 ( ) A. 松散状态 B. 稍密状态 C. 中密状态 D. 密实状态 4.区分粉土与粘土的指标是 ( ) A. 塑性指数 B. 塑限 C. 液限 D. 液性指数 5.粘土矿物含量较多的土最可能具有( ) A. 压缩性 B. 胀缩性 C. 透水性 D. 冻胀性 6.烘干法用于测定土的() A.天然含水量 B.天然孔隙比 C.饱和度 D.密度 7.临界水头梯度近似等于 ( ) A.1g/cm3 B.1 C.2g/cm3 D.2 8.下列土中,压缩曲线最平缓的是 ( ) A.杂填土 B.淤泥 C.淤泥质土 D.密实砂土 9.物理性质接近固体的土中水是() A.重力水 B.毛细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10.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土粒总质量50%的土是() A.砂土 B .碎石土 C.粉土 D.粘土

11. 下列矿物质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 )。 A. 伊利石 B. 蒙脱石 C. 高岭石 D. 石英 12.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大小主要决定于土体中含( )数量的多少。 A.粘粒 B.粉粒 C.砂粒 D.砾石 13. 测得某粘性土的液限为40%,塑性指数为17,含水量为30%,则其相应的液性指数为( ): A. 0.59 B. 0.50 C. 0.41 D. 0.35 14. 在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大于1的指标是( )。 A. 含水量 B. 孔隙比 C .液性指数 D. 饱和度 15. 下列指标中,不能用来衡量无粘性土密实度的是( )。 A. 天然孔隙比 B. 土的相对密实度 C .土的含水量 D. 标准贯入锤击数 16. 《规范》规定砂土的密实度用( )来划分。 A.孔隙率 B.孔隙比 C .相对密实度 D.标准贯入锤击数 17. 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可以用实验直接测定的指标是( ) A.含水量 B.孔隙比 C .土的干密度 D.土粒的浮密度 18. 反映土结构性强弱的指标是( ) A. 饱和度 B. 灵敏度 C .重度 D.相对密实度 19. 不均匀系数的表达式为( )。 A. 6010d d C u = B. 1060d d C u = C. 103060d d d C u = D. 10 60230d d d C u = 20. 已知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为303.0=e ,最大孔隙比762.0max =e ,最小孔隙比114.0min =e ,则该砂土的相对密实度为( )。 A. 0.514 B. 0.603 C. 0.708 D. 0.732 21. 一块1kg 的土样,置放一段时间后,含水量由25%下降到20%,则土中的水减少了( )kg 。 A. 0.06 B. 0.05 C. 0.04 D. 0.03 22. 在土的颗粒级配曲线上出现一个台阶,表明土样( ) A. 只有一种范围的粒径 B.某一范围粒径的土含量占主流 C. 缺乏某一范围的粒径 D. 粒径分布不均匀 23. 对土骨架产生浮力作用的水是( )。 A .重力水 B.毛细水 C .强结合水 D .弱结合水 24. 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其能达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则该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