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蝴蝶飞呀》课件
《蝴蝶飞呀飞》课时教学设计

12蝴蝶飞呀飞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来自一、引入:1、欣赏课件(播放蝴蝶图片)
提问,蝴蝶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生活在那里?
2、板书课题
二、示范
1、教学生怎样画蝴蝶
2、在黑板上示范
三、欣赏同龄学生作品
四、学生创作
五、课堂评价
让学生将作品张贴、摆放或悬挂,进行集体评价。
六、交流总结
《蝴蝶飞呀飞》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观察与欣赏蝴蝶,重点欣赏其外形、色彩和花纹,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
2、能够画出一只色彩和纹样美丽的蝴蝶。
3、能发现蝴蝶的美,更热爱自然。
(二)教学重点:了解蝴蝶的形状及色彩美感。
(三)教学难点:画画美丽的蝴蝶,着重表现它的颜色和花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
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多动脑筋,勤于动手,我们的手一定会越来越来巧,画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美好。
学生回答
学生创作
学生展示评价
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蝴蝶飞呀》课件

4/4
2.反复记号: II: :II
3.模唱,跟着小声唱。
跟伴奏演唱
• 注意:这首歌曲的旋律、 歌词较多,节奏较复杂。 演唱时注意咬字要清楚, 不要喊唱,声音要朴实自 然。
1.海风在我耳边
蝴
倾诉着老船长的梦想
蝶
白云越过那山岗 努力在寻找它的家
飞
小雨敲醒梦中的睡荷
呀
展开微笑的脸庞
我把青春做个风筝往天上爬
作者介绍: 李焯雄是在台湾发展的香港顶尖作 词人,跟同样来自香港的林夕一样, 写过很多歌,也都是香港大学中文 系毕业的。李焯雄为人非常低调, 从不出席任何公开活动,包括颁奖 典礼。
同学们你们知道“旗 开得胜”这四个字的 意思吗?
原指军旗一展开,战斗就取 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开始 就取得成功。常和“马到成 功”连用。
4/4
2.反复记号: II: :II
3.模唱,跟着小声唱。
跟伴奏演唱
• 注意:这首歌曲的旋律、 歌词较多,节奏较复杂。 演唱时注意咬字要清楚, 不要喊唱,声音要朴实自 然。
1.海风在我耳边
蝴
倾诉着老船长的梦想
蝶
白云越过那山岗 努力在寻找它的家
飞
小雨敲醒梦中的睡荷
呀
展开微笑的脸庞
我把青春做个风筝往天上爬
你知道《旗开得胜》是2010年 南非世界杯的什么歌吗?
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开幕式 推广歌曲。
歌曲唱出了怎样的场景?
热血沸腾、挥舞旗帜、欢呼 喝彩的场景。
总结:
热情洋溢的旋律、赞扬团结拼搏 体育精神的中文歌词、有浓郁南 非音乐色彩的配器、超人气的合 唱阵容,使这首中文版的世界杯 主题曲《旗开得胜》具有了精彩 的活力和超强感染力。为这项全 球瞩目的体育盛事增添了东方光 彩带来我们中国球迷的巨大热情。
《蝴蝶飞呀》教案

《蝴蝶飞呀》教案教案:《蝴蝶飞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演唱歌曲《蝴蝶飞呀》。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美丽景象,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热爱。
3. 通过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教学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片。
2.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蝴蝶翅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蝴蝶飞舞的画面,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播放歌曲《蝴蝶飞呀》的前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歌曲教学(10分钟)(1)教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蝴蝶飞呀》。
(2)分句教唱:将歌曲分为几个乐句,逐一教唱,重点指导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3)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歌曲欣赏与分析(10分钟)(1)让学生欣赏歌曲《蝴蝶飞呀》,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
(2)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大自然的美好。
4. 歌唱技巧指导(5分钟)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教师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演唱高音,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5. 课堂练习(5分钟)(1)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蝴蝶飞呀》,教师巡回指导。
(2)进行小组比赛,评选出最佳演唱小组。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蝴蝶飞呀》的歌词和旋律,便于学生观看和跟唱。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蝴蝶飞呀》的歌词和旋律,让家长参与孩子的音乐学习。
2. 练习演唱歌曲《蝴蝶飞呀》,加强高音部分的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歌曲《蝴蝶飞呀》的演唱掌握较好,但在高音部分的演唱上仍存在一定困难。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唱:蝴蝶飞呀(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唱:蝴蝶飞呀(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2. 能专心聆听乐曲,感受青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
2.在聆听、演唱主题、律动参与等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
3.了解花儿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很乐意学习哦
3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难点:在聆听、演唱主题、律动参与等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
4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青苹果乐园》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熟悉吗?你们知道是谁演唱的吗?简介小虎队的歌曲。
(如,《情深深雨蒙蒙》等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小虎队的歌吧!
二、学唱《蝴蝶飞呀》
1.播放《蝴蝶飞呀》。
2.提问调号、节拍,请同学们找出反复记号。
3.复听,学生进行模唱。
4.小声模唱,并提问有哪些唱不好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
引导学生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5.让我们乘着蝴蝶的翅膀,放开欢乐的歌喉,歌唱青春的梦想,歌唱美好的明天。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可以加上形体的动作)。
初中教案 蝴蝶飞呀

初中教案蝴蝶飞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蝴蝶飞呀》,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蝴蝶飞舞的美好画面。
4.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学会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蝴蝶飞舞的美好画面。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蝴蝶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对蝴蝶的印象。
2. 板书课文标题《蝴蝶飞呀》,让学生齐读标题。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美好画面。
三、课堂讲解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画面。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互相交流感受。
五、总结本节课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强调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板书课文标题《蝴蝶飞呀》,让学生齐读标题。
二、课堂讲解1. 对课文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蝴蝶象征美好、自由等,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互相交流感受。
四、总结本节课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强调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蝴蝶飞呀》的读后感,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音乐《蝴蝶》优质课件优质课件.得力文库

初中音乐《蝴蝶》优质课件优质课件.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蝴蝶》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3. 解歌曲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教学重点:《蝴蝶》旋律、节奏、歌词以及创作背景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学具:音乐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美好,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蝴蝶》。
2. 歌曲学习(1)教唱《蝴蝶》旋律,引导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学唱。
(2)分析歌曲节奏,让学生用手拍击节奏,加深对节奏印象。
(3)逐句教唱歌词,让学生体会歌词意境。
3. 例题讲解以歌曲《蝴蝶》为例,讲解旋律构成、节奏变化等音乐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演唱《蝴蝶》,检查学习效果。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蝴蝶》2. 内容:(1)旋律: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2)节奏:拍击节奏图示(3)歌词:逐句展示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蝴蝶》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演唱《蝴蝶》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其他描绘春天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拓展音乐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歌曲学习中旋律、节奏和歌词教学3. 例题讲解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针对性5. 板书设计信息量6. 作业设计实施与反馈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实效性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
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美景,旨在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春天气息,从而自然地过渡到《蝴蝶》这首歌曲学习。
在未来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情景创设,使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歌曲学习中旋律、节奏和歌词教学是课程核心。
《蝴蝶飞呀(节选)》教学设计3-八年级上册音乐【苏少版】

1.讲解音阶的构成以及每个音符与之相对应的级数。
2.讲授音阶中每个音符相对应的级数与和弦中相对应级数之间的关系。
3.讲授《蝴蝶飞呀》歌曲的节奏特点影响和弦编配的重要性。
4.讲授《蝴蝶飞呀》歌曲第一乐段和弦编配的步骤及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用吉他演绎一组简单的和弦编配进行,在音乐声中结束授课内容。
教
学
反
思
希望能通过本节微课内容唤起更多青少年对音乐的学习和热爱。
2、能够掌握及运用简单的和弦编配方法为歌曲《蝴蝶飞呀》编配正确的和弦。
3、学习简单和弦编配这一技术后增添学生对器乐演奏上“自弹自唱”艺术形式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简单和弦编配的方法
难点:运用简单和弦的编配方法为歌曲《蝴蝶飞呀》配出正确的和弦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பைடு நூலகம்分:
教师用吉他有感情地弹唱歌曲《蝴蝶飞呀》引入授课内容。
《蝴蝶飞呀》和弦编配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蝴蝶飞呀》和弦编配
学
情
分
析
八年级的同学经过初中一年的音乐课学习,已经掌握了音乐学科中最基本的音乐常识如节拍、节奏、调性以及节奏特点。学生希望能在教学中学习到更实用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而并非只局限于课堂上唱好或唱完一首歌曲的学习形式。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运用简单的和弦为歌曲编配,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学习的兴趣。
蝴蝶飞呀-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蝴蝶飞呀-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感受蝴蝶飞翔的美妙与自由;
2.掌握歌曲的基本唱法,并尝试用自己的感情来演绎;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提高音乐水平。
二、教学重点
1.歌曲的基本唱法;
2.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
3.学生的演唱表现。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2.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情来演绎歌曲。
四、教学步骤
1.引入: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蝴蝶的美丽与自由,引发学生对蝴蝶的关注和感受。
然后播放歌曲《蝴蝶飞呀》,让学生听一遍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调式、情感、意境等要素,并让学生跟着唱一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法。
3.歌曲演绎:分组请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来演绎歌曲。
4.集体表演:请每个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歌曲集体表演。
5.班内评选:选出表现最好的组进行评选,并在班内进行表彰。
五、课堂延伸
1.听一听: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其他的蝴蝶主题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更深入地感受蝴蝶的美妙和飞翔的自由。
2.唱一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歌曲进行演唱,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3.分享: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歌曲分享给其他同学听,并给出自己的演唱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课后作业
1.学生自选一首歌曲进行演唱,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表演;
2.回顾今天所学,写一篇感悟文章,阐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及其对自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