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静脉营养液
全静脉营养液(三升袋)推荐配方知识课件

❖ 注意:
❖ 电解质的添加是按照人体基本需要量的低 限给予,另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额外添 加KCl 、NaCl 。
全静脉营养液(三升袋)推荐配 方
❖ 配方一:普通外科术后
❖ 50%GS(ml)
500
❖ 0.9%NS(ml)
1000
❖ 30%脂肪乳(ml) 250
❖ 8.5%乐凡命(ml) 750
❖ 配方二:适用肝功能不全
❖ 50%GS(ml)
500
0.9%NS(ml)
500
❖ 力能20%脂肪乳(ml) 250
❖ 根据病人病情添加胰岛素。
❖ 8.5%乐凡命(ml) 750
❖ 配方三:适用于高度需要能量
❖ 50%GS(ml)
500
❖ 5%GNS(ml)
1000
❖ 30%脂肪乳(ml) 250
❖ 8.5%乐凡命(ml) 1000
❖
配方一
配方二
❖ 合计:
❖ 总液体量(ml) 2584
2084
❖ 非蛋白热卡(kcal) 1750
1500
❖ 蛋白质(g)折合含氮量(g) 64 10.5
64 10.5
❖ NaCl(g)
9
4.5
❖ 热:氮
167:1
142:1
❖ 糖:脂
57:43
66:34
配方三
2834 1950 87 14 9 139:1 62:38
静脉用药调配科全静脉营养液操作规范

❖ 3.除去西林瓶瓶盖,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 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 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 效过滤器上;
❖ 4.抽取药液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操作台摆放要求 ❖ 二、应当尽量避免在操作台上摆放过多的物品,较
大物品之间的摆放距离宜约为15厘米;小件物品 之间的摆放距离约为5厘米。
Company Logo
调配操作程序
❖ 1.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 针头连接注射器,将注射器垂直放置于层流洁净台 的内侧;
❖ 二、各功能室的洁净级别要求: 1.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为十万级; 2.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为万级; 3.层流操作台为百级,工作台面震动≤2um,层流 风速0.4~0.6m/s,噪音≤5dΒ。
Company Logo
配置前准备
❖ 1、工作人员进入更衣室时应按规定洗手、进行更 衣(戴帽子和口罩,更换洁净服、换鞋等)戴无菌 手套。
❖ 2、配置前将所有物品准备齐全,避免多次走动而 增加污染的机会。
❖ 3、用75%乙醇的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擦拭 层流洁净台内部的各个部位。
❖ 4、严格查对标签与药物是否相符及药物用量是否 符合要求。
❖ 5、用75%酒精棉球消毒液体。 ❖ 6、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袋的有效期、外包装、输液
袋、输液管道是否密闭、有无破损。
❖ 1、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加入葡萄糖、糖盐水溶 液中,充分混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 2、将磷酸盐、胰岛素加入到其他葡萄糖溶液中, 并充分震荡混匀。注意格列福斯和葡萄糖酸钙不能 加在一瓶液体内。
全静脉营养液

全静脉营养液(TPN),俗称“三升袋”,其组成为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基本营养要素。
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大大保证了病人热量、氮的来源,及时补充到电解质、微量元素,对病人机体更好地代谢利用、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成功地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院ICU病房在德州市率先开展了全静脉营养液自行配制,并成功使用于胃肠道梗塞、贲门癌、消化道瘘、多发性内脏损伤、急性胰腺炎及术后4-5天不进食的病人,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
*能否再详细点,比如三升袋的配制方法。
谢谢!*全静脉营养液(TPN),俗称“三升袋”,其组成为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基本营养要素。
由于这些成份也是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在病区普通治疗室内配置,极易受到污染,因此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全静脉营养液(TPN)的集中配置其优点:一是能很大程度降低TPN受污染的机会;二是由药师以上资格的人员对TPN的成份及比例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保证了TPN的稳定性;三是把分散在病区的药品集中进行管理,防止药品过期、变质;四是人力资源得以优化,减轻病区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静脉营养液的主要组成成分10%葡萄糖500ml、氨基酸500ml、10%~20%脂肪乳500ml、其他药物(维生素、胰岛素)等,绝大多数静脉营养液需要在净化环境中根据病情需要现用现配。
*10%G1000ml,0.9%氯化钠1000ML,脂肪乳500ML,水乐维它一支,维它利比特一支,乐凡命500ML,1 0%氯化钾30ML*静脉营养也称全胃肠外营养,营养液不经消化道供给而直接注入静脉管内。
一般分为两大类:1.周围静脉营养:营养液直接自周围静脉进入体循环,但不是24小时持续不断,每日间歇进行输注,使各种营养素在体内能接近正常地进行代谢和贮存。
使用的制剂一般以等渗溶液为宜;2.中心静脉营养:简称TPN(全名TotalParentalNutrition)。
全静脉营养液调配

.
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 葡萄糖:
➢ 加入液体总量应≥1500ml ➢ 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3. 3-23%, • 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 控制50%葡萄糖的用量,因其为高渗液可使脂
肪颗粒产生聚集,营养液被破坏
液稳定性要强于LCT配制出的营养液 • 可能跟LCT/MCT脂肪乳产品的脂肪微粒的半
径原本较小
• 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先选用LCT/MCT
.
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 脂肪乳脂质过氧化
• 脂肪乳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自由基从脂肪酸侧链烯碳 中夺取氢原子可启动脂质的过氧化
• 脂质过氧化会加剧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发生组织破坏、 炎症反应及免疫系统破坏,进而影响肺、肝脏、心脏 和肾脏功能
• 低价阳离子达到一定高的浓度也会产生“破乳” 的作用
❖ 要注意营养液中电解质阳离子的浓度, • 不要超过临界范围
❖ 不要将浓盐(10%NaCl溶液)与脂肪乳直
接混合
(分开输注)
.
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 脂肪酸的种类
• 长链脂肪酸脂肪乳(LCT) • 中长链脂肪酸脂肪乳(LCT/MCT) • LCT/MCT配成营养液,LCT/MCT配成的营养
全静脉营养液调配
学习目标
• 掌握全静脉营养液调配。
.
全静脉营养液
• 全静脉营养液(Total Parental Nutrition, TPN):将营养要素全部混合于一个容器内,常 在三升袋子里混合,俗称“三升袋”。
• 组成:为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 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基本营养 要素。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配置全静脉营养液操作规范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配置全静脉营养液操作规范一、总则为了保证在水平层流台配置全静脉营养液的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供能满足医疗及药学要求的全静脉营养液所需的全部敷料,如全静脉营养液无菌输液袋、常用规格的注射器、无菌纱布、无菌手套、无菌棉球、无菌棉球罐、75%乙醇或复合碘棉签、砂轮、笔、无菌治疗巾、无菌盘等。
(2)提供无菌及无热原污染的全静脉营养液溶媒及药品。
(3)提供正确的混合液及准确的剂量。
(4)提供符合优良药品检验原则的、具有标签的、可储藏和使用的配置全静脉营养液所需的药剂。
由于在全静脉营养液袋中的混合液不能最终灭菌,所以全静脉营养液袋中无菌、无热原的注射液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配制。
无菌操作是指在配置过程中不会产生溶液微生物污染。
二、机构与人员(1)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全静脉营养应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配置。
(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在医院直接领导下工作。
(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负责人应具有本科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学历,副主任以上或相应的医、药、护技术职称,并具有相应管理实践经验,有对工作中出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4)从事静脉药物配置的技术人员应具药学或护理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
并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所有人员均应熟悉本规范,并通过本规范的培训与考核。
(6)人员健康要求:1)配置人员每年需进行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传染病、肝功能、肝炎病毒、胸部X线摄片、皮肤病,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2)洁净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在所有的时间里均要保持卫生的高标准,任何疾病均应报告上级,以便决定其适合做哪种工作。
3)开放性伤口和溃疡必须适当包扎,应经常更换敷料及辅助性绷带。
4)操作人员患有呼吸道疾病时须向上级报告病情,有上述情况的工作人员不能在洁净室工作而应戴上口罩后在其他区域工作,如核对,不进行与无菌配置直接接触的工作。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THANKS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全静脉营养是将完全的营养要素经静脉途径直接输入体内,供给患儿所需 全部营养成分。完全的营养要素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电解 质和微量元素。 目的: 1、输入有效营养物质,提供能量,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 使肠道得到充分休息。 2、在不加重器官的负荷与代谢紊乱的前提下,维持器官的功能与代谢。 3、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4、对患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以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
禁忌症: 1、肝肾功能不良,转氨酶显著增高或BUN明显增高 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 2、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未纠正前。 3、循环衰竭未扩容纠正前。 4、重度缺氧、严重感染败血症前、高胆红素血症 以及血小板明显减少时静脉营养中禁用脂肪乳,只 用葡萄糖和氨基酸功能。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 1、准备 (1)环境:做好治疗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 ,创造一个洁净、无菌的环境:光线充足,温 湿度适宜。 (2)操作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原则。 操作前穿戴整齐,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3)用物:检查物品有效期及灭菌情况:检查 所用药品有效期,有无浑浊、沉淀、变质等。
(5)将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液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溶液混合 的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并充分混匀。
(6)充袋完毕,轻轻摇动静脉营养袋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后, 尽量排出袋中剩留的空气,然后将配液管在接头处拔开,把 连接输液袋的管口封闭。
(7)挤压静脉营养输液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如有渗出 则必须丢弃。
(8)在静脉营养输液袋上贴上标签,签名,核对。
3、肠外营养液的使用管理
(1)临床上使用肠外营养液,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电 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决定输注类型及输注量。
(2)根据输入肠外营养液的治疗目的、输入液体的特点、 患者的年龄及心肺肾功能的具体情况决定输液速度。
临床使用静脉高营养液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氨基酸液应避光储存。
魏克伦,新生儿急救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M],2012,2:25.
静脉营养液的药物使用—脂肪乳
影响脂肪清除最重要的因素是脂肪乳的输入
渗速透度压,低应(2340小0~时3均30匀m输m入ol;/L速)度 应 小 于 可12g降/k低g.Th PN液的总渗透压, 防止高渗性利尿。
无混浊沉淀
4oc保存时间 少于24小时
输入时间少于 24小时
临床使用静脉高营养液的问题
A 配制的问题 B 药物使用的问题
C 输入途径的问题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要求
人的要求
环境的要求 程序的要求
人与环境的要求
人:更换无菌衣、戴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并严格无菌 技术操作。
环境:100级超净的水平层流台,每天紫外线消毒3次,达 到无菌要求。所使用的液体、瓶、器具必须用75%酒精擦 拭后,方可带进。操作台用75%酒精擦拭后,打开层流台 电源,根据计划医嘱将其所需的液体按顺序排好,用物准 备齐全,多次走动员增加污染的机会,查对完毕,待层流 台空气净化机开启30分钟后方可开始配制操作。
TPN相容性
静脉营养液的输入—合并症
高血糖症 低血糖症 高脂血症 电解质紊乱
静脉营养液的输入途径
PICC
优点: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 缺点:可引起导管相关的感染、血栓、血率失常等; 注意事项:导管专人管理,不能由导管抽血,冲管Q8h.
优点:置管时间长,可输入高渗液体;
缺点:可引起导管有关的败血症、血管损
开始剂量为1.0g/kg.d, 以后每天增加 0.5~1.0g/kg.d,至 3g/kg.d
新生儿 >1000g
新生儿 ≤1000g
静脉全营养混合液的配置与注意事项

静脉全营养混合液的配置与注意事项静脉全营养混合液的配置与注意事项全营养液的注意事项:一、配置的环境:温度:18-26℃,湿度:50%-60%二、营养液的保存时间:配置后的营养液,室温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暂不用的保存在4℃冰箱三、每天密切测量中心静脉导管的长度和输注部位的情况,输注前确认有回血后方可进行,输注前应检查溶液有无悬浮物或沉淀。
四、全营养液的输注时间:16-18小时五、全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按溶液中葡萄糖量,输注速度不超过5mg/kg/min,危重症3-4mg/kg/min。
葡萄糖每天最大利用率为750g,实际用量每天以200-300g为宜(按kg计算,最低限度2-3g/kg,最适宜4-5g/kg)。
六、室温超过25℃时观察脂肪乳滴有无破坏、液体有无变质七、脂肪乳避免与电解质直接接触八、避免钙磷混合一起加药九、防止注射器中产生沉淀,对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及其他电解质溶液应用独立的注射器。
十、建议使用中心静脉输注全营养液十一、全营养液并发症的观察:(1)高血糖或低血糖反应.(2)脂肪超载综合征:肝脾肿大、黄疸、低蛋白血症、发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血小板减少、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再喂养综合征:是指在长期饥饿后提供再喂养(包括经口摄食、肠内或肠外营养)所引起的、与代谢异常相关的一组表现,包括严重水电解质失衡(以低磷血症为特征)、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和维生素缺乏等。
易发生于营养不良病人, 尤其是数月内体重下降超过 10%的病人。
临床表现:横纹肌溶解、血液系统异常、肺水肿、心衰、肌震颤、麻木、意识障碍等。
(4)左心衰:严密观察病人有没有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静脉营养液(TPN),俗称“三升袋”,其组成为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基本营养要素。
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大大保证了病人热量、氮的来源,及时补充到电解质、微量元素,对病人机体更好地代谢利用、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成功地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院ICU病房在德州市率先开展了全静脉营养液自行配制,并成功使用于胃肠道梗塞、贲门癌、消化道瘘、多发性内脏损伤、急性胰腺炎及术后4-5天不进食的病人,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
*
能否再详细点,比如三升袋的配制方法。
谢谢!*
全静脉营养液(TPN),俗称“三升袋”,其组成为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基本营养要素。
由于这些成份也是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在病区普通治疗室内配置,极易受到污染,因此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全静脉营养液(TPN)的集中配置其优点:一是能很大程度降低TPN受污染的机会;二是由药师以上资格的人员对TPN的成份及比例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保证了TPN的稳定性;三是把分散在病区的药品集中进行管理,防止药品过期、变质;四是人力资源得以优化,减轻病区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
静脉营养液的主要组成成分
10%葡萄糖500ml、氨基酸500ml、10%~20%脂肪乳500ml、其他药物(维生素、胰岛素)等,绝大多数静脉营养液需要在净化环境中根据病情需要现用现配。
*
10%G1000ml,0.9%氯化钠1000ML,脂肪乳500ML,水乐维它一支,维它利比特一支,乐凡命500ML,1 0%氯化钾30ML*
静脉营养也称全胃肠外营养,营养液不经消化道供给而直接注入静脉管内。
一般分为两大类:
1.周围静脉营养:营养液直接自周围静脉进入体循环,但不是24小时持续不断,每日间歇进行输注,使各种营养素在体内能接近正常地进行代谢和贮存。
使用的制剂一般以等渗溶液为宜;
2.中心静脉营养:简称TPN(全名TotalParentalNutrition)。
营养液可持续或间歇地由中心静脉输注,长期应用可满足病人的需要,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
中心静脉营养适用于不能口服无法吞咽的病人如食道梗塞、幽门梗阻、肠梗阻、复杂的胃肠手术后病人。
严重烧伤,胃肠瘘,克隆氏病,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恶性肿瘤化疗以及口服不能满足营养需要者。
*
一般地说,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等从广义上都算作静脉营养。
楼主所说的静脉高营养应该是全肠外营养。
也就是所谓的“三升袋”,其实就是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放在容量为三升
的袋子里混合。
这种混合的好处是避免单一输主所引起的不利因素如高渗糖引起的血液高渗,脂肪乳快速输注的不良反应等。
楼上的战友已经提供了一些配方,但临床上在具体应用时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如合并有肝功能损害的和肾功能损害的,还有一些如不同类型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以及合并有如糖尿病等代谢障碍的情况,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给与适当的增减其中的某些成分。
混合应该是在非常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对于长期应用甚至是依耐全肠外营养的病人通常是采取中心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注的,因此,产生一些并发症也是在所难免的。
主要是,技术性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和感染性并发症。
技术性并发症如穿刺失误损伤了肺、动脉和神经等,还有将静脉营养液输入胸腔、纵隔等报道。
代谢性并发症是因为配方不符合具体的病人要求,没有能做到个体化,如高血糖或低血糖,还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问题等。
因为长期置管引起所谓的导管性脓毒症患者寒战、高热等,这往往和导管的质量,插管时的无菌操作以及导管的护理有关。
除此之外,还有全肠外营养本身的并发症如可引起胆囊炎胆结石,胆汁淤积肝功能损害和肠道功能衰竭等。
在应用全肠外营养时要进行必要的临床监测:全身情况如有无脱水、水肿、有无发热、黄疸等,血清电解质、血糖及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测定,其他营养指标如体重、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专铁蛋白及前白蛋白等的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