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PPT课件

-
4
2、肠外营养液集中调配的操作程序 TPN的调配需要一个洁净、无菌的环境,要求在层流净化工作台上按
无菌操作原则,按规定的混合顺序进行。 (1)首先将不含磷制剂的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胰岛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刘菲
-
1
全静脉营养是将完全的营养要素经静脉途径直接输入体内,供给患儿所需全 部营养成分。完全的营养要素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电解质和 微量元素。 目的: 1、输入有效营养物质,提供能量,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 使肠道得到充分休息。 2、在不加重器官的负荷与代谢紊乱的前提下,维持器官的功能与代谢。 3、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4、对患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以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素等加入氨基酸中,充分混匀,以免局部浓度过高。 (2)将磷制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震荡混匀。 (3)将氨基酸和葡萄糖溶液两种溶液通过配液管全部流入静脉营养
袋,充分混匀。 (4)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混匀。
-
5
脉营养输液袋中,并充分混匀。
(2)根据输入肠外营养液的治疗目的、输入液体的特点、 患者的年龄及心肺肾功能的具体情况决定输液速度。
-
7
注意事项 (1)肠外营养液的调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肠外营养液现配现用,注意避光,暂不用时应放在2℃到8℃ 冰箱内保存,取出时应置于室温下复温1小时方可输注,配置好的
营养液严禁加热使用。 (3)严格按照步骤进行营养液的配制,并充分摇匀。 (4)配制过程中必须用指定的溶媒稀释,剂量要准确,浓度要适 当,要随时检查澄明度,如出现液体变色或有异常沉淀均不得使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PPT课件

2021
5
(5)将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液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溶液混合 的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并充分混匀。
(6)充袋完毕,轻轻摇动静脉营养袋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后, 尽量排出袋中剩留的空气,然后将配液管在接头处拔开,把 连接输液袋的管口封闭。
(7)挤压静脉营养输液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如有渗出 则必须丢弃。
(8)在静脉营养输液袋上贴上标签,签名,核对。
2021
6
3、肠外营养液的使用管理
(1)临床上使用肠外营养液,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电 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决定输注类型及输注量。
(2)根据输入肠外营养液的治疗目的、输入液体的特点、 患者的年龄及心肺肾功能的具体情况决定输液速度。
2021
7
注意事项 (1)肠外营养液的调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肠外营养液现配现用,注意避光,暂不用时应放在2℃到8℃ 冰箱内保存,取出时应置于室温下复温1小时方可输注,配置好的 营养液严禁加热使用。 (3)严格按照步骤进行营养液的配制,并充分摇匀。 (4)配制过程中必须用指定的溶媒稀释,剂量要准确,浓度要适 当,要随时检查澄明度,如出现液体变色或有异常沉淀均不得使 用。 (5)肠外营养液使用持续均匀输注法,最好用输液泵、微量注射 泵等控制速度。一天预订输入的营养液应在24小时内输完。 (6)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严密监护,防止发生液体外渗、空气 栓塞、静脉炎等并发症,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刘菲
2021
1
全静脉营养是将完全的营养要素经静脉途径直接输入体内,供给患儿所需 全部营养成分。完全的营养要素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电解 质和微量元素。 目的: 1、输入有效营养物质,提供能量,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 使肠道得到充分休息。 2、在不加重器官的负荷与代谢紊乱的前提下,维持器官的功能与代谢。 3、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4、对患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以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全静脉营养液调配

.
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 葡萄糖:
➢ 加入液体总量应≥1500ml ➢ 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3. 3-23%, • 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 控制50%葡萄糖的用量,因其为高渗液可使脂
肪颗粒产生聚集,营养液被破坏
液稳定性要强于LCT配制出的营养液 • 可能跟LCT/MCT脂肪乳产品的脂肪微粒的半
径原本较小
• 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先选用LCT/MCT
.
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 脂肪乳脂质过氧化
• 脂肪乳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自由基从脂肪酸侧链烯碳 中夺取氢原子可启动脂质的过氧化
• 脂质过氧化会加剧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发生组织破坏、 炎症反应及免疫系统破坏,进而影响肺、肝脏、心脏 和肾脏功能
• 低价阳离子达到一定高的浓度也会产生“破乳” 的作用
❖ 要注意营养液中电解质阳离子的浓度, • 不要超过临界范围
❖ 不要将浓盐(10%NaCl溶液)与脂肪乳直
接混合
(分开输注)
.
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 脂肪酸的种类
• 长链脂肪酸脂肪乳(LCT) • 中长链脂肪酸脂肪乳(LCT/MCT) • LCT/MCT配成营养液,LCT/MCT配成的营养
全静脉营养液调配
学习目标
• 掌握全静脉营养液调配。
.
全静脉营养液
• 全静脉营养液(Total Parental Nutrition, TPN):将营养要素全部混合于一个容器内,常 在三升袋子里混合,俗称“三升袋”。
• 组成:为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 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基本营养 要素。
静脉高营养的配置方法

静脉高营养的配制方法一、配置室要求:应为单独房间;室内用品整洁;地板和工作台表面应用优氯净湿布擦拭1次/日..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日;每次30分钟..配置室进行空气微力数控制;每月2次..营养液的配置方法:护士配液前将所有用物准备齐全;避免人员走动而增加感染的机会..用优氯净湿布檫拭桌面..严格检查三升袋的外包袋;输液袋;输液管道有无破损;并检查有效期..工作人员洗手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二、静脉营养液配置顺序:1、将电解质、微量元素、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中..2、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中..3、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如脂肪乳中..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5、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6、排气、轻轻摇动三升袋中的混合物;以备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应正确的混合顺序配置液体..2、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入不同的溶液内稀释;以免发生磷酸钙沉淀;在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液后;检查有无沉淀生成;如确认没有沉淀再加乳脂肪乳液体..3、混合液中不能加入其他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验证过..4、加入液体总量应不小于1500ml;混和液中的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0-23%;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5、电解质不应直接加到脂肪乳中..因为阳离子可中和脂肪乳颗粒上磷脂的负电荷;使脂肪颗粒相互靠近;发生聚合和融合;终致水油分层..一般控制阳离子浓度小于150mmol/l;镁离子浓度小于 3.4mmol/l;该离子浓度小于1.7mmol/l.6、配置好的混和液口袋上应注明床号、姓名及配置时间..7、混和液最好现配现用;如为PVC输液袋;应于24小时输完;最多不超过48小时;而且应放置4℃的冰箱中保存;如为EVA口袋;可保存一个星期..三、营养液的输入方法:均速持续输入..四、注意事项:4.1 营养液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4.2 营养液应现配现用;应于24小时内持续均匀输完..配置好的营养液应在室温15~20摄氏度使用..如室温已超过适用于营养液的条件;暂不使用者;应置于温度为4摄氏度保存..4.3 钙剂应先加在葡萄糖液中;以免发生沉淀..加入氨基酸再次检查袋内有无沉淀;如确认无沉淀;再加入脂肪乳液体..4.4 配好的营养液袋上写明床号;姓名;配置时间..4.5 营养液的配置应在尽可能接近等渗;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五、监测与护理:5.1 严密监测..5.1.1 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如呼吸;脉搏;体温;中心静脉压等..5.1.2 配置安全胃肠营养液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按规定顺序进行;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以保持安全胃肠外营养的稳定性..5.1.3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记录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医生根据前一日的出入量;决定当天的补液量..病情允许者;每周测体重一次..5.1.4 输注安全胃肠外营养液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速度..速度均匀;以免使血渗透压波动过大;防止输入速度过快;增加心脏负担;或引起肺水肿;太慢则不能完成每天输液量;影响病人休息..5.1.5 输液导管只能用于输入各种液体;不宜用于采血;也不宜用于输血;给药;测中心静脉压等..5.1.6 观察有无并发症;如空气栓塞、导管栓塞、高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低血糖;肝损坏以及感染等..5.2 导管的护理:5.2.1 做好宣教工作;减轻病人及家属的顾虑..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和意义;使病人和家属理解置管的重要性;消除顾虑..取得良好的合作;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度..5.2.2 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胸;气胸;静脉炎;导管脱出等..5.2.3 穿刺伤口每天消毒更换敷料1次;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分泌物等炎症反应..妥善固定导管;用手术贴膜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出;扭曲;滑出;影响输液..如胶布脱落或污染应及时更换..5.2.4 保持导管通畅;持续输液时;每二十四小时冲洗导管一次;以防管道堵塞;输液管道每天更换一次..5.2.5 输液时应在导管连接处用高效碘消毒后再接输液管;连接出消毒纱布包裹并固定..为防止在更换输液导管时空气进入静脉内;应在连接出加用肝素帽..5.2.6 每次营养液输入完毕;用盐水冲洗后;再用肝素盐水0.9%盐水250毫升加肝素钠6250单位封管;中心静脉导管用5毫升肝素盐水、周围静脉用2毫升肝素盐水封管;并接可来福接头;防止堵塞..5.2.7 拔管时应在管端或管栓细菌培养..5.2.8 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有不明原因的高热;须注意导管所致败血症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须拔除静脉插管时;应做细菌培养..。
全静脉营养液调配(精)ppt课件

(药品差错、调配耗损:由8.2%下降至0.34%) 4.加强职业防护
(保护环境、其他医务人员免受危害药物伤害)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职业暴露必须避免 !
肠外营养液 (TPN) 必须集中配制
静脉药物配置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 •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 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 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 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 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 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
• 某些脂肪乳内本身添加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或者营 养液中含有抗氧化剂组分,可预防脂肪乳剂的脂质过 氧化发生
• 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先选用含有维生素E的脂 肪乳剂
产生不溶性沉淀
• 当不相容的各种盐类相混合,会产生 不溶性的晶体小颗粒
磷酸氢钙沉淀:
钙和磷均是人体每天必须摄入的元素,营养液 中通常要加入这两种成分
• 此制剂要求油的分散度程度很细,油滴的粒径超 过5μm,容易造成肺部栓塞
• 脂肪乳油滴粒径一般控制在0.4到1μm, 接近人体液中乳糜微粒的大小
• 与其他制剂慎重配伍,以防加入的药物破坏乳剂 的稳定性,发生“乳剂的破乳”现象
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 pH: ❖ pH值:<5时,脂肪乳剂会“破乳” • 不同厂家、批号的葡萄糖pH值不同 • 氨基酸溶液pH值 • 其他电解质溶液的pH值
3.专业配制人员的消毒清洁技术 洗手、更衣、无菌配置加药技术
成品检查
➢ 肉眼检查混合液有无分层或颜色、沉淀等变 化,并再次复核药物、配制处方和标签。若 有分层、有颜色变化、沉淀析出,停止使用。
【精】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2、在不加重器官的负荷与代谢紊乱的前提下,维持器官的功能与代谢。
(3)用物:检查物品有效期及灭菌情况:检查 (6)充袋完毕,轻轻摇动静脉营养袋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后,尽量排出袋中剩留的空气,然后将配液管在接头处拔开,把连接输液袋的管口封闭。
创造一个洁净、无菌的环境:光线充足,温湿 度适宜。 TPN的调配需要一个洁净、无菌的环境,要求在层流净化工作台上按无菌操作原则,按规定的混合顺序进行。
2、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未纠正前。
(2)操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原则。操 1、肝肾功能不良,转氨酶显著增高或BUN明显增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
4、重度缺氧、严重感染败血症前、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血小板明显减少时静脉营养中禁用脂肪乳,只用葡萄糖和氨基酸功能。
刘菲
尽量排出袋中剩留的空气,然后将配液管在接头处拔开,把
(4)配制过程中必须用指定的溶媒稀释,剂量要准确,浓度要适当,要随时检查澄明度,如出现液体变色或有异常沉淀均不得使用。
连接输液袋的管口封闭。 (1)环境:做好治疗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创造一个洁净、无菌的环境: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
(2)肠外营养液现配现用,注意避光,暂不用时应放在2℃到8℃冰箱内保存,取出时应置于室温下复温1小时方可输注,配置好的营养液严禁加热使用。
(2)根据输入肠外营养液的治疗目的、输入液体的特点、 患者的年龄及心肺肾功能的具体情况决定输液速度。
注意事项 (1)肠外营养液的调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肠外营养液现配现用,注意避光,暂不用时应放在2℃到8℃ 冰箱内保存,取出时应置于室温下复温1小时方可输注,配置好的 营养液严禁加热使用。 (3)严格按照步骤进行营养液的配制,并充分摇匀。 (4)配制过程中必须用指定的溶媒稀释,剂量要准确,浓度要适 当,要随时检查澄明度,如出现液体变色或有异常沉淀均不得使 用。 (5)肠外营养液使用持续均匀输注法,最好用输液泵、微量注射 泵等控制速度。一天预订输入的营养液应在24小时内输完。 (6)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严密监护,防止发生液体外渗、空气 栓塞、静脉炎等并发症,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全静脉营养液(三升袋)推荐配方

备注: 人体所需热量 25——30kcal/kg.d。 人体所需氮量(g/kg.d) (1)轻度应激 0.15; (2)中度应激 0.2; (3)高度应激 0.25。 1g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 提供热量(kcal/g与氮量(g)的比例一般保持在125-150: 1。
1支 10ml 10ml 10ml 40ml 10ml 4ml
配方一
配方二
配方三 2834 1950 87 14 9 139:1 62:38
合计: 总液体量(ml) 2584 2084 非蛋白热卡(kcal) 1750 1500 蛋白质(g)折合含氮量(g) 64 10.5 64 10.5 NaCl(g) 9 4.5 热:氮 167:1 142:1 糖:脂 57:43 66:34
注意: 电解质的添加是按照人体基本需要量的低 限给予,另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额外添 加KCl 、NaCl 。 根据病人病情添加胰岛素。
配方三:适用于高度需要能量 50%GS(ml) 500 5%GNS(ml) 1000 30%脂肪乳(ml) 250 8.5%乐凡命(ml) 1000
水乐维他(水溶性维生素) 维他利匹特(脂溶性维生素) 安达美(多种微量元素) 格利福斯(有机磷酸盐) 10%KCl 10%葡萄糖酸钙 25%硫酸镁
全静脉营养液(三升袋)推荐配 方
配方一:普通外科术后 50%GS(ml) 500 0.9%NS(ml) 1000 30%脂肪乳(ml) 250 8.5%乐凡命(ml) 750
配方二:适用肝功能不全 50%GS(ml) 500 0.9%NS(ml) 500 力能20%脂肪乳(ml) 250 8.5%乐凡命(ml) 750
全静脉营养液(三升袋)推荐配方

配方三:适用于高度需要能量 50%GS(ml) 500 5%GNS(ml) 1000 30%脂肪乳(ml) 250 8.5%乐凡命(ml) 1000
水乐维他(水溶性维生素) 维他利匹特(脂溶性维生素) 安达美(多种微量元素) 格利福斯(有机磷酸盐) 10%KCl 10%葡萄糖酸钙 25%硫酸镁
1支 10ml 10ml 10ml 40ml 10ml 4ml
14 9 139:1 62:38
合计: 总液体量(ml) 2584 2084 非蛋白热卡(kcal) 1750 1500 蛋白质(g)折合含氮量(g) 64 10.5 64 10.5 NaCl(g) 9 4.5 热:氮 167:1 142:1 糖:脂 57:43 66:34
备注: 人体所需热量 25——30kcal/kg.d。 人体所需氮量(g/kg.d) (1)轻度应激 0.15; (2)中度应激 0.2; (3)高度应激 0.25。 1g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 提供热量(kcal/g) 糖 4;脂肪 9;蛋白质 4。 非蛋白质热量(kcal)与氮量(g)的比例一般保持在125-150: 1。
全静脉营养液(三升袋)推荐配 方
配方一:普通外科术后 50%GS(ml) 500 0.9%NS(ml) 1000 30%脂肪乳(ml) 250 8.5%乐凡命(ml) 750
配方二:适用肝功能不全 50%GS(ml) 500 0.9%NS(ml) 500 力能20%脂肪乳(ml) 250 8.5%乐凡命(ml) 750
注意: 电解质的添加是按照人体基本需要量的低 限给予,另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额外添 加KCl 、NaCl 。 根据病人病情添加胰岛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1.抽好所需要的葡萄糖溶液毫升
2.将电解质如氯化钠、氯化钾、维生素制剂(水乐维他)、
不分先后顺序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均匀混合
3.然后将氨基酸加入上述混合液
4.最后将脂肪乳与脂溶性维生素制剂先混合均匀,在加入上
面所配制液内,并边加边均匀
注意事项:
1.葡萄糖液的PH较低,加入混合液后可降低脂肪乳的PH,
当PH降至5.0以下时,脂肪乳将失去其稳定性,导致脂肪颗粒凝聚,且可加速溶液变色。
2.氨基酸的分子结构能接受或放出H+,具有缓冲酸碱的能
力,对脂肪乳起稳定缓冲作用,营养液中不能没有氨基酸3.阳离子浓度必须控制,才能保证脂肪乳的稳定如钠离子、
钾离子等
4.当混合液的PH<5时,脂肪乳将丧失其稳定性,当PH>
6.6则产生大量的CaHpo4,因此,混合液的PH应调为5—
6。